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徒二14-21


20190424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ercredi      徒二14-21

這裡開始是彼得及門徒的說話,而14節說到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,高聲說…,那到底是誰說話呢?是彼得一人說呢?還是十二門徒一同說呢?若從原文來看,動詞是用單數的,那代表是彼得一人說的話。然而,文法是一人說,但卻是大家一同說,這代表大家心裡所說的,是一致的;也代表他們的說話,可以由一人代表全體,是同心合意的說話。原來這時他們的說話,不只是一種言語可以代表不同的方言,而且是一個人的說話,可以代表所有人的說話,這說明聖靈的工作,是在言語上的合一,心意上的合一,也是讓人說出神的話,而不是人的話。

因此,我們看到話語方面,第一,他們所說的話,一種言語出來,聽出來的人,卻是自己的方言,是他們熟悉的言語,如此使言語沒有障礙,可以把巴別塔的混亂,因著聖靈而變為合一。第二,他們在聖靈的感動下,一個人的說話,就等同是使徒們一同的說話,一個人的說話,就是整體的說話。這是說話的人的合一,是聖靈把合一放在人的中間。原來傳福音就是單一的言語,就是要把神的見證擺出來。第三,彼得這一段中所說的話,是解釋目前的現象,因為這個目前的現象,是他們所未經歷過的,是不能憑經驗解釋的。然而,這卻是神的作為,若是神的作為,就一定可以從聖經中找得到解釋的。因此,彼得所說的話,原來就是從聖經中找出原因,從聖經中把神的話說出來;那麼他們所說的話,就不是人的話,乃是神的話,這就是從聖經去解釋神的作為。

聖靈來了,原來祂的工作,就是解釋神的說話,就是讓神的說話正確地說出,合一地說出,而且是用神的話來解釋神的作為。聖經中所記載的,都是神的作為,那是已經發生過的神的作為;而我們目前生活所經歷的,是現在神的作為。無論是過去的作為,或是現在的作為,都可以用神的話解釋的。因此,這時所發生的事,就是神的作為;那這作為用甚麼解釋呢?就是用神的話,就是用聖經去解釋。然而,聖經中這麼多神的話,你如何使用呢?這就是聖靈的工作,聖靈的工具,就是神的話,祂告訴我們神的話如何解釋,如何使用神的話,去解釋神的作為。我們目前所有發生的事,以及聖經中以前所發生的事,都是神的作為;而要解釋這些作為,那就不是憑我們的經驗,而是憑神的話去解釋的。

眾人看見了這現象後,他們是如何解釋的呢?他們的解釋是用新酒灌滿了來解釋(13);這似乎可以解釋,但卻只是用人的經驗的一部分去解釋,即使是新酒灌滿了,那如何解釋他們可以說出各國的方言來呢(4)?因此,不是用人的經驗去解釋的,那似乎是對,卻一定是錯的;那是人勉強出來的解釋,是用經驗去解釋神的作為。然而,真正的解釋,不是用人的經驗,不是用人的方法,乃是用聖經去解釋。故此,我們讀經時也是一樣,我們讀經,是要以經解經的,因為神的作為,都是有原則的,而這些原則,都已經寫在聖經上,是我們應該知道的。

然而聖經中那麼多的話,我們用那一段聖經去解釋呢?這就是聖靈的工作,我們就必須求問聖靈,而不是馬上想到我們的經驗了。我們的經驗,只能解釋世上的事情,只能推理世上的事,而不能用以解釋神的作為的。而解經包括兩部分,一部是靈性的部分,另一部是悟性的部分。靈性的部分,是聖靈的啟示,是聖靈的感動,是用整本聖靈的原則,去解釋目前所讀的神的作為。然而靈性並沒有消滅悟性,靈性是超越了悟性,但卻不是抵觸悟性。神既賜給我們悟性,我們當然要使用悟性,去了解靈性的事,悟性要加上靈性,如此才可以明白聖經的。因此,我們讀經的原則,不能只用悟性,而一定要加上靈性;但靈性又沒有否定悟性,而是兩者相輔相成的。這就是解經的奧妙,是聖靈的工作:聖靈的工作,是給我們靈性,也給我們悟性,我們應兩者都放在神的手中,讓聖靈來工作,如此我們就可以解讀神的作為。

