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王下廿二章

2017/6/26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lun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王下22

這一章是說到一個新的好王的登基,這人是約西亞,登基的時候,只有八歲(1),與前面的瑪拿西登基時的十二歲還年幼(21:1),比以前的約阿施的七歲登基只長一歲而已。當他登基後第八年,他就尋求耶和華,他要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,他有一個心志,要尋求耶和華。其實很多時候,年歲不是重點,信主的久暫有時也不是重點。但以理被擄時,是一個年少的人,但他還是可以立志在神面前,只走神的道而不走人的道,於是他就成為一個永遠見證神的好榜樣,寫成但以理書,幫助了千千萬萬的人。同時,約西亞也是從一個敗壞的時代中,作一個中興的王的人。因此,我們應從這些中興的王中,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可以中興國家的。其中但以理、何西阿、希西家,以及約西亞,都是這樣的人。

約西亞為何可以中興呢?在他以前,已經有兩個王是不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王了,其中一人就是瑪拿西,那是在位最長、作惡最大的王,他把所有的壞事都帶進了猶大國,把巴力、把亞舍拉、把邱壇、把祭拜鬼神的異國風俗都帶到國內;又交鬼、行巫術、法術、使兒女經火等,正是無惡不作的王。而在他之後的亞捫王,雖然也只有作王二年,但也是與他父親瑪拿西所行的一樣;亦即至少57年以來、半個世紀以上,國家在這樣的一個惡劣的環境中,而他怎能復興呢?

第一是他願意尋求耶和華,是他16歲的時候,就尋求耶和華。他是有權的人,他是作王的人,因此,他的尋求耶和華,就帶出大家的心志了。為何他可以在這時尋求耶和華呢?或許是受了某個屬靈長輩或是先知的影響吧!例如西番雅先知的教導,是有可能的。因為西番雅先知,是約西亞時代的人,他也在這時代說預言(番1:1);聖經沒有說,但或許是有可能的,若是如此,我們是否可以成為這種人呢?可以影響有權有位的人,使他發揮神給他的權柄,這是好的。

約西亞不只立志,而且是立對的志,他是立定心志去尋求神的。立志是一個很重要的事,代表他決定了要走屬靈的路,就如但以理一樣,是要破釜沉舟式的立志的,因為是在一個不好的環境中的呢!很多人去追求屬靈的事時,是抱一個隨便的態度,可有可無的態度;如此的態度,常是失敗的。例如參加晨更聚會,或是某些特定的要付代價的聚會,若不立志去參加,而只是抱著有空才參加的話,那大多是以失敗收場的。若我們在屬靈的道路上,沒有一個立定心志、恆久靠主的態度,是不易成功的。

為何他覺得要立志呢?除了屬靈長者的教導外,這應是聖靈的啟示,以及加上他有一個屬靈的敏銳的心,然後才懂得要走神的路,也懂得要恆久靠主的。今天我們的屬靈光景,雖然是差的,但不會比當時約西亞時代還差,倘若約西亞可以中興,我們也應該可以的。因此,立志加上恆久靠主,是中興的第一個條件。而立志是要我們有看見,我們要有屬靈的敏感度後,才可以做得成的。

第二是付上行動,去做神所喜悅的事。修殿是因為上一代的王所遺留下來的問題,這個問題是明顯的,於是他就先把該做的事做了。原來是有很多該做的事的,但有些事是明顯的、是該馬上做的,我們是否把馬上該做的屬靈的事先去做呢?這是一個付上實際的行動的例子。今天我們有很多事,若是在屬靈上認為是對的,是該做的事,我們就不要等待,就馬上去行。而當我們行了一件事後,神就會啟示我們行另一件事的了。而約西亞因為修理聖殿,就因而得了一卷律法書,這是神給他們的恩典,是神賜下神的話語來,讓他們再次對神的話語有興趣、有機會去誦讀及默想。這是因著我們有行動後,神就賜下另一個恩典給他們,那就是給他們神的話語,是進一步的恩典。

第三是照著神的話去行,被神的話改變,對神的話有感、有行動,這是第三步。今天我們大家都有神的話,就如約西亞時代,雖然環境是不好的,但神的話仍是有的,只是人不去讀它,也不去想它而已。然而復興的開始,就是神的話、就是對神的話有感、有行動;就是這麼簡單而已。今天我們對神的話是如何呢?是厭棄嗎?是覺得沒有新意嗎?這是我們讀神的話時,加上人的解釋、加上人的意思,不去尋求聖靈的解讀,於是就產生厭煩的結果了。神的話其實是常新的,是活潑的,是有能力的,是可以幫助人的;只是人不會讀神的話,也不願意遵行,就把神的話糟蹋了,這是很可惜的。其實神的話是一切復興的開始,使徒時代初期教會的興旺,是因為他們都恆切遵守門徒的吩咐(就是神的話)。若一個人遵守神的話,神的靈就可以藉著神的話工作,這就是約西亞的第四步了。

