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申十五

2021102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iman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申十五

這一章主要的內容,是教導以色列人對同胞的愛,在第七年的時候,要用愛去豁免弟兄的債。還有,對待賣身的同胞奴僕,要用愛來對待他們;這些都是付上愛的行動。最後的一段(19-23),是說到頭生的牛羊,要分別為聖歸給耶和華,要在耶和華神的面前,吃這頭生的牲畜(20)

 

一、豁免年的條例

豁免年是對同胞的愛,是把借給鄰舍的一切都豁免了,不可向鄰舍和弟兄追討。若能這樣做,神就賜福給他們,使他們中間沒有窮人(4),這是神的心願。原來一個社會中,常會有貧窮與富人的存在,而神的心願,是希望國中沒有窮人。他們既然是屬神的子民,他們的國家,就要與其他的國家不同;一般的國家的問題,常是貧富不均,如此是會導致很多社會的問題的。而這一段中就說到要除去窮人的辦法,就是要每個人都有愛心。第一是主動幫助人,不要心裡起惡念,因為豁免年近了,就不憐憫那些需要幫助的人(9)。第二是當你借給人後,在豁免年到達時,就免了他的債;如此就可以幫助窮人,讓他不致於被債務拖累,變成永久的貧窮。

要能做到豁免年出來的憐憫,要有幾個條件:一是要有愛心、二是要有信心、三是要有敬畏耶和華的心。這怎麼說呢?這個條例的出來,是等同要富人把他財產分出去的,也等同神希望全國中沒有窮人;然而那是要人配合才可以完成的。神不可以自己做嗎?神不可以直接賜福給每個人,讓他們都可以豐收,可以有足夠的財富嗎?

神可以做的事,例如使無變有,例如用神跡幫助窮人,例如以利沙使窮寡婦賣油賺錢一樣,這是可以的。然而,那只是突發的情形,不應是恆常的情形。若神可以做而不做,祂的目的乃是要人與神合作,乃是要人參與時,可以學到屬靈的功課,可以使人的靈命成長。原來他們在迦南地生活,不只是屬世得安逸,而且還要在屬靈的事上得成長,在屬靈的生命上得豐富,這才是神的心願。

 

二、從屬世豐富變成屬靈豐富

一個富人他是在屬世的財富上豐富了,但神希望他可以在屬靈的生命上,也同樣的豐富起來;這就是神把豁免年的條例,放在他們中間的目的。若神賜福一個富人,讓他可以在屬世的財富上豐足,那他就要學一個功課,這個功課就是願意捨去,然後才是真正的得著。神已經先賜福給他,但當他得到神的福時,他是抓緊這些財物,不願意給出去呢、還是捨得給出去呢?當他願意捨去時,他會得到更大及更多的福的。

神既然先給了他,他就應知道,他要學習把神的恩典分出去,而不是據為己有。而當他如此行時,神必然會再加給他更多的福,使他不斷地可以幫助人;並因為看見神的恩典,經歷神的大能,因而屬靈生命更得長進。這就是從屬世的豐富,變成屬靈的豐富之路。一般人的眼,只會看屬世的豐富,只會看到財物的加添,而少看到屬靈的財富的;也因為如此,就少有人可以把屬世的豐富,變成屬靈的豐富的。然而,當一個人願意捨時,他不只可以把屬世的豐富,變成屬靈的豐富;同時,他屬世的豐富,也不會因而減少的,反而會變得愈來愈多,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的。

原來神賜福一個人,讓他豐富起來時,他就要知道,這是神給他的一個機會,就是學習捨出去,以得到更豐富的屬靈生命。一般人是不願意捨的,世上的人是以得為主的。這就如少年官一樣,他追求的都是要得的路,而不懂捨的路;他不知道能捨才可以有真的得,得是從捨來的。世上的人,都認為得是從得來的,但基督徒要學一個功課,那就是真正的得,是從捨而來的。這對一個被神賜福的富人,是很大一個挑戰,是不容易學的功課。

 

