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王上13:11-34

2017/5/2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mar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王上13:11-34
這一段繼續說到神人的故事。神人回去了,他沒有上王的當,他有聽神的話,但他敗在老先知的手上,因為他沒有儆醒,以為老先知的話就等同神的話,於是就失敗了。神為何不准他留下吃飯呢?一個人作了一件偉大的事後,他的心態是如何的呢?或許是覺得因著自己作了一件大事後,就理應得到賞賜的。然而,神禁止他在原地吃喝,也不能得賞賜,是因為當一個人完成了一件事工後,一般而言,是很容易把己同時也抬高的。這個時候,若我們不能主動的、故意的把自己的名譽地位賞賜自動丟棄的話,那就很容易出來一個己、出來一個驕傲了。若是如此,那神的榮耀就會給人奪去,人就會得到從人來的榮耀了。與神同工是可以得榮耀的,但榮耀不是從人來的,乃是從神來的。若我們貪求人的榮耀,就會失去神給的榮耀了。

神為何吩咐他,完成事工後,不可以在原地吃喝,也不可以從原路回去呢?聖經沒有解釋,但卻是一個神的命令,是要遵守的。前面的使命,是工作的使命,而當工作的使命完成後,人很容易會驕傲;這時我們要完成的,乃是生命的使命。生命的使命是甚麼呢?乃是謙卑,乃是隱藏。不能從原路回去是甚麼意思呢?不能從原路回去,是代表不要讓人知道、不要讓人有跡可尋。也就是說,這代表我們走過的路,我們做過的工作,不是要宣揚、不是要讓人有機會找得到,而給你賞賜或吃喝。這就是要主動的隱藏自己,謙卑自己之意。

而不要吃喝,就是不要貪圖外面的獎賞,外面的榮耀。當我們為神作了一工作後,我們一般都會覺得值得別人獎賞的。然而,第二個使命所帶出來的,是生命的功課,那就是隱藏的功課。第一是要隱藏自己,不讓人可以找得到自己;第二是不要接受別人的獎賞,因為這不是我們的功勞,乃是神的恩典。人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工後,要防備的敵人,乃是仇敵魔鬼,乃是自己的己變大了。因此,後面的使命,目的是要把我們的己隱藏,把我們的功勞去掉,讓我們單單要神的恩典(不是己的功勞)、以及要神的賞賜(不是人的吃喝)

神人對王的賞賜是拒絕的,但他對同類的老先知,卻相信了他的話,而不是相信神的話。他以為既然是先知,就不會出問題;他沒有再求問神,可能代表了他靈裡的問題:他的靈沒有警覺,沒有覺得神的話是不可改變的。當他聽到了另一個聲音時,無論這聲音是出於甚麼人,他都應該來到神的面前求問神,是否神改變了祂的旨意,是否神果真如此說?為何神不直接對他說,而只對先知說呢?這都是要問神的。神人之前既然可以有神的話,可以聽得到神的話的人,不是一般的人,為何不直接問神呢?為何這時不尋求神,而聽信了人的話呢?

神人在工作的使命上成功,卻在生命的使命上跌倒了,原因是他沒有靈裡的警醒,也不再求問神。然而神的話真的這麼容易改變嗎?改變有時或是可以的,然而改變了神的話,為何不直接向神人說呢?這都是應該成為他的疑問的。當我們聽了神的話,清楚知道是神的話,其後又聽了別人的話,我們是否會懷疑神之前的話呢?我們是否覺得先前神的吩咐是不合理的,後面人的話才是合理的呢?或許他一直不知道神為何吩咐他第二個使命,他可能懷疑神如此的吩咐是否是合理的。若他心中對神的話不是絕對的順服,而稍有存疑的話,或許就會造成容易接受世界的聲音的機會了。

當我們聽了神的話後,若稍有覺得不合理,或是覺得有疑問時,我們雖然聽了神的話,但當世界另一個我們認為較為合理的聲音出來後,我們是否就馬上覺得這才是真的,我們是否就不再尋求神的旨意,而馬上接受了別的聲音呢?神人的心態如何,我們並不知道,但若我們對神的話稍有懷疑時,是很容易接受了別的聲音,就把神的話改變的。這是隱藏在我們心中的問題,是對神的話有一點不滿意後,可能產生的結果的。因為若他堅信神的話,而當他聽到另一種聲音時,正確的做法,是應該再求問神,而不是馬上接受別人的話的。