第四是約西亞聽見律法書上的話後,便撕裂衣服(11),然後就有所行動。有些人讀了神的話後,他是無感的,他是無動於衷的;然而約西亞卻是有感動、有行動的。我們為何對神的話無感呢?因為沒有聖靈的工作,那雖然是神的話語,但我們沒有加上聖靈的啟示及感動,我們就只能如讀普通的書一樣而已。因此,不只是神的話,而且要加上聖靈的工作,如此才會有下列的結果:第一,聖靈幫我們解開神的話,第二,聖靈給我們啟示,讓我們加深神的話的感動,第三,聖靈給我們力量,使我們有能力行得出來。因此,聖靈是必須的,沒有聖靈的幫助,我們讀起聖經來,是不會明白、不會有感動的。我們應謙卑求聖靈幫助我們,每次讀聖經時,能讀出神的心意,能有屬靈的眼光,去看到神的旨意,也有能力行出來。

第五,他有了神的話,就繼續求問先知,就繼續想法要去行神的話。當他聽到神的話後,他雖然自己是沒有問題,但為了他的國家,他仍然悔改而行在神的道路中。他不如希西家,希西家聽了以賽亞的話後,他竟然說:若在我的年日中,有太平和穩固的景況,豈不是好麼(20:19)?希西家是不知悔改,只以自己的舒服為主,而沒有國度觀的想法。但約西亞卻不是如此,他仍是為了神的國而努力不懈;這是他有了神的話後,去行的事。他不只在南國中做神所喜悅的事,也在北國中除去伯特利的偶像,所做的是討神的喜悅的。


我們的服事,不是為了個人的安樂而已,乃是為了神的國度、為了神的榮耀而做的。我們服事主,若只是為了自己的益處,也只是為了自己的長壽,就會如希西家一樣,對死亡的挑戰是不能勝過的。若我們的為己心態沒有除去,那我們的服事主,就是白費及虛耗的了。希西家也是一個中興的王,而約西亞也是,兩人有點相像。然而約西亞卻比較是為神的國度而服事,希西家似乎比較在乎自己的得失、自己的壽命,這是二人不同的地方。

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王下18:1-18

2017/6/19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undi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王下18:1-18

這一章是說到希西家的事跡,他作王29年,他的父親亞哈斯不是一個好的王,亞哈斯把偶像帶入殿中,也把殿門關了。但他登基之後,他把前王所做的污穢聖殿的偶像拿走,他重開聖殿之門,把之再潔淨了,然後守逾越節,並且不只守七天的無酵節,而且還自動加上了七天(代下29-30)。他為何可以如此做呢?聖經好像沒有說出原因,只是說他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。他登基的元年,他就看到了他們的罪,看到了聖所的封閉,也看到了北國的問題,因此他心中有意要和耶和華神立約,好使祂的震怒轉離(代下29:5-10)。這是希西家的心志,也是他登基後馬上作的事。

希西家是一個中興的王,他不是一個開始的王,不是一個建國的王;同時他所接著的王就是亞哈斯,不是一個好王,他卻可以中興,可以把前朝的問題改變了。中興是不容易的,因為已經有很多問題及包袱存在,要把之除去是難的。而若自己是第一個王,就比較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而行,沒有包袱了。為何他可以在艱難的環境中,仍可以中興呢?第一他有看見,他看見了他父親的問題,他看見了北國以色列人的問題;同時,他也看到聖殿的門關了,而且聖殿中有偶像等,這都是他的看見。他為何會看見呢?我們是否有屬靈的眼睛,可以看見這些問題呢?當我們活在一個時代,沒有祭祀、沒有敬拜時,我們是習以為常呢?還是有負擔、有感動,要在這個時代做一些不一樣的事呢?

他為何可以看得見呢?這些事都是擺在面前的,其實任何人都可以看得見的。只是你是否有屬靈的感覺,你是否有屬靈的眼睛,能否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而已。表面的事是一樣的,是大家都看得到的。然而你覺得你可以改變之,你可以把之糾正過來嗎?今天教會的光景如何,你看得見嗎?表面的事,是大家都可以看得見的,但看見後是否會分析、會有感覺、會有負擔,就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的了。

要看見柱像及木偶的問題是容易的,因為這明顯是不對的。然而,看見邱壇及銅蛇的不對,就不是一般人所可以看得見的了。這就需要屬靈的眼光,需要屬靈的敏感度,需要懂得分辨,那一些是出於神的,那一些是出於人的了。要把之分別出來,善的要持守,惡的要揚棄,是不簡單的。但希西家可以做得到,因此,聖經描寫他是前後的猶大列王中,沒有一個及他的(5)

