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代上二十



2019102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medi        代上二十

這一章很短,是說到大衛及以色列人與亞捫人及非利士人的戰爭,我們看見的,是不斷的戰爭,不停的戰事,似乎打勝了一次,還會有一次,是沒有止息的。而這些仇敵,在外面的是顯而易見的,但在裡面的,卻不容易發現;裡面的敵人,就是我們的己,就是我們的私慾。原來這時候,在第1節的當中,就發生了大衛犯罪的事,而這事在這裡沒有記載下來!這代表甚麼呢?這一章我們看見的,無論敵人多麼偉大、多麼的高大、多麼的有戰力、或是有好的武器,似乎都敵不過大衛及以色列人,他們外面的戰爭,是一直勝利的,但大衛裡面的戰爭,卻是一直失敗的。他不只是犯了姦淫的罪,而且還罪上加罪,不停止地犯罪,犯了一個淫亂的罪後,又犯了一個殺人的罪。這是代表一直的失敗。原來當這一章聖經,給我們看到了一直的勝利時,我們卻發現隱藏了裡面的失敗,而且是一直的失敗,這確是很諷刺的事呢!

這一章聖經中,我們看到的是勝利,而且多是兩次或以上的勝利;對亞捫人的仗,是第二次的勝利,十九章是第一次的勝利,這是第二次;對非利士人,也是第二次的勝利,並且加上第三次的勝利。對外面的敵人,他們是不斷的勝利,我們看得到的,就是不斷的勝利,而且還可以把敵人的財物搶奪了過來(2),而且還可以將敵人放在鋸下、或鐵耙下、或是鐵斧下(3),這代表可以把原屬撒但的東西,現在獻上給神用。這是事工的勝利,是使命的達成,是我們看得見的成就。然而,這些的成就裡面,還隱藏了甚麼呢?就是隱藏了大衛的罪,在這裡是完全看不到的,是被遮蓋起來的。

今天我們在教會中,我們看到的成功是甚麼呢?我們或許有事工的成就,我們或許看到了勝利,我們也看到了人數的增加,或是甚至把我們從世界擄來的東西,獻上給神、為神而用,這似乎都是美好的,也在這裡看不到失敗,也看不到我們的己、我們的罪。然而,只要有一件罪出來,只要有己的出來、私慾的出來,這些美好的成果,就都被這罪破壞了。然而一般而言,我們看到的,不是己的問題,也看不到隱而未現的罪;我們看到的,是事工的成就,是獻上給神的東西,這些看得到的,就會把我們看不見的遮蓋,於是我們就以為自己是成功的,是可以獻上給神的;卻不知道在背後卻是罪惡的出來,這罪的出來,就會完全破壞了我們的成果,使神的心悲傷憂慮,而我們仍是不知道,仍是在誇我們的成就,以為我們所做的,是合乎神的心意的呢!

耶穌對老底嘉教會的責備中,是說到不冷不熱的光景,這種不冷不熱的光景,不只是熱,而且是冷;也就是說,又有冷、又有熱。然而我們看見的是甚麼呢?可能只是看到了熱,而看不到冷的一面!老底嘉教會的人,只看見自己的富足的,是發了財,是毫無缺乏的,他們卻看不到自己是赤身的,是看不見的,而更可憐的,是耶穌只是站在門外,根本就離開了他們而不與他們同在!這才是更可悲的光景呢!這就是說,因著有罪、因著有己、因著看不見自己的問題,他們所擺上的事工、所擺上的成就,就都一筆勾銷,全都不能獻上給神,這就是現今教會的光景,是老底嘉的光景,但卻自以為是富足的,是發了財的,是可以獻上給神的。

