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約壹 四1-6

 20221225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約壹四1-6

這一段是說到謬妄的靈與真理之靈的分別。在基督徒裡面的靈是聖靈,若我們心中有聖靈,是順服聖靈行事的,我們就會對聖靈的聲音敏感,也會常常聽得到聖靈的聲音。因此,一般而言,一個與主相交,與主同行的人,是很容易懂得分辨真理的靈與謬妄之靈的。因為一個不屬神的人,他們談論的事,就是屬世的事(5),而一個屬靈的人,他們談論的,就是屬靈的事。因此,從一個人所說的是甚麼,尤其是假以時間,必定可以分辨出來,他說的話是否出於聖靈的。這是一般的情況下,若我們心中是有聖靈的,就很易分辨說話的人,心中是否有聖靈。因為屬神的人,說出屬靈的話來,而屬世界的人,只能說出屬世界的話來,這是不容易混淆的。

然而,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,尤其是不能稍長時間接觸時,對於馬上要分辨一個人說的話,是出於聖靈或是邪靈,有時是不容易的。這時,神就給我們另一個辦法,就是這裡說的一個問答題,就是要對方回答一個問題,然後從他的回答中,就可以知道他是真理的靈或是謬妄的靈了。這個問題就是問他心中的靈:你是否承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。若他回答承認,那他就是真理的靈;若他回答是否定的,那他就是謬妄之靈。這是神告訴我們的方法,是在必要時,我們還是可以問一個人裡面的靈,讓他回答的。

神為何要我們分辨靈呢?因為對一些追求靈恩的人而言,人們對靈界的事,是覺得好奇而且嚮往的。因此,人們心中或會以為,一切靈界的說話,就必然是來自聖靈的。然而,約翰在這裡提醒我們:不是的!因為撒但會裝成光明的天使,他會假扮成真理的靈來騙人的。因此,基督徒雖然知道有聖靈的說話,但也應知道,有真的就會有假的,因為撒但有一套拿手本領,就是會裝假。他甚麼都可以裝,尤其是喜歡模仿神的工作,甚至會模仿三一神的。因此,他要模仿聖靈,是不足為奇的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因為人對追求靈界的事是熱心的,於是就容易上了撒但的當,被他假扮的靈所騙而不自知呢!

事實上一個基督徒,若是有聖靈住在他裡面(4),他所求的啟示,是隨時都可以在他裡面有亮光的。若一個人習慣與神相交,他不必求特異的經歷,因為聖靈會隨時向他說話,他心中有一把尺,自然知道那些話是出於聖靈的。就如我們對一個常常與我們傾談的人說話一樣,若他說出一兩句話,我們就可以認出他的聲音來,知道他是不是與我慣常說話的那一位的。這就如抹大拉的馬利亞,與復活的耶穌對話時,她只聽到耶穌叫一下她的名字,她就知道是耶穌(約廿16),不會錯的。這是說到在我們裡面的聲音,是容易分辨的。然而今天的人為何不容易分辨呢?因為平時就不習慣聽聖靈的聲音,也沒有聖靈常住在裡面,於是才會尋求特殊的啟示,於是就容易被撒但騙的。若是平時就習慣與神相交,聽得到聖靈的聲音,就不必特別尋求奇特的事,都可以時常有聖靈的帶領的。反之,若是平時就不習慣與神相交,也難得聽到聖靈的啟示的話,那對一個突然出來的聲音,確是不容易分辨的。因此,這時就更加需要謹慎,或許就要用這裡教導的問答題,詢問那聲音的來源,是否是出於聖靈或是假冒的靈,以分辨之。

