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傳八

2021072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iman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傳八

這一章是傳道者繼續想法尋找人間的理,他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,但他一開始就說到,誰知道事情的解釋呢(1)?這就先作了結論,然後再說明日光之下的事,似乎是不容易了解的。他要尋找世界的道理,找出人間的真理,但卻是無功而返。他只看見一些矛盾的事情,例如惡人得以埋葬,歸入墳墓;行正直的人卻與聖地隔離,在城中被人遺忘。這也是虛空(10,另譯)。他也看見罪人既然作惡百次,還享長壽(12);又看見義人照惡人所行的受報應,惡人照義人所行的得報償,這也是虛空(14)

傳道者雖然有智慧,但他在日光之下所找到的,本來是想找到一些道理;然而他發現他找到的,不是人所可以明白的道理,而只是「虛空」兩個字而已——不是道理,乃是虛空。今天我們要在世間找出真理,在離了神而犯罪的人中要找出真理,那是緣木求魚而已,是不可能找到真理的。能找到的不是真理,也似乎不是道理,而只有找到兩個字,那就是虛空而已。若只是從事情中去找事情的理,即使是智慧的人,他也不會尋得到結論的。因為這世間能尋找得到的,就是被罪惡顛倒過來的道理,那就是找到虛空兩個字而已。因為世人有罪的存在,因此,離開了神,您可以找到的,不是人間的條理,乃是找到虛空。原來今天世界上的科學家、哲學家、或是其他的智者,想要找人生的哲理,或是事物的道理時,若離開了神,所找到的其實不是道理,乃是找到虛空(1014)

世上有些人是很守規矩的,他們是行正直的事的,但在世界作王的,不一定會報答他的(4);世上的人,也不一定會想念他的(10)。這就是世間的人情,有時不一定會按公義的道理而行的。因此,在世上是沒有常律的,這是因為世上的人,已經被罪惡污染,人的心已經充滿巧計(29);人只顧到自己的利益,對於真理是沒有興趣的。因此,傳道者就只是看到一些顛倒是非的結論,不是他所想得到的結論。因為一般人的觀念,應是惡有惡報,善有善報,若然不報,時辰未到。然而,被罪惡污染的世界,就不是按應該的常理而行,因著有罪的人的作為,很多真理就會被扭曲,這就是傳道者找不到真理的原因。

若是在世上找不到真理,那人如何活呢?傳道者的勸告,是要遵守王的命令,不要輕率離開王的面前,也不要參與惡事(2-3)。這是好的一面,然而,這就可以避免壞事的臨到了嗎?似乎也不能!因為傳道者又加上了一句,王可以隨己意作任何事(3);無人敢問他:你在作甚麼(4)?這就代表世上有很多事,是人所預測不到的,是不按常理出牌的。您不作惡事,您聽王的吩咐,固然是本分,也是應該的;然而,結果卻還不是您可以預料的。因為您能控制的事不多,尤其是一個沒有權柄的人,面對一個有權柄的人,能作的事就更少。

在這個無常的世界中,人能做甚麼呢?這裡有兩個不同的提議,第一是要人找到神、並且敬畏祂;這樣的人,就必享福樂(12)。傳道者終於找到一個「必然」的答案,就是敬畏神的人,必享福樂。前面所說的,都不是必然的,例如行善的人,不一定會被人記念;作惡的人,反而死後可以被人埋葬(10),但傳道者在這裡,卻說出一個必然,就是敬畏神的人,必享福樂。為何他這麼肯定呢?既然世上很多事都不能確定,為何這時傳道者卻可以跳出這些不肯定,而說出肯定的話來呢?