問題是在那裡呢?當列王出戰的時候,約押是率領軍兵,毀壞亞捫人的地,圍攻拉巴,然而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(1)。大衛這時不是過一個爭戰的生活,本來是在爭戰的環境中,但他卻過著一個不是爭戰的生活,這樣的休閒,就促成他犯罪的機會。也就是說,在這個爭戰的環境中,你卻不以為自己是在爭戰中,你卻把自己放在輕鬆中,於是問題就出來。原來在我們的日子中,我們都是處在一種爭戰的生活中的,這就是以弗所六章所說的生活,我們不只面對外面的環境,而且還要面對裡面的環境,就是撒但的引誘,就是隨時隨在的爭戰;若我們沒有儆醒,我們不覺得需要戰爭,當別人在爭戰的狀態時,我們卻在睡覺,那必然會失敗的。

我們的外面環境,是有不斷的戰爭的,這就是約書亞記所告訴我們的:即使約書亞如此努力的爭戰,他還是要說一句話,就是他年紀老邁,還有許多未得之地!這就代表我們的戰爭,是一生的,是不會止息的,也是不能休息的;直到我們離世前,這戰爭還是要繼續的。這就是我們面臨的狀況,是不能鬆懈的,是要隨時上緊發條,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,就可以放鬆的。外面的仗是不斷的打的,是不能因為我們第一次的成功,就可以一勞永逸的。

有時我們在教會的服事中,得到一次的大成功後,我們就以為可以一勞永逸,就可以不必太緊張。很多時候,我們在世上的工作就是這樣,得到一次成功後,就可以休息,就可以歇一歇氣,這是正常的,也是這世界的律。然而,在屬靈的事工上,卻不是如此的!我們不能因為一次的成功,就可以鬆懈下來的,我們必須是時刻儆醒,因為我們的仇敵,是不休息的,我們也不能因而鬆懈下來,否則,就必然會出問題的。

外面的敵人是容易的,也是看得見的,於是明槍就易擋;但裡面的敵人,常是我們忽略的,也是我們看不見的,於是這就是暗箭難防。然而一個有屬靈眼睛的人,他應是看得見看不見的東西的;外面的環境勝利了,但若不理我們裡面的問題,不注意我們的己的問題,就很容易把我們的成功,變成失敗的結果的。因此,我們不只要注意外面的戰爭,還要注意裡面的戰爭、內心的私慾,因為後者常是看不見,卻是重要的,是決定真正勝負的主要戰爭!

還有一樣是看不見的,在這裡是隱藏的,就是烏利亞的死亡!這裡列了三個偉人的死亡,都是外邦人(8),這是明顯看得見的;然而,還有看不見的呢?就是烏利亞的死亡,這不是外邦人的死亡,是自己的英雄的死亡。為何他會死呢?為何在這裡看不到呢?因為我們常看不到我們的罪、我們的問題,而這些罪導致的死亡,有時比外面仇敵的死亡還多呢!因為不只烏利亞死,連帶也有幾個人死(撒下十一24),而敵人方面,這裡只說有三個人死,但烏利亞的死亡,連帶的人也死了一些,應是比三個人多的。今天我們在教會中,只看到有敵人死,卻不知我們的己,導致別人死亡,或許比敵人的死亡還多呢!我們心中恨人,把人殺死而不自知(恨人的就是殺人的),這是我們的問題,值得我們省察的。

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代上十六1-6



20191020           diman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上十六1-6

這幾節聖經,說到大衛獻祭、祝福及設立歌唱的人,他把舊約的事奉,進入到新約裡面,他讓利未人的事奉,不只是工作的事奉,更是加入心靈的事奉,這才是完美的事奉。若摩西是定下舊約的條例,那大衛的條例,就是新約的條例,而新約的條例,就是為了成全舊約的條例,是加入了與神的關係,加入了對神的愛、對神的感恩的回報。

大衛在這裡獻上甚麼祭呢?在舊約的時候,是有五種祭的,就是燔祭、素祭、平安祭及贖罪祭、贖衍祭的。然而大衛在這裡,只是獻上了燔祭和平安祭,這代表甚麼呢?同時,大衛為何可以獻祭呢?若大衛是活在舊約的世代時,他是不能獻祭的,因為他不是利未支派的人,他不是祭司,他沒有資格獻祭的,然而大衛為何可以獻祭呢?除非他是代表新約的身份,他才可以獻祭;因為新約時代,每個信徒都是祭司的身分,是君尊的祭司,不只可以獻祭,而且是必需要獻祭的。