因此,讀解神的作為,不是用我們的經驗,不是用日常生活上的經驗,就可以解讀出來的。我們要靠聖靈,使用神的話,正確使用神的話,然後才可以明白神的作為的。而當我們加上神的話後,我們的悟性才有功效,因此,靈性及悟性,也是聖靈賜的,也是聖靈利用的。我們應用悟性來讀經,但聖靈幫我們把悟性進入到靈性,讓我們懂得用悟性來正確解釋聖經。人的悟性習慣用來解釋屬世的事,但神賜下的悟性,是神的邏輯,卻是用來解釋屬靈的事的。我們的悟性,若被聖靈改變,我們就可以用悟性解釋屬靈的事。然而這時使用的,不是我們的經驗,乃是神的話。正確使用神的話,是要聖靈的啟示,但亦要加上人的悟性,用悟性去進入靈性、去了解聖靈的工作,這都是需要的。一方面是聖靈的啟示,祂教我們如何使用聖經,另一方面,也是聖靈要我們使用神所賜的悟性,去解讀神的話,如此就可以明白神的話的原意,可以解釋神的作為了。

彼得說的末後的日子,無論是17節及18節中,「這日子」都是眾數的,因此,這日子就不只是指這個時候,乃是指由聖靈開始的工作,就是指聖靈要做的工,包括神跡、也包括奇事;同時,這日子的最後,就是日頭要變為黑暗、月亮要變為血,這是指主再來前要顯出來的特殊現象。因此,這日子原來不只是指聖靈來的日子,而是指整個主未再來時,聖靈要做的工作。也就是說,現在是聖靈的時代,是聖靈要工作的時代;而聖靈的工作,就不只是行神跡而已,最後的結果,原來是21節所說的:凡求告主名的,就必得救!原來得救才是神要做的事,就是使人得救,就是使人認識神,歸向神。這也是為何彼得解釋了這現象後,馬上就轉向聖經中所啟示的基督,原來真正的指向,乃是基督、乃是基督的救贖工作,所產生的效果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因此,聖靈是為榮耀基督而做的工作,這也是基督自己說的。聖靈所行的神跡,不是最後的重點,而重點乃是讓人認識基督,乃是使人求告主名、以致得救!神跡只是讓人注意到神的作為及存在;惟有認識基督,才使人可以得救、可以使神的計劃得以成就。

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

晨更分享:拉九



20190419        除去世俗的盤根vendredi    拉九

當屬靈的事作完後,眾首領告知以斯拉,原來以色列民和祭司、並利未人,沒有離絕迦南人等民族,仍效法這些國的民,行可憎的事(1)。這原來已經牢牢地在他們的生活上,緊緊連在一起的了。這樣的行為,若不把之去除,則我們即使獻上很多的祭,即使聖殿已經復建,即使大家有一時之熱心,似乎仍然是敵不過這種生活上的結連的。原來我們的生活如何、家庭如何,才是最重要的問題;若我們的生活習慣、家庭習慣是世界的、是跟著潮流而行的,那即使我們獻上了很多的祭、即使我們有神的話語的加入,但這些風俗是與我們的生活連在一起的,我們就很難可以有屬靈生命的長進的。

以色列的光景,除了聖殿曾停建了十五、六年之外,在第八章之前都大致上是復興的。他們可以回歸建殿,我們看到的,是神的恩典、是兩個王的命令給他們施恩就代表神的恩典;我們也看到他們的配合,願意起來建造聖殿,以及當哈該呼召他們再復工時,他們也很快就起來復工了。因此,綜觀八章之前的光景,大致上還算是可以的:他們有熱心,他們有願意服事的心,也願意獻上禮物,也願意聽神的話。他們正在追求屬靈的復興,他們正在熱心聽神的話,一切似乎都是很好的;然而,這時有人發現了一件事,就是原來世界的風俗,已經進入了他們的家庭中,是牢牢地把他們的思想、觀念、生活習慣等,都改變了。這原來是他們的「根基」,原來世界的風俗,才是他們的根基,而不是神的話、不是神的自己呢!以新約的話來說,他們的根基不是基督,乃是世界!