原來在這個世界中,是沒有肯定的,因為日光之下的環境,是人不能控制的。人可以努力,可以達成自己可控制的部分;然而世界的環境,有一大部分不是我們的能力可以控制的,於是事情的結局,就沒有定論。然而,世界雖然有很多未知數,但原來在神那裡,是有很多肯定的律的;那就是神給我們的已知數。世界是找不到肯定的結論的,但在日光之上的世界呢?原來那裡是有不少肯定的律,只要人照著去行,結論是肯定的,結局是必然會發生的。這就是傳道者在很多的不肯定中,說出了肯定的話(12),那就是人類的答案。

原來日光之下與日光之上是有很大的分別的。日光之下是沒有肯定的結論的,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結論。例如惡人可以遭報,但也可以活得長壽(12);義人可以被人尊敬,也可以無人理會(10)。然而,在日光之上又是另一幅圖畫,那就是肯定的。這時,一個敬畏神的人,必享福樂(12),而惡人卻沒有福樂,也得不到長壽,因為他在神面前不存敬畏的心(13);這就是日光之上及日光之下的不同。既然日光之上才有肯定的律,我們就應向著這些肯定的律走,而不是向著世上不確定的律走,免得浪費我們的光陰。

然而,惡人真的沒有福樂嗎?真的得不到長壽嗎?詩七十三篇的亞薩不是看見惡人享福,而且得到長壽嗎?這確是如此,不過,這只是在日光之下的看見,不是真實的光景。等他進了神的聖所後,他就發現原來他們是在滅亡及沉淪中呢!這就是日光之上的結論,而不是日光之下,人所可以看見的。也就是說,日光之下所看見的,有時只是假像,不是真實的;等到人到了日光之上時,才發現不一樣的圖畫的。因此,日光之下所見的,除了虛空是結論外,還有一點是要注意的,那就是禍福有時是假像,真正的結論,原來不是在地上,乃是在天上呢!

傳道者看見世界的虛空後,第二個提議是叫人最好是吃喝快樂,因為這是人在日光之下,神賜給他一生的年日裡,從自己勞碌中所得的享受(15)。這樣的提議,是給日光之下無奈的人生的無奈結論;那不是最好的建議,因為那只是解決了人的體及魂的需要,卻沒有解決靈的需要。第一個建議,是敬畏神,那是真正解決靈的需要的答案,是針對問題的重點而解決的。然而第二個建議,卻不是針對靈的需要,只是針對人的魂(快樂)、及體(吃喝)的需要,而作的結論。這不是對基督徒的建議,是對找不到神、不懂得敬畏神的人的建議;那是退而求其次的答案,是無奈的解決方法。然而,當吃喝快樂達到後,是否人生就沒有問題呢?是否就可以把人間的禍患解決呢(1)?不是的!那只是遮蓋了問題,卻不是解決了問題。

原來我們有問題時,至少有兩種方法去解決,一是跳過問題,用其他方法遮蓋它,不讓它煩擾我們;那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。另一是針對問題的核心,去解決它,這才是真正的方法。既然虛空的問題,是找不到神,是靈裡的問題,那解決問題的方法,就不是體及魂的方法;要解決這問題,就要從靈的方向著手,才可以解決的。這就如撒瑪利亞的婦人一樣,她有的問題是靈裡的問題,然而她解決的方法是從體及魂著手,於是她雖然曾有過五個丈夫,但也不能解決她的問題(約四)。今天我們要解決問題,一定要知道問題的重點,向著這重點去解決,才有機會得到真正的答案的。

 


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傳三1-15

 2021071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iman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傳三1-15

凡事都有定期,這代表甚麼呢?這代表我們不能控制事情的結果:您似乎加上努力,這時你成功了,你栽種了,但不知道甚麼時候,他又被拔出。您殺戮了,不知道甚麼時候他又被醫治了。原來人在這宇宙中所參與的分量是少的,似乎在短暫的時間中,您是有主導權的,但在時間的巨輪中,您的主導權又不是永恆的,又會失去的。這就是這裡說的:一下子是這樣,一下子又變回那樣(1-8);今天是好,明天就變成壞,都是相對的兩個極端,是人無法把握的。這就是虛幻的安慰劑而已,沒有真正的成功,也沒有真正的失敗,只是在時間中出現的成功與失敗,那不是成功、也不是失敗。人若抓不住永恆,人若沒有永恆,那一切都只是虛空的而已。