當希西家看見這些後,他會思想,他會分析,他會有靈裡的感受,然後他就產生負擔,他就起來行動。立志去行是希西家的第二步,他從看見後的分析、看見後的負擔、看見後的感受,他就立志要在神前盡忠,他的心是向著神的。立志是很重要的,我們在屬靈的道路上,是要不斷立志的,立志可以幫助我們成事,因為我們是懶惰的,但立志可以使我們知道要行動了。立志也可以使我們有明確的目標,讓我們向著一個對的目標而行,就不會作一些浪費時間的事。基督徒應不斷立志,向著新的目標、新的方向,靠神而立定對的目標,靠神幫助我們完成這些目標,這都是我們所需要做的。

而立志後希西家是馬上行動,沒有拖延。第一,他是登基第一年就重開神的殿,就把聖殿中的污穢之物除去,他不等以後,他馬上工作,看到了該做的事,而且也是他可以做的事時,他就馬上做了。有些事是愈快做愈好的,有些事是要適時而做,有些事是要等神的時間的。這都需要神的啟示及智慧。但當我們知道要做的事時,我們就不要錯過時機,馬上去做,這才是好的。

第二,他是一個勤勞的人,他是清早起來的人(代下29:20)。清早起來代表勤奮、代表會利用時間。今天基督徒絕不能懶惰,保羅要我們愛惜光陰,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。然而我們卻常是懶惰較多的人,我們常是拖拖拉拉的人。若我們不勤奮,就很難成就大事的。一個成功的人,他是常會利用時間作適宜的事的人;他也常是一個早起的人。我們作為基督徒,也應是一個勤奮的人,神的工作才可以完成的。

希西家是有行動的人,因為他是王,所以這方面是比較可以馬上作的。然而我們若不是王呢?我們可以做甚麼嗎?神安排我們每一個人,都一定有他的用處的。我們應尋求神,了解自己的使命,知道自己的恩賜,然後按照神所給的恩賜,來訓練自己,裝備自己,到了適當的時候,神一定會給我們機會、給我們使命及能力,去完成神所要我們做的事的。

希西家廢去邱壇,毀壞柱像,砍下木偶,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(4)。他所做的這些工作中,有些是明顯的,例如柱像、木偶等;但有些卻是別人看不見的。例如邱壇、銅蛇,一直存在這麼久,但卻沒有一個人看得出是錯的,也沒有一個人或是看出是錯的,但卻不能改變之。惟有希西家可以改變,這是為甚麼呢?這就需要有屬靈的眼睛,看得到某些問題,些微的差異,這就需要神的啟示了。

邱壇的問題,沒有一個前王可以解決,聖經中常出現在南國的一句話,就是「只是邱壇還沒有拆除」。這句話不知出現了多少次了,聖經這樣多次說出,就表示神的嘆息、神希望他們知道,也希望其中有王可以把之拆除。然而這麼多的王中,而且是好王之中,都沒有王可以拆除;只有希西家看得到,而且做得到!因此,神的心一定會被希西家滿足的,因為他可以看得到別人看不到的。

銅蛇呢?它是摩西所造的,而且是有歷史價值的,就是可以成為世界遺產的呢!而且摩西是人人敬仰的,他造的東西,你怎可以拆除呢?摩西的屍體是找不到的,但如今他造的銅蛇還在時,那不是更寶貴嗎?可以讓我們永遠紀念這個偉人啊!因此,沒有人看得到這個問題,也沒有人敢如此大膽把偉人的物打碎,而且這物是曾經幫助過以色列人,治過他們的病的呢!

當一個屬靈的附屬品取代了神後,那神就會不見了。當我們抓住屬靈的某一樣事物時,這事物就成為得到神的攔阻了。希西家不是抓住摩西所造的銅蛇,卻是抓住摩西所說的神的話(6)。這是希西家的分辨力,他懂得抓住神,而不是抓住屬神之物。當眾人都以為銅蛇是不能破碎時,然而希西家做了,這真是不簡單呢!無怪乎神說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,沒有一個及他的(5)。這包括大衛嗎?應該是不包括的(3下,這裡提到他效法大衛)。然而神說這話,就代表雖然在南國中大衛是好榜樣,但希西家仍然可以被神稱讚而得到一席之地呢!這是神的評語,表示神對他的讚賞。

銅蛇為何要破碎呢?因為人喜歡把神變為具體的形像,因為人看到了銅蛇,就會對偉人崇拜。然而無論人多偉大,真正崇拜的不是偉人,乃是神自己。而神是沒有形象的,是在我們心中,不是在其他地方的。我們是要把神迎接到我們的心中,而不是把他放在其他地方的。當一個人對偶像崇拜後,他就失去對神敬畏的心了。拜銅蛇就是偶像崇拜,雖然似乎是從神來的物,也是偉人所造的,但還是不能取代神的位置的。因此,看得到教會中甚麼是不對的,是不應該取代神的位置的,然後放膽把之除去,這也是我們的責任了。

