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林前九19-27

 20220828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            林前九19-27

耶穌曾禱告父神說,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,但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(約十七15)。這是耶穌間接告訴門徒,他們不是離開世界,乃是要進入世界,活在世界中,改變世界;讓世界成為基督的國度,這也就是保羅在這段說話中要做的事。保羅不只是消極的不離開世界,而且是進入世界,為要救一些人(22)。因此,保羅傳福音是有策略的;他的策略,是進入世界中,用基督的文化,活在不同的人的文化中,改變他們的生命。讓他們先是接納保羅,看見保羅活出不一樣的生命,然後可以聽保羅的話,歸信基督,成為基督的門徒。

原來保羅第一,他不只是消極的活在世界,而是積極的活在人中間,把人改變的。第二,他有福音的使命,而且是有福音的策略的。他福音的策略,不是如何講說福音的內容,不是定下作事的步驟;乃是活在一群人中間,藉著他活的生命,去改變人。因此,他的策略,簡單而言,第一是進入到不同的人群中,沒有一個群族是使他漏掉的。第二,是用他的生命,活在不同的文化中,把他們的文化,加入基督的文化。原來基督的生命,是可以活在不同的文化中的。這不是等同被他們的文化改變,反而是藉著活出不一樣的生命,而改變他們的文化;讓他們的文化,變成基督的文化。也就是說,把基督的生命,注入他們的文化中,這是保羅的福音策略。

原來福音的策略,還不是如何唸出福音的內容,或是用福音的小冊子,把福音的內容介紹出去。當然這些或許都是需要的,但更重要的福音策略,是如何進入他的生活中,如何得到他這個人的信任,如何讓他尊重你這個人。當一個人信任你之時,他才會接受你的話的。這就是保羅的福音策略,是先要得到這個人的尊重及信任,然後才可以用基督的文化,溶入他的生活文化中。我們今天傳福音,是否有好的策略呢。有時我們有一個簡單的福音小冊子,讓他唸一下福音的內容,或是唸給他聽,這樣就完成福音的使命。有時我們可以如此去得人,然而,若在先前能先得到這個人的尊敬,那對信主後的造就工作,應是更加容易的。因為不只是傳福音,而且是要建立教會;而建立教會,就要造就信徒,把信徒變成聖徒,這是我們的目標。若要完成這個目標,就不只是讓他信主而已,更是把目標放在讓他成為聖徒。若是把這目標放在讓他成為聖徒,那我們的福音計劃,就不只是唸一下福音定律,讓他信主就好;我們的福音策略,就必須如保羅一樣,先以得到這人的接受為主。

因此,保羅接受神的使命時,他是用了一些功夫,定下他的福音策略的。他的福音策略,就是放下他的身段,進入不同的人中間;活在他們中間,為要得著不同的人(20-22),這是他的第一步。那他的第二步呢?這裡沒有寫出來,為何不寫出來呢?我想,這應該是保羅覺得若能有這第一步,下一步就比較容易;若得到一個人的接納,那下一步的福音工作,就用言語帶他歸主。之後,就繼續造就他,因為他接納了你後,一切都會變成容易的。因為第一步是重要的,故保羅就只寫一步,讓我們可以先得到這個人,然後再讓基督得到他。

今天我們的福音策略,與保羅的是否相同呢?我們傳福音的策略,當然都可以有不同,但我們是否能有一個柔軟的身段,可以活在不同的人中間,為要得到不同的人呢?與他們生活在一起,接納他們的文化,然後用生命改變他們的文化;就是把基督的文化,灌輸到他們的文化中,這就是保羅的福音策略。我們也應先有生命的見證,然後再用言語傳福音,這是保羅的福音策略。

保羅不只是成為基督的奴僕,他為了福音的緣故,也甘願成為眾人的奴僕(19)。成為基督的奴僕,是在蒙召之時,就自然發生的(22)。然而,不只是成為基督的奴僕,還要成為眾人的奴僕,這是保羅的心態,就是一個捨己的心態。原來作福音的工作,不只是唸一下福音的定律給人聽就好,乃是要先成為眾人的奴僕的。這就是走一條捨己的道路,是傳福音的人都要有的觀念。我們一般認為,走十字架的道路,只是與我們的生活有關;但保羅這裡提出來的,原來走十字架道路,也是與傳福音有關的。