為何生有時、死有時,栽種有時、拔出所種的也有時…呢?這都是相對的,都是兩個極端的出現呢?這代表人可以努力工作,以達成某一個目標,這是人可以控制的部分;然而,原來人所可以控制的部分,只是微小的一部分,真正控制的不是人,乃是神。人可以控制的、人可以成功的,似乎得到了,但因為人不是全能的,他不能掌管太多的事,故暫時的目標達到後,在時間過去中,又再回復原形。因此,暫時的成功,或是暫時的失敗,對整體而言,似乎分別不大,這就是日光之下的空虛,因為所有的事物隨著時間過去,常常又是回復原形,不能永久。人可以暫時把事物改變一下,但很快這些事物,又會回復原形。因為真正的掌權者不是人,乃是神,故此,人的力量有限,能改變事物的機會也是小的。

因著人不能掌握永恆,人沒有永恆的生命,故對人而言,甚麼都只是暫時的,甚麼都不是永恆的。人們花力量得到的一切改變,在永恆中是沒有意義的;因為它只是暫時的改變,不是永久的改變。人無法改變永恆,人只能在永恆中被永恆改變,因為對永恆而言,人是無力的,是不能動永恆分毫的。一時的歡樂,不是永恆的,一時的失去,也不是永久的;因此,人活在一個無常的環境中,因為永恆不在人的手中,不在人的掌握中。永恆是在神的手中,是人無法得到的。這是說到不認識神的光景,是傳道者傳道的對象。

感謝神,基督徒有神給的永恆,基督徒可以把世上的事物,帶到永恆去,這是與傳道書所說的不同的。當傳道書的對象是對未信的人寫之時,那基督徒已經得到永恆的生命時,又該怎樣做呢?基督徒有兩種不同的可能做法,一是仍然在做世界的事,沒有把目標帶到永恆中。另一就是因著基督徒有永恆,我們所做的事,就以永恆為主,就要做一些可以帶到永恆去的事。這就是在地上為天上的將來而活,不是為世界而活。世界的事,是多變的,是帶不走的;當一個人死去後,他不能帶走任何世界的事物。然而,基督徒卻可以把地上的一些事物,帶到天上去的;那就是天上的獎賞,那就是地上的事奉,是遵照神的吩咐,做神要我們做的事。惟有可以把地上的事物,帶到永恆去的,那才不會有虛空;這時,就不會有哭卻變成笑(4)、保存變成拋棄的問題出現(6)

因此,基督徒在世上所設定的目標,就不是地上的目標,就不是短暫的目標,乃是永恆的目標。永恆的目標,就是可以帶到天上去的目標。彼得前書五章告訴我們,我們的事奉,不是在地上得獎賞,乃是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,必定得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(彼前五4)。這就是把地上的事,帶到天上去的例子,是我們要有的目標。也就是說,若我們設立的目標,只是地上的事,那哭與笑、撕裂與縫補、愛與恨、戰爭與和平…都是沒有意義的,因為這都只是暫時的,是不能帶到永恆去的。人改變不了永恆的事物,但基督徒可以把地上的事物,帶到天上去。有些是可以帶走的,有些是不能帶走的,我們追求的,就應是可以帶得走的,而不是帶不走的,那就是智者所做的事。

若是人改變不了虛空,也改變不了這永恆的結局,那在傳道書所說的結局,是悲哀的。因為無法解決永恆的問題,故傳道者說到這種情形時,就只能退而求其次,最好的只是尋樂享福而已(12-13)。然而,尋樂享福不是基督徒在地上的目標,只是傳道書中沒有永恆之人的目標而已。因為得不到永恆,改變不了世界,那沒有永恆的人之目標,就只是尋樂享福而已。基督徒已得到永恆,因為基督已經復活,我們就不必吃吃喝喝(林前十五32),我們的目標就放在永恆的天上、永恆的將來,這是與傳道書所說的不一樣的。

