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耶十九

2013/1/6 dimanche 耶十九


  這一章是神要耶利米,帶著從窰匠買的瓦瓶,到欣嫩子谷去,一方面宣布神審判的話:就是神必使災禍臨到欣嫩子谷(3),以及耶路撒冷的話(12,15)。另一方面,神又同時要耶利米把瓦瓶打碎(10),因為神要照樣打碎這民和這城(11)。在這裡耶利米不只宣布神的話,而且還帶著瓦瓶去,在行動上把瓦瓶打碎,這就表示神的決心,是不改變的;神的審判要臨到猶大人,是已經定局的。神如此作,是因為猶大人硬著頸項,不聽神的話(15)。而在這一段話的中文聖經中,神用了九個「必」字,說明祂的心意是堅定的,是不改變的。而且在這一段耶利米所宣布的預言中,也看不到神在公義中的憐憫,似乎沒有給他們留下了出路,似乎毀滅已是不可挽回的決定了。

  為何神已經決定要懲罰以色列人,而且沒有再給他們拯救的路呢?神所作的事,很多時候是對應人所作的而行的。若人選擇一條不要神的路,而且是久久不悔改,那神也就選擇一條不要人的道路了。因為人既然選擇不要神,那神也就「只好」選擇不要人了;這是相對應的。又例如當人不顧惜自己兒子的性命,也不聽神的吩咐:就是不可以把兒子作為祭物的吩咐;卻把自己的兒子,當作燔祭獻給巴力;那神也就不顧惜他們兒女的生命,讓他們各人喫自己兒女的肉了(9)。又例如人既不把神所賜的地方,看為寶貴,卻視為平常(4),那神也就同樣把這地方視為平常,而不特別保守。其結果就是仇敵可以把這地方擄掠,把這城毀壞了(8)。又例如當他們使欣嫩子谷滿了無辜人的血時(4),神也就使這谷變為殺戮谷,不再憐憫他們了。

  因此,人走的路是甚麼,所得到的報應也就是甚麼。若人選擇走神的路,那神也就與人同在,而神的福氣就會臨到他了。若人選擇走敬拜假神的道路,那神也就只好離開他,而結果就是咒詛的臨到了。這是因人所選擇的路,而得到走在此路中的必然結果的。我們必須慎選道路,不要選擇離開神的道路,否則就必然會自食其果的。

  神在這裡用了很多次的「必」,必就是必然,必就是沒有轉圜的餘地,是百分之百必然會臨到的了。神說了這麼多次「必」,但猶大人還是聽不進去,因為他們的頸項是硬的,他們的心也是硬的。他們也是必然不聽神的話的人,因此,神的必然是因為猶大人的必然,也是與他們的硬心相對應的。

  當人的心剛硬,而對神沒有回應時,神的心也就同樣剛硬,就不再施行憐憫了。因為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。人以為用剛硬對抗神,神也就只得用剛硬來回應人了。因此,神的九個「必然」,是從人心中的「必然」來的。人心中若是「必然」不聽神的話,而且是剛硬的心,就引來了神的「必然」了。因此,我們所得到的報應,其實常是我們自己種出來的。若我們種的是順服的心,則我們就必收到蒙福的果子;若我們種的是剛硬的心,則我們也就會收到神「必然」懲罰的果子了。若我們想神必然賜福給我們,那我們就選擇必然事奉神的道路,然後就必然會得到神所賜的福了。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,也是一條必然會如此的道路,若我們明白了,就應該走上去,因為這是必然蒙福的道路也。

  其實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,猶大人之所以讓神不再施憐憫,不是一天就形成的,他們從他們的列祖開始,就是如此(4)。而當一個人把離棄神的行為習以為常時,人們就會慢慢忘記神的律例,也以為自己所作的是正確的了。當我們所作的,已成為一種習慣時,有時是很難把之改過來的;同時,也不會覺得這是錯的。人是軟弱的,是不太容易分辨出甚麼是真理的;既是如此,我們就更要謹慎我們所走的每一步了。我們應常常檢討,我們所走的,是否還是在神的路中;我們是否仍是以神的話,作為我們生活的最高標準,而不是以其他東西,或是宗教的外表取代了。這是我們需要時常省察,免得走在錯誤的道路中而不知,免得遭遇神最後的「必然」出來,我們就沒法挽回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