因此,一般而言,一個常與神相交的人,他是容易分辨真假的靈的。真正要分辨真假的靈的,不只是用這個問答題,而且更是平時的功夫。若平時是與神相交的,隨時聽得到聖靈的聲音的,那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真假的。但對一個平時沒有經驗,只是想特別尋求靈異之事的人,他要分辨真假的靈,確是需要小心的。因為他不習慣聽得到聖靈的聲音,也很渴慕靈界的事,於是就容易讓撒但趁機把他擄去的。神為了保護我們,就設立這個問答題,讓我們用此以分辨真假的靈。這代表原來不只是聖靈會說一些啟示的話,撒但也會藉著假的靈說出假的話來的。因此,追求靈恩的人,是應特別注意的。很多說出的話,若不應驗,那就一定出於假的靈,因為神的話沒有一句是落空的。

那神設定這個問答題,撒但會隨便回答,就混過去嗎?撒但甚麼都可以裝假,都可以說謊來回答人,但有一樣是撒但不能說謊的,那就是這個問答題,他是不能假裝承認的。為何不能假裝呢?撒但若是「聰明」,就說一下謊不就是過去了嗎?然而,原來神定的這個問答題,是撒但的致命傷,若他承認,就等同是承認他錯了,承認他失敗、承認他有罪了。這個問答詞,有點像法官在問一個囚犯:您認罪嗎?撒但是不會認罪的,因此,這個問答題,是直指他的核心問題,他不會承認的。因為若他承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,那就等同承認他錯了,他被擊敗了。因為基督來到世上,就是要傷撒但的頭;若他承認基督成了肉身來,他就是承認自己的錯、自己的失敗。這時神就要定他的罪,他就自認其弱點,自曝其短。故此,撒但是不會承認他的錯的,由於不會承認他的罪,他一定不會承認基督是成了肉身來到世上的。

從神選定這個問答題,要撒但回答,就等同神要撒但是否承認自己的罪、自己的錯、自己的失敗。但撒但是不會認罪的,因此,這條問題,他無法裝假的。神看到撒但的弱點,就藉這條問答題告訴我們,原來撒但最怕的,乃是基督的工作,乃是基督成了肉身來到世上的工作。這個工作,是讓撒但失敗的直接主因,是擊敗撒但的重要根基呢!原來基督道成肉身,為我們在世上完成祂的工作,是何等重要的一件大事呢!很多不信的人,把基督道成肉身嗤之以鼻,實在是不明白神的恩典;我們信基督的人,一定要常存感恩之心,對基督願意來到世上,為我們捨命而獻上感恩呢!

神的兒子顯出來,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(8);原來基督來到世上,還不只是為了拯救我們,還要把撒但擊敗呢!神也要藉著我們的生命,除滅魔鬼的作為,我們知道神的心意嗎?撒但在世界的工作,是無孔不入的,我們若能常與神相交,就可以勝過撒但,不致被撒但所誘惑的。因為在我們裡面的,比那在世上的更大(4),這是神給我們的恩典,可以擊敗撒但的任何試探的。

因此,重點還不只是用一個問答題來分辨真假的靈而已,更是要我們常住在主裡面,常常與神相交,常常聽到聖靈的話。這些都要成為我們的日常,那才是神真正希望我們達成的。只用一個問答題分辨出真假,固然有時是需要的,但那只是一時的事;而能常常與神相交,因而容易分出甚麼是聖靈的聲音,那更是我們要持續有的日常呢!

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帖後三6-18

 20221218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帖後三6-18

保羅在最後一段話中,說到有一種人,是不守規矩、游手好閒的人(6,7,11,「不守規矩」這個字,原文是副詞,可以代表游手好閒的人);在最後一段中,有三節聖經說到游手好閒這個字。其中兩次是負面的(6,11),另一次是說到保羅,並沒有這樣做(7)。那游手好閒的這種人是甚麼人呢?他們與保羅的情況是相反的,保羅雖然是使徒,是可以接受他們供給的人,然而,保羅卻不是因而不去作工,及而是晝夜作工,免得加重他們中間任何一人的負擔(8)。保羅是有權可以不作工的人,但他為了愛他們,卻反而是勞碌地作工,讓他們得益處,這是保羅的愛心。相對於游手好閒的人,他們是利用別人的愛心,不作工而吃愛心的飯,是不同的。