保羅為了福音之故,不只是要自願成為眾人的奴僕,走捨己的道路;而且他自己的生活,也是走捨己的道路的。這就是他在24-27節中所說的生活,他的個人生活,是預備好為了福音而操練自己的。他舉運動員的例子,他們為了參加運動比賽,都會有很多的訓練,在生活上有很多的節制的。例如跑馬拉松的比賽,就要在生活上有改變;不能讓自己變胖,要注意飲食的調配等,這都是要自我克制的。保羅要得的獎賞,不是世間的冠冕,乃是永恆的賞賜、不朽的冠冕(25)。因此,他認為傳福音,就如一場運動競賽一樣;是要克制自己的身體,叫身體服我,免得自己落選的(27)。這是保羅用運動場上的比賽,來說明傳福音的本質,以及傳福音該注意的事,這值得我們效法的。

保羅對不同的人,可以有一個柔軟的身段,可以成為眾人的僕人,這是他善用基督的自由,在真理下的自由,活在不同的文化中。然而,對於他自己而言,他的生活卻是如運動員的生活,是不自由的,是被自己約束的。他進入別人的文化中生活,是走十字架捨己的道路;他自己過一個規律的生活,並且限制自己,如一個運動員限制自己的生活一樣。這兩者都是捨己的道路,是走十字架的道路,是為了福音之故而走的道路;這都是我們傳福音時要有的舉動,我們真的可以如此嗎?今天我們說福音難傳,不能只歸究於對方,也應檢討我們自己的心志,是否如保羅一樣的心志;若不能如保羅一樣,是不容易為基督而得人的。

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林前六1-11

 2022082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林前六1-11

這裡1-11節,先說到有關弟兄起了爭執,然後告到不義的人面前,卻不是告在聖徒面前(1)。至於有些甚麼爭執,保羅沒有說清楚;但保羅勸他們,最好是情願吃虧,寧願受委屈,而不要使人受委屈,叫人吃虧(8)。因此,他們的問題,一是為了世上的事爭執;二是不情願吃虧,要爭世上的利益;三是告到世上的人面前,卻不告在聖徒面前(1);四是看不見教會的權柄,或是不服教會的權柄。

為何會有這些問題出來呢?保羅認為這都是不應該的!為何保羅認為不應該呢?因為作為一個基督徒,他的盼望是將來的盼望;同時,他的身份是比世上的人尊貴很多的。保羅告訴他們,他們將來是要審判這世界的,同時也要審判天使的呢(2-3)。他們不知道自己屬天的身份,只是從屬地的身份去看自己;並且只是從今世去看自己,沒有將來的盼望,不明白信耶穌後有不一樣的身分。他們信主後,仍活在以前的身份中,沒有改變;沒有用屬靈的身份去活,於是就產生這樣的問題。

今天我們可以認知自己的屬靈身份嗎?我們可以恰當地活出與這身份相稱的行為嗎(弗四1)?我們可以把盼望放在天上嗎?為何哥林多教會的信徒,沒有這樣的認知呢?因為他們還是注重地上的利益,而不懂得捨己之道。他們中間的爭執是甚麼,雖然沒有明說,但不必說也大概知道;就是為了自己的榮譽,以及為了自己的利益。原來他們不是走捨己的路,而還是走得世界的路;他們不懂十字架的道路,只懂人間的道路。他們也不懂屬靈的權柄,只懂世上的權柄;於是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,不是用屬靈的權柄,乃是用屬世的權柄。這表示他們不懂得神的權柄,也不會服神的權柄。他們在教會中,不認識神在教會中的權柄,只認識社會中的權柄。於是他們走的路,就只是世人的路,沒有走在聖經所說的路中。

然而,他們不是有屬靈的恩賜嗎(7)?為何不能用屬靈的智慧,使用這些恩賜來建造一個謙卑的生命、一個捨己的生命呢?他們有屬靈的恩賜,是用來爭執的,不是用來愛人、用來讓人、及幫助人的。他們的恩賜,只是用來幫助壯茁自己的己,卻不是用來產生謙卑的生命,於是紛爭就出來。紛爭出來的原因,是不情願吃虧,只想爭取利益;這不是屬神的生命,乃是屬世界的生命。無怪乎保羅說他們是屬肉體的,不是屬靈的(1)。因此,真正的問題,是生命不夠,屬靈的知識也不夠。沒有愛心,也沒有盼望;只在乎世上的利益,不知道自己是擁有萬有的(21)

