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多三

 20231231     用生命傳福音、領人歸主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 多三

上一章是說到教會的生活,這一章一開始,就說到執政的和掌權的,保羅要信徒聽從他們,隨時預備作各樣善工(1);這代表這一章聖經,是說到信徒在社會中的生活。信徒的事奉不是止於教會,更是要在社會中生活,並且負有領人歸主的使命。教會是由神掌權的,而社會是由執政掌權者帶領的,二者是不同的;然而,神要我們有一個基本的態度,就是不只是在教會中要順服神、以及順服神所揀選的長老;而且在社會中的服事,也要從順服作官的、掌權的開始的。順服社會掌權者的權柄,是要出於內心的,因為作官的也是神設立的權柄(羅十三1),順服他們就是順服神。若要在社會中事奉神,就必須先有一個態度,就是服從掌權者的權柄,這是裡面的心態,是基本的條件。

當我們有了正確的心態後,就要隨時準備作各樣的善事(1),這是外面的行為。我們在社會中的服事,目的是領人歸主,因為我們從前也是因著神的憐憫,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的(5);故此,我們就負有一個使命,將福音傳給他們。因此,第一步是有一個順服的心態,第二步是隨時準備作各種善事;一是心、二是行為。保羅在這裡沒有說到用言語傳福音,也沒有指出這是福音的使命;但保羅指出這個世界的問題,是用信徒未信主時的光景來說明(3);而因著信徒被神拯救,我們也應讓其他的人被神拯救,這就是要信徒去傳福音的隱意。

保羅用我們自己得救的例子,說明既然我們可以得救,是因著神的恩慈和憐愛(4),我們也應讓世上未得救的人,也可以因著神的恩慈和憐愛而拯救他們,讓世人可以得救。然而,不只是神的工作,而且還要加上我們的工作,我們要把福音傳給他們,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?保羅沒有直接要提多用言語傳福音,而是隱藏地要提多提醒信徒,要在生活上見證神,要用愛心活出真理,用生命傳福音。這怎麼說呢?

保羅在這裡指出世人的問題,是用信徒未信主前的光景說出來的;這表示我們與未信主的人是一樣的,只是我們蒙了神的拯救,才可以脫離這罪惡的環境。我們若是先走一步,那是蒙神的恩典,我們也應用生命把這福音見證出來,讓世人也可以同得福音的好處。因此,保羅在這裡提到的,是用生命傳福音、用作善事的行動,來讓社會看到我們的愛心;因而知道神的愛,知道福音的美好結果,最終也可以得救。這就是保羅要我們在社會中,把神給的生命活出來,有一個順服的心態,也有愛心的善事;就可以感動人,讓人可以到神那裡去,得著救恩。

然而,我們怎樣用生活中傳福音呢?這是因為我們有一個不一樣的生命,這生命是神給了我們的,就是5-7節所描述的生命。保羅先描述未信主的人的表現,就是罪惡的表現(3),然後說到信徒得到基督的拯救,再是聖靈的更新、聖靈的澆灌(5-6),這就是生命得到的過程。因為我們有新的生命、有愛的生命,就可以用這生命來影響這世界,讓世人看見我們前後的不一樣,就被吸引而歸信神。

今天我們傳福音,大都知道要用言語傳福音,這是我們都知道的。然而,不只如此,言語的傳福音之背後,還有一個重要的基礎,就是生命的傳福音。若傳福音的人,是一個有生命的人,他平時的生活是令人羨慕的,那他傳福音就有好的果效;因為人接受您的話語前,是先接受您這個人。若您的生命是令人佩服的,那他就很容易相信您所說的話;因為您的說話與您的生命是配合的,就容易印證您所傳的,就容易被人接受。用言語傳福音是基督徒都知道的,故此,保羅在此沒有多說這方面的事,乃是說到生命的傳福音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

對這個社會的罪而言,我們的心態是怎樣的呢?社會中未信主的人,因為未得到救恩,他們自然不會行善;而信主的人,對社會中的罪,是否會厭煩呢?保羅在這裡叫信徒要順服執政掌權的,而且這是第一句要說的話(1);為何要如此說呢?社會既然充滿罪惡,那掌權的人也不會好到那裡,為何要順服他們呢?這是神設立的權柄,順服掌權的就是順服神。第二,要改變這罪惡的世界,不是靠道理、靠武力,乃是靠最大的一種力量,就是愛的力量。世人以為武力、道理可以改變人,或許道理可能有些微的功效,但武力是會產生反效果的。然而,保羅叫信徒要遠避愚昧的辯論,因為這是虛妄無益的(9)。基督徒用的方法,不是道理或辯論,乃是用最有力的武器,那就是神生命中出來的愛。