保羅是有權接受他們供給的人,這是他身份地位上賦與他的權柄。然而,他不用這個地位出來的權柄,他用另一種權柄,就是愛心出來的權柄;那就是為了別人的益處,而犧牲自己的益處的權柄。原來權柄可以有兩個出處,一是地位所出來的權柄,例如作官的就有他的權柄,這是從地位帶來的權柄。然而另有一種權柄,就不是與地位身份有關,是與這人的愛心有關。若是有愛心,他就有權將愛心發出,他可以犧牲自己,而給人恩惠,這就是愛心所出來的權柄。當人若肯犧牲自己為別人時,這個愛心本身就是一種權柄,是使人得益的權柄。後者是任何人都可以有的權柄,因為愛人是沒有人會拒絕的,是與身份無關的。保羅有兩種權柄,一是地位所帶來的權柄,就是可以接受他們供給的權柄;另一就是愛心的權柄,後者是他使用的。

任何人都可以有愛的權柄,亦即只要我們願意,我們是有權把愛發出的。因為愛是不加害人的,是犧牲自己而讓人得益的;故此,愛的權柄是人人都有,而且可以發出去使人受益的。反之,游手好閒的人,卻是利用別人的愛心,使自己得益的。教會是有愛的,是願意幫助有需要的人的;故此,游手好閒的人,他們就利用別人的愛心,自己不作工而吃別人愛心的飯。他們是投機份子,這就是保羅要勸戒的人(12)

這種人是軟弱的人,是不守真理的人,但他們不是破壞絕對真理,而是不守世上一般的律,要怎樣幫助他們呢?原來基督徒固然要守住神的真理,但社會上一般的道德律,也是應該遵守的。社會上對游手好閒的人,也是不允許的,故此,教會也應糾正他們的行為。他們雖然不是教會的仇敵(14),但卻是要特別輔導的人。因此,保羅要教會做的,第一是不和他交往,目的是叫他自覺羞愧,因而悔改,這是環境的提醒。此外,就是言語及愛心的勸勉,使人可以改變過來(14-15)。這就是一方面是公義,另一方面是慈愛,是教會對待不守規矩的人的原則。

不守規矩的人,是佔人的便宜,是利用別人的愛心,而自己不做工;那會做成甚麼後果呢?那會影響教會的善行,因為教會是有愛心的,但若大家都效法這些人,因愛而不作工;那教會的愛心,反而做成一種反面的效果,會使行善的人喪志的,這就是保羅同時對行善的人的勸勉,叫他們行善不可喪志的原因(13)。原來游手好閒的人,是會影響到行善的人的心志的;這就等同若社會上利用人的愛心的人愈多,那社會慈善的事就會愈少人願意做。教會雖然有更多的愛心,但若是利用愛心的人也多時,行善的人或許也會喪志的。

因此,教會的慈惠工作是好事,但我們也要注意,有時好事也會出來壞事的。因為壞事雖然多是從壞事中出來,但壞事也可以從好事中出來的。給人愛心的筵席是好事,但好事也會出來游手好閒的人,那就是壞事可以從好事出來的。這就如初期教會時,教會的人數增多時,就忽略了其中一些寡婦的供應(徒六1)。人數增多是好事,但忽略了寡婦的供應就是壞事;而這些壞事,卻是從好事出來的。因此,教會所做的事,雖然是好事,也要注意可能出來的壞事,而加以防範,否則好事反而產生壞事,就不好了。那好事為何會產生壞事呢?這不是事情的本身不好,乃是人的罪性出來後,就會把好事變成壞事。這是人的問題,人有罪性,是不容易改變的。

