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太二十29-34

 

20210224        瞎子的看見    merc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太廿29-34

這裡是說到有兩個瞎子的故事。這一段與馬可十46-52及路加十八35-43的記載是相同的。然而,三處經文記載,都有一些不同;明顯的不同有二:第一,馬可及路加是一個瞎子,馬太是兩個瞎子。第二,馬太是說耶穌出耶利哥的時候做的,路加似乎是說走近耶利哥時,就一直講下去,似乎是在近耶利哥時做的事;而馬可是說先出後入(可十46)。那這是甚麼意思呢?

我想,路加所記載的,加上馬太所記載的,就等於馬可所記載的。這怎麼說呢?若把路加的記載作為開始,就是當耶穌入耶利哥之時,就有一個瞎子叫巴底買,他聽見了人群跟著耶穌(眼瞎的人,靠聲音看見),就問旁人,旁人告訴他後,他想呼叫耶穌,但因為瞎眼之故,就不能及時叫停耶穌,耶穌已入耶利哥城去了。他怎辦呢?他就等待耶穌從城中出來,他不灰心,他知道耶穌會再出來,於是他就等候耶穌。他不只是等候耶穌,而且他還告訴他另一個同伴,這個同伴也是瞎眼的,讓他也可以一同等待耶穌。

一、瞎子的信心

也就是說,這個巴底買,第一次失去了機會,但他不灰心,他用守株待兔的方法,用信心及盼望,一直等候耶穌。他相信耶穌還會再出來,他也相信他的盼望是必然會實現的。他不只自己有信心,而且是把信心傳給別人。他的信心,影響了另一個同病相憐的瞎子。他在未得醫治前,就可以有這信心,可以讓別人也有這信心。這就如喇合一樣,她知道自己可以得救後,她不只是一個人得救,而且還把她親愛的家人,也帶到得救的房子中,這就是影響別人的信心。我們自己信是比較容易的,但你不只要有信心,而且你的信心還要影響別人,這才是真夠大的信心(可十52;路十八42)。若我們的信心,能影響別人,這就是有功效的信心。今天我們信耶穌,我們是否覺得耶穌是真神,我們是否因著自己的信心,就有動力去告訴別人呢?而且這時的瞎子,他的信心還未實現,但他已經可以影響別人了。今天我們享受了救恩後,還是很少人會影響到別人,還是沒有太大的信心,可以告訴別人這恩典的可靠,這與這位瞎子的信心相比,我們真是慚愧呢! 

二、瞎子的盼望

當瞎子因著他的瞎眼,動作比較慢,追不上耶穌後,他第一次失去機會,卻不失望。他除了告訴另一個同伴外,他更鼓勵他一同守望,他的信心,讓他產生盼望,而且是有行動的盼望。他可以把一切事拋開,專注於等候耶穌的「再出來」。今天我們是否知道耶穌會再來呢?瞎子有信心,知道耶穌會再出來;於是他就等候耶穌的「再來」。然而,今天我們的生活,是集中在等候耶穌的再來的嗎?我們的生活目標,是否因耶穌應許會再來,而有所調整呢?

瞎子調整了他的方向,因為這一次,他不能再失去機會,耶穌快要釘十字架了,若錯失這機會,就可能永遠瞎眼了。因此,他把整個生活,調整在等候耶穌的「再來」。結果他成功了,他的病得到醫治。他在等候時,也把這盼望傳給他的同伴,於是他的盼望,也帶給了另一人的盼望,是成功的盼望、是有行動的盼望、是可以影響別人的盼望。

為何他可以調整他的整個生活,單單向著等候耶穌呢?因為他有需要!因為他的眼是瞎的,故他在世上的生活是苦的。現今他知道耶穌的「再出來」是可以醫治他的眼的,可以把他帶到喜樂的生活中,可以使他的眼得開,因此他就有這個盼望,是值得他把一切撇下,而等候主的。他以前可能是盼望每天得到足夠的乞討之錢,但現在他卻有不一樣的新希望,他盼望的,就不是會過去的錢財,乃是不必討飯的看得見(瞎眼得醫治)。今天我們在世上的生活,若不知道我們是勞苦嘆息、轉眼成空的,我們就不會盼望天上的榮耀。今天我們若未嘗過主恩的滋味,就不會盼望天上的甘美的。若我們是一個時常親近神的人,那我們自然會喜歡盼望主的再來的。今天基督徒少有調整自己的生活,盼望主的再來的,因為我們未與神有親密的關係,就只是被世界吸引住,這是很可惜的。 

