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何一6至二1


2012/9/27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jeu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何二6—1

歌篾一共生了三個兒女,前面第一個,應是何西阿生的,但第二個及第三個,就很難說了,因為沒有提到何西阿的名字。但這些名字,其實都很有意義。第一個是耶斯列的名字,耶斯列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神驅除之意,另一個是神栽種之意。這個兒子,是說明了神的心意。以色列人在屬靈上對神不忠,就如同淫婦一樣,因此,神對他們而言,就是要把之驅除,就是要把之除滅。然而,另一方面,又因為神的憐憫,神的恩典,神又在驅除除滅之後,要再把之栽種起來。也就是說,驅除的目的,是為了栽種;是為了造就他們,磨煉他們;而驅除其實就是栽種,最後是要再次把以色列拯救回來。那時,以色列人和猶大人,必一同聚集,為自己立一個首領,從這地上去(11),這是神要再栽種以色列的時候,這也就是復國的時候了。

神不只把耶斯列從除滅到栽種,而且把「沒有憐憫」變成「有憐憫」,也把不是神的民,變回神的民,這是神的計劃,就是神對以色列人的計劃。神不只對南國有恩典,神對以色列也有恩典。祂的計劃是仍要顧念以色列民,而不只是猶大,神對整個以色列民族,都是有恩情的。雖然以色列人淫亂,他們在淫亂中生孩子,但神還是要再娶回這個淫婦(31),神還是要承認淫婦所生的孩子。淫婦所生的孩子,就是偏離神的道而產生的一切行為,但神最後因著耶穌的拯救,就把no變成yes(原文的羅,就是no之意;何西亞後面兩個兒女的名字,都是兩個字,而第一個字是no這個字也)。因此神要把人的no變成yes,如何變的呢?就是因著耶穌的寶血,人才可以得從noyes,從沒有到有,從墮落到得救,這是神所作的。

這裡又間接說到神的心情,神一方面又愛以色列人,但以色列人一方面又不聽神的話,行淫亂而不顧神。而所生的孩子,卻不是從神生的。因為人離棄神後,所有的一切行為,就都不是從神所生的了;而這些行為,人自己要負責的。何西阿一方面愛歌篾,但一方面又厭惡歌篾,因為她生的孩子,不是由他而生的,但她仍是他名義上的妻子,這心情是複雜的。若不是何西阿的大愛,要再娶回她(31),她就被休了。因此,何西亞的整個處境,就預表神的處境;若何西亞天天活在難過的處境中,就等於神在天上,看到祂的子民犯罪時,也是天天活在難過的處境中的。

歌篾生的第二個是女兒,女兒似乎是不能承受產業的,是要嫁給別人的;因此,女兒從某角度來看,是代表不是很重要的。要也不是,不要也不是,故以女兒來預表不再憐憫之意。而這女兒,或可預表北國以色列,神不再憐憫以色列了,因為她是屬於別人的。而第三個雖然是一個兒子,本可以承受家業,但神對這個兒子,也說這不是他的民。這代表雖然是可承受家業的,但因為不是神的旨意生的,因為不聽神的話,神也不把之作為神的民。這是神在公義中的定局。聖經用的字詞,都是經過神的智慧而寫下的,有時用女兒,有時用兒子,其實都有它們的特別意義。女兒通常是不提及的,因為是要嫁給人的,似乎不是很重要的,有點可有可無的感覺。因此,以生下女兒來代表北國的以色列,就表示北國由於離棄神,就不是如此重要了,就是可以棄絕的了。


然而,神不只有公義,神還有慈愛,神還是有憐憫的。因此,若不是神的慈愛及憐憫,以色列人離棄神所產生的全部的行為及結果,全部只能冠以no字,也就是一切離開神的,無論是再好,都只是no而已。若神以公義對待我們,我們就只能有no字的表現而已。然而,神卻因著耶穌的救贖,就讓我們在那裡跌倒,就在那裡站起來。惟有基督,可以把我們的no全變成yes。若要把除滅變成栽種(耶斯列這個字的兩個不同意思),這也是靠基督的寶血才可以。因此,其實神有一張王牌,就是基督,因著祂有這張王牌,祂才可以把公義及慈愛同時彰顯,可以把耶斯列的除滅變成栽種;可以把一切的no變回yes了。

此外,第一個兒子,沒有用no字冠於名字前,而其後兩個兒女,則用no字冠於名字前,這可能間接代表後面兩個兒女,不是何西阿所生的,因此,都是no;而第一個是何西阿所生的,就沒有no了。然而,第一個沒有no,這個名字可有兩個意思,一是不好的意思,就是除滅;二是好的意思,就是栽種。這兒子可好可不好,若行在神的道路中,遵守神的話,他就是好的,就是被栽種的。然而若他不行在神的道中,他就是不好的,他就會被拔除。但神在以色列人身上,因著神的憐憫,就把這要拔除的兒子,變成被栽種的兒子了。

10節起至21所說的與前面所說的,是180度相反的。前面說到不再憐憫,現在說到要憐憫;前面說到不再是神的民,現在說到是神的民。前面說到以色列家的國要滅絕(4),後面說到以色列人必如海沙之多。為何會這樣呢?第一,這是因著基督的寶血,基督的救贖,神才可以把祂的公義變回慈愛。第二,神把夫妻的關係,變成父子的關係。夫妻之間,若產生淫亂,是只有被休的一途,但父子的關係,則是永遠的,是骨肉相連的,是不能離棄的。神對我們至少有兩種關係,一是夫妻關係,夫妻關係在乎忠貞,但歌篾失去了貞潔;神這時就只能從父子關係去看,父子的關係是不改變的,是有愛的。因此,因著神的愛,就把這關係恢復過來了。