新約的祭中,我們所要獻上的,不是贖罪祭,乃是燔祭及平安祭,因為基督已經為我們獻上贖罪祭;而燔祭從某一個角度來看,是包含了素祭在內的,因為燔祭是把自己整個人獻上,包括他的生活、他的簡樸生活,都獻上給人使用。為了燔祭的獻上,人必須過一個簡樸的生活,這就是素祭所代表的。而平安祭呢,乃是我們對神的恩典之回應,是對神的感謝。我們領受了不少神的恩典,這時我們就要對神的恩典有回應,這回應就是獻上平安祭,與神相交,這是大衛所做的。

原來大衛所成就的,是成全律法的動作,他要把舊約的律法成全,他不是破壞律法,不是改變律法,乃是成全律法。他把愛加入在律法內,把對神的恩典回應加入律法中,如此律法就不只是外表的儀式,乃是裡面的實際、裡面的愛了。因此,舊約中有摩西的樣式,是神在山上啟示給摩西的,這是西乃山的律法,就是山上的樣式;另外又有大衛的樣式,是神啟示給大衛的(廿八111219)。大衛建造的,不是一個物質的殿,因為物質的殿是在舊約,而在新約的信徒,是沒有物質的殿的。新約的殿,是屬靈的殿,是裡面的殿,是在我們心中建殿,因此,大衛的工作,也是建造屬靈的殿的工作,而不是建造物質的殿的工作。

這樣我們就明白了,神為何不讓大衛建造聖殿呢?因為神要大衛提高層次,先把屬靈的殿建好,然後才是所羅門建造物質的殿。大衛負責的殿,乃是屬靈的殿,而所羅門負責的,乃是外面物質的殿;新約時所建的殿,乃是屬靈的殿,而不是舊約時物質的殿。故此,大衛就是活在舊約中的新約人,或是以新約的形態活在舊約中的人。因為若大衛不是活在新約的條例中,他是不能獻祭的,而神藉著大衛的獻祭,啟示我們新約時最重要的,不只是神與我們同在,更要加上我們與神相交,我們對神的愛的回應,這就是詩歌班加上去所代表的意義。

這裡大衛沒有看得見的殿,只有看得見的帳幕,這就代表大衛不是建造宏偉的聖殿,乃是建造看不見的心靈之殿。他獻上的,沒有贖罪祭,只有燔祭及平安祭,這是代表新約的祭,因為新約時,基督已經為我們贖罪,我們不必再獻上贖罪祭,這時我們獻上的,就只是對神的愛的回應的祭,就是燔祭及平安祭而已。這就是保羅所說的,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、是神所喜悅的、是理所當然的。大衛幫我們打開了舊約的答案,幫我們建造一個屬靈的殿,如此我們就可以直接來到神的面前,以詩歌、感謝、讚美來事奉祂。

因此,聖殿的事奉有兩種,一是摩西所設立的條例,就是祭司利未的獻祭工作,這是工作的事奉,是舊約條例的遵行,是神公義的要求,是我們必須遵守的。另一就是大衛所設立的條例,就是歌唱的條例,就是新約的條例,就是約櫃前的事奉,有頌揚、稱謝及讚美耶和華,這是約櫃前的事奉(4)。如此我們就明白了,原來舊約時有會幕的事奉,也有約櫃前的事奉:會幕的事奉是摩西所設立的,是獻上各種的祭的條例;但約櫃前的事奉,乃是心靈及誠實的事奉,是直接來到神的面前,與神相交、對祂恩典回應的事奉。因為這時聖經所用的字,不是說會幕的事奉,乃是說約櫃前的事奉(4)