三、豁免年要學的功課

要能做到豁免年所要做的事,就是生命的操練,因為這關乎愛心、信心及倚靠神的心的。愛心是關乎捨的問題,因為沒有捨己的心,就不是真正的愛心。當一個富人得到財物後,他或許是用他的努力、智慧、時間等賺取得到的;要他捨去那是不容易的。這時他要有一個憐憫人的心,要求神給他看見別人的需要,以神的愛去愛窮人,才可以做得到的。愛不是從己的生命來的,乃是從神的生命來的。若我們沒有神的生命,是不可能有愛的。當神的生命在我們身上貧乏時,這就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機會。豁免別人的債,比借出債給人,那一個容易呢?或許是豁免比較容易吧!因為先前已借出的錢,這時不是要您再拿出來,只是不收回來而已。這是學習愛心的機會,是應該求神幫助學習捨去的心;若能專心求神幫助,這是可以做得到的。

當神定下這條條例時,我們要知道的一個原則,就是既然神給一條條例我們要遵守,那神一定會幫我們完成的。只要我們肯遵照神的話去做,是沒有難成的事的。那這條條例,神如何幫我們完成呢?原來神隱藏了一個恩典,就是當我們願意捨的時候,我們給了別人,神就必然會給回我們的(5-6)。原來憐憫貧窮的,就是借給耶和華,他的善行,耶和華必償還(箴十九17)。當您願意豁免窮人的債時,那就等同借錢給耶和華,那耶和華必然會償還的。可能不只償還,還要加倍賜給您呢!因此,豁免年除了操練愛心外 還可以操練信心呢!這是對耶和華的信心,是學習倚靠耶和華,把看得見的錢,變成看不見的、卻是實在的耶和華自己。因為我們倚靠的,不是看得見的金錢,乃是看不見的神;看不見的神,才是我們倚靠的真正對象。

 

四、對待奴婢的例

這裡說的到第七年,就要讓他離開你得自由(12),那是條例的規定,是律法的定例。然而,若能超越律法,用愛心對待奴僕,那對方就主動服侍您,因為愛的存在,他就捨不得走,您就可以得到一個人。前面豁免年的條例,是說到我們用愛捨去金錢,豁免了別人的債;這裡是說用愛對待奴婢,就得到一個人。前面是捨去金錢,似乎得到神賜的金錢(箴十九17);然而還有一個隱藏的得到,就是您得到一個人。前面的豁免一個人的債,您看不到得到他的心;但這個對待奴婢的例子,您就看到原來愛是可以得到人的。

得到人與得到金錢,那樣更好呢?前面的豁免年,若您以愛待人,耶和華會賜福給的(6),耶和華會還債給您的;這似乎是得到金錢。但若以愛對待奴婢,您得到的是一個人的愛,一個人的心。因此,若以愛對待人、豁免人的債,您也會得到他的心的,只是聖經沒有說,是隱藏的而已。這時,您會得到雙倍的回報的,就是金錢的回報,與人的愛的回報。這是何等划算的回報,我們為何不用愛去對待人呢?

在前七年您是用錢買了奴僕,但不只用錢就可以買到人,您用錢買了人的勞力,但不能用錢買了人的心。能買人的心的,不是用錢,乃是用愛。因此,這七年中,原來您不是用錢來買人的勞力而已,您更要學習,用愛來買這個人!這是這個條例中,隱藏的一個重點。一般的人,只是用錢買了七年,然後呢?他就走了,就離開您了;例若你這七年不只用錢,更是用愛對待他,您就可以買了他的人,而且是永久買了他的。這豈不是用愛所得的代價,比用金錢更划得來嗎?