這些人為何游手好閒不做工呢?保羅沒有直接地說明,但應該是對主的再來的觀念有所偏差而出來的。保羅在帖前帖後中,常常提到的一件事,也是他們的美德,就是會熱切盼望主的再來,這也是一件美事。然而,由於人的罪性,以及不對的觀念,他們中間就有人認為主快來了,就不必做工,等主來就是了。這或許就是這些游手好閒之人的觀念,他們覺得我們的目標不是在地上,乃是在天上;故此,地上所得的都是會過去的,於是就把目標定在天上,就不再理地上的事。

原來對主再來的盼望固然是要把目標定在天上,但這不等於放棄地上的工作,反而要更努力在地上工作。只是在地上的工作,是改變一個目標,是把地上的盼望,變成天上的盼望。地上的工作,若只是為世界而活,是虛空的,是帶不走的。然而,若地上的目標,是為將來而努力,例如傳福音,訓練信徒成為聖徒等,都不只是地上的目標,而是為天上的目標的。簡單而言,若地上的生活,是為地上的國、地上的家而活,那是帶不走的;但若是為天上的國、天上的家而活,那是可以帶到天上的。而後者的工作,是我們在地上要努力的。

游手好閒、不守規矩的人,他們是完全不做工,只是一心盼望天上的將來;由於他們不做工,他們天上的將來是沒有任何成果的。這種人不理地上的將來,只盼望天上的將來,表面看來,不是有對的目標嗎?對比另一種人,他們只是為地上的將來而活,卻不為天上的將來而活,這種人才是不好的人嗎?不為天上的將來而活的人,是只有地上的將來,是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,因為他們不盼望主的再來,只顧地上的家、地上的國,固然是不對的。然而,游手好閒的人,只是盼望天上的將來,卻放棄地上的將來,也是另一個極端,也是不對的。

當馬大馬利亞的兄弟拉撒路死後,耶穌對馬大說,她的兄弟必復活時,馬大卻回答說:我知道他日後必復活(約十一23-24)。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?馬大相信將來她的兄弟必復活,卻不相信現在她的兄弟可以復活。這就是只相信將來的復活,而不相信現在的復活。這也是同樣地斷了線,地上與天上是連不起來的,這不是正確的觀念。原來我們的盼望,不是斷線的:有的人只努力於地上的將來,而少顧天上的將來,這是不等候主再來的人所做的事。另有一些人是只等候天上的將來,而放棄地上的將來,那是另一種人;這兩種人,都是斷線的人,不能把地上與天上連上線的。我們應是熱切等候主的再來,而為了主的再來,熱切在地上工作;而且這些工作,是為了天上的將來而做的,這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。

熱切等候主的再來是好事,但原來還是有講究的;等候主的再來,不等於放棄地上的工作,但卻是要調整地上的工作。調整地上那些帶不到天上去的事,變成帶得到天上去的事。那就是多為神的國度而作工,更加把工作的目標,調整到屬靈的目標,這才是正確的等候主再來所要做的事。等候主不是消極的放棄地上的工作,乃是把地上無意義的工作,改變成有意義、可以存到將來的工作,這才是正確的目標。

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帖前四

 2022121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帖前四

在苦難中能夠站立得穩,是否就是完全呢?保羅說,仍要更加勉勵、更加超過、更加充足(1,10,原文意思)。苦難是一種環境,對付這種環境,是用倚靠主的方法,以及彼此相顧、愛中扶持之法;而他們也已經做到了。所以保羅在這裡是說到另一種環境,就是一般生活的環境,就是面對這個誘惑的世界,又是另一種環境。他們在逼迫中可以得勝,這是要感謝神的,但在苦難中可以得勝,不等於在一般生活上也可以得勝的。在苦難中得勝是難得的,然而,苦難是一種環境,而一般生活又是另一種環境,每一種環境都不同,但都是危險的。有時我們認為,苦難當然是不好的環境,因為我們的整個生活都不方便;然而,苦難卻反而使他們彼此相愛,使他們可以更靠主、更追求主;同時也可以把地上的盼望,轉變成天上的盼望,那是苦難做成的好結果。

