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箴四

 20230827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箴四

這一章繼續用父親勸勉孩子的方式寫出,先是對所有的孩子們說話(1),然後又再對其中的一個孩子說話(20,原文是單數);都是教導他們要聽父親的話,要走在智慧的道路中,要遵守神的誡命等(4-5)。為何先是對所有孩子說,後來只對一人說呢?作者沒有解釋。若對所有孩子說,代表每一個人都該聽;若對一個孩子說,或許代表這孩子可以特別造就、或是特別要關顧的。

這裡說的父親,一方面可以代表地上的父親,另一方面又可以代表天上的父親,尤其是第4節的父親,好像有天父的影子。因此,這些話可以代表地上的父親,在教導他的孩子,要聽天上的父親的話,要守神的誡命。這表示地上的父親有一個責任,就是要把從天父領受的教訓,傳給他們孩子們,讓他們得到神的話,遵守神的誡命,就可以存活(4)。若是這樣,就告訴我們,所有地上的父親,都有一個責任,就是要把神的誡命、神的話語傳下去,這是父親重要的責任。

從這一章來看,我們看到世界是險惡的,世人所走的路,是惡人的路,是習慣性行惡的路,他們不行惡,就不能入睡;不使人跌倒,就要失眠(16)。原來我們活著的世界,是如此險惡的世界,是不適合我們活的。因此,要活在這險惡的世界中,惟一能得勝的道路,就是得著神的話、得著智慧,行在智慧的路中。若非如此,我們就會被世界擄去。原來父親是要與世界競爭,要爭取時間與世界搶孩子的。這世界是一個充滿罪惡的世界,是容易使人跌倒的世界(12,19);每一個活在世界中的人,也應小心不要被世界絆倒的。

我們真知道這世界是危險的嗎?是容易使人跌倒的嗎?若沒有屬靈的眼,我們看見的世界,只是美好的世界,因為這個醜惡的世界,有一面看起來卻是華麗的。就如撒但引誘耶穌時,在山上指給耶穌看的一面,似乎是有榮華的一面(太四8),但這是表面的;世界真實的面目,就如這一章箴言所言的,是充滿罪惡,是使人跌倒的(16)。然而,大多數活在世界的人,所看到的是世界美麗的一面,而不是醜惡的一面;於是人們還是喜歡走世界的路。但作為父親的,看得見這世界的真面目,就盡力要把孩子拯救出來。我們是否看見這世界的另一面呢?大多數的基督徒,還是追求世界的東西,因為只看見世界榮華的一面,於是就被世界騙走,不去追求智慧的道,不走在神生命的路上,是很可惜的。

從這一章父親的教訓中,可以看見父親的眼睛是明亮的,他所看見的,是世界的醜惡面,而不是美麗面。因此,他是極力要勸勉孩子,一定不要走在世界騙人的道路中(14),要躲避惡人的路(15),並要走在智慧的道中(11)。這是兩方面的,一是消極地不要走世人的道路,二是積極地走在智慧的路中。這兩方面缺一不可,不能只是消極地不走惡人的道路,而且要積極地行在神的道中,才可以勝過世界的。今天基督徒大都知道,不可走進惡人的路,要躲避惡人的路;或許也確是可以做得到。然而,這只是一方面消極性的必要行為,還要加上積極性的行動;就是要持守智慧,要高舉智慧,要懷怉智慧(8),要走智慧的道,行在正直的路中(11)。因為這世界是邪惡及危險的,若不是高舉智慧、懷抱智慧,人是很難勝過世界的。

箴言說的智慧,就是基督的化身;與耶穌所說的話是吻合的。耶穌說祂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(約十四6),而這裡所說的智慧,果然是這三樣的混合體。智慧就是道路、就是真理,就是生命,三者都融合在一起的。智慧不是死的理論,乃是活的生命(13,22)、活的真理(5)、是我們可以走上去的道路(11)。基督徒都知道要走在神的路中,但當我們活在世界中,若沒有這一章所說的堅持的態度,不知不覺還是會走在世界的道路中,跟著世人的追求腳步而行的。