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申九17~十11

 2021101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iman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申九17~11

17-29

摩西下山見到他們鑄了牛犢後(16),他的義怒就發作,把兩塊石版摔破了(17);這代表他是有公義的,看見百姓犯了罪,公義自然就會出來。同時,這石版的摔破,也代表他們不能守神的約;因為西乃山之約是要雙方面遵守的,只要有一方面不遵行,那就失效的。因此,這石版的摔破,也是代表人守約的失敗,他們未見律法前,就已經犯罪;代表他們是不能守律法的人。

原來人是不能守律法的,因為人沒有神的生命,而律法是從生命行出來的,不是從條文中行出來的;若人沒有神的生命,就沒有辦法行律法的。因此,人未見到律法,就已經犯罪,表示人與律法是水火不相容的,人的本質是不能行出律法來的。

那摩西把石版摔破是對的嗎?為何神沒有說話,也沒有罰他呢?神沒有說話,似乎表示也認同摩西的做法,代表這是不得已的舉動;因為是人不能守約,這約的存在,就等同摔破的石版而已。也就是說,摩西的摔破石版,是代表這約已經馬上出來結果,這結果就是人不能守律法。藉著這石版的摔破,神就告訴以色列人,他們是不能守約的。

摩西摔破石版,在一方面是代表神的發怒,因為摩西可以以神的心為心,以神的怒為怒(18)。他知道這事是會惹怒神的,於是他就先發義怒,把金牛犢用火燒了,又把它搗碎,磨成細粉,倒入溪中(21)。這就是摩西對人的處理,懲罰他們,同時也讓他們中間犯罪的百姓,被殺約有三千人(出卅二28)。這是摩西的公義,對罪是不能姑息的。然而,摩西除了公義的一面外,他更有慈愛的一面,這就是他俯伏在耶和華面前,求祂赦免他們的罪,不要滅絕他們。而且,摩西是用他的命,為他們祈求的;也就是說,他情願神把他的名字從神的冊上除名,也不願意耶和華滅絕以色列人(出卅二32)。這就是摩西的慈愛,是捨命的愛。

若從表面來看,人只看見摩西的公義,因為他懲罰以色列人,讓他們喝混有金牛犢灰的水(出卅二20),也殺了他們三千人;這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。然而,之後的摩西,上到神那裡去求情,這就不是以色列人所可以看到的。以色列人看不到摩西的求情,也不知道神對摩西的說話,就是要滅絕他們,讓摩西的後裔承繼那地(14)。看得到的是摩西的公義,但看不到的是他的慈愛及捨己。他捨的有兩樣,一是不要單讓他的後裔成為大國(14),二是情願犧牲自己的性命,也不要讓以色列人滅絕。原來摩西的胸襟是如此大的,他的愛是真實的愛,可以犧牲他的利益及生命,只為了救以色列人,成全神的心意。因為以色列是神所愛的,且帶領以色列人入迦南,是神的心願、神的旨意,他就情願犧牲自己,成全神的旨意。

原來一個人所以能夠愛人,是因為愛神之故,也是因為他了解神的心。他知道神的心意,知道神對以色列人的期望,於是他就情願犧牲自己的一切,為了成全神的旨意。這就是愛神的人所做的,因著愛神,他就愛神所愛的;因著了解神的心,他就可以滿足神的心,把神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要滅絕以色列人的事挽回來。這也印證了神所啟示的話,就是他們得以入迦南,不是因為他們的義,而是因為迦南人的惡(4)。因為若不是摩西在西乃山的祈求,這些以色列人就先死了,就不只不能入迦南,也不能趕走迦南的人。故此,他們能入迦南,不是因為他們的義,若以義來說,若沒有摩西的求情,他們是比迦南人早死的。因此,摩西所做的,是體貼神心的事,是成全神的計劃的一個重要推手;他兼有神的公義及神的慈愛,他了解神的心,於是就可以成全神的旨意。他不只是人的好幫手,也是神的好幫手呢!

原來一個服事神的人,要有如摩西這樣的條件,才能有滿足神心意的事奉的。第一是要深深了解神的心,知道神內心深處的想法,也知道神的計劃及旨意,因而配合神,讓神可以成全祂的旨意。第二是要有神的公義,該發怒時就要發義怒,該處罰罪惡時就要處罰;並且要知道甚麼時候要罰,甚麼時候要停手,這是適當而不越界。第三是要有神的慈愛,是按神的憐憫而愛神所愛的;這愛是捨己及捨命的愛,只為了神的愛,就照著神的愛去愛祂所愛的人。能有這樣服事的人,確是不多的,但摩西在神的家盡忠,這是我們效法的對象。