三、瞎子的看見

這個瞎子,原來他不是瞎眼的,他在靈中是有很清楚的看見的。他的肉體應是看不見的,但在他靈裡,他認識耶穌是大衛的子孫(31)。這樣的認知,對一個瞎眼的人而言,是不簡單的。因為他沒有機會時常跟著耶穌,他只能從別人的看見中去看見。別人的看見,是肉眼的看見,但他從別人的一般看見中,變成屬靈的看見。他看見的不只是神跡奇事,而且是耶穌的身分。別人看見的是吃餅得飽,但他看見的是神跡背後的神。別人的跟隨耶穌,只是人云亦云,人做亦做而已。這種人不只不是真正的跟隨耶穌,還會攔阻別人跟隨呢!這瞎子卻可以把屬世的看見,變成屬靈的看見,這就是他可以喊出「大衛的子孫」這句話的意思。

因此,他是一個屬靈的人,他可以有靈中的看見,他可以看見屬靈的事。他把別人的一般看見,轉變成屬靈的看見。他肉體的眼是瞎的,但他心靈的眼卻是明亮的。因此,在他裡面充滿光明,這光明可以讓他看得見,不只是屬靈的眼看見,也讓他肉體的眼也看見了。這樣的一個瞎子,是一個值得我們效法的。今天我們屬世的眼太明亮了,我們看見的是世上的榮華,但我們卻不會看天上的榮華,因為我們只有肉體的眼沒有瞎,但心靈的眼卻是看不見的。我們應求神給我們眼藥膏,讓我們可以看得見(啟三18)。有時我們太會看世上的榮美(其實那是虛假的),反而不會看天上的榮耀;我們的眼睛似乎是明亮的,事實卻是瞎眼的呢!這是值得我們省思的。 

四、瞎子的愛心

最後,當他的眼得醫治後,他的反應是馬上跟隨了耶穌,而耶穌也沒有拒絕他。他得到的不只是瞎眼得醫治,而且還得到耶穌呢!因為耶穌醫病後,很少要人跟隨的,格拉森被鬼附的人醫好後,要跟隨耶穌,耶穌還不答應,而是要他去親屬那裡去作見證呢(可五18-19)。因此,他可以跟隨耶穌,也是一個大的恩典,因為他願意撇下一切,不先把這好消息告訴他的家人親屬,而是愛耶穌過於愛其他的人及物,這是代表他對耶穌的愛。因著對耶穌的愛,耶穌就沒有拒絕任何愛祂的人的。今天我們是否愛耶穌呢?若是我們獻上我們的愛,耶穌是不會拒絕任何人的愛的。

因此,這個巴底買是一個有信心、有盼望、有行動、有愛心的人,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。

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太十七1-13

 

2021021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un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太十七1-13

這一段是耶穌把三個門徒帶上山去,然後登山變像;那到底耶穌這樣做的目的為何呢?有甚麼意義呢?第一個意義,是讓門徒看見復活的榮耀。第二個意義,是讓他們知道,耶穌已走完第一段路程;那就是從受洗到現在,祂已經盡了諸般的義,已經把神的義顯出來,祂的任務已經完成了。由於完成了祂的任務,所以神的說話多了一句,就是你們要聽祂。你們要聽祂,代表甚麼呢?乃是代表祂在地上,可以代表神,祂的話、祂的榜樣,都要成為門徒學習的對象。