甚麼是約櫃前的事奉呢?約櫃是預表神的自己,是神的榮耀,因此,在約櫃前的事奉,包括頌揚、稱謝、讚美、就代表直接事奉神,直接來到神的面前,與祂相交、向神傾心吐意,直接把我們的愛獻給神,如此就可以滿足神的心,也是大衛所設立的事奉。若是如此,我們就明白了,今天神所要的,不是千千萬萬的牛羊,乃是我們對神的愛、我們對神的心。若我們對神的愛、神的恩典是沒有回應的,我們只是在事工上服事神,而不加上愛神的心,那這樣的服事,只是舊約的服事而已。舊約的服事的一個問題,就是沒有愛,只有外面的儀式,這就是瑪拉基書總結了舊約的問題時,所帶出來的結論。

瑪拉基書一開始時神就說:我曾愛你們,你們卻說祢在何事上愛我們呢(瑪一2)?之後,神就把以色列人的光景說出,他們不是沒有獻祭,但他們卻獻上有殘疾的祭物(8);為何會這樣呢?因為他們失去了愛,只有舊約的祭物,而沒有新約的祭物(就是愛),後者是大衛所創立的。今天我們是否也只是獻上舊約的祭給神,而忽略了新約的祭、就是大衛所設立的祭就是愛呢?若我們在教會中能說萬人的方言,卻沒有愛,就成了鳴的鑼、響的鈸而已。大衛所設立的祭,不是鳴的鑼、響的鈸而已,乃是加上愛的內容,這就是新約的事奉。

當大衛與神相交,而得到與神和好後,他自然就會把這福氣給每一個以色列人(3),這是先與神和、然後才可以與人和;若我們不能先與神和,就不能與人和。而與神和的方法,就是不斷與神相交,如此才可以得到能力,可以賜福給別人。因為能賜福給別人的,也是需要神的能力的,若我們不能與神相交,就不會有能力去賜福別人的。

還有一點,這裡沒有說到祭壇,那大衛獻祭是如何獻的呢?當然一定要有祭壇,那祭壇為何不說呢?新約時我們有一祭壇,其上的祭肉是帳幕供職的人不可同吃的(來十三10),這是新約的祭壇,這祭壇一方面是基督自己所獻上,另一方面,代表我們隨時獻上給神的新約的祭,這祭是給神吃的,不是給人吃的,乃是我們對神的愛。

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代上八


20191010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jeu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代上八

這一章是說到便雅憫的家譜,這一章家譜的特徵,第一是說到很多的兒子,好像人數眾多的樣子;第二,是說到他們有不少的族長(61013),這表示他們是強壯的;第三是說到他們似乎是可以打仗的,因為有不少的大能勇士,弓箭手等。他們在士師記時,本來就是會打仗的人,他們可以用二萬六千人,打敗以色列人的四十萬人,而且殺死了以色列人四萬人(士二十15至廿一31),雖然後來是敗陣下來,但他們第一,是勇敢的,第二,他們是會打仗的,第三,他們似乎也是沒有手足之情的。他們做了壞事,不肯認罪,用打仗的方式去解決,而不是以認罪悔改的方式去解決(士廿12-14),這是便雅憫人的問題。

因此,從這一章中所看到的便雅憫人的家譜,我們就明白了,原來他們是有很多大能的勇士的,他們也是會打仗的,但由於他們會打仗,他們就以打仗的方式去解決問題,以武力的方式,對付他們的弟兄,雖然他們最先是成功的,是以世界的方法去處理問題,但最後還是快遭到滅種的威脅,這是用世界的方法,去解決問題後,雖然似乎最先是成功的,但其實他們不只不能解決問題,而且還會產生更大的問題,而且還會遭到滅亡的終局。若不是以色列人的憐憫及想法,他們這一族人,就已經滅亡了。

因著他們有武力、有族長、有戰力、有人數,於是他們就會自持武力、用世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,於是他們走的路,就是屬肉體的路,就是世界的路。這樣的路,最初似乎是成功的,但最終必然會敗亡的。便雅憫人就是這樣,他們最先是以武力犯罪(士十九),之後,當以色列人討罪的時候,他們又不認罪,而且是想用武力去遮蓋罪(士廿13),他們因為有武力、有勇士,就以為武力勝於一切,就以武力來處理一切的問題,於是他們由於有很好的環境,就以世界為他們的倚靠,他們就不走真理之路,他們做錯了事,殺了人、犯了罪,但他們不會來到神面前認罪,而只是想以武力來遮蓋罪,這就是便雅憫人的路。