摩西在這一章中的求情(26-29),似乎是混在他們第二次軟弱時的求情內容而說的(22-23,民十四13-19);這代表摩西這時是混在一起說的,代表摩西兩次的求情,及以色列人兩次的犯嚴重的罪。但摩西這時再提出這兩件求情的事中,沒有提到他願意把自己的命捨去,也要救他們免除神滅絕他們之災。原來摩西的愛,是不自誇、隱藏的愛。他用他的命來換他們的命,卻沒有在申命記中重提他的功勞。原來愛是自然的,是不誇功的,是出於甘心樂意,而沒有誇口的。因為這是一個真有神的生命的人的本分,是生命自然出來的本質,是不必說的。人間的愛,是會誇功勞的,但出於神的愛,還是謙卑的;是默默的愛,是不為人知的愛,這就是摩西愛的表現。

 

1-11

神要重做兩塊石版,神要把這石版放在櫃中,故要摩西做一個木櫃(1-2)。這樣的描寫,好像是有些時間上的次序,與真實發生的事情次序不同。因為約櫃是後來才造的,不是這時就造成的。我們知道,若是神的時間,神是沒有前後之分的,因為神是超越時間的,對神而言,沒有現在、將來及過去之分,都是祂的現在。時間在神的手中,就如器皿在人的手中一樣,隨時拿出不同的器皿,放在一起。時間在神的手中,神可以將現在、過去及將來的時間,隨意放在一起的。這時摩西的論述,也與神的時間一樣,是可以把後面的次序,放到前面來的。這就是摩西重述往事時,似乎他就用神的角度來看事,把一些先後發生的事,隨意應用。這是甚麼原因呢?

原來一個明白神的心意的人,他在事情發生後,就會知道神啟示的時間,先後可以重擺出來,就可以讓人更清楚神的心意是甚麼。人的時間會有先後,但神的時間是同時發生的;然而因為人的時間有先後,神在做事時,就只能照著人的時間安排;但真正神的心意是如何,就在事情發生後,摩西把之重新排列過,我們就知道,這些發生的事重整後,就會更明白神的旨意的。

這裡說到石版放在櫃中,這是第二次的石版,第二次的石版,代表寫在心版上的律法,代表新約時代要放在人心中的律法。因此,這時就不是給以色列人看,乃是放在櫃中就是放在人的心版上。這代表第一次的石版失敗了,舊約的人不能遵守,但神還是要再造一塊石版,這塊石版,是要放在人心中的,是聖靈寫在人心中的律法,是新約的人,用新生命行出來的。這就是再造第二個石版的意思。

 

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

晨更點滴:申四32-49

 20211010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申四32-49

一、述說過往的事

3240節,摩西又重溫耶和華在他們身上所做的奇事及美事,是神特別的工作,是從他們的列祖開始做的事。這些事是在列國中沒有做過的,是特殊的事,第一是神用祂的大能而做成的;第二是神因著愛他們,所以揀選了他們,才做成這樣的大事(37)。摩西為何重提這些事呢?可能的原因,第一是因為人是健忘的,不太會想到發生過的事;但這些事中有這麼多神的作為,是不能不提及的。第二,人是不容易把經歷過的事,變成實際的生命,也不容易記取經歷中的教訓的;於是就需要提醒,把過去的事,要存放在人的生命中。這是因為人只注意目前的事,只注意生活的問題,少注意生命的問題。

然而神把這麼大的事,作在他們身上,他們會忘記嗎?理論上是不應忘記的,因為這不是小事,乃是大而且奇的事。然而人就是容易忘記,原因是人比較會注意的是現實的生活,對過去的事,少會回想,少會把經歷變成生命的。而摩西為何要說出這番話呢?目的就是要他們把之不只是存記在心,而且還要成為他們的生命。原來經歷不只是讓我們的生活得幫助,而且更應是成為我們的生命的一部分。我們的經歷,要如何才可以成為生命呢?很多時候經歷過去後,我們就不再理它,因為這已經是過去的事;然而,過去的事,是否會幫助我們現在的生活呢?這應是肯定的。因為過去的經驗,是應該累積成為生命的資源,然後就可以讓我們以後之生活,知道該如何更有智慧地生活的。

