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

晨更分享:王下2:1-12



2017/5/2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vend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下2:1-12

這裡是描寫以利亞升天,而且以利沙適時跟隨以利亞,並看得到他升天,而得著他所求的,就是雙倍的靈,成為屬靈的長子。聖經中沒有說明為何以利沙平時不跟從以利亞,這時突然出現跟從了他;又沒有說明,為何以利亞會升天,且以利沙會知道。然而雖然沒有說明原因,但以利沙不知從那裡來的消息應不是以利亞直接告知的,就是他知道以利亞今天會升天的;而且知道要緊緊的跟隨著以利亞,就可以得到屬靈的福分,而這屬靈的福分,就是承繼了以利亞的屬靈長子福分。現在一個屬靈的人要走了,他要被神接升天了,那地上少了一個偉人了,你是否願意成為他的後繼者呢?你覺得屬靈的職分是否重要的呢?你若不能攔阻他的離開,你是否可以有心成為他的繼承者呢?

我們不知道為何神要接以利亞升天,因為被接升天不是常規的事,只是很偶然的事,是很久以前曾發生過的事,也只有一次而已。因此,以利亞的升天,是神特別給他的恩典,也不知道是何原因,但卻是有人知道。這裡有兩種人,都是屬靈的人,他們都知道了這件事。第一是先知的門徒,第二是以利沙。先知的門徒是如何的知道呢?是神啟示他的嗎?還是以利亞告知他們的呢?看來似乎不是神啟示他們的,因為他們似乎不是如此相信以利亞會離開的(16-17)。若是神的啟示,而他們不相信,那他們就對神的說話懷疑,那是不配作先知門徒的。

他們為何會不信呢?若是從神直接的啟示,他們是應該信的。但他們似乎不太相信,以致他們會告訴以利沙這件事(35),目的似乎在加強印證、加強信心的樣子。為何會不相信呢?因為很少有人會被接升天的,除了很久之前的以諾外,是沒有人升天的。因此,升天是一件大事,也是一件似乎不太可能的事。作為先知的門徒,他們是似信非信、半信半疑的。那以利沙呢?他與以利亞沒有說到有關這件事的對話,反而是先知門徒與他說到有關以利亞升天的事而已。然而,他與以利亞兩人,就似乎是有默契的一樣,他們雖然沒有說出來,卻是心照不宣,大家好像心中知道了對方在想甚麼、做甚麼的樣子。以利亞知道以利沙為何跟著自己,以利沙又知道以利亞即將做甚麼,他知道跟著以利亞是可以得到屬靈的福分的。這就是他們兩人的默契了。

以利亞為何要三次叫以利沙離開他呢?他不想他得到屬靈的福分嗎?以利沙的跟從以利亞若是對的,為何以利亞叫他離開呢?這是以利亞要訓練以利沙的舉動。以利亞知道,不是用說話來訓練,而且要用環境來訓練;而且是苦難、是相反的說話,以增加以利沙的信心,以使他成熟。一個人若要得到大的屬靈恩賜時,他是要經歷過大的困難後,他才可以得到的。若我們要成為大器,必須在生命的經歷上付大的代價,才可以得到信心的成熟的。

以利沙是想得到大的屬靈恩賜的人,但他如何得到呢?他要付上代價,就是至死的跟隨,就是以生命及行動來跟隨。其他的先知門徒,知道是一回事,但卻不是積極的跟隨。他們有跟隨嗎?他們是有的,但卻只是遠遠的站著,似乎只是看熱鬧的心態,多於真正的付代價跟隨。以利沙的跟隨,是死命的跟隨,是隨著聖靈的感動而跟從的;是在逆境中仍然要跟從的。他的老師叫他不要跟,但他心中有神的話,他就有了指南針,就不會聽老師的話了。不然,一般的門徒,一定要聽老師的話,然後才配作老師的門徒的。

當我們有了神的話後,但別人說的話,與神的話不一樣時,你是聽神的話呢?還是聽人的話呢?同時,這個說話的人,也是一個屬神的人,而且比你的輩分還高的就如老師、或是老先知一樣。王上13章記的神人,就是有了神的話,叫他不要從原路回去,不能留在此吃喝的人。然而當他碰到了一個比他輩分還高的老先知說話時,他就聽從了這位老先知,而不再聽從神的話;也不再求問神的話了。於是他的屬靈生命就沒有了,因為他沒有聽神的話,就被獅子咬死了。然而以利沙三次不聽以利亞的話,因為在他心中,有了一個指南針,有了一個篤定的信心,就只是跟著神的話的方向而行了。