一個有愛的人,他就是捨己的人,順服掌權的不是因為他是對的;乃是因為我生命中的愛,用捨己的愛來改變這世界,是神要我們用的方法(2)。人的方法是辯論,是爭執(9),但神的方法是用愛感動人。若我們真有神的愛,是可以改變這世界的。然而愛所產生的果效,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,乃是經年累月的功夫;人若沒有耐心,就不會用這最好的武器,去改變世人的。人所想到的方法,不是愛,而是道理,而是爭辯,這都不容易產生福音的正面效果的。

我們得到甚麼生命呢?保羅把這生命簡單的形容一下,是從一個無知、不順服、受迷惑、被各種私慾和逸樂所奴役、生活在惡毒和嫉妒之中的狀態,被神改變成為有聖潔生命的人。這生命之得到,我們一般都覺得是因著基督捨命,而讓我們得到的。當然我們信基督後,就會有這生命;然而,保羅在這裡,把三一真神的工作,都簡單寫了出來(4-7)。不只是天父的策劃,也不只是基督的捨命,更要加上聖靈的更新、聖靈的澆灌呢!我們注意到在4-7節中所描述的三一神的工作,其中聖父及聖靈的工作是描述最多的。聖靈的工作常是我們忽略的,但保羅在這裡特別提到聖靈的更新、聖靈的澆灌,如此才會得到豐富的生命。

今天一個得救的基督徒,比較常聽到的是基督的救恩,神的慈愛,但對聖靈是相對陌生的。然而,要得到豐富的生命,是需要持續被聖靈更新、被聖靈澆灌,就是被聖靈充滿,才可以得到豐富的生命的。我們信主時就得到聖靈的內住(弗一13-14),但不只要有聖靈的內住,而且更要被聖靈充滿(弗五18),我們的生命才會不斷更新的。聖靈的充滿,就是聖靈的引導,就是讓聖靈掌管我們的生命,指引我們走前面的路,並且加力量我們可以走十字架的道路。如此,我們才會有不斷長進的豐富生命。

保羅在這一章中,有三次說到要信徒行善的話,就是要隨時準備行善(1)、要留心行善、作善事(8),以及要學習行善、作善工(14)。而留心作善事就是美事(8)。可見這是用生命的行動來傳福音,而行善的本質,不是善事的本身而已,更是藉著行善來把生命裡面的愛表達出來。這就是保羅在這裡提到的方法,藉著行善,把愛心擺出來,讓人可以看見我們的不一樣;不是外面的行為而已,更是裡面的愛。保羅提到這些善事時,又加上一句:這些都是美事(8),那善事與美事有何不同呢?善事是作在人身上的,美事是作在主身上的(可十四6-7)。若我們由生命、由愛出來的善事,那就不只是作在人身上的善事,更是作在神身上的美事呢!

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哈一

 20231224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 哈一

本書是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。哈巴谷是南國猶大的先知,他的名字是擁抱的意思。擁抱是雙方面的,意即他擁抱著神、神也擁抱著他;他就得到神,也得到信心之意。本書只有三章共56節,第一章與第三章,是記載哈巴谷的禱告;但聖經卻只認證第三章是禱告(1),而第一章卻稱為默示(1)。默示代表神對哈巴谷的啟示,是在禱告中因著神的默示,而改變了他。這代表我們禱告前,應先尋求神的旨意,能按神的旨意祈求,才是合神心意的禱告。

本書可說是哈巴谷與神的對話,因為他看見了問題,於是就來到神的面前,祈求他解決這問題;起先神沒有垂聽(2),後來神就啟示他神的計劃,就是救恩的計劃。雖然他還是不明白,但他一方面安靜在神面前,繼續等神的說話(1),另一方面他更進入真正與神相交的默想(2-15);因著他默想神的作為,他就得著神自己。因著他得著神的自己,雖然神的計劃仍然沒有改變(神的計劃與他盼望的解決方法是不同的),他卻被神改變了。因為他被神改變,他所有的問題也都解決了。