這裡也說到,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,他是專靠耶和華的人,也謹守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誡命(6)。他是謹守神所給摩西的誡命,而不是謹守摩西所造的銅蛇,這是不一樣的。若神的話出來,神的話比說出神的話的人是更大的;我們要看的是說出神的話的人的話,而不是這個人。我們要敬拜的,不是這個說神話的人,乃是神自己。我們要聽的,乃是神的話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


因此1-8節是說到希西家的心態、以及為何他可以成功之因,是值得我們效法的。而之後是說到他的細節,說到亞述王來攻打他時,第一次及第二次所發生的問題。在這兩次的改變中,也可以看得到他的學習,是漸漸進步的。他不是第一次就成功,是從失敗中學到倚靠神的功課的。我們不必然會在第一次就成功,但我們要在失敗中學會功課,這是更重要的。

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王下十四章

2017/6/1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ercre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王下14

這裡記載了幾個王的事,就是亞瑪謝、約阿施以及耶羅波安的事跡。聖經描寫他們的事不多,好像是乏善可陳,因為沒有說到他們如何在神的話語上用心,沒有說到一些正面教導人的事,只是說到一些戰爭及武功而已。他們的戰功好像不錯,尤其是耶羅波安二世,似乎是因著神的恩典,就使他可以收復一些土地,使他的爭戰成功(28),在人來看,是不錯的了。然而,這樣的光景,真的是好的嗎?我們看何西阿書就知道了,因為這正是何西阿所描寫的光景,在屬靈上是一蹋糊塗的。

在人來看,這時他們是不錯了,也得到了神的賜福了,這就是所謂的成功了嗎?成功神學中所追求的,不就是這些嗎?成功神學說的,就是人若是成功,就是蒙神賜福的;一個蒙神賜福的人,一定是一個成功的人,這就是目前流行的成功神學。然而若從這裡來看,成功神學的一個可能,是神看到沒有人能幫他們了(26);就因著神的恩典及憐憫,給他們一些屬世的成功,那就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而已。那不是真正的福,那只是神的剩餘的恩典,是神為了自己的名之故,才給他們的剩餘恩典,這不是最好的。神把福氣之層次降底了,只剩下屬世之福了,而且後來這屬世之福也沒有了,神如此做,只是因為祂的愛,而不是因為以色列人的好。

亞瑪謝是一個甚麼的人呢?這裡說到他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人,但不如他祖大衛,乃效法他父約阿施一切所行的。約阿施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,是一個隨風擺柳的人,他只會跟著環境,環境好時就會跟著神,環境不好時,就不會跟神的人。而大衛的優點,主要是凡事都是以神的旨意為主的人,不是隨風擺柳的人。因此,一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人,有些是如大衛一樣的人,是一個不只行事為正,而且心更是正的人就是以神的旨意擺在首位的人。而亞瑪謝只是行事為正,但卻心不以神為主的人。一個人的心才是重要的,大家在教會外表都一樣,但真正的心如何,這才決定我們是否是討神喜悅的人。

亞瑪謝曾打敗了以東人,其實是神主動顯現給他,叫他單單倚靠神,而不是倚靠人的。因為他曾用錢招僱了十萬僱佣兵的(代下25:6),只是神差遣神人叫他不要倚靠以法蓮人,因為神不和以法蓮子孫同在;他只要單單倚靠神就可以了。後來他聽了先知的話,就打敗了以東人了。然而打敗後,他不懂得感恩,他不是把耶和華放在心中、放在首位的人,因此,他把神的恩典據為己有,不只如此,他還把以東的神像帶回來,並且要拜這神像(代下25:14)。這都是得罪耶和華的事:當他成功了,明顯是神的恩典,他不但沒有感恩,還更把以東的神帶回去拜。這就把神的榮耀給了撒但,這是最大的錯處,是大大得罪神的。

當一個人不要神時,他就會驕傲,就會把神的恩典往自己身上貼,他就向以色列挑戰。為何會挑戰呢?可能是因為以色列人的僱佣兵,攻取了猶大各城,殺了3000人,也掠去了不少的財物吧(代下25:13)。他沒有求問神,他的作為,全都是用世界的一套的方法。他是一個似乎有神,但卻沒有神的人,他是被動的求神,但卻不是事先求問神的人。他不只神的話沒有求問,而且連人的話也聽不進去(9-11)。我們看到了這一章中這些王的光景,覺得真是骯髒可怕,沒有一點屬靈的味道,沒有屬靈的教導,只有屬世的武功,屬世的方法。把屬靈的層次,降低為屬世的層次,讀起來真是覺得可惜。這代表他們已經漸漸遠離神的恩典,尤其是屬靈的恩典,只剩下神的憐憫,給他們屬世的恩典而已。

