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耶廿四

 20221030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耶廿四

這一章開始時,是說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(又名哥尼雅、或約雅斤),和猶大的眾領袖、工匠與鐵匠等,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擄到巴比倫去。這一次的被擄,至少是第二次或第三次了。第一次是約雅敬在位第三年時的被擄(但一1-3),但以理及其三友是在這一次被擄,帶到巴比倫去的(但一6)。第二次是約雅敬十一年時,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用銅鍊鎖住他,把他帶到巴比倫去(代下卅六5-6)。之後,就是這一次,尼布甲尼撒把約雅斤擄到巴比倫去(代下卅六10)。這次擄去的人,共有一萬人以上(王下廿四14)。當這事發生之後,神就告訴耶利米有關兩筐無花果的預言。說明神仍然保守那些被擄的人,就是這一次的被擄,以及之前約雅敬時代被擄的人。

這一次的被擄,有以西結先知在內(結一1-3),之前的被擄,有但以理及其三友在內(但一);同時,這次被擄的約雅斤,之後,神會恩待他,讓他仍然可以繼續存活得以留存後裔(王下廿五27-30)。這是神恩待這次及前面被擄的人,神說是祂打發他們去的(5);神要從其中揀選一些人,成為好的無花果。有這些好無花果,就可以讓神做復活的工作。

故此,我們看見神一方面是懲罰猶大人,把他們滅掉,但神另一面亦同時在做復活的工作。這一方面是懲罰、一方面是拯救;就把神的公義與慈愛,同時表現出來。這也是因為基督願意捨命,神才可以完成這個復活的工作;否則極壞的無花果,是沒有機會再復活的。但神卻在這些猶大人中,還是預備了好的無花果;讓這些好無花果,之後仍然可以歸回應許地,這是神的恩典。

這時的約雅斤,是大衛最後的一個作王的子孫;神特別提到他的被擄,那是甚麼意思呢?在第廿二章24節中,神特別說到這人是神把祂右手上帶印的戒指摘下來的,這人雖然有子,但卻算為無子。他後裔中再無一人,得亨通能坐在大衛的寶座上、治理猶大的(廿二30)。然而,這時神又提到他,並且提到神又預備了好的無花果;這是甚麼意思呢?

這是代表神的計劃,一方面神的公義出來,人就要受懲罰的。因此,約雅斤就要被擄到巴比倫去(1)。但話仍未說完,神馬上接下去要說的,就是指出有兩筐無花果,就是好的及壞的(1-2)。當神在懲罰猶大的王室時,神又同時說出祂要恩待他們的話來;就是用無花果的喻表,告訴耶利米神還是保全一些好無花果的。可見神是捨不得他們的被擄,但神的公義性情,使神不得不如此做。然而,因著基督願意捨命,神又可以同時做復活的工作,這就是神在這一章中的兩面工作。一方面做懲罰的工作,另一方面做拯救的工作;這就是我們的神,祂是滿有憐憫恩慈的神。

神做的拯救工作,是有兩方面的,一是要讓被擄的人歸回,讓他們再回到應許地。二是把已經摘下戒指的、沒有人坐在大衛的寶座上的決定,再次復活過來。也就是說,神做的復活工作,一是對猶大人的,二是對大衛的寶座的應許的。這兩項事情,本來是已經死亡的;但神還是要藉著基督,把之恢復過來,這就是復活的工作。

對猶大人而言,神準備了好的無花果,這就是預備將來可以回歸應許地時,可以有能力重建聖殿及聖城。另一個預備,就是這次被擄的約雅斤,他一方面是被神棄絕的(廿二24,30);然而也是神在他身上作恢復工作的重點。神讓他後來得到巴比倫王的憐憫,讓他得以保全生命,並且可以繼續生下他的後裔(王下廿五27-30)。他的子孫,雖然不能再坐大衛的寶座,但因著基督的出生,他竟然仍可以出現在基督的家譜中、就是君王的家譜中(太一11-12)。這就是因著基督的緣故,他就可以死裡復生,預表神的救贖;神因著基督之故,就可以完成祂的恢復工作。在這一章中,我們就可以看見神的心意、神的計劃、神的應許,因著基督之故,神就可以完成這一切的計劃。