哈巴谷得默示的時間,聖經沒有特別說明,不像其他如以賽亞、耶利米或是以西結先知,他們得啟示的時間,都有說明。但哈巴谷卻沒有說明是那一位王在位的時候,所遇到的問題。因此,本書的目的,就不是特別對某一位君王說的話,而是因著哈巴谷提出的問題,而讓他明白神的心意。而更重要的目的,是藉著哈巴谷的提問,就把神對整個人類的救贖計劃說出來。因此,本書一方面是針對哈巴谷一個人而說的啟示,另一方面是藉著哈巴谷,把神的重要救恩計劃說出來,讓普天下的人,得知神的重要救贖計劃。

哈巴谷書的開始,是他看見猶大的罪、心裡難過,就來到神面前求祂解決這問題。可能他心中有一個解決的方法,目的是要神拯救這些犯罪的人(2);然而神起初沒有聽他的祈求,因為神不是用他想像的方法解決猶大的問題,而是更廣泛地解決全人類罪的問題。哈巴谷看見甚麼呢?他看見了一個問題,就是看見惡行、有奸惡的事,但神又不理(3),而且神的律法似乎沒有人遵行(4),於是他就痛心,覺得神應該要解決這問題。他看見的罪惡是真實的,但他認為神沒有處理,這點卻不是真的。神當然會處理(5),但處理的方法,與他想像的不一樣;同時,處理的時間,也不會與他想像的一樣的。

原來我們看見的事是不完全的,雖然哈巴谷看見了一個嚴重的問題,但他看不見神處理的方法。因著他看不見神的計劃,於是他就認為神沒有處理,這是先知的想法。原來我們看事情是有很多盲點的,我們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,因著我們看事的不全,就以為神不理事,就會怪罪神。神處理罪惡的方法與哈巴谷盼望的方法是不同的,哈巴谷以為用懲罰或是消滅罪惡的方法,就可以解決罪的問題。然而神要解決罪的問題,沒有這麼簡單;第一,神不只是要解決猶大的問題,還要解決全人類罪的問題。哈巴谷只看見猶大的罪,因為他只是身處猶大,故所看見的就不多;但神是看列國的罪的(5),神解決的方法,就不只是猶大人的罪,更是全人類的罪。

第二,哈巴谷以為用一般的方法,就可以解決罪;我們不知道他想像的方法是甚麼,或許是簡單地除去罪人,或是讓神叫他們不再犯罪等。但神用的方法,卻不是這些,而是在第二章所說的,就是要把祂的獨生子賜下來,再加上三一神的通力合作(4,14,20),才可以解決罪的問題的。原來救恩不是廉價的,不像哈巴谷所認為的簡單;哈巴谷看見的問題,不是小問題,乃是大問題,是牽涉到神創世以來的計劃,就是神救恩的計劃。若哈巴谷看到了這問題,神不更也會看到嗎?若神看到了,神難道不想解決嗎?因此,神說他要行一件事(5),那是甚麼事呢?

我們看下去,看到神要用迦勒底人把猶大人滅掉(6-11),似乎神要行的事,就是要滅絕猶大人;然而這件事不只是這樣,這只是一個準備工夫,更重要的是第二章隱藏的救恩,才是神要作的事。因此,神說祂要作一件事,這件事就是神要作的新事,與耶利米說的新事是一樣的(耶卅一22),那就是基督所要創造的一個新人(弗二10)。哈巴谷的方法,是馬上解決罪的問題,那神為何要用迦勒底人先毀滅猶大人呢?原來神要作救贖的工作時,是先要脫去,才可以作穿上的工作的。人以為不必脫去,就可以穿上,但神是先把猶大滅絕,然後再作復活的工作,這是與人的想法不同的。

因此,哈巴谷的想法,是與神不同的,故此第一章的開始,是說這是神對哈巴谷的默示(1)。為何叫默示呢?因為人的看見有限,人對神的工作是不明白的,因此,需要神的默示才會明白。第一章的禱告,神不叫做禱告,而是叫默示,這是甚麼意思呢?因為這時哈巴谷不知道神的旨意,卻要按自己的想法希望神答應他的禱告。這是否也是我們一般的情況呢?我們在禱告中,若不明白神的旨意,卻想要用自己的方法,想去改變神,祈求神照自己的方法去答應我們呢!我們藉著禱告想改變神,但神卻用默示來改變我們,這才是正確的路。不是我們藉著禱告改變神,而是神藉著我們的禱告,用默示改變我們,這才是我們要知道的道路。正確的禱告,不是我們改變神,乃是神要改變我們。這就是哈巴谷後來被神改變,就成為一個與神更親近的人的例子(17-19)