當我們讀完這一章箴言後,我們應該檢討我們,是否真會高舉智慧,是否真可以懷抱智慧;若我們看不清自己的心,我們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完全走在神的道中的。23節說到要謹守你的心,勝過謹守一切,因為生命的泉源由此而出(原文直譯)。我們若沒有一個對的心態的話,那外表的行為,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。很多時我們以為自己是虔誠的,是追求神的,但可能這只是外表的行為而已。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能否高舉神、懷抱智慧,是否努力求神保守,讓我們行在神的道中,一點都不偏離呢?我們應該誠實地在神面前,求神光照我們,讓我們看見這世界的險惡,也看見我們的心是否堅持走神的道,還是喜歡走世界的路。若我們的眼沒有開通,我們是看不清自己的真實光景,也看不見世界的可怕的。因此,當我們讀完這一章後,我們的心應是謙卑的,應是悔改的、應是求神幫助我們,要走得上這智慧的路,這才是讀經要有的效果。

這裡說到父親應做的事,就是把神的話教訓下一代(4),作為基督徒的父母,我們有盡到我們的責任嗎?我們把甚麼給孩子呢?大多數時候還不是給世界的學問、世界的技能嗎?固然這些是需要的,但在這些之上更重要的,是甚麼呢?若世界的學問,世界的技能,只是給世界用,而不是為神所用,那我們的一生,只是為世界效勞而已。基督徒的父母,是否也只是把孩子貢獻給世界用而已呢?我們有把智慧的道路指出來,讓孩子走上去,至終可以為神用呢?給世界用只能榮耀一時,至終也只是走進墳墓而已;但若能給神所用,那才可以存到永遠的。我們是否可以覺醒,把我們的心態及目標轉換過來,如作者一樣,讓我們的孩子走在智慧的道中,得到永恆的生命,永恆的效果呢!


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箴一1;十1;廿五1-3;卅一1

 20230820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       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箴一1;1;廿五1-3;卅一1

箴言是一卷智慧的書卷,大部分是所羅門所寫的(1;1),或是後人收集他所說過的話(廿五1),匯集成為箴言這卷書。其中也有少數是別人所說的真言,如亞古珥的言語(1),及利慕伊勒王的言語等(卅一1)

所羅門在聖經中寫了三卷書,一是傳道書,二是箴言,三是雅歌。傳道書的對象是給外邦人,是說到日光之下的事;若以聖殿作比喻,它是說到外院的事。箴言的對象是給信靠神的基督徒,說到如何在生活中活出神的話,過一個正常的基督徒生活;它是說到聖殿中聖所的事,舊約的聖所有金燈臺、有陳設餅、有金香爐。其中金香爐在新約時,是放在至聖所的位置的(來九2-5)。金燈臺是代表發光,是在眾人面前的見證;陳設餅是供應人的食物,代表讓人生命長進,也代表在神面前活出的生命。若我們能把神的話語活在生活中,就可以成為生命的見證,就可以榮神益人,這是箴言的目的。

雅歌是說到至聖所的事。在至聖所中,舊約只有約櫃、施恩座及基路伯,但新約加上金香爐(來九5)。約櫃預表神的同在,是神直接與人面對面相交的代表;而金香爐代表人與神相交,人向神禱告說話。因此,雅歌是說到人與神親密的關係,是至聖所的層次。是說到與神相交、與神相戀的生活(歌七10),這是基督徒生活的最高峰,也是最高的目標。可惜我們鮮有與神相交的經驗,就不能享受與主相戀的美好光景。

箴言中有很多說話,是針對我們的生活該如何行而說的;它可以說是生活的座右銘,是讓我們活出一個不一樣的生活的。然而,這與世界道德家的座右銘有何不同呢?箴言是對基督徒的座右銘,而一般世人的座右銘,是對世人道德的規範。箴言是加入神的幫助,讓我們倚靠神而達成;然而世人的座右銘是靠己之努力及鞭策而達成目標的。保羅告訴我們,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(羅七18);因此,不只目標是善良的就好,同時更要靠神的幫助,才可以達成目標的。

箴言的教導也是一樣,雖然有些字詞與一般的座右銘是相似的,但箴言是把神加入的,這就與世人的座右銘不同。箴言一開始就強調要敬畏耶和華,就可以得知識(7)、也能得智慧(10)。箴言強調的,是智慧的得著;而誰是智慧的化身呢?保羅說,是神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(林前一30)。因此,箴言中說的智慧,具體的表現就是新約的基督。這就是箴言中有一段描寫智慧的,是擬人化的描寫,說到智慧建造房屋(八1~九6),鑿成七根柱子;那就是指著基督說的

原來箴言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基督,但在新約時,我們就清楚,神將祂本性一切的豐盛,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(西二9)。因此,箴言說到智慧建造房屋,就是新約所說的「在基督裡的建造」;是把我們的生活,建造在基督裡面。讓我們新約的基督徒,不只是可以在基督裡(弗一3),而且更讓基督住在我們裡面。