神把好的及壞的無花果分開,對於好的無花果,神主動的給他們一顆認識神的心;讓他們可以開竅,明白屬靈的事(7)。原來我們得以認識神,不只是自己的努力,更要加上神的恩典。因此,我們應尋求神的恩典,我們應謙卑自己;時常求聖靈的光照,讓我們屬靈的眼是明亮的,可以看見更多神的旨意。神對那些壞的無花果,處置的方法也是被趕逐到各處(9),但卻沒法做復活的工作。神知道誰可以做工、誰不可以做工。在這以前被擄的人,與這之後被趕逐之人,原來是完全不同的。後面被趕逐的人,似乎是硬著心不悔改的人;他們看到了這麼多神的作為,心還是不能軟下來,於是他們就不能得神的憐憫。今天我們要常常省察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,以及神在我們周遭的作為;求神給我們屬靈的眼,可以了解神的心意,然後可以走在神的路中。

因此,被擄的人與被趕逐的人(5vs9),似乎外面的處境都一樣;但因著他們的心境不一樣,神在他們身上所做的工,也是不一樣的。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時,一種人可以得益,另一種人卻只能得禍,原因是甚麼呢?不是外面的環境,乃是裡面的內心。我們的心若是向著神的,雖然遭遇不好的環境,還是可以得到益處的。同樣的,我們不能只看環境,我們更要從環境中,看到神的旨意。環境本身不算甚麼,重要的第一是我們的心志是否向著神的;第二是我們是否明白,神在這環境中,要我們學到甚麼、要我們看到甚麼,這才是重要的。

今天不是好的環境才可以造就我們,壞的環境亦可以造就我們的;這就是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的意思。問題不是環境的好壞,而是我們是否有一顆愛神的心、順服神的心、柔軟的心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耶十八

 20221023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耶十八

這一章開始,神用窰匠做器皿的例子,說明神的主權;之後,也說到人的自由意志,與神的主權之關係。窰匠用他手中的泥,可以任意造器皿;若是他手中的器皿造壞了,他就可以用這泥重新再做一個,這是窰匠的主權。因此,若從神的角度來看,這就是祂的主權,也是祂的計劃,是沒有爭議的。這器皿在這裡直接所預表的,就是以色列民;是神把他們從埃及領出來的,目的就是要陶造他們,使他們成為可用的器皿。然而,以色列人不聽話,於是神就從這原來的泥中,重新再造一個新的器皿,這就是復活的工作。神沒有把這舊器皿完全毀掉,然後從另外的泥中再造一個新的器皿;神乃是用這舊的泥,再造一個新的器皿,這就是神的復活工作。因此,這預表不只是關乎以色列民的再造,更是說到全人類的再造,是神要創造另一個新人。

原來當初神造人時,是用泥造成的。而當人類因犯罪而敗壞後,神沒有把人類完全毀滅,而是從舊人中再造一個新人;這個新人,是在基督裡再創造出來的(弗二10)。第一個出來的器皿,就是亞當所代表的;亞當犯罪後,這器皿就變壞了,於是神就藉著亞伯拉罕,以及他的後裔以色列人要把救恩給人類。神頒布律法,讓人可以守律法,然而以色列人也失敗了;神就把祂的第二個兒子——就是基督,從埃及召出來(何十一1;太二15),在基督裡面造成一個新人,這就是窰匠手中新的器皿。因此,窰匠的例子,是告訴我們;造壞了的器皿,神還是可以從原來的泥中,再造一個新的器皿。這是因為神不只有第一個兒子以色列人(何十一1),也有第二個兒子耶穌之故(太二15)。因此,窰匠的啟示,是告訴我們神的計劃,也說到神的主權。

窰匠的例子,是說到神的主權、神的能力。然而,雖然神是有主權的,但神也把祂主權的一部分,給了人自由意志;讓人有自己的選擇權,讓他們能主動選擇神,得著神所給的福的。可惜的是人的自由意志,常常是選擇自己的路,隨自己的計劃去行,各人隨自己頑梗的惡心做事(12);於是神就按人所行的,給人相應的報應。若人轉離開他們的惡,神就必後悔,不將神想要施行的災禍降與他們(8);反之,若人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,不聽從神的話,神就必後悔,不將祂所說的福氣賜給他們(10)。這就說明一件事,神的主權也取決於人的自由意志的。若人選擇神,神就可以賜福給人;若不選擇神而走自己的路,那就得不到福氣的。