今天神的話在我們心中的分量是如何的呢?是參考的價值而已呢?還是絕對的呢?聖經沒有說到以利沙的心,但從他與以利亞的對話中,他認定了神的話,他知道自己該作些甚麼;他對環境的影響是不受其動搖的。今天我們一方面有了神的話,另一方面我們願意付出行動來跟從嗎?跟從不是容易的,是要付代價的。以利沙付的代價,是別的先知門徒所不能付的。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做,因為大家都是忙的。然而,眾人都知道以利亞要走了,其他的人卻不能從以利亞的離開中,得到屬靈的益處,就白白地失去了一個屬靈得福的機會了。只有一個以利沙,他自己得到屬靈的啟示,他自己不理別人如何,他就是跟隨著神的話而行。他所聽到的是神的話,而先知門徒呢?同樣知道以利亞要離開,可惜他們沒有再得到神的啟示,就是下一步該如何呢?知道了一件屬靈的事後,你還可以知道甚麼呢?這件屬靈的事,與你有何好處呢?你可以在其中如何得福呢?我該怎樣做呢?這是以利沙比門徒得更多啟示、使他有更多行動的原因就是他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做,而且他也做成了。

當我們知道了一件神要做的事後,下一步是甚麼呢?就是問神我該怎樣做?以利沙與門徒都同樣知道以利亞要升天了,那以利沙為何得到了他要得的福分,而其他的人卻得不到呢?因為他比其他的人多知道了一下步,就是他該如何的做,以針對他所知道的。門徒知道以利亞將要升天了,但他們沒有求問神下一步我該如何,他們好像不太緊張,也不覺得與他們有太大的關係,就有點置之不理,只是看熱鬧的心情而已。因為這種知道了卻沒有行動的表現,就使他們本來可以有一個屬靈的大福等著他們得的,但卻在他們的手中錯過了。這就是我們常有的事,知道了一些屬靈的事,但卻不知道該如何追求,如何付代價去得到,這就是先知門徒的問題了。

先知門徒是知道的,但他們卻是沒有行動的,他們只是聽聽及說說而已。他們可能是聽到了老師的話,但聽了後,他們卻不覺得重要,他們聽了後,就把之說出來,說給以利沙聽。但自己呢?卻止於說說,而沒有行動。我們若不付上行動的話,是不會得著的。我們聽了很多屬靈的事,也會說說屬靈的事,但我們卻不能排除萬難,以行動追求屬靈的福時,那我們是不會得到屬靈的福的。

以利沙不只得到神的啟示,就知道了方向;他也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做,他求問神,我該如何做;神就指示他的路了。而當他有了神的指示後,他就不理環境的困苦,他就只死跟著以利亞;而甚至以利亞三次叫他離開,他也不聽從。這就是至死跟隨,只以神的話為依歸的人,最後他得了屬靈的福分,承繼了以利亞,作了以利亞屬靈的長子了。跟隨以利亞的人多,但作了以利亞長子的人,而且實際得到恩賜的人,就只有一個人,這人可以是今天的你嗎?

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王上21:17-29

2017/5/2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m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上21:17-29

這一段是說到神差遣以利亞,去把亞哈的罪及審判說出。這樣的一個審判,是最後的審判了,是不能改的了;雖然後來亞哈自卑,但只是延後時間而已。神給了亞哈很多機會,神很想他悔改,很想他離棄偶像,很想他不要跟從阿摩利人所行的事,但他還是如此做了。他本有很多的機會,他得到神很大的幫助,神在他身上作了很多大事,顯出了很多的神跡,但他卻無動於衷,對於神行的神跡,無論是放火燒祭物、無論是下大雨給他、無論是是讓他致敵制勝,都是神給的恩典,然而他卻沒有反應。到了後來,他還殺了一個義人拿伯,想佔用他的葡萄園,於是神看見他沒有悔改,就把他的罪定了。而定了這罪後,即使自卑,還是不能挽回來了。也就是說,有些時候,若我們犯了罪,在某些時間內,仍然是可以悔改而挽回的;但若繼續犯罪,到了一定時間後,就不能挽回了。我們能不慎之乎!