為何神離開了他們呢?一個人若不要神,不把神放第一,只是有事情時才會想到神,甚至只靠神的恩典提醒,才去做事的人,神就不能與他們同在了。我們看到的這些王,都不是神直接與他們同在的,他們所能得到的,都只是神的剩餘恩典,他們最多所得到的,只是屬世的福而已。有時得到了屬世之福時,人們還以為自己是興旺的,人們還以為仍可以得到神的恩典,仍然是神賜福的。但神給的福氣,其實是有很多層次的,有的是表面的,有的是膚淺的,有的是屬靈的,我們要的是甚麼福呢?若我們不好好追求神,我們所能得到的,只是屬世的東西、屬世的武功及興旺而已。人的心所要追求的,就是這些世上的東西,但卻不是屬天的東西,這都會過去的。

邱壇沒有廢去(4),這是北國很多王的問題。邱壇本來當初是祭壇還沒有建立之時,所設立的壇。然而祭壇設立後,人就應專一以神的祭壇為獻祭的地方,而不能繼續貪方便,而讓邱壇繼續存在。然而人是為了方便,就一方面聽神的話去敬拜神,另一方面卻加上了自己的意思,自己的想法,這就是邱壇了。邱壇是不易除去的,因為它有祭壇的樣式,同時所敬拜的也是神,而不是外邦的偶像。因此,人就以為這是平常的事,是雖然不好,但也能接受。教會中凡是加上了人的意思,凡是不完全照著神的旨意去做的事,都是邱壇的服事,都是不能真正令神滿意的事奉。人的服事,喜歡把十字架的部分除去,於是人就不能換得到生命;因為人的方便,不只是把十字架除去,也是把得著生命的部分除去的。

南國的問題,是沒有除去邱壇;而北國的問題,是沒有除去耶羅波安所設的金牛犢。這兩個有甚麼不同呢?這兩個當初都似乎是為了神的,邱壇的敬拜對象是神,只是壇不是神指定的而已。因此看起來問題不是太嚴重。然而,因著有邱壇的存在,南國的人就沒有一個王可以如大衛一樣的全心全意以神為主了。大衛是一個合乎神心意的人,他沒有自己的想法,他只是單一的求問神。他有時是不必透過先知,直接可以來到神的面前求問神的;他是沒有邱壇的問題的。

而北國呢?那羅波安是把偶像作為神,是把牛犢當成是耶和華,這明顯是犯了拜偶像的罪,明顯把神的榮耀變成牛犢。這是人為了政治的利益,為了一己之利益,而設計的方法。這方法表面上說這偶像是神,其實是否定了神,是不把神作神的代表。耶羅波安以為只要有神即可,他把偶像作為耶和華也可以,只要有一個形像就好了。這是以人的意思來定義神,這是用人來製造神,以人的方法把神限定了。


南國是用人的方法去敬拜神,北國卻是以人的方法製造神、定義神,這是兩個不同的罪。今天我們是否也有這樣的罪呢?我們是否用人的方法去敬拜神呢?我們是否把神重新定義,把神的話重新定義了呢?當我們解經時,若是用人的方法去解經,是用人的定義去解釋聖經的話,我們就是用人的方法,重新去定義神;這就等於是製造了一個金牛犢,告訴人這就是耶和華、這就是對的解經。若是如此,這就等於製造了如耶羅波安一樣的金牛犢,而不自知了。

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王下9:1-16



2017/6/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jeu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下九:1-16

這裡說到一個使命,就是要膏立耶戶作王的事。這個使命,本來是給以利亞的(王上19:16),但以利亞不知甚麼緣故,他沒有做完這個使命;他就升天了。為何以利亞沒有完成呢?耶和華也似乎沒有責備他,而且還讓他升天呢!當以利亞逃避耶洗別的時候,他是軟弱的,他在軟弱時,神還給了他三個使命,一是屬靈的使命,是要膏立以利沙接續他作先知,二是膏哈薛作亞蘭王,三是膏耶戶作以色列王(王上19:15-16)。然而以利亞只作了一件事,就是把以利沙膏立了作先知,其他的兩件事,則是由以利沙及以利沙的門徒去做的。以利亞為何沒有完成神的使命呢?到底他這樣做,是否合乎神的旨意呢?當神吩咐我們一件事時,我們是否可以不做呢?這都是我們要探討的問題。

以利亞為何不做三件事,而只做了一件呢?是否他正軟弱時,沒有把神的話聽在心中呢?是否因為他軟弱了,就把神的使命耽延了呢?聖經都沒有說出原因,也沒有說出神對這事的看法。但我們知道,神有了計劃,但還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才完成。例如以耶戶而言,可能不能馬上立他為王,而等到時機成熟了,他才被膏立,這時才不會亂,才不會有人反叛。因此,可能在時間方面,以利亞是知道的,但雖然以利亞只做了其中一件,就是最重要的一件,就是屬靈的接班人,那其他兩件事,雖然沒有在以利亞的手中完成,但也在以利沙的手中完成了;而且以利沙還不是親自作,乃是訓練了一個先知門徒去做的。

