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耶卅五


2013/1/2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un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耶卅五

這一章記載一個聽從祖先吩咐的話的民族,就是利甲族的人,他們因聽從祖先的話,而不喝酒、不蓋房、不撒種、不栽種葡萄園,而只住在帳棚(6-7),直到巴比倫王上來之時,因為沒有其他辦法,才暫時住在耶路撒冷(11)。利甲族是摩西的岳父基利人的一族,與以色列人一同到迦南地居住。他們因著先祖的一句話,而毫無怨言地遵守及聽從一直到現在,對比以色列人雖然有神不斷的說話,卻仍不聽從神的話,這就更顯出猶大人的不是,是配得神的懲罰的。神舉利甲族的例子,與不聽話的猶大人作比較,就可以看得到猶大人有多背逆,而利甲人有多順服了。

利甲人這種聽話的態度,最終是蒙神的賜福的;神應許他們,他們的子孫,必永不缺人待立在神面前(19)。這是一個屬靈的福氣,而不只是屬世的福氣而已;也就是說,當他們守了祖先的吩咐,犧牲了屬世的福氣時,他們就得到神給的屬靈福氣了。利甲族人為何可以得到神所賜的福氣呢?第一,他們所守的約,似乎不是直接從神來的,而只是從祖先來的;那從人來的約,守了也可以得到神的福氣嗎?第二,他們所守的約,似乎不是直接神的律例,因為神的律例中,沒有吩咐以色列人不得居住房子,不得種地,只能住帳棚;然而利甲人卻叫他們的子孫,不得作這,又不得作那。這些「不得」,不是神所吩咐的,但他們也得到神的賜福,這代表甚麼呢?若是他們守神的律例,那當然可以得福的,但他們守人的條例,為何也可以得福呢?

我想,他們的得福有很多原因:第一是他們心態的問題,他們有一個對的心態,神是欣賞他們持守原則、順服及聽話的心態。原來一個人的心態,若是可以順服祖先的話,而且這些話不是違背真理的,他們擇善而固執,就能為神所喜悅。神對這種心態,是欣賞及悅納的。一個人在小事上忠心,在大事上也就會忠心的(16:10),這是必然的定律。我們不要忽略我們所認為的小事,事情的本身並不重要,但作這事的心態,才更是重要的。神是看我們的內心的,我們的內心如何,外面的作為才會跟著我們的內心出來的。因此,他們有一個順服的心態,是神所悅納的。

第二,他們所守的原則,是超過律法之外的,例如不喝酒,不是律法所規定的,但卻是自願作拿細耳人的人(民六:2-4),為了表示獻上給神而作的。而自願住在帳棚,也是一種犧牲享受的作法,也代表願意為神而犧牲的心態。因此,他們所作的,雖然不是律法所規定的,但他們如此作的原因,一定是超越了律法,而願意為神而更多的擺上、更多的捨己的心,而這種心是為神的,是犧牲的,那當然是為神所悅納的了。法利賽人也守神的律法,但法利賽人是守律法的外表,內心卻不是為了神,乃是為自己。而利甲人是為著神,而不是為自己。他們所守的,是比律法要求的更多,但他們是甘心樂意的去守,因為是為著神,而不是為著人也。

若與法利賽人作對比,利甲人似乎不是在遵守律法的條文,而法利賽人似乎是要遵守律法的條文;利甲人的心態,是為神的,而法利賽人卻是為己的。利甲人是超越了律法,是行出律法的精義,是比律法的要求更多;而法利賽人是行出律法的條文,是從外表去作的。利甲人所作的,是從心中而作,而且是默默而作,不為人知的。若不是神啟示給耶利米,耶利米及其他的人是不知道有這種默默守約的人的。他們所作的,不是要表演給人看的,而是獻上給神的;但法利賽人所作的,是公開給人看的(23:14),為要得人的稱讚。因此,這裡有一種人,他們是神所要的人,是神在大多數的猶大人都不聽從神的話時,神卻尋找到這個分別為聖的民族,成為猶大人中間的見證者。這也是神在敗壞的猶大人中的另一種揀選。

第三,利甲人不順從潮流,也不貪圖享受,他們只因祖先一句話,就繼續遵行。這一句話是要他們犧牲的,是不准他們享受的;而這一句話存留到現在,已經二百多年了。而200多年來,不知道改了多少朝代了,潮流也不同了,但他們還是要守著這一句話。因此,守這一句話,就不是為了他們的利益,而是為了順從的美德而已。能夠逆流而上,不受這世界的潮流影響,不受猶大人普遍背叛神的影響的人,就是神所喜悅的人,而利甲族人就是這種人了。

第四,他們為何要守這些話呢?能夠不斷的守約,一定不只是只因為祖先的話,而一定加上了神的成分的。當初祖先叫他們如此行時,一定有神的啟示,有從神來的感動而作的。一個人的感動事小,能夠延續下去,使眾子孫都有這感動,那就不簡單了。他們的子孫,不只是因為祖先的一句話而作,他們一定更是加上了為神而作的因素,才可以維持至今的。因為祖先是會過去的,而神是永遠的。這一句話,一定連於神的話上,一定是從神而出來的話,他們才會謹守到今的。而從他們謹守至今這一方面來看,他們也一定是倚靠神的能力,才可能做得到的。因為人的意志,一般是不會如此剛強的。故此,他們是的方面有神的啟示,另一方面,又不斷的倚靠神,才可以守原則到如今的,而這樣的民族,是為神所喜悅的。