神在亞哈身上是作了很多工作的,他先興起旱災來,就是苦難來;目的是要讓他謙卑自己,讓他省思為何會有旱災,為何他所拜的巴力,本來是他認為可以給他雨水的;但他愈拜巴力,愈沒有雨水。到了後來,他要自己找水,他想解決他的水的問題,但他卻不想到要找耶和華,只是想用自己的方法去找水。在苦難中也不懂得尋找耶和華,只用自己的方法,這是亞哈的問題。

當他看見了以利亞把巴力先知及亞舍拉先知除去後,神就馬上降下雨來,但他還是看不到神跡,只是享受神跡的益處,而看不到神跡背後的神。他回去後,所告訴耶洗別的,重點不是神降下雨水來,乃是神把巴力的先知殺了(19:1;這是他的重點)。他看事情的重點,是部分的重點,他沒有把重點放在神的身上,他沒有說神先降下火來,再降下雨來,這是先試煉,然後再有恩典。他看見了苦難之後的恩典,但他卻不談恩典,只談神殺巴力先知之事。他是一個屬靈瞎眼的人,就不能體會神作為中神的心意了。

之後,神又再興起其他的苦難來,讓亞蘭王攻打他,然後兩次讓他得勝。這樣的兩場仗,明顯就是神給的恩典,明顯就是以寡敵眾;若不是神的恩典,他就不會得勝的。然而他還是不明白神的恩典,在得勝之時,他不會檢討:看一下神的作為中,是否有神的旨意,是否要回轉歸神。他享受了戰爭的勝利,但卻不會因而得到屬靈的福;他要的只是屬世之福,不會想到屬靈之福的。因此,他是一個屬靈瞎眼的人,對屬靈的事是不敏感的。

到了拿伯的事時,他聽到了拿伯不願意賣葡萄園的理由,是因為他敬畏耶和華,因為他守住神的律法(21:3);但他向耶洗別述說的,卻只說出事情的結果,卻故意輕忽了事情的原因(21:6)。事情的原因,比事情的結果重要;因為我們所作的事的結果,都是受原因所支配的。若我們作事的原因,是因為敬畏神的,這事作起來就是有意義的;若我們作事的原因,只是為己的,那這事就是沒有意義的了。但亞哈只是注意事情的結果,卻永遠不會看到事情的原因的。

今天我們看見了一件事的發生,是否只是注意他的結果,而不去思想背後的原因呢?當伯沙撒王看見了牆上寫的字後,就叫人來解讀,但沒有一個國中的哲士可以解釋出來;最後是但以理可以解得出來。但以理為何可以解讀這文字呢?他的亞蘭文不會比其他哲士來得好,但他能解讀這文字的原因,不只是因為這些文字的本身,乃是因為他知道寫這些文字的背後原因。因此,當他解釋這文字時,他用了很大的篇幅,去說出神為何寫這些字的原因(5:18-24)。寫在牆上的字,中文只有11個字(5:25),亞蘭文應是更少;然而但以理解釋這文字背後的意義時,卻用了約50倍的字數去解釋。原來說明原因的字數,比寫出來的字數多得多了。當我們讀到一件事的結果時,我們也同時懂得這件事的原因嗎?這就是亞哈的盲點,他看到了很多的結果,但他是一個看不到背後原因的人,於是他最後就被定罪,他的王位也就斷絕了。

以利亞說亞哈是自賣的人,就是把自己出賣給偶像的人。他本來是作王的,作王是代表有權作決定的;他作王不是享受權柄而已,乃是使用權柄,去作一些正確的決定,以幫助人。然而他在屬靈的事上,以及屬世的事上,也完全不作決定,他把自己賣給耶洗別,他把決定權交給偶像,這是他的自賣。今天我們呢?我們的決定權是在我們的手中,我們是否自己出賣自己,把決定權由世界去決定呢?出賣自己就是不好好使用我們的自由意志,去作正確的決定。亞哈在巴力的事上,容許耶洗別殺神的先知;又在降雨的事上,讓耶洗別追殺以利亞;更在拿伯的事上,讓耶洗別殺了義人拿伯。因此,他所做的一切事,都不是用自由意志來愛神,反而是用自由意志賣給了世界、賣給了偶像。他不懂得用自由意志來愛神,來決定走神的路,這是他被審判及定罪的原因。