今天若神給我們三件使命,我們可以只做一件嗎?若我們是軟弱的,我們不能完成神的使命時,我們該怎辦呢?我們是否就放棄呢?以利亞馬上做的,就是把以利沙找到了(其實是神給他機會),然後就呼召他,他就跟隨以利亞服事他(王上19:19-21)。之後,以利亞應是訓練以利沙,使他一直跟隨以利亞,直到以利亞升天為止。於是他就把以利沙訓練好了,成為可以接續以利亞的先知門徒,也代表以利亞完成了神給他的另外兩個使命。因此,以利亞延遲去做,或許不全是因為軟弱,更是因為他知道神的時間如何,而當他膏立了以利沙後,其他兩件也會隨後完成的了。

其次說到有關膏立的問題。神其實當時是要以利亞膏立三個人,包括以利沙、哈薛及耶戶;但除了耶戶外,似乎以利亞及以利沙,都沒有用真正的膏油去膏其他兩人。那先知們有遵守神的吩咐嗎?似乎不是很完全,但以利亞雖然沒有在儀式上膏立以利沙,卻在屬靈的膏油上膏立了以利沙。因為他訓練了以利沙(特別從王下2章的記載中可以知道),使他可以接續他作先知,這就是屬靈的膏立,是比儀式的膏立重要的。今天我們新約時代已經沒有膏油膏立的儀式了,但新約時代的膏立,就是用聖靈來膏立的。聖靈的膏立,才是最重要的,才是能使人真正承接聖職的。

神所吩咐以利亞這三人,本都是要用膏油膏立的,但卻只有耶戶是有用膏油,而其他兩人,包括以利沙都沒有,這是甚麼意思呢?以利沙的膏立,不是用屬世的膏油,乃是用屬靈的膏油,就是用聖靈(他得到了加倍的靈)。以利沙經過以利亞的訓練後,他就有了聖靈的膏立,這個膏立,比其他用物質的膏油膏立的更有意義同時這也應是神真正的意思。因著這個膏立,他就可以把其他兩人膏立了。然而,其他兩人的膏立中,只有耶戶真正被膏立,但耶戶的膏立,是儀式的膏立,不是真正屬靈的膏立。因此,他雖然被膏立作王了,但他卻沒有聖靈的膏立,他所做的,就不能全合神的旨意了。

而哈薛呢?他不只沒有屬靈的膏立,也沒有屬世的膏立;他是外邦人,因此,沒有完全的膏立。那神為何要選他作王呢?哈薛的作王,其實是一種患難,是要讓以色列人受苦的(8:12);然而神為何要膏立他呢?目的就是為了以色列人!為何要以色列人受苦,也要膏立呢?因為神不只是揀選了耶戶,希望他可以改變以色列人的歷史,可以把偶像除去,把巴力真正除去,這是揀選他希望能從好的方面,使以色列人悔改。然而,耶戶只有外表的膏油,沒有裡面的膏油,於是就辜負了神的心意。不能把好的敬拜,完全帶到以色列中去了。耶戶的受膏,是代表有了神給的職分,但卻沒有神給的心志,一個有職分而沒有心志的人,在服事神的事上,是不能盡忠的。他不只要受外面的膏油,而且要受聖靈的膏油,他才真能為神所用。

以利沙所受的膏油,卻不是外面的膏油,乃是裡面的膏油,這裡面的膏油,乃是經過生命的訓練後,而出來的膏油。他所得到的膏油,乃是加倍的聖靈,乃是裡面的聖靈;因此,他能夠真正承受了以利亞的職分。惟有一個有聖靈膏油的人,他才可以真能承受聖職。若以利亞只膏立了以利沙一人,那以利沙就把以利亞所沒有膏立的兩人膏立了,他也等於表面上做了以利亞雙倍的事,與他得到雙倍的靈符合了。

那哈薛呢?他是外邦人,神為何想要膏立他呢?神可以用以色列人成事,其實也可以使外邦人成事。哈薛是外邦人,若他能被膏立,也應可以成為神的器皿的。然而他後來所作的,只是使以色列人受苦而已。因此,他只是做苦難的工作,是神興起他,讓以色列人在逆境中能悔改的器皿而已。神為何要興起這人,神的本意或許是想他成為逆向的器皿,可以使以色列悔改,但他沒有受膏,代表沒有辦法被神真正使用,而只能被神「利用」之,作為對以色列的懲罰。今天我們能被神使用的程度如何呢?神給了以利亞三個人(王上19),這三個人神的原意,都是要被膏立的,這三個人就是要被神使用的器皿。那這三個人被神使用,其目的及方向有相同嗎?同樣被神使用,但功用卻完全不同的。

