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多三

 20231231     用生命傳福音、領人歸主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 多三

上一章是說到教會的生活,這一章一開始,就說到執政的和掌權的,保羅要信徒聽從他們,隨時預備作各樣善工(1);這代表這一章聖經,是說到信徒在社會中的生活。信徒的事奉不是止於教會,更是要在社會中生活,並且負有領人歸主的使命。教會是由神掌權的,而社會是由執政掌權者帶領的,二者是不同的;然而,神要我們有一個基本的態度,就是不只是在教會中要順服神、以及順服神所揀選的長老;而且在社會中的服事,也要從順服作官的、掌權的開始的。順服社會掌權者的權柄,是要出於內心的,因為作官的也是神設立的權柄(羅十三1),順服他們就是順服神。若要在社會中事奉神,就必須先有一個態度,就是服從掌權者的權柄,這是裡面的心態,是基本的條件。

當我們有了正確的心態後,就要隨時準備作各樣的善事(1),這是外面的行為。我們在社會中的服事,目的是領人歸主,因為我們從前也是因著神的憐憫,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的(5);故此,我們就負有一個使命,將福音傳給他們。因此,第一步是有一個順服的心態,第二步是隨時準備作各種善事;一是心、二是行為。保羅在這裡沒有說到用言語傳福音,也沒有指出這是福音的使命;但保羅指出這個世界的問題,是用信徒未信主時的光景來說明(3);而因著信徒被神拯救,我們也應讓其他的人被神拯救,這就是要信徒去傳福音的隱意。

保羅用我們自己得救的例子,說明既然我們可以得救,是因著神的恩慈和憐愛(4),我們也應讓世上未得救的人,也可以因著神的恩慈和憐愛而拯救他們,讓世人可以得救。然而,不只是神的工作,而且還要加上我們的工作,我們要把福音傳給他們,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?保羅沒有直接要提多用言語傳福音,而是隱藏地要提多提醒信徒,要在生活上見證神,要用愛心活出真理,用生命傳福音。這怎麼說呢?

保羅在這裡指出世人的問題,是用信徒未信主前的光景說出來的;這表示我們與未信主的人是一樣的,只是我們蒙了神的拯救,才可以脫離這罪惡的環境。我們若是先走一步,那是蒙神的恩典,我們也應用生命把這福音見證出來,讓世人也可以同得福音的好處。因此,保羅在這裡提到的,是用生命傳福音、用作善事的行動,來讓社會看到我們的愛心;因而知道神的愛,知道福音的美好結果,最終也可以得救。這就是保羅要我們在社會中,把神給的生命活出來,有一個順服的心態,也有愛心的善事;就可以感動人,讓人可以到神那裡去,得著救恩。

然而,我們怎樣用生活中傳福音呢?這是因為我們有一個不一樣的生命,這生命是神給了我們的,就是5-7節所描述的生命。保羅先描述未信主的人的表現,就是罪惡的表現(3),然後說到信徒得到基督的拯救,再是聖靈的更新、聖靈的澆灌(5-6),這就是生命得到的過程。因為我們有新的生命、有愛的生命,就可以用這生命來影響這世界,讓世人看見我們前後的不一樣,就被吸引而歸信神。

今天我們傳福音,大都知道要用言語傳福音,這是我們都知道的。然而,不只如此,言語的傳福音之背後,還有一個重要的基礎,就是生命的傳福音。若傳福音的人,是一個有生命的人,他平時的生活是令人羨慕的,那他傳福音就有好的果效;因為人接受您的話語前,是先接受您這個人。若您的生命是令人佩服的,那他就很容易相信您所說的話;因為您的說話與您的生命是配合的,就容易印證您所傳的,就容易被人接受。用言語傳福音是基督徒都知道的,故此,保羅在此沒有多說這方面的事,乃是說到生命的傳福音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

對這個社會的罪而言,我們的心態是怎樣的呢?社會中未信主的人,因為未得到救恩,他們自然不會行善;而信主的人,對社會中的罪,是否會厭煩呢?保羅在這裡叫信徒要順服執政掌權的,而且這是第一句要說的話(1);為何要如此說呢?社會既然充滿罪惡,那掌權的人也不會好到那裡,為何要順服他們呢?這是神設立的權柄,順服掌權的就是順服神。第二,要改變這罪惡的世界,不是靠道理、靠武力,乃是靠最大的一種力量,就是愛的力量。世人以為武力、道理可以改變人,或許道理可能有些微的功效,但武力是會產生反效果的。然而,保羅叫信徒要遠避愚昧的辯論,因為這是虛妄無益的(9)。基督徒用的方法,不是道理或辯論,乃是用最有力的武器,那就是神生命中出來的愛。

一個有愛的人,他就是捨己的人,順服掌權的不是因為他是對的;乃是因為我生命中的愛,用捨己的愛來改變這世界,是神要我們用的方法(2)。人的方法是辯論,是爭執(9),但神的方法是用愛感動人。若我們真有神的愛,是可以改變這世界的。然而愛所產生的果效,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,乃是經年累月的功夫;人若沒有耐心,就不會用這最好的武器,去改變世人的。人所想到的方法,不是愛,而是道理,而是爭辯,這都不容易產生福音的正面效果的。

我們得到甚麼生命呢?保羅把這生命簡單的形容一下,是從一個無知、不順服、受迷惑、被各種私慾和逸樂所奴役、生活在惡毒和嫉妒之中的狀態,被神改變成為有聖潔生命的人。這生命之得到,我們一般都覺得是因著基督捨命,而讓我們得到的。當然我們信基督後,就會有這生命;然而,保羅在這裡,把三一真神的工作,都簡單寫了出來(4-7)。不只是天父的策劃,也不只是基督的捨命,更要加上聖靈的更新、聖靈的澆灌呢!我們注意到在4-7節中所描述的三一神的工作,其中聖父及聖靈的工作是描述最多的。聖靈的工作常是我們忽略的,但保羅在這裡特別提到聖靈的更新、聖靈的澆灌,如此才會得到豐富的生命。

今天一個得救的基督徒,比較常聽到的是基督的救恩,神的慈愛,但對聖靈是相對陌生的。然而,要得到豐富的生命,是需要持續被聖靈更新、被聖靈澆灌,就是被聖靈充滿,才可以得到豐富的生命的。我們信主時就得到聖靈的內住(弗一13-14),但不只要有聖靈的內住,而且更要被聖靈充滿(弗五18),我們的生命才會不斷更新的。聖靈的充滿,就是聖靈的引導,就是讓聖靈掌管我們的生命,指引我們走前面的路,並且加力量我們可以走十字架的道路。如此,我們才會有不斷長進的豐富生命。

保羅在這一章中,有三次說到要信徒行善的話,就是要隨時準備行善(1)、要留心行善、作善事(8),以及要學習行善、作善工(14)。而留心作善事就是美事(8)。可見這是用生命的行動來傳福音,而行善的本質,不是善事的本身而已,更是藉著行善來把生命裡面的愛表達出來。這就是保羅在這裡提到的方法,藉著行善,把愛心擺出來,讓人可以看見我們的不一樣;不是外面的行為而已,更是裡面的愛。保羅提到這些善事時,又加上一句:這些都是美事(8),那善事與美事有何不同呢?善事是作在人身上的,美事是作在主身上的(可十四6-7)。若我們由生命、由愛出來的善事,那就不只是作在人身上的善事,更是作在神身上的美事呢!

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哈一

 20231224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 哈一

本書是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。哈巴谷是南國猶大的先知,他的名字是擁抱的意思。擁抱是雙方面的,意即他擁抱著神、神也擁抱著他;他就得到神,也得到信心之意。本書只有三章共56節,第一章與第三章,是記載哈巴谷的禱告;但聖經卻只認證第三章是禱告(1),而第一章卻稱為默示(1)。默示代表神對哈巴谷的啟示,是在禱告中因著神的默示,而改變了他。這代表我們禱告前,應先尋求神的旨意,能按神的旨意祈求,才是合神心意的禱告。

本書可說是哈巴谷與神的對話,因為他看見了問題,於是就來到神的面前,祈求他解決這問題;起先神沒有垂聽(2),後來神就啟示他神的計劃,就是救恩的計劃。雖然他還是不明白,但他一方面安靜在神面前,繼續等神的說話(1),另一方面他更進入真正與神相交的默想(2-15);因著他默想神的作為,他就得著神自己。因著他得著神的自己,雖然神的計劃仍然沒有改變(神的計劃與他盼望的解決方法是不同的),他卻被神改變了。因為他被神改變,他所有的問題也都解決了。

哈巴谷得默示的時間,聖經沒有特別說明,不像其他如以賽亞、耶利米或是以西結先知,他們得啟示的時間,都有說明。但哈巴谷卻沒有說明是那一位王在位的時候,所遇到的問題。因此,本書的目的,就不是特別對某一位君王說的話,而是因著哈巴谷提出的問題,而讓他明白神的心意。而更重要的目的,是藉著哈巴谷的提問,就把神對整個人類的救贖計劃說出來。因此,本書一方面是針對哈巴谷一個人而說的啟示,另一方面是藉著哈巴谷,把神的重要救恩計劃說出來,讓普天下的人,得知神的重要救贖計劃。

哈巴谷書的開始,是他看見猶大的罪、心裡難過,就來到神面前求祂解決這問題。可能他心中有一個解決的方法,目的是要神拯救這些犯罪的人(2);然而神起初沒有聽他的祈求,因為神不是用他想像的方法解決猶大的問題,而是更廣泛地解決全人類罪的問題。哈巴谷看見甚麼呢?他看見了一個問題,就是看見惡行、有奸惡的事,但神又不理(3),而且神的律法似乎沒有人遵行(4),於是他就痛心,覺得神應該要解決這問題。他看見的罪惡是真實的,但他認為神沒有處理,這點卻不是真的。神當然會處理(5),但處理的方法,與他想像的不一樣;同時,處理的時間,也不會與他想像的一樣的。

原來我們看見的事是不完全的,雖然哈巴谷看見了一個嚴重的問題,但他看不見神處理的方法。因著他看不見神的計劃,於是他就認為神沒有處理,這是先知的想法。原來我們看事情是有很多盲點的,我們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,因著我們看事的不全,就以為神不理事,就會怪罪神。神處理罪惡的方法與哈巴谷盼望的方法是不同的,哈巴谷以為用懲罰或是消滅罪惡的方法,就可以解決罪的問題。然而神要解決罪的問題,沒有這麼簡單;第一,神不只是要解決猶大的問題,還要解決全人類罪的問題。哈巴谷只看見猶大的罪,因為他只是身處猶大,故所看見的就不多;但神是看列國的罪的(5),神解決的方法,就不只是猶大人的罪,更是全人類的罪。

第二,哈巴谷以為用一般的方法,就可以解決罪;我們不知道他想像的方法是甚麼,或許是簡單地除去罪人,或是讓神叫他們不再犯罪等。但神用的方法,卻不是這些,而是在第二章所說的,就是要把祂的獨生子賜下來,再加上三一神的通力合作(4,14,20),才可以解決罪的問題的。原來救恩不是廉價的,不像哈巴谷所認為的簡單;哈巴谷看見的問題,不是小問題,乃是大問題,是牽涉到神創世以來的計劃,就是神救恩的計劃。若哈巴谷看到了這問題,神不更也會看到嗎?若神看到了,神難道不想解決嗎?因此,神說他要行一件事(5),那是甚麼事呢?

