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代上21:1-17



2014/10/2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jeu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上21:1-17

這裡所記的事跡,與撒下24章所記發生的事是一樣的,但記載的細節,是有不同的地方。例如這裡是說,這件事的開始者,是撒但的工作(1);而撒下是說神激動大衛而作的(撒下24:1)。這裡數點人數的結果,與撒下所記的人數,是不一樣的;但死亡的人數七萬人是一樣的。這事的結尾,撒下是到瘟疫止住為止,似乎重點是神的懲罰止住了。而這裡描寫的,卻不只是瘟疫的止住,而更是獻上祭物給神,並認為這就是神的殿所在地(31)。這就告訴我們,大衛因作這事,雖然受到了神的懲罰,但也因而找到了神的殿之地。也就是說,大衛雖然犯了罪,但也因著他承認自己的罪,神給他日後的恩典更大。而他也懂得抓住神的恩典,把自己放在神的手中(13);這就是反敗為勝的原因了。這說明我們人是軟弱的,是常常會犯罪的。然而,我們犯罪後如何恢復,這才更是重要的。大衛雖然犯罪了,但這次他所作的,包括認罪、獻祭、把自己放在神的手中,就把神的忿怒滿足,而再次得到神所給的恩典了。

撒下說是耶和華激動大衛,促成這事的(撒下24;1),但這裡卻是說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,而不是耶和華(1);那到底是甚麼意思呢?原來這事是有一體兩面的,一方面是耶和華發動的,另一方面也是撒但作的。這怎麼說呢?這是耶和華允許撒但來完成神的工作,是神「利用」撒但,來把大衛及以色列民的問題解決了。這又怎麼說呢?從約押勸大衛的話來看,他要大衛不要在乎人數,因為耶和華可以使祂的百姓,比現在加增百倍(3)。我們就知道,大衛原來在乎人數的多少,或許可以更顯出他的能力及威風。無論如何,大衛要數點百姓,不是外面的罪的問題,因為數點百姓本來就是中性的,它本身不是罪。聖經中也曾有數點的事,但卻沒有說這是罪。因此,不是數點本身出問題,而是大衛的動機不對,才是罪的本身。

那大衛有何不對的動機呢?從約押的話來看,大衛應是犯了驕傲的罪,以為自己多次得勝外敵,使國土增加,就很有成就感。於是他也想知道,自己國內的人數,是否因著他掌王權而大增,這就是大衛的驕傲了。其次還有一個可能,就是這裡數點的人數,是分開以色列人及猶大人的;因此,這或許代表大衛還是有門戶之見:他雖然統一了以色列人,還是要分猶大及以色列人兩種不同的人數。而他這樣作的目的,或許還想自己的人數,多於以色列人吧。這也是一種分裂及結黨的心態,是不可取的。這就構成大衛的罪了。

除此之外,還有一點要討論的,這不是大衛的罪嗎?為何要禍及以色列民呢?這個問題,其實也是大衛向神要問的問題(17)。當我們看撒下24:1時,聖經是說到耶和華向以色列人發怒的。因此,從這句話來看,這似乎暗示以色列人確是有不討神喜悅之處了。那以色列人有甚麼罪呢?聖經沒有特別記載以色列人這時犯的罪,因此,有可能是因著押沙龍的事,以色列人叛變了神所膏立的王;以及示巴叛變大衛的事(撒下20:1-22),就干犯神的震怒了。因此,數點百姓這件事的懲罰,一方面是因著大衛的驕傲,另一方面也應是以色列人本身得罪了神。在押沙龍的事上,以及在示巴的事上,沒有得到懲罰,神這時就要顯出以色列人的罪,主動作了懲罰的工作了。

神作這件事,還有一個目的,就是要藉著撒但,把大衛隱而未現的驕傲顯出來,讓大衛發現自己原來是罪人(8),是不以神的榮耀為榮耀,而奪取神的榮耀的人。因為大衛以自己的成就為榮,而不知道這是神的恩典。就如約押所說的,神可以加增大衛的百姓,比現在加增百倍。這不是大衛作的,是神自己作的;而且只要神的恩典來到,那人數本身的多少,是沒有意義的。在乎是神的同在、神的恩典,而不是人數的多少。因此,神要把大衛心中隱藏的罪顯出來,使他成為一個更聖潔的人,才可以為神預備建殿的工作。這就是神繼續在他身上,要把他建造成屬靈的殿的具體事項,也是神對大衛的恩典。