因此,神的主權與人的自由意志是相關連的:神一方面有主權,但這主權也取決於人的自由意志(也是神給人的主權)。若人用他的主權接受神的話,行在神的道路中,那神就用祂的主權賜福與人;這兩種主權是互動的,也是有關連的。現在猶大人不接受神,存頑梗的心行自己的路,那神就只能把這個壞的器皿,重新再造另一個新的器皿,這就是窰匠的主權,也是神的計劃。因為有這個計劃,就是再創造一個新的器皿、再創造一件新的事(卅一22);故此神才可以再寫出這麼長篇幅的耶利米書,而這書的目的,是告訴我們神要在敗壞的人身上,做復活的工作,要再造一個新人。

猶大人為何會有這麼頑梗的心呢?他們的自由意志選擇的,是走自己的路,不走神的路;他們聽的是假先知的話,不是神的話。他們不只是不聽耶利米的話,而且要設計謀害耶利米、要殺死他呢(18,23)。原來當人離開神,不要神的時候,人的問題是愈來愈多、罪是愈來愈嚴重的。本來是有神的民族,但因為偏行己路,一開始不選擇神時,到了後來,甚麼罪都出來了。他們要殺害耶利米,是用人的方法,去阻擋神的路;但這樣的方法,只是掩耳盜鈴的方法而已。他們以為害死耶利米,那就可以自由,就可以沒有神的話的威脅;但神的話安定在天,是不會因耶利米死了,神的話也會死去的。

我們看到猶大人的愚拙,用人的方法抵擋神,不走神的路;以為如此就可以自由,那只是得到毀滅性的後果而已。因為人不能逃避神的審判,不能用人的方法,阻擋神的計劃的。他們想要謀害的耶利米,其實是為他們的利益求過神、說過好話的(20)。現在他們不肯回轉他們的惡,只聽假先知的話,於是耶利米的禱告就只能轉向求神懲罰他們,以公義面向他們了(21-23)。他們想殺害耶利米,他們不知道耶利米是為他們向神說好話的;他們自己把一切的好處,都自我毀滅了,這豈不是極其愚拙的作法嗎?

原來一個走在人的路中的人,一定是沒有福樂可言的;有智慧的人,是一定選擇走神的路的。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自作聰明的人、也是自以為是的人;這一條路是他們以為正的路,至終卻成為死亡之路。今天我們走的路,是活的路、是通到永生的路呢、還是通到死亡之路呢?惟有選擇走神的路,才是智者所要走的路,是必然會得福的路。

當他們走自己的路時,神就必然以背向他們,不以面向他們的(17)。以面向他們與以背向他們,都是有神的同在的。然而,以面向他們,是當他們走在神的路時,神就以慈愛面向他們。但當他們行在自己的路中,用自己的方法抵擋神的話時,那神就以公義面向他們,這就是以背向他們。原來選擇權是在我們,而當我們回轉歸向神時,神就必然會回轉面向我們的(亞三1)。能夠令神面向我們,不是背向我們的,原來不是神主動,乃是我們的主動呢!神應允我們:只要我們選擇神的路,回轉歸向神,祂就必轉向我們;這是何等大的福氣呢!然而猶大人所走的路,到了一個程度,竟然是讓神背向他們的。我們呢?我們會如此愚拙嗎?

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耶十三1-14

2022101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iman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耶十三1-14

這一章中,耶和華先叫耶利米做一件事,就是買一根麻布帶子束腰,之後,又叫他把這腰帶放在伯拉河附近的磐石穴內,之後,再把之取回來。這時,他發現腰帶已經變壞,毫無用處了(1-7)。這是一個用行動出來的啟示,神用實例啟示給耶利米,也是啟示給猶大人,告訴他們一個真理,這是甚麼真理呢?