我們看下去,看到神要用迦勒底人把猶大人滅掉(6-11),似乎神要行的事,就是要滅絕猶大人;然而這件事不只是這樣,這只是一個準備工夫,更重要的是第二章隱藏的救恩,才是神要作的事。因此,神說祂要作一件事,這件事就是神要作的新事,與耶利米說的新事是一樣的(耶卅一22),那就是基督所要創造的一個新人(弗二10)。哈巴谷的方法,是馬上解決罪的問題,那神為何要用迦勒底人先毀滅猶大人呢?原來神要作救贖的工作時,是先要脫去,才可以作穿上的工作的。人以為不必脫去,就可以穿上,但神是先把猶大滅絕,然後再作復活的工作,這是與人的想法不同的。

因此,哈巴谷的想法,是與神不同的,故此第一章的開始,是說這是神對哈巴谷的默示(1)。為何叫默示呢?因為人的看見有限,人對神的工作是不明白的,因此,需要神的默示才會明白。第一章的禱告,神不叫做禱告,而是叫默示,這是甚麼意思呢?因為這時哈巴谷不知道神的旨意,卻要按自己的想法希望神答應他的禱告。這是否也是我們一般的情況呢?我們在禱告中,若不明白神的旨意,卻想要用自己的方法,想去改變神,祈求神照自己的方法去答應我們呢!我們藉著禱告想改變神,但神卻用默示來改變我們,這才是正確的路。不是我們藉著禱告改變神,而是神藉著我們的禱告,用默示改變我們,這才是我們要知道的道路。正確的禱告,不是我們改變神,乃是神要改變我們。這就是哈巴谷後來被神改變,就成為一個與神更親近的人的例子(17-19)

當神興起迦勒底人時,哈巴谷不明白神的計劃,因為在他裡面,是不會想到神用災難來完成祂的工作的。我們所想的、神要給我們的,全都是順境,以為順境才可以作成神的工。然而,神不只可以用順境完成祂的工作,更需要用逆境來完成祂的計劃。神用逆境把人的己脫去後,神才可以做復活的工作。人的方法中,沒有脫去這步驟,只有穿上這步驟;然而若不脫去,怎能穿上呢?今天我們在教會中,大都只是追求如何穿上,卻少有追求如何脫去的。於是我們穿到一個程度,就再穿不上了。神的方法與人的方法是不同的,當我們禱告時,應尋求神的默示在先,然後才按著神的啟示去禱告祈求,如此的禱告,才是合乎神的心意的。


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四十五

 20231217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結四十五

這一章是說到抽籤分地為業所要注意的事。以色列人現在是被擄,失去了家園,而以前他們也在迦南地分過地業了,故此,這個分地的啟示,到底是指甚麼時候呢?是分甚麼地業呢?從聖經中我們看到他們被擄歸回後,沒有分地的機會,因為仍不是他們的國土;因此,這樣的分地,是指復國時的分地呢、還是另有所指呢?聖經這裡也沒有清楚說明,是甚麼時候分,以及分甚麼地;而且這樣的分地,也似乎與迦南地關係不大。因此,這個分地的啟示,應是指屬靈的地,是當神給我們地業後,我們應如何把之管理。

神給以色列人賜下一塊地,就是迦南美地,那是神的恩典,可以說是神賜下的分別為聖之地,是與世界的產業不同之地。因此,迦南地就是分別為聖之地,是與世界不同的地。同樣地,今天我們屬靈的迦南地是甚麼呢?就是神賜給我們的屬靈生命,這是我們屬靈的產業,是與世界的地界不同的。那我們如何應用這塊屬靈的地呢?這就是這章聖經的預表。

這塊地既然是神所賜的,也是屬神的,我們就應按神的吩咐使用這塊地,這就是分地的原則。這裡把這塊地分成聖供地(1)、屬城的地業(6)、以及歸王之地(7),共有三大部分;其中聖供地是最大的(1節有古譯本譯為長二萬五千肘,寬二萬肘)。聖供地內有作為聖所之地(2),也有給祭司作為房屋之地(4),以及歸與在殿中供職的利未人,作為二十間房屋之業(5)。屬城的地業,是挨著聖供地的,要歸以色列全家(6)。歸王之地,是在聖供地和屬城之地的兩旁,是作為以色列所立的王為業(8)

簡而言之,這樣的分地共有三大部分,一是聖供地,其中包括聖所、以及祭司及利未人的地及房屋;二是歸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地,三是歸王之地。有關十二支派如何分地,這裡沒有詳細說明,只用一句話帶過去而已,就是「要按支派將地分給以色列家」(8)。從這樣的分地來看,這地可以代表我們歸神的這個人,或是代表我們的生活、或是代表我們的生命、或是可以代表教會的治理,似乎都是可以的。分地的原則首先是分聖供地,其中有聖所,就是預表神與人同在;代表以神為首,把神放首位,這是第一要緊的。

這一章中大多描述的,是有關獻祭的事、守節的事等,這都是屬靈的生活;而這章中少談到一般的生活,只是稍為提到「要除掉強暴和搶奪的事,施行公平和公義,不再勒索人民」這句話(9)。這代表神注重的是我們的屬靈生活,而屬世生活方面,則以施行公平公義為主。若一個人的生活是以神為首的,他所行的,都是遵照神的律例而行的,那他的一般生活亦會蒙神悅納的。反之,若我們的生活,只是以屬世為主,把我們的事業、家庭、兒女放首位的話;這樣的生活,就不會得到神的賜福的。若我們把神放首位,以敬畏耶和華的心過活,那我們不只可以得到屬靈的福,同時也兼有屬世之福的。

這一章中沒有說到以色列人的表現或要求,也沒有說到祭司及利未人的責任,而是較多說到王的本分(17,22)。有關祭司的本分,在第四十四章已經說過,現在是說到王的本分,就是屬靈領袖的本分。他要負責整個民族屬靈的事務,負責預備各種祭物(17-25),讓祭司可以獻上這些祭物。王不能自己獻祭,但他卻要把祭物預備好,讓祭司可以履行他的職務。作為一個屬靈領袖,他所關顧的,是以屬靈的事務為先,而這裡少談到屬世的事務;這就代表當一個人先求神的國、神的義時,就不必憂慮屬世的衣食住行的。我們有把這優先次序,在我們的生活上弄好嗎?

對於這個王的職責,這裡提及最多的,乃是屬靈的事務;他要負責把人民帶到神面前,這是他最重要的責任。今天教會的屬靈領袖,主要責任是把群羊帶到神面前,用神的話建造他們,這是第一要緊的。其次這裡也提到王要有公平和公義,用公道的天平、公道的量度器皿,去公平地分配各種物資(10-12)。公平的尺度,代表不能有兩套標準,這不只是指外面的天平,更是指我們裡面的天平。甚麼是我們裡面的天平呢?我們對弟兄姊妹是否有差別待遇呢?我們的愛對不同的人是否有不同呢?會不會發生如雅各書所說的,對富人與對窮人不同的態度呢(雅二2-3)?又我們是否對自己較寬,對別人較嚴,看不見自己的梁木,只看見別人的刺呢?這都是裡面的天平,是我們不知不覺就有的兩套標準。

神給王的權柄,雖然表面是屬世的權柄,然而,王要發揮的,應是屬靈的權柄。當王對神是忠心的,是愛神的,那他就會使用這權柄去完成屬靈的事;他也會把屬世的權柄,變成屬靈的權柄。甚麼是屬靈的權柄出來的條件呢?第一是他以神為首,所做的都是依照神的話語去行,就會有屬靈的權柄,人就會服他。第二,他要有屬靈的生命,就是愛神及愛人的心;愛就是最大的權柄,是一個重要令人服的條件。這裡的王所行的事,都是以屬靈的事為主,而一般的事務,就是以公平和公義為主(9)。公平及公義,是對眾人的愛,而慈愛是對個人的愛。一個作王的人,他要注意的,是對眾人的愛;故此他必須把公義及公平行出來,這就是愛的出來。這也是一個屬靈領袖的條件,也是神對屬靈領袖的要求。

這裡沒有說到太多有關祭司的事奉,似乎他是被動的,就是由王去開始把祭物預備好後,他就可以進行獻祭的事(19)。這代表王與祭司是合作的,若王不把屬靈的事放第一,國家就會敗壞;這是以色列人之前所行的事;一個好的王是把屬靈的事放第一的,那他就是合神心意的。到了最後,能合神心意的王,就是基督;將來基督作王時,就會有真正的公平及公義,這才是我們所企盼的。


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卅九

 

20231210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 結卅九

這一章是接續上一章,更詳細地說出歌革的結局。當歌革率領多民多族來攻擊以色列時,他們仗著武器強、人數多,認為攻打以色列是萬無一失的。然而雖然從人來看,他們似乎確是穩操勝卷的,但因為神的插手,出乎人的意料之外,他們失敗了。不只是失敗,而且是全軍覆沒,這是因為耶和華親自出手,他們就敗下陣來;他們的屍體要埋葬七個月(12),而他們的兵器更可以焚燒七年之久呢!若以數學來計算,武器的量比屍體多十二倍,或許可以預表,殺人的武器,可以把人殺死十二倍之多呢!表示今天世界中武器的量是驚人的。同時,七個月後還有骸骨(15),表示走人路的人,是生命變枯骨,而走神路的人,是枯骨可以復活(結卅七)呢!這樣的結局,是他們預料不到的,因為人算不如天算,假如人知道「天算」與「人算」的差異是如此的大,就不會只從人算去行事了。一般世人只會「人算」不會「天算」,因為他們不認識神,就不會求問神;但基督徒呢?基督徒認識神,但是否懂得求問神,按神的旨意而活,讓我們的生命不致浪費於虛空中呢?

他們靠著人的算計而做的事,最後的結果是人財兩失:他們的生命沒有了,他們的武器也白費了。他們用很多的金錢,所製造成的武器,雖然眾多,武器也精良;最終的結局,也只是虛耗與死亡而已。原來走世界道路的人,他們最終的結局:第一就是喪失生命,第二就是耗盡資財;全都是虛空,不能存到永遠的。原來人辛辛苦苦賺得的金錢,卻用來製造武器,以便更容易殺人;人們用生命去併命賺錢,卻只是為了一個目的,要殺害人類而已。當人們用金錢製造武器,用來殺人時,最終的結局只是引火自焚而已。這就是人類犯罪後的悲劇,是不斷在世上上演的悲劇呢!

當人類不走神和平的路,不走神恩典的路,而要走自己的路時;其結果就是這最後一場戰爭所預表的:那就是喪失生命,耗盡資財而已。他們在一起籌謀要一齊起來、一同商議要敵擋神時,起初似乎是順利的,但他們以為的順利,卻是導向死亡之路呢!當人走在一條沒有神指引的道路上時,他是危險的,因為他不知道神的旨意是甚麼,就只是靠碰運氣而活而已。當他們走自己的路時,以為是通向成功之路,然而,原來是神把他們帶到死亡之路呢(2-6)。當他們浩浩蕩蕩地奔向以色列,以為可以得寶時,他們是走自己的路,不是走神帶的路;這是從他們的角度去看的。然而,當他們不走神的路而走自己的路時,原來在另一個角度來看,卻是神帶他們走另一條路,就是死亡之路。他們以為自己走在一條成功的路上,但因為他們不按神的旨意走,神就帶領他們走在死亡的路上呢!