那為何這裡所數點的數目,與撒下的不一樣呢?這可能有下面幾個原因:第一,藉著這兩個不同的記載,神要告訴我們,數目是數不準的,在這急促的時間內,怎能把數目數得準呢?第二,數目是不可靠的,這裡說110萬及47萬,那裡卻說80萬及50萬。可見人所靠的數目,其實是虛假的。真正要靠的,是神自己的恩典,這才真是我們的福氣。第三,這裡說的以色列人是110萬,而撒下說是80萬;這裡說的猶大人只有47萬,而撒下說50萬。好像在這裡,大衛所得到的結果,是以色列人多了很多,而猶大人少了一些。若以撒下為藍本(因撒下是先寫的),那表示大衛就更失望了,他的傲氣就應減少了。當然這時的大衛已經不在了,但兩處所記的不同,還是可以告訴我們,若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能力,那神反而讓我們看到,我們的能力其實是比我們估計的低的。一切能力是從神來的,我們就不必如此看重自己的能力,而應多看重神的恩典了。第四,大衛數了這些人數,其實也不是固定的。人數是天天變的,可能沒有太多意義。而當大衛一驕傲,不依靠神的恩典時,這些數點後的人數,一下子就會減少七萬了(14)。因此,這不是數目的本身,而是恩典的本身。若有神的恩典,那人數就是多的;若沒有神的恩典,那似乎多的人數都是假的。只有神的恩典,是我們最靠得住的,其他的都只是虛假的。

還有一點,一個人得罪神,為何神要懲罰全以色列人呢?這也是我們應探討的問題。第一,大衛是一國之君,若他所作的錯了,就會影響全以色列民。一國之君作的事,當然會使全民得福或得禍的,這是要提醒我們,作為教會的領袖,我們的決策,是與教會的前途有關的。我們不能隨意作些甚麼,更不能違背神的旨意,作出不討神喜悅的事來。如此就會使全教會都蒙受禍害的。第二,前面說過,以色列人可能在叛變的事上得罪耶和華,而大衛沒有處理這些叛變的事,因此,就由神來處理了。

神給大衛三個選擇題(10-12),大衛選那一個呢?大衛一個都沒有選,他選的是第四個,是神沒有題到的(13)。他的意思是,選那一個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當我在神的懲罰中時,我要求神一件事,就是神的恩典還是要與我同在,這就是他選擇的重點。他要的是落在神的手中,是選神自己,而不是選事情。這是最聰明的選擇,是大衛在這數點人數的事上,馬上學會的功課。因為他本是依靠自己的能力,依靠看得見的人數。然而,這時他選擇懲罰時,卻不是選看得見的事情,卻是選看不見的恩典了。

他要的是恩典,而無論外面的環境是懲罰、是順境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神的同在、神的恩典,這是大衛所學會的。而果然其實後來,是神自己先主動停手的(15),而不是大衛的獻祭而已。大衛的獻祭是在其後,而不是在停手之前,這表示大衛確是選對了,因為他選落在神的手中,其他三項就由神自己選了。

今天我們也是一樣,是否我們懂得選神的恩典、神的同在呢?無論我們是在犯罪的懲罰中,或是在順利的環境中,我們要選的是神自己,而不是看得見的人數。大衛先前選的是人數的多少,而不知道人數是神可以加增的;如今他明白了,他選的是神的恩典了,這就是他在這件事上所學到的功課了。

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代上十七:1-15



2014/10/1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m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上17:1-15

這一段是說到大衛對神的心意,他看到了自己住在漂亮及安全的香柏木宮中,而神卻住在幔子裡。他就對拿單說話,心中希望他可以為神建造殿宇。這裡所描述的,是大衛向拿單的說話,只說了一句(1),拿單就馬上搶著回答(2),其實大衛還沒有說出他心中想說的話;是神後來替他說的(4)。為何拿單搶著回答呢?可能的原因有下面幾點:第一,大衛雖然還沒有說出心中所要說的話,但拿單對大衛是了解的,所以就馬上知道大衛所言的是甚麼,就馬上回答他了。而綜觀後面所述的,我們知道拿單確是真的知道大衛所說的是甚麼,也猜得對他心中想作的事也。這或許也可以代表,大衛與拿單是熟悉的;也可能是因為大衛是一個藉拿單而常常求問神的旨意的人。