同時,他們的這種行為本身,雖然不是直接神所要求的,但卻是為了更能適合被神用而預備的。一個基督徒要有合宜的基督徒行為,才可以作好的基督徒的。利甲人有好的心態、對的行為,就更能預備為神而用。我們是否也可以有好的心態及行為,預備好為神而用呢?利甲人所作的,是每天學習捨己的功課,也每天學習只倚靠神的行為,這就是神所喜悅的。同時,他們也是甘心樂意如此作的。雖然有耶利米這種大的先知,勸他們喝酒,他們還是不喝(1-5)。這代表他們不看情面,不看人的地位,而只聽從祖先及神的話。他們守原則的心態是絕對的,是不會因環境、人情、勢力等而改變的。我們是否可以堅守從神而來的原則,是否可以把從神來的原則,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呢?

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耶卅四



2013/1/27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耶卅四

這一章是說到耶路撒冷快要淪陷時,神的話臨到耶利米,告知西底家將要被擄的結局。而西底家這時由於兵臨城下,他或許想討耶和華的歡喜,就要他的眾民立約,要向他們宣告自由,叫各人任他希伯來的僕人和婢女自由出去(8-9),而猶大人也順從,就將他們釋放了(10)。然而,他們後來又反悔,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巴比倫王因著埃及的軍隊出來之故,就暫時離開他們而去(21),於是他們就覺得沒有必要再釋放奴僕了;因為他們既得利益損失了,就把奴僕再召回來,勉強他們仍為僕婢(11)。於是神的話就臨到他們,把刀劍、饑荒、瘟疫的災害加給他們,讓他們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(17),這是神對他們違約的懲罰。

其實他們的這種違約行為,不只是這一次,而是他們長久以來的習慣了(1819);而這單一事件,只不過是顯出他們長久以來的習性而已。也就是說,由這一件事,就顯出猶太人心中所存在的觀念:他們就是習慣於不守約的民,就是只顧自己利益的人而已。也因為如此,神的懲罰臨到他們,是按著他們長久以來所行的,去報應他們(17)

在這一章中,我們看到了猶大人曾經短暫遵守,西底家向他們所建議的要求,就是要把希伯來的僕人和婢女釋放,因為這是神的律法。他們為何要短暫釋放這些僕人呢?原因應該是西底家要以這來討好神。因為現在是兵臨城下,西底家已經沒有辦法了,只有希望神可以幫助他;因此就用這好行為,來討神的喜悅。

釋放希伯來的僕人,是神的律法規定的,是到了第七年的時候,要讓他們回去。然而,這時的釋放,第一是代表以前沒有做得到這律例的要求,沒有在六年後釋放他們,才會一下子釋放了這麼多的僕人。也就是說,這就表示他們是不習慣遵守神的律例的。第二,這時的釋放,只是表面的遵行神的律法,而不是實際的遵行。因為這動作的目的,不是因心中的順服,乃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作的。他們希望以小數的利益,換取更大的利益,就是犧牲了奴僕的服事,換來耶路撒冷城的得救。

然而,當他們後來看而了埃及的軍隊出來,而巴比倫王的軍隊暫時離開他們時,他們認為目的已達,就馬上把奴僕叫回來。他們的釋放奴僕,或是不釋放奴僕,不是因著敬畏神的緣故,乃是因為利益之故。他們作事的目的,是為了利益,而不是為了順服神:若我作這事是有利益的,那我就去作;若我作這事是沒有利益的,我就不作了。而若我順服神,是有利益的,那我就順服;但若我順服神,是沒有利益的,我就不作了。這豈不也常是我們作事的原則嗎?

今天我們要順服神,要遵行神的命令,不是因為利益,乃是因為敬畏神。當我們行在神的話語中時,本身就一定是福氣,本身就一定是屬靈的益處。然而我們不太懂得看甚麼是真正的益處,我們以為物質的利益,才是利益,而不知道屬靈的利益,才是真正的利益。猶大人是短視的,是只從物質的利益、屬世的利益著手的。他們的是否聽神的命令,也是取決於是否有利益的。然而他們的利益觀,卻是錯誤的。他們不知道甚麼才是真正的利益,導致他們不斷得罪神,得不到神真正的保護,而最後被巴比倫王所滅亡,這就成為我們的鑒戒了。