原來一個信基督的人,他的身份是不一樣的,他的權柄也是不一樣的。但我們能認知我們的身份嗎?這是保羅說到的屬靈身份。然而,我們看保羅在世上時,若以世上的身份在看,似乎他是相反的:他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(10),他是軟弱的、被藐視的(11);被人咒罵、被人逼迫、被人毀謗的;也被人看作世界的污穢、萬物中的渣滓(13)。為何會這樣呢?他有這尊貴的屬靈身份,這是肯定的,是不變的。但他走的路,是隱藏的路,是不與世人爭的路,是捨的路。他的表現,是把他的身份降卑的路;就如基督有尊貴的身份,然而祂來到世上時,是把祂的身份降到最卑的。祂不只降生在最卑微的馬槽中,而且是以嬰孩的身份降生的。嬰兒是代表無能無助,只能任人擺佈,只能倚靠父母的憐愛。保羅就是這樣,他走的是犧牲的路,捨己的路,降低自己身份的路。如此他就會被神升高,就可以得著豐富的生命。

哥林多教會的信徒,走的是升高己的路,是爭利益的路;是藐視屬靈權柄,注重世上權柄的路,這完全與保羅走的路是相反的。一個真正認識基督的人,他不會爭世上的利益,因為他知道這都會過去;他爭取的是屬靈的豐富,是屬靈的生命。而若他要得豐富的生命,就必須走捨己的路,而不是走得的路。保羅走的是為基督而捨己的路,少年官走的路,是為自己而得益的路;二者是完全不同的。而哥林多信徒走的路,也是如少年官的路一樣;是不願意吃虧,不願意受委屈的路(7-8)。這樣的路,只會耗費生命,而不會得生命的。

保羅說從前他們是行淫亂的、拜偶像的、姦淫的、男與男行可恥的事的、偷竊的、貪婪的、醉酒的、辱罵的、勒索的;這些都不能承受神的國。然而,現今他們在耶穌基督裡,已經洗淨成聖稱義(9-11);他們就不應該再回到過往的環境中,找不義的人來作為他們的審判官。他們要學習的,是在神的國度中活,而不是在人的國度中活。然而,我們真的可以活在神的國度中嗎?或許我們是一半活在神的國度中,一半更是活在世界的文化中,不能完全適當地活在神的國度中。

當我們有國度的身份時,第一,我們是否清楚自己的真正身份;第二,我們是否可以把這真正的身份活出來,而不是走世界的路呢?哥林多信徒把爭執帶到不義的人面前,這是活在世界中,為要得世界的利益。保羅順服神,把自己明明地列在末後,好像定死罪的囚犯(9);是不求屬世的益處,只求神的喜悅。我們今天活著的目的是甚麼呢?是仍然求世上的益處嗎?還是求神的喜悅呢?我們走的路是世界的路、是得的路呢?還是走捨的路、走屬靈的路呢?

我們未信主之前,是習慣走得的路、要得利益之路的;然而信主後,我們是否可以把這些丟掉,而學習走捨的路呢?保羅可以為主丟棄萬事,看作糞土,為要得著基督,我們呢?是把糞土當寶貴,卻不要基督嗎?當我們走的路是得的路,是世界的路時,就容易發生類似這樣爭執的事。這時就會想到用世界的方法去解決爭執,而不會想到用屬靈的方法解決的。

他們想到找世上的人,是因為不懂神給教會的權柄;他們在教會中,也看不到神的權柄,只看到人的權柄。神的權柄是賦與教會的長老的,但長老們是否會使用神的權柄呢?神的權柄是神直接給的,是與人間的權柄不同;是用愛、用真理、用神的話而顯出來的權柄。這就如耶穌講道時,眾人不只是聽見祂講道的內容,而且還可以感受到祂話語中的權柄呢(太七28-29)!今天我們有幾個人,能在教會中看得到長老及領導者的權柄呢?這不只是信徒的問題,也是領導者的問題。若領導者是有權柄的,是人人服他的;那就會減少類似哥林多教會所出的問題的。

2022年8月1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林前二1-9

 20220614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林前二1-9

保羅在這裡一直說到智慧的問題,而且這智慧是神的智慧,不是人間的智慧(5)。保羅是有知識的人,他是迦瑪列門下的弟子,若以現在來說,等同博士級或大師級的人物。然而,他知道在屬靈的事上,不能用世上的知識、或是世上的智慧。他做屬靈的事工時,一定要用屬靈的智慧,就是聖靈的能力,就是神的話語(4)。保羅有兩種智慧在他身上,一是屬世的智慧,就是從世間來的知識;二是屬靈的智慧,就是神的話語及聖靈的能力(4)。若以人的角度來看,他用屬世的知識會比較方便,但若他用世上的知識,而不加上聖靈的能力;那他得到的結果,就只是屬世的結果。他知道用世上的方法,得到的是屬世的結果;惟有用屬靈的方法,才可以得到屬靈的結果的。