在這段中,我們應發現有兩個主導事情的改變者,一個是人自己,另一位就是神自己(14-15)。當人自己努力,要栽種時,他是會有成功的一天的;然而,不只是人的努力可以改變事情,更重要的是神的管治能力。人所可以改變的,只是暫時的事務,還要加上神的最終掌權者的意願,後者才是更重要的。當一個人追求一個目標時,似乎是自己的努力,但不要忽略的,是神在天上的掌權,是神在天上的操控。因此,真正的決定權,還不是人自己,乃是神自己。若人不認識神,不把神加入我們的努力中,那表面的成功,都不是永恆的成功。原來要把這些撕裂有時、縫補有時的情況改變,只有一個辦法,就是把神加入我們的努力中;把事情的結果交在神手中,讓神一同參與,這才有永恆的意義。若只是個人的努力,沒有加入神的幫助,那就不會有永恆的效果的。但若加上神的合作,就是神人合作,這就可以帶到永恆中,就不會產生空虛的結果。神可以將已過的事重新出現,或尋回已過的事(15),這代表是神主導一切,把哭變為笑,把殺戮變為醫治,把撕裂變為縫補…,這就是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出現的意思。人努力所做的,若不加上神的恩典,那是沒有永恆的意義的;只有讓神參與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,那才可以把事情帶到永恆中。

原來我們在世上的目標,若不可以帶入永恆的,都是沒有意義、都是虛空的。然而,要帶入永恆,就必須要加入神的恩典,加入神的合作,這就是基督徒與未信的人不同之處。我們既然有永恆,就應在世上把所有的事,都設定可以帶入永恆中;這樣的做事,才是有意義的、才不會浪費時間。而要帶入永恆中,是要加入神參與我們的事,與神同行、與神同心的。

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斯六12~七10

 2021071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斯六12~10

12-14

末底改被動地得榮耀,他有甚麼反應呢?他仍回到御門那裡,好像一點點高興或憂悶都沒有。因為這一切,不是他要的,是王要「強逼」他得榮耀的。然而,他要的不是這種獎賞,他要的是生命的獎賞,就是得回他的生命。若沒有生命,這些一天的榮耀,都只是虛空的東西而已。今天我們在世上所得到的一切,都只是像一天的榮耀而已。一天的榮耀,對生命一點意義都沒有,一個有智慧的人,是不會希罕這些的。然而,當王問哈曼時,因為哈曼以為是給自己的,就要了這一日的榮耀(當然最後不是給他的)。若哈曼知道他那天晚上就會死的話,他還要這一天的榮耀嗎?他要的應是生命才是。然而,由於他不知道生命的短促,他要的是短暫的榮耀,而不是永恆的生命呢!今天我們呢?我們明明知道生命是短促的,我們不能掌握我們的生命,但我們追求的是甚麼呢?也只是如哈曼一樣,要一天的榮耀而已,這是與我們知道的背道而馳的。我們知道世界的事都會過去,也知道將來天上的賞賜是永恆的,然而我們在地上追求的是甚麼呢?大多數的基督徒,豈不是都只是追求世上的事物嗎?我們有用一點心力,去追求永恆的生命嗎?這是值得我們檢討的。

末底改得到世界的榮耀,是不會高興的,因為這不是他所追求的。即使天掉下來的榮耀,只要是地上的榮耀,就對他一點用處都沒有。他的心是在天上,不是在地上;他的追求不是地上必然會過去的事物,乃是生命的永恆 ,這才是有智慧的人所要追求的。哈曼對地上的得失是很在乎的,他只是帶著悲哀的心、蒙著頭回家,因為地上的得失,對他是很重要的。當一個人沒有天上的盼望時,地上的得失,就是他的一切。然而當地上的盼望,不是末底改的盼望時,地上的得失,就不是那麼重要;他要的乃是天上的獎賞,乃是永恆的生命。我們今天可以有這種心態,如末底改一樣,得到地上的榮耀,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呢;還是我們會如哈曼一樣,得不到地上的榮耀時,會如喪考妣一樣呢!我們應學習,跳出這個世界的捆綁,不受地上必然會過去的榮耀或恥辱影響,只被天上的榮耀吸引,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。

當哈曼把這件羞辱的事說出來後,他的妻子及謀士,都沒有辦法安慰他(13),因為一個與神為敵的人,除非懂得悔改,那他就是死路一條。哈曼是一個與神為敵的人,因為他要殺死神的子民,但他不知道自己是與神為敵的。一個與神為敵的人,且不知道自己是與神為敵的,他的結果就只是死亡,沒法得安慰、沒法得悔改的。這些謀士(代表地上的智慧)及妻子(代表最親愛的人),都不能安慰他,只能預告他的失敗及死亡。同時,當時催命的人來了,要他快快走上死亡之路(14)。今天我們所做的,若是與神為敵的,就沒有人可以安慰幫助我們;若我們在教會中,只是隨己意而事奉,這也是要檢討的,免得得罪神,自討滅亡。