然而,在苦難中可以得勝,不等於在一般環境中也可以得勝的。若認為在苦難中可以得勝,那就在任何環境中都可以得勝的話,那就反而會容易跌倒的。原來一般的生活,是另一種使人跌倒的環境呢!當他們在苦難中可以成長,這確是難得的,是不容易的。然而,也不能因而驕傲,因為另一種環境,是世界的引誘,他們是活在一個充滿罪惡的環境中,是要更加謹慎,用另一種生活態度對付,才可以得勝的。

原來我們面臨的環境,無論是苦難的環境,或是一般的環境,都是危險的。我們或許覺得,只有苦難時,才要儆醒,而在一般的環境中,我們是沒有問題的。然而,事實上有些人是在苦難中會跌倒,但另一些人,卻是在舒適的環境中,更容易跌倒的。在苦難中,我們容易儆醒,而在舒適的環境中,我們就容易疏忽,因為覺得沒有問題。故此,一個基督徒,是要學會怎樣在不同的環境中得勝;無論是逼迫的環境、或是舒適的環境,都要察覺其中的危險性,並且可以用不同的心態去應付,如此才可以過一個真正得勝的生活的。

因此,這一章中,保羅又說到另一種環境,這種環境表面看起來是不危險的,是一般的生活環境,與有沒有苦難似乎是沒有關係的。苦難固然是一種危險的環境,可以使人跌倒的環境;然而,當我們活在世界時,還有另一種危險:就是世界的文化、潮流是危險的,世界的引誘,也是容易使人跌倒的。故此保羅提醒他們,不要以為在苦難中得勝,就可以在一般生活上得勝,而是要知道這世界的另一種危險,就是這世界已經被罪惡污染,充滿了邪情私慾(5),很容易吸引人向著情慾這方向行的。這就是保羅勸他們(甚至是求他們),要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(1),這是另一個危險,是要更加小心的。

當但以理被擄到外邦去的時候,他也是面臨兩種危險的,第一種危險,就是世界的引誘,就是尼布甲尼撒王為他預備了王的飲食,並且要養他三年(但一)。對一個沒有地位、被擄的人而言,那真是不幸中的大幸,是天掉下來的恩典;那不是神賜下的嗎?然而,但以理知道,這是另外的危險,是讓人走進世界的陷坑中的魚餌呢!因此,他拒絕了這個供給,走神要他走的路。這就是在一般生活中的儆醒,這時但以理看起來好像沒有危險,不只沒有危險,而且似乎有很大的恩典的呢!若不能察覺其危險性,就容易跌倒。

但以理之後又面臨另一種環境,就是若繼續親近神,就會被丟在獅子坑中的危險(但六)。這就是苦難的危險,是明顯的苦難,與第一種暗中的危險是不同的。然而,但以理因為倚靠神,因為不斷與神同在,他就勝過了這個危險;這就是在苦難中的得勝。因此,但以理面臨的兩種環境,他都可以勝過,這就告訴我們,原來我們面臨的環境,都是危險的。無論是看起來舒適的環境,以及表面是苦難的環境,都有機會令我們跌倒的。尤其是表面舒服的環境,更是值得我們注意的。

這就是保羅在這裡說的一種環境,那是活在世界中的危險。他要他們保持聖潔,不要沾染污穢(7),這是一般的原則。這個世界,已經變成情慾的世界,無論是新聞、是電視、是任何廣告出來,都很容易就帶有情慾的東西去吸引人的;似乎不是這樣,就沒有市場。而為何會有這麼多情慾的東西出來呢,原因就是因為有市場,是人的愛好。基督徒活在這樣的世界中,非常容易就被這些情慾的東西沾染,甚至會被洗腦,習以為常就以為這是正常的文化。保羅要他們用聖潔尊貴的方法保守自己的身體(4),就表示這世界的這種文化,確是可怕的。這種環境,並不比苦難來得好,反而是看起來沒有危險,卻是有隱藏的大危險的呢!隱藏的危險,是更可怕的,因為如此就使人失去警覺,就容易被引誘而去犯罪。保羅說,人一切的罪,都在身子外,惟有淫亂的罪,是觸犯自己的身體,是罪中之罪,是絕對不能犯的罪,因為身體是聖靈的殿故也(林前六18-19)