今天我們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,於是我們覺得我有我的自由,我可以隨己意而行。我們的時間是方便的,為何是方便的呢?因為我們是不受神的話語管束的。然而,自由意志是神給我們的恩典,是神把祂一部分的權柄給了我們的;而神是尊重我們的自由意志、不會管我們的自由意志的。但神雖然不管我們的自由意志,卻還是希望我們以自由意志選擇向著神;這就是為何神要用盡方法:就是苦難、順境、逆境…給亞哈,目的是要人選擇歸向神。然而亞哈從頭到尾都不是用自由意志選擇歸神,乃是選擇聽耶洗別的話、選擇聽世界的話、偶像的話。於是他就是一個自賣的人了。

自賣的人這個「罪」只出現在亞哈身上,這是告訴我們,他把自由意志給了一個不該給的人。他身為君王,應有自己決定的權力,但他卻不能作出很好的決定,而常常把決定交給了耶洗別。這樣的人,就是自賣的人,就是不會用神所賜給的自由意志,來選擇歸向神!今天我們有了神的自由意志,神不能管我們的決定,但神盼望我們決定選擇愛神,我們怎樣用我們的自由意志呢?我們是一個自賣的人嗎?我們會作正確的決定嗎?我們會從神的話語中、從神的作為中,去看得到神的旨意,而願意順服祂的旨意,行在祂的路中嗎?

亞哈聽了以利亞的話後,這一次有一點點的自卑,可惜還只是世間的自卑,沒有來到神的面前自卑及悔改。自卑是好的,但這只是對沒有神的人而言,他們因為不認識神,自卑是世人最佳的表現了。然而對一個屬神的人而言,不只是自卑,更是要悔改!自卑只是第一步,而來到神的面前自卑,悔改、接受祂的救贖恩典,這才是一個屬神的人要做的。他只懂得自卑,就是世人的一步,卻不懂得屬靈的另一步,就是悔改、就是回轉歸神,這還是沒有用的。

此外,亞哈對以利亞說了一句話:我仇敵啊…。這話是甚麼意思呢?以利亞是代表神的,若說以利亞是仇敵,那就代表亞哈認為神是他的仇敵了。神真是他的仇敵嗎?神喜歡作人的仇敵嗎?神不是恩典的神、多次施恩給亞哈;也在亞哈身上作了很多的工作嗎?神作這些,都是恩典的代表,但亞哈卻覺得神是仇敵!why?因為他與世俗為友,就是與神為敵了;因為他選擇走世界、偶像的路,於是就把恩典的神,變為仇敵的神了。不是神要變,乃是亞哈不要神的恩典,就只能接受神的公義審判了。今天我們是與世俗為友,而與神為敵的人嗎?若是這樣,我們最後就會把恩典的神,變成我們的仇敵了。神不是我們的仇敵,這是我們不要神時,所產生的不正確觀念而已。這就是亞哈的情形,是否也常是我們的情形呢?

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王上19:9-14

2017/5/1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iman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上19:9-14

這一段是說到以利亞這時逃命了,而他為何要逃到何烈山、為何住在洞中,聖經都沒有特別的解釋。只是當他住進了山洞後,神就對他說:你在這裡作甚麼(913)?這句「你在這裡作甚麼」,說了兩次,就代表這條路不是耶和華叫他走的,是他自己走的路。也就是說,當耶洗別要殺他的時候,他沒有求問神,沒有問神是正面面對耶洗別呢?還是逃走呢?還是有其他的使命!他沒有問神,只是按自己的自然反應,只是按自己的想法、按人的一般道理去逃而已。作為一個先知,當患難臨到時,我們該怎樣辦呢?患難來到了,我們是逃避患難呢?還是問神如何可以在患難中得勝,可以藉患難而成為神的大工呢?