 

二、看到神的恩典

生活及經歷過去了,最緊要的不是那已經過去的事;而是這些事背後的原因,以及要從這些事中,看到神的作為,看到神的愛(37)。當您把過去的事,能整理出其中神的作為,以及神的愛;找到這些事的原因,是因為有神的愛、神的保守時,您就會有生命的成長。當一個人信主愈久時,他的靈命應是與日俱增的,而與日俱增的原因,是因為神天天都有作為在我們身上。而這些作為,我們不要忽略之,如此就會有生命的成長。原來我們每天過的生活,那不只是生活,而是加上生命的成長的;這就是每遇一事,必長一智,不只是生活,更是生命的成熟。

經過了四十年後,摩西說的話,不只是說出他們的生活,這四十年他們的生活,若從人的角度來看,其實是死亡的臨到而已。因為四十年來,由於他們的祖先不想入迦南,就在曠野都倒斃了。然而,摩西提到的事,不是死亡,乃是神的大能、神的大愛、神的揀選等事。這是代表摩西會從他們所遭遇的事中,無論是好事、是壞事,他都可以看到神的作為、神的愛、神的特殊之恩典。因此,摩西所述說的,不是事情的本身,乃是事情的背後、事情的原因;更重要的是從事情的經過中,看到神的手。

當我們回想一件過去的事時,我們是如何回想的呢?我們若只是回想事情的經過,只是把事情的過程回想,那是不夠的。我們應學習從事情的經歷中,找出神在這事上的作為,神的心意及神的心情,神作這事的目的等,這才是回想中最重要的部分。因此,這四十年中的事,重要的是甚麼呢?主角是誰呢?雖然是說到以色列人的事,但我們明顯看得出來,這些事的主角不是以色列人,乃是耶和華自己。是神主導他們的生活,是神先揀選了他們的列祖,是神的大愛,才會發生這些特殊的事,是超越一般的自然律的事。

 

三、回想之目的是讓生命成長

由此我們就明白,當我們回想過去的事時,更重要的不是事情的經過,乃是事情的原因。從事情的經過中,綜合出神的手、神的愛、神的大能、神的作為、神的目的等,然後才可以把這些成為我們的生命。若只是回想整個過程,而不能從其中找到神的作為,那我們只是過生活,而不能使我們的生命增長的。

人一般只是注重生活,但我們每過一天的生活,更重要的是能否使我們的生命增長,這才是重要的。生活過去了,那就只是活了一天,但屬靈生命的成長,才是我們生活的目的。而屬靈生命的成長,除了在教會中追求,除了讀聖經得到神的話外;還應可以從每天的生活中成長的。這就是摩西回想神的恩典時,他發現原來以色列人每天的生活,都可以找出神的計劃,看得出神的手在帶領的。這一段回想中,摩西把重點不是放在以色列人身上,乃是放在神的主導上;讓真正的主角就是神顯出來,這就告訴我們,回想的重點,就是顯出神在我們生活上的主角身份,這是我們要看到的。

若回想時能把神的主角地位顯出,而不只是想到事情的經過而已,這樣的回想,就可以讓我們的經歷,變成我們的生命。若只能看出事情的經過,只以自己為主角,看不到神的作為,看不到神的愛,那我們的生命,是不會成長的。這時,我們只是過生活,日子過去,但生命是沒有成長的。

 

四、從神的作為看見神的愛

摩西這一段的回想中,雖然大多是說到神的作為,尤其是神的奇妙作為、神的大能、神的神跡等,但他更點出一個重要的原因,就是神的愛(37)。原來事情的背後是要看到神的作為,而神的作為背後的原因,是要看到神的愛。神原來是以愛作為祂行事的原則,是因為祂對我們有愛,才會用祂的大能,帶領我們每天的生活的。因此,回想我們的生活,看見神的愛,知道神無條件的愛;如此才是整個回想中,摩西告訴以色列人的重點。這就讓我們可以學功課,我們應時常回想我們的生活,找出神的作為、神的計劃、以及神的愛;若能如此,那我們生活的經歷,就可以成為我們生命的成長。