從保羅這樣的勸勉,我們就知基督徒面臨的兩種試驗,一是苦難的試驗,二是一般生活的試驗,這都是我們要應付的,帖城的教會可以在苦難中得勝,但還要在一般生活上得勝,那才是完全的得勝。同樣地我們若在沒有苦難的環境中,就更要小心,因為另一種無形的引誘,是隨時存在的。因為沒有苦難,就更要存儆醒的心,有屬靈的眼睛如但以理一樣,才可以應付這個危險的、充滿引誘的社會中站立得穩的。

保羅之後又說到主再來的描述(13-17),這是我們很熟悉的一段聖經,但保羅說出這個程序來,目的是要安慰他們,讓他們知道信主的人,是必然會被提到雲裡,在空中與主相會的。那當我們知道主必再來時,我們的責任是甚麼呢?保羅要我們以此彼此勸慰(18)。甚麼是彼此勸慰呢?我們平時有這樣做嗎?因著他們在大苦難中,於是主的再來,就成為他們很真實的盼望。現今我們若活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時,我們還會用這些話彼此勸慰嗎?今天的基督徒,似乎很少提到主快要來的,我們似乎活在一種基督不太會快來的環境中,這是我們的損失。

原來基督的再來,要成為我們生活中常常要記念的事,是要以這些話來彼此勸慰的呢!我們若真覺得主再來是我們的盼望,就必會如此。這是帖撒羅尼迦教會自然的反應,但也是我們的反應嗎?舒適的環境,把我們對主再來的重要性奪去了,這是舒適環境的另外一種危機,使我們地上的生活,不能為天上而活,這是我們要反省的。

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耶五十一1-33

 20221204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耶五十一1-33

這一章神繼續向巴比倫說預言,其中所說的,都是懲罰的話,就是神興起瑪代人來攻擊巴比倫(11,28);使他們滅亡,這是神已經決定做的事,不會改變的(11,29)。神給了巴比倫很多機會,尤其是尼布甲尼撒,神特別差遣但以理在他身旁,從他作王開始就跟著他(但一1,二1),直到他死亡為止;在他作王時,也讓他可以看見但以理及其三友的見證。雖然尼布甲尼撒到最後認識神是至高者,但他沒有太多的主動追求,也沒有把認識神的這個重要真理,傳給他的子孫;他的國中仍然充滿偶像(17),於是神就把他們滅亡。神主動把但以理給尼布甲尼撒,讓他有機會認識真神。他也看到但以理的能力,自己也經歷神給他的苦難,因此,他經過七年的苦難後,果然認識這位真神(但四)。然而,雖然神主動給他很多機會,也給他恩典,但好像他沒有一個主動追求認識神的心;而只是被動的認識神,這是可惜的。

今天我們認識神,不能被動的認識,更要加上我們的主動。我們是否有一個渴慕神的心,是否真知道得著神是好得無比的,而追求神是我們一生的最重要目標呢?神主動的給了尼布甲尼撒各種恩典,神讓他作夢,讓他可以認識但以理;這代表神要主動灌輸他神的恩典,但他似乎沒有自己追求的動力,於是他只能被動的認識神。他沒有覺得認識神的重要性,就無法把這真理傳下去,以致他的第三代子孫就亡國了。今天若神主動給我們很多恩典及機會時,我們就應把握這些機會,主動追求神,並要把之傳下去;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。