另外,後兩個兒女的名字,都冠以no開頭,一個人的名字,通常是跟他一生的,這麼不好聽的名字,跟他一生,那表示很難過的。這代表一個離棄神的人,他的一生都是難過的,他要終生接受別人的白眼,接受人的羞辱。一個不要神的人,自己或會覺得不怎樣,其實他是終生受辱的。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

何西阿不只接受了一個淫婦,而且還接受了淫婦所生的孩子,這其實是不簡單的。他為了服事神,順服神的吩咐,就犧牲了他的家庭,他屬世的益處,而得到天天的痛苦;他所得的,只有靠屬靈的喜樂來抵償了。一個人能為神犧牲他所有屬世的喜樂,而只為了順服神的旨意,真是萬中無一的。他在這家庭中,能體會到神的心情,能了解神的愛恨交集的感覺,才可以傳出美好的信息,他為了神而犧牲的,神會加倍的報答他的。

何西阿的家庭,每生一個兒子,都代表神的計劃,神的旨意;都表達出神對以色列人的計劃。何西阿不只是用話語來傳,而且是用他的生活來傳神的旨意的;而且是用他痛苦的經歷,去見證神的計劃的,這是更值得我們效法的。我們不只要用言語去傳神的道,而且要用行動、生活及見證,去傳揚神的道,才更能令人體會神的心腸。

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弗五1-21


2012/9/23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弗五22-33

這裡說到夫妻的關係,而夫妻的關係,就是基督與教會的關係。保羅一開始就說,你們作妻子的,要把自己的丈夫,作為主一樣的看待(22直譯);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表現,乃是順服(24)。而對丈夫而言,保羅是要他們如基督愛教會一樣的去愛自己的妻子。甚麼是基督對教會的愛呢?就是捨己的愛(25)!這種捨己的愛,是有功效的愛,是得著生命的愛。捨己一方面是捨了,但另一方面卻是得。若為了得著更豐富的生命,那就要學習捨己的愛。捨是擺上,是付出,這是一方面;然而另一方面,捨是得的途徑。當丈夫願意以捨己的愛去愛妻子時,由於二人是同為一體的,因此,他對妻子的愛,就等於是對自己的愛了(28)。因此,保羅先說捨己的愛(25),之後又說到如己的愛(28);這是否把愛從捨己降級為如己呢?不是降級,而是相等。當丈夫願意為妻子而捨時,他的妻子就得到丈夫的愛,而由於二人是同在一個身體內,當他的妻子得到好處時,丈夫也就因著妻子得好處,而自己也可以同得好處了。這就是因為夫妻二人,原是一體的原因。因此,當丈夫得好處時,妻子也同得好處;同樣,若妻子得好處時,丈夫也就得好處了。夫妻兩人,要不就是雙贏,要不就是雙輸,不會出現一贏一輸的現象的。這就是夫妻間一個很重要的真理,是須要我們認知的。

因此,夫妻是生命共同體,兩個人有共同的利益,也有共同的虧損。二人是連在一起的,是不可以分的;這是一方面。然而,夫妻兩人不只是一體,也是分開的,這是二而一的生命,一方面是一,一方面也是二;這可以讓我們體會甚麼是二而一的生命也。分開方面,乃是指每個人的角色是不一樣的,而每個人的責任及位份也是不同的。丈夫的角色是頭的角色,頭不只是發號施令,頭也是保護,是承受了最大的責任。頭不是為了享受用的,乃是為了調和,為了指揮,而最終的目的,是使身體得益處。因此,丈夫的存在,是為了妻子的益處,是為了保護妻子,是負整個身體的責任,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。

而妻子呢?她的角色是身體的角色。身體比較是承受的,是接受頭的指揮,是有頭的命令,就照著去做。因此妻子的責任是順服,是接受,是比較簡單的。因為所有的責任是頭來負,妻子只要聽命而行就好了,這就是妻子的責任。那順服容易還是愛容易呢?我們都以為順服比較難,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不懂甚麼叫做愛之故。我們以為愛是很簡單的,其實愛是最難的,因為這愛不是人間的愛,不是為己的愛,乃是捨己的愛。要把自己捨掉,要以對方的立場去想、去愛,這不是人間所可以作成的。愛一定是從神而來的。因此,要能有捨己的愛,不是如我們所想像之容易的。而順服呢?順服從某一個角度而言,是比較容易的,至少是比較輕鬆的。因為不必自己傷腦筋,也不必自己籌算及煩惱,只要聽丈夫的話,照著去行就可以了。若丈夫是從愛的出發點,那順服就更容易了。順服包括相信,包括捨去自己的想法,一般而言,神在創造女人時,多多少少都給了女人有順服男人的心,因此,女人順服是比男人順服容易的。