這三人中,惟有以利沙可以被神的靈膏立,可以有加倍的靈;耶戶也可以被膏立,可惜他只有職分,卻沒有裡面的生命。他有一點點心志,但卻不能完全盡忠為神,因為他沒有加倍的靈,沒有屬靈的生命,而只有屬世的生命時;他外面可以做一些屬靈的事,但卻不能持久作屬靈的事的(參何1:4)。至於哈薛呢,他連一般的膏立都沒有,只有口頭上的膏立(8:12-13),因為他是外邦人,他只能被撒但利用,也只能被神利用作懲罰以色列人的器皿而已。

每一個神所使用的器皿,都是有目的的;雖然是外邦人,也可以被神使用。然而我們今天除了可以被神使用,完成工作外,我們是否還可以被神使用,讓我們的生命改變,用生命來服事神呢?這三個人中,惟有以利沙是可以的。這就讓我們更加要謹慎,我們是否有一個心志,去求神加倍的靈感動我們呢?我們是否求神的旨意,去完成神的事工呢?

神吩咐以利亞作的三件事,他只作了一件,是否也可以代表神的心意是揀選三人,但這三人中,除了以利沙外,都不能完全被神使用;神還盼望他們有改變,因而暫時不把之膏立呢?若是如此,就代表神定了一個計劃,本來是要揀選某人的,但若某人還未成熟時,神還要希望他能成熟,等候他成熟,盼望他可以成就更大的事的。若人不配合神的工作,那人能被神使用的程度就不大了。

這裡的耶戶,當他聽了神的話後,他最先是不敢說出來的(11),等到別人逼他時,他才說的(12)。後來當眾人都認同時,他才表現出他的能力。當我們有了神的話後,就不必畏懼,就可以照神的話而行,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
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

晨更分享:王下5:1-15



2017/6/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vend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下5:1-15

這裡說到一個外邦的將軍得醫治的事,這個外邦的將軍,本是以色列人的仇敵,但竟可以蒙以利沙醫治,這是因為一個以色列女子的緣故。外邦人的將軍,本是仇敵但神其實曾作工在他的身上(1),但因著神的憐憫,把他的病醫好了,他就認識耶和華。他最重要得到的恩典,不是痲瘋得醫治而已,更是得以認識神。神為何要拯救這個敵人的元帥呢?他是外邦人,而且還是以色列人的仇敵呢;但神卻拯救他,而且耶穌還特別提到他呢(4:27)!因此,這是一個蒙神拯救的人,因為以色列人中有很多患大痲瘋的人,但神卻只拯救這個人。因為以色列的一個小女子,一個沒有地位的小女子,願意告訴他的主母,而乃縵也願意相信這小女子的話;然後他就可以得醫治了。

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引介者,就是一個沒有名字的小女子。這個小女子第一是一個人微言薄的人,但她願意說話、願意作見證;因為她認識神,她是一個有信心的人。她自己知道神必能治好乃縵的大痲瘋,因此,她有信心,而她也把這信心給了她的主母。第二,她是一個有愛心的人,她雖然是在仇敵的家中事奉她的主人,但她仍是相信神的,她仍是用愛心來幫助人。她能作的最大愛心,就是把神介紹給他們一家,讓他們得福。能夠讓敵人得福,不恨惡敵人,這是有愛仇敵的胸襟,是不容易的。約拿就不能如此,因為當神要約拿到尼尼微去時,他大概因為尼尼微是他國家的仇敵,他就不去了。因此,這個女子有信心、有愛心;而她的信心及愛心,是基於認識真神而來的。一個小小的女子,被敵人擄了,要服事主人一生一世;她沒有埋怨,她沒有因而不信神,反而愛仇敵,藉機傳福音給他。這種愛,不是從人來的,乃是從神來的;而她能夠愛仇敵,而沒有埋怨,是因為她愛神,也深信神愛她。

因此,當我們能傳福音給人時,我們不一定在一個很好的環境中,也不一定傳一篇長篇大論的講章的,只要一句話,然後相信神,把之交給神自己,我們就看到神自己作工,然後這個乃縵就因而信神了。這一句話,是因著她的愛心及信心而出來的。這個小女子,在以色列人都拜巴力之時,她卻可以在小小年紀中,就認識神,就相信神、就能以神的愛去愛仇敵;這就如何亞阿一樣,是不容易的。神往往揀選一些看似是「小人物」的人,去完成一件偉大的事的。我們不要小看我們的年紀,在這個不怎樣復興的時代中,我們是否可以作一個小人物,把神介紹出去,讓人可以認識神的能力、神的不一樣呢?

