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啟三:7-22

2009/8/26 mercredi 啟三:7-22
這裡也說到兩個教會,一個是非拉鐵非教會,一個就是老底嘉教會。非拉鐵非教會,是一個沒有被責備的教會,而老底嘉教會,則是一個一無是處,沒有被稱讚的教會。非拉鐵非的教會,應是一個傳福音的教會,而這個教會因為傳福音,所以促成教會的熱心,也使他們同心合意的遵守神的道。啟示錄中有兩個教會,沒有被主責備,一個是士每拿教會,一個就是非拉鐵非教會。士每拿教會,是一個在苦難中成長的教會,而非拉鐵非是一個傳福音及彼此相愛的教會。原來苦難及傳福音,會使教會在神的道中成長,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世俗問題。苦難是可以使教會內部的生命得以煉淨,而傳福音的教會,則是把內在的生命活出來,使人可以看到生命。因此,一個教會若要得神的喜悅,有兩條路是指出來的,一是苦難的煉淨,二是傳福音的行動。
(8)這一節可以如此翻譯,「你雖有一點力量,也仍遵守我的道,沒有棄絕我的名」。原來非拉鐵非教會的處境,不是在豐富中,也不是在好的環境中,才去完成傳福音的使命的,他們是在沒有的光景中,靠著主而完成神的使命的。因此,一個人若要完成神的使命,不是靠好的環境,不是在容易的環境中,才可以完成的,乃是靠著主的力量及恩典,我們即使在任何環境中,也是可以完成神的使命的。反之,老底嘉的教會,是在環境很好之中,是在富有的環境中,然而好的環境,反而使人不易在屬靈上長進,反而成為不冷不熱的教會而已。因此,一個不能完成使命的教會,不能怪環境,因為環境的好壞,並不會使教會不長進的,反而是人的心志,人對主的忠心及信心,一個願意遵守主的話的心,才是使教會能完成使命的重要因素。
(10,11)這裡是說到主再來之前,會對普天下的人施行試煉,而教會若遵守主的道,就可以免去這試煉。這試煉是指甚麼呢?由於這裡說的,是普天下人受的試煉,那就不是指教會所受的試煉,而應是指大災難。大災難本是劃定給猶大人的最後一個七,但由於非基督徒在最後一個七時,仍然在世上,因此,普天下人便也與猶大人一樣,接受大患難的臨到了。而基督徒由於教會在災難前被提,因此最後的七年,便不在世上,便可以免去試煉。因此,一個活在神的道中的教會,就可以免除大災難的試煉了。
(12)這是屬靈的殿的柱子,不是世上的房屋的柱子。原來非拉鐵非這城,曾遭遇過大地震,全城都毀壞了,因此他們對地震害怕,也對地上的房屋沒有信心。但天上的房屋,則是堅固的,而若我們是得勝的,我們會成為天上的殿的柱子,成為不會被地震、及世上的事物震動的房子中的柱子,這也代表我們若遵守真理,我們將是這個社會中,作中流抵柱的人。
(15-18)老底嘉的教會,是一個不冷不熱的教會,他們是看不見自己的問題的,他們以為富足,其實是樣樣都缺,在屬靈上是無知的,是貧窮的。他們沒有經過火煉的試探,他們也沒有好的行為(沒有白衣)。因此,他們缺少了苦難的經歷,也沒有活出好的行為來。苦難的經歷,是在特殊時期的生命見證;而白衣的行為,則是一般時候的行為,是日常生活中的見證。他們既缺乏一般的日常見證,又沒有苦難的熬煉,因此,是一個有道理、卻沒有行動及見證的教會。而更重要的光景,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,沒有屬靈的眼光,看不到自己的光景,反而是看到了自己的豐富。這是完全相反的看見。
為何有完全相反的看見呢?若一個人所見到的,只是世上的虛假現象,只從世上的角度去看,那他一定是看成相反的。只有懂得從屬靈的角度去看事物的人,他才會把真實的光景看得出來。因此,主要他們去「買」三樣東西,以解決他們的問題。去買就是付代價,就是付屬靈的代價。他們是一個很富有的城市,然而他們不懂得買屬靈的東西,不願意付屬靈的代價,去追求主,去追求屬靈的事物。於是他們只是在世上富有,但在基督裡是貧窮的,因為他們不願意付代價。
不冷不熱的人,就是有口無心;就是有道理,但活不出真理的行為;就是沒有經歷,沒有生命的成熟及穩定;那是半調子的東西,是未熟的餅,是沒有味道的,是膚淺的。一個冷的人,或會有一天知道自己的問題,而可以悔改;但一個不冷不熱的人,他不是沒有,卻是不夠完全,他便很易以為自己是有,便不再熱心追求。因此,有時一個全冷的人,比一個不冷不熱的人,更易看得清自己的狀況,而有機會悔改;但一個不冷不熱的人,卻看不到自己的真實光景,以為自己發了財,一樣都不缺,這便攔阻了自己,失去了省察及悔改的機會了。
(19)神的管教,是因為神的愛。我們除非感受到神的愛,否則人在不冷不熱的狀態中,是很難悔改的。而人若不能經歷苦難,也不易看到自己的真實光景。因此,神常用管教的方法,就是患難而使人看得清自己的光景,故苦難常是有益的。
(21)與主同坐在寶座上,是一件何等榮耀的事啊!我們是否有這個渴望,是否可以從不冷不熱中出來,為主發熱心,主動的悔改,作主所喜悅的事,得到祂的獎賞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