這根腰帶就是喻表猶大人(11),腰帶是應該緊貼著人的腰的。但如今這腰帶若離開人的腰,而且放在河邊的磐石穴中時;那這腰帶就會被水滲透,變成沒有用的腰帶了。同樣地,猶大人若是代表腰帶,他就只能緊貼著神,不能離開神;若離開神,那就一定被水滲透。而若腰帶被水滲透後,就容易被細菌侵入,結果就會腐爛,就變為無用。這就是神要耶利米做的事,讓他及猶大人知道,腰帶要發揮它的用處,就只有一個途徑,就是緊貼著人的腰,不能放在其他的地方。

腰帶一般的用處是甚麼呢?第一,是為人服務的,是給主人束腰,讓主人得到力量的(束腰代表得力)。腰帶的用處,只有當它束在主人的腰時,才可以發揮它的用處。它是不能離開主人,而自己有自己的用處的。這就是耶穌說的:因為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做甚麼(約十五5)。若我們離開神,自作主張的話,那我們一定是失敗的。

第二,腰帶束在主人身上,是不容易被看見的,表示腰帶是隱藏的,是謙卑的。不是它可以做甚麼,乃是因著它在主人的身上,就讓主人發揮他的能力,成功他的工作。因此,他不是自己能作甚麼,乃是讓主人成功地作出他要作的事。同樣地,我們在事奉神的事上,不是我們自己能完成神的工作,乃是神幫助我們,完成神的工作。我們就如腰帶一樣,是沒有用的,但當我們緊貼著神時,那神就在我們身上,幫我們完成一切的工作。這就是事奉的要領,不是我們能做甚麼,乃是神在我們身上,幫我們完成一切工作的。

第三,腰帶在主人的身上,是讓主人得名聲、得讚美、得榮的(11)。主人因著腰帶,就可以讓主人的力量發揮出來,讓主人可以成功他的工作;於是主人就可以得名聲,得頌讚、得榮耀。神在這裡說出腰帶的用途,原來當腰帶緊貼主人的腰時,主人是可以得名聲、得頌讚、得榮耀的。我們很少會想到,神需要我們合作,讓神的名得以稱讚的。一般而言,我們都只是想到自己的需要,想到神幫助我們;但我們是很少想到,原來神也是需要我們的合作,讓祂得榮耀的。

神本來就是有榮耀的,那還需要我們讓祂得榮耀嗎?神當然是有榮耀的,然而,因著人的罪,人就看不見神的榮耀;但若我們能照神的吩咐去行,就可以讓不認識神的人,可以看見神的榮耀。如此就等同傳福音一樣,讓更多人認識神,得著神的恩典。耶穌在祂離世前向父神的禱告中,有一句話說:「父啊,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,就是未有世界以先,我同你所有的榮耀 (約十七5)。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?保羅又說了一句話:因為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(羅三23)。因為罪就使神的榮耀被虧損,這時耶穌快釘十字架了,祂釘十字架是為了除去人的罪,讓人得新的生命的。當人接受基督後,就得著新生命,於是神的榮耀又可以恢復了。

原來若我們緊貼著神,行出神所吩咐的一切,那就可以讓更多人看見神的榮耀,這就是榮耀神的一個方法。我們的成敗,原來是與神的榮耀有關的。而我們的成功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緊貼著神,不離開神,讓神的大能,可以發揮在我們身上,如此我們就可以使神的心得安慰,使神的名得榮耀。在上一章時,我們說到神的心情沒有人理會,神悲痛沒有人安慰;我們如何可以安慰神呢?就是要緊貼神,不能離開神,這時我們就可以了解神的心,行出神要我們行的事來;如此就可以安慰主的心。

腹帶放在河邊的磐石旁,又不是放在水裡,為何還是會變壞呢?原來雖然腰帶沒有放在水裡,但只要靠近水旁,就容易被水滲透進去的;因為河旁的水,附近應是到處都有,無孔不入的。當水滲透進去後,細菌就會入侵,腰帶就會變壞。今天我們只要離開神,世界的潮流、世界的罪惡,就很容易會入侵進我們裡面;這時我們就容易變質,就不再行在神的話語中。原來只要我們離開神,雖然沒有刻意接觸世界,但世界的潮流及文化,就自然就會滲透進來的呢!這是我們要謹慎預防的。也就是說,我們不能一刻離開神的,離開神,世界的罪惡就會侵犯我們的。