神曾經使用巴比倫,他曾是耶和華手中的金杯,使全地都喝醉(7);但曾幾何時,神要把之毀滅呢!能夠被神使用,那是神給的恩典;但巴比倫的被神使用,只是用來懲罰別人,而不是祝福別人,因為他沒有從神得生命。因此,被神使用是一個機會,就應把握這機會認識神;得到神的生命後,就可以祝福別人,也讓自己得福。然而,他也失去這機會,當神使用他的時候,神也把但以理特別賜給他,這是一個大的恩典,或許算是神回報他吧。但他不懂得追求神,認識真神而除去偶像,他就錯失這個神給的恩典。

當神使用他的時候,他所做的,是過於神所要他做的。神使用他是要把猶大人滅掉,但他在勝利後,卻在耶路撒冷多做了兩件事:一是把耶路撒冷城燒毀,拆毀城四圍的城牆;二是把聖殿亦焚燒掉(五十二13-14)。這樣的做法,是隨己意而為,神就要為祂的殿而報仇(11)。今天我們為神做事時,一定要小心,不要多做、也不要少做,一定要按神的旨意而行;不能加入自己的想法,如此就容易得罪神而不自知。一個服事神的人,一定要謹慎,不能有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意思的,否則就會被神懲罰。就如以色列的王耶戶一樣,他殺了亞哈一家,那是神的心意,是神要他做的(王下十10-11)。然而,他多殺了不少的人,這不是神要他做的(王下十12-14);於是他就要被神懲罰,要追討他的罪(何一4)

15-19節,也曾出現在十章12-16節中,是一樣的字句。這幾節聖經一方面是說到神的創造及大能、神對宇宙的管治權柄,另一方面是說到人的愚昧,去拜那些虛假沒有氣息的偶像。猶大的亡國,就是因為拜偶像,因此,神在第十章中就說了這些話,讓他們知道拜偶像的錯誤。而在這裡對巴比倫的預言中,也同樣說到這些話,表示他們也陷於拜偶像的錯誤中,沒法把之糾正過來。而拜偶像既然是猶大亡國之主因,那巴比倫的偶像,也是他們滅亡的原因。若尼布甲尼撒認識了真神,他除了認識真神外,還要把國中的偶像除去,這才是他要做的事。

一個人不能在認識真神後,還在心中存有偶像;這就是腳踏兩條船,以為兩者都可以得福,結果就會遭到神的懲罰的。我們不知道尼布甲尼撒認識真神後(但四),他做了甚麼事,因為聖經再沒有提到他。然而這裡我們看到的,是仍然有說到偶像的問題。可見尼王雖然認識神,但他第一沒有認真主動追求神;第二,他沒有把這真理傳下去後代;第三他也沒有把偶像除去。若尼王有這些問題,那我們基督徒認識神後,就不要重蹈他的覆轍,我們第一應主動追求神,繼續得生命;第二就應把真理傳給下一代,第三就應把心中的偶像除去。不要貪愛世界,不要追求瑪門,這是我們應做的事。

20節說的「你」到底是誰呢?這個神的僕人,從人來看,應是指神所用的瑪代人,就是把巴比倫打碎的人(24)。然而,聖經沒有明指一定是瑪代,不像1128節中直接說出來。因此,這個僕人,除了理所當然可以指瑪代外,還可以指其他被神用的人。原來神最後真正的僕人,即一個可以打碎一切的人,只有基督是這樣的僕人。而基督用來打碎人的武器,不是人間的武器,乃是用基督的愛。愛才是最大的武器,是融化人心的、讓人服於神的權下的武器。這世上的爭戰,巴比倫打敗了猶大及其他各國,瑪代又打敗了巴比倫;戰爭是不止息的。然而,真正可以一方面打碎戰車、打碎男女老幼而停止戰爭的,就只有基督的愛,除此之外,再沒有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