然而這件事只是最近發生的嗎?不是的,是已經很多年的了;那為何現在才發現呢?以前為何是渾然不覺呢?可能因為這時是有神的話的建造,而神的話提醒了他們,然後他們因而檢討自己的行為,就發現了問題。原來問題的發現,還是需要神話語的提醒的,今天我們讀神的話,是要比照自己的光景,看看是否有隱藏的問題的。有些問題不是我們願意發現的,會故意把之略去的,除非神的話語進入了我們的心,我們才願意發現,也才會發現的。

今天我們在教會追求、我們在教會中服事,我們聽神的話、我們有建造屬靈的殿,然而,這都只是穿上而已;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做一件事,就是「脫去」的這個動作。脫去甚麼呢?就是把我們的生活習慣,把進入我們家庭中、進入我們的觀念中的世界風俗、世界潮流,要把之趕走才可。這些世界的風俗,原來已經與我們「結婚」、與我們「二人成為一體」,並且已經生出孩子來;也就是說,並且已經有果子出來了,是很難趕走的。然而這些若不除去,那其他一切的努力,就必然會前功盡棄的!若我們一方面努力的追求,另一方面我們卻仍然是以世界的風俗為根基的話,那我們又怎能成長呢?如此的話,我們是不會有屬靈生命的成長的。

原來我們裡面一個更大的問題,是我們或許不容易發現的,或許發現後也不容易改變的,就是與世界聯合、就是把世界的一套,已經牢牢地與我們的思想及觀念連結了,若是這樣,那又怎可以服事神而求長進呢?當他們做完了一切建造的事,做完了一切追求的事後,他們這些都只是穿上而已;但脫去呢?他們沒有做得很好!若不會把這些脫去,那只顧穿上是沒有用的。因此,今天在我們裡面的生活、在我們裡面的觀念中,是否有一些牢牢與我們的思想結合的東西,是我們不知道、也不願意除去的呢?

還好的是,這時有些首領發現了,就把這問題帶出來;因此,第一是要發現,這也不是容易的,因為這些已成為風氣,若不回到聖經,就不容易發現。然而發現後呢?如何處理呢?不是容易的,以斯拉的處理方式,是先認罪、先思想神的恩典、先來到神的面前。因此,處理這些事是不容易的,必須第一是神自己動工、神自己感動我們,然後人才有能力處理。第二就是眾人的同心,他們一同來到神的面前,看到了整體的罪、自己的罪,一同來到神的面前(4)。因為他們先從神的話中,看到了自己的光景,然後才可以這樣做的(4);這不是以斯拉呼召他們的,乃是他們自動自發的,而這自動自發的原因,是因為神的話、是神自己做的。

因此,他們發現自己的問題,是因為神的話;他們肯來到神的面前悔改,是因為神的感動,這就是復興的開始。復興的開始,是神自己動工的,是神的話語加上神的靈,就開始了工作。這時的以斯拉,似乎沒有馬上對他們說話,但他是來到神面前說話;而且是認罪,思想神的恩典,覺得慚愧。這時的以斯拉,似乎沒有太多的祈求,只有認罪,只有哭泣(1),俯伏在神面前而已。然而這樣的一個舉動,就使眾人一同認罪,而當他們認罪後,就大家一齊自動地去解決這事。原來認罪本身,若真是出於心中的話,那就是能力,那神就給他們恩典,就願意有行動上的悔改。

