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徒17:16-34

2014/5/25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7:16-34

這裡是說到保羅在雅典中的辯論及佈道等情形。他本來的目的,不是在雅典傳道,因為只有他一個人,可能他認為,沒有同工,因此,就沒有想積極地佈道。然而,有時我們雖然不想佈道,但因著他有一個傳福音的靈,他是一個為道而心裡焦急的人(16)。因此,他的靈就自然的催促他去傳福音的了。一個有傳福音的靈的人,是不會錯過任何傳福音的機會的。因此,我們是否傳福音,似乎是與我們是否有一個傳福音的靈有關。若是我們裡面的靈,不是傳福音的靈,我們就只會過我們自己的生活,依我們自己的計劃而行,就不會因傳福音而打亂了我們的計劃的了。然而保羅卻不是這樣,他雖然本來的目的,是等西拉和提摩太(15),叫他們速速的來到他那裡,這表示他想很快就得到同工的見面及會合,然後就可以再到其他地方去傳福音了。

因此,直到現在,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傳福音路線有三,一是他們自己的傳福音計劃,按自己既定的計劃而行,二是聖靈的路線,就是聖靈藉著異象或是直接的說話,而禁止或指導他們到某地方去傳福音。有時也是藉著逼迫,而讓他們到了原先沒有計劃的地方。三是聖靈在心中的感動,讓他隨時傳福音,讓他以傳福音為重,而不是以自己的既定計劃為重。而第三點應是我們每一個人,都可以按著去行的。

平時我們都會有自己的計劃,我們會有自己的行程,而不是向著福音的目的而行的。然而,若聖靈在我們心中作工,讓我們看得到靈魂的需要,我們就必須把自己的計劃暫時放下一旁,而專心於傳福音的工作了。保羅就是這樣,雅典可能不是在他的傳福音計劃中,只是暫時避難的地方而已。然而,當他留心觀察當地的文化,看到了一些令他無法忍受的無知信仰後,他就在會堂裡,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,並每日在市上所遇到的人辯論起來了。

我們每一個基督徒,都應是一個隨時可以傳福音的人。我們不傳福音,是不正常的。我們的血液中,應常流著傳福音的血。只要有機會,我們就要主動的捉住機會,把福音傳開。保羅就是這樣,他看到了這些不信的人,對「未識之神」不認識,他就不能不把這位他清楚認識的神,去介紹給他們了。而且當他傳福音時,就有人因而信主了。

機會是我們自己要抓住的,神會給我們創造機會,但我們是否常常忽略了機會,或是故意不理會它,以致它就溜失了呢?我們是否常常失去了很多可以傳福音的機會,而不自知呢?若我們只顧過我們計劃性的生活,而不留心我們同遭的人的光景,那我們就永遠也不會找到機會,去傳福音的。每一個基督徒,都負有主所吩咐的使命,就是要往普天下去,傳福音給萬民聽的。因此,我們就不應把福音鎖在我們裡面,而不把之傳揚出去,這是得罪神,讓基督難過的舉動。

(18)這裡有兩派的人,一派是享樂主義,一派是禁慾主義,兩派的人所走的路,都是極端的,也是180度不同、以及互相矛盾的。一個沒有神的人、一個沒有盼望、找不到永生的人,他們不可能找得到答案的。而且,他們所找得到的答案,有的是享樂、有的是禁慾,是兩個極瑞的,那叫人何去何從呢?人們知道人生有問題而要解決,但人們的答案,都不是真正的答案;因為人們所想到的方法,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了。若出來的答案及選擇題,其中就是相反的,那人若選其中之一,只能是碰運氣而已,是不可能找得到真正確實答案的。

一個沒有基督、沒有神的人,他是不可能找得到真正的人生答案的。人們所找出來的答案,都是人思想的產物,人自己都沒有把握,又如何可以說服別人跟從呢?若我們找到的答案是不完全的,是自相矛盾的,那我們的哲學,就是沒有意義的了。人類的哲學,很多時是自相矛盾,而找不到真正的答案的。這世界正等著有答案的基督徒,去告訴他們人生真正的答案,我們是否願意把福音傳給這些人聽呢?這是我們的責任,至於傳福音後,他們是否相信,則是神的工作,神的恩典了。

保羅傳福音的重點,是耶穌與復活的道(18),但他們聽道的人,所聽到的,是外邦鬼神的事,或是胡言亂語的、拾人牙慧的話。人不一定聽得懂復活的話,但我們所傳的重點,就是耶穌及復活的道。因為天下人間,沒有賜下別的名,我們可以靠著得救的。因此,福音的重點是基督及祂的復活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而人們雖然聽不明白,但我們傳的,就是這簡單的內容,而其他的結果,就交給神了。