神在造男女時,各給予不同的職分。每一個職分,都不容易,但因著神的恩典,也是容易的。因此,我們不要看對方有沒有做得到,而要看自己有沒有盡力而為。常會聽到作妻子的說:丈夫若先愛我,我就順服他!或是作丈夫的說:妻子沒有順服我,我何必要愛她呢!我們不是從對方來看,等到對方順服了,我才愛她,也不是等到對方愛我了,我才順服他。我們不是要等對方,不是有條件的愛及順服,乃是無條件的。因為這是神給夫妻的位分,是給夫妻的責任。若二人願意結為夫妻時,二人之間就一定有愛。而這愛若存在,二人應是爭著先作自己的分,而不是等著對方作他的分的。若大家都在等對方去做,而自己不情願先做,那代表二人的愛已經是有問題了。因為斤斤計較的愛,就不是愛。愛就是捨、愛就是給。若二人能進入良性循環中時,那兩人所得到的福氣,是何等的大啊!但若二人陷在惡性循環中,二人都不願意先作自己的分時,那就代表已經失去了起初的愛了,二人就都要悔改,在神的面前祈求,求神給我們愛了。

若二人真的進入了惡性循環中,二人都不願意先作時,這時丈夫有更多的責任,去開始他的愛。因為丈夫是頭,頭就是發動的機器,頭就是開始的器官;頭不能等對方發動,也不能等對方先開始的。因為頭是一切的開始,是應由頭開始的。因此,若雙方都已進入了惡性循環中時,負更大責任的是丈夫。因為丈夫是頭,他應懂得真理,他應開始這良性循環的第一步,而不要以吃虧的心情來看,而心不甘情不願地不想開始的。從這方面來看,家庭中雖然各有位分,各要有愛及順服,但其實丈夫更是負著這家庭、及這二人之成敗責任的。雙方若都不願意先開始,那就是雙方失去了起初的愛了,這時丈夫由於是愛的起頭(25),那責任就是由丈夫負的,這是合理的。我們也相信,若丈夫願意先以捨己的愛去愛妻子,那妻子一定會感受得到的,久而久之,妻子是一定會改變,而開始順服丈夫的。

還有一點,這裡我們看到,基督負有一個責任,就是要把教會洗淨,成為聖潔,可以獻給自己,作個榮耀的教會,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,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(26-27)。從這裡我們又進一步證明,夫妻之間的責任,以丈夫負更大的責任。丈夫要把妻子洗淨,也要使之沒有瑕疵,這是丈夫的責任。若妻子不乾淨,不聖潔,這雖然似乎是妻子的責任,但丈夫也要負他的責任的。因此,家庭之中確是丈夫的責任較重,因為丈夫要有愛,而且是捨己的愛;丈夫也負有使妻子聖潔的責任,因此作丈夫的,就不能輕忽自己的責任,而隨意把責任推給妻子了。

這責任丈夫若要能承擔得好,只有一條路,就是學習捨己的愛。聖經指出了丈夫的責任,但也指出了丈夫的路來,使作丈夫的可以遵循。這條路就是愛的路,就是捨己的路。若一個家庭,能有丈夫的愛,也必定有妻子的順服;愛是惟一的路。而這責任更多的部分是落在丈夫的肩上。丈夫如何能愛呢?第一是來到神的面前,只有神的愛才是捨己的愛;只有基督的愛臨到我們,我們才懂得如何愛的。第二,作丈夫的要明白,若能有捨己的愛,就必有妻子的順服;而愛妻子,就等於愛自己了。因為二人是連成一體的,好處就不只是落在妻子的身上,更是落在自己的身上了。故愛妻子時,就是愛自己;給妻子時,就是給自己了。若明白這道理,就不會計較誰先開始了,因為自己一開始,就是自己得益處,而不只是對方得益處了。

(31-32)這是把創世記的亞當及夏娃的連合,指向基督與教會的連合。原來在創世記時,不只是神要為亞當找配偶,而且是為基督找配偶呢!神在創世前,就已經為基督找到一個新婦,就是教會,就是這個創造的新人。因此,這是極大的奧秘,是基督願意找我們這些不配的人,成為祂的新婦呢!基督如何成功的呢?就是用愛!因著愛,基督就把不成熟的我們,變成為聖潔沒有瑕疵的新婦,可見愛的力量是大的。我們要明白基督長闊高深的愛,如此才可以讓神作工在我們身上,使我們成為聖潔沒有瑕疵的新婦,可以獻給基督。

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弗三:12-21


2012/9/19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mercre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弗三12-21

這是保羅在以弗所書中第二次的禱告,第一次是在第一章,而第二次是第三章。這兩次的禱告,起因都是因為保羅看到了天上的事,看到了神的豐富及偉大後,而自然從心中發出來的禱告。他不是因著看到了人的需要,而作出了禱告,乃是看到了天上的豐富,神的榮耀而自然出來的禱告。這樣的禱告,就與我們平時的禱告很不一樣。我們一般是因著看到了地上自己的需要,而發出來的禱告,因此,我們禱告的內容,也大多停留在地上的內容,也都只是看到地上的需要,而沒有看到天上的豐富,天上的需要的。

保羅這個禱告,不只是祈求,也包括了感謝及讚美。他的禱告是看到了天上時,自然發出的。也就是說,若我們的眼睛多看天上,我們自然就會發出這樣感恩的禱告;而這樣的禱告,與我們一般只為地上芝麻綠豆的小事的禱告,是大不相同的。從天上出發,就有天上的禱告;從地上出發,就有地上的禱告。我們盼望我們的禱告,可以提升到天上的層次,可以把地上的需要,帶到天上去看,把地上的眼光,學習用天上的眼光來看,如此我們才會有更合乎神心意的禱告。