第二,拿單看到了神與他同在(2),就認為大衛所作的事,一定是出於神的啟示的,也一定是合乎神的心意的。同時,因為大衛這時是以神的事為念,而不是以自己的事為先,這樣的意念,是以神為主的,也是蒙神所悅納的。基於以上的原因,他就覺得大衛可以照他的心意而行,一定沒有錯的。若是如此,拿單不是從大衛要作的某一件事去看,乃是從大衛這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去看。他認為一個對的人,就會作對的事;而一個錯的人,就會作錯的事了;不是事的問題,而是人的問題。同時,拿單也認為:當我們先關心神的事時,神也必關心我們的事的;因此,他就先回答大衛yes了。今天我們是否是一個對的人呢?若你所作的都是對的,你所表現的,是一個對的人,那別人就會信任你,別人就會相信你所作的一切事,都是出於神的。我們可以如此令人相信嗎?我們與神的關係,可以讓人一看就知道有神與我們同在嗎?

第三,拿單馬上回答,一方面是有信心,知道大衛所作的,一定是神所喜悅的,就必沒有問題。但他回答這麼快,雖然在某一個角度而言,他是因為對大衛有信心,因而如此回答。然而作為先知,他的職責不是踰越神而作,乃是要求問神,從神得到回答後,他才可以有先知的權柄的。若他沒有求問神,只以自己的想法為想法時,那他所說的話,就不是先知的說話,就沒有權威可言的了。因此,他雖然作了第2節的結論,但神在當晚就把他的話推翻了。其實神不只是要把大衛的問題,回答yes or no,乃是要把神的心意更深的說出來。如此的回答,比拿單的回答(只是yes or no而已),更包括了神的整個作為,神的整個心意,就比拿單的話更完全了。

因此,作為先知,雖然他自己也有眼光,也會看得到一些事情,但總不要跑在神的前面,去作神沒有吩咐的工,如此他的回答,就必定不會準確了。我們在神面前,永遠是謙卑的,永遠是以神最新的啟示為主的。雖然我們已有經驗,或是我們也懂得用屬靈的角度去判斷事務;然而我們仍需要在神面前謙卑,在神面前祈求祂的啟示,如此我們才可以每次都得到新的啟示的。我們讀經也是如此,不要以為我們的解釋,已經是完全的了,就不再謙卑的祈求神新的啟示,如此我們的啟示就停止了。這一次若不是神憐憫拿單及大衛,神若不再啟示拿單,那事情就會作錯了。因此,超越神的話去作事,無論看起來是有多麼好的理由,也不是對的路。

神在4-14節的啟示,與大衛的想法,是不同的。這段話的意思是很豐富的,第一,神其實不是完全拒絕大衛所作的,但神要在大衛身上作更多的事。第二,當大衛想替神作事時,神卻說是祂作工在大衛的身上,而不是大衛作工在神身上。第三,當大衛想替神建造一個殿時,神卻要先在大衛的身上建造一個屬靈的殿,然後他才可以替神建殿。第四,神說祂沒有吩咐人為祂建殿,但神因著大衛主動要建殿,神就答應人替祂建殿,雖然不是大衛去建殿,但卻是大衛發動了這工作,讓神可以答應讓日後的所羅門建殿也。因此,神這段話,說祂從沒有叫人替祂建殿,表面好像是責備大衛的話,其實或許更是稱讚他的話。因為沒有人會以神為念、會想到神的需要;以前的人,都是神想到人的需要,都是神替人作事;惟有大衛想得到神的需要。因此,大衛的心是對的,雖然神沒有馬上答應他的要求,讓大衛自己建殿,但也打破了神不吩咐人建殿的慣例,讓聖殿最後終於可以建造完成。