耶洗別是一個喜歡殺神先知的人,其實那850個被殺的先知,都是與耶洗別有關的,她才是這些先知的頭。當這些下面的先知都死了,但首領沒有死,這表示以利亞應該還有一個任務,這個任務是把850先知的首領也殺掉才對的。可惜的是當耶洗別說了一句話時,以利亞沒有求問神該怎辦,也沒有求問神是否還要面對耶洗別,或是殺了耶洗別,或是對耶洗別有何懲罰、教訓等。他只想到要逃走,沒有想到原來他還有一個巴力先知的禍首沒有解決,他就逃走了。他是完成了一個使命,但還不是完成了所有的命令,也不是解決了所有的問題。

然而他兩次說了同樣一句話:「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,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,毀壞了你的壇,用刀殺了你的先知,只剩下我一個人,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(1014)」。這是事實(其實有些是他看不到的,例如不是只剩下他一個人),但為何這句話說了兩次呢?是因為他認為他已完成了使命,他已經做完了他的本分了。但當別人還要用力殺他、要尋索他的命時,這就表示他還有使命未完成,他還要被神使用,要讓尋索他命的人悔改,而不是逃跑,這才是真的完成使命的。

當然,他確是已經完成了大半的任務,但對整個以色列國度而言,只要亞哈沒有悔改,只要亞哈聽從耶洗別的話,只要耶洗別沒有除去;那850個先知,是會捲土重來、而以色列人也會重新拜巴力的。因此,他的逃命是忽略了神繼續要他作的使命,忽略了繼續尋求神的話的機會,也忽略了要解決耶洗別及亞哈拜外邦神的問題。這就是神兩次問他,說:「以利亞阿,你在這裡作甚麼」之意。這代表他現在所從的路,不是神叫他走的路,但他卻走在自己的路中,忽略了神的使命,這是很可惜的。

當我們完成一件重大任務時,或許我們就以為可以稍為鬆懈一下,或許就以為沒有進一步的使命了。然而,使命是我們活著時每天都會存在的,只要神能使用我們,我們就每天都會有使命的。以利亞這麼大的先知,能為神使用的先知,他的使命是沒有完的。我們不能因為為神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後,就覺得責任完了,就可以休息,就可以走自己的路了。他走了這條四十畫夜的路,原來不是神的本意,原來是自己的路。因此,這四十天的路,是冤枉路,是走在自己旨意中的路。這與耶穌四十天受試探,及摩西四十天在西乃山(何烈山)聽神的話是不同的。雖然都是四十天,雖然與摩西一樣,都是在何烈山,但若不是出於神的指引,那神是不會背書的。這就是神問他為何在這裡的意思,是提醒他沒有走在神的道路中,而只走在自己的路中。

以利亞所走的路,從道理上、從人的角度上去看,或許都是可以的。因為他可能是想要在何烈山尋求神的話,或許他也想在何烈山上有屬靈的休息。然而他若要聽神的話,就不能先跑一步,然後再聽神的話。如此他所跑的步,就會攔阻了神的旨意的。他應在耶洗別要追殺他之時,就求問神該如何辦,該走甚麼的路,而不一定要到何烈山,才可以聽到神的話的。當然,在何烈山他果然聽到神的話了,然而這時的聽到,與當初的聽到是不同的;或許神的某些旨意是不能達成了。因為神所說的話中,就沒有叫他如何對付耶洗別,只是給他其他的使命了。故此可能因著他走得比神快,就因而不能在逃走前,完成更重要的使命了;因為神是按我們的時間點、按我們的屬靈及屬世環境的不同,而給我們不同的使命的。

因此,以利亞其實只是差一步,他不應馬上逃走,而應先求問神。若是神叫他逃走,就如17:3-4所吩咐的,那他就沒有問題;若是自己逃命,然後才要聽神的聲音,就會錯過了當時的機會,就不能回頭了。因此,我們所走的每一步,都應是帶有使命的,都應是求問神而來的。如此我們才不會錯過每一個神給我們的機會,才可以不漏掉神每一個使命。這只是先後的問題而已,我們永不要走在神的前面,而要走在神的路中。雖然以利亞到何烈山,也可能是為了尋求神的話,他的心也是對的,但可惜時間點是不對的;他應先尋求神的話,再按神的話去行事才合乎神的心意的。

他現在躲在(住在)山洞中,神叫他出來(11),但以利亞似乎不是馬上出來,而是稍後才出來(13)。這可能代表他這次的逃走,仍是只有一個重要的目的,是逃命、是以山洞作為避難所,而不是以神的話作為避難所。然而神叫他出來的目的,是告訴他不是山洞是避難所,乃是神是我們的避難所。若他躲在山洞中,就無法以神為避難所了。當山洞成為我們的倚靠時,我們就不會倚靠神,就只會倚靠人的堡壘了。然而,當我們有神的同在、有神的話時,我們還要躲在山洞中,還要尋求人的幫助嗎?