西底家想到,要以釋放奴僕的方法,討神的喜悅,這其實也算不錯,因為有想到神了。然而,更重要討神的喜悅的方法,不是表面上的遵行神的話,而是心中的敬畏及順服。我們遵守神的律例,不是為了換取屬世的利益,而是為了使神得滿足,使神得榮耀。也就是說,不是為了我們的得到,更是為了神的滿足,是要把榮耀歸給神。若只有表面的順從,而沒有內心的順服,那遵行神的命令,只不過是暫時的,是表演式的而已。這從猶大人這件事中,就可以看得出來。我們今天遵行神的話時,是否也只是表演式而已?只是外表的動作?只是為了求取我自己認為的益處而已呢?當我們遵守神的命令時,是一定會有益處的,然而這益處不是我們所定義的,卻是神所應為的最大福氣,就是屬靈的恩典,而加諸給我們的。我們必須學習無條件的順服,以順服作為我們的喜樂、我們的福氣,這才是正確的態度。

這一章中也說到自由。他們把僕人釋放了,是給他們自由。而他們後來又把僕人叫回來了,這是他們的濫用自由。也就是說,猶大人自由地釋放,也自由地叫回,這是猶大人的自由意志。他們以為自己是自由的,其實是放縱,是被罪惡捆綁。因此,神就把另一種自由加給他們,讓他們自由於刀劍饑荒及瘟疫之下,以告知他們:他們以為的自由,其實是不自由;他們以為的自由,其實是放縱、是捆綁而已。今天我們以為的自由,我們引以為榮的自由,是甚麼呢?是否是放縱呢?是否是被罪惡捆綁呢?我們以為的自由,真實的光景可能是被罪惡捆綁而不自知的。當我們任意而為時,我們以為得到自由,其實是反被罪惡所捆綁而不得自由。他們以為自己可以任意而為時,神就把刀劍等的災害加給他們,讓他們知道,他們的放縱,所帶來的是被擄、是懲罰、是不自由。我們是否懂得甚麼是自由呢?只有行在真理中,真理才叫我們有真自由,這是我們該知道的。當神說,他們會自由於刀劍等災禍中時,就是指出他們的濫用自由,其實就是進入到刀劍的自由(懲罰)中;他們認為的自由,其實是捆綁而已。

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耶卅一21-40


2013/1/2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jeu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耶卅一21-40

這一段繼續說到神的恩典,神的救贖,而最主要的,乃是與他們立一新約。這新約不只是關乎以色列人及猶大家的(31),而且是關乎整個世人的。神要把祂的律法,放在人的裡面,寫在他們的心上,這就不只是外面的律法,外面的條例了,乃是放在我們裡面的生命,以及生命中的規範了。因此,神在這裡一方面說到祂對猶大人的拯救,另一方面,也說到祂對全人類的拯救,而這些拯救,乃是因著祂有一個底牌,就是基督。因著基督,神才可以把救恩賜下來;而因著祂可以把救恩賜下來,人類的罪才可以有解,人類才可以被創造成一個新人,神才可以創造一件新事(22)。我們因著基督,可以在祂裡面被創造,可以在祂裡面成為新人;而若有人在基督裡,他就是新造的人,舊事已過,都變成新的了。

人類犯罪墮落後,不斷令神失望。首先是該隱殺了他的兄弟亞伯,後來人類的罪遍滿了全地,終日所想的盡都是惡(創六5)。神就用洪水把人類毀滅,只揀選挪亞一家。之後,人類又建造巴別塔,要與神相比,並且人類又繼續犯罪。神又揀選了亞伯拉罕,而讓他的子孫成為大國,讓以色列人成為神的選民。然而好景不常,以色列人繼續犯罪,終於神也只得把他們趕往列國去。看到人類接二連三的犯罪,加上祂所揀選的猶大人的敗壞,神還有甚麼王牌呢?祂本可以滅掉人類,然而因著祂的慈愛,也因著祂與人所立的約,祂就不能滅掉人類。神雖然是慈愛,但祂也是公義的,因此,神如何解決這問題呢?若不是祂手上有一個願意為人類捨命的基督,就是祂的獨生子,祂的慈愛就無法達到人類,祂的公義就無法得以滿足。因此,基督是神可以立約、可以施恩的基礎,祂是一切問題的解決者。有了基督,一切的問題就不成為問題了;沒有基督,人類就只有滅亡一途,再沒有別的路,使人可以得救了。

這裡有一節聖經,說到耶和華在地上創造了一件新事(原文是創造),就是女子護衛男子(護衛又可譯為圍繞、尋找)。而原文中女子及男子是單數,那女子及男子又是誰呢?一個女子圍繞男子,這個女子,就是新約的教會,就是基督的新婦。從以弗所書中看到,神創造了一個新人,這個新人就是教會,就是在基督裡創造出來的一個新人,是基督的新婦。而這個新婦的丈夫,就是基督;也就是說,這裡的男子,應該就是基督。原來從某個角度來看,世上只有兩個人,一是先前的亞當,二是末後的亞當。而先前的亞當,即是我們一切的舊人;末後的亞當,就是基督,以及在基督裡面的新人。這個女子所圍繞的男子,不是先前的亞當,而是末後的亞當;這是代表教會與基督的關係,教會一直追求基督,得著基督,教會就成為基督的新婦,永不離開、圍繞在其身旁的新婦了。