因此,神所回答的這一番話是有很多意義的。神到底有答應大衛呢?還是沒有答應呢?若說有答應,那神卻沒有讓大衛建殿,沒有滿足大衛的心意也。但若說沒有答應,綜觀神從來沒有叫人為祂建殿這一點來看,神因著大衛的祈求,就改變了祂的心意,故此,神可說已經答應了大衛的祈求了。因此,從表面來看,我們實在覺得神似乎有答應,也有不答應,兩者都對的感覺。然而,當我們想深一層時,我們更發現真實的情形,是神答應了,而且是按神更美的旨意去答應,而不是按人的想法去答應的。

這怎麼說呢?神的答應,不是按大衛的祈求而答應,大衛的祈求,只是單純的為神建殿;但神已悅納了大衛這一點的心意,祂要建殿了。然而,神的建殿,不是要人幫祂建屬世的殿,而更是要建屬靈的殿。這怎麼說呢?當大衛想到要為神作些甚麼時,神卻先說祂已經作在大衛身上的事;當大衛要為神建造殿(原文是屋)時,神卻說祂要為大衛建造家室(10),而家室原文也是屋這個字,與殿是一樣的字。因此,原來神要為人建「殿」,而不是人為神建殿。而神如此做,是要讓大衛知道,神一直在大衛身上建造,建造的目的,是要大衛成為一個屬靈的殿,就是順服神,讓神可以更多工作的人。而神在大衛身上建造的目的,乃是讓神可以住在其內,就是讓我們成為一個屬靈的殿,讓神可以居住在我們身上,這比一個物質的殿,是好得多了。

今天神在我們身上有很多工作,目的是要在我們身上建造。然而,我們是否完全順服地讓神可以自由在我們身上工作,而沒有任何阻攔呢?很多時候,我們的老我是不願意讓神自由的工作的;若是如此,我們就攔阻了神的工作,神就無法在我們身上建造。若我們不讓神在我們身上建造,那我們也不可能為神建殿的。因此,神的啟示是,若大衛要為神建殿,必須先有一個條件,就是他先讓神建造屬靈的殿,先讓神在他身上有建造,如此才是完美的建造也。若我們這個人不能讓神在我們身上先建殿,我們也就沒有資格為神建殿了。

此外,當我們為神建殿時,我們有時會以為自己是了不起的,以為自己有此能力建殿,是比別人不同的。然而,神卻在大衛想為神建殿前,告之不是他能作甚麼,乃是神已作了甚麼。神間接告訴大衛,人是沒有可誇的,人只是因神的恩典,因神作在他身上的工作,人才得以事奉神。因此,一個要為神建殿的人,一定是一個謙卑的人,一定是了解到神在我們身上已作成的事、已給的恩典,而存感謝之心,知道不是我們能為神作甚麼,乃是神作在我們身上的一切,才能使我們可以在神面前服事祂的。這也是神為何不提大衛想要作在神身上的事,而先提神已作在他身上的事。讓大衛可以思想神的恩典,而這恩典,不是我們可以回報的。

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代上十四章



2014/10/1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ar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上十四

這裡描寫幾件事,一是說到推羅王主動的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,主動的給他恩典,大衛就知道神堅立他作以色列王,又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國興旺(2)。二是說到他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又生兒女,在耶路撒冷生了十三個兒子(4-7)。三是說到大衛兩次與非利士人爭戰,並把他們擊敗(16),而因這事,耶和華使列國都懼怕大衛(17)

這一章的描寫中,說到大衛有順境,也有逆境。順境是神讓推羅王希蘭將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,又差遣使者和石匠、木匠、給大衛建造宮殿(1)。聖經在撒下五章及這裡,都沒有描寫是大衛主動要求的,因此,這應是對方主動來朝貢及投誠的;也代表是神給的恩典。而逆境是非利士人兩次來攻打大衛,而大衛兩次都靠著求問神而得到勝利。在順境及逆境中,也插入了大衛生子之事。大衛生子之事,從人的角度來看,似乎是順理成章的,似乎是家常便飯,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如此的。然而,生子其實是神給的恩典,能夠生兒育女,不是我們的能力,乃是神給的恩典。因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,所懷的胎,是祂所給的賞賜(127:3)。因此,這一章的聖經,其實就是說到神的恩典,無論是順境及逆境,是生兒育女,都是神的恩典,是神賜福大衛及他的國的一個具體描寫。同時,也說到大衛無論在順境或是逆境中,都是得勝的。