那對於屬世的人,我們若用屬世的邏輯、屬世的方法,不是更可以說服人嗎?保羅不是說:對甚麼人,他就做甚麼人嗎?對律法以下的人,他就做律法之下的人,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;但對沒有律法的人,他就作沒有律法的人,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(林前九20-21)。然而,那只是工具及引子,是要溶入他們中間,但內容卻還是神的智慧。真正用的言語,還是要加上屬靈的智慧,還是要靠聖靈的能力的。這就是在傳福音時,令保羅軟弱懼怕的原因(3),因為他害怕自己把屬世的智慧拿出來,就使人看不到屬靈的智慧、神的大能。這是他在做神的事工、在傳福音時,特別謹慎的地方。

然而,或許我們會說,有時用世上的方法,或許也可以得到一些人;這或許是對的。然而,若用人間的方法吸引人,沒有聖靈的能力改變人,這樣的信仰,是沒有根基的,並且是會有副作用的。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!順著情慾撒種的,必從情慾收敗壞;順著聖靈撒種的,必從聖靈收永生(加五6-7)。保羅為了讓神得人,就不加上人的方法,人的智慧。因為從人的角度去看,似乎加上人的方法是容易的,是方便的;然而,真正得人的,是用神的方法,是神自己做工在人身上,才是完全的。

今天我們做神的工作時,常常不自覺就加上人的方法,認為人的方法比較容易達成目標;這是我們的錯覺。當我們做神的工作時,我們應學習保羅的心態,他是存著又軟弱又懼怕的心態,而且是戰戰兢兢的(3)。這是他做主工時的態度,就是一種謹慎的態度,因為人容易把人的一套拿出來,就會敗壞神的工作而不自知。面對哥林多人,因為他們有世俗的文化,故此若單用世俗的知識,或許更容易讓他們信主。然而,保羅的態度,還是謹慎地要想法把神的智慧帶出來,這就是他傳福音的態度。我們傳福音時,有很多方法,但這些方法只是引子,若沒有把十字架的道理說出來,人是不會真正信基督的。

神的智慧就是十字架,但十字架的道理,不是這世界的文化;因此,保羅傳福音時,就要想辦法把之說清楚。若要人明白十字架的道理,就必須聖靈的工作,而不是靠人的口才,這就是人們初傳福音時的難處。若不能學會倚靠聖靈,若只靠世界的口才,是無法讓人信基督的。十字架的道理,因為是先捨後得的道理,也是先經過死亡再得到生命的道理,這是人所不明白的,也是人不容易接受的。但十字架原來還有一樣是人會感動而接受的,那就是十字架是表現神的愛的,這是人歡迎的。也就是說,十字架一方面是人間所不易明白的,但另一方面,十字架的愛又是人可以接受的。因為十字架中的愛,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,也是人人會接受的。

然而,要人明白神的愛,要人感受神的愛,那就必須聖靈的工作。因為聖靈可以把神的愛,澆灌在人的心裡(羅五5),讓人感動而接受主。一切的屬靈工作,包括傳福音的工作,一定是要加上聖靈的。神的智慧、十字架的智慧,不是人所可以明白的;但加上聖靈的啟示及感動,人就可以明白。尤其是當聖靈把十字架的愛澆灌在人的心裡時,更是讓人接受基督的主因,這是保羅傳福音的重點。

不只是傳福音時要靠聖靈,把神智慧的啟示,放在人的心中;而且當一個人接受基督後,也需要繼續得到神的智慧(6)。這就是造就的工作,是信徒成為聖徒的過程。原來未信主之前,人都是活在世界的文化中,世界的文化似乎也有世界的智慧,但這是人的智慧;信主後我們要做的工作,就是把人的智慧脫去,而換上屬靈的智慧。有了屬靈的智慧,您會發現您仍可以使用屬世的智慧的;這時是聖靈使用您所有的,把神的智慧表現出來。信主後要把屬靈的智慧繼續加上,這就是保羅做的造就工作,也是每一個信主後的信徒,要做的工作。我們未信之前,接受的是這世上的智慧,是這世上將要敗亡之人的智慧(6);然而信主後,我們要把屬靈的智慧加上,按神的智慧而活,這是我們要走的路。