今天我們走甚麼路呢?是走自己的路嗎?若一個有神的人,卻不尋求神的旨意,而只是走自己的路;那是否也會與歌革的結局一樣,神就只能把他帶到死亡的路而已呢?當我們不走神的路時,就會走在死亡的路上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人走的路,即使看起來是成功的,但只要不是走在神的旨意中,最終一定是敗亡之路的。反之,若走在神的路中,有時雖然看似是逆境,是大的災難,但至終必會逆轉勝的。以色列人就是如此,當大軍壓境時,他們面臨的是最大的災難;但因為他們倚靠神安然居住(26),雖然有很大的驚嚇,但至終神必保守他們得到平安的。我們必須有一個深刻的認知,就是當我們走在神的旨意中時,就不必害怕外面的環境:無論是外面打仗的風聲,或是裡面疾病的臨到,對一個倚靠神的人而言,都必然是神預備給我們的益處、預備給我們的筵席的。

當以色列人面臨大軍壓境時,從人來看,他們或許會害怕,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勝過這場仗。然而,因著神是他們的神(22),他們的結局是神負責的。那他們看到甚麼結局呢?這一章中描寫的,只有兩樣結局,就是歌革的失敗,他們是全軍覆沒,同時所有的武器都成廢物。武器可燒七年,死屍要埋葬七個月,這就是兩個可悲的結局。原來人用盡辦法製造的武器,其用途只是焚燒而已;花費大量金錢製造殺人的武器,在基督作王的日子,是毫無用處的。其剩餘價值只是當作柴燒而已,人以為用智慧攪盡腦汁所發明的精準武器,原來最終只能丟在焚化爐中。人以為智慧的路,原來卻只是愚妄的路而已。

從歌革的角度來看,他們的結局只有兩個,一是生命的死亡,二是錢財的喪失(武器可以代表金錢,因為是花費大量金錢製造成的)。然而,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呢?他們遭遇大災難時,結果卻是看到基督的降臨(卅八23)、得著基督的救贖呢!他們得到的是屬靈的益處,是永恆的福氣,這與歌革所得到的是完全相反的。原來世人所走的路,看似順利及成功,卻是死亡之路;而基督徒若走在神的旨意中,看似是大災難的臨到,原來卻是讓我們得到基督的呢!雖然基督的降臨,是全世界都得益的,但已經死亡的歌革軍隊,因為已經死亡,就失去得福的機會了。

22節說到以色列家必知道神是他們的神,23節說到列國必知道以色列家是因自己的罪孽被擄去。這兩種的知道,一是認識神的自己,二是認識神的作為,但不一定認識神,或因而親近神。我們要認識的不是神的作為而已,更要從神的作為中去認識神,並且與神交往,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。當五餅二魚後,猶太人去找耶穌,但他們找耶穌只是因為吃餅得飽,這是享受神的作為;但耶穌是希望他們能看見神跡背後的神,並且尋求神的自己,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。今天我們追求神,或許常常被屬神的事物所遮蓋,我們追求得到屬神的事物,卻反而失去神;以為得到一些屬靈的恩典,就是得著神,而忘記與神相交、與神相愛,這是本末倒置,是要改正的。

此外,列國這時雖然看得見基督的顯現,也知道神是真神(卅八23),但這是後知後覺,已經沒有機會悔改了。作為基督徒,我們有聖經可讀,有聖靈可以啟示我們;我們要做一個先知先覺的人,而不是後知後覺的人,更不應做一個不知不覺的人。因此,只有一條路是正的,那就是遵行神的旨意,行在神的路中。


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廿七

 20231126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 結廿七

這一章是描寫推羅這個外邦城市的內容,她是一個貿易的城市,她的疆界是在眾海中心(4),是靠海生活的。因著神給她的恩典,她是得天獨厚的,建造她的使她全然美麗(4);她有豐富的資源,似乎是用之不盡的人力物力,眾人都投資在她的身上(5-11)。同時,因為她有豐富的商品(16,18,33,和合本翻譯的「工作」可譯為貨品),列國都來與她通商;拿不同的東西交換她的貨物,包括用奴隸來與之交換(13),以及其他各種名貴的東西與之交換(12-24)。因此,推羅得到了全世界很多寶貴的珍品,她自己亦使多國的人飽足,使地上的君王都富裕(33)。因此,這是一個有很好資源的城市,她亦可以利用她的資源,賺取更多的利益;不只是使自己豐富,也使別人得益,這不是很好的一個城市嗎?

若從世人的眼光來看,這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城市,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城市;不只是利己,也是益人,這不是世人所要追求的嗎?然而當她追求世上的這些珍寶時,不知不覺她的貨物變得太重,她就在水深之處被東風傾覆(25-26);當她靠海維生、靠海繁榮時,最終的結果是傾覆於海中。於是她所有的財富、貨物、商品、水手、舵手、修補裂縫的,與她進行貿易的;在她那裡所有的戰士,並在她中間所有聚集的人,都在海的中心沉下去(27)。於是她的所有榮華,一夕之間就都消失,而倚靠她而得榮華的其他國家,都頓失所倚靠,而為她作哀歌(32)。這就是推羅的下場,代表一個追求世界的人,最終的結果是被世界吞沒的。

推羅可以預表追求世界的人,世界最先似乎可以給人不少的甜頭,讓人得到暫時的滿足;於是人們就繼續努力追求,以為這就是人生的目標,就用人的所有事物,去換取世界的貨品。不只是用貨品換貨品,而且還用人口(生命)換貨品呢(13)。這就給我們看到一幅圖畫,原來世上的人勞勞碌碌,想要得到世上的貨品;以為是得到珍寶,但卻是用生命換來的。試想今天世界的人在追求甚麼呢?推羅已經是幾乎可以給人全世界最好的貨品,但第一,這是人用生命、健康、金錢、力量等換取的;用生命換來貨品,只是在糟蹋生命而已。今天的人年輕時用生命換取金錢,並且犧牲了健康;到老年時希望用金錢換回健康,已經換不回來了。

第二,世界的貨品雖然外表美麗,但卻不是永恆的,這些東西是帶不走的,無論如何有一天都會過去的。世界也是一個很大的詐騙集團,很多人都被世界虛假的美麗外表所騙,就一窩蜂地追逐,包捨追逐名譽、地位、金錢等,以致把命也喪掉。世界最先確是給人一些甜頭,這也是詐騙集團常玩弄的騙財手法:先讓人得一些金錢的益處,讓人覺得這是一條好路,至終卻把人所有的金錢騙走。推羅之所以被萬國趨之若鶩,窮最大之力去追逐財寶,就因為他們似乎真是得到一些甜頭,但至終卻是死亡之路。

那追求財富是罪嗎?這一章中描寫推羅,沒有說到明顯的罪,只是描寫她的豐富、她的財寶而已。那追求財富不對嗎?追求財富是一條錯誤的道路,基督徒活在世上,有衣有食就當知足,應該學習過一個簡樸的生活。我們相信一個愛主的人,若他是先求神的國、神的義的人,那神必然會供應他必需的衣食住行,不用他追求,也不會缺乏的。神不一定要給我們奢侈品,但當我們把神的國、神的義擺第一時,衣食住行的必需品,是不必求也會給我們的。我們不必如推羅一樣,把多餘額外的貨品不斷的增加,以致最後這些貨物太重了,就讓船沉沒(25-26)。真正要追求的,乃是屬靈的生命,而不是沒有生命的貨品;這些貨品不只沒有生命,而且是消耗生命才可以得到的。

耶穌告訴我們,人若賺得全世界,是會賠上生命的、也是沒有益處的(太十六26)。耶穌要我們追求的,乃是生命的本身,而不是身外的財物。若人只顧追求世上虛假的財物,就一定沒有時間追求屬靈的生命,而後者才是最重要的。

推羅代表走世界路的人,她要得到的,一是金錢財物,二是軍隊的保護(10),這是走世界路的人所追求的。基督徒要追求的,是神的同在,神是我們的寶貝(林後四7),比世上所有的財物更好;但我們有這觀念嗎?神亦是我們的保護,世上的保護都是不可靠的,最堅固的城牆也會倒塌的;但神是我們最堅固的避難所,是最安全的。世人所追求的是財富與安全,但基督徒所追求的,乃是神自己;神才是最寶貴的屬靈財產,也是最安全的避難所。

當人追求世界時,不知不覺就會驕傲,就會自以為是,罪就會出來。同時,人若愛世界,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(約壹書二15),此其一。其次是追求世界得到世界的榮華後,人就會驕傲,驕傲一出來,己就出來、罪就跟著出來。因此,繁榮錢財表面不是罪,但若只追求錢財,就不會追求神;而世界先給人一些甜頭,人就陷入世界的無底坑中,至終是出於海而死於海中(4,34),這就是世界的寫照。


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廿二1-16

 20231119 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結廿二1-16

這一章開始具體地說到以色列人的罪,神叫以西結審問(審判)這流人血的城(2),就是耶路撒冷,目的是要指出他們的罪。為何要叫以西結審判,不是神自己審判就可以呢?神要以西結一同審判,第一,因為這城的問題,與以西結也是有關的;他也是城中的一分子,雖然以西結現在是被擄,但也要他知道這城的情形。不只是別人的罪,也應要看到自己的罪。第二,雖然以西結現在不在耶路撒冷,但他仍是屬於耶路撤冷的人,不能因為被擄,就與耶路撒冷無關的。身體雖然不在耶城,但心還是掛念耶城的狀況的。

第三,神指出耶路撒冷的罪,讓他知道神為何要懲罰這城,也讓他知道真實的情形,比他所知道的還多很多呢!若不是在神的光中看自己,是看不到真實的情況的。現在神要他與神一同審判,就會一件一件的罪都可以看得清楚。若不是與神一同審問,人是看不見自己的罪、自己的真實情況的。第四,神要以西結一同審問察看,目的是要以西結了解神的心情,告訴以西結神的傷心及無奈;因著以色列人犯這麼多的罪,神是不得不出手懲罰的,因為神是公義的。

當神要毀滅所多瑪時,因著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居住在所多瑪,也因著亞伯拉罕是神的朋友,祂所做的事不能不讓亞伯拉罕知道(創十八17);因此,神在毀滅所多瑪之前,特別要與亞伯拉罕一同來看看所多瑪的真實情形,免得人誤會神的作為。這就是為何神讓亞伯拉罕一直向神求情,直至若有十個義人,神也不會毀滅所多瑪的原因(創十八32)。神要間接告訴亞伯拉罕,所多瑪除了羅得及其家人外,是沒有義人的;神要毀滅所多瑪,是有原因的。

現在耶路撒冷也是如此,神連一個可以堵住破口的人也找不到(30),這就是神要毀滅耶路撒冷之原因。若所多瑪要有十個義人,神就不毀滅這城,而耶路撒冷只要有一人堵住破口,就不毀滅這城;神對耶路撒冷已經是降低了很大的標準,但仍然找不到一人!這說明神已經仁至義盡,箭在弦上,毀滅耶路撒冷已經是不得不行的事了。

當神與以西結一同審問這城時,在這一章中以西結才發現原來耶路撒冷是有這麼多的罪的。在這章之前,以西結知道以色列人是有罪的,但或許只有一個模糊的觀念;直到這章神的審判出來後,才看到神具體地一件一件地指出以色列人的罪。例如流人血的事(3,6,9),製造偶像玷污自己的(3);輕視父母、壓迫寄居的,欺負孤兒寡婦的(7);藐視神的聖物、褻瀆神的安息日的(8);在山上吃祭肉,行淫亂的(9),以及其他數之不盡的太多的罪(10-12);真是罄竹難書呢!