第一點是讓門徒看見復活的榮耀,原因是當耶穌說到十字架的道路時,門徒是看不見復活的,門徒所看見的,只是死亡。當耶穌說祂要往耶路撤冷去,受長老、祭司長和文士許多的苦害,並且被殺,第三天復活時;彼得就把祂拉到一邊,要祂千萬不要這樣。這時的彼得,是被死亡遮蓋了他的視線;他只看到死亡,看不到復活。於是耶穌就對他們說,在這裡的人,有人在沒有嘗過死味以前,必要看見人子帶著祂的國降臨(十六28)

因此,耶穌就要開他們的眼睛,讓他們可以先看到天國的榮耀,這就是預嘗復活的榮耀,預嘗天國的喜樂。當一個人先看見天國的榮耀及喜樂時,他就可以跳過十字架的死亡一幕,看見死亡後的復活,他就不會留戀地上的一切。這就是如保羅一樣,他是上過三層天的人,於是他就不會怕殉道,他就會喜歡離世與主同在,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。我們今天沒有天國的盼望,只留戀地上,原因有二:一是沒有三層天的經歷,或是沒有但以理時常親近神的經歷。由於沒有這個經歷,我們就不會覺得天國是美的,就只會覺得世界是美好的,這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之一。第二個原因,是因為我們沒有預備好將來在天國的獎賞,我們若是空手見主面時,我們是不想回到天家的,因為回到天家時,我們是兩手空空,沒有獎賞,只有哀哭切齒的。

因此,若我們要把盼望放在天上,我們第一要有親近神的經歷,就是與神同在的喜樂滿足,就是詩七十三25所說的,除了神外,在天上、在地上,我是沒有其他所愛慕的。也像詩人呼籲我們,要嘗嘗主恩的滋味,就知道祂是何等美善,投靠祂的人是有福的(詩卅四8)。若我們不曾嘗過主恩的滋味,我們是不會走十字架的道路的;因為這時,我們只看見死亡,卻看不到復活。故此,耶穌把門徒帶上山去,山上是表示與神親近之意。若不與神親近,看見神的榮耀,看見天國的榮耀,看見復活的榮耀,是不會走十字架的道路的。

耶穌把他們帶上山去,目的是把他們的眼睛開了,讓他們曉得走十字架的道路時,所看到的不是死亡,乃是復活。若我們的眼睛只看見死亡而不是復活,那就不會及不能走十字架的道路的。這就是耶穌帶他們上山的主要目的,我們也需要這樣的看見,才可以走十字架的道路,才可以不留戀世上的獎賞,而注目於天上的獎賞。

此外,這一次上山時,神又有聲音說了,與受洗時有聲音從天上說出一樣;但多了一句話,就是「你們要聽祂」。這一句多出的話,有甚麼意思呢?比照第一句話,是耶穌受洗時神說的話,這一次又說話,這就代表兩個階段。第一次的說話,是耶穌受洗時說的,這是第一個階段。這第一個階段,耶穌做些甚麼呢?就是要盡諸般的義(就是履行全部的義)(太三15)。盡諸般的義,是表示耶穌把人的義捨棄,而要行出神的義來。行出神的義就是完全照神的旨意而行。神有叫祂說的,祂就說,沒有叫祂說的,祂就不說;神有叫祂做的,祂就做,沒有叫祂做的,祂就不做,這就是行出神的義來。而這一個階段,耶穌已經完成了,因此,神加上一句話,就是「你們要聽祂」。這就表示,耶穌在地上可以代表神,祂是聽神的吩的,故此門徒要聽耶穌的話,就是聽神的話。祂在地上已經可以完全代表神,這就是耶穌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的,就是盡了祂諸般的義,表彰神的義。

那當祂完全表彰了神的義後,而且神又再次說這是神的愛子,神所喜悅的,那祂本應可以回天上去,不必再在地上了。若祂沒有另一個使命,就是救贖人的使命,祂確是可以回天家的,因為祂已完成了第一個任務,就是生命的使命,祂已經完成。然而,祂還有一個使命,就是救贖世人的使命,這個使命,還未有完成,因此,祂就要再下山去,完成祂的第二個使命。這就是當門徒說,我們在這裡真好,要住下來的時候,耶穌還不能住下去(若沒有救贖的使命,其實耶穌不只可以住在山上,更可以直升天上的)。祂還要下山去,完成祂的第二個使命,就是救贖人類的偉大使命。若彼得要祂住下來,果真如此,就沒有拯救了。