未信主前我們追求的,乃是世上的智慧,但這世上的智慧是將要敗亡的。我們要追求的,乃是屬靈的智慧,是神奧祕的智慧,是神預定使我們得榮耀的智慧(7)。原來屬靈的智慧,是可以使人得榮耀的。我們犯罪後,本是虧欠了神的榮耀,自己也失去榮耀;但我們接受基督,不斷地得到智慧後,就也因基督而得榮耀。這就是神的工作,是對信徒的工作,是神給我們的恩典。

保羅在成熟的人中間,繼續講屬靈的智慧,那他講的是甚麼呢?除了說到神的救贖啟示,如在以弗所書所說的之外,那就是說到十字架的智慧,就是要人走十字架的道路。十字架的道路,不是人間的文化,但卻是每個基督徒要走的路。十字架的路,是先捨後得的路,是愛心的道路,是得生命的道路。世上的人追求的,是得財寶之路,那只是看到生活,而看不到生命的路。然而,十字架的路,是為了生命的成長而出來的路,是惟一得生命的路。這就是保羅要繼續在成熟的人中,要他們走的路(6),也是耶穌要我們要走的路(路九23)

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何十

 20220807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何十

這一章繼續說到以色列的問題,他們的問題,就是我們的問題,是值得我們反省自己的。第1節說到以色列本是茂盛的葡萄樹,結果繁多;但果子越多,就越增添祭壇。地土越肥美,就越造美麗的柱像。本來結果越多,就越應感恩才對,但以色列人得到恩典時,卻不會感恩,而是越發犯罪。因為他們不知道,一切恩典都是來自真神,不是自己的功勞,也不是假神的給予。當人沒有屬靈的眼睛時,人就看不見環境背後的神,只看見屬世的結果,但卻不知道一切都是神的恩典。以色列人沒有屬靈的眼,於是他們就會把神的恩典,解讀為自己的功勞,甚至是外邦神的賜予。他們是屬神的人,理應看得見萬事都有神的美意在內;但他們卻不會看神的作為,只會看見人的作為,更把功勞歸給假神。人真是可憐,當我們沒有一個心志去尋求神時,就容易被世界的事物所吸引,很容易就會偏離神。

人的本質是軟弱的,容易被環境所擊敗。無論是好的環境,或是壞的環境,人都會出問題的。好的環境出來時,就是結果越多時,就越增添祭壇及柱像;壞的環境出來時,人就容易會埋怨神。若人不能看到環境背後的神,只看見環境的表面,那就容易出問題的。神叫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。若我們是愛神的人,那無論甚麼環境,都是叫人得益處的。然而,一個不愛神的人、不把神放首位的人,那萬事對他而言,不只是沒有益處,而且是會讓他增添罪惡的(1;八11)。原來隨便一個環境出來不論是好的環境或是壞的環境,人就有可能跌倒,人是何等軟弱啊!沒有信心的人,他遭遇任何事,都會有可能使他灰心跌倒的;因為他看不見神在背後的恩典,就得不到益處。為何愛神的人可以在萬事上得益處呢?因為愛神的人,是一個與神親近的人,是了解神的心的人。因著他與神密切的關係,他就可以對神有信心,知道事情本身只是影子;但事情發生的目的,卻是讓人更明白神的慈愛及作為。如此就讓他生命成長,就得到屬靈的益處。

這裡說的祭壇及柱像(1-2),似乎是兩樣不同的罪(10);然而,柱像我們知道,那是外邦人的偶像,一定是犯罪的;但祭壇呢?祭壇到底是為了敬拜神而設的呢、還是敬拜假神的呢?在這裡聖經似乎沒有說得清楚。祭壇一般應是敬拜真神的,然而,以色列人增添祭壇,真是為了拜真神嗎?北國的君王,沒有一個懂得尋求神,他們對先知的話,是不願意接受的;因此,他們的祭壇,應該不是為了敬拜真神的。若真的為敬拜真神,也只是表面的作個樣子,是自我安慰而已。他們的祭壇,可能只是代表自創的宗教,就如耶羅波安一世所設立的祭壇及金牛犢一樣而已。耶羅波安自創的宗教,是為了自己的方便,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。我們是否也會自創一些聖經沒有的教訓,卻把之放在我們的生活上、或是放在教會的事奉中呢?