當神興起迦勒底人時,哈巴谷不明白神的計劃,因為在他裡面,是不會想到神用災難來完成祂的工作的。我們所想的、神要給我們的,全都是順境,以為順境才可以作成神的工。然而,神不只可以用順境完成祂的工作,更需要用逆境來完成祂的計劃。神用逆境把人的己脫去後,神才可以做復活的工作。人的方法中,沒有脫去這步驟,只有穿上這步驟;然而若不脫去,怎能穿上呢?今天我們在教會中,大都只是追求如何穿上,卻少有追求如何脫去的。於是我們穿到一個程度,就再穿不上了。神的方法與人的方法是不同的,當我們禱告時,應尋求神的默示在先,然後才按著神的啟示去禱告祈求,如此的禱告,才是合乎神的心意的。


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四十五

 20231217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結四十五

這一章是說到抽籤分地為業所要注意的事。以色列人現在是被擄,失去了家園,而以前他們也在迦南地分過地業了,故此,這個分地的啟示,到底是指甚麼時候呢?是分甚麼地業呢?從聖經中我們看到他們被擄歸回後,沒有分地的機會,因為仍不是他們的國土;因此,這樣的分地,是指復國時的分地呢、還是另有所指呢?聖經這裡也沒有清楚說明,是甚麼時候分,以及分甚麼地;而且這樣的分地,也似乎與迦南地關係不大。因此,這個分地的啟示,應是指屬靈的地,是當神給我們地業後,我們應如何把之管理。

神給以色列人賜下一塊地,就是迦南美地,那是神的恩典,可以說是神賜下的分別為聖之地,是與世界的產業不同之地。因此,迦南地就是分別為聖之地,是與世界不同的地。同樣地,今天我們屬靈的迦南地是甚麼呢?就是神賜給我們的屬靈生命,這是我們屬靈的產業,是與世界的地界不同的。那我們如何應用這塊屬靈的地呢?這就是這章聖經的預表。

這塊地既然是神所賜的,也是屬神的,我們就應按神的吩咐使用這塊地,這就是分地的原則。這裡把這塊地分成聖供地(1)、屬城的地業(6)、以及歸王之地(7),共有三大部分;其中聖供地是最大的(1節有古譯本譯為長二萬五千肘,寬二萬肘)。聖供地內有作為聖所之地(2),也有給祭司作為房屋之地(4),以及歸與在殿中供職的利未人,作為二十間房屋之業(5)。屬城的地業,是挨著聖供地的,要歸以色列全家(6)。歸王之地,是在聖供地和屬城之地的兩旁,是作為以色列所立的王為業(8)

簡而言之,這樣的分地共有三大部分,一是聖供地,其中包括聖所、以及祭司及利未人的地及房屋;二是歸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地,三是歸王之地。有關十二支派如何分地,這裡沒有詳細說明,只用一句話帶過去而已,就是「要按支派將地分給以色列家」(8)。從這樣的分地來看,這地可以代表我們歸神的這個人,或是代表我們的生活、或是代表我們的生命、或是可以代表教會的治理,似乎都是可以的。分地的原則首先是分聖供地,其中有聖所,就是預表神與人同在;代表以神為首,把神放首位,這是第一要緊的。

這一章中大多描述的,是有關獻祭的事、守節的事等,這都是屬靈的生活;而這章中少談到一般的生活,只是稍為提到「要除掉強暴和搶奪的事,施行公平和公義,不再勒索人民」這句話(9)。這代表神注重的是我們的屬靈生活,而屬世生活方面,則以施行公平公義為主。若一個人的生活是以神為首的,他所行的,都是遵照神的律例而行的,那他的一般生活亦會蒙神悅納的。反之,若我們的生活,只是以屬世為主,把我們的事業、家庭、兒女放首位的話;這樣的生活,就不會得到神的賜福的。若我們把神放首位,以敬畏耶和華的心過活,那我們不只可以得到屬靈的福,同時也兼有屬世之福的。

這一章中沒有說到以色列人的表現或要求,也沒有說到祭司及利未人的責任,而是較多說到王的本分(17,22)。有關祭司的本分,在第四十四章已經說過,現在是說到王的本分,就是屬靈領袖的本分。他要負責整個民族屬靈的事務,負責預備各種祭物(17-25),讓祭司可以獻上這些祭物。王不能自己獻祭,但他卻要把祭物預備好,讓祭司可以履行他的職務。作為一個屬靈領袖,他所關顧的,是以屬靈的事務為先,而這裡少談到屬世的事務;這就代表當一個人先求神的國、神的義時,就不必憂慮屬世的衣食住行的。我們有把這優先次序,在我們的生活上弄好嗎?