(21)人為何只是說說聽聽而已呢?因為人的道理,有時是互相矛盾的,有時是不知真假的,也有時是似是而非的。人的道理是不可靠的,因此,人們的話題,若是脫離了基督,其實也只是說說聽聽而已,是沒有太多意義的。這也是這世界的光景,因著世界是沒有真理的,因此,世界所提供給我們的資訊,其實也只是說說聽聽而已。惟有我們把基督的福音擺出來,那才是真的道理,才可以讓人看到真理,這是基督徒的責任,要把這世界的歪理糾正過來,使之成為真理。只有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,只有教會有真理,但我們願意研究真理,並把真理傳給這世界嗎?聖經不只是有福音的真理,更是有所有生活、為人處事等的真理,是這世界所需要的。

雅典人雖然不認識真神是誰,但他們卻還是拜這位未識之神,這代表甚麼呢?這代表人心中是虛空的。人的心中對得救沒有把握,因此就找鬼神來拜。然而,鬼神是不能讓我們得真正的滿足的,只有真神是我們惟一的答案。空虛的心靈,促使我們去認識真神,而不應只是促使我們去拜假神,因而攔阻了我們去找真神。若我們找不到真神,而只以假神代替,就會耽誤了我們拜真神的機會了。今天我們華人都喜歡拜偶像,就如雅典人一樣;這是因為我們找不到真神,才會退而求其次而拜假神的。倘若我們找得到真神,就不必再拜假神的了。


(30)這裡說的以前及如今,其分界線是從基督的復活來的。當然,這裡的重點,不是說以前的人都可得救,而是說現在的人,明顯有耶穌可以作為我們的答案,我們就不應再尋求其他假神,也不應再沈溺在罪中了。因為神不只為我們預備了救恩,也因著預備了救恩,祂會按公義審判天下的。以前我們看不到基督的復活,但如今我們看到了,知道了基督所作的之後,我們就可以信靠祂,就可以因祂而得救了。這就是以前及現在的不同,現在是比以前的機會更多了。

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徒14:1-18

2014/5/1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徒十四1-18

他們繼續在外邦的地方傳福音,就是在土耳其的城市傳福音,包括以哥念、路司得及特庇等城市。而他們所傳的,有信的猶太人和希臘人(1);但也有反對的猶太人(2)。而他們所遭遇的,可以說有兩個極點,一是被人用石頭打(195),二是被人當作神來拜。巴拿巴及保羅二人,對於被人用石頭打,一般是能逃則逃,是消極的逃,而沒有用其他方法阻止。但對於被人當作神來拜時,他們就極力的阻止,免得別人把他們作為神來拜,如此反而攔阻了福音。因此,我們所看到的,是兩個大大不同的態度,第一個態度,是消極的不理會,第二個態度,是積極的反對。為何會如此呢?

對人而言,被人當作神拜,是一般人所喜歡的。因為每一個人,都希望自己出人頭地,也希望別人稱讚及高舉自己的。然而,若傳福音的人接受別人的膜拜時,那福音就不必傳了,這就變成自己是神,奪了神的榮耀,那還需要傳福音嗎?反之,被石頭打是一般人所不歡迎的,然而,保羅卻沒有太多的抵抗,只靠神保守他們;因為殉道不只不會使福音停止進行,反而會幫助福音增長更旺盛。這可以從司提反的殉道而看得出來,因著司提反的殉道,教會就分出去,福音就因而外傳了。因此,在人來看,被人當作神拜是好的,是沒有虧損的;而被石頭打,是會死的,是人所不願意的。然而,在屬靈的角度來看,被石頭打是不會攔阻福音的,反而會叫福音更加興旺。因此,我們不必怕被石頭打,而應怕在傳福音時,被人高舉,以致別人把自己當作神來拜,這就會攔阻了福音,也會奪去神的榮耀,而會被神懲罰的。

因此,當眾人要拜保羅及巴拿巴時,他們兩人就都緊張,而盡力設法阻止這些事的發生(14)。他們是主動的作,因為這是一個屬靈的危機,是比身體的被石頭打來得危險。因為被石頭打,是屬世的危機,但頂多是死亡而已。然而死亡本身是不會攔阻福音的傳播,反而會助長福音的傳開的。因此,我們傳福音時,不必怕殉道,而應怕被別人高抬,這是屬靈的危機,是每一個傳福音者所應注意的。尤其是在有行神跡恩賜的人身上,更是如此。這些人因為有聖靈的恩賜,可以醫治疾病,就如保羅一樣,可以把生來瘸腿的人醫好了,那別人一定會投以異樣的眼光,甚至會把之作為神而獻祭的。因為人都是顧到自己的利益的,若有人能把疾病醫好,那是這世界所沒有的,是神才可以作的,那就必然會羡慕、會無形中把之作為神而看待的了。

因此,在傳福音時有兩種危機,一種是肉體的危機,就是被石頭打的危機。另一種是屬靈的危機,就是被別人高舉的危機。被石頭打是人所不歡迎的,而被人高舉卻是人人都喜歡的。然而,被石頭打是沒有屬靈的危機,反而是被人當作神,才是最大的危機呢!但人們看不到真正的危機,常以避免石頭打為主,而忽略了行神跡後被人高舉的危險。

一個會傳福音,並且藉著神醫佈道的人,他的危機不是被石頭打死,乃是被人高舉為神。而一般而言,我們卻沒有保羅和巴拿巴一樣的,去積極處理這事,反而心中暗自高興,覺得自己真的是與別人不同。如此我們就會竊取了神的榮耀,把自己取代了神的位置;如此福音不只不易傳出去,反而使人模糊了焦點,攔阻了福音的傳播。因為當人看到了神跡後,所追求的就只是神跡,而不是神跡背後的神。而當人看到了有人有醫病的恩賜時,人們所追求的,是那個會醫病的人,而不是這人背後給他恩賜的神。人是看現實的,人是不會看看不到的事的,因此,當神跡佈道只高舉神跡時,這有時就不是佈道,反而是攔阻了福音呢!