那老先知騙了神人,為何神不懲罰他呢?其實老先知是神使用的人,為要試驗神人的生命的。這是生命的問題,不是工作的問題,神人在生命上,若有一點點瑕疵的話,就容易被騙及跌倒了。神人在王的面前,可以勝過試探,因為他這時相信神的話,而不接受王的邀請。然而我們的相信,不只是明顯的錯誤我們可以否決,隱藏的錯誤、不明顯的錯誤、看來似乎是對的事、似是而非的道理,也應有能力分辨。有一些看來是出於神的(老先知的口),其實也是出於魔鬼的、或是出於神的試驗的,這就需要我們更加小心的分辨了。教會中是否也會充斥一些似乎是從老先知的口中出來的預言,而我們不經過試驗後,就接受呢?因為他是老先知,因為他的老,就表示權威,就表示沒有問題嗎?教會中的老先知,是否也成為我們容易否定神的話的一個原因呢?靈恩派的預言,都可以完全接受嗎?這是我們的考驗,是神要我們勝過的生命的使命。

這獅子沒有吃驢、也沒有吃他的屍體,卻把他殺死了。獅子一方面可以代表神(基督),另一方面又可代表撒但。在這裡可以代表既是神的權柄,因為神不讓獅子把之吃掉。又可代表撒但,代表撒但指出沒有生命的人,他就如死亡的人一樣。一個沒有生命的人,就會被撒但攻擊,撒但就會把他殺掉。神在這裡告訴我們一件事,就是神的使命有二,一是工作,二是生命。工作的事奉是明顯的、是有果效的(32),但生命若不配合所作的工作,生命是可以死亡的。他的生命的死亡,是因為作了神的工,完成了神的工;而當他完成了他的工後,他的生命也死了。這不是很矛盾嗎?當我們作神的工的人,卻在作了神的工作,而且大有果效、大有神跡之時,其後我們的生命卻是死了的,卻是神容許被魔鬼攻擊,而顯出死亡的生命出來,這不是很大的諷刺嗎?因此,我們不只要事奉神,完成工作的使命,但在生命的使命上,卻是失敗的。後者是更難的使命,是更需要我們隨時儆醒的。

那老先知的問題呢?他有問題嗎?從神的角度來看,他這一次是神使用他,來對神人的試驗的器皿;因為神要煉淨一個可以事奉神的人,神需要的是生命的順服。因此,使用老先知,是第二個試驗了。第一個試驗是王,這個王的邀請,神人拒絕了,神人得勝了;因為比較明顯是違反了神的旨意,他知道這不是出於神的,是出於世界的。出於世界的容易防備,但出於老先知(基督徒)的呢?神人對老先知的話,先知的邀請,他就接受了,他就沒有求問神了。這樣的輕忽了各種可能的試探,是很危險的,這是老先知的角色,是幫神完成試驗的工具。

從老先知的角度來看,神為何不再使用他,向那羅波安說話呢?為何神只能使用他向神人說話呢?向耶羅波安說話,會有生命的危險,也會膽怯;但向同類的神人說話,不會有生命的危險,就容易多了。因此,老先知能被神使用的不多,只是一般的使用,只能成為試驗別人,使人跌倒的工具而已;但卻不能成為幫助別人,使人可以站起來、使人可以悔改的器皿呢!今天我們是那一類人,可以被神使用的人呢?我們是只能成為試驗人、使人有可能跌倒的人而已呢?還是可以被神使用,用以幫助別人、責備別人使人悔改、使人回到神面前的人呢?


老先知的被使用,固然還是神使用他;但他雖然就近在北國,神也不使用他對耶羅波安說話,而只使用他向神人說話。這就表示有時我們被神使用,是有限度的,範圍是小的;我們能被神使用的程度也是低的。這就與我們這個器皿的容量大小有關了,若我們的器皿是大的,神可用的地方就大;若我們的器皿是小的,神使用的地方就小了。我們是否可以隨時被神使用,也可以被神在任何事情、地方上都可以使用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