當我們注目在天上時,我們的眼界就完全不一樣,這時我們所看的,乃是神的豐富,乃是神的愛,那地上的苦難,就不算甚麼了。我們反而覺得,保羅為何在這裡要提這個患難呢(13)?因為當我們看到天上的事時,我們看到了神偉大的計劃時,地上的一切,再不能吸引我們的眼光了,而這時,我們也不會再在乎地上的患難了,因為這些苦難,是可以成為我們得榮耀的助手。因此,有一點很重要的,就是我們要學習常常看到天上的計劃,看到天上的榮耀,看到天上的事情。要從天上出發,要從天上看地上,若我們能有這習慣,當我們碰到事情時,我們回到天上去,由天上的眼光來看地上的事,不由我們狹窄的眼光,去看地上的事,那我們的角度就看得更廣,就會更能掌握神的旨意,而行在其中的。同時,若我們的眼光能放在天上時,則我們對地上的小事,甚至是患難,都不再覺得可怕,反而覺得它們是為我們成就榮耀的見證了。

看到了天上的榮耀後,保羅又為眾聖徒禱告了,他的禱告,其實包括了感謝,也包括了祈求。然而,他所求的,不是地上的福,乃是天上的福。他不為地上的小事祈求,乃為天上的大事祈求。他所要的,乃是裡面的人的長進(16節原文),而不是外面的人的舒服。他所求的,乃是基督的愛,以及信徒的信心,都可以更多更豐富的增長;而最後的目的,乃是神的充滿(19)

看到了保羅的禱告,再比較我們一般的禱告,我們真覺得我們的禱告,就像小孩子的禱告一樣。小孩子向父母要東西時,都只是想到自己的需要,而沒有顧到父母的感覺、父母的需要的。小孩子是不會為別人著想的,只懂得一味的要而已。我們的禱告呢?若我們只站在自己需要的立場上,而不站在神的需要,以及神的榮耀彰顯的立場上去求(21),那我們的禱告,就只是小孩子的禱告而已。當然,小孩子的禱告,還是禱告,而他的父親也會可能聽他的禱告而答應的;但我們若要裡面的人成長起來時,我們的禱告,就不是只為自己,乃是凡事想到神的榮耀,凡事想到神的需要,而不只是想到自己的需要而已了。

保羅在這裡的禱告,其實不只是想到父神的需要,也有想到人的需要;他是兩者兼顧的。雖然如此,他這裡想到人的需要,是用一個更高的眼光去看的。他不是從地上的需要來看,也不是從屬世的需要來看,乃是從屬靈的真實需要來禱告的。今天我們在禱告時,真的有懂得我們實際需要是甚麼嗎?我們只看到我們的肉體的需要,而很少想到我們的靈裡需要。豈不知當我們的靈裡需要滿足時,我們肉體的需要,也自然會解決的。就好像患難來了,保羅不當它是一回事,而且把之作為得榮耀的器皿呢!為何會這樣呢?因為他是從天上看事,他看到的是屬靈的益處,而不是屬世的益處。他所顧念的,是屬靈的事,而不是屬肉體的事。他的肉體可以不一定要舒服,但卻要得到屬靈的益處,常以屬靈的益處為念,這就會懂得如此正確的禱告的了。

例如苦難來了,我們在苦難中有甚麼需要呢?第一,我們有肉體的需要,就是希望不要痛苦,就是希望苦難快快離開;這是人之常情。然而,我們除了肉體的需要外,還有第二個需要,就是屬靈的需要。屬靈的需要,乃是要我們在苦難中有勝過苦難的能力,有神的同在,有神同在的喜樂,有神的恩典,並且能因著苦難,使我們的生命更成熟,使神的名更彰顯。這第二個需要,我們常有在苦難時向神祈求嗎?我們大多只是求神把苦難趕快去掉,把疾病趕快醫好而已;很少會為這苦難的屬靈需要而禱告的。這就是我們的問題,常只是從地上出發,不顧天上;常只是顧到屬世的益處及需要,而少求屬靈的益處的。我們能不能把我們的禱告提升,使我們的禱告更蒙神的喜悅呢?

保羅的禱告,也教導我們一個禱告的功課,乃是有互動的信心。信心就使基督住在我們心裡(17),信心能產生愛心(17);而當我們有了這產生信心的愛心後,我們又可以再明白基督的愛(18),而明白了這愛後,就可以得到神的充滿(19)。原來這是一步一步的,從信而進入愛,從愛而更得到愛,而得到更多的愛時,就又得到神的充滿;而這個充滿,又與神的愛有關,因為神就是愛。原來保羅所要的,乃是神的充滿,乃是神的愛,而當我們如此做時,神在我們身上(在教會中),也在基督耶穌裡,就得著榮耀了(21)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屬靈有所進步時,神又得到榮耀,而我們又得到益處了。因此,我們是否可以把眼目放在屬靈的需要上,也把眼目放在神的需要上呢?如此不只自己得益,也使神得榮耀。

此外,這個禱告的屬靈益處,似乎是從我們的信開始(17),而一步一步進入愛、進入神的充滿的。那信心到底是甚麼呢?信心是神所賜的,還是我們自己的呢?弗二8說恩典及信心都不是出於自己的,乃是神所賜的。因此,信心也應是從神而來的;然而,信心雖然是從神而來,卻不代表我們可以坐著不動,而只是讓神把信心給我們而已。我們更是與神互動,而讓信心一同在神的恩典中增長。這就是說,當我們得到神所賜的信心後,我們就要用神所賜的這信心,與神互動,不斷的藉著信,而與神相交,順服神,而使我們的信心不斷的增長,也使神可以參與我們的生活,讓這個從神而來的信心,不斷的產生屬靈的效果,這才是信心的用處。因此,信心一方面是從神來的,一方面也是我們自己要使用之,讓神把這個信心,不斷使之成長的。