對於這個王的職責,這裡提及最多的,乃是屬靈的事務;他要負責把人民帶到神面前,這是他最重要的責任。今天教會的屬靈領袖,主要責任是把群羊帶到神面前,用神的話建造他們,這是第一要緊的。其次這裡也提到王要有公平和公義,用公道的天平、公道的量度器皿,去公平地分配各種物資(10-12)。公平的尺度,代表不能有兩套標準,這不只是指外面的天平,更是指我們裡面的天平。甚麼是我們裡面的天平呢?我們對弟兄姊妹是否有差別待遇呢?我們的愛對不同的人是否有不同呢?會不會發生如雅各書所說的,對富人與對窮人不同的態度呢(雅二2-3)?又我們是否對自己較寬,對別人較嚴,看不見自己的梁木,只看見別人的刺呢?這都是裡面的天平,是我們不知不覺就有的兩套標準。

神給王的權柄,雖然表面是屬世的權柄,然而,王要發揮的,應是屬靈的權柄。當王對神是忠心的,是愛神的,那他就會使用這權柄去完成屬靈的事;他也會把屬世的權柄,變成屬靈的權柄。甚麼是屬靈的權柄出來的條件呢?第一是他以神為首,所做的都是依照神的話語去行,就會有屬靈的權柄,人就會服他。第二,他要有屬靈的生命,就是愛神及愛人的心;愛就是最大的權柄,是一個重要令人服的條件。這裡的王所行的事,都是以屬靈的事為主,而一般的事務,就是以公平和公義為主(9)。公平及公義,是對眾人的愛,而慈愛是對個人的愛。一個作王的人,他要注意的,是對眾人的愛;故此他必須把公義及公平行出來,這就是愛的出來。這也是一個屬靈領袖的條件,也是神對屬靈領袖的要求。

這裡沒有說到太多有關祭司的事奉,似乎他是被動的,就是由王去開始把祭物預備好後,他就可以進行獻祭的事(19)。這代表王與祭司是合作的,若王不把屬靈的事放第一,國家就會敗壞;這是以色列人之前所行的事;一個好的王是把屬靈的事放第一的,那他就是合神心意的。到了最後,能合神心意的王,就是基督;將來基督作王時,就會有真正的公平及公義,這才是我們所企盼的。


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卅九

 

20231210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 結卅九

這一章是接續上一章,更詳細地說出歌革的結局。當歌革率領多民多族來攻擊以色列時,他們仗著武器強、人數多,認為攻打以色列是萬無一失的。然而雖然從人來看,他們似乎確是穩操勝卷的,但因為神的插手,出乎人的意料之外,他們失敗了。不只是失敗,而且是全軍覆沒,這是因為耶和華親自出手,他們就敗下陣來;他們的屍體要埋葬七個月(12),而他們的兵器更可以焚燒七年之久呢!若以數學來計算,武器的量比屍體多十二倍,或許可以預表,殺人的武器,可以把人殺死十二倍之多呢!表示今天世界中武器的量是驚人的。同時,七個月後還有骸骨(15),表示走人路的人,是生命變枯骨,而走神路的人,是枯骨可以復活(結卅七)呢!這樣的結局,是他們預料不到的,因為人算不如天算,假如人知道「天算」與「人算」的差異是如此的大,就不會只從人算去行事了。一般世人只會「人算」不會「天算」,因為他們不認識神,就不會求問神;但基督徒呢?基督徒認識神,但是否懂得求問神,按神的旨意而活,讓我們的生命不致浪費於虛空中呢?

他們靠著人的算計而做的事,最後的結果是人財兩失:他們的生命沒有了,他們的武器也白費了。他們用很多的金錢,所製造成的武器,雖然眾多,武器也精良;最終的結局,也只是虛耗與死亡而已。原來走世界道路的人,他們最終的結局:第一就是喪失生命,第二就是耗盡資財;全都是虛空,不能存到永遠的。原來人辛辛苦苦賺得的金錢,卻用來製造武器,以便更容易殺人;人們用生命去併命賺錢,卻只是為了一個目的,要殺害人類而已。當人們用金錢製造武器,用來殺人時,最終的結局只是引火自焚而已。這就是人類犯罪後的悲劇,是不斷在世上上演的悲劇呢!