因為有神的啟示,人才可以用神的光光照自己,才可以看到自己真實的情況的。今天基督徒只是知道自己是罪人,也是常會犯罪的人;但是否能具體地知道自己每一件可怕的罪、而向神認罪呢?有時我們是概括地認罪,卻沒有一件一件的認出來、也不是一件一件的對付罪;但若神在審判時,罪是鉅細無遺地完全顯露出來的。因此,人常是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的,若不是在神的光照之下,我們是看不見自己的醜陋的。

以色列人有甚麼罪呢?這裡描寫的罪,有與屬靈有關的,也有與屬世的罪有關的。屬靈的罪主要就是拜偶像,以及褻瀆了神的安息日(3,8),這是一切罪惡開始的根源。當人不以神為神,不建立與神密切的關係時,其他可怕的罪就會一件一件的接踵而至,不能止息的。這就是羅一28所說的犯罪三步曲,先是故意不認識神,之後是心存邪僻的念頭,再是行不合理的事。當一個人與神的關係是密切的,是把神放首位的,是有神生命的;那他就不會犯罪,因為凡從神生的,就不犯罪(約翰壹書三9;五18)。因此,以色列人的問題,以及我們的問題,都是一樣的:若我們不以神為神,不把神放首位,罪就會自然出來,這是無可避免的。

為何神在這裡特別提到拜偶像的罪,以及不守安息日的罪呢?這兩點是特別指出與神的關係的。他們這時或許仍然會有獻祭的事,或許仍然有宗教的敬拜,但他們真正的內心,與神是沒有關係的。他們只是與屬靈的事物有關,只是外面的敬拜,但內心與神是沒有愛的相連的。當一個人與神的關係是失去愛的,那他一切對神外表的行為,都只是宗教的行為而已。神所要的不是宗教性的敬拜,乃是愛的敬拜。聖經說的敬畏耶和華,就是指敬神及愛神:一方面是敬神,另一方面是愛神,這才叫敬畏神。當我們事奉神時,我們要檢討的是自己對神有多少的愛,這個愛的多少,才是真正能獻上給神的實際東西。

當以西結與神一同來審視以色列人的罪時,以西結也是以色列人,別人的罪,也是他的罪呢!然而很多時候,若以我們自己的看法,大都只是看見別人的罪,而看不見自己的罪的。當神把以色列人的罪指出時,不知道以西結的感想會是甚麼?他會認為這只是別人的罪嗎?還是同時也發現自己的罪呢?當我們讀聖經時,是否只看見別人的問題,而看不見自己的問題呢?聖經指出的,不只是別人的問題,更是我們同樣有的問題呢!我們是否能與神一同客觀地檢討自己的罪呢?或許在神的光中照亮之下,我們才會看到自己原來是何等污穢的人呢!求神幫助我們,讀聖經時可以讀出自己的真實光景,而不只是看到社會的問題、別人的罪而已;後者是我們常會出現的情形,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
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十八1-20

 20231112 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 結十八1-20

這一章是耶和華更正他們中間一句錯誤的俗語,而告訴他們真正的真理,並不是如他們俗語所說的。他們的俗語是說:父親吃了酸葡萄,兒子的牙酸倒了(2);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?他們對這句話的解讀,是兒子因為父親犯了罪,就只能擔當父親的罪;也就是說,他們覺得他們之所以淪落到如今的地步,不是因為自己的罪,乃是因為他們祖先的罪之故。原來他們到了如今,還是自以為義,還是認為自己是無罪的;他們被擄是因為替祖先擔罪而已。

從他們的思想,我們就知道,人只會看到別人的罪,但對自己的罪常是無感的。人總是認為自己是不錯的,這就是人的自義,是一種普遍的現象。若不是從神的光去看自己,而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自己,都是覺得自己不錯的。因此,我們應謙卑自己,常常在神的光中看自己,才會看見自己隱而未現的罪的(詩十九12)

人活在世上,是會產生不少的所謂俗語的;俗語是怎樣來的呢?就是人從經歷或是從人的角度,收集一些事情的結論後,判斷事情而出來的。人因為有罪性,也因為有盲點,不能全知事情的真相,也沒有辦法看到全部的事實;就出來一些結論,久而久之,就成為俗語。俗語不是真理,或許可以用於某些情況,但不能如真理般用於任何時間或環境的。俗語不是真理,然而這世界充滿人的經驗所出來的俗語,若我們沒有以真理來衡量,就很易接受了不完全的俗語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有時俗語不是全錯,在某些場合或許是可以應用的,但因著它不是真理,雖然或有部分是對的,但部分的真理就不是真理。世界有不少的俗語,當我們聽到某些俗語,我們不要全盤接受,而應以聖經的真理衡量之;惟有聖經的真理,才是永遠不變的。若我們能熟讀聖經,就不會被世上的道理所迷惑,就可以按真理而活,而不是按俗語而活的。

以色列人用這句俗語,是因為覺得自己無辜,是祖先犯了罪,不是他們的問題。因為這句俗語對自己有利,就會使用之;若某句俗語對自己沒有利,就不使用之。有時世上的道理是會互相矛盾的,但人會取其有利的,而不取其無益的,這也是人的詭詐。然而,真理是不會矛盾的,我們依據全面的真理去活,那才是我們應做的事。當然我們取真理為自己辯護時,同樣也會斷章取義的,這也是我們應該注意避免的。

當人把父子的關係說出,說明兒子要擔當父親的罪時(2),神卻把另一種父子的關係說出來:那就是我們都是神的兒女(4),這關係才是最重要的。原來不是地上的父子關係重要,而是天上的父子關係更重要;我們不是只面對地上的父子關係,更是要面對天上的父子關係。每一個人所做的,都要向天上的神負責,因為地上的每一個人,都是屬天父的。在地上有父子關係,但地上每一個人,都是屬天上的神的;因此,地上有父子關係,地上每一個個體,都獨立地與神有父子關係,這關係是更重要的。人只會看地上的父子關係,卻忽略每個人都是向天上的神負責的,若有這種觀念,就不會有這俗語的產生。

今天人的俗語發生,因為看不到天上的更高層次的關係,人只看見地上的邏輯、地上的關係;卻看不到天上的掌權者,於是就會出來一些錯謬的結論。若以天上的角度來看,地上每一個人都是屬神的兒女,那代表不是向地上的父子關係負責,乃是向天上的父子關係負責。每一個人所做的,都要直接向神負責,而不是以地上的父子關係負責而已。因此,若人的眼可以看到天上,人對真理的認識,就會更容易明白,而不會作出不對的結論。

5-9節與第14-17節所說的義人,都是很不容易的義人。第5-9節說的義人,雖然沒有說出背景,但因為人人都犯了罪,在這樣的環境中,竟然還有一些能超越環境,逆流而上的人,那是不可多得的。雖然在拜偶像淫亂的環境中,但還是有這種人,他還是可以不拜偶像,不行淫亂之道(6,15);並且在行為上合乎神的誡命,這是不容易的。今天在這個世上,是一個已經被罪污染得一塌糊塗的環境,我們是否可以有迦勒的心志,專一的跟從神呢?

14-17節所說的義人,與前面5-9節所說的義人,他們的表現是大同小異的。然而,14-17節的義人,除了世界所給的罪惡環境外,他還看見了家庭中父親的壞榜樣,他竟然還可以脫頴而出(14),不只是逆流而上,而且還要抵抗更大的家庭壞環境的壓力的。在雙重的不好環境中,他仍是可以行出義來,這是我們要效法的。今天我們活著的環境確是不好的,然而,在這不好的環境中,若我們靠神的恩典及能力,求神給我們迦勒的心志,我們還是可以脫頴而出,遠離罪惡的捆綁的。因此,我們不要埋怨環境的不好,也不要覺得無力復興;若我們有不一樣的心志,還是可以在苦境中行出神要我們行的道出來,如但以理一樣的。

然而,為何在義人的家庭中,還會產生惡人呢(10)?第一,這代表義人不是遺傳的,不是義人就一定會生下義人,惡人就必然會生下惡人的;那是個人的選擇問題。第二,這是因為義人沒有負責,在這個好的家庭環境中,把兒子教養成一個敬畏神的人;或是雖然有教導,仍然不接受。第三,義人與惡人的生成,與個人的心志有關:有時同樣受教導,有人很易受教,有人卻仍是走入迷途的。今天我們若是要成為一個愛神的人,就要有不一樣的心志,並且要立志行出神要我們行的每一個命令,才可以成為神所喜悅的義人。若只是接受一些條例的教訓,那只是增加知識,而不會產生生命的。因此,還不只是教導的問題,還要加上被教導的人,是否願意立志遵守神的吩咐,這才是更重要的一步。今天能有迦勒專一心志的人是不多的,因此,我們應求神興起更多有心跟從神的人,這是我們禱告的責任。

我們驚嘆義人的父親,會產生惡人的兒子;或是惡人的父親,也可以生出義人的兒子,原因是甚麼呢?除了與教導有關外,或許也與個人對神的敬畏有關的。若是義人的父親,就應不只有言語的教導,還會有榜樣的擺出,在這樣的環境中,還是產生惡人的兒子,就較難理解的。然而,人的罪性是很深的,若這個人的心沒有向著神,或是沒有靈性,是不容易把屬神的生命,加到他的身上的。我們應認知人的本性,謙卑地追求神,立下心志尋求神,才有機會成為義人的。


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十三17-23

 20231105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結十三17-23

17節是神要以西結向那些按己意說預言的女子說話,這些女子是誰呢?就是預表故意說假預言的人,不一定是一般的女子,應是指邪惡的假先知。她們不是真的得到神的話,乃是給人符咒的帶子,替眾人製造不同長度的頭巾(18,新譯本),目的是要人相信她們。她們用的方法,乃是鬼魔的方法,然而,還是有人會相信及接受她們的。而她們如此做,只是為了幾把大麥、為幾塊餅而已,也就是說,他們得的是屬世的東西,卻已經損害屬靈的生命,是褻瀆神的舉動(19)

這裡用女子預表假先知,那為何會有女子出現呢?女子一般不是在父親或是丈夫之下,成為她們的保護、成為她們的遮蓋的嗎?然而這時有女子出現,而且成為假先知呢!女子出頭,表示是男子的責任,男子若沒有好好守住神的話,不出來承擔責任,那女子就會出頭的。這就如蛇引誘夏娃一樣,因為亞當那時沒有說話,沒有盡該盡的責任;於是間接就讓夏娃自作主張,就會出頭,就把神的話混淆,這就是罪惡的來源。

因此,假先知出來的原因是複雜的,若今天懂得神的話、有神的話的人不說話,那假先知就會逐漸形成的。教會領袖的責任,就是要守住神的話,平時說出教導的話,而當有假先知出現時,該說的話就要說、該責備的話就要責備,如此才會防止假先知的出來。

這些女子為何要這樣做呢?是因為神藉著真先知說的話,人們不愛聽;於是假先知就認為有市場,可以說出人們愛聽的話,引誘他們離棄神。而她們之所以說出謊言,只是為了賺取幾把大麥、幾塊餅而已(19);為了少許大麥及餅,而犧牲了自己及別人的生命,這值得嗎?神給的是屬靈的好東西,然而人看不見這些屬靈的好東西,卻只要屬世的東西。這裡用幾把大麥及幾塊餅來形容(19),這都只是微少沒有價值的東西;然而假先知為了得到這些東西,就費盡心思、用虛假的預言去得到。

今天我們在世上要得到甚麼呢?我們是屬神的人,原本神就要給我們好東西,就是把聖靈給我們(路十一13),這是屬靈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。然而,我們不知道聖靈是最好的禮物,卻以為求魚求餅求雞蛋才是最好的(路十一11-12)。這就是人們的光景,也是當時以色列人的光景:人們看不到神給的好東西,以為神說的話是災禍,就另闢蹊徑,去找到不值一文的東西。這些不值一文的東西,不只是沒有用,而且因為不接受神的話,反而害了他們的性命呢!當他們不接受神的話而走自己的路時,他們不只失去屬世的生命,而且還失去屬靈的生命呢!這是否也是我們的光景呢?

因著人們不喜歡神說的話,不知道神說的話,才是給我們永恆生命的益處的,我們反而求那屬世的生活,而且只是暫時得到一點點的些微益處而已,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,這就是假先知所產生的問題。耶穌說: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(太十六26)?人即使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都是不值得的,何況他們只是得幾把大麥、幾塊餅而已呢!人真是無知,神所給的生命,即使是全世界的一切加上去,都比不上神給的生命的,何況我們永遠不會賺得全世界的呢。

今天我們基督徒所得到的生命,是比全世界加起來的一切物資更寶貴的,我們就應單純地追求神所給的生命就夠了,為何還要貪愛世界那幾塊餅、幾把大麥呢?假先知明知自己的話語,只是出於己意而已(17),還要想法抵擋神的話,因為他們不知道神的話才是生命,他們要的只是幾塊餅的生活供應而已。今天我們要的是甚麼呢?在神眼中是否也只是幾塊餅、幾把大麥而已呢?本來我們求魚、求餅、求雞蛋時,神是會把之轉變成好東西給我們的,但我們反而把好東西變回這些可以朽壞的東西,這不是愚不可及嗎?