真實的認罪悔改,是會滿足神的心、也會帶出行動來的;當他們悔改認罪後,他們就主動的一同去對付這罪,不必以斯拉主動,這就是復興帶來的認罪及悔改。真正的認罪,是加上悔改及行動的,我們今天的認罪,似乎是輕描淡寫的、是沒有力量的,這就不是真正的認罪、不是真正的悔改了。若我們誠心來到神的面前認罪時,神也必給我們力量,可以行得出來的。他們要對付這罪是不容易的,因為這是根深蒂固的,要連根拔起,這力量是何等的大啊!若不是神賜下的力量,誰有這力量去做得出來呢?然而在這裡我們看到的,似乎不是以斯拉的力量,是眾人主動開始的力量,這所謂眾人開始的,其實更是神的力量開始的,是神的恩典出來、神的復興出來,才會有能力如此做的。因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若不是神出手,人是做不到的。

因此,我們看到以斯拉的禱告中,似乎沒有求神教他如何做,他只是將自己交在神的手中,他先認罪,他先思想神的恩典,他似乎覺得,他已經沒有資格求甚麼了,他似乎也覺得,他不知道該如何做了。他在神面前,就只有一件事,脫去他們一切,而穿上神的恩典;他要做的,就是恢復與神的關係,增加與神的關係。原來禱告的一個重要目的,不是祈求甚麼,乃是增加與神的關係;若關係好了,事情也自然會解決的。他數算神的恩典,也數算以色列人的罪,他的禱告,就是這兩樣、就是脫去及穿上,而沒有其他祈求!他只求關係的恢復,因為與神的關係才是禱告的重點;他知道自己無能為力,就完全只仰望神,這就是以斯拉禱告的特點,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。當我們已經無話可說時,我們只注重一件事,就是恢復與神的關係,這是另一種方法,是不必求其他,神會主動出手,做成祂要做的事的。

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拉三



2019041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jeu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拉三

他們回去了,回到耶路撤冷及其他的城是幾月,沒有說明,但從七月開始,就是一大堆敬拜及獻祭的事,就開始說了。他們應是早於七月到的,因此,七月前就是準備工作,就是安頓的工作;而這些安頓的工作,是個人的生活,是居家的安頓,就不必說了。因為個人的生活怎樣,不是重要的,是不必說的,他們活著的目的,回去的目的,不是為了安居,乃是為了建造神的殿;因此,活著的目的是甚麼,才是最重要的,才是我們要知道的。能記在聖經上的,不是你個人的生活,乃是整體的建造,乃是聖殿的建造;個人的生活是有的,也是必須的,但不必記載在聖經上的,因為這不是回去的目的。我們今天也是一樣,甚麼是可以記在天上的呢?不是我們一般的生活,乃是建造的生活、敬拜的生活、整體合一的生活,這才是要記載的,才是神所看重的。

原來神所看重的,以及我們活著的目的,不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家室,乃是為了建立神的家室。這是他們第二次建造聖殿,而第一次建造聖殿時,大衛的心志,是為神建立家室的,他自己住在天花板的房屋,而神的約櫃是在會幕中,他覺得不能不以神的事為念,於是就想到要為神建立房屋。然而神告訴他說,神沒有要人為祂建造聖殿,神卻為大衛建立家室;原來是神先照顧我們的家室,然後才是我們想到為神建造聖殿(家室)的。這時也是如此,他們應已安頓了他們的家室,然後到了七月,才是建造神的家室的。原來不是我們先愛神,乃是神先愛我們;不是我們能為神做甚麼,乃是神先為我們做甚麼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!

當聖殿還沒有建成時,他們先建造了神的壇,要照神人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,在壇上獻燔祭(2),是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(3),他們這樣做,是對的嗎?沒有聖殿可以獻祭嗎?這是邱壇嗎?他們獻祭的對象是神,他們的壇及獻祭,是照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,因此,即使沒有聖殿,沒有會幕,神也沒有說這是不對的。或許從整個律法來說,這是不完全的,因為沒有會幕,也沒有聖殿,卻有獻祭,但這是出於他們對神的愛、對神的敬拜,因此,神也就沒有禁止。