箴言說到智慧建造房屋,鑿成七根柱子,但卻沒有說那七根(1; 廿四3)。箴言就是要我們建造好我們的房屋、家室,用智慧來建造(林前三9;弗二19-22;來三3),成為扎實的房子、屬靈的財富。沒有一卷書如箴言那樣把生命及生活融合在一起的。我們的生命,是與生活有關的;生命影響生活,反之生活又影響生命。一個基督徒,若沒有良好的基督徒習慣,他就不能成為好的基督徒。養成習慣,在生活上把之使用出來,生命就會愈來愈豐富。如此生命及生活,就可以進入良性循環中,就會互相影響,使生命成長。箴言一般指出兩條路,作為對比的,就是世界的路及屬靈的路;我們要建造的,乃是屬靈的房屋,不是世界的財富。

甚麼是那七根柱子呢?聖經沒有清楚說明,可能不只七根,七只是代表完全,要我們過一個完全的生活。我們在箴言中,可以找到不少的柱子,例如智慧與知識,積存謙卑、防止驕傲,積存勤勞,把神的話積存作為財富,捨己,早起,管教孩童,積存口中的良言,脫離淫婦罪惡之路,積存公義及公平,營造美好的家等。原來箴言是要我們在生活上,不斷把好的生活習慣建造起來,而這些好的生活習慣,就可以影響我們生命的成長。因為有好的生活習慣,才會有好的生命出來。箴言是神給我們的一個生活寶鑑,把我們建造成穩固的房屋,也讓我們的生命可以一同成長。


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民三十

 20230813                 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民三十

這一章是說到有關人向耶和華許願的問題,如果人向耶和華許願,或是起誓要約束自己,就不可食言,總要照著自己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行(2)。這是一般的規則,因為這是直接向耶和華起誓的,是不可以食言的。然而,若是女子年幼時在父家中,或是已婚的女子在夫家中許願或起誓時,那就不能自由地起誓或許願,而是要經過父親或是丈夫的同意,這願或誓才算是有效的。也就是說,這個規定是讓女子不能出頭,而是有男子作為她的遮蓋。除非她是一個寡婦,或是離了婚的婦人,她就可以自由許願或起誓,沒有男子的約束(9)。這個規例,是要女子學習順服地上的父親或丈夫,而不只是順服神而已。

若是如此,我們就會有一些疑問,第一,為何要訂下這條例呢?難道父親或丈夫,比神還大嗎?為何要先順服他們,然後才可以向神許願或起誓呢?我直接建立與神的關係,不是更好嗎?第二,為何女子要在男子之下呢?這不是對女子不公平嗎?第三,給父親及丈夫這樣的權柄,那是否會造成男子的霸權呢?

當神創造男女時,是有次序的,神先造亞當,然後才從亞當的肋骨中造出夏娃;這就告訴我們,女子是從男子出來,是為了幫助男子的。同時,先犯罪的是夏娃,當時犯罪時,是夏娃先出頭,而亞當卻沒有出聲阻止,於是罪就由此進入世界,死就從罪而來到世界。因此,當時犯罪時是女子出頭,而男子沒有出聲阻止,這就是女子失言、男子失職,就造成可怕的後果。現在神要女子及男子,重新學習一件事,就是女子不能出頭,而男子則要有保護女子的責任。當女子出頭時,若是男子覺得其許願或誓言有不妥時,就可以出言制止,免得女子出頭而產生問題。

因此,這條例的訂立,是要女子學習順服,也要男子學習保護女子。女子有責任順服父親或丈夫,而男子有責任保護女子。神給父親及丈夫有權柄,不是用來濫權的,乃是用來保護之用;這是一個責任的託付,而不只是權柄而已。女子學習順服,而男子則學習用真理及愛來判斷及保護,不讓女子受虧損,這是這條例的意義。

原來當每一個條例訂立時,我們很容易從吃虧或利益的角度去看,而很少能從愛的角度去看事的。神為了保護女子,就讓男子負起保護的責任,目的是不讓女子吃虧。神給男子否決權,不是讓男子成為濫權者,是要男子成為保護者;讓男子從愛的角度去幫助女子。因為一般而言,女子是比較軟弱的(彼前三7),神造男女時,是讓女子在男子的保護下而活的。因此,女子要學習順服男子,而男子要學習保護女子。然而,由於人已經被罪污染,就以利益的角度去看一切的規例,就會覺得女子吃虧,男子會濫權;卻看不到男子負有的責任。但這條例的目的,是從愛作出發點,讓男子學習從愛的角度去保護女子;也讓女子學習順服神,不要隨便出頭因而受損。

