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詩一一九17-32

 20230129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詩一一九17-32

這一段開始,詩人有比較多的祈求,就是求神開他的眼睛,使他能看出神律法的奇妙(18);求神讓他可以活著謹守神的話等等(17)。原來詩人不只是切慕神的話(20),而且求神把祂的話解開,讓他可以明白(19),同時,更要神與他同在,這才是他更需要的。從這段中,我們可以看到:第一,詩人雖然渴慕神的話,但仍然不一定可以明白神的話;若要明白神的話,是必須神自己開恩,把祂的話解開,他才可以明白的(27)。第二,詩人一方面渴慕神的話,另一方面他藉著神的話,而與神相交,向神祈求。他的祈求,不是為了屬世的財物,乃是為了屬靈的財富,就是為了得到神的話,活在他的生命中(17)。不只得到神的話,更要得到神的自己,這才是他追求的目標。

在這一段經文中,詩人好像在生活上會遇到一些難處(22-23,28-29),然而詩人沒有說出他具體的難處是甚麼。但似乎至少有一些難處,是與他遵守神的話有關的(22);或是當他遵守神的話時,遇到一些人的阻攔。也就是說,或許他一心要遵守神的話,但因著世界文化的不同,就會遇到難處。而當他遇到難處時,他不是放棄遵守神的話,而是更加謹守神的話,更加緊緊倚靠神。這與一般人的反應不同,一般人選擇是否遵守神的話,是看看環境是否順利,或是對己是否有益處而決定的。然而詩人在遵守神的話時,若遭遇世界的反對時,他是更加倚靠神的。今天我們要遵守神的話,的確是會有很多難處的,也會有不少的攔阻的;因為這世界的潮流,不是走神的道路,而是走人的道路的。這時我們該怎辦呢?詩人這時仍然堅守神的話,不只是不放棄,反而更加抓緊神自己(31);也由於他可以如此行,他就反而得著神自己。這時他不只仍然可以遵守神的話,而且還可以得到神自己呢!這就給我們一個榜樣,我們應如何遵守神的話呢?

當我們在這個沒有真理的世界,想要遵守神的話、行出神的道時,的確是不容易的、阻力是大的;這時,我們是否就放棄呢?放棄是最容易走的路,這也是一般世人走的路;然而,原來在這條世人認為容易的路外,還有一條看起來是艱難的路,卻是成功之路的。這就是詩人把神的話及神連在一起,他要神的同在、神的幫助,他緊緊抓住神不放,神就幫助他可以遵守神的道;並且神常會以神跡來幫助他的。

原來當我們立志要遵守神的話時,我們還要加上一點,就是求神的同在,就是與神親近,不斷的求祂幫助。這時,我們不只是有神的話,還可以有神的同在;因著我們願意遵守神的話,並且求神的同在,神跡就可以顯出來。這就如但以理一樣,他要遵守神的律例、決定不以王的膳為膳時,是幾乎不可能的。然而,他緊緊抓住神,他就得到神的同在,他就有神跡的出現,就可以守住神的律例。我們的想法是當難處出現時,我們會暫時不守神的律例的,這是人的路、人的想法。然而,詩人在這裡,他是一心遵守神的誡命的,於是他倚靠神,就不只可以仍然守住神的誡命,而且還可以有神的同在。因著有神的同在,他就得勝環境,不致於羞愧(31)

詩人把神的話與神是連在一起的,他要得到神的話,但他更要得到神的自己;神的話與神自己,是不能分開的。當我們追求神的話時,有時是會把神的話與神自己分開的;若我們追求神的話時,卻是與神分開的,這是有可能的嗎?當我們讀經時,讀到神的話時,我們是否也同時看到神的同在,是否可以藉著神的話,與神不斷的交通,像詩人不斷的禱告祈求神呢?很多時候,我們讀神的話時,常常是把神放一邊的;我們用自己的想法,去解讀神的話,並不覺得神的話需要神自己解讀。這時就會有意無意地,把神與神的話分開。這時,我們第一就不會明白神的話的真正意思;第二,我們就會一方面讀神的話,一方面是沒有神的參與的。然而,詩人是把神的話與神緊密地連在一起的,這樣的尋求神的話、這樣的讀經,才是我們要學習的方法及態度。