原來我們對神的愛,若是用真愛來對神敬拜、對神做一些事時,是可以改變神的心意的,這也如大衛當初因為愛神,就想到要為神建造一個聖殿一樣,這是神沒有吩咐的,也不是律法上所容許的。然而,不是摩西山上的樣式,是新約的愛、新約的生命,因著愛,就可以改變神,就可以使神沒有說話,也可以做了。這就是以愛來獻上給神,是神所喜悅的,是新約的獻祭,是出於愛心的獻祭,這是可以改變神,可以讓神接納的。

這就如抹大拉的馬利亞一樣,她因著對耶穌的愛,她就在墳墓外賴著不走,她一定要找到耶穌,這是她對耶穌的愛!因著這個愛,耶穌雖然未到天上去見神,仍然要特別顯現給她看,這就是用愛拉著耶穌,用愛把神的心意改變的另一個例子。因此,是愛可以把神的心意改變,而神所要的,不是這些外面的祭,不是牛羊的祭物,乃是獻上這些祭的人的心、這些人的愛,這才是神所要的。而這些人可以做得到的,不只是舊約的獻祭,而且是新約的獻祭,就是愛的祭,就是把自己完全獻上的祭。他們是自動自發的,不是出於律法而已,而且是超越律法,是盡心為神而活的例子。他們所獻上的祭,聖經提到的,是燔祭及甘心祭,沒有提到贖罪祭,這代表他們獻上的,是出於感恩、出於愛而把自己獻上之意,是神所悅納的。

當一個人對神有愛時,他才可以被神建造,他們在建造物質之殿之前,先讓神來建造他們裡面的殿,就是如大衛當時一樣:神沒有答應讓他建殿,因為神要先在大衛身上建一個屬靈的殿,等到這屬靈的殿建造完畢後,物質的殿才可以建立起來;這個物質的殿,是代表大衛對神的愛,是愛的一個記號。這第二個殿的建造也是如此,他們先有對神的愛,先有自動自發的獻祭,在未建造物質的殿之前,就先把屬靈的殿建立起來,這才叫做服事。今天我們的服事,若只是外面的工作,只是做了一件很偉大的工作,但我們的內心,卻不能讓神在我們裡面先建好屬靈的殿時,那我們的服事,是不能討神的喜悅的。

馬大要為耶穌服事,要接待耶穌,這是為耶穌而工作;然而,馬大裡面的殿,是沒有建造起來的。她沒有讓耶穌在她身上工作,她一味為耶穌工作,一味服事耶穌,這不是好嗎?這不是為主做工嗎?這雖然是好,但耶穌沒有機會在她身上工作,她即使為耶穌建造一個聖殿(比喻說的),但她卻不能讓耶穌在她身上建造屬靈的殿,那她的工作,是不能蒙主喜悅的。反之,馬利亞就不是這樣!表面上她沒有為主工作,但實際上她是為主建殿的,她是被主建造一個屬靈的殿在她裡頭的。因著她願意被主建造,她這樣的服事,是惟一不可缺少的事奉,這是耶穌自己說的。

因此,在真正建造物質的殿之前,他們是先建造屬靈的殿,他們先對神表達心中的愛,獻上愛的祭給神,這就是讓神在他們身上工作,讓神享受他們對神獻上的愛,這才是神所喜悅的。之後,他們就照著從前聖殿的建造方式,想法從利巴嫩得到香柏木,以建造聖殿(7),這也是照著古時的樣式去做的。他們按照三樣例而行,一是摩西的例(2),二是大衛的例(10),三是古列王的例(7),這是順服神及人的例;但他們加上了自己的愛。因此,他們不只是按照律法的例去做,也有按照對神的真愛而出來的作為,這都是神所喜悅的。

從七月到二月,有七個月的功夫,他們第一是先建造了屬靈的殿,第二是準備了物質的殿的材料,然後真正的建殿就開始了。他們找到了聖殿的根基,按這根基而建造;今天我們的根基,就是神的話,要重建聖殿,就是要按神的話而建造,神的話是一切的根基。他們的建造中,有做工的,有監工的(8),分工合作,沒有怨言,一同齊心合力,把神殿的根基立起來,這是建造的原則。一方面要分工,另一方面又是合作,沒有怨言,只有讚美及感謝(10),這是我們建造時要有的表現。若能在神裡面合一,這就是合一的基礎,否則各人有自己的意見,就不能合一了。