由此來看,這個家譜本來是寫不出來的,因為本來他們是要滅種的,只是由於以色列人的憐憫(就是神的憐憫),他們才可以繼續存活,再次成為一個支派(士廿一),可以寫在聖經中的;不然,他們就應像但支派及西布倫支派一樣,不會寫在聖經上的。能夠寫出這個族譜,就證明是神的恩典、神的憐憫,再次給他們一次機會,讓他們可以學功課(可惜他們還是學不會)

今天我們在世上是否有一些成就呢?我們是否有世上的好條件,是否有世人所認為的武力,就以此為我們的倚靠呢?便雅憫人犯了罪,不願意交出兇手來,主要原因是他們覺得自己的武力是強的,他們可以自己作王,不必神作王,也不服其他人的勸戒,這就是世界的武力、世界的好條件,就把人屬靈的倚靠打破了。今天我們若在世上有好的條件時,我們的態度會怎樣呢?大衛與掃羅就很不一樣,大衛得了國後(得到好條件),他所想到的,是神的約櫃沒有地方居住,他所想的是為神而想,不是為己而想。他得到世界的好環境後,是想到為神而活的;但便雅憫人呢?他得到世上的好環境後,卻是用來遮蓋罪惡的,這就是便雅憫人的問題。

現在他這個族譜能寫在聖經中,這代表是神的憐憫,是神的恩典臨到他們,才可以繼續有這一個族譜的出現,若不是如此,他們在士師記時,就已經滅種了。因此,他們這一個族譜之所以能夠出來,不是靠他們的勇力,而是靠神的憐憫,今天我們的成就,到底是因為我們的武力、我們的好條件呢?還是因著神的恩典、神的憐憫呢?從便雅憫的家譜來看,我們就明白了,原來這個家譜的出現,不是因為他們有這麼多的兒子,也不是因為他們有這麼多的勇士、這麼多的族長;他們有這麼多的勇士及武力,若不是神的憐憫,這些武力及勇士,原來反而是要讓他們滅種的原因呢!

原來表面來看,世界好像能給我們很多的好處,讓我們可以活得更好、更容易,但真實的情況卻是這樣:世界的東西,若我們倚靠它、以此為我們的驕傲,因而不要行神的道,那結果反而是害了我們,反而造成我們滅種的原因呢!雖然世界的東西,第一、兩次或許可以成功,就如便雅憫人兩次打以色列人都勝利一樣,但至終是必然會敗亡的。今天便雅憫人的家譜,仍然可以寫在聖經中,是因為神的憐憫,是因為神的手幫助,而不是他們的人數、他們的武力;然而,便雅憫人知道嗎?他們知道一切他們所有的,都是神所給的嗎?他們有學到這個功課嗎?

掃羅也是從這個家譜中選召出來的,然而掃羅有學到功課嗎?他知道這個家譜能夠寫出來、便雅憫人仍然能夠存活,那是神的恩典嗎?當神揀選了掃羅後,他會了解神的恩典,讓他可以再有一次機會,倚靠神的恩典,而活出不一樣的生活來嗎?掃羅還是靠勇力、還是靠自己的能力,他忽略了神的命令,他也忽略了神給他的使命,他還是用武力,去追殺大衛,還是用世界的方法,想去保持他的王位。神再給這個支派一個機會,讓他們可以學會倚靠神的功課,但神失望了、也後悔了(撒上十五11),這就是神給他們再一次機會,他們還是流失了這美好的機會。