(20-21)這是保羅禱告後的確信。他禱告後,就相信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,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了。這是禱告後的信心,他知道每一次的禱告,只要是從天上發起的,都一定有果效的。神一定會作工,使我們屬靈得益的。神不一定都照著我們所求的答應我們,但卻一定對我們所求的有回應;而且這回應,是為了我們屬靈的益處;也為到神的榮耀(21)的。這是我們應有的信心。

甚麼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呢?這至少有兩個意義,第一是神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的,因此,祂雖然不一定照我們所求的給我們,但祂所給的,還比我們所求的更好,也對我們更有益處。例如我們求餅,但神反而給我們聖靈,就是如此。第二,保羅在這禱告中,沒有為衣食住行而禱告,他只為屬靈的需要而禱告。然而,他雖然沒有為衣食而禱告,但神卻也把他肉體所需要的加給他了。這就是耶穌所說的,你們要先求神的國、神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(太六33)。這些東西就是衣食住行的東西,這些東西是不用求,神也會加給我們的。因此,當我們只求屬靈的事時,神就把我們所沒有求的屬世的需要,也加給我們了。這就是神給我們的,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了。

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弗一15-23


2012/9/15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ame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弗一15-23

在這裡保羅有一個禱告,就是為以弗所教會的人的禱告。他是如何禱告的呢?他的禱告,是因為聽到了他們信從主耶穌、親愛眾聖徒後(15),就為他們的禱告(16)。因此,這禱告,一定也是希望他們長進而發出的禱告的了。那這禱告的內容有何特徵呢?這個禱告,如何可以使他們長進呢?原來這禱告是把他們帶到天上去,要使他們能看得到神的恩召,能看得到神的富盛的榮耀,也明白基督的權柄,神的大能大力等。而這些明白及看見,有一個關鍵,就是要有聖靈的啟示,然後才可以有智慧,才可以真知道祂(17)。也就是說,長進與看見及真知道,是息息相關的。

這禱告的特徵至少有下面幾點:第一是沒有為地上的生活而祈求,也似乎沒有太多為了地上的需要而祈求,而只有把人的眼睛帶到天上去而已。第二,這是一個感謝及認識的禱告。是從看見(聽見)開始(15),而進入到更深的看見中。也就是說,我們的看見,是不斷的看見,不斷的更深的明白的。第三,這樣的看見,不是從人的頭腦所可以得到的,一定要從聖靈的啟示,才能真知道、真看見的。也就是說,除了悟性的看見外,更要加上聖靈的啟示,讓祂照明我們心中的眼睛,我們才可以真知道祂的。第四,這禱告是從人開始,以及從地上的事開始,但結尾時,卻是從基督及父神而結尾。也就是說,當保羅從地上的事開始祈求時,神就把他帶到天上去,神就讓基督的豐富、神的榮耀充滿了他,他就一心的稱頌讚美神了。到了這個時候,我們已不在乎當初禱告的原因,也忘記了當初地上的事是甚麼了。當我們的眼睛已看到了天上的榮耀時,我們就不再會為地上芝麻綠豆的事而煩惱了,我們就只停留及陶醉於天上的榮耀,而不再記掛地上的事了。因為有了天上,我們就不再覺得地上如此重要了。

我們一般的禱告,與保羅的這個禱告,有何不同呢?保羅是在禱告中,把我們從地上帶到天上去,因為天上的事、重於地上的事;永恆的事,又比暫時的事重要。那我們的禱告呢?我們有保羅這樣的眼光嗎?我們有天上的看見嗎?一個人若是常看得見天上的,若是心中常以天上的榮耀為念的,他就很易把地上所發生的一切事物,自然的帶到天上去了。

保羅的禱告,雖然是從地上、從聖徒開始的,但卻停於天上去。他禱告到基督作萬有之首時,他就看見了神的充滿,他就看到了神的榮耀,他就止於神的榮耀了。而他為聖徒的禱告,就只有一句很重要的話,就是要真認識(知道)(17)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真知道祂時,那就甚麼問題都沒有了;當我們真知道祂時,地上的事就全帶到天上去了,這時,人就看不到地上的事的煩惱,就只看得見天上的事的榮耀而已。這是何等好的一幅圖畫啊!我們是否羡慕這樣的生活呢?