這裡有兩種人,一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,他們對殿的根基的建成是哭號的,另一種人是大聲歡呼的人(12)。見過舊殿的人,似乎是緬懷以前的事,想到以前的事,就覺得悲哀;但另一種人是看到將來的人,他們為了神的恩典而感恩。我們需要那一種人呢?我們一方面應常常儆醒,為我們的罪痛哭,但另一方面,我們也不能停於以前的光景,我們應為到現在神的恩典,以及神要給我們的盼望而歡呼,這兩種情形,我們都應同時存在,如此我們可以為過去的罪而悔改,也可以為將來的盼望而努力,這是我們在任何一個屬靈階段中,都應有的兩種表現心態。

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詩一四六



2019040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medi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詩一四六

這是最後五篇詩篇的開始,也是哈利路亞詩篇的開始,每一篇的前後都以哈利路亞為首及結束,目的是要我們讚美耶和華,也是教導我們如何讚美耶和華、如何可以默想耶和華的作為,以及為何要讚美祂。讀這些詩篇,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神的作為,可以使我們更多的認識耶和華。這一篇詩篇,說到神的本性神的信實、神的慈愛、神的創造等。內容比較多說神的慈愛,而少說神的公義,其中以耶和華喜愛義人(8),代表神是公義的,因為一個公義的人,才會喜歡義人的。義就是對的意思,就是好的行為。還有,耶和華使惡人的道路彎曲(9),這也是說到耶和華的公義,他還是會賞善罰惡的。同時,這詩也說到神的權柄,祂要作王,直到永遠(10),這都是說到祂的特性。因此,這詩篇簡單把神的性格說明,把祂的權柄也說出來,而祂的能力、祂的幫助,也是明顯的。

當詩人說到神的特性,神所做的一切時,他是說到神單方面的愛,例如祂為受屈的伸冤、賜食物與飢餓的,釋放被囚的,開了瞎子的眼睛,扶起被壓下的人,保護寄居的,扶持孤兒和寡婦等,這都代表耶和華的慈愛。同時,這裡說到的幫助,似乎是無條件的,是神主動做的。這表示甚麼呢?這表示我們不必做甚麼嗎?這表示對惡人也是這樣嗎?好像不是,因為這篇詩有說,耶和華喜愛義人,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(8-9),這就暗示了一個條件,就是神原來還是要人行義的,祂一方面是無條件的施行祂的慈愛,但另一方面也是盼望人能行善,以及回應神的愛的。祂不喜歡人行惡,不希望人在神的恩典下放縱,祂希望人可以自動回應神的慈愛,這就需要人認識耶和華,了解神的作為,以及親近神,多多來到祂的面前,與祂建立好一個關係了。

神在創造後,就給人很多的恩惠,我們能活在世上,完全都是神的恩典;我們能享受這世界所有的,都是神所安排的。就如我們今天可以享受網路之方便,這不是我們的努力,乃是前人的努力一樣。我們應存感恩之心,知道每一件我們可以享用的,包括天、地海和其中的萬物,都是神為了我們而創造的,是為了給我們恩典而造的。然而,當我們有了這一切,一出母胎就享受這些時,我們知道這都不是我們所創造的嗎?這都是神為了我們的生存而給我們的嗎?我們今天能夠生存,是神給的恩典,空氣、陽光、雨水等,都是為了我們的生活,我們還活的時候,要歌頌我的神(2),這是因為能活著,就是神的創造的恩典,但我們知道嗎?因此,我們活著的每一刻,就都要歌頌神;我們的生命,就是歌頌神的見證。原來我們能活著的每一刻,都表示是神的恩典,是神給的慈愛,我們有如此感受嗎?