1-10

這是王第三次問以斯帖了(2)。第一次的問,是在宮廷中,雖然以斯帖是預備好了,她已經禁食了兩天;但這時王應還沒有預備好,就延到晚宴時才回答。在第一次的筵席時,以斯帖及王都預備好了,然而,神還未擺設祂的筵席,只有以斯帖擺設了她的筵席,因此,這時還不是回答王的時候。直等到這第三次的發問時,王、以斯帖、及神都預備好了,以斯帖才回答王,並且得到好的結果。原來我們做事是不能做在神之先的,人擺設筵席是人的時間,但神擺設的筵席是有神的時間的。我們事奉神,不只是做正確的事,而且要在正確的時間,做正確的事,這才是我們應學習的功課。

以斯帖的回答中,不徐不疾,沒有動怒,是平淡地把事情說出;而且是謙卑地說出來,也是為王著想的(3-4)。這種說話的態度,沒有帶上怨氣,沒有高舉自己,是很得人心的。今天我們若說到我們不喜歡的人時,常常是帶著怒氣及怨言的,有時會帶著謾罵的語氣,這是不好的;但我們要學習的,乃是不帶己見地說出來。以斯帖說的時候,沒有生氣,只是謙卑地求生存;也沒有謾罵,沒有咒詛,這是我們說話的態度。同時,她也是為王的利益而說的(4),不只是顧到自己的益處,更是顧到王的益處。今天我們禱告時,也應兼顧神的益處、神的感受,這才是我們祈求事情的態度。

王不是喜歡哈曼的嗎?哈曼凌晨時擅闖王宮,王也沒有責備他,之前也無緣無故地把他升官,那為何以斯帖說了他的問題後,就不再喜歡哈曼了呢?可能的原因,第一是這個王是多變的王,沒有原則行事的;這是一個喜怒無常的王,是不按牌理出牌的,這就是伴君如伴虎的結果。第二,這是神的工作,神可以讓這個王伸出金杖,也可以讓這個王升哈曼的官,當然也可以讓他使哈曼死亡的。那這時王馬上聽信了王后之言,而不再寵愛哈曼,這也代表以斯帖在王面前的份量是重的,王還是愛以斯帖的。原來當初這三十天的沒有見王(11),不是因為王不喜歡以斯帖,乃是因為神要放下的一個十字架,讓以斯帖懂得倚靠神而設計的。從王三次問以斯帖要甚麼,而且可以忍耐她到第三次才回答,就知道他不是不愛以斯帖的。也可見到以斯帖的內在美,是持續成長的。

今天我們可以一時令人喜歡,但當相處下去後,是否還是可以讓人喜歡呢?這就需要有生命的實質,有謙卑的生命,才能持續保持令人喜愛的氣質的。從以斯帖的說話態度中,我們就知道她是謙卑的,是會為人著想的;她不是以己為中心,乃是以對方為考量的,這是我們為人處事所應學習的功課。王喜歡哈曼,也喜歡以斯帖,現在兩個人都在王的面前,他要信誰的話呢?他要把誰定罪呢?若以斯帖不是有好的生命之美,若她的說話是不得體的,那可能是得不到王的信任的。然而,王接受了以斯帖的話,這就表示屬靈的美,還是勝過屬世的高位的,這就是王接受了以斯帖的話,而犧牲了他的愛臣之故。

哈曼做了一個木架,本來是想釘死末底改的,但結果反而釘死了自己。他做的木架,就是十字架,是代表撒但的十字架;這個十字架,本以為可以讓自己的仇敵死亡,然而真正死亡的是自己。今天我們是否也會做一個十字架,要釘死我們所不喜歡的人呢?世界的十字架是要釘死人的,但基督的十字架,是叫人得生命的。若我們做一個世界的十字架,要把人釘死時,我們不喜歡的人沒有死,反而是自己走向死路。這就是我們要恨一個人時,要把對方釘十架時,結果是把自己釘在木架上呢!反之,以斯帖當初不願意走十字架的道路,不肯去見王,因為有三十天的攔阻;然而,後來經過禁食後,她願意冒死走十架的路,結果她願意冒死,神就給她活。三十天對她而言,是她的十字架,但她願意走上去時,十字架原來換來的是神要王伸出金杖,就是讓她得生命的金杖。原來基督的十字架看似是死亡,背後卻是活的生命。哈曼的十字架,以為可以釘死對方,結果是釘死了自己呢!