一般而言,當我們遇到順境時,我們比較會知道這是神給的恩典,例如大衛看到希蘭王主動的給他建殿的材料時,他就知道是神的恩典(2)。但當神讓我們遭遇到逆境時,我們也認為是神的恩典嗎?恐怕大多數人都不如此想的。而大衛在這裡不只是遇到順境,他也遇到逆境,就是非利士人的攻擊。然而,大衛在順境及逆境中都是得勝的,他在順境中不驕傲、在逆境中沒有埋怨,這就是大衛的態度。他是如何應付逆境的呢?

他遇到逆境時,最主要的表現,就是求問神(1014)。兩次都是非利士人來布散在利乏音谷(913),而他兩次都不厭其煩的求問神。第一次是初次遇到非利士人,那求問神是一般人會作的。但當第二次同樣的情形發生時,他沒有因為有第一次的經驗,就輕忽了求問神,而是同樣的求問神。結果神兩次的指示是不一樣的。大衛沒有靠自己的經驗,乃是每一次都求問神。他不以為用以前的經驗,可以取代神;他乃是每一次、每一步所走的,都是靠神的指示而行的。這是他遭遇到逆境時的反應。

大衛在遭遇到順境時,他如何反應呢?當推羅王主動的把香柏木運到大衛那裡時,大衛的反應不是覺得自己了不起,不是覺得自己的武力、或是名聲,配得別人的朝貢。他乃是知道,這是神的恩典,是神為了祂的名的緣故,而堅立祂的國。祂知道一切都是神所作的,順境的來到,不是因為自己的才幹,乃是因為神的恩典。一切的順利,是神所給的,不是我們所配得的。當我們先求神的國、神的義時,這一切的東西,就都加給我們了。我們的責任,就是把神放首位,就是先以神的國、神的義為主,於是神就把屬世的東西,也都加給我們了。

大衛在順境時會看到神的恩典,而不是看得到自己的能幹;他是把榮耀歸給神的人,是一個伏在神的腳下的人,是一個謙卑的人。一般而言,當人在處於順境時,容易心驕氣傲,容易覺得是自己的功勞,但大衛卻不是這樣。他可以從環境中看得出神的恩典,他可以從順境中謙卑自己,接受神所給的恩典。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不配,而神的恩典卻仍給他時,他在順境中是會更加的謙卑的。一個有神生命的人,他接受神的恩典時,是會愈來愈謙卑的。但一個沒有神生命的人,他在順境時,是會驕傲的。而大衛可以從任何環境中,都看得到神背後的手,看得到神所作的,這是要有屬靈眼光的人,他才可以看得到神在環境中的作為的(2)。因此,他的靈是甦醒的,他的眼光是敏銳的;他可以看到在順境時神的恩典,這種人才會在順境時儲糧的(參創41:34),就是把神的恩典儲存起來。

在逆境時呢?大衛面對逆境時,他第一個反應,就是正面迎接逆境(8)。他不是埋怨神不給他順境,他不是覺得麻煩而對神發怨言。他是正面迎接神所安排的一切苦難。今天我們遭遇到苦難疾病時,我們第一時間的反應是甚麼呢?常是問神:「為甚麼是我」!這代表我們不歡迎逆境,只歡迎順境。這是不對的心態。我們應該正面對待逆境,神既安排順境給我們,也會安排逆境給我們。若神在順境中可以使我們得福,那在逆境中也必然會同樣地使我們得福的。

大衛除了正面迎戰逆境外,他還有一個絕招,就是把神加入在苦難中。當他把神加入他的苦難中時,他雖然有苦難,但他也有神。苦難加上神,就比沒有苦難也沒有神好太多了。苦難來了不要緊,要緊的是不知道要把神加入來,若有神的同在,苦難就等於不存在了。因為我們有了一個避難所,那外面的環境,無論是有多大的風暴,都影響不到我們了。因此,大衛遇到逆境時,他是求問神,這代表把神加入我的生活中,讓神與我們一同面對逆境,這就是應付逆境的最好方法。有些人當苦難來到時,就埋怨神、就不要神,這是最愚笨的方法。最有智慧之法,就是加倍的依靠神,這才是在苦難可以得益之路。