掃羅因著不聽神的話,本也有滅種的危險的,然而還是神的憐憫臨到,他們才不致滅種。當基遍人懇求要七個掃羅的後裔,把他們殺死時(撒下廿一6),大衛就想法把掃羅的妃嬪所生的兒子交給他們,卻保留了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(撒下廿一7),如此才可以讓米非波設的兒子及後裔,可以在這家譜中顯現出來(34-40)。只是這個家譜,雖然也是有不少的後裔,但卻已經不是君王的家譜、不像馬太一章中君王的族譜一樣了。

也就是說,這個家譜中有兩個恩典的痕跡,一是整個家譜之可以出現,是因為神的恩典,不然他們早就要滅族了。第二是約拿單的兒子之可以出來,是因為大衛的憐憫,也就是神的恩典,讓他的後裔仍然可以眾多。因此,一切都是神的恩典,不是他們的武力,也不是他們的勇士、族長的功勞,乃是神的憐憫,這個家譜才會出現在這裡的。今天我們能活到現在,全都是神的恩典,但我們有在恩典中學到功課嗎?我們有因著恩典,而更謙卑地活在神面前嗎?


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代上一34-54


20191002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ercredi            代上一34-54

這一段中所記的,除了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、以撒的兒子以掃及雅各外,主要記載以東地的諸王,是突然從西珥開始記載的(38,參創卅六20-21)。為何突然記這些人呢?本來是神揀選了亞伯拉罕,然後他的孫子有兩人,一是以掃、二是雅各(在這裡已經稱為以色列,而不再稱為雅各),這兩人本來是以掃為大、為長子的,但其中因為以掃不希罕長子的名分,他不懂得屬靈的福,只想要屬世之福,他就把屬靈之福,用屬世之福換掉,於是他就失去了屬靈的福,是很可惜的。

這一段中,34節是接著上面亞伯拉罕的兒子而說的,亞伯拉罕有三個後裔出來的子孫,一是以實瑪利、二是他的妾基土拉所生的兒子,三是撒拉所生的以撒。這三個後裔中,神揀選的是從撒拉生的兒子以撒。而以撒的兒子中,神所揀選的,乃是以色列,而不是以東。

我們先看亞伯拉罕,他代表甚麼呢?我們說過,神不只是在這麼多的人中作揀選的工作,而且他還作工在人身上,使他們成為可用之器皿,將來讓基督可以在他們身上出來。而亞伯拉罕就代表這樣的人,是神在他身上作的工作,讓他成為信心之父,可以承受神的救恩;因為神的救恩,是要以信心接受的,於是神就藉著亞伯拉罕,告訴人甚麼是信心,也啟示人要以信心接受救恩,因信才可以稱義,這是神所定的得救之律。

亞伯拉罕是從沒有信心(創十七17),到成為信心之父,從生以撒的事上,到獻以撒的事上,是神在他身上做工,讓他的信心,是從沒有到有,從小的信心到大的信心,這是羅馬書所結論的(羅四17-21)。因此,他的信心是神給的,是神藉著生孩子的事,讓他的信心成長,讓他學習完全倚靠神,完全投靠神,這就是投靠神的信心。自己是沒有信心的,但當他願意順服神的話時,他就可以有信心,他就可以從神得到信心。

原來神在這些家譜的人中,找到可以承受神的信心的人,讓他成為一個榜樣,就是因信稱義的榜樣。原來神的救贖計劃中,就是要以因信稱義為基礎,因為人是沒有義的,因此,人就需要學習一件事,就是因信稱義,就是投靠神的信心,就是學習白白的得到神的恩典。不要以為白白得到神的恩典是容易的,那不是容易的,因為要把自己的老我丟掉,要把以實瑪利的想法去掉,完全順服神的啟示,接受神的計劃,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,這是不容易的。原來信心是神在這些家譜中,找到一個人而作在他身上的工作,讓人知道神的計劃,不只是揀選人,不只是基督的出來,而且是讓人成為接受神的信心的人,且以信心作為得救的條件,而不是人的義。這就是神預備人所做的工作,是神在救贖中所預備的條件;也就是說,神不只是預備了人成為基督降生的出處,也預備神的信心,讓人可以接受基督。