耶穌還要下山去,祂要孤單的承受十字架的苦難,但因著有復活的榮耀等著祂,祂可以獨自走這十字架的道路。今天我們走十字架的道路,若不看見復活的榮耀,是不能走下去的。這時,我們便如彼得一樣,要我們停在榮耀的復活裡,不願意下山的。然而,原來要得這復活的榮耀,是要下山的,是要走完十字架的道路後,才可以得到的。這是彼得不明白的,也是我們所不明白的。我們只是希望,不必走十字架的道路,就可以馬上得榮耀,就可以不必下山去,忍受死亡的痛苦。然而耶穌知道,若要得這榮耀,是要先經過死亡的。這就是耶穌下山去的原因,是門徒及我們不喜歡、也不知道的道路。

耶穌下山時,告訴他們不要把這事告訴人(9),這是甚麼意思呢?原來十字架的道路是難的,是人不容易接受的;此其一。第二,若只告知榮耀的一幕,那別人更以為不必經死亡,就可以得到,這就誤解了真理的意思。原來人很容易只想要自己要的,卻不要自己不想要的。於是若只告訴某些真理,人是不容易接受的,或只是接受部分的真理,反而誤了自己。

這就是文士從聖經中知道以利亞要來,但以利亞已經來了,人們卻不認識他,反而任意待他(12),這是甚麼原因呢?他們熟讀聖經,知道有以利亞要來,這是瑪拉基書說的。然而,當以利亞來時,他們卻不知道這是以利亞。這代表我們讀聖經,雖然會讀得很熟,但不一定懂得應用在生活上。若是如此,那只是紙上談兵,只是讀出知識來,對我們的生活是沒有幫助的。

今天我們讀經是一方面,的確需要熟讀聖經,但不只熟讀聖經,而且還要懂得解經(門徒似乎解經也不是很行),也要知道如何應用在生活上;並且以聖經作為我們衡量事情的根據,如此讀經才是有用的。文士很會讀聖經,但卻不知所云,這是否也是我們今天的問題呢?

2021年2月8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太十五1-9

 

20210208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lun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太十五1-9

這一小段,是說到傳統的習慣的問題,到底傳統這回事,我們怎樣看呢?當傳統的開始,是為了神時,而且不斷守下去時,這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呢?若這是好的,那傳統就應該繼續下去;若傳統是不好的,那就不能繼續下去。傳統的開始,可能是為了敬拜神、為了使人不致於忘記神而設的。然而,傳統有時是好的,有時是適得其反,有時反而是破壞神的律例的呢!一個大原則,傳統當初若是好的,是出於良善的動機的,那就可以繼續下去。傳統若是加上人的意思,那到了後來,就會破壞神的律例。

洗手是為了聖潔,但洗手有時成為綁住人的東西,傳統或許可以讓我們紀念神,但傳統有幾點要注意的。第一,不要被其捆綁,因而不能敬畏神,例如安息日的條例,是把人捆得死死的。第二,不要把傳統變為宗教,因而影響我們敬拜神的心;人是容易把心變成儀式的。當初祖先是要把儀式及心同時傳下去,但到了後代,就把心拿掉,只在在儀式,就是宗教的存在而已。

第三,傳統不能高於神的律法,否則人就會藉傳統破壞神的律法而不知道。這就是耶穌在這裡告訴他們的:他們因著崇高的藉口,就是把該給父母的,給了神,這就不必供養父母了。這個屬靈的藉口是高級的,是以神為主的,似乎可以有聖經支持的。因為愛父母勝過愛我的,不配作我的門徒,這是耶穌說的。然而,這只是其中一方面;另一方面,我們要有平衡,就要加上第四條誡命,以及人若咒罵父母,就必治死他(4)。同時,人若不能愛看見的弟兄,就不能愛看不見的神。這就是平衡的問題;但人是常常只顧一面,卻忘了另一面的。真理常常是平衡的,我們讀聖經的真理,也要加上平衡,若不平衡,問題就會出來。