以利亞兩次說了同樣的話(1014),這代表他覺得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使命,但卻還是沒有好的結果,他就覺得有點委屈了。或許他覺得神為何不插手,神為何不幫他忙:因為他是最後一個先知了,難道自己這個碩果僅存的先知,還要被殺嗎?這樣神揀選的國豈不是失去了嗎?這是他的懷疑,他的看見。但他不知道神為自己的名所留下的人,以及所留下的先知。他看不見神的工作,就只看見自己的工作成果。原來我們工作的成果,雖然是似乎看得到的,但其實有些隱藏的部分,我們還是看不見的。我們作主的工時,雖然都似乎是自己作的,但還是有很多神已經作的工,是我們看不到的。我們應謙卑下來,只當照著神要我們走的路去行,就可以把成果完全交給神,而不是斤斤計較那成果了;因為成果方面,神自己會負責的。

當以利亞躲在山洞時,他是聽不到神的聲音的;他可以看得到不好的環境,就如烈風、就如碎石及山崩、就如地震、就如火焰。然而,他若要聽到神的聲音,就必須出來,就必須放棄人的保障,人的屏風。若有了人的倚靠,我們就聽不到神的聲音的,但當他願意站出來時,他才聽到真正的聲音。12節下半節說到有聲音了,但這聲音是甚麼呢?因為是微小的聲音,他在裡面是聽不到的,他就必須站出來(13),然後才聽得到這聲音是甚麼(13下,15-18)。若我們躲在山洞中時,我們只能看見恐佈的山崩地震、烈風及烈火而已。這是不好的環境,但其實這環境中,有神的聲音,但不是大聲的,乃是微小的。我們若不能有心中的安靜,若不能出了世上的屏障,我們是聽不到神的聲音的。但當我們聽到神的聲音後,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的使命,才能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的。

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王上16:21-34



2017/5/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un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上16:21-34

這裡記載的是以色列的兩個王,一個是暗利,另一個就是暗利的兒子亞哈。暗利作王12年,而亞哈作王22年。這兩個王是父子關係,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沒有離開耶羅波安所行的罪;同時,到了亞哈王的時候,則更把巴力的廟帶入以色列,因為亞哈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,就不知不覺把巴力帶入境內了。

本來是耶羅波安把金牛犢帶入以色列,而且一直沒有人可以把之除去,到了亞哈時,不只繼續耶羅波安的罪,而且還加上了另一個罪,就是敬拜巴力的罪;正是罪上加罪,沒有能力從罪中自拔,是就是當時的情形。耶羅波安所做的事,一個人就影響了多人,一個人就使整個國家的命運,變成一個被咒詛的國家,這確是一個最壞的作事結果。耶羅波安當初的想法,是以金牛犢取代神,是以偶像的敬拜取代對神的敬拜。受造之物怎能變成造物者呢?金牛犢怎會是神呢?這樣的自我安慰,自我解讀,確是人最愚蠢的行為,卻還是會發生的問題。當人為了自己的利益,而想做一件事,但又似乎不合聖經時,就會用很多的理由,去把這件事的理由合理化,就成為一個錯誤的真理,而這個真理擺出來愈久,就愈少人可以警覺及改變了。

今天一個服事的人,一個治理教會的人,是否也會如此呢?當我們事奉主的時候,是否會因著自己的利益關係,就把自己的想法加入,就用自己的理由,違背聖經的原則去做事呢?而這個耶羅波安的金牛犢,雖然是如此的錯誤,還是可以一直擺在那裡,沒有人發現,且一直以此為基礎呢!今天教會有甚麼前人所留下來的東西,是不合乎聖經的,而我們一直擺放在那裡,竟然沒有發覺呢?沒有發覺,就不會改變,北國一直把這金牛犢放在境內,就成為罪惡的淵源,就成為罪惡的發展基礎了。若當初的罪沒有除去時,就更易從這罪產生另一個罪,人們習以為常,就會把歪理變成真理了。