詩人在這一段中,我們看到的,乃是他一方面渴慕神的話,另一方面又渴慕神的恩典,他是藉著尋求神的話,而緊緊尋求神的。原來我們讀神的話時,不只是要有一個渴慕神的話的心,而且還要加上一個尋求神的心;兩者都要同時存在,才可以明白神的話,以及可以行出神的話的。因為在這個世界中,不是隨便就可以行出神的話的,乃是要加上神的恩典、神的神跡,才可以得勝這世界的阻力,行出神的話來的。

詩人在尋求神的話,在遵行神的話,在明白神的話等各方面,他都知道不能離開神;若以新約的話來說,就是不能離開聖靈的幫助的。我們讀聖經、明白聖經、行出神的話等,都是要加上聖靈的。若我們沒有這習慣,我們要明白神的話、要行出神的話,都是不能成功的。這就是為何詩人在這段經文中,他不斷的祈求神,與神連在一起的原因;因為離了神,我們就不能作甚麼,包括讀經、事奉等,都是一樣的。

在這一段中,詩人比較了一些受咒詛的傲慢人,和那些偏離了神誡命的人(21),以及他自己的景況。他自己也會受到羞辱和藐視,但他是因為遵守神的法度而得到的難處(22);他也會有被人毀謗的難處,但他卻默想神的律例(23)。表面看到,惡人遇到難處,受到咒詛(21),遵守神話的詩人也有難處;但他卻可以分出真的福氣,是那些行出神話語的人。表面的難處不是難處,但更重要的是神的保守,神的態度才是重要的。我們要看的,不是外面的難處,乃是神如何看我們所做的。若得到神的喜悅,那才是我們要追求的,而不是追求順利而已。若只追求順利,那就不會想遵守神的話的;但若追求神的喜愛,並且知道這是最重要的,那才會願意遵守神的話的。

2023年1月22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詩一一三

 20230122(年初一)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 詩一一三

這首詩也是一首讚美神的詩,首先詩人呼籲要讚美神的人,乃是耶和華的僕人(1)。誰是耶和華的僕人呢?就是服事神的人,是被神揀選的人。然而,人為何可以成為神的僕人呢?因為人本來是卑微的、是貧寒的,也是窮乏的(7)。因此,能夠成為神的僕人,可以服事神,那明顯就是神的恩典,是神把卑微貧寒的人抬舉,成為神的僕人。能夠成為神的僕人,這是神的恩典;因著神的恩典,故此神的僕人至少要做兩件事,一是服事神,二是讚美神。服事神是神給的恩典,因為祂是高高至上的神,本是高攀不上的;能夠服事至高的神,就是神賜下的恩典。神雖然是至高的神,但祂不只在天上管理天上的事,更顧到地下的人(6-7)。祂把人拯救後,成為神的僕人,因此,我們服事祂是理所當然的。

然而神的僕人除了服事神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責任,或許是我們容易忽略的,那就是要讚美耶和華,這是詩人在這裡呼籲的。讚美耶和華的原因很簡單,是因為我們本是不配的窮乏人,但神卻把我們拯救出來,不只是拯救出來,而且是成為尊貴的身份,就是與王子同坐的身份(8)。因著神的恩典拯救了我們,因此,讚美神應是我們時常從心中出來的責任,也是自然的舉動。

一個服事神的人,一定要加上讚美神的心態,存感恩的心服事神,這才是我們該有的態度。以馬大為例,她是一個想服事耶穌的人;然而,她的服事中,不只沒有讚美神,而且還埋怨耶穌呢(路十40)!因為她看到馬利亞坐在耶穌腳旁,不去幫忙她,她就埋怨。這樣的服事,沒有加上感謝讚美的服事,是不會討神的喜悅的。

在這首詩中,詩人又再描寫神的創造與救贖的恩典,詩人說到神是坐在至高之處的神;同時,祂謙卑自己,俯首垂顧天上和地下的事(5-6)。當詩人說到神的至高時,這代表是神的創造,以及祂在創造的天地中掌權,管理萬物。而當詩人說到神謙卑自己,俯首垂顧天上和地下的事,以及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、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時(7),那就是說到神的拯救工作。而拯救工作的結果,不只是拯救人,而且是讓人可以成為與王子同坐的尊榮身份,這就是成為神的兒子,以及回應第1節的身份,就是成為能夠服事神的僕人。