那甚麼叫做真知道祂呢?難道有假知道祂的嗎?「真知道」在原文是一個字,就是完全的知道,全面的知道,多方面的知道之意。真知道不是與假知道相對,乃是深入的知道,靈裡的知道,從天上的眼光去知道神,而不是從地上的眼光去認識神。我們一般對神的認識,大多是從我們的角度去看神,例如我們雖然知道祂是全能的,但卻不是從天上的榮耀去看,而是從祂能幫助我們解決一切問題去認識祂的全能。也就是說,我們對父神的認識,常是加入我們的需要,我們的利益而出來的。當我們說神是全能時,我們想到的,是祂對我們的益處;而不是想到祂在宇宙中的榮耀。當我們說到神的救贖計劃時,我們也只是想到我們的得救,但卻很少想到神藉這事,讓天上執政的、掌權的、可以得知神百般的智慧(310)。因此,我們對神的認識,若只從地上的角度去看,就是不完全的,就是有偏差的了。我們應求神幫助我們,使我們的看見,可以從狹隘的、以己為中心的看見中,轉而能夠從神的角度去看事,如此我們才能真知道祂。

一個人要認識神,有一個重要的要素,就是要有聖靈的啟示,要有屬靈的智慧,然後才可以真知道祂。我們的悟性,若不經過聖靈的澆灌,聖靈的幫助及解釋,我們就不會真明白神的豐富;惟有聖靈,可以把我們的悟性,進化成為靈性。我們若只靠自己,那就只是知識的認識,而不是真認識祂的。因此,要在靈中看到神,而不只是頭腦中的看見,這就與我們屬靈的心眼是否開竅有關了;而屬靈的心眼的開竅,是一定要有聖靈的幫助的。我們可以藉著讀經,也可以藉著禱告,去認識神的;但當我們讀經或禱告時,我們最要緊的一件事,乃是要求聖靈的啟示,我們禱告時,要求聖靈告訴我們該如何的禱告。如此我們才真可以藉著讀經及禱告,更多的認識祂。

神的啟示,除了是神主動給我們之外,還要加上我們的祈求,及我們的預備。而最要緊的一點,就是要把我們的己,求神把之除去。我們的己是否很大,是否充滿了主觀的想法,也是決定我們是否得到神的啟示的重要原因。因為這是神自己作的(18-19),因此,我們就應讓神來工作,讓神自己開我們的眼,照明我們的眼,讓我們能多多的了解神。一個謙卑、客觀的心是重要的。若我們讀經禱告時,能夠把自己的心交在神的手中,讓祂光照我們,我們也慢慢學習,就能聽得到聖靈的聲音,明白神的啟示了。

神運行在基督身上的大能大力,原來也是運用在我們身上的能力(19-20)。然而,我們有多少人可以明白呢?可能我們理智上是知道的,但這知道不只要理性上的知道,還要加上靈性上的真知道。若我們不真知道這一點,只是停在知識上的知道,那我們就不能享受神所給的這能力。於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就會常覺得虛空,就會因而軟弱了。但若我們看得見這事實,那我們就一定會感到無懼、喜樂,而自然過一個更無憂無慮的生活了。

學習在禱告中,在平時生活中,把我們的眼光更多的放在天上吧,若能如此,我們必然會發現,我們的生活會完全不一樣,我們就會過著一個在地若天的生活,如此的生活,才是正常基督徒所應有的,這也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。

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但十:16-21


2012/9/10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lun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但十16-21

這個異象,是關乎大爭戰的(1),而這個爭戰,不只是指地上的,也是指天上的。在地上是有大爭戰(11),似乎這個世界就是以爭戰為主的;然而地上的爭戰是與天上的爭戰有關的。不只地上有爭戰,天上也有爭戰;地上的爭戰,是我們看得到的,但天上的爭戰,是我們看不到的。或是說,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得到的,必須要有如但以理的這種人,就是一個大蒙眷愛的人(1119),才可以看得到的。

這一章整章,都描寫但以理的情形,他知道有異象要顯與他了,他就禁食了三個七日,他就在禱告中,與神同工。因此,這異象不只是讓他看見了,而且是要讓他參與的,他也與神有互動,也看到了基督(5-6)。以前的異象,他只是看見了,知道異象的解釋就夠了,但這個異象,他卻是被神從地上帶到天上去,他直接經歷了這異象的爭戰呢!他禱告了21天,而剛好波斯國的魔君,也攔阻了天上的使者21天,這可見是神啟示他禱告的時間,也要21天,讓他可以與天上的使者,一同參與這爭戰。原來我們不只要求神告訴我們禱告的內容,也要告訴我們禱告的時間,如此才可以在禱告中與神同工,與神一同爭戰的。神在天上爭戰,而但以理也在地上爭戰;只是這爭戰,不是直接的由但以理而爭戰,乃是他藉著禱告與神一同爭戰。神給但以理恩典,讓他在這個異象中,有天上的經歷,而因著在天上的爭戰是猛烈的,他的身體承受不了,還需要神三次的扶持(101618),他才可以應付得了呢!

他藉著禁食潔淨自己的心,為了看得到異象,更為了可以站在神的一邊、站在天上與神對話,並且可以與神互動。因著但以理如此的與神同心,他就可以看到及參與天上的景象,而這景象,一般是不容易給人參與及看得到的,因為是靈界的事,是大爭戰的事。然而,他經歷了,這一方面是因為他是一個願意付代價的人;而另一方面,更是因為神的恩典,是神對他的眷愛。有些天上的事,是很難傳到地上,讓人知道的,原因是第一,因為人很難明白;第二,因為人要付代價,而願意付代價的人不多。第三,需要有神的恩典,以及承受恩典的器皿。而但以理可以承受神的恩典,可以願意付代價,也可以蒙受神的眷顧,那是非常難得的人。也由於他,天上的事就可以傳到地上,而人們就更明白天上與地上是有關連的。任何地上發生的事,天上都有相關的原因的;我們明白了天上的事,就明白地上的事了;若只看到地上,而看不到天上,那我們很多事情,還是不明白的。因此,我們要學習如但以理一樣,從天上看地上,並且願意時常付代價,要去了解天上的事,這是很重要的。

但以理除了了解天上的事外,他還相當程度地參與天上的事。他如何參與呢?他藉著禱告而與神相交。他在禱告中,不只看到了異象,而且在異象中與天使、與神一同互動。神也讓他了解天上的運作,如此,他更明白神的心意,得以參與天上的事務。當然,他的肉體是軟弱的,他一見異象,就渾身無力,毫無氣息(17),他按著肉體而言,是不配的,是會軟弱的;然而,他卻因為得到神的恩典,他仍是可以勉強的與神互動。因著神的扶持(101618),因著神的恩典,他被神摸後,以及神向他說話後,他就有力量了(18-19)。我們是否也可以願意付代價,藉著禱告,不只可以看到天上的異象,以及看得到神(5-7);也可以聽到神的說話,與參與天上的事,與神互動呢?