此外,圍繞又可譯為尋找,這也可以說到教會對基督的仰慕及追求。我們對基督應是追求及仰慕,不斷的要得著基督,這就是尋求之意。最後,這裡說到女子護衛男子,這個護衛,可以代表滿足了男子的心,就是另一種護衛。原來當女子在男子身旁時,就成為男子的滿足,成為男子的幫助。這就回應了神在創218所說的:那人獨居不好,神要造一個配偶幫助他。這個配偶,就成為他的幫手。這個幫手,不是幫忙些甚麼,乃是分享心靈的一切,這就是教會與基督的關係,是一個新事、一個新約、也是一個新的創造。

(28)原來先前所作的,是神整個計劃中的一點。神的目的,不是為了拆毀、毀壞、傾覆、苦害,乃是為了建立、栽植。前面的毀壞,是為了更新、是為了後面的建造;目的不是為了毀壞,乃是為了更新。因此,當我們在一個目的的過程中時,我們不一定能明白神的心意;也不一定會知道最後的目的是甚麼。然而,我們若相信神有祂美好的計劃,凡事都是為了愛祂的人的益處時,我們就可以存感恩的心,接受神所安排給我們的一切環境及遭遇了。

(32)這裡說到神作他們的丈夫,但他們卻背了神的約。原來神不只是作他們的子民(33),而且要作他們的丈夫,這也是何亞阿書中所啟示的。然而,以色列人卻不覺得神是他們的丈夫,他們只認為自己是神的子民。他們沒有感覺神的愛,也沒有與神建立夫妻的愛的關係,他們只走在自己的路中,與神漸行漸遠,皆因他們不懂得夫妻的關係,才會發生與神疏離的情形。今天我們若與神有美好的關係,就不至於發生這種與神遠離的情形了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與神建立良好的關係,這才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應走的路。

(33)要把律法放在人的裡面,寫在人的心上,是不容易的。這是神把祂的生命,藉著基督的死而給予世人的。若不是神把祂的生命給我們,神是無法把律法寫在人的裡面及心上的。因此,神要作的工,乃是把神的生命給我們,如此我們才明白神的心意,也才可以有神的生命與能力,去完成律法的要求。

(37)神所立的約,是永不會廢除的。而神將要立的新約,不只是嘉惠全世界,當然亦包括以色列人在內。因此,當新的約出來後,以色列人也因著這約而得以存活,也因著這約而得著新的生命。因著這約的存在,以色列人也就永遠存在。這約是對所有的人都有益處的。

此外,這約是必然成功的,不必再立其他的約了(40)。所有的約,到了新約後就不必再立了。以前的約,以色列人不能守住,現在的新約,是所有的人,包括以色列人,若進入這約內,就必能守住的。因為這約不是給人一個條文,乃是給人一個人,就是基督。而這個人給了我們,我們就有神的生命,我們就可以完成這約,因此,這約是最後的約,也是必然成功的約。

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耶廿八


2013/1/19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ame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耶廿八

這一章是說到耶利米與假先知的對話,以及當假先知說了話後,耶利米的態度。當假先知哈拿尼雅說了相反的話後,耶利米如何應付呢?這些話是一般人所喜歡的,當事情還沒有到來時,對於聽到這些話的人們,他們是不容易分辨的。當耶利米才說到第廿七章的預言,說明神要列邦服事巴比倫時,哈拿尼雅卻說兩年之內,巴比倫王所加給眾王的軛,必會被折斷(211)。這裡就有兩個先知,都說是奉耶和華的名說話的(24 vs 13),眾人如何分辨呢?

耶利米聽到了相反的話後,他的反應是甚麼呢?他既從神那裡聽到了神的話,他又聽到了哈拿尼雅的話,他的反應是沒有馬上去反駁他,而是先說到分辨神話語真偽的基本原則:就是先知預言的平安,到話語成就的時候,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所差來的(9)。也就是說,若到了時候,話語沒有成就,那這人就是假先知,這些話就不是從神來的了。而因為哈拿尼雅說神在二年之內,會將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這地掠到巴比倫的器皿,都帶回此地(3),那等到二年後,就可以看得出來,哈拿尼雅的話,是否從神來的了。

耶利米為何沒有馬上反駁哈拿尼雅的話呢?我想耶利米第一是先有神的話,而神的話一般不會隨便更改的,因此,他應是清楚知道哈拿尼雅的話,不是從神來的。第二,他沒有馬上說他不對,但卻說出一些聖經的原則,就是神不改變的作事原則,而他是要告知眾人這原則。因為凡事都要在神既定的原則下運作,沒有例外。有些聖經的原則,是最基本的原則,是不會改變的原則,我們要知道那些是最基本的,然後用這些不變的原則,去衡量所發生的事,這就是耶利米的態度。因為事情可以改變,有時隨著時間的不同,以及不同的階段,神的話可能有不同的啟示;然而神作事的原則,是不會改變的。因此,我們應知道甚麼是神不改變的原則,如此我們才可以用這些不變的原則,去衡量所發生的事的。