假先知用的方法,就是外邦鬼神的方法,不是屬靈的方法。他們是把符咒的帶子,放在人的手腕上,然後再說預言(18,新譯本)。然而,被假先知迷惑的人,還是不覺醒的;他們明顯不是從神來的話,還是有人會聽的,這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。神藉摩西啟示及清楚寫下祂的話語,交鬼占卜的事是出於外邦的鬼魔,是絕對禁止的。然而還是有人如此行、也有人如此信的,這表示人容易走世界的路,而不容易接受神的路。這是值得我們警醒的,因為以色列人的問題,就是我們的問題;人的性情就是偏向走世界的路的,若我們不特別注意我們所走的路,就很容易偏向世界而不自知的。

假先知所做的,是要殺死不該死的人,救活不該活的人(19),這就是撒但的工作。撒但要人聽他的說話,如此這些人就走向滅亡之路。世界的路看起來是容易的,也是人的性情喜歡選擇的;然而這路是走向死亡的路,是撒但引誘人的路。若以色列人是屬神的,是有神話語的,但還是會被假先知欺騙;那我們就更應小心,應該把神的話放在心上,緊緊的遵行,免得我們錯走世界的路,這是需要求神幫助的。當我們有神的話時,同時也有世界的話,若我們不小心,就會不知不覺選擇世界的路去走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
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九章

 

20231029          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結九

上一章給以西結看到的異象,乃是猶大人的罪,他們在聖殿中設立偶像,玷污了聖殿;而這一章是讓以西結看到了他們的結局,照著他們所行的報應在他們頭上(10)。神只把以西結帶到聖殿去看,而懲罰也是從聖殿前的長老開始,把他們殺戮(6)。因為他們已經先污穢了聖殿,神也就讓聖殿充滿污穢,不再保守這殿了(7)。人種的是甚麼、收的也是甚麼:他們玷污了聖殿,神也就從聖殿開始殺戮他們,使聖殿被死屍所玷污。他們離棄了神,神也就離棄他們(9);他們所行的如何,神就照他們所行的報應在他們的頭上(10)。這就是神公義的懲罰,臨到他們,而這次是沒有辦法可以挽回的,是不可逆的。

神本來是不斷給以色列人恩典的,在世上所有的民族中,惟有以色列人是神所揀選的,神給他們的恩典也特別的多。然而,他們卻濫用神的恩典,以為有神的聖殿,就可以任意妄為,不理神的誡命,不守神的律法;於是最後是踩了神的紅線,神就不顧他們,神的榮耀就一步一步地離開聖殿(3)。他們所倚靠的,是物質的聖殿,但神頒給他們的律法是更重要的,他們卻不遵行;同時,雖然聖殿是神聖的,也是神同在的地方,但他們還是把之玷污,把偶像放在其內(3)。因此,他們是把神給的恩典,全都糟蹋掉;並且是藉著神的恩典而放縱,而肆無忌憚,這是令神傷心的。以色列人這樣做,最終是觸犯到神的紅線;神就不得不用公義懲罰他們,不顧祂的聖殿,不顧祂的選民,把他們滅絕,並把他們部分的人擄到外邦去。

神給他們很多屬靈的恩典,但他們卻把這些屬靈的恩典,變成他們屬靈的絆腳石,以致最後亡於他們自恃的恩典中。當神給人恩典時,人是應該珍惜而在恩典中敬畏神、追求神的。然而,以色列人得到神的恩典後,卻在恩典中放縱,並且以為有了這些恩典,就好像買了保險一樣,就可以任意妄為,就在恩典中墮落。今天神對新約的基督徒,也給了我們諸多恩典,我們對恩典的態度是如何的呢?是否只是不斷的濫用恩典,但對神的恩典卻沒有回報,只是一味的索求恩典而已呢?當我們得到恩典時,是應有行動上的回報的;神給的恩典,最大的就是神的自己以及神的愛。然而,當我們得到神的愛後,是否懂得用愛回報神呢?我們常是只顧自己的益處,而少想到神的需要的,是這種心態,使我們只想要神的恩典,卻不覺得自己要有責任。以色列人因著神給的恩典,就只是從神的恩典中予取予攜,一點不覺得自己有責任,也不理會神的感受。我們對神的恩典,是否也是如此呢?

以色列人是不懂神的心的,當他們已經有人被擄到外邦時,他們不會檢討自己的罪,卻檢討神的作為。他們覺得不是他們的罪,而是神沒有保守他們,是神離棄了他們,因此他們也就離棄神(9)。這樣的思維,只是從自我的角度去看事,而不會從神的角度去看事的。原來我們的思維,常常只是想到自己的利益,而不會想到自己的責任的。當利益受損時,我們不是想到自己的問題,而是怪罪別人的。這樣的心態,就形成我們以自我為中心,而不理會神的想法。以色列人的問題,就是我們的問題,求神讓我們懂得凡事從神的角度去看事,而不是只從自己利益的角度去看事。

當他們以己的利益去看事時,就充滿盲點,很多事就看不見,就會黑白顛倒的。因此,這時他們雖然有些人已經被擄,他們應該是檢討自己的罪的;但他們反而檢討神的責任,出來的結論是神的問題,而不是自己的問題呢!這就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看事的結果,是會把真理歪曲的。求神讓我們看事時,能以神的角度去看,關心神的旨意,了解自己的軟弱及不足,而求神光照我們,才會看得清楚事情的真相的。

在神的異象及啟示中,以西結當然就明白神的計劃、神的旨意及神的心情的。然而,對以色列人而言,他們可以看到這些嗎?這麼清楚的犯罪情況,作為當事人他們會看得到嗎?原來人的眼對自己常是眼瞎的,這些犯罪的記錄,他們完全看不到;只因他們的己太大了,就看不到自己的真實情況。他們只看到神的責任,看不到自己的罪,就只會埋怨神離開了他們(9)。我們真要求神開我們的眼睛,能看見自己的問題,以及看見神的心意。當我們受到一些委屈時,不要怪罪神,也不要怪罪人;而是要檢討自己、看見自己的問題,這才是每一個基督徒應有的行動。

當神把猶大人的罪啟示給以西結時,這時的以西結,終於開口說話了(8)。他說的話代表甚麼呢?代表當他看見神的公義時,他只能嘆息,似乎有點愛莫能助的感覺。他所說出的話,似乎有點求情,但又似乎只是嘆息;他好像也知道,即使求情也已經太晚了,因為不是神的問題,而是猶大人的問題。若人不會悔改,若人一直往錯誤的方向走去,那即使神想把祂的慈愛發出,也是沒有辦法的。因此,以西結就不能像亞伯拉罕的祈求,也不能像摩西的求情,就可以把神的心挽回的。這時不是求情就可以讓神的慈愛再發出的,乃是需要經過神公義的洗禮後,慈愛才可以再發出的。

然而,真的是完全沒有慈愛嗎?神差一個身穿細麻衣、腰間帶墨盒子的人(2),去在那些因城中所行的可憎事而歎息哀哭的人額上作個記號(4),讓這些額上有記號的人不致被傷害(6),這就是神的慈愛。原來在六個人中,是手拿殺人的兵器的(2),這代表神的公義;但其中一個是帶著墨盒子的(2),這又代表神的慈愛,神的公義與慈愛,是同時出來的。在公義中還是有慈愛的,而這個慈愛的出來,門檻是不高的,只要是對可憎的事歎息悲哀的人,就可以得到神的慈愛(4)。其實神的慈愛出來的門檻是低的,只要有一點點向著神的心,神就會施慈愛;而神公義的門檻是高的,等到以色列人敗壞到如此嚴重的程度,神才會滅絕他們的。我們不斷享受神的慈愛,是否也要了解神的公義,而不要做神所不喜歡的事呢?

今天基督徒大多只知道神的恩典,也會稱讚神的恩典,享受神的恩典;的確,神的恩典是大的,也是可以讓我們享受的。然而,除了知道神的恩典外,我們是否也應有責任,在神的恩典中知恩、感恩及報恩呢?知恩及感恩是有的,但以行動的報恩是少的。我們如何報恩呢?簡單而言就是用愛的行動來報恩。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就遵行的,這人就是愛我的(約十四21)。原來愛神的行動,就是遵行神的命令,就是行出聖經要求的命令。我們可以如此嗎?聖經所說的,我們都願意遵行,並且真實地行出來嗎?這就是愛神的表現,是以色列人做不到的,我們可以做得到嗎?


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三16-27

 20231022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結三16-27

當以西結被神裝備好,並回到迦巴魯河邊坐了七天後,神就立他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(16),並且將事奉的原則告訴了他。甚麼原則呢?第一就是要警告那犯罪的惡人,要他們離開惡行,免得他們滅亡(18-19)。第二就是當義人偏離正義,行事邪惡時,以西結要警告他不要犯罪(20-21),這是以西結的責任。這兩點是大原則,就是神立以西結作為守望的人,要讓人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善是惡,可以被以西結提醒,而不致犯罪。

然而,在這個大原則之外,神又加上一個看似矛盾的一點,就是除非神要他說話,否則他就不能說話(26-27)。神不是要立他作守望者,要去警告犯罪或是作惡的人嗎?若是如此,那不是一定要說話嗎?若是要說話,為何又使他變成啞巴,不能作責備他們的人呢(26)?神的解釋是因為以色列人是悖逆的民族(26),這是甚麼意思呢?

原來不只是責備,而且是要適時、適切的責備。第一,不是說出自己的說話,乃是說出神的話。因此,就只能當神的話臨到他時,他才可以說;這是有關說些甚麼話的原則。因為不是隨自己的意思而說,雖然是責備的話,如何責備,怎樣說話,都是由神自己決定內容的。第二,由於他們是悖逆之家,因此,不是所有話都會接受:若他們的心是硬的,雖然說出神的話,他們也是不接受的;這時反而會使他們更硬心也不一定的。這就是適時的問題,是神知道甚麼時候說出該說的話,才是最適當的。

因此,以西結的責任是說話,是責備,是勸導他們改過;但這工作容易嗎?因為他們是悖逆之家,這工作是不容易的;雖然不容易,還是要說,這是第一點。然而,若還是要說,那就希望可以達到目的,使他們悔改(21)。因此,這就不只是說話的問題,還要加上何時說話,以及說些甚麼話。而說話的時候,是否有聖靈的能力,能使人悔改,這都是重要的。

除此之外,為何神要使他成為啞巴,不能作責備他們的人呢?除了因為他們是悖逆之民族,必須適時適切地說話外,還有一個重點:就是要以西結學習單單倚靠神說話,不是憑自己而說話。當我們服事神時,很容易是會靠自己的想法而服事的,這就是己的出來。然而,當一個人服事神時,不只是服事神,而且還要靠神而服事,這才是正確的服事。這時的以西結,已經得到神的所有裝備:就是得到神的話、神的靈的充滿;也看見了異象、有了負擔及使命,這都是好的裝備。那麼他還缺少甚麼呢?以上的裝備,都是「穿上」的裝備,是穿上神所賜下的一切,這是服事必須的裝備。然而,除了穿上外,還要加上脫去,那就是要脫去己的一切,才可以有功效的服事神。

當人要服事神時,一般我們注意的,是有些甚麼裝備,這是不錯的。然而裝備固然重要,但還有一樣更是重要而不可少的,就是把我們的己脫去,完全按神的旨意而服事。若神叫以西結不說話,他就不說話;若神叫他說話,他就說話,這就代表完全順服神,按神的指示而服事。因為以西結的服事,若以簡單一句話來說,就是要說話、就是要責備勸導人;也就是說,說話是他服事的重要工具之一。既然說話是他的重要任務,神卻要他成為啞巴,在必要說話時才開他的口;這就代表雖然說話是服事的管道,但如何說話、何時說話,都由神決定,而不是由自己決定。這樣的一個原則,就告訴我們,服事神是不能有己的意思,是要完全照著神的意思而服事的。

一個人要服事神時,當然是要有適切的裝備,而這方面以西結已經有了;同時他服事的大原則,就是成為守望者也知道了,那是否就可以服事呢?原來還要加上一點,不只是服事,不只是說話,而且還要按神的旨意而服事,按神的啟示而說話,不能按自己喜好而說話。這樣的服事,就讓我們只是成為一個器皿,是讓神可以自由運行在我們身上,由神去完成神的工作。這樣的服事是容易的嗎?既然我不必按己意行,只要按神的旨意而服事就好,那從一方面來看是容易的;因為我不必主導,完全由神主導,我就不必擔心。然而,若沒有自己的主意,人是難受的,因為人喜歡有自己的想法;但服事神是不能按自己的想法的,是要完全按聖經原則去服事的。