之後,神又對耶利米說了一個酒瓶的比喻(12-14)。神叫他們每一個酒瓶都要盛滿酒,之後,他們竟然是酩酊大醉(13),並產生彼此相碰的結果,最後讓神要滅絕他們(14)。這比喻是甚麼意思呢?酒本來是能悅人心、使人喜悅的(詩一○四15),耶穌也曾以水變酒(約二);原來酒本是代表神豐富的恩典的。然而,酒雖然能悅人心,但人不可以醉酒,因為酒能使人放蕩(弗五18)。那喝酒而不要醉酒,是甚麼意思呢?若酒是神給的恩典,我們要在神的恩典中感恩,但不能因著恩典而放縱;也不能濫用神的恩典,如此就會在恩典中墮落的。

猶大人就是濫用神的恩典,他們以為有神的殿,神就必然會保守他們,不致於被仇敵侵入的。他們以為神的恩典是必然的,自己不必盡責任的;這就是濫用神的恩典,就等同把酒喝得酩酊大醉的意思(13)。今天神給我們恩典,是要我們在恩典中有相配的行為(弗四1),我們的責任是把腰帶緊貼著神的腰,讓神的能力可以發揮在我的身上,讓人可以看見神從我們身上發出的能力,就把榮耀歸給神。這就是我們的責任,就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要做的。

今天我們基督徒,是否只會享受神的恩典,而不知道自己的責任呢?我們得救是白白的,得恩典也是白白的,這是確定的。因著我們在教會中常常聽到的,都是主的恩典是豐富的;於是我們就有一個錯覺,以為我們都是享受,都不必負有任何責任的。然而,我們是有責任的,這裡說的是要讓神得名聲、得頌讚、得榮耀的(11)。我們知道這個責任嗎?這是生命的使命,與傳福音的使命是不同的。耶穌升天前給我們的使命,那是福音的使命(太廿八18-20);而腰帶要緊貼神的這個使命,卻是生命的使命。後者是要我們用生命活出神的話來,讓神得榮耀的呢!我們知道這使命嗎?這是神要告訴耶利米的。

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耶七1~八3

 20221009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耶七1~3

這一章開始,是耶和華要耶利米,向一種特定人群說話,那就是在耶和華的殿門口,向所有進殿門來敬拜耶和華的猶大人說話。為何要向特定人群說話呢?可能的原因:第一,因為這些人是來敬拜耶和華的,因此,他們或許容易聽得入神的話;或許神希望能找得到一些聽神話的人,成為滅亡後剩下的餘民,可以成為日後復活的種子。第二,這些人至少還有宗教的儀式,神希望他們把裡面的心也拿回來,讓他們的敬拜,可以是從心裡出來的。第三,神還是對猶大人有期望,雖然神已經失望,但還要作再揀選的工作。這是神的希望,是神在沒有辦法中,找到的辦法。原來神的心還是不忍對他們滅絕的,神在決定滅絕的大前題下,還是希望找到一兩個可以被神的話改變的人呢!第四,神希望把這些來獻祭的人,校正他們的心態,讓他們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去事奉神(這一點下文再會詳述)

若神已經知道他們不聽神的話,仍然要說更多的話,那我們就明白,神的心是矛盾的,是傷心的。以神的全能及全知而言,仍然沒有辦法改變他們的滅亡,可見神的慈愛的心是受打擊的。因著神給人的自由意志,神就有所不能;因著人的不悔改,神的慈愛就被衝擊,使神因慈愛而傷心、也傷透腦筋。原來神一直在想辦法,或是向眾人說話、或是向尊大的人說話(5);希望找得到聽神說話的人,讓他們可以悔改回轉過來,然而,神還是找不到一人(1)!神也希望大家一同來找(1),目的是盼望有人可以找得到。

從這些表現中,我們就看到神的心情真是低落到極點:祂所愛的人背棄了祂,祂極力想挽回他們,但也不得其法!因為這些有自由意志的人,不選擇愛神,卻選擇愛世界、愛假神、愛犯罪,神就只能把他們毀滅。這確是一件令神難過的事呢!