五、設立逃城

之後,摩西就把約但河東三座逃城分出來(41),是為了流便、迦得及瑪拿西半支派的人,就是約但河東的人而分的。摩西不能進迦南,但他還是遵照神的吩咐,先設立逃城在河東,這是他可以做的;而河西的事,他就不能做,因為不能進去。這代表他是照神的吩咐而行,他能做的事都做到,不是為自己,乃是為神而做的。雖然不能進迦南,雖然不能在河西分地,但先在河東做了他能做的事。這就讓我們知道,一個服事神的人,不是為自己的利益,乃是為神的計劃而做服事。所有的服事成果,不是歸給自己,乃是歸給神。這樣的服事態度,是我們應該有的。

 

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申一34-46

 20211003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申一34-46

一、悔改是應該的

當他們不想進去迦南時,耶和華就不讓他們進去;但當耶和華不讓他們進去時,他們又後悔了,覺得還是要進去(41)。然而,因著耶和華不讓他們進去,他們還是要擅自進去,於是他們就失敗,就被擊敗了(44)。進去不是神的旨意嗎?為何不讓他們後悔後再進去呢?為何不接受他們的悔改呢?他們進去不是神當初的旨意嗎?為何不能讓他們悔改呢?

悔改是好的,但悔改後是否按神的旨意行,那才是真正的悔改。他們因著不願意進迦南,神就封鎖了這路;雖然悔改,但悔改後仍是要尋求神的旨意的。若神已經封鎖了進迦南的路,他們不是衝動地要進去,而是先有真心的悔改,看看神是否赦免他們,看看神還要他們做些甚麼;然後才可以按神新的旨意去做,這才是真的悔改。因為悔改不是行動上簡單的改變,卻還是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,仍是不按神的旨意行事,那就不是真心的悔改。

 

二、悔改不是功勞

當他們不聽神的話時,神就已經做了一個決定,這個決定,就是不讓這個邪惡世代的人進去迦南地(34-35)。這個決定是因著他們的罪而決定的;這時他們悔改了,但是否得到神的赦免呢?是否悔改是功勞、或是必定可以用來換取神的恩典的呢?原來悔改不是人的功勞,也不是用來換取神恩典的「價錢」。悔改是應該的,但悔改後不是神就必然赦免人的罪,因為悔改不是我們付上的代價,而是我們應該行的。若覺得悔改後就可以得神赦免,那豈不是強迫神一定要赦免我們嗎?因此,悔改不是功勞,也不是工價,乃是人的本分。至於神若因人的悔改而改變祂的心意,那是恩典,那是憐憫。不是我們的悔改,就可以使神得到我們的「恩典」,而是神賜下的恩典,才會讓我們的悔改,得到神再次的憐憫。

同時,甚麼叫做悔改呢?悔改不是輕率地說,我們得罪耶和華了(41),然後就自作主張,以為這樣就可以回轉的。他們的靈命狀態如何,是否可以配得入迦南,是一個問題,此其一。其次就是神是否一定赦免他們,讓他們入去,又是另一個問題。有些事情做了後,是可逆的、是可以回頭的;但有些事情做了後,是不可逆的,是不能再回頭的。他們這一次的行動及決定,是得罪神的:他們埋怨神,又要用石題把迦勒及約書亞打死(民十四10),以致神想要殺他們。若不是摩西求情,他們就遭到瘟疫的擊殺的(民十四12)。這樣的罪,是否一句話說我們得罪神,就可以赦免呢?而且,他們又沒有在神面前認罪,只是向摩西說一句話,他們是如此對付罪的嗎?可以如此簡單嗎?