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斯二21~三6

 

20210704            dimanche        斯二21~6

當以斯帖被立為王后時,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以斯帖身上,卻比較少注意到末底改的這一件「小事」(21-23)。以斯帖是被立為王后,因此,是她這個人存在就會有影響力,就會對猶大人有幫助。而末底改雖然有功,但這只是一件事,過去似乎就會忘記;因為這只是一件事,不似一個人存在的重要。事件通常很快就會忘記,人存在則是活的,尤其是王后這樣的身分,更是重要的。雖然如此,但神卻把兩樣事都可以放在一起,利用之以救拔猶大人。

當末底改做了一件有功的事後,但在表面上來看,末底改一點都得不到好處,因為第一,末底改沒有獎賞。第二,王只把之寫在史書上,這是末底改不知道的;因為不會告訴他。故此,末底改做了這事,似乎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,但原來有一好處,是他看不到的;這樣的好處,比他得到功名利祿更好的。甚麼好處呢?王沒有做甚麼對末底改的獎賞,但一個動作,卻是神所利用的,就是寫在史記上。然而,這個動作,末底改看不見,也得不到實質的好處;這個動作,一般應是人所輕視的,然而卻是真正有用的。神可以利用這個小動作,日後發揮它最大的用處;把本來要滅命的危險,變成安全活命的機會呢!

原來這時神特意讓兩個人要謀害亞哈隨魯王,也讓末底改有機會聽到這陰謀,這都是神的恩典,是神操作的一個小插曲。這個小插曲,卻成為一個大恩典、一個大幫助呢!神可以用最微小的事情,就解救了日後的滅命之災,這就是神奇妙的作為。這個作為,就是這件偶然的事發生,並且神故意把之冷藏起來,讓它凍結後,產生更大的利息,把本來可以得物質獎賞的,變為得到生命的獎賞,這就是神的計劃。然而,這個計劃出來後,末底改看見甚麼呢?他這時甚麼都看不見,第一,他看不見王寫在史書上的東西,第二,他這時看不見有獎賞,第三,他看不到這事對將來的寶貴價值。由於他看不見的這些事,他就不會知道這事的重要性,也不會看到神的計劃。

今天我們若是一個行在神的旨意中的人,我們必然會得到神的保守、神的恩典的。然而,有很多恩典,在當時是看不見的,因為我們的看見有限。神在這件事上是一個很大的佈局,是一個很有益處的計劃,但在這時,人可以知道嗎?人可以看見甚麼呢?因此,我們應知道,雖然我們有很多的「不知道」及「看不見」,但我們應相信神的恩典,是必然會臨到屬於祂的人、遵守祂吩咐的人身上的。這件事從頭到尾都不是末底改可以掌握的,也不是末底改策劃就可以發生的。這事完全是神自己策劃的,是神導演出來的。原來在我們的人生中,很多事都是神策劃的,而這些事策劃出來,都是對我們有益的。然而,我們在當時不會看得見,也不會知道的;日後也不一定看見的,但恩典就已經臨到我們了。故此,我們應學習相信神的安排,知道我們的一生,是在神的掌管中,我們只要順服神,緊跟神的腳步行,就必然是得福的。