然而有一些明定的規條出來後,人有一個順理成章的想法,就是規條是不可以破的,它是牢不可破的,甚至不加思想地,就認為它是神的真理,甚至比聖經的真理還高,這是自然產生的觀念,但卻不一定是對的。例如擘餅的主持人,必須是牧師,這條例為何會定下來呢?因為當初是覺得,這比較屬靈,這比較不會出問題。然而,當這條例出來後,那沒有牧師的教會,就怎辦呢?

要不就是不要有擘餅聚會,但那是違背主的意思的;要不就是必須外請一個牧師來主持。然而外請一個牧師來主持,雖然有了牧師的身分,似乎合乎人的規矩,但卻又成了另一個問題,這就是這位外請的牧師,平時就不熟悉這些會友,比較沒有愛的關係,那請他主持有何難處呢?那就不能達到合一的目的,因為擘餅的目的,除了紀念主為我們死、為我們復活外,還有一個目的,就是促進弟兄姊妹的合一(林前十16-17)。若是外來的牧師,那不熟悉這裡的弟兄,又如何可以促進合一呢?這有時就會變成宗教,失去了生命的意義。

因此,傳統的東西,或許當時是好的,但它有一些問題,是必須我們要注意的。它可能很容易變成宗教,它可能很容易破壞了聖經的真理而不自知。它可能會很容易用來攻擊聖經的真理,或是成為別人批評的話題;這就失去它當初的原意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。

那傳統是否一無是處呢?傳統也不是一無是處的,若我們是為了神而作的,是出於內心對神的敬畏而作的,動機是好的,不是不良的動機時,那是神所欣賞的。這就是耶卅五說的利甲族,他們謹守先祖的教訓,就是不喝酒、不種葡萄園、不蓋房屋等,這些條例,他們一直守下去,直到耶利米時代。神特別啟示耶利米,並給利甲族人一個獎賞,就是他們的子孫,必永不缺人侍立在神的面前(耶卅五19)。那神為何恩待利甲族人呢?他們也是守祖先的教訓,沒有破壞傳統,而得到神的獎賞。

他們是堅守原則,神欣賞他們的,乃是他們聽祖先的話,是一個敬畏的心態。他們所做的,也是為了敬畏神,為了過一個簡樸的生活,目的是為了使他們的日子,在寄居之地得以延長(耶卅五7)。他們看重神的應許之地,雖然他們不是以色列人,但他們卻希望可以寄居在以色列地,這就是他們定下規條的原因。

傳統的當初,應是為了更可以敬畏神而設立的,例如安息日的條例,就是因為要更加安息在神的懷中。然而,傳統的問題,是加上了一些人的東西,就容易以人的東西,取代了真理的誡命,久了久之,就變成比神的律法更高級的條例,這是人容易做成的。傳統的一個大問題,是容易變成宗教,是容易把之高過神的真理,同時,因為有這個條例,久之就會取代了神的律法,變成是唯它獨尊,這是傳統所產生的問題。

利甲族的祖先,是不許他們喝酒、蓋房子,只能住帳棚,但後來他們居他在耶路撒冷,這不是破壞了條例嗎?他們的理由是因為怕巴比倫王的軍隊,因此就遷居耶路撒冷(耶卅五11),這就代表他們在一般情形下,是謹守這原則的。然而,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,他們是會變通的。不是外表的儀式或是外表的律法,乃是裡面的生命。若不被條例捆綁,在一般情形下,他們還是守原則的;但若情況不允許,他們就會改變。這當然就需要智慧,需要神給的啟示,然後才按著去做。若今天我們定下一些規矩後,就很容易忽略了尋求聖靈的再帶領,因為這時就只按規矩而行,就不理神的即時啟示,這也是傳統的一個缺點,是我們要知道的。利甲族的人,一方面有規矩,在一般情況下,他們就按這規矩而行;但另一方面,他們也有靈活的生命,在特殊的情況下,他們可以求問神,得到神的啟示後,他們就可以暫時不理規矩,但到了可行之時,還是按規矩而行的。