神本來是坐在至高的天上的,在祂的創造萬物中,祂管理天地萬物;單是這一點,就可以讓人讚美神。然而,神不只是創造了萬物,祂看到了人的貧寒、人的窮乏,就謙卑自己(6),願意來到世上,成為一個嬰孩,目的是要來拯救世人。這就是保羅說的,「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;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;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(腓二6-8)

神創造萬物後,人犯罪墮落了,神本可以滅絕罪人,之後再創造其他的人。然而,神卻謙卑自己,把自己倒空,成為人的樣式,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完成拯救的工作,然後再復活升天。神可以不這樣做,但祂犧牲了自己,把生命給了人類,這就是神的大恩,是我們成為神的僕人的人,應該發出的讚美。若我們願意安靜思想神的恩典時,我們都應能夠俯伏在神的面前,感謝讚美祂的;這是每一個被祂拯救的人,所應有的本分及自然的反應。因此,神的僕人不只是要服事神,而且要時刻讚美耶和華,因祂的名是應當稱頌的。一般而言,我們比較知道,我們的責任是事奉神;但詩人告訴我們,神的僕人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,就是不斷的讚美耶和華。不只是在工作上事奉神,而且是在心裡自然地讚美神,這才是完全的責任;是從生命出來的讚美,是感受到神的恩典後的讚美。

神不只拯救了人類,而且還使他們與王子同坐,就是與本國的王子同坐(8)。那誰是王子呢(王子在原文是多數的)?本國是指那一國呢?王子可以代表尊貴的身份,王子就是神的兒子。希伯來書說,神的兒子要領很多的兒子進入榮耀去(來二10)。耶穌是神的獨生兒子,而當我們得救後,我們又成為神的兒子;若以長子比喻耶穌,那我們就是其後的許多的兒子。因此,王子就是神的兒子,就是神給我們的尊貴的身份。而本國就是神的國,我們可以在神的國中,一同與基督同坐,這就是神給的恩典。

9 節中說到,神使不能生育的婦人,安居家中,為多子的樂母,這又是甚麼意思呢?這當然可以指肉身的不能生育,而神讓她們可以生育,成為多子的樂母;這就是神行的神跡。然而,這句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信息,就是屬靈的生育,就是神應許她們,可以成為屬靈的母親,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屬靈兒女。原來當時的婦女,其中一個重要的責任,就是生兒育女;這是婦女當時重要的責任。而在屬靈的角度來看,我們都是基督的新婦,那我們同樣負有一個責任,就是生出屬靈的兒女,這也是我們重要的責任。而靠著神的恩典,我們是可以生出屬靈的兒女的。

因此,這首詩告訴我們神的恩典,就是創造及救贖的恩典。神在創造後,本來可以不必理會犯罪的人,但神卻費盡心思,用自己的捨命來拯救世人;這是我們窮一生之力,也不能報盡神的恩典的。而能夠稍稍滿足神的心的,乃是我們的感恩讚美,乃是我們無條件的服事神,我們可以做得到嗎?創造是神的榮耀,救贖是神的謙卑;而我們對神的讚美,是包括神的創造及救贖,是我們一生一世都讚美不盡的。

詩人又告訴我們,神拯救我們後,還把我們高抬,讓我們成為王子的身份,可以與王子同坐,可以在神的國度中,成為尊貴的人呢!同時,神希望有更多的兒子,可以進入神的國度中。故詩人又告訴我們有一個責任,就是成為一個多子的屬靈母親,這就是另一個責任。我們要把福音傳出去,讓更多人不只成為信徒,而且可以成為門徒;這是這首詩的內容及重點。

2023年1月1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詩一○六

 20230115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詩一○六

這首詩是接著一○五篇,同樣說到神的救贖作為;只是從人的角度去看,看到人的軟弱,也看到人的罪,以及神的忍耐與慈愛等性格。這詩應是以色列人被擄後所作的詩(47),有回顧及認罪的意味,並再次思想神的美善(1)、神大能的作為(2),因而讚美神。這首詩也是說到神的救贖計劃,不會因人的軟弱而停止;人雖然屢屢悖逆神,但神還是可以成就祂的計劃。因為神的恩典,比人的軟弱更大;神的忍耐及大能,蓋過人的不順服。原來神的救恩,是在人的罪過與反抗中成就的。從這詩所描寫的事情中,我們真是覺得神的慈愛與忍耐,是何等的大;而我們的罪過,也是何等的大,常是令神傷心難過、刺透神的心的。我們應更多的感謝神,是祂不可思議的愛,才可以完成這個救贖的工作的。