有些罪是明顯的,那是柱像的代表;有些罪是隱藏的,是隱藏在屬靈外表的裡面,後者才是我們更要把之找出來的。柱像應是人人都知道是不對的,但祭壇呢?或許有人認為那就是為了敬拜神的,就不覺得是問題。在教會中的事奉,那是對神的,沒有人認為不對的。然而,在事奉中,人的心是如何的呢?是否加入自己的私慾,是否只是為了屬世的益處,而不是真的對神有敬畏的心呢?這就是外面是祭壇,裡面卻已經是邱壇,甚至是拜偶像的壇而已呢!我們應把這些自設的祭壇拿掉,就好像希西家把摩西的銅蛇打碎一樣。然而,我們會發現我們裡面的銅蛇嗎?

以色列人要立王(3),但卻不以神為王;因此,到後來他們一無所得,兩者都得不到。當一個人不以神為王,要自己走世界的路時,那到了後來,王是不能為他們作甚麼的。立王其中的一個意義,是代表他們要學世界的方法,去治理他們的國家;也代表他們想走世界的路,不走神的路。本來神是要他們以神的律法為規條,若行在神的律例中,那就不必有地上的王;神就是他們的王,律法就成為他們的王。若人把神的律法放在絕對的地位上,那律法就是最好的王,神就自然成為他們的王。然而,人看不見神的實體,就需要一個有形的王,成為他們的倚靠。這也是人的問題,因為人的眼只能看見實體,卻不能看見神,就會有失落感。這就需要神給我們屬靈的眼,惟有得到屬靈的眼,才可以看見神,才能真正走屬靈的路。以色列人只會走屬世的路,因為這是容易的、看得見的;然而,屬世的路走下去,就必然是失敗的路的。

每一個在世上的人,都會努力的追求,為要得著人所想得著的東西的。世上的人追求的,是生活所需的事物;但生活的物質,是必然會過去的。然而,基督徒應追求甚麼呢?這裡說到撤種公義,就能收到慈愛的果子(12);代表我們的追求,就如撒種一樣。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!基督徒要追求的,乃是生命的東西,不是生活的所需;生命的成長,才是基督徒的目標。而要生命的成長,我們所撒下的種子是甚麼呢?那就是要行出公義的行為來,而公義的行為如何出來呢?那就是行出聖經的教訓。惟有願意完全行出聖經的要求,走十字架的路,經十字架後才會有生命出來的。

基督徒都希望得到屬靈的復興,然而,若我們祈求復興,而一直都得不到復興,那是甚麼原因呢?我們除了祈求外,還會有撒種嗎?若我們有撒種,那是撒下甚麼的種子呢?若要得到復興的成果,但卻不願意撒下復興的種子,那就不會有復興的收成的。因此,當我們禱告求神時,是否我們也應盡我們的責任,撒下公義的種子呢(12)?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,這是必然的。有些東西需要求神賜下給我們,但有些東西,卻不只是祈求而已,乃是要我們撒種而得果子的呢!有時我們的禱告,或許會代表我們推卸責任呢!因為果子的得到,是要撒種的;若不撒下公義的種子,怎會得到慈愛的果子呢!若不撒下復興的種子,怎會得到復興呢?因此,我們都認為禱告是得著恩典的路,這是對的;但我們是否知道,慈愛的果子,是需要我們撒下公義的種子的呢?是否知道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呢?這就是人的責任,人是要負起撒種的責任的。而公義的種子,就是行出神在聖經中的要求,我們可以做得到嗎?

12節也說到要開墾荒地,等他臨到,使公義如雨降在你們身上。開墾荒地也是人的責任,是說到要尋求耶和華,讓神的公義如雨降下。荒地是指我們的本質及光景,我們是一個荒涼的土地,是一無所有的。若沒有神的恩典,我們只是荒地一片而已。我們認識自己的光景嗎?人一定是需要神的,若人不要神,只是荒地一塊而已。若了解自己的光景,就更應謙卑在神面前,不斷尋求祂,如此才可以讓荒地變良田的。我們需要的,第一是神的自己,第二是神的話。神的自己,是我們要把神放我們心中的首位,凡事尋求祂的旨意。至於神的話,不只是讀經及解經,更是要我們行出祂的話,而不只是成為知識而已。要把神活在我們的生活中,如此才可以把荒地變成良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