然而,我們的服事,真的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嗎?在第一章時,我們看見的異象是四活物的異象,有時是活物跟著靈走,但有時卻是靈跟著活物走的(19-20)。這是甚麼意思呢?這代表活物與靈是連在一起的,他們是相通的。因此,服事雖然是跟著聖靈走,但若我們是與神相通的,跟隨聖靈走,其實就是與自己的想法相同的。表面是跟著聖靈走,但因為服事的人已與聖靈相通,跟著聖靈走就等同與自己的想法相同,就不會有難處,而是喜樂的跟隨的。一個服事神的人,可以做到與神相通嗎?這時雖然似乎是神主導的,但也是我們明白神的旨意後,樂意跟隨聖靈而行,而不是勉強的。

因此,服事主的人,不只是要有穿上的裝備,更要加上脫去的裝備,才能有功效地服事神的。一般的人大多只會注重穿上的裝備,卻很少注意到脫去的裝備;但在以西結的服事中,我們看見原來脫去也是重要的。若一個人學不會按神的旨意而服事,隨聖靈的啟示而行的話,那他的服事是會出問題的,這是不可以不注意的。

此外,以西結的生命,與他的使命是相連的。若他不盡他的本分,去警告惡人,或是責備轉向作惡事的義人,那神也必追討他的罪的。至於追討罪的結果,是否也會與之一同死亡,聖經沒有說得很清楚,但21節最後一句說:你也救了自己的性命(原文另譯)。這似乎有點暗示,若能適時責備惡人,如此以西結自己就不致死亡。不論如何解釋,我們應知道我們的責任,每個基督徒都有福音的責任;而既然有責任,就要傳福音讓正要滅亡的人可以有得救的機會,免得神會追究我們的罪(20)

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尼十二27-47

20231015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尼十二27-47

當城牆建造完成後,他們就開始行奉獻典禮(27),而這個奉獻禮,主要還是恢復聖殿的敬拜,而不只是為城牆的落成而慶祝的。城牆的建造,那是為了保護他們,免受外敵的攻擊,這是城牆的重要功用;然而,不只是這個屬世的功用,原來還加上屬靈的功用呢!屬靈的功用,就是讓聖殿的敬拜可以恢復起來。然而,聖殿不是之前早就建造好嗎?為何他們不在聖殿建好時,就做這恢復的工作呢?好像要等到城牆建好後,才做這恢復的工作;這是甚麼意思呢?

這就代表屬世與屬靈是相連的,有時屬世與屬靈好像是可以分開的、其實兩者是不能分開的。屬世是幫助屬靈的,而屬靈當然也會影響屬世;正常時這兩者是互相有關的。尼希米回來後,表面上是為了建造城牆,而他果然在五十二天就把城牆建好。然而,這是物質的城牆建好,而建好後他仍然留在耶路撒冷,因為他不只是要建造屬世的城牆,他還要建造屬靈的城牆;要把屬靈的城牆建造好,他才可以算是完工的。屬世的城牆不到兩個月就可以建造完成,但屬靈的城牆,就需要更長的時間,是一生的功夫來的。那甚麼是屬靈的城牆呢?

這就好像以色列人有屬世的國界,也有屬靈的國界一樣。屬世的國界,是約但河以西,有東南西北的界限,是防止敵人入侵的國界。然而還有一個國界,是肉眼看不到,但比屬世國界更重要的,乃是屬靈的國界;那就是神頒布給以色列人的律例典章,是要他們遵守,不能踰越的。若他們守住這屬靈的國界,即是按神的律法而活,那敵人是不會進入他們中間的;這時神自然會保護他們,不會讓他們亡國的。屬世的國界雖然重要,但還是比不上屬靈的國界重要。

同樣的,今天他們建造好屬世的城牆,但這還不能真正保護他們免受敵人的攻擊的;他們還要建造屬靈的城牆,就是把聖殿的敬拜恢復,把神對聖殿的要求建立起來,這才是真正的保護。原來以色列人有兩種生活,一是一般的生活,二是敬拜的生活;無論是那一種生活,都是以神的話為主,是要把神的話放在這兩種生活中。

尼希米在建造城牆時,是先用了三天仔細觀察(11),然後才開始建造的;這是事前準備的工夫。那在屬靈的城牆建造前呢?也是一樣:他先把人建造起來,用神的話把人建造起來,讓眾人都有合一的生命。之後,他又把人遷入耶路撒冷,並數點回來的祭司及利未人的家譜,然後才可以建造屬靈的城牆的;因為若要把屬靈的敬拜恢復,祭司及利未人是不可少的。這樣的建造,就不只是人單方面可以成就的,一定要倚靠聖靈的工作,才可以完成的。

屬世的建造,雖然也是需要神的幫忙,但比較著重人的工作;然而屬靈的建造,就一定要倚靠聖靈的工作,就要完全倚靠神。雖然如此,人還是要有他的工作、有他的計劃,要預備好一切,讓神可以作工的。這就是尼希米要到處找到利未人的原因(27)。原來這個屬靈的建造,主角是利未人及祭司,尤其是利未人,更是稱謝、歌唱、敲鈸、鼓瑟、彈琴的主角呢(27),是不可缺少的。

這一章中大衛的名字一共出現六次(24,36,37,45,46),其中用神人描寫大衛的共有兩次(24,36);這是甚麼意思呢?他們要恢復聖殿的敬拜,提到的是神人大衛,而不是神人摩西呢?神人摩西的稱呼,聖經也一共出現有六次之多(申卅三1;書十四6;代上廿三14;代下卅16;拉三2;詩九十1之標題)。摩西從神得啟示的,是建造會幕,而大衛為聖殿設計的,是聖殿的詩班、歌唱及讚美等(代上廿五1,8;廿六1);那是大衛得聖靈啟示而出來的(代上廿八19)。他們現在照著大衛的指示,把聖靈的敬拜建立起來,這是照著神的吩咐而做的。也就是說,他們早就有神的吩咐,是要按照神的計劃而敬拜的。神的話安定在天,是永不改變的。時代已經過不少代,但神的話沒有改變,因為真理是不會改變的。

當尼希米建造好城牆,也把復興恢復起來,讓以色列人可以同心,可以被聖靈感動,把神的話再次放在他們生活中時;尼希米就要繼續把聖殿的事奉建立起來,這是為了長久的復興而做的事。一時的復興得到了,但永久的復興就需要把事奉的生活建立起來。前面的建造,已經可以把神的話放在生活中(14-18;十28-31);現在還要把神的話恢復在事奉的生活中。因此,我們看到的建造,一是把神的話放在他們的生活中,讓他們的生活以神的話為整個生活的藍圖;二是把事奉的生活,放在他們中間,這兩者也是我們今天的基督徒需要做的。


 

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尼七

 20231008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尼七

城牆已經建成了,也安了門扇、守門的及歌唱的;利未人都已派定(1),同時也派了哈拿尼和哈拿尼雅管理耶和撒冷和營樓(1-2)。尼希米也吩咐他們何時可以打開城門,何時要關上,並派耶路撤冷的居民,各按班次看守自己房屋對面之處(3)。這些硬體及防守工作,都已經建造完成、並且指派完畢,那還差甚麼呢?他們建造硬體——就是城牆的建造,只要52天;然而完工後卻發現,耶路撤冷城雖然廣大,並且現在也已經有城牆保護,但其中的民卻稀少,房屋還沒有建造(4)。若建好城牆後,沒有太多人居住,那不是沒有意義了嗎?硬體好了,軟體也要建造的。因此,尼希米又要準備下一步的工夫,就是要建造軟體,就是要把其他城市的人,遷到耶路撒冷去;讓這個城市有生氣、有活力,而不是只有死寂的城牆而已。

硬體是物質的建造,雖然建造時還是有仇敵的攻擊,但靠著神的恩典,他們還是建造完成了。因此,物質的建造並不算是難的,同時,錢也不是大問題;因為原來對工程方面,有族長、省長、及百姓都在捐獻金子、銀子及祭司的禮服等(70-72)。在物質方面,他們似乎沒有缺乏,而城牆也建造完成,但可惜的是人民稀少,房屋還沒有建造(4)。這代表還需要下一步的建造,就是把人民遷入城中,因為城市真正的主角不是城牆,乃是人民。若城牆建好了,人民卻是稀少的,那城牆幾乎就是白建了。因此,尼希米的責任還沒有完,硬體的工程是顯而易見的;但更重要的卻是軟體的建造。如何把人民遷到城中居住,讓各人把自己的房屋建造起來,讓每個人都可以定居,才是更重要的工作。

教會也是這樣,當我們要植一個堂、建立一個新教會時,不只是硬體的建造,而且還要有軟體的建造;如此才算完成一個新教會的。硬體的建造,是需要物質及金錢的,這是表面的;但不只是物質,更是合一的心。他們這時的建造,已經把合一建造起來,這是不錯的。原來尼希米在52天中,不只是把城牆建造起來,而且也把合一的心建造起來。城牆的建造是看得見的,合一的建造是隱藏的,但卻是最重要的。當一個新教會要建堂時,讓大家一同奉獻,一同提供心力,是最能促進合一的。若合一建造起來後,就要把軟體也建造起來。

這時的耶城,不是完全沒有人住,只是人數稀少而已。當植出一個新教會時,人數開始是少的,這時就要向世界傳福音,讓人數能增加;讓人可以從世界的國度,因信而遷入到神的國度及教會中,這是植堂要做的下一步工作。城牆已經築好,但房屋還沒有建造,這代表教會硬體已有,但還要把人帶入教會中;不只帶入教會中,若要他能定居,必須要有可住的房屋呢!這就代表我們要讓進入教會的人,都覺得這是他們的家,他們的房屋可以建造起來,就成為他穩固的家,就不會離開。

因此,不只是把人遷入耶城中,而且還要把裡面的房屋建造好,才可以讓人安居的。若一個城市的城牆建好,那人就得到保護,這就等於有一個避難所。然而,不只是有避難所,還要有居所,人們才可以安居樂業的。而房屋的建造,就是給遷入去居住的人的居所。要能穩定地居住,必須要把避難所及居所都準備好,人們才願意遷入居住的。那房屋若還沒有建造,誰來建造呢?這一章中沒有說到這個問題,但若是教會要留住新來的人,教會必須讓這些人在教會中有安居之所;而這個安居之所,是教會與新來的人都要努力建造的,但教會的責任應是較重要的。

要能留得住從外城市遷入耶城的人,不只是把族譜算一算,把人遷入而已;同時要給人一個宜居的環境,這更是重要的。今天一個新建立的教會,當硬體建好後,我們或許會發現,城是廣大,其中的民卻稀少;因為房屋還未建好,於是人就不願意遷入。這時我們第一要去得人,第二要把一個宜居的環境建造起來,別人才願意遷入的。得人是從世界得的,要得到世界的人,就要努力傳福音,主動去找人,讓人接受基督後,就可以遷入教會中。其次就是要讓教會成為每一個進入的人,都得到滿足、覺得這是一個宜居之所,於是就會把教會成為他們的家,成為安居之所。而這樣的建造,是需要時間的,不是52天就可以解決的;這或許也是為何尼希米建完城牆後,還不能馬上離開之因。

因為要將人遷入耶城,這是一個大工程,就要從認識人,了解有多少猶大人,多少祭司、多少利未人開始作調查;然而才知道如何把人調配入耶路撒冷的。當一個新的教會開始時,也要了解教會所在的地方,人口分配的狀況,人口的種類有些甚麼,職業的類別又是怎樣等資料,然後才可以針對不同的人,作不同的福音切入的工作。例如對勞工階級與對中上階級的人,所作的福音方法是不一樣的;這都不只是知道人口狀況,而且要知道這些人口,有些甚麼樣的人才好的。

就如這個家譜中,除了知道誰的子孫有多少人外,還要知道祭司有多少(39-42),利未人有多少(43)、歌唱的有多少(44)、守門的有多少(45),尼提寧(殿役)有多少等等(46)。這些都是重要的服事人物,是遷入耶城的人中,最不可少的。知道這些人數及種類後,就可以知道把那些人遷入耶路撒冷,目的是可以正常敬拜神,讓聖殿可以有正常的運作。