神似乎是把但以理整個人帶到天上去,讓他可以看到神,也可以知道神的計劃,讓他可以參與天上的事。他實在是一個蒙恩的人,是大蒙眷愛的人了。我們能否如但以理一樣,可以承擔這恩典呢?我們是否渴望神把我們帶到天上去,與神互動,也可以參與神的事呢?這恩典一方面是恩典,但另一方面,也因為太大了,普通的人是承受不了的。因此,我們除了自己要付代價外,也要靠更大的恩典,才可以得見這異象,得以承擔這恩典的。
天上的爭戰,但以理可以參與嗎?他當然不能直接去打仗,他是不能直接參與的。他也沒有這個本領,去與天上的魔君參戰,因為只有米迦勒可以成為神的幫助(21),而不是其他的人。然而,但以理的禱告,卻是另一種與神同工的參與。他不能直接到天上去打仗,但他卻可以藉著地面的禱告,與神同工、與神同心,他也因此而被帶到天上去,看到了這場爭戰的輪廓,也因而與而有某種程度的相交了。

從這異象中,我們似乎看到天上的爭戰,是天使長與撒但的爭戰。原來撒但在未被丟到硫磺火湖之前,他仍是在空中掌權的。雖然他的權柄,當然比不上神的權柄,然而他仍是有一定的勢力的。這裡提到波斯國的魔君(13),也提到希臘的魔君(20),似乎每一國都有一個魔君,這是甚麼意思呢?這是代表撒但的爪牙,也會藉著人在地上的掌權而掌權。他使國家之王聽從他的命令,那他就可以藉著這個國家的王而作王了;這就如神藉著大衛而作以色列的王一樣。當一個王是聽從神的話時,神就藉著他而作王;反之,當一個王聽從撒但的話時,撒但就藉著這個王而作王了。若一個國家的王,完全聽撒但的話而行事,那撒但就可以在這國中,藉著這王而作王了,就如撒但想藉著亞哈隨魯王而殺死猶太人一樣(斯三章)。天上的爭戰,就是神與撒但的爭戰,當然到了最後,撒但是要被滅的,但在這之前,他仍想與神爭戰的。因此,撒但之目的是使波斯王聽他的,而神也要使波斯王聽神的,尤其是波斯王古列這時頒布命令,要以色列人返回耶路撒冷建造城牆也,這就是天上的爭戰了。

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但七:15-28


2012/9/4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mardi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但七:15-28

但以理見到這異象時的反應,是靈裡愁煩,並且驚惶(15)。為何會驚惶呢?好像還不只是不明白這異象的解釋而已,因為當他明白了這事的解釋後,他還是驚惶(28),沒有因而安心。以前他也看到異象,而且這異象的解釋,其實不是第一次他碰到的,以前尼布甲尼撒王得這夢的時候,他是有份參與的。那時雖然不是完全的第一手,但還是同樣看到那異象(參二19)。那時,他沒有太多的驚惶,只有讚美及稱頌(20-23),這次卻表現驚惶,這是甚麼原因呢?

第一個原因,以前的異象,是給外邦人看的,而且不是以獸作為表現,是很溫和的,因此,整個景象是不同的,就沒有如此擔心了。而這一次的景象,卻是非常的可怕的,尤其是第四獸,更是如此(19)。第二,那時的但以理,其目的是要得到神的啟示,故此他有了心理準備,知道他即將看到異象,而他得見異象,是神的恩典,是急切地要求神給的異象,而神果然給了,因此,是喜樂的心、感謝的心多於驚惶之心的。而這一次的異象,不是但以理求來的,乃是神自己給的,可能是在一個無預警的狀態中看到的,故此就會驚惶。第三,以前的異象,是給外邦人的,與但以理沒有直接的關係,而這次的異象,是給猶太人的,與聖民有關(21),而且是勝了聖民的爭戰(21),這就與但以理息息相關了。第四,以前但以理看到了異象及其解釋後,他是馬上讚美神、稱頌神的(20-23),但這時的但以理,似乎忘了讚美神。一個人若離開了神,或是不求神的恩典時,他就是一個軟弱的人,他就會驚惶的。惟有我們來到神的面前,以神為中心,存感謝讚美的心,去稱頌神時,我們的驚惶就必離開我們了。