當人類不走神和平的路,不走神恩典的路,而要走自己的路時;其結果就是這最後一場戰爭所預表的:那就是喪失生命,耗盡資財而已。他們在一起籌謀要一齊起來、一同商議要敵擋神時,起初似乎是順利的,但他們以為的順利,卻是導向死亡之路呢!當人走在一條沒有神指引的道路上時,他是危險的,因為他不知道神的旨意是甚麼,就只是靠碰運氣而活而已。當他們走自己的路時,以為是通向成功之路,然而,原來是神把他們帶到死亡之路呢(2-6)。當他們浩浩蕩蕩地奔向以色列,以為可以得寶時,他們是走自己的路,不是走神帶的路;這是從他們的角度去看的。然而,當他們不走神的路而走自己的路時,原來在另一個角度來看,卻是神帶他們走另一條路,就是死亡之路。他們以為自己走在一條成功的路上,但因為他們不按神的旨意走,神就帶領他們走在死亡的路上呢!

今天我們走甚麼路呢?是走自己的路嗎?若一個有神的人,卻不尋求神的旨意,而只是走自己的路;那是否也會與歌革的結局一樣,神就只能把他帶到死亡的路而已呢?當我們不走神的路時,就會走在死亡的路上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人走的路,即使看起來是成功的,但只要不是走在神的旨意中,最終一定是敗亡之路的。反之,若走在神的路中,有時雖然看似是逆境,是大的災難,但至終必會逆轉勝的。以色列人就是如此,當大軍壓境時,他們面臨的是最大的災難;但因為他們倚靠神安然居住(26),雖然有很大的驚嚇,但至終神必保守他們得到平安的。我們必須有一個深刻的認知,就是當我們走在神的旨意中時,就不必害怕外面的環境:無論是外面打仗的風聲,或是裡面疾病的臨到,對一個倚靠神的人而言,都必然是神預備給我們的益處、預備給我們的筵席的。

當以色列人面臨大軍壓境時,從人來看,他們或許會害怕,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勝過這場仗。然而,因著神是他們的神(22),他們的結局是神負責的。那他們看到甚麼結局呢?這一章中描寫的,只有兩樣結局,就是歌革的失敗,他們是全軍覆沒,同時所有的武器都成廢物。武器可燒七年,死屍要埋葬七個月,這就是兩個可悲的結局。原來人用盡辦法製造的武器,其用途只是焚燒而已;花費大量金錢製造殺人的武器,在基督作王的日子,是毫無用處的。其剩餘價值只是當作柴燒而已,人以為用智慧攪盡腦汁所發明的精準武器,原來最終只能丟在焚化爐中。人以為智慧的路,原來卻只是愚妄的路而已。

從歌革的角度來看,他們的結局只有兩個,一是生命的死亡,二是錢財的喪失(武器可以代表金錢,因為是花費大量金錢製造成的)。然而,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呢?他們遭遇大災難時,結果卻是看到基督的降臨(卅八23)、得著基督的救贖呢!他們得到的是屬靈的益處,是永恆的福氣,這與歌革所得到的是完全相反的。原來世人所走的路,看似順利及成功,卻是死亡之路;而基督徒若走在神的旨意中,看似是大災難的臨到,原來卻是讓我們得到基督的呢!雖然基督的降臨,是全世界都得益的,但已經死亡的歌革軍隊,因為已經死亡,就失去得福的機會了。

22節說到以色列家必知道神是他們的神,23節說到列國必知道以色列家是因自己的罪孽被擄去。這兩種的知道,一是認識神的自己,二是認識神的作為,但不一定認識神,或因而親近神。我們要認識的不是神的作為而已,更要從神的作為中去認識神,並且與神交往,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。當五餅二魚後,猶太人去找耶穌,但他們找耶穌只是因為吃餅得飽,這是享受神的作為;但耶穌是希望他們能看見神跡背後的神,並且尋求神的自己,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。今天我們追求神,或許常常被屬神的事物所遮蓋,我們追求得到屬神的事物,卻反而失去神;以為得到一些屬靈的恩典,就是得著神,而忘記與神相交、與神相愛,這是本末倒置,是要改正的。

此外,列國這時雖然看得見基督的顯現,也知道神是真神(卅八23),但這是後知後覺,已經沒有機會悔改了。作為基督徒,我們有聖經可讀,有聖靈可以啟示我們;我們要做一個先知先覺的人,而不是後知後覺的人,更不應做一個不知不覺的人。因此,只有一條路是正的,那就是遵行神的旨意,行在神的路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