暗利似乎是有能力的人,他建造了新的首都,就是撒瑪利亞城,是在山上造的,是用二他連得銀子,向撒瑪買的山(24)。這城的建造,應是為了防禦,或是也為了享受。然而他也只是在意屬世的建造,而不在意屬靈的建造。他雖然搬了首都,但卻沒有把偶像的金牛犢搬走除去;他若沒有把偶像的金牛犢搬走,即使他建造了漂亮的首都,也是虛耗力量而已。因為一個人若不先從屬靈的事做起,若不從合乎神心意的事開始,那他所花費的一切,都是浪費心血而已。這個國家最基本的問題,是耶羅波安的問題;因此,每一位王即位時,都提到耶羅波安的問題,神一直在看他們是否可以想到這問題,是否可以解決這問題。這都是神在期待解決的,然而沒有一個北國的王知道這問題,而任由這問題存在。

因此,當聖經提到新王時,都說出類似的話:就是他們犯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(26,31)。這樣的話,一方面是指出他們的錯,另一方面,卻是說他們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這問題除去;他們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問題是神所關心的問題,因而要把這問題解決。當聖經提到一個新王起來時,都有提到耶羅波安,這代表原來神的心意,是要新王能明白神要他能把耶羅波安的問題解決的;但他們都沒有!暗利所造的,是解決首都的問題;亞哈所做的,不只是沒有把耶羅波安的問題解決,還因著要鞏固他的國力,而與西頓王的女兒聯婚(31),如此就把另一個外邦人的偶像帶入國境了。

亞哈想到的,是如何用屬世的方法去增強國力;暗利所想到的,是如何把首都建設成穩固的城市,這都是屬世的方法,是屬世的人要想到及做到的。然而,一個屬靈的人,他應如何建設呢?他是只建設屬世的事業嗎?還是以神的事奉為先呢?當一個新王起來時,都想鞏固自己的國位的,但鞏固的方法,不是屬世的方法,而是屬靈的方法,但他們所用的,都是屬世的方法。而他們國家最重要的問題,就是金牛犢的問題,卻沒有一個王知道,卻仍是把之放在那裡;以致神一直說他們沒有把之除去,行耶羅波安所行、犯他所犯的罪。

當神給我們一個新的位置、新的使命,當我們承接一個新的職位時,我們是否先思想甚麼是屬靈的建造,甚麼是該除去的,然後再靠主建造其他的事呢?若屬靈的建造沒有成功,則屬世的建造是徒勞無功的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原則。神所注意的,是新王是否能把耶羅波安的偶像除去,但沒有一個新王可以如此做,這就使神失望、使神的福氣,不能繼續臨到他們的身上了。

亞哈因著想與西頓結盟,就與外邦人通婚,於是也把巴力帶入國內。當我們與世界相聯時,我們很容易就把世界帶入教會,而當世界一入教會時,就會把屬靈的事情全都污染的。我們要做神的工時,絕對不是用屬世的方法,而一定要懂得甚麼是屬靈的方法,如此才可以出屬靈的工的。

最後一節聖經,是說到亞哈在位的時候,所發生的事,就是有伯特利人希伊勒重修耶利哥城,結果立根基的時候,喪了長子;安門的時候,喪了幼子。這是應驗了神藉嫩的兒子約書亞所說的話(34)。這一件事發生在亞哈時代的事,似乎是與亞哈沒有關係,是別人作的。同時,這件事的發生,是因為希伊勒的問題,而不是亞哈的問題。但這件事為何會發生呢?可以避免嗎?這件事的發生,是因為希伊勒不明白歷史,也不明白當初神的心意。這心意雖然不是如摩西律法般的記載,或是要人清楚記得;但卻是出於神的話的。因此,出於神的話若我們不留意,若我們不把之放在心上,也疏忽了神的話時,就會惹禍上身而不自知了。亞哈時代的人,因著亞哈敬拜巴力,就不容易讓人敬畏耶和華,而不敬畏耶和華的結果,就是死亡的發生了。而當這些事發生後,也似乎沒有看到人的警醒,也似乎不知道原因,也沒有人要探究原因。

若我們不明白神的話,若我們只按照屬世的方法去建造時,可能我們已經觸犯了神的律例而不自知呢!當我們做一件事時,若不以神的話為準則,若神的話說了而我們卻不知道,那神的話還是要應驗,但我們卻因著不明白神的話,就因而吃虧而受損了。因此,國中只想到用屬世的方法去建造,但卻想不到神的話,於是一個失去了神的話的國家人民,就會有莫名的災臨到,卻不知道是神的懲罰、卻不知道是因不要神的話而引起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