末底改救了王的命有功,他應得甚麼獎賞呢?原來救了王的命的這件事,後來是帶來了王救了猶大人整個民族的命呢!若以人的想法來看,他救了王的命,若王這時獎賞他,他頂多得了一些世上的物質、世上的金錢,或是世上的高官位置而已。然而,神覺得這些都是沒有用的,或是都會過去的。神要做的事,不是要賞他這些屬世的東西,乃是賞他更好的生命呢!他救了王的性命,神要把這個救命之獎賞,等值地救回猶大人的整個民族生命;這就是以一命換取多人的生命的計劃。這不也就是基督的救贖喻表嗎?基督一人的代贖,就把整個人類的命救回來;現在末底改救了王的寶貴一命,就把整個猶大人的命挽回來,這就是神的奇妙。人以為救了王的命,應得到升官發財的獎賞,但神覺得這獎賞太小、太沒有價值,就把之先冷藏起來,等到相當時間後,再把更大的利息償還給末底改呢!那就是生命的利息,是人想不到的好處,原來日後才會發生的。

神不只插手於一件我們看不見的小事,使之從屬世的益處,變成生命的益處(把現在的升官等獎賞,變成得生命之獎賞);同時,神插手的事,有時更似乎是禍患,但其實更是筵席呢!這就是三章後發生的事,就是王把一個惡人升為至高,並且讓他發出一道命令,要滅絕所有的猶大人呢!當末底改救王有功後,他不只沒有升官,反而把仇視他的一個敵人升官,那這是對末底改的獎賞嗎?末底改救王後沒有獎賞,當然是沒有益處的,但還沒有給他壞處。然而,這時把一個惡人升官,那更是負面的壞處呢!難道這就是末底改有功後的獎賞嗎?在人看當然不是,這不是獎賞,是懲罰呢!然而,這事若是出於神的手,那就是神擺設的另一個筵席,是神把筵席以災難的形式出現呢!

若末底改看不到前面發生的救王的事之益處,那這時哈曼的升官,他不只看不到益處,而且是看到災難呢!原來神插手做成的事,最後都是恩典來的,但末底改有看得到嗎?前面這件事,他甚麼都看不到,他看不到獎賞,也看不到王已經把之寫在歷史上,讓這事以後產生更大的利息。但後面升高哈曼的事,他卻是看到的,而且他不拜他而闖禍的事情,也漸漸顯露出來。他看到的是筵席嗎?不是!是災害!然而,原來這是神安排的第一個筵席。若只看這個筵席,您看不到是筵席、也看不到有任何益處;只看到災禍而已!但若再看到日後神安排的第二個筵席,您才會恍然大悟的。

末底改第一次作了一件有功的事後,甚麼都看不見,沒有獎賞,沒有任何益處;但當然也沒有看到有壞處,那就算了。然而,第二次所看見的,是一個壞人的升官,若是您的話,您會有怨言嗎?因為這人是與您為敵的呢!因此,他的升官,就是災害,果然他後來是要殺死所有猶大人的呢!當您看到這情形時,您還可以相信神嗎?您還可以相信,這是神的另一個筵席嗎?這確是神的一個筵席,表面上是哈曼要滅絕猶大人,經過神的插手後,就把之變成猶大人可以殺死所有仇敵的結果呢!這就是神的反敗為勝,我們若把自己交神的手中,就常會經歷反敗為勝的結果的。

末底改不拜哈曼,聖經沒有說原因,但他說出他是猶大人,就表示這是一個原因。至於是屬靈或是屬世的原因,可能是不易分清楚的;但一定是出於神的啟示的,是神的安排而出來的。他不拜哈曼,是闖了一個大禍的,若不是出於神的啟示及安排,他是罪該萬死的,因為連累到整個猶大人的滅族呢!然而,這事應是出於神的啟示,那就不是所謂屬靈或屬世的原因的解釋而已,乃是出於神的啟示的原因。今天我們在世上做任何事,都應是出於神的,是跟隨神而行的,這才是我們行事為人的原則。如此就不必負我們的責任,神自己會負祂的責任的。故此,不拜哈曼應是出於神啟示,而原因就是因為神要安排一個計劃,就是最終要滅絕猶大人的仇敵。因為在這個國度中,一定有不少猶大人的仇敵的,不然末底改不必吩咐以斯帖不要說出她的籍貫的。然而,這時末底改卻要說出他自己的籍貫,這若不是神啟示、神設計的筵席,是不會如此的。因此,不說出籍貫是計劃,說出籍貫也是神的計劃,這就要學習聽神的啟示行事,才可以配合神的計劃,把災難變成筵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