若明白這個愛的道理,我們就知道原來神是要讓男子及女子,都可以在愛中學功課,這是本條例產生的原因。只是當我們看到這條例時,我們若從利益的角度去看,就會覺得女子吃虧,男子佔便宜的感覺。然而,神是要人學習用愛的角度去看事,也要從捨己方面去學習如何互相幫助,讓生命一同長進。這是男及女一同合作,讓生命順暢地成長,不致受虧損的。

在這條例中,若我們只以利益的角度去看,就容易覺得女子吃虧,而男子會濫權。然而,真正賦予男子的不是權柄而已,而是保護的責任;只是我們從利益角度去看,才會覺得女子吃虧而已。男子要學習保護女子,要學習用愛幫助女子,女子既是家庭的一員,她若夫腳,也是家庭中一同的損失的。因此,神給父親或丈夫這樣的權柄,是要他們學習保護女子,而不是濫權的賦予。同樣一條條例,若人犯罪後就會從壞的角度去看,就會把條例的本意忽略的。

那若女子向神有一個心願,是要直接向神許願或起誓,卻被父親或丈夫攔阻,那到底要順服神呢、或是順服父親或丈夫呢?神不是比人還大嗎?怎麼人的權柄可以破壞我與神的關係呢?神的權柄當然是最大的,但在這條例中,神是授權父親及丈夫,讓他們有權贊成或否決女子所許的願;因此,這時父親或丈夫的權柄,就等同神的權柄,因為是神賦予的權柄。若神要我們順服地上的人時,那我們順服他們,就等同順服神。就如神在地上設立不同的權柄,例如要順服在上有權柄的人(羅十三1),兒女要順服父母(弗六1),妻子要順服丈夫等(弗五22)。這些都是神在地上設立的權柄,順服他們就是順服神;這是一般的規定。當然,若是有抵抗真理的命令,就不能順服這命令本身(徒五29),但還是不能反抗他們本身的權柄的。

因此,當女子要許願或是起誓,最好的辦法,應是與父親或丈夫先商量,等到他們都同意後,再許願或起誓,這就不會造成起誓後又被他們反對的結果了。因為女子未出嫁前,是以父親為家中的頭的,若出嫁後,就以丈夫為頭;這是神定下的次序,是要順服神的。當女子順服父親或丈夫時,她們就是順服神;她們的順服人,就是順服神,這是神給女子學的功課。

在聖經中神定下的次序,都是一致的,女子一般是不應出頭的,而男子則是負有保護女子的責任。而這樣的規定,是要用愛來完成,而不是鬥爭來完成的。女子的事奉神,不是從許願或是起誓來事奉神的,乃是用順服神在地上設立的權柄,用順服來事奉神的。而當神要女子如此做時,神在造女人時,就會把順服的本性多給女子的。同樣地,神在造男子時,也把責任及保護的能力,加給男子的。每一個人的角色都不一樣,不會相等的,但都是平等的。

至於寡婦或是離了婚的婦人,她們就可以不受這條例的約束,就可以自由了(9);然而,她們的自由,卻換來失去了保護。或許當她們自由時,才知道有丈夫的保護,才是真正的幸福、真正的寶貴呢!因此,神原來是把恩典給了女子,而不是要約束或管束女子呢!


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民廿三25~廿四25

 

20230806 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民廿三25~廿四25

廿三25-30

巴勒經過了兩次的不順利後,他還是不死心,雖然他似乎有一點點覺得,巴蘭不會咒詛以色列民的(廿三25),但他仍然要再試試看,有沒有可能巴蘭改變他的想法,去咒詛以色列民。於是他就把巴蘭帶到毘珥山頂上,希望神容許巴蘭咒詛以色列民(廿三28)。這代表無論是巴蘭,或是巴勒,都是被撒但迷住,他們不自量力,要用人的各種方法,希望可以改變神的旨意。然而,當一個人抵擋神時,不只是不會成功的,而且到了後來,只有死亡一途而已。

廿四章

這一章是說到巴蘭第三次對以色列人的預言,而且,也特別加上第四次的預言(14-19),這預言是有關摩押的預言。不但如此,他也說到有關其他國家的預言(20-24)。因此,他是把神的心意說出,使巴勒明白神是要賜福給以色列人的。他在說預言時,不只是向著巴勒說,其實也是神啟示祂的心意給巴蘭自己,讓他也明白神的心意,以及神在以色列中的旨意的。