這些仍然願意來到殿中敬拜的人,或許也有一種人,他們不是敬虔的人,反而是犯罪的人呢!這怎樣說呢?因為第一,他們以為有獻上祭物,那神就必然會保護他們;他們以為捉住聖殿,那是神的居所,神就必然會保守自己的殿,不會把他們滅亡。第二,他們這些人只有儀式,雖然來獻祭,卻把神的話扭曲改變;他們把燔祭加在(平安)祭上而吃肉(21),混亂了神所設立的祭。因為燔祭是不可以吃的,而平安祭是可以吃的;故此他們為了吃祭肉,就改變了神的規則。因此,這些到殿中來的人,或許有一些人反而是因著自己犯罪,而來到殿中求一個心安理得的;他們欲以獻祭來消除罪惡感,那是他們的方法。這就是神另一個要向來到殿中的人說話的原因。但神告訴他們,真正的消滅罪惡之方法,不是做一些宗教儀式就好,乃是要悔改、要從行為上改變才可以的(6)

或許他們以為,因為有神的殿,於是神就不會滅這城;神必然會保守祂自己的殿的。然而,神就用北國的例子,以及示羅的例子,向他們說明:若他們不聽神的話,還是要滅亡、神還是不會保守祂的殿的。示羅就是先前有神的名的居所(12),但因為以色列的罪惡,神就連祂的約櫃也不顧的(14,撒上四11)。而北國呢?也是與南國一樣,都是神的子民,但因著他們拜偶像,神也把他們滅了(15)。這兩個活生生的例子,是對那些到殿中敬拜的人說的,目的是要把他們倚靠聖殿的心除去,換成倚靠神的心;也要他們不要因為獻祭,就以為安全,就以為可以犯罪(8-10)。他們一方面來到聖殿中獻祭,另一方面以為如此就可以安全犯罪,但神說,這是把神的殿變成賊窩(11);那就是因為有聖殿,及而促使他們犯罪呢!

他們把燔祭混在平安祭上,目的是為了吃肉(21);這是把自己的想法,加入到神的定規中。當人聽到神的說話後,為了自己的方便及利益,就會把之更改;有時還是不知不覺的,當然有時也是故意的。我們是否也會如此呢?當我們讀聖經知道神的吩咐後,是否會用自己的想法,改變了神的規定;但又不是完全改變,常是神的話加上人的意思,這種混雜的情形,是常見於教會的事奉中的。我們在教會中服事,當然是屬靈的事;但卻常是用人的方法,把神的規矩改變後,成為四不像,是很可憐的。

神告訴他們,當祂把以色列人領出埃及時,最先說的話,不是要他們獻祭的,神只吩咐他們一件事,就是要聽從神的話(22-23),沒有說到其他的事。那這句話就是最高的準則,之後所出來的規矩,都是以這句話為藍本的。也就是說,獻祭也好,或是其他的規條也好,都要以聽從神的話為主。而聽從神的話,就是用心去接受神的話,行出神的話;心中有對神的愛。其後的獻祭,是從聽從神的話出來的。因此,我們要知道神的旨意,常常是要回到起初的時候的。神從出埃及時說起,目的是讓他們回想神的話;並且要從這些話中,了解到神的心意,然後才可以照著去行。原來我們對神的話,還不是字面的認識而已,更是應該從神的話中,了解神的心情、神的心意後,才能捉得住神說的話的意思,才可以做出合神心意的事來的。

最後,神告訴他們,日子快到了(32,34,八1),那就是懲罰的日子到了。因著他們沒有人聽神的話,神的審判及懲罰就會臨到。這日子是必然會臨到的,是逃避不了的。他們有準備嗎?他們的準備是甚麼呢?是迎接死亡的臨到而已嗎?然而,有人可以復活嗎?有人可以不死嗎?神要耶利米描寫的那日子,似乎是死亡的日子,是沒有人可以得救的呢!甚至死後都不安寧,要把他們的骸骨,都從墳墓中取出來,拋散在日頭、月亮、和天上眾星之下呢(1-2)。同時,那些被擄生還的人似乎也是生不如死的呢(3)

這麼悲慘的局面已經描寫得這麼透徹,人會悔改嗎?不只沒有生前,連死後也等同沒有(不得好死的描寫)。今天甚麼是我們的「到那日」呢?就是主再來的那日!那時,我們都要受審判,審判是要從神的家開始的,您我有怎樣的預備呢?神已經說了這麼多的話,我們聽了多少、又做了多少呢?在基督未審判我們之前,是否我們自己可以先審判自己,看看有甚麼生活習慣要調整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