在這篇回顧的詩中,以色列人的光景,就代表我們的光景,我們就是如以色列人一樣的性情的。因此,這首詩所發生的事實,應是我們的借鏡,是我們可以一一檢討的地方。以色列人為何時常犯罪、反叛神呢?神在他們身上,行了不少的神跡,他們看得見嗎?在埃及中,他們看見了十個神跡,過紅海時,他們看見了超自然的神跡;同時海水也淹沒了他們的敵人(11),這時他們都能夠唱歌讚美神呢(12)!然而他們很快就忘記了神的作為,不仰望祂的意旨,馬上就在曠野試探神(14)。也就是說,當他們享受神跡時是高興的,但當逆境來到時,他們又變了心,這就是他們的表現。

這樣的情景,是循環地、不斷地發生的。也就是說,他們沒有在經歷中學到功課,他們在同樣的循環中生活,沒有進步。這就如同他們在曠野中兜圈子,原地踏步一樣,是沒有長進的。不只沒有長進,而且是退步的;這樣的以色列人,是傷了神多少的心呢?但我們就是如以色列人一樣的人,我們是否也是不斷循環犯罪,不斷的傷神的心呢?

以色列人為何會這樣呢?他們經歷了神太多的神跡,但這些神跡,不能改變他們的心,只是助長他們的肉體成長而已。他們看見神跡,只是利用神跡來滿足他們的肉體,因為他們只看到生活的需要,卻完全忽略生命的問題。他們把神跡作為滿足肉體的工具而已,卻不會看見神跡背後的神的。這就如五餅二魚的神跡過後,猶太人來找耶穌,而耶穌就對他們說:你們找我,不是因為看見神跡,乃是因為吃餅得飽(約六26)。他們不是看見神跡嗎?為何耶穌說他們沒有看見神跡呢?原來他們只是經歷神跡,得到神跡的益處,但卻看不見神跡背後的神!這就是耶穌說他們看不到神跡之故,因為不只是經歷神跡,得到神跡中吃餅得飽的益處而已,更要加上看見神跡背後的神,並且認識祂、與祂同行,才是神跡的目的。

原來以色列人不斷經歷神跡,但他們只是享受神跡帶來的益處,而不是經歷神跡中的神,存感謝的心與祂相交,讓他們的生命成長的。今天我們是否也是常常經歷神的作為,但我們卻也只求屬世的益處,而沒有看見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中的慈愛、信實及恩典,並且因而感謝神、讚美神呢?今天我們雖然似乎沒有經歷如當時以色列人在曠野中這麼大的神跡,但神在我們身上一定有不少的作為的。出於神的作為就是神跡,因為神跡就是神的作為;然而,我們有感覺嗎?我們享受了神作為的益處後,是否察覺到神跡背後的神呢?這也是我們要反省的地方。

在這首詩中,詩人指出以色列人的問題,可以分為三方面,而這三方面,就涵蓋了一般人的三個主要問題。這三個問題,就是關乎他們的靈、魂、體的問題,也正如撒但在曠野試探耶穌一樣的三個試探。這三個試探,是對耶穌的身體、魂及靈的試探,但耶穌都得勝了。然而,以色列人都失敗在這三個試驗中。

以色列人的問題,第一是他們只會滿足他們的肉體所需,因著他們沒有肉吃,就大起貪慾,在曠野試探神(14);他們沒有水喝,也是發怨言而惹神發怒(32)。這個問題,是關乎他們體的問題,就是他們只看到肉體需要,只顧滿足自己的身體,完全不顧靈裡的需要。這就是他們第一個難處,也是我們常常失敗的地方。撒但在曠野試探耶穌時,第一個試探也是關乎耶穌體的問題,是要耶穌以石頭變餅,滿足祂體的需要。然而,耶穌只聽神的話,只以神的話為食物(太四4);耶穌把體的需要,提升到靈的需要方面,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
第二個問題,是他們的己要出來,他們的己要做王;因為他們不服摩西亞倫的管治(16),不服他們的權柄。而這權柄,不是摩西亞倫自取的,乃是神給他們的權柄。因此,他們不服摩西亞倫,就代表他們不服神的權柄;他們不要神作王,乃要自己作王。這就是己的出來,是魂的問題,因為他的自由意志覺得,自己作王才是他們要走的路。他們不知道,走在神的路中,是無憂無慮的路、是幸福的路;但他們卻要走自己的路,這就是他們的己不服神,不要神而要己作王所致。這個問題,也是撒但試探耶穌,要祂從殿頂跳下去的試探。從殿頂跳下去,是以己的旨意為主,不是神要祂跳,而自己跳下去,那就是以己作王。然而耶穌是以神的話為主的,神有話祂就做、神沒有話就不做,這就是以神為王的表現(太四7)。但以色列人卻不能以神為王,這是在曠野中他們發生的事,神就懲罰他們(17)