第三,耶利米聽到這些話後,他的反應不是自己馬上說話,乃是來到神的面前,聽聽神如何說。他沒有馬上辯論這些話,而是看看神如何審判假先知的話。當我們遇到難處時,我們不要自己想法解決,也不必自己破解所碰到的難處,而是把這些狀況交在神的手中。神必有啟示的話語,是讓耶利米可以更按神的旨意,而回答假先知的。因此,耶利米不搶著自己說話,他所說的話,只是一般的原則,是不變的原則(7-9)。這些原則是不會變的,他就先把原則說出,如此他就不會自作主動,超越了日後神會來的啟示。耶利米說的原則,就是為了神以後說的話而鋪路的,他是讓神有機會說話,而不先於神而說話。這是耶利米的謹慎,代表他不越過神而說話,也不越過神而作事。

第四,耶利米說了這些話後,雖然聖經沒有多說他的動作,我們有理由相信,他一定來到神的面前求問神,然而神才會將祂的話臨到他的(12)。他一定知道哈拿尼雅的話是不對的,他就來到神的面前,求問神的話,也求問神如何應付這不對的話,結果神的新啟示就出來了。而這個啟示,除了否定了哈拿尼雅的話、明說這是謊言外(15),還要讓哈拿尼雅當年就死,而果然當年七月哈拿尼雅就死了(17)。原來當初哈拿尼雅說,兩年內神必讓猶大被擄的人歸回,而若眾人要知道這話是否真,就必要等兩年後才知道。然而,當神的話啟示了,懲罰來的時候,哈拿尼雅兩個月後就死了(1 vs 17)。本來是要等兩年,現在等兩個月,就知道耶利米的話是真的,而哈拿尼雅的話是假的了。因為耶利米的話應驗了,這就說明耶利米的話是真的。而哈拿尼雅的話,因為是與耶利米的話是相反的;若耶利米所說預言哈拿尼雅的話,兩個月後應驗了,就表示耶利米所說的一切話,都是從神來的了。如此就不必等兩年,就已經知道哈拿尼雅的話是假的,而耶利米的話是真的了。

當耶利米第一次說話,沒有直接與哈拿尼雅爭辯,而只說出神的原則時(9),神後來的啟示,也使用了耶利米所說的這個原則,來印證了耶利米的話。神讓假先知哈拿尼雅兩個月後就死了,這就背書了耶利米的話(16),這也就等於告訴大家:耶利米所說的預言,是可以應驗的;因此,耶利米其他的話,也都是可靠的。相反地,因為哈拿尼雅所說的話,與耶利米所說的話是不同的;若耶利米所說的話是應驗的,那就代表他所說的有關巴比倫的預言,也是對的了。這是神一方面用祂的話懲罰了哈拿尼雅,另一方面也藉這個懲罰,告訴猶大人耶利米的話才是真的。可惜猶大人還是不太明白神的旨意,這是很可惜的。

因此,在一個混亂的時代中,有真先知的話,也有假先知的話,我們應如何分辨呢?在這一章中,耶利米的方法及原則,可以值得我們參考。第一,我們要從聖經看大原則,就是第9節的原則。要從聖經的大原則去找答案,因為神的作為,永遠不會越過祂作事的原則的。第二,要來到神的面前,求祂的啟示及答案。這是即時的話語,是神當時的心意。而神即時的話語,是不會超過祂的大原則了。第三,當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時,神不只有話語的啟示,使我們知道當如何行,神更有祂的作為來印證祂的話,(這裡就是使哈拿尼雅死亡,藉以印證耶利米所說的是真的),使我們可以很快就知道,誰的話是對的;也使我們知道,神的作為是甚麼。但當神的作為出來時,我們也要觀察及思想,我們才會更易了解神的旨意的。否則哈拿尼雅雖然死了,人們若不思想神的啟示的成就性,就也不會明白神的真正旨意是甚麼的。

(13)人常常是不願意遵守神的話,以為不遵守神的話是更自由的。然而,當我們不遵守神的話,而要走自己的路時,就等於把木軛換上了鐵軛一樣。我們不認為神的路是好的,而走自己的路,以為可以把我們所認為的捆綁除去,其實是換來更大的及更真實的捆綁呢!求神讓我們常能無條件接受神的話,走在神的路而不是自己喜好的路中,那才是最大的福氣。


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耶廿三:19-40

2013/1/13 dimanche 耶廿三:19-40


撒但所喜歡用的一套,就是以假亂真。當神的話語出來時,撒但就一定會想法,把假冒的神的話也拿出來,使人混淆,也使人分不清楚甚麼是神的話語。就好像人類初犯罪時,當神叫亞當不要吃那分別善惡的果子時,撒但也說出了一些話,引誘人去吃那果子。神說不可以吃,撒但說神豈是真說;於是人就不易分辨,到底神說的是甚麼了。當初人犯罪時是撒但把神的話語扭曲了,使人分不出神的話語;而之後,撒但也常在神的子民、神的教會中,把模棱兩可的話語放在其中,使人也產生混淆而分不清楚神所說的話。假先知的模式,也就是撒但運行的模式,是從古到今撒但的作為,是我們要防備的。