不只如此,神還給我們另一個生命,這個生命,是要我們主動去得、去享受的。屬世的生命,當我們出生時,我們就已經有了,不是我們主動的,是神主動給的;然而屬靈的生命,是要我們去得、去倚靠的,如此我們的屬靈生命,才可以得以成長。屬世的生命是神為每一個人預備的,不必我們主動,神已經把世界創造好,讓我們活著就能享受。然而屬靈的生命,卻不是神主動給的,神雖然預備了一個環境,是每個人都可以得的,但神不勉強人去得,乃是人主動去得的;不只去得,而且還要去享受,就如我們屬世的生命一樣,不只得,而且還可以享受這世界的一切,享受神的慈愛,就是6-8節的慈愛,這些慈愛是沒有條件的,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的。例如神叫大自然運行,可以種出食物來,又叫人可以吃動物,成為人的食物等,這都是神給人的恩典。這是屬世生命的恩典,是神照顧人所出來的結果。

不只是屬世的生命,同時屬靈的生命,神也一樣照顧的。這裡有一般的人(7-8),也有義人(8),就是認識神的人;後者是神喜愛的,也是神希望人選擇的。當我們有了屬世的生命後,我們才可以再選擇屬靈的生命,而屬靈的生命,就是來到神面前,要一生讚美耶和華,要活在神的裡面、活在歌頌神的生活中;他的生活,就成為歌頌神的生活,他的生活本身就成為一首詩歌,是歌頌神的詩歌!今天我們不只有屬世的生命,而且神還希望我們更進一步,可以得著屬靈的生命,這個生命,不只是得到了,而且還要不斷的成長,不斷的選擇倚靠神,而不是倚靠世人。這就是詩人所勸我們的:以雅各的神為幫助、仰望耶和華他神的,這人便為有福(5)。這是我們的道路,是我們應選擇的道路,如此才可以進入一個更好的福氣中。
當神創造了生命後,我們得到肉體的生命,我們注意的焦點,常只是肉體的生命,但屬靈的生命是少澆灌的。當人有肉體的生命時,他就會倚靠君王及世人(3),因為這些都是現實的、但這些人一點也不能幫助(3),不只對屬靈的生命無助,而且對屬世的生命也無助的。我們是否如瞎子一樣,看不見真正我們需要的是甚麼呢?屬世的君王,雖然似乎是有權,但他另一個身分,也是世人(3),他是會過去的,而且可以一時之間就過去、就煙消雲散的。我們要看的,不是他的君王身分,而是他的世人身分。惟有神是萬王之王,是永遠作王的(10),這是我們倚靠的對象。

因此,這首詩有說出兩種生命,一種是一般的生命,是神創造了天、地、海和其中的萬物所帶出來的恩典。另一種是屬靈的生命,是要我們選擇的,不是神主動給的;若我們不要,神是沒有辦法強迫我們的。然而屬靈的生命,是要我們學習,不要倚靠君王、不要倚靠世人,這是我們一輩子都要學習的,因為人的性格是喜歡倚靠這些,我們的眼睛是喜歡看現實的,然而真正的現實,是在神那裡的。今天我們有兩種生命,一種是屬世的生命,另一種是屬靈的生命,然而我們常是被屬世生命所捆綁,我們常是被它所誘導,只顧到屬世的生命,而少顧到屬靈的生命。因此,我們要學習一樣功課,就是不要被屬世的生活所捆綁,而要追求屬靈的生命的成長。屬世的生命,讓他自然被神帶領即可;因為神已經給了很多恩典,而且是主動的給的(6-8);但屬靈的生命,卻是神等著我們要及追求的。若我們追求、努力的要得,那神就會給我們屬靈生命,並且無條件地照顧我們屬世的生命的。

此外,詩人的讚美神,是從生命出來的,不是從嘴巴出來而已;因為他說,只要他還活著的時候,就要歌頌神,這就是生命出來的讚美,是生活出來的見證。今天我們是否能在行動及生命、生活中讚美神呢?是用生命及生活而不只是用嘴巴的。若能如此,那才是出於心裡的讚美,才可以使人感受到您不一樣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