在一個看似敗壞、不復興的時代中,當眾人都拜巴力而不要神時,你是否仍可以堅守愛神、信神的心志呢?我們都知道但以理、都知道何西阿這種不簡單的人,他們作了很偉大的事,但以理是有恩賜的人,而何西阿是默默地作見證的人;他們都是先知性的服事;但有一種服事,不似是如此有名的先知性的服事,而且是沒有名字的。然而在一個敗壞的時代中,卻把一個大將軍救了,是甚麼原因能把之救了的呢?不是因為一句話而已,乃是這句話背後所隱藏的對神的心就是她對神的信心及愛心!她愛神、她相信神、她沒有埋怨,她順服神的安排,而救了一個人。她的一生,即使只作了這一件事,她就夠了,因為在她的環境中,她能做的不多。她的生命促使她的心迫切地要介紹神給外邦人,即使是一個敵人,她也不放過。她屬世的地位是卑微的,但屬靈的地位卻是尊貴的;也因著也這個尊貴的屬靈地位、生命的不一樣表現,乃縵才會相信她的話。

今天我們的心是最要緊的,若我們對神是有信心、有愛心的人,那我們在任何環境中,都可以傳福音的;也都有機會可以傳福音的。我們有時不必說太多,只要一句話,就可以使人歸主了;因為其他都是神作的。就如這女子一樣,她不必說太多,只要一句話,主人就到以利沙那裡去;而以利沙就如神所作的一樣,就讓他信神了。然而這一句話,為何如此有力呢?為何主人會信她呢?對一個大將軍而言,一般他是驕傲的,他怎會信一個小女子的話呢?

這個小女子是透過主母而說的,因此,她都沒有機會直接對主人說話呢!因此,她是要過兩關的。主母能相信她的話,一定是先相信她這個人;而相信她這個人,一定有兩個條件,第一是她平時所做的、生命的表現,第二是她說這句話時的愛心、誠懇的態度等。我們的話,若對方能相信的,先決條件是先相信你這個人。因此,當主母接受了她的這一句建議時,就代表她是一個值得相任的人。我們說話時,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嗎?我們平時的表現,是有生命、有愛心、有信心的嗎?乃縵及主母都是高高在上的人,一個高高在上的人,能夠願意聽一個卑微的人的說話,而且百分百相信,能通過男女兩個主人,其實是不簡單的。這就是我們的言行,是否是值得別人相信的了。因此,這個女子,雖然在這裡似乎不是主角,也不是很顯眼的人,但其實她作了很好的見證,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呢!

那乃縵呢?為何會相信這個女子的話呢?除了上述的原因,就是女子的原因、女子的話的誠懇度、信實度…外,他自己為何會相信呢?他擁有了一切的名譽、地位,得到王的相信,看他所帶的禮物如此多時,就知道他是一個有財勢的人。因此,他是一個有財、有勢、有地位,在世上似乎不缺少物質的人。可惜的是他缺少的,是生命的潔淨,是生命的本質,就是污穢的,他所有的一切,都不能使他得喜樂。因此,他的心態是要以財物換回潔淨的生命,但他沒有路,因為除了神之外,他應是甚麼醫生都求過了,但世上沒有一個醫生能醫好他的病。

當乃縵遇到了一個沒法解決的問題,當他知道了人生的虛空時,這時若有一個人,把神介紹給他,並告知神可以解決他的問題時,他是會接受的。女子說話的時機,可能是適時而說的,可能在他已窮途末路時說的。在屬世上,他是前途無量,但在屬靈上他正是窮途末路的,這是兩種不同的表現。今天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需要福音嗎?這個乃縵是因為有明顯的痲瘋,所以知道自己是不潔淨的;但今天未信的人,或許都不知道自己的問題;你可以把之指出來,讓他知道嗎?你可以指出一條他正需要的路,讓他可以走上去嗎?

乃縵因為窮途末路了,因為他知道他的不完全,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問題,因此這種人是容易接受救恩的人。當我們傳福音時,我們是否能讓人可以看得見他的需要,看得見自己的缺陷,因而讓他思想自己的問題,並得以接受耶穌的救恩嗎?若一個人看不見自己的問題時,他是不容易接受耶穌的。一個高位的人,有時反而容易看到自己的問題,因為當他在高位時,他有了一切,但仍然有空虛感時,這就更易使他會思想人生的問題了。

乃縵來到以利沙面前時,他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的方法,每一個人來到神面前時,都很可能會有意無意地有自己的計劃,或是覺得神一定要如此如此才可以解決我的問題的。因此,這是一個攔阻,使他差點就不能得潔淨了。他遠道來到神面前,他一方面尋求神,但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。若他不能把他的想法丟掉,他雖然尋求神,還是會大怒而走回頭路的(12)。若不是這個智慧的僕人的話,他就差點得不到醫治了。

因此,乃縵的得醫治,是聽了兩個僕人的話而來的;一個是以色列人的女子,另一個是自己國家的僕人。一個是把神帶出來,告知他神的能力及恩典;另一個是把他的己、他的攔阻除去。讓他單單靠神,而不是靠己的方法、世界的方法。世界的方法,是用最好的水去洗,但神的方法,還不是水的問題,乃是神的話、神的能力的問題。我們用人的努力、人的方法,是不能得救的,惟有專一倚靠神,才可以得救的;不是水的問題,乃是神的話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