第三個問題,是靈的問題,就是他們拜偶像:在何烈山做了牛犢,敬拜鑄成的偶像(19),把吃草的牛的像,代替了他們的榮耀的神(20)。他們又事奉外邦人的偶像,祭祀鬼魔,把自己兒女的血,祭祀迦南的偶像(36-38)。這就是靈裡的罪,因為他們不拜造物主,而把造物主變成偶像去拜,惹神的忿怒。這也是撒但對耶穌第三個試探,就是要耶穌拜撒但,如此撒但就把一切榮華富貴給耶穌。耶穌當然不會拜他(太四10),但我們呢?我們是否在心中常常有比神更大的偶像存在,例如我們拜瑪門、拜金錢、名譽、地位而忘記神呢?這都是值得我們檢討的。

原來這三個問題,是不斷的出現在以色列人的生活中的試驗,但他們都失敗了。這三個問題,也是撒但常常利用來引誘我們的,我們是否可以勝過呢?以色列人不斷在這三個試驗中失敗,他們的己常常出來,不要神作王,而要自己作王,於是問題就不斷的出現。我們看見他們的問題,就是我們的問題;然而在另一方面,我們又更要看到神的慈愛、神的忍耐,以及神的信實。雖然以色列人如此敗壞,但神沒有放棄他們,還是以百般的忍耐,用盡方法扶持他們,幫助他們,造就他們。而其中一個方法,乃是把他們交在外邦人的手裡(41),藉此讓他們經歷苦難後,知道神才是他們的倚靠,因而回轉歸向神。

神用千方百計幫助我們,有時給我們順境,有時給我們逆境,都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讓我們認識神,讓我們捉住神,與神相交而得著神。因為在世上一切我們得到的都會過去,惟有得著神,才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,也是惟一的目標;除此之外,就沒有其他的路。

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詩九十九

 20230108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詩九十九

這一篇詩篇,也是從神的角度來看神的:是說到神是全地的王,祂是坐在兩個基路伯之上的神。因為耶和華的榮耀及能力,萬民都要戰抖(1),因為神是聖潔的,因此,在威嚴之神之下,萬民都要懼怕。當我們比較詩九十七篇與這篇詩時,發現這一篇詩開始時,說到耶和華作王,萬民都要戰抖;但九十七篇開始時,說到耶和華作王,願地快樂、願眾海島都歡喜(詩九十七1)。這有甚麼不同呢?

第九十七篇的內容,是針對整個宇宙說的,因為撒但把罪帶入世界,於是神要來審判罪,也要來拯救義人(詩九十七12),因此,全地都因神的作為而歡呼。這是說到神的公義彰顯,神要把罪惡除去,全地就應該為神所作的歡喜快樂。而九十九篇卻說到耶和華作王,萬民都要戰抖,是針對有罪的人。因為神作王,神要審判他們的罪,因此,萬民就會戰抖。對全地而言,耶和華作王是要歡喜的;對萬民而言,耶和華作王,是要戰抖的,這是兩個不同的角度去看耶和華作王。而這兩個角度,都是與罪有關的;全地因耶和華除罪而歡喜,萬民因耶和華要審判罪而戰抖,都是說到耶和華要把罪除去。而在九十七篇時,神明說有一些人是愛耶和華的,是恨惡罪惡的;他們是聖民,是會脫離惡人的手的(九十七10);那這一篇詩篇呢?亦是隱藏了神的作為,神的救贖,這是從第6節開始說的:神願意揀選摩西和亞倫,也揀選撒母耳,目的就是為了救贖世人,讓他們可以得到神的救恩,讓他們得以與神親近。