今天我們若犯了罪,似乎覺得是很輕鬆的,是可以用一兩句認罪的話,就可以把罪除去的;因此,我們就覺得犯罪沒有如此可怕。然而,犯罪後的認罪,只是說一句話:我們得罪神了,如此就是認罪嗎?除了認罪外,他們有對付罪嗎?有省察自己的問題嗎?認罪是如此兒戲的嗎?他們的問題,還不是進不進去的這個行動,乃是他們的心態,他們的生命,還不能成熟的問題。

 

三、認罪後要對付罪

因此,他們的認罪是有問題的,是輕率的,是只向著摩西認罪,而沒有來到神的面前對付自己的罪的。認罪不只是認,而且是痛改前非,要來到神面前,認識自己的問題,省察自己的光景,以使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問題,這才是真正的認罪。從這次以色列人的認罪來看,我們就了解,原來認罪不是一兩句說話,說我有罪了,那就可以的。我們應省察我們的認罪方式,是否也只是如這次以色列人所做的一樣而已呢?這樣的認罪,只是表面式的,不是從內心的省察、檢討開始的,是「強迫」神赦免的方式去認罪,就不會得到神的赦免的。

新約時代的我們,因著基督寶血的功效,我們的罪的確是可以蒙基督的寶血洗淨的;然而是否因為如此,我們就覺得犯罪是家常便飯,認罪也是輕鬆的呢?我們的認罪方式,是否也是如這些以色列人這次的方式而已呢?神給了我們一個可以洗淨罪惡的泉源,我們是否就濫用基督的寶血,在認罪時沒有對付罪的心態呢!

他們知錯了 知錯後的下一步是如何的呢?是改變他們的行為嗎?改變行為是對的,但改變行為不是我們自作主張,把從前的行為180度改變而已;乃是先要改變內心,然後才可以真正改變行為的。他們從前是不要進迦南,而且加上埋怨神,加上要殺死人。當他們知道神不讓他們進去後,他們不是因為得罪神而悔改,乃是因為不能入去享受神的恩典而後悔。這是因為利益受損而悔改,但卻沒有內心的覺悟,也沒有對神認錯。他們後來的行動,似乎是與先前的不同,不是校正了他們的錯誤了嗎?外表的行為似乎校正了,但內心的心態有校正嗎?

 

四、悔改要整個人改變

表面上是知錯能改了,行動上似乎是改過來了,但實際上的內心心態,還是與以前一樣的。起先是不聽神的話,不想進迦南,這是違背神的旨意;後來是因著不能進迦南而失望,就想進迦南。行動上是改變了,但還是犯先前同樣的錯,就是忽略了神的旨意,沒有再尋求神就貿然進去,又再一次的犯罪而已。因此,若悔改時是隨便的,不是改變內心的狀態,而只是改變外面的行為,這只是換湯不換藥;如此的悔改,就不叫做悔改,因為內心沒有改變故也。

這時的以色列人,他們因著有三大缺失,一是不會看見,二是沒有信心,三是不願意走十架路;這是從探子的說話行動中看到的。因此,他們的問題,不是進去與否的問題,乃是內心還沒有準備好,因此是不能進去的。他們若要悔改,就應先找出他們為甚麼犯錯的原因,把這些原因去除後,才可以進去的。然而,他們最先不是沒有信心,不願意走十字架的道路嗎?這時他們願意走十字架的道路了,不是很好嗎?

不只是走十字架的道路,而且還不能靠自己走的。若神不與他們同在,他們卻硬要上去,那是必然失敗的。因此,不只是要走十字架的道路,而且不是自己走,更要靠聖靈走。這就是羅馬書第七與第八章的不同,第七章的人,有一個良善的心志,要行出善來;然而因著是靠自己行的,就只能行出惡來。第八章的人,也是要行善,但卻是靠聖靈而行、順服聖靈而行,這就可以行出真正的善來。

後來的以色列人,雖然想進去迦南,但第一,神已決定封了他們的路,不讓他們進去,於是就必然失敗的。第二,這是他們自作主張,以為把外面的行為改變一下,就可以得到神的憐憫,這是錯的。第三,他們是自己努力,沒有神的同行(42),於是就必然失敗的。因此,我們應從以色列人中學到,悔改不是說一兩句認錯的話就可以的,還必須省察自己的真正問題是甚麼,再尋求神的旨意是甚麼,並調整方向,對準神的旨意而行,才是悔改應有的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