亞伯拉罕的兒子中,神只揀選以撒,讓他可以承受亞伯拉罕的一切;而以撒只有兩個兒子,比較單純,不像亞伯拉罕有不少的兒子(8)。這兩個兒子中,那一個可以承受神的恩典呢?這裡是先描寫以掃,以掃後來遷居以東,以東在以色列成國之前,就已經成國了(43);以掃居住在以東,也很快就成為一國。那以掃有兩個最先,一個是長子,是先出生的長子,是有權承受產業的長子。第二個優先是先有國,而基督是要降生在一個國度中的。然而,這兩個優先,都不是神揀選的條件,因為這只是屬世的優先,不是屬靈的優先。神要的優先,不是屬世的優先,乃是屬靈的優先,我們要爭取的,不是屬世的優先,乃是屬靈的優先。屬世的常是在先的,但若我們誇屬世的,就會把屬靈的攔阻了,反而讓屬世的成為屬靈的攔阻。

例如以色列人建造了聖殿,然而建造聖殿不只是物質的殿,更要建造屬靈的殿,這是哈該書及撒迦利亞書所啟示的。若以色列人建了物質的殿後,就以為因著有了這殿,神就必然會賜福給他們,於是他們就只獻上外表的祭物,卻忽略了心靈的敬拜,如此這物質的殿,就攔阻了屬靈的殿的建造,就攔阻了真正屬靈的敬拜,於是他們後來的亡國,就是與他們只注重物質的殿,而不注意屬靈的殿的建造有關。

因此,這一段家譜中,描述了這麼多的以東地的王,也描述了以掃這麼多的兒子(35,共5),然而,兒子所生的兒子卻只描述了兩人,這兩人共有11個兒子;那其他三人就不描寫了,而馬上轉到西珥的描寫(38),那西珥是誰呢?那是以東地原有的居民(創卅六20),是因為以掃移居以東地,就說到這些外邦人的後裔,而不是以掃的後裔了。這代表甚麼呢?第一,以掃不是在神所應許之地生活,這就代表是偏離了神的道的人,就得不到神的福;第二,當他們到了外邦人之地時,這個家譜就轉到外邦人的家譜中去,這表示他的家譜,就等同外邦人的家譜,就失去了神揀選亞伯拉罕的意義,而這時他的三個兒子的後裔就不再描寫,而變成描寫以東地的王的兒子了。

當我們不明白神的旨意,當我們走自己的路,走世界的路時,神的揀選就失去,神的恩典及福氣就失去,這就是以掃所代表的。在屬世的位分上,他本是長子,他本是可以承繼神的福氣,就是亞伯拉罕的福氣的,然而,因著他重視的是屬世的福,而不是屬靈的福,於是神就把屬靈的大福拿去了。雖然他很快就如外邦人一樣,建立了一個國,就是以東國,因為他周遭的人,都是建立一個國的,於是他就有樣學樣,就也建立了一個屬世的國,是按照外邦人的模式建立的。

當我們接近世界時,世界是用世界的模式行事的,這麼多人已經有王治理,那以掃就效法他們,也建立了世上的國。然而神要建立的國,是揀選一個順服的人做王,是屬靈的國,與外邦人的「有君王治理他們」是不一樣的。神需要的王,乃是順服神的王,乃是以神的旨意為旨意,執行神的吩咐的人,這就是後來神揀選了大衛作王的原因。屬靈的事是不必快的,但一定要合乎神的旨意,屬靈的事,不是從學效世界而來的,乃是神自己建立的。外邦人已經建立了國,也已經有君王治理,但這是代表人心中的王,因為已有了王,就不管神這個萬王之王,就反而離棄了神,這就反而造成問題。

因此,這一大段聖經中說到外邦人的王,這表示人在建立自己的王,而不服神、不以神為王,這就是人的問題,是一個本來可以承受神的恩典的以掃,最後走上的路,就是效法這個世界,就是先建立了自己心中的王,就不能讓神作王,就不能成為神所喜悅的國度,不能讓基督降生在這國度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