無論是詩九十七篇或是這一篇詩篇,都是隱藏了神的計劃、神的拯救來的。因為這世界已經被撒但把罪帶入來,神的榮耀就被虧欠(羅三23),於是神作王就有攔阻,神就要實行祂拯救的計劃。這就是九十八篇所說的拯救、以及所說的救恩(詩九十八1-2)。原來從神的角度來看,神因著撒但犯罪,人也被引誘而犯罪,神拯救的計劃就開始了。這幾篇詩篇,都說到神的計劃。九十八篇說到神的救贖計劃,是連於祂的公義的(詩九十八2);而這一篇詩篇說到神的救贖計劃,是說到赦罪的恩典(8)。因此,對宇宙而言,神的審判是要把罪除去;對人而言,神的救恩是要把人的罪除去,是要拯救世人。這就是神的計劃,祂不只要作王,而且是要把祂的榮耀發出來,祂要處理撒但所帶來的罪,讓神真正可以作王。

2節說到神崇高、超過萬民,第3節說到神的可畏及聖潔,第4節說到神的能力、公正公義,然後第5節說到人要在祂的腳凳前敬拜。這時的敬拜,是在神的威嚴下敬拜,這樣的敬拜是對神的懼怕多於愛戴。然而,神不希望人只是用懼怕的心敬拜耶和華,於是神就開始祂的拯救計劃。祂在地上開始揀選的工作,祂要找到中保,讓人可以親近神,而不只是沒有愛的關係的敬拜而已。於是從第6節開始,就說到神的計劃,神的工作,神的拯救。祂要找到一些人,成為神與人中間的中保。祂找到摩西、亞倫和撒母耳(6),祂要與人說話,也把祂的法度和律例啟示人(7),祂也赦免人的罪(8)

詩人說摩西及亞倫,是祂的祭司,撒母耳是求告神的人,神就應允他們。這是甚麼意思呢?亞倫是祭司,我們是知道的,因為他是大祭司的始祖,是獻上祭物給神的祭司。然而摩西呢?他獻甚麼給神呢?凡是祭司就要有所獻的,他獻的是把以色列人從埃及中救出來,預表從罪惡中救出來;然後把以色列人獻給神。他是獻上人給神,而不只是牛羊的祭物。原來神所要的,不是牛羊的祭物,乃是人的心,乃是人的順服。神要拯救人,人要把自己獻上給神,這是神所要的。

那撒母耳代表甚麼呢?撒母耳代表一個可以求告神的人,且神就應允他們(6)。求告神是神給人的恩典,讓人可以親近神,可以得到神的應允。這就是人可以與神相通,是神願意從基路伯中降卑,讓人可以親近神。撒母耳又立了兩個王,而神的心意是其中的大衛王;神讓大衛統治以色列民,預表神藉著大衛而施恩給人。但最後真正坐在大衛的寶座上的,不是大衛自己,乃是基督自己。

因此,無論是祭司摩西、或是祭司亞倫,他們所獻上的祭,都不是神所真正要的;最後的祭司是神揀選的大祭司,就是基督(來五5-6)。而撒母耳所立的王,也不是大衛本身而已,而是基督坐在大衛的寶座上。撒母耳所求於神的,神就應允,而基督是親自成為贖罪祭,把人的罪除去,這時神就不只是應允人所求於神的,更是讓人可以與神親近,與神相交,這才是神的真正心意。因此,第6節的人物,都只是預表基督的工作,而真正完成神的計劃的,不是摩西、亞倫或是撒母耳,而是基督。然而,他們三人卻都是神所揀選的,目的是預表基督的工作,是啟示神的救贖計劃。

這篇詩中,第5節及第9節都是類似的經節,都是要人尊崇耶和華我們的神,在祂的腳凳及聖山上敬拜,因為祂是聖潔的。然而,這兩節經文的時間點稍有不同。第5節是人對神的本質的敬拜,是因著神的威嚴,而帶有懼怕及畏懼的心敬拜的。而第9節是在神的救贖拯救後,人就可以親近神,可以與神建立愛的關係,人就可以自然以生命來敬拜神;是愛的敬拜,不是懼怕中的敬拜,是不一樣的。因此,當我們接受神的救恩後,我們的敬拜,應是愛中的敬拜,而不是畏懼中的敬拜。神拯救我們,祂是一位赦免人的神(8),這時的敬拜,就應是聖潔的敬拜,就應是因信成聖的敬拜。這也提醒我們,當我們接受神的救恩後,第一,我們要親近神,與神相交,與神有愛的關係。第二,我們不只是因信稱義,而且要成為聖潔的門徒,用聖潔的生命和愛來敬拜神;這樣的敬拜,才是神喜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