然而今天我們有了規矩後,就覺得用規矩去解決一切,就不必凡事求問聖靈。例如執事的選舉,就用民主的方法就可以,不必用徒六章的標準,只要大多數贊成就可以,這就因規矩而不理會聖經的原則;這就是有了規矩後,不必讀聖經也可以事奉,只要按規矩而行就可以。這就是規矩破壞了神的真理,規矩出來,就使人覺得事奉比較方便,就按規矩而行,不必再理會聖經如何說,更不必理會聖靈是否有即時的啟示,這就是傳統及規矩的副作用。

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太十三31-46

 

20210203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mercre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太十三31-46

耶穌繼續說比喻,祂先說芥菜種的比喻(31-32),這比喻是緊接著稗子(或譯毒麥)的比喻說的。稗子的比喻,是說到魚目混珠的情形,是撒但作的工作,是人不容易分的。因為人不容易分,因此,要分的人,不是人,乃是最後的時候,神的審判臨到時,才會把之分出來的。原來有些東西,人是不容易分辨的,因此,我們要儆醒,免得入了迷惑。這就是為何不在這時分的原因,免得把好的麥子也弄壞。撒種的比喻,最壞的情形,是長不出來,但選不會結出壞果子;但毒麥的比喻,最壞的情形,是長出與麥子差不多的毒麥出來,這才是更可怕的呢!而當耶穌說完了這個稗子的例子後,就接著說到芥菜種的例子。故要解讀芥菜的比喻,要以這兩個比喻作為根基。

芥菜種是最小的種子(以當時的情形來看),然而它是有生命的,因此,它可以長成一棵大的植物。有生命的東西,是可以長大的,然而,神創造的時候,是各從其類的;大是好的,但大而無當或是貪大而無所不用其極,那是不好的。它本來是芥菜種,本來也可以變大的。然而,現在不只是變大,而且是變種;變大是好的,天國本來就應該愈來愈大、愈來愈豐富才對。但人若貪大,就把別的加入,把世界加入,把政治加入,如此就會使芥菜變成樹;飛鳥也可以宿於其下,而飛鳥是代表撒但的(19)。這個樹字與菜字是不同的,原文是兩個不同的字。

今天我們在教會中的事奉,我們個人的生命長進,一方面我們是要變大,但另一方面,我們要預防其變種。不能只顧變大,就忽略了生命的純潔性。若把其他的東西加入,摻雜後雖然會變大,但卻是一方面變大,另一方面就會變質。有時人急著用人的方法,希望可以讓生命變大,然而,這樣的方法,就是苗助長,欲速不達,這就是人的問題。原來稗子的問題,就是撒但做的工夫,他把惡事放在人的心中,若不小心,就會上當,就會讓世界的東西,與屬神的東西一齊長大,而我們仍是渾然無知的。

這就是中世紀時的問題,那時是信仰與政治連在一起,神的國似乎是變得很大,但不只是變得很大,而且是變質,把世界的東西混在一起,於是飛鳥就可以宿在其下,就可以靠此而養生。而飛鳥在撒種的比喻中,是代表撒但的(4,19),這時就會讓撒但有可乘之機,在教會中設立他的座位(啟二13)。這就是把屬靈的變成屬世的,把屬靈的大,變成屬世的大,而且還是不被察覺呢!因為人只希望大,但不只是大,而且是要純正才可。今天我們在教會中事奉,常常只想到表面的人數,表面的聚會是否多,但我們有多少是注重質的純正呢?若只注重量的多少,而忽略質的純正,那撒但就容易作工,讓我們變得很大,但質變卻已經發生。若人只注重人數的多,那撒但就會灌水給我們,使我們的質改變,這時就變成很大的樹,這時撒但就得以棲息其中,是我們應該注意的。芥菜的目的,是讓人吃食,供應人食用的;它的目的不是讓鳥宿在其下的。