因此,耶利米時代的假先知,就是撒但引誘人的翻版,是撒但把假的話語、自己的話語,來取代神的話語,使人相信之後,就產生墮落的結果。當國中充滿了假先知的話時,耶利米純正之神的話,就很難進入人的心中,於是撒但的計謀就得逞,他就可以用假的話來壟斷人的心了。今天教會中是否有假的神的話呢?是否有假的先知呢?肯定是會有的,而且還可能會不少的。當一個人不用心研讀神的話,但卻又要說出神的話時,就很易產生由自己的想法而出來的話了(16)。同時,也有一些人,他們說是作了異夢(25),就將所作的夢對鄰舍述說,想要使神的百姓忘記神的名(27)。於是就也混淆了神的話,使人不知神的真正意思是甚麼了。

今天神一切的話,人所該知道的,已全啟示在聖經中,我們的責任,就是要好好讀神的話,以整本聖經的真理,作為我們生活的指引,也作為我們分辨是否是出於神的大原則。若有人題說聖經以外的話語,那就不是出於神的;雖然似乎他們是奉耶和華的名而說的,那也不是真的,只是謲用永生神的言語而已(36)。這種人甚至只要說是耶和華的默示時,就已經是冒用神的名了(38)。我們在教會中,一定要謹慎注意傳講神的話,以聖經的話為標準,而不要動不動就冒充是耶和華說的,因為這是很嚴重的。若不是出於神而我們說是,那就會得到神的懲罰的了。

教會中為何會有這種假的話語呢?第一是因為人不想去研讀聖經,不願意花工夫去以禱告與神相交,於是就東拼西揍地,去找研經書,去找原文書,而用人的智慧,去把神的話寫成可讀的文章;以人的方法,代替屬靈的方法。這就好像耶利米時代的偷竊神的話一樣(參30),當人花了不少的工夫後,人就以為這是出於神的話,而不知道其實已經加上了不少人的意思了。因此,我們不能放棄自己在神面前下工夫親近神,要求聖靈啟示我們聖經的意思,而不只是讀幾本解經書,增加我們的學問而已。

第二,假的言語其實不是全部都是人的話語,有時是把神的話語及人的話語,混合後一同呈現出來,使人不易分出其中夾雜著有人的話語的。這就如撒但當初要引誘人犯罪時,他並不是全把神的話語除掉,他乃是以神的話語為底,再加上自己的意思的。若他完全否定神的話語,恐怕亞當夏娃是會知道的;但他卻說:神豈是真說,就可以不只有神的話,也加上了他對神的話的曲解及意見了。今天教會中常是不會馬上把神的話完全刪掉,而是會把神的話,再加上自己的意思,或是自己錯誤的見解,如此就使人不易分辨,這是不是純粹出於神的了。如此出來的話,就會使人更難分辨,到底這是不是真的神的話了。尤其是當人們不明白整本聖經的真理,而只聽一些斷章取義,或是神的話混了人的話之話語時,就更不易分辨了。

第三,當教會中只注重靈恩,而不太鼓勵人花時間讀聖經時,就很易產生一種情形,就是人會偏向於從靈恩中去得神的啟示,而不是從聖經中去得啟示了。因為從聖經中得啟示,要花工夫,要捨己,是人的肉體所不太想為的;但若得了說預言、作異夢的恩賜,就不必花太多的工夫去讀經,而是直接可以聽得到神的話了。若是如此,雖然靈恩確可以幫助我們很多,也帶來很多好處;然而,常是在好處來到時,人就忘了若一不留意,當人加上人的想法時,好的東西就會變成壞的了。靈恩雖然帶來好處,但若不留心,不知道人心比萬物都詭詐的事實,人就容易把人的話加入神的話中,就成為假先知而不自知了。當時耶利米時代的假先知,他們也可能不以為自己是假先知的,這是我們要儆醒的。

誰是這裡所說的惡人呢(19)?惡人至少有兩種,一種是屬世的惡人,就是為非作歹而陷害人的人。這種人我們都清楚知道,也都可以分辨出來,免受其害。但另一種惡人,就是屬靈上的惡人,他們說假的預言,他們引誘人離開神,他們說了自己的話,而還以為自己是在說神的話。這種惡人,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的;因為他們常常不是以惡人的姿態出現,而是以屬靈的姿態出現的。若我們不懂得分辨,就很易把壞人當作好人,把惡人當作義人了。

這裡是有一些人,來問耶利米有沒有耶和華的默示(33)。他們為何會問耶利米呢?第一是他們心中不安,他們遭遇不可定的環境,因此他們就心中惶恐,而想知道耶和華的默示是甚麼。第二也是因為他們或許覺得耶利米的話語,是比較可靠的,因此就來找他,希望可以得到神的啟示。然而,當他們願意問耶利米時,就表示當時的人有需要、當時的人心中缺少神的話,就渴求神的話。同時,也當他們渴慕耶和華的話語時,也正是撒但可以用假先知作工的時候。因為有人渴慕神的話時,撒但就可以用諸多方法,冒充神的話而誘騙百姓,使他們接受了假的話語而不自知了。因此,渴慕神的話是好,但若人心都渴慕神的話的這種情形下,若沒有人就把神的話正確的供應時,就容易產生假先知的話語,而使人陷在錯誤中,這也是我們該注意的。