大衛第一次因著神的啟示,他打敗非利士人了。但第二次同樣的情形來到了,大衛這時如何呢?很多時人因為有了以前的經驗,就不再依靠神了。然而大衛每一次新的事情來到時,無論他以前的經驗如何,他都是求問神的。這就是一個凡事依靠神的習慣,是我們必須學習養成的。我們永遠是不能靠己的,即使我們已習慣於我們的經驗,我們還是要靠神的。每一次外表是一樣的事,其實都是新的。而神每一次作的工都不一樣。第一次是大衛親自去打,而第二次神就自己去打了。其實無論是第一次、或是第二次,都是神自己作戰的,大衛只是放在神的手中,被神使用的器皿而已。若我們能把自己放神手中,那就代表神要自己作工、神要負責了;若神自己作工,我們就只要安息在祂懷中即可。這就是最大的恩典,我們每次都可以讓神作成祂的工,那我們就完全不必擔憂及害怕任何苦難及逆境了。

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

晨更分享:代上十一1-9



2014/10/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vend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上十一1-9

這一段是說到大衛作全以色列的王的經過,以及大衛作王後,以耶路撒冷為首都,把耶路撒冷的錫安保壘攻破後,並修築城牆,成為大衛的城。這裡所說的大衛作王,不是大衛用霸道而得到的,乃是人民服在大衛的權下,而自動請求的。通常一般而言,世上的君王作王,是自己用打仗得到的,是把自己的權柄主動的伸展出去後,而得到的王位。因此,世上的王位,是人自己爭取的,是用武力而得的。然而,大衛這個王位,這裡特別強調的,不是他自取的,是別人要他作的。這代表甚麼呢?大衛為何不主動要求作王呢?他不是神藉著撒母耳所膏立的王嗎?為何不主動呢?

這就是屬靈的王與屬世的王不同之處。耶穌說:凡願為首的,就必作眾人的僕人。大衛之作王,不是自己爭取的,乃是眾人願意服在他的權下的。這就很不簡單了,一個人能讓人服,是有原因的;屬靈的權柄,不是爭來的,乃是讓出來的。大衛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半時,他從不主動的說要作以色列全地的王,只是掃羅的跟隨者,一直要保衛掃羅的權位而作主動的保衛戰而已。大衛一直採取的,是讓的動作,他不主動作王,不用世上的權力、武力而奪取王位,直到有一天,人們主動來懇求他作王為止。這就是屬靈的王取得的原則。

大衛為何可以被人邀請作王呢?作王不是自取的,乃是神所膏立的,也是眾人所認同的,這是屬靈的王的原則。大衛是神所膏立的王,為何大衛不爭取呢?為何神不快快給他作王呢?神是要等時間的,不只是神要他作王,而且也要等到眾人都認同之時,他才可以實際作王的。因此,作王要注意的有二,一是位之有無,二是德之有無。屬靈的位份,不只是位份,而且是加上生命的權柄。生命的權柄,不是從位份而來的,乃是從生命的本質而來的。一個有屬靈生命的人,他是服事人的,他是謙卑的,他是有供應的,他是令人順服的,他也是有從生命中出來的權柄的。作王的權柄,是生命中自然的表現,不必自己爭取的。我們是否有生命的影響力,使別人自然的服在你的權下呢?我們不是自己要作王,也不是自己要表現自己,使人覺得自己不錯,乃是謙卑的散發出生命的香氣,使人主動的來到你面前,邀請你作王,這才是真正屬靈的王。

因此,屬靈的王不是自己爭取來的,乃是別人看到你生命的表現,而自動要你作王的。作王的人是服事人的人,而不是寵斷別人的人。這是屬靈的王與屬世的王不一樣的地方;同時,作王的人有一個責任,他要負起牧養的工作(2),而不是管轄他的民。作王是保護眾民,是守住國家,不讓別人攻佔,這就是大衛為何作王後,即攻取錫安的保障,就是大衛的城,這就是要守住的意思,要防止敵人攻佔,是作君王的職責。作王其實是責任多於義務,是牧養、關懷、保護、看守而不是濫權及管轄而已。