在族譜中,看到有一些不知是否以色列人(61),以及不知是不是祭司的人(64)。這些人不能得到正確的身分,就暫時不算入族譜內。要等到有用烏凌和土明決疑的祭司興起來(65),知道其確實身份後,才得分配工作或是事奉。今天一個事奉的人,一定是接受基督、得到基督徒身份的人,才可以服事神的;這也是服事的原則。

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箴廿九

 20230924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箴廿九

這一章也是作者的提醒,告訴我們愚妄人與智慧人的表現,是明顯不一樣的。一般人若未經過管教,他的表現就是愚妄人的表現,是世界的潮流的表現。然而,我們不要作這種人,世人走的路,不是我們走的路;智慧人走的路,是與世人走的路不同的。由於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有罪性,因此,世人一般走的路,容易迎合我們的胃口,就不知不覺會走上去。若不懂得倚靠耶和華,就容易跟著世界的潮流走,這就行在惡人的道路中。

一般而言,世人走的道路,是不必教的,幾乎每個人生下來,就會走世人走的路;那是因為人人都犯了罪,人類的罪性,是促使人走在罪惡的道路中的。雖然所走的路,初時並不一定明顯地表現出罪來,但若我們不願意改變,那最終必然會產生罪的。人的罪性帶來人的驕傲(23),當人的驕傲出來後,就不會受管教,若不受管教,就不會改變我們的罪性及行為的。因此,原來從惡人變成義人的方法,箴言告訴我們的,就是要有管教,要讓人明白神的話,接受神的話才可以改變的。

因此,人生下來就有罪性,這罪性的存在,就會促使人的己出來;而己的出來後,若不加以管束,就會演變成罪的。要改變人的罪性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箴言常說的管教及責備。否則,人就會照著自己的習慣、世界的文化去走的;如此就不會改變成一個智慧人、或是義人的。箴言說到管教的經節是多的,本章中也不少,至少有5節是說到管教及責備的問題(1,15,17,19,21)。箴言說到的管教,不是只用言語管教而已(19),而是要用杖責來管教的(15)

一般的父母,會覺得用杖責打孩子是不好的,但箴言卻說: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,疼愛兒子的、隨時管教(十三24)。這樣的教導,是與一般的想法不同的,到底這是甚麼意思呢?父母為了愛兒子,通常不忍用杖責打孩子的,這是出於父母的愛;尤其是母親,更是如此。然而,箴言告訴我們另一個真理,真正愛孩子的,不是不用杖責打他,反而是要用杖管教他。原因是甚麼呢?

箴言啟示我們的,是每個孩子生下來,都是有罪性的、都是以己為中心的。雖然孩子是天真的、是活潑的,但無可否認的,孩子生下來就有罪性;因此,用杖的目的,乃是要對付他的罪性,讓他的己能減少。若父母縱容孩子的己出來,長大後他就不容易受教,他的己就會愈來愈大,如此就容易驕傲而出問題。箴言是看到人的罪性,並且知道要對付人的罪性,是為了愛孩子而出來的辦法。當然是與世人的看見不同,因為世人只會看到孩子天真活潑的一面,卻看不到孩子的罪性。

甚麼是杖呢?杖是代表權柄、代表引導的方向。一方面杖就好比帝王的權杖,是代表他的權柄;另一方面杖又好比牧羊人的杖,是引導群羊的方向。對孩子的管教,就是權柄及方向,權柄是對付他的己及罪性的;而方向是引導他走在正確的路中。孩子小的時候,只會以己為中心,若沒有把權柄及方向顯出來,長大後就只會以己為王,這是很可怕的。因此,箴言建議用杖管教,目的是對付孩子的罪性;這是公義的愛之表現,是世人所看不到的。世人以為不打孩子就是愛,就不會使孩子受傷害,這是因為世人看不見孩子的罪性,也不知道要對付人的罪性而出來的結論。箴言是從神的角度看事,就與世人所看的不一樣。

原來箴言所教導的,常是與世人所習慣的不同。世人的習慣,常常是從罪性出來的行為,是不可取的。例如這章中說及的行為,很多都是罪惡引起的:如諂媚鄰舍(5)、煽動全城騷亂(8)、恨惡完全人(10)、欺壓人(13,新譯本)、容易發怒(22)、惡人厭惡行事正直的人等(27),都是常見到的問題。這些問題的出來,是因為人的罪性,以及沒有受到良好的管教所致。因為人出生時,就有罪性,這就是荀子說的「人之初、性本惡」之意。若不用杖對付這罪性,失去管教的機會;那人就大都只照著這些從罪性來的、習慣性的行為而活,於是社會中就充滿罪惡,公義永遠追不上邪惡的(2下,12)

由於人生下來就有罪性,這就需要對付,聖經教導的方法,就是管教及責備,目的就是對付人的罪性。管教及責備,不只是消極的對付罪性,還要積極地把神的話教導,讓人接受神的話,才可以有改變的可能。箴言作為聖經的一部分,就把這真理特別顯出來,是一般世人不明白的。原來人間有兩派論說,一是孟子的性善論,二是荀子的性惡論。人喜歡接受性善論,討厭性惡論,然而真正的真理,是人生下來就是性惡的;雖然不喜歡,也只能接受。這不是沒有機會改變的,但只有用神的權柄,神的話語引導後;人才可以行在神的道路中,從惡人變成智慧人及義人。箴言就是如此教導我們,在這一章中,一方面顯出人沒有改變時的邪惡行為,另一方面又教導我們正確的行為。而從罪人變成智慧人或是義人,只有一條路:就是認識及敬畏耶和華,才可以從性惡變回性善的。

這一章中我們看到的,大多是不義的行為,罪惡的行為,其中也有義人的表現,但以惡人的行為為多。如此我們就明白,人常會以人的習慣行事,所謂習慣,就是人的罪性;而這些習慣若不改變,那就永遠只是罪惡的表現而已。要改變這從罪性出來的習慣,只有一個辦法,就是從管教及責備入手。要對付人的罪性,並且加入神的話語,讓人認識真神;才有機會改變我們的罪性,以及從罪性出來的習慣。這就是箴言的目的,是盼望我們能接受管教及責備後,可以變成智慧的人、行在神道路中的義人。


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箴廿二

 20230917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箴廿二

本章說得比較多的是財富這個主題。它一開始時就說到兩種財富,一是金銀財物,二是名譽及恩寵(1)。而箴言作者指出,美名勝過大財、恩寵強如金銀,故此,我們要追求的是看不見的財富、不能朽壞的財富。第4節時,作者又說到當一個人謙卑和敬畏耶和華時,他就得到財富、榮耀和生命等的獎賞。因此,作者是要我們存謙卑的心敬畏耶和華,如此就可以得到財富。那這種財富,到底是天上的財富,還是地上的金銀呢?這裡說到他所得到的是財富、榮耀和生命(4),就表示他所得到的,不只是地上的財富,而且是天上的財富呢!

追求地上的財寶是會過去的,天上的財富是永遠的,但一個敬畏耶和華的人,他是兩樣財富都可以得到的。而這一章中,直接及間接說到有關貧窮與財富的經文也是多的(1-2,4,7,9,16,22-23,26-27),約佔了三分一篇幅;這些經文是教導我們如何得到財富。這些財富,表面似乎是地上的財富,然而更重要的是得到天上的財富。在第1及第4節中,作者就指出財富的類別,一是地上的金銀,二是神賜的財富、榮耀和生命;而我們要追求及要得的財富,乃是看不見的名譽、恩寵、榮耀和生命,這是更重要的財富。

然而,本章亦教導我們如何得財,表面似乎是要得地上的財,實際上是得到不能奪去的天上的財。這怎麼說呢?例如第9節說的,要把食物分給窮人,必蒙神賜福;而在十九章17節時,作者亦告訴我們:憐憫貧窮的,就是借給耶和華,他的善行,耶和華必償還。這是告訴我們一條得福的路,而這個福,不只是財物的福,更是生命的福呢!原來得財之道,就是憐憫窮人,就是把財物分給有需要的人。而這時的得財,就不只是外面的財,更是天上的財呢!箴言的得財之道,不是要我們不斷的積財在地,乃是要把我們的財富,分給有需要的人;這是與世上一般人的觀念,是完全相反的。

箴言教導我們的理財之道,原來不只是積財在地,而且是積財在天呢!一般我們在地上追求的財,若用人間的方法,例如勸勞作工,不作懶惰的人等(13);所得到的財,都只是世上的財。而世上的財,不會是永久保存的,地上的財物是可能會被偷,也可能會銹壞的(太六19)。箴言教導我們的方法,是把地上的財積存在天,那才是真的財呢!

因此,真正理財之法,除了勤勞而得到財物外,還要有憐憫窮人的心;把財物分給有需要的窮人,我們就不只得財物,而且更可以得生命。這時,我們也可以把得到的財物,從地上不安全的貯存箱中,轉移到天上最安全的保險箱中呢!這是箴言教導的得財之法,最重要的是行在神的道中,加上一個憐憫窮人的心;他所得到的,就不只是地上的財,而且是天上的財富呢!

因此,這一章中教導我們要有的財富,是天上的財富,而不是地上的金銀。我們一般的觀念,都是要追求地上的財富,而忽略天上的財富;我們一般是保住已得的財物,但真正能保住財物的最穩固之保險箱,乃是天上的保險箱。我們要學習把金錢放在天上的保險箱中,而能把財物放在天上的保險箱的,乃是學習憐憫窮人,把財物給有需要的人;那就是借給耶和華,那就不必憂慮吃甚麼、喝甚麼的,因為我們的錢財是存於天上的。

6節說到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」,這句話中「教養」這個字(חֲנֹ֣ךְ)可譯為奉獻或教養均可。這代表原來我們不只是要教養孩童,而且教養的目的,更是為了奉獻給神用。這就如撒母耳的母親哈拿一樣,當她沒有兒子而求兒子時,她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自己的需要,更是為了神的需要,要把兒子獻給耶和華(撒上一)。她的目的是為神養兒子,也為神獻兒子:她利用孩子斷奶前的時間,教導孩子屬靈的事,為神養兒子;之後又把兒子獻給神,交在祭司以利的手中,讓他一生服事神。因著哈拿的獻兒子,就把混亂的士師時代改變,最後出來一個大衛王,改變了這個沒有王的士師時代。

當神賜下兒子給父母時,我們應有一個觀念,這孩子是要被神用的。每一個兒子賜下來,都應要讓神使用他,這是每個基督徒父母的責任及使命。可惜的是很多父母都沒有這個觀念,大多數的父母,只是讓孩子被世界所用;只是服事世界,而不能服事神,這是虧欠神的恩典的。我們必須有一個觀念,不只是教養孩童,而且是要奉獻孩童,給神所用;讓孩童一生一世,都不偏離神的道,可以改變這個敗壞的世代。

本章17節後,似乎進入到另一個新的段落中,說到有關智慧人的言語(17)。這個智慧人是誰呢?並沒有清楚說明,可以是另一個人,也可以還是所羅門。然而,不論是誰,既然都可以寫在聖經上,那就是神說的話、是神的教導。其中20節中,有些翻譯是:「我不是給你們寫下三十條有關謀略和知識的事嗎」?但似乎在希伯來文中,也不易找到這樣的翻譯。不過我們還是覺得,其中的教導,都是出於神的啟示;聖經所教導的,都是我們當遵行的,是讓人得福的。

本章中還有說到淫婦的道路(14),懶惰人的藉口(13),惡人搶奪貧窮人的物,所得到神的報應(22),再次勸導人不要給人作保等(26-27);都是清楚及直接的教訓,是箴言常常說到的訓言,都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
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箴十五

 20230910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箴十五

這一章中繼續論到說話的問題、管教的問題、財富的問題,謙卑的問題等。我們應在日常生活上,在這些教導上,得到正確的觀念,並且能行得出來,那就是生命樹的出來(4),可以供應人生命的果子。

有關言語方面,是這一章中說得較多的(1,2,4,7,18,23,26,28)。我們的言語,是生命的表現,是可以用來服事人的。一般我們都以為,只有用工作的成果才可以服事,但若我們能訓練我們的言語,它是一個幫助人的利器,可以使烈怒消退,使人得安慰的。箴言的教訓中,常常提到言語,因為言語可以幫助人,也可以毀滅人的。同時,一句合宜的話,就可以幫助人,可以使人從悲傷中變為喜樂的(23)。我們是否可以求神幫助我們,在言語中有所操練,以幫助人為目的。這就如一些心理治療師一樣,他們是專門用言語幫助人,解決人的困難的。一個基督徒,就應如一個好的心理治療師一樣,他的言語若是出於神來的,是智慧的言語,就可以幫助很多困難中的人。

這個世界受言語或其他事物傷害的人是多的,這些受傷的人,是需要人的幫助及安慰的。若一個有生命的人,能說出智慧的話,可以挽回很多人的傷害,這是最簡單的服事。不只是別人有需要時,我們可以求神給我們智慧的話,安慰及幫助人;我們平時的言語,也應是喜樂的(13)、柔和的(1)、有智慧有知識的(2)、溫良的(4),這都可以給人無形的鼓勵的。若我們平時就表現正面的話語,則別人對我們就會有信心,當他們有需要時,就會容易接受我們的話,就可以得幫助。一般而言,說話是不必付太多的代價的,但卻必須是生命的表現,若能在話語上,把我們裡面的生命表現出來,那就是生命樹的果子(4),就可以醫治很多傷心的人。我們是否可以立志,在言語上成為一個安慰人的人呢?