從但以理看到異象後的反應,我們就知道,第一,沒有人明白天上的事,只有神自己的解釋,才是我們明白神的事的關鍵(16)。而但以理與尼布甲尼撒之不同,是他有神作為依靠,他不如尼王的抓狂,他是來到神的面前,去得到啟示的解釋。當神給我們啟示時,不是但以理本身的能幹,就可以解釋明白的,一切的啟示,是由神而來的。第二,每一個人看到了天上的異象時,都會因著神的大能而懾服的。人看到了奧秘的事後,他的反應就是驚惶,就如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的表現一樣。第三,但以理的驚惶,不只是因為不明白異象的解釋,更是因為他對整個的啟示及解釋,了解了神的大能後的反應(28)。當我們看到了神偉大的計劃時,我們的反應,就應有兩個,一個是讚美,一個是驚惶。因為人是軟弱的,若沒有神的扶持,人是很易會產生問題的。

若但以理有這麼好的靈性,他還是幾乎受不了這異象的本身,以及這異象帶出來的信息;那假如這異象不是給但以理,而是給一般的人,可能他們就無法承受神所給的啟示了。神的啟示,若可以分類的話,其中至少有一些是人所難以接受的。如現在的異象,連但以理也覺得驚惶,但他還是勉強可以接受,而且還可以把之寫下來。但從這件事來看,一般的人,可能就無沒承受神給的這種啟示及異象了。如此,一般的人就會失去了很多得以明白神的心意的機會了。今天我們的靈性如何呢?我們有常接受神的啟示嗎?若我們這個器皿的容量是少的,那神的啟示就不會給我們了,因為一給我們,我們就承受不住了。如此的話,那我們就會失去了很多神的恩典及福氣了。求神讓我們有愈來愈大的器皿,以致我們可以如但以理一樣,可以接受任何從神來的啟示。
另一方面,但以理的驚惶,也應是與這解釋的結果有關的。他關心神的計劃,也關心神的選民,而這異象是說到有關聖民末後的事。由於但以理對神的選民的關心,當他知道了這異象的結果後,他就當然會覺得難過及害怕了。這異象是說到聖民的結局,是神特別說到祂對聖民的計劃。而聖民要面對的,乃是那些可怕的野獸。尤其但以理關心第四獸,是因為這獸比先前的更可怕,而且這獸是直接與猶太人有關的。神的聖民,到了最後,不只是要迎戰這些獸,而且還要迎戰最後的小角,就是那敵基督。聖民必交在敵基督的手中共三年半(25),這都是但以理驚惶之因。
其實神的計劃,不是止於聖民的失敗(21),而更是後來的得國(182227)。這裡的得國,不只是描寫基督的得國,而且是聖民的得國。這就代表我們是與基督一同作王的,祂的得國,就是我們的得國。當神要把復活的生命給人時,常常是要先把死亡給我們的。若沒有死亡,就沒有復活。這原因是我們的肉體是敗壞的,我們的肉體是必須先死的。若不先死,我們就沒有辦法被神改變。因為我們都不是要睡覺,乃是要改變。死亡的目的,是為了改變,是為了復活,而不只是死亡而已。因此,打敗了的聖民,反而最後可以得國,這是神的計劃,是我們要知道的。聖經中到處都是死而復活的信息,但我們一般是不要死亡,而只要復活的。然而,不想進入死亡,就永不能復活的。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觀念,不要怕死亡,因為死亡的目的,是為了復活;而失敗的目的,有時是帶出得勝也。

神最終的計劃,是要讓聖民得國,但以色列人明白嗎?以色列人亡國了這麼久,他們會知道最終的計劃嗎?若一個人明白了神的整個計劃,他的生活就有目的,他的生活就有盼望。然而,即使我們不一定完全具體地明白神的整個計劃,但至少我們是明白神是有慈愛憐憫的神,祂必會施恩給我們的。只要我們明白這點,即使我們不知道日後的詳細改變,也都可以使我們有信心,過一個喜樂的生活的。

有時,當我們詳細的知道了將來必要發生的事後,也不一定就會過得比較好的。當但以理知道了這解釋後,就表示他知道了將來要發生的事了。這時的但以理,卻仍是心中驚惶,臉色也改變了(28)。他知道了將來發生的事,仍然是驚惶,這表示知道本身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,除非我們把這知道交在神的手中,倚靠祂,也相信祂必保守我們在任何的環境中,那我們才可以過一個喜樂的生活的。

另一方面,當但以理知道了這解釋,以及將來的事後,他的反應雖然是驚惶,但他也仍然把那事存記在心。他的驚惶並沒有影響到他的事奉,他的責任是把所知道的寫下來,而與自己的情緒是沒有關係的。今天我們服事神,我們不能讓我們的情緒,影響到神的事工。我們會有軟弱,但我們的軟弱,需要神的遮蓋,使我們仍可以靠著主剛強,而使我們的軟弱,不至於影響到我們的服事。這是我們需要知道的。

這第四國是那一國呢?似乎不易只以現在國度的情形來解釋。這第四國是吞吃全地,並且踐踏嚼碎的(23)。目前世界可以說是地球村了,似乎是互相影響的。而這裡的吞吃,可以代表撒但的吞吃,他的吞吃,不只是肉體的吞吃,而且是屬靈的吞吃。今天世上的文化潮流,都是敵基督的,目的是要把基督的真理,漸漸吞吃掉,使人不知不覺中失去了真理的堅持。當我們失去了真理時,我們的生命,也就被撒但慢慢的吞吃掉了。這是撒但目前在世界中所作的,第四國最後是產生了一個敵基督出來,因此,現在的第四國,是培養敵基督的溫床,是很可怕的,我們必須要知道神的計劃,以及撒但的破壞,才可以在這末世的時代中,仍舊站立得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