為何這些人要主動的來求大衛作王呢?原因有三:第一是骨肉(1),第二是大衛的表現及戰跡(2),第三是耶和華的應許(2);這是三個重要的原因。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因為耶和華的應許,耶和華所說的話。這是大原則,是神的揀選,讓大衛可以作以色列的王,也可以牧養神的民。出於神的揀選,是作王的要件,而不是人的揀選。雖然表面上是以色列民的擁護,大衛才可以作王,其實是神先揀選了大衛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若不是出於神的揀選,而是出於人民百姓自己的選擇,那就不是屬靈的王,而只是民主選舉後所生的結果而已。

其次就是這些人是大衛的骨肉,骨肉就是親人,就是兄弟,就是熟悉的人。作王不是空降部隊所可以成就的,你與眾民是要有血統關係的。甚麼是血統的關係呢?我們就是神的兒子,我們就在屬靈上是血統的關係了,而血統關係中一個重要因素,就是愛。我們是神家中的一分子,我們是因著愛才作王的,不是因著自己的利益而作王的。骨肉是要互相幫助,互相保護、互相犧牲的。作王就是要用愛把骨肉的關係表現出來,作王是以愛作統治的基礎,這是屬靈的王的原則。

再其次就是大衛以前所作的,他曾率領以色列人出入,他那時不是作王,但他也願意捨己,不為自己的生死而計較,乃是為眾人的利益而作出捨己的動作。當你所作的,是出於愛的服事,是出於犧牲自己,只為別人時,別人是知道的,也會感受得到的。而這些愛的行動、愛的表現,就會使人銘記在心,使人願意服在愛的底下的。其實要使一個人服在你的底下,不是用權,乃是用愛。而且是有行動的愛,不只是嘴巴所說的愛而已。而大衛從前掃羅作王的時候,就表現這捨己的愛,如此就使人服在他的底下了。
今天我們在教會的服事,是用權還是用愛呢?若只是用權,那就不能真的服人;但若用愛,那就可以使人主動願意跟隨你,也會服在你的底下了。我們的表現,是否真能讓人主動的願意服在你的底下呢?若是如此,你才是一個真正成功的領袖。大衛不急著作王,他乃是等到眾人都服他了,都看得到他生命作王的本質時,他才作眾民的王,這是一個屬靈的領袖的特徵,王不是爭取來的,乃是讓出來的。

同時,作王的目的,不是作威作福,乃是牧養神的民以色列,是替神來牧養,不是替己來牧養(2)。這些民雖然也是我的民,但更是神的民;因此,我們只是管家,為神而牧養,為神而服事。今天服事的人不是為自己的利益,乃是為神的榮耀,乃是為別人的利益而服事的。因此,屬靈的王是犧牲的,不是為了享受的。屬世的王是享受,是權利,是為己而作的;但屬靈的王是服事,是捨己,是為神及為人而作的。這是屬靈的王與屬世的王的不同。前面的王掃羅,是屬世的王,但這裡所記的王,卻是屬靈的王。這裡所記載的特點,就是要提醒我們,大衛的作王,是作屬靈的王,而不像掃羅的作屬世的王而已;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大衛為何在一作王後,就攻取錫安城呢?大衛為己是無所求的,他不求王位,不求自己的益處,但當他作王後,他就有一個責任,這個責任,就是要保護大民,就是要為人民謀幸福。因此,他為己是不必有作為,但為別人則要主動的作。他的攻取耶路撒冷,是為了保護人民,為了保護國家;為了盡他的責任也。因為君王的責任,乃是牧養神的民,而牧養的第一步,就是要讓他們得平安。這就是為何他一作王後,就與以色列眾人到耶路撒冷,把這個很難攻破的保障錫安城攻破了,並且四圍建築城牆(8),目的是因為要保護眾民,使牧養更穩固也。而大衛之所以成功的一個因素,是耶和華與他同在(9),這才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。若沒有神的同在,我們所作的一切,都是徒然的;也得不到神的賜福的。因此,我們若要作事,就需要神的同在,就需要神的恩典,這才是我們要緊緊抓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