若是說出一兩句智慧的話,就能把人的怒氣消退的話(1),這個CP(性價比)是高的;每一個基督徒都應向著這個目標而行,我們應立志,學會如何說話,使我們的話語,要成為幫助人的一個重要利器,這是神所喜悅的。然而,不只是說話的本身,更是裡面的生命;因為說安慰話的舌頭是生命樹(4),代表話語是從生命出來的,也可以讓人得生命樹的供應。我們應從平時的話語開始操練,說出溫柔的話,鼓勵人的話;不說別人的壞話,不說埋怨的話等,這是一個我們要學習及操練的功課。

這一章中又再談到管教與責備的問題(5,10,12,31,32),我們不只幼年時在家中接受父親的管教,而且長大後也應不斷接受智慧人的教導與管教(31)。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,我們要學會如何看自己,因為大多數人看自己,都是覺得不錯的;這是人的缺點,都是嚴以待人,寬以待己的。因此,要明白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,不是從自己的角度看自己,乃是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。我們就應要能謙卑自己,接受別人的責備,才會有真正的長進的。

接受管教及責備,是有雙重益處的:不只是管教的本身,可以改正我們錯誤的行為或思想,而且還可以訓練我們捨己的功課。因為能接受別人的責備及管教,那就必須要有謙卑捨己的心,才能接受別人的指責的。我們的己常常是大的,也因為我們的己是大的,我們看自己都是正面的;但當別人責備我們時,我們就可以有機會反省,才比較能認識我們的真我,例底是一個怎樣的人。因為人看自己常是看不清楚的,人看別人常是看得特別清楚的;若是如此,我們就應有一個心胸,去接受別人的指責,如此我們的生命才會長進的。

攔阻我們生命長進的,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己。雖然我們讀聖經曉得真理,但我們往往不是把這真理應用在自己身上,而是用來指責別人的;這是因為我們的己太大,所讀出來的聖經,就都不用來糾正我們的錯,而只是用來指責別人。若沒有別人的責備,我們常是看不出自己的問題的。因此,我們就應存一個謙卑的心,不只是不想接受管教及責備;反而應該常常主動的求別人檢視我們、指責我們,讓我們可以行在正確的道路中。若是能邀集幾個知心的基督徒,互相坦誠地分別說出對方的問題,這樣坦白的交通,是對大家的靈命長進,有很大的幫助的。

這一章中還有說到財富的問題(6,16,27),世上的財富是靠不住的,基督徒要有一個觀念,不要貪地上的財富,更不能用不義之手法去得財(27)。用正當的手法得財富並不是罪,但財富容易把人的心捆綁,使人的心專注在財富上,而忽略了屬靈的追求。因此,基督徒不應貪求地上的財富,只應積存天上的財富。地上的財物多了,一般人就會把之存在銀行中,或是貯備黃金,成為地上的保障。然而,地上的銀行不一定是永久的,會倒閉的;地上的銀子會有被偷的可能,基督徒應學習把多餘的錢銀存在天上的銀行。因為天上的銀行,第一是永不會倒閉的,第二,它的利息一定比地上的銀行多很多的。天上銀行的主人是神自己,就如獻上十分一時的應許一樣,祂會傾福與我們,甚至無處可容的(瑪三10)

因此,基督徒對地上的財富,第一要用正當的方法得財,不要用不義之方法得財。第二不要貪財,因為貪財是萬惡之根,會使人離棄真道的(提前六10)。第三,不要在地上積儹財寶,乃要把財寶積儹在天上(太六19-20),那是最安全、利息最多的地方。第四,若要把財寶積儹在天上,就應多多施捨,賙濟窮人,這就是借給耶和華,耶和華必償還(箴十九17)

這一章又提到謙卑與驕傲的問題(25,33)。驕傲的人是人人討厭的,謙卑的人,則是人人喜愛的。謙卑不是裝出來的,不是說幾句客氣的話,說自己的不足,就代表自己的謙卑的。謙卑乃是生命出來的本質,是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,而自然表現出來的;那是屬靈生命的表現。因為屬世的生命,都是表現自己的,惟有屬靈的生命,才是高舉神,而謙卑自己的。

謙卑的人所說的話,自然不會充滿戾氣,必然是溫和的話,這樣的話就能幫助人。同時,謙卑的人,是一個有愛的人,它所表現出來的,以及讓人看到的,乃是愛的生命。愛是人人都需要,也是人人歡迎的,我們應求神讓我們有一個謙卑的心、把生命中的愛顯出來,可以醫治受傷的心靈。


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箴八22-36

 20230903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箴八22-36

22節開始,描寫智慧在太初就存在,未有大地之前,他就已經出生。其中太初及出生這兩個字,都各出現兩次(22-25),表示智慧不是一般的事物,乃是有生命的、超越時間的。而這些形容,與新約所啟示的基督是相同的。這裡說的太初就存在,與約翰福音描寫基督相同:約一1說,太初有道,道與神同在,道就是神。道與神同在,與這裡說的智慧與神同在,並且一同作工是一樣的(27,30)。西一15說「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,是首生的,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」;這句話又與這裡的2425節相同,都是說到智慧的出生,是在一切被造的以先。因此,從箴言描寫智慧的筆法,我們就知道,箴言所說的智慧,就是基督自己。

在舊約時,預表基督的經文,大都是隱藏的,不似在新約,當基督已經來到世間時,是清楚描述出來的。然而,舊約書卷的重心,還是預表基督、以基督為中心的。這就是耶穌自己說的:「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,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(路廿四27)」。又說:「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:摩西的律法、先知的書,和詩篇上所記的,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 (路廿四44)」。原來舊約聖經是預言基督的,也是以基督為中心的;箴言也不例外,箴言所說的智慧,就是基督自己。箴言說的智慧,就是道路、真理及生命,也與基督在新約時啟示祂自己的話相同(約十四6)。因此,箴言要我們追求智慧,因為人間是沒有智慧的,人間的智慧,都只是一般知識,不是真正的道路,也不是完全的真理,更不是生命的本質。惟有得著基督,就可以得著生命、得著道路、得著真理,這是箴言中的基督。

在這裡箴言也告訴我們基督的工作,特別是祂創造的工作。原來基督不只是作了救贖的工作,而且祂也作了創造的工作。在創世記中,我們看到的創造工作,是有父神,也有聖靈(創一1-2),這是明顯的。那基督在哪裡呢?在創世記中,基督參與創造的記載是隱藏的;例如創一26說的: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,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。這裡的我們,就應包括基督,而且是按基督的形像造人的。而在箴言這裡,我們更容易看到,原來基督在創造的工作上,是積極參與,並且是重要的參與者。祂是父神的工匠,祂與耶和華同工,是不可或缺的設計師呢(30)。這也與約一3符合,說明萬物是基督有分造的。因此,在這一段中,我們就看見基督的創造工作,是在創世記中沒有如此詳細記載的。

箴言為何要提到基督的創造工作呢?這是說明我們的生命是從基督來的,若要維持這美好的生命,就必須繼續得著基督,才可以得到豐盛的生命(約十10)。同時,我們要飲水思源,既然生命是從基督來的,我們就要追求智慧,走智慧的路,而不是走世界的路。我們的本份,是要在基督裡,然後才可以繼續得到生命。不只是新約時有如此教導,舊約中也已隱藏這樣的道路,是要我們尋找智慧,謹守智慧的道,便為有福(32)

今天在世上的人追求甚麼呢?追求知識、追求科學,這似乎是在追求智慧;但箴言告訴我們,這都不是智慧的本身,這只是類智慧而不是真智慧。原來真智慧不是學問而已,智慧乃是一個人,就是道成肉身的基督。得著基督、追求基督,就是得著真智慧。若離開基督去追求世上的知識,那是沒有生命的。因為沒有生命,那就不是真理,是不會存到永恆的。既然基督是包括道路、真理及生命,若得著祂,才能真正解決我們人生一切的問題。

一般我們都知道,信耶穌得永生,這是有關生命方面的。然而,不只是信耶穌,而且要用行動追求耶穌,那就可以得到生活的道路、生活的智慧、生活的真理,使我們的生活,可以通到永恆的生命中。這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的得到。今天我們說信耶穌,是否只是得生命而已呢?我們的生活,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中呢?是否有屬天的智慧,可以行在真理的路中呢?若我們不追求基督,就沒有生活的智慧,我們就容易走在錯誤的道路中;那就是世界的道路,就是淫婦的道路。這世界的道路是充滿危險的,若不是得著智慧,就容易走在世界的道路中,那就是死亡的道路(36)

這裡說到不要智慧的人,不尋求基督的人、恨惡基督的人,是喜愛死亡的人(36);然而,有人會喜愛死亡的嗎?正常的人怎會喜愛死亡的呢?一定是喜愛生命的。然而喜愛生命的人,若不去尋找基督,他們以為是走在喜愛生命的路中,原來卻是喜愛死亡而已。因為他們走在死亡的路中,卻以為是走在生命的路中呢!因著他們沒有智慧,就選擇了死亡的路,卻以為是生命的路。這是一個不要智慧的人,他走的路就是喜愛死亡之路,但他自己是不知道的。

29節說到神為滄海定出界限,使水不能越過祂的命令。這樣相同的詞句,亦出現在約伯記中(伯廿六10;卅八8-10),表示這是神在創造中設定的一個神跡。原來海水不能越過它的界限,不是因為沙灘的水平面比海水高很多,而是因為神的命令,不准海水越界呢!我們看見的景象,一般只會用科學來解釋,但海水不能越界,卻是一個神跡,因為一般的沙灘,與海平面的高低常是一樣的,但海水卻不會越界。這就不是科學的問題,而是神的話出來的命令,是我們看不見的界限,卻是存在的。若是如此,這就不是人的智慧,不是人的知識或科學所可以解釋的。這就需要智慧的啟示,需要追求智慧,才會看得到的。

原來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,有很多不是人的知識可以明白的,但若有神給的智慧,就知道原來這是神的智慧,不是人的知識,這兩者是不同的。我們一般所看見、所解釋的,都只是靠我們的研究、我們的經驗、我們的觀察;然而,神的智慧不是靠觀察就可以明白的,這就是智慧與知識之不同處。

箴言把基督的創造說明出來,表示祂既然開始了創造,也必然能管治祂所創造的。我們既是祂所創造的,就必須尋求祂,得著智慧,然後才可以活出神所要我們活出的生命來,滿足神的心,這是我們的使命及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