經過了兩次的經驗,巴蘭學到了甚麼呢?他似乎有一點點的覺醒,他不再去求法術,是用平常的方法,去面對神。神的靈就臨到他身上(2)。這應是一個好的開始,他可以看到神的旨意才對。然而,巴蘭的嘴是順服神的,他說出神所要他說的話,但他的心呢?是否可以因為神三次都不讓他咒詛以色列民,他就順服神呢?他果然是說出神要他說的話,沒有違背神的旨意。但他的心是怎樣的呢?是否也是順服神,並且以神為主的呢?他的言語是順服神的,表示他的己是服在神的底下的。然而,除了他的己是服在神底下外,那他心中的世界呢?有沒有因而丟棄呢?

從表面上來看,神要巴蘭說甚麼,他就說甚麼,這是不錯的一個表現;代表他的己已經是去掉的。同時,他不只得到神的話論到以色列人,而且還論到周遭的幾個國家,這是神給他的先知的恩賜,是神給的恩典。因此,他是有機會看到神的計劃,也看到神的心意;他可以說出神要他說的話,他也算是順服神的。得到神這麼多恩典,那他還缺些甚麼呢?他還是想要世界的賞賜,他的眼仍是未開的;世界在他的心中,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影子。雖然神禁止了他咒詛以色列人的話,他也順服神說出神的話;但神不能把他心中的世界拿走,他仍然走向滅亡之路。

這裡有兩處聖經,說到眼目閉住或睜開(3-4;15-16),那到底他的眼是開的,還是瞎的呢(原文是用שְׁתֻ֥ם這個字 ,可譯為猶疑的、不確定的)?巴蘭一方面順服神,說出神要他說的話,這似乎代表他的眼是睜開的;然而,他的心中還是以世界為主,他心中的世界,還是大過神的旨意的。因此,表面他是開眼的人,他可以說預言,他可以說出祝福以色列人的話,但他心中的世界仍是沒有除去的。他的眼原來不是開的,乃是瞎的呢。

當他遵守神的話時,神是給他諸般恩典的,他多次不聽巴勒的話,雖然巴勒是老羞成怒的,但巴勒也沒有把他殺掉,還是讓他回去家中(10-11)。這不是神的恩典嗎?也證明一個人若是走在神的路中,那他所說出的話,雖然似乎是與世界的潮流不同,是直接抵擋巴勒的計謀的;但因著神的保守,他仍然可以安然回家的。但他真的是回家了嗎?聖經在這裡沒有多寫他的後續動作,其實他還是心有不甘的。他得到神這麼多的恩典,也得到神的話,知道神的心意,但他還是要以世界的財寶為主,不肯放棄世上的財寶,那他是否是瞎眼的人呢?

他想要的,只是一個小國家給他的財寶,但他不知道神是萬王之王,他若順服神,得到的財寶豈不是更大嗎?然而,他的眼光是短小的,只看到世界的榮華,卻看不到神的榮耀,也看不到屬靈的福氣。他也不知道世界的榮華,只是虛假的,都是會過去的。他所追求的,只是捕風捉影的東西,只是一個虛浮的影子而已。神所賜的福,才是真正的福,才是永恆不變的福。然而,他學不到功課,他在這些經歷中,也看不到神給他的恩典。

若他果然就這樣回去了,那他所得到神的恩典,就都是白費工夫的。然而,他不只是學不到正面的功課,就是把追求的心轉向神,而不再要世界,這才是正面學到的功課。然而,經過這場經歷後,他反而學會另一個負面的功課,就是既然神不能讓我直接咒詛以色列民,那我就用另外的方法,去引誘他們犯罪(卅一16),神就會自己咒詛他們;於是我就可以得到巴勒的賞賜。原來聖經這裡說他回去了,但他卻不知何時,卻做了更可怕的事呢!他原應學會功課,神給他這麼多的恩典及經歷,是希望他知道神的心意後,就把心中的世界除去。但他第一沒有學到正面的功課,第二,他若沒有學到功課,回去就好了。但更可怕的是他學會了反面的功課,他了解神在一般的情形下,是不會咒詛以色列民後;他就想到別的方法,把以色列人陷在罪惡中,他的計謀就成功了。

他所學到的功課,是知道神不會用一般方法咒詛以民後,他不是把自己心中的世界丟掉,而轉向追求神,得到神賜的更大的財寶;而還是一心迎向世界,用其他的方法去咒詛以色列民。雖然他確是得逞,但他卻因而死亡(卅一8),得不到他所要的福,這真是可悲可憐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