若假先知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假先知,而仍認為自己是得到神的話語的真先知的話,那就更值得我們儆醒。是否我們其中,自己自認為是真先知,自己自認為有神的話,其實卻是加上了自己的意思,其實已是混淆了神的話,而不自知的呢?我們應求神,讓我們讀神的話時,更加準確;也更多花工夫來到神的面前親近祂,而不是只是在鄰舍中偷竊神的話語而已(30),這是我們應儆醒的。



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耶十九

2013/1/6 dimanche 耶十九


  這一章是神要耶利米,帶著從窰匠買的瓦瓶,到欣嫩子谷去,一方面宣布神審判的話:就是神必使災禍臨到欣嫩子谷(3),以及耶路撒冷的話(12,15)。另一方面,神又同時要耶利米把瓦瓶打碎(10),因為神要照樣打碎這民和這城(11)。在這裡耶利米不只宣布神的話,而且還帶著瓦瓶去,在行動上把瓦瓶打碎,這就表示神的決心,是不改變的;神的審判要臨到猶大人,是已經定局的。神如此作,是因為猶大人硬著頸項,不聽神的話(15)。而在這一段話的中文聖經中,神用了九個「必」字,說明祂的心意是堅定的,是不改變的。而且在這一段耶利米所宣布的預言中,也看不到神在公義中的憐憫,似乎沒有給他們留下了出路,似乎毀滅已是不可挽回的決定了。

  為何神已經決定要懲罰以色列人,而且沒有再給他們拯救的路呢?神所作的事,很多時候是對應人所作的而行的。若人選擇一條不要神的路,而且是久久不悔改,那神也就選擇一條不要人的道路了。因為人既然選擇不要神,那神也就「只好」選擇不要人了;這是相對應的。又例如當人不顧惜自己兒子的性命,也不聽神的吩咐:就是不可以把兒子作為祭物的吩咐;卻把自己的兒子,當作燔祭獻給巴力;那神也就不顧惜他們兒女的生命,讓他們各人喫自己兒女的肉了(9)。又例如人既不把神所賜的地方,看為寶貴,卻視為平常(4),那神也就同樣把這地方視為平常,而不特別保守。其結果就是仇敵可以把這地方擄掠,把這城毀壞了(8)。又例如當他們使欣嫩子谷滿了無辜人的血時(4),神也就使這谷變為殺戮谷,不再憐憫他們了。

  因此,人走的路是甚麼,所得到的報應也就是甚麼。若人選擇走神的路,那神也就與人同在,而神的福氣就會臨到他了。若人選擇走敬拜假神的道路,那神也就只好離開他,而結果就是咒詛的臨到了。這是因人所選擇的路,而得到走在此路中的必然結果的。我們必須慎選道路,不要選擇離開神的道路,否則就必然會自食其果的。

  神在這裡用了很多次的「必」,必就是必然,必就是沒有轉圜的餘地,是百分之百必然會臨到的了。神說了這麼多次「必」,但猶大人還是聽不進去,因為他們的頸項是硬的,他們的心也是硬的。他們也是必然不聽神的話的人,因此,神的必然是因為猶大人的必然,也是與他們的硬心相對應的。

  當人的心剛硬,而對神沒有回應時,神的心也就同樣剛硬,就不再施行憐憫了。因為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。人以為用剛硬對抗神,神也就只得用剛硬來回應人了。因此,神的九個「必然」,是從人心中的「必然」來的。人心中若是「必然」不聽神的話,而且是剛硬的心,就引來了神的「必然」了。因此,我們所得到的報應,其實常是我們自己種出來的。若我們種的是順服的心,則我們就必收到蒙福的果子;若我們種的是剛硬的心,則我們也就會收到神「必然」懲罰的果子了。若我們想神必然賜福給我們,那我們就選擇必然事奉神的道路,然後就必然會得到神所賜的福了。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,也是一條必然會如此的道路,若我們明白了,就應該走上去,因為這是必然蒙福的道路也。

  其實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,猶大人之所以讓神不再施憐憫,不是一天就形成的,他們從他們的列祖開始,就是如此(4)。而當一個人把離棄神的行為習以為常時,人們就會慢慢忘記神的律例,也以為自己所作的是正確的了。當我們所作的,已成為一種習慣時,有時是很難把之改過來的;同時,也不會覺得這是錯的。人是軟弱的,是不太容易分辨出甚麼是真理的;既是如此,我們就更要謹慎我們所走的每一步了。我們應常常檢討,我們所走的,是否還是在神的路中;我們是否仍是以神的話,作為我們生活的最高標準,而不是以其他東西,或是宗教的外表取代了。這是我們需要時常省察,免得走在錯誤的道路中而不知,免得遭遇神最後的「必然」出來,我們就沒法挽回了。