麵酵是一種酵母菌,是單細胞的生物,代表使物發酵的東西,是可以挑動麵團生長的。然而,這種生長,只是表面的生長,麵的長大,是沒有生命的東西;不似是種子,種子是有生命的。芥菜種是有生命的,因此,它是會長大的。但麵酵的存在,使全團都發起來,這只是虛胖,不是真的生命的東西。因此,這麵酵代表甚麼呢?是好的還是壞的呢?這是人工的變大,不是生命的變大。前面的種子,是生命會變大的,是自然會變大的。但麵酵的變大,不是生命的變大,是形狀的變大。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的生物,其可以生成二氧化碳,使麵包發起來。因此,這不是生命的成長,而是被外來的生命,使其長起來,這是成為外表好看,但卻沒有生命的成長之物。

耶穌繼續解釋稗子的比喻,那就是好種及壞種的比喻。好種就是天國的人,稗子(毒麥)就是屬惡者的人 撒毒麥的仇敵是魔鬼,收割的工人是天使,收割的時候是這世代的終結。這時,是神把之分別出來,有生命的,是經得起考驗的,沒有生命的,就被丟在火爐中(42)。因此,在未到末期時,人是很難把之分別出來的。我們不只是要有生命的成長,同時也要有生命的純正。若我們只顧人數的多,而少顧生命的純正,就會讓撒但有機可乘,就會把不純正的生命,灌輸到我們的生命中,這就做成虛胖的情形,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44-46節就說到另外的比喻,這是指到有藏在田裡的寶貝,有人發現了,就把它藏起來,高高興興地離去,變賣了他的一切,來買那田地(44)。這到底是指甚麼呢?誰是那個人呢?田裡的寶貝,是指甚麼呢?這寶貝到底是指耶穌,還是指教會呢?這裡的「有人」的人,是單數的,而且祂發現後,是離去再變賣他的一切的。這單數的人,應是指耶穌,這裡說到的在田裡的寶貝(和合本只譯為地,而不是田地),與前面38節中所說的,田地就是世界的「田地」是一樣的字。因此,是耶穌在世界發現了寶貝,而這寶貝是要變賣祂的一切去買的。那就是把祂的生命給了我們,讓我們成為寶貝。耶穌不是直接買那寶貝,乃是買那田地;這代表祂愛世人,把自己給了世人,讓世人中有些藏在世界的,成為寶貝。

故此,這寶貝應是指教會,因為現在教會在田地(世界)中,是算藏起來的,耶穌買的不是寶貝,是買有寶貝的田--就是世界。這就是神愛世界(世人),來到世界捨了祂的命之意。耶穌用他的生命,買贖了我們,祂就離去了,這就是真實的情形。因此,目前教會對世界而言,是藏起來的,等到有一天,就是時候到了之時,她就會顯現出來的。

45-46所說的,也是一樣。這時天國的商人,也是單數的,應也是指耶穌,現在說的是珍珠,珍珠是經過磨練後,而出來的寶貝。珍珠也是從海水中的蚌中出來的,而海是預表世界,故珍珠是從世界出來、也是經過磨煉的。那就指教會要經過試煉後,才會顯出她的寶貴。這也是說到商人的離去,是耶穌付了代價後,我們是否可以盡我們的本分,成為那顆寶貴的珍珠呢?神給我們時間,使我們這顆珍珠經過世界的日子,經過磨練後,才會成熟。因此,商人的離開,是要我們成為寶貴的珍珠,是要我們不只是得救,而且還要得勝;不只是因信稱義,而且還要因信成義。而若要成為寶貴的珍珠,就必須經過在世界中的磨練,然後才可以成熟的。

44節只說到耶穌買了有寶貝的田,而45-46節又說到珍珠,那就代表買田的比喻,是耶穌捨命的工作,而珍珠的比喻,是代表耶穌離開後,聖靈接替的工作,前者是耶穌的工作,後者是加上聖靈的工作。耶穌加上聖靈的工作,就使寶貝更加寶貴,可以變成珍珠,獻給耶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