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耶十五

2013/1/2 mercredi 耶十五


這一段似乎較多是神與耶利米的對話,一方面神把祂的心意告訴耶利米,另一方面,耶利米也把他因著宣告神的話,而遭受的逼迫,告訴耶和華。有些是神對耶利米所說的話,也有些是神同時又向猶大人所說的話。有時是先向耶利米說話(11),之後又轉為向猶大人說的話(12-14)。神向猶大人所說的話,是代表祂的決定,而這決定,就是使災禍臨到他們,而且似乎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了。因為這時耶和華已經不再聽任何人的懇求,雖然有摩西及撒母耳這些很會代求的人,神也已決定不再施恩憐憫他的子民了(1)。

其實神的心情是難過的,他對猶大人已經沒有辦法了。因為神所用的辦法,一是神的話,二是患難的臨到。對於神的話而言,雖然神差遣先知,從早上到晚上向他們說話,他們也是不聽的;而對於患難而言,他們仍是不轉離所行的道(7)。這就是猶大人的問題,似乎已經是無可救藥了,這也是神為何要把他們毀滅之因,因為已經沒得救了。然而,神卻仍是在揀選得救的餘民,就是如耶利米一樣的人。對於整體而言,神是不再施憐憫了,因為他們的罪惡,大到一個程度,已經使神無法再忍受了;然而對於一些仍是對神忠心的人,就如耶利米、但以理等人,神仍是會保守他們,使他們仍然可以成為得救的餘數,仍然可以讓他們把救恩保留,使救恩日後仍可以從他們而出的。

因此,我們在這一段中,有看到神對猶大人的計劃,就是要把他們毀滅的計劃;但我們也看到了神對耶利米的拯救、造就及保護(11,19-21),就是要把得救的餘數保留的計劃。神對這兩種人是不同的態度:對於那些不聽話的猶大人而言,神是要毀滅他們,不再施恩典,不再聽他們的祈求;但對於耶利米等順服神的人,神卻要堅固他們,保守他們,造就他們,使他們可以繼續成為神救恩的出口,這就是神的計劃。

還有一點,就是雖然神是已經決定,不再施恩憐憫整個以色列民族,然而祂仍是關心他們的,祂的心是不忍的。雖然知道他們是不聽的,但神還是會以一個很無奈的心,說出他們的問題(5,8-9,13-14…等)。一般而言,若神要毀滅一個民族,尤其是外邦的民族,祂就不必說這麼多話了,也不必多作解釋了。然而對猶大人而言,神卻不是這樣;祂仍是不斷的說話,不斷的啟示祂的心情。若人已經不聽了,為何還不斷的說呢?

原來神要說出這些話來,不只是要說給不聽話的猶大人的,更是要說給聽話的猶大人,如耶利米等人。當猶大人不聽神的話時,神的話對不聽話的人是沒有用的;然而,神知道猶大人中仍有人是聽神的話的,因此神一方面要把祂的心意說出,一方面也讓聽話的人,知道神為何要滅絕這些在神的約保守下的人,以使他們更懂得神的心意。另外,神又藉著不聽話的猶大人,成為聽話的人的鑒戒;這就是一個反見證,讓人不要重蹈覆徹也。

在這裡我們也看到了一個事奉神的人的難處,尤其是在一群不信的人中,要服事神、要說出神的話語時,這是何等不容易的事啊!他們不只不聽,而且還會有攻擊的行動,有取服事者的人的命的可能(15)。若不是神的保守(11,20),耶利米可能就沒有命了。一個服事主的人,一方面是剛強的,但一方面也是軟弱的。我們可以從耶利米身上看得出來:他在人的面前,表現是剛強的,因為神要保守他,堅固他,所以人就不能勝過他(20-21)。然而,他在神面前,還是軟弱的,因為他覺得他是與遍地相爭相競的人,人人都咒罵他(10)。因此,他獨自靜坐,滿心憤恨(17),滿有痛苦而長久不止,他也覺得神沒有施恩幫助他,使他無法得到依靠(18)。

我們每一個服事神的人,都有自己的軟弱;但我們不必害怕,我們可以把我們的軟弱,帶到神的面前來;可以把我們的軟弱,在神面前盡情的傾訴。當我們傾訴時,那就是最好的醫治。在神永遠有祂的最好計劃,雖然我們暫時看不到,但神卻仍是會把最好的給我們的。當我們來到神面前時,把一切都告訴祂時,這就是最好的醫治了。

一個真服事主的人,有時確是很孤單的,就如耶利米所說的獨自靜坐一樣(17)。因著他願意行神的路,遵守神的真理,他就被這世界所孤立了。這世界是不守真理的,若我們願意立志照神的話而行,我們所行的,就與世界所行的漸行漸遠了。於是我們就似乎是很孤單的,因為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。在這時,我們還要行神的道嗎?耶利米就是在這樣的光景下服事的。環繞他周圍的人,大都是假先知,是說好話與假話的先知,而不是說神的話的先知。他似乎是被人唾棄的,是不為這社會所接納的。然而,雖然孤單,只要是行在神的道中,就不必害怕。當人不接納我們、不與我們交談時,我們最好的交談對象,就是神自己。我們就來到神的面前,與祂相交,這就是勝過孤單的最好秘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