那到底我們傳福音時,是否可以行神跡呢?神跡有使人信的,但也會使人只求神跡,甚至高舉人過於高舉神的。因此,我們不能只高舉神跡,以為惟有神跡才可以使人信主。其實人們信主,主要是因為神的話(1),而不一定是神跡的。神跡的目的,是用來印證所傳的道,而不是傳福音的主力。而當我們只利用神跡醫病來佈道時,更要小心防範別人高舉自己,因為人是容易驕傲的。當我們講完道,有人稱讚自己時,我們不免會得意忘形的。這時我們就更要小心,要積極的把這從人來的高舉除去,如保羅及巴拿巴一樣,如此才可以讓福音的傳揚,不被攔阻也。

保羅醫好了一個人後,人們就馬上覺得他們是神,這是明顯的反應。今天呢?是沒有人如此無知的。然而,雖然表面沒有把講員作為神看待,但也卻會有隱藏的尊敬之意圖的。因此,作為一個傳神話語或行神跡的人,有一樣比別人拿石頭打還嚴重的事,就是要防範自己的驕傲,不經意地因著人的高舉而出來。這個驕傲,是要積極防範的,否則我們所傳的道,就失去其效果了。能行神跡醫病的傳道人,在這件事上更要小心,免得別人把焦點轉移到醫治上,因而對福音反而失去興趣。

保羅及巴拿巴,看見了他們的行動後,馬上有積極的行動,要把他們的行動消毒;這是不容易的,是僅僅作得到而已(18)。因為第一,人固有的觀念,是很難一夕之間除去的。第二,人是想得馬上的利益、看得見的利益的(獻祭其實只是為了自己得益)。若看見了神跡奇事,而要他們把焦點轉到福音,兩種利益相比,還是覺得看得見的利益是更大的。因此,當我們已經把神跡擺出來時,人們的眼光,就很易轉向神跡,而自然地對福音沒有太多的興趣了。這就是神跡反而攔阻了福音進行之因了。而保羅的話語雖然說得有理,但也僅僅攔阻了他們不獻祭而已;可能他們的觀念,是不會改過來的。


保羅醫好了一個生來就瘸腿的人(8),這就如彼得以前曾經作的,就是在徒3章時,醫好一個生來就瘸腿的人一樣。神跡是會隨著福音而來的,這似乎是神給傳福音者的恩賜。當神揀選了保羅後,他不只有傳道的恩賜,神也把醫病行神跡的恩賜賜下來。可見當我們被神揀選後,是不必害怕不能事奉神的;神一定會把夠用的恩賜,適時賜下來的。但當我們有了神的恩賜後,我們要注意的一件事,就是積極防範別人的高舉自己,免得我們奪了神的榮耀而不自知。這是很多有恩賜的牧者失敗的原因,是必須要注意的。

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徒十三:32-52

2014/5/17             same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3:32-52

保羅所說的這篇道,是先給猶太人聽的,也有不少的猶太人,及敬虔進猶太教的人,在聽完道後跟從保羅及巴拿巴的(43)。因此,保羅還是先關心他的同胞的,因為每一個人,都會對自己的同胞有感情的;也都會先將福音傳給自己的同胞的。然而,後來這些猶太人,看見人都跟從保羅及巴拿巴,就滿心嫉妒,硬駁保羅所說的話,並且毀謗他們(45),於是保羅就轉向外邦人去傳福音了,因為他認定猶太人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(46)。也就是說,保羅其實是想把福音傳給他的同胞,但由於猶太人不配得永生,再加上聖經的啟示:神已經立基督作外邦人的光,叫祂施行救恩直到地極(47),於是他們就轉向外邦人去傳福音了。

每一個人都想自己的同胞先得救,但神的心意有時卻不是如此。因此,在差傳的工作上,不是地域的問題,也不是種族的問題,乃是神的旨意的問題。若神要在我們的附近,把福音傳遍,那固然是好,但有時對本地的人,先知是不受尊敬的。這時,我們還是要順服神的旨意,到神所要差我們去的遠方,去把福音傳給預定得永生的人,使他們可以聽聞福音而得救。這就是保羅的情形,也應是我們作宣教工作的人的原則。

因此,不是先把自己人、或是本地人先傳遍了,然後才考慮別的地方,以及別的人的。若本地人不接受福音,若自己的同胞不配得永生,我們也就應順服神,把福音傳到神要我們傳的地方了。若我們非要等到本地傳完後,才到別的地方去傳福音,那很大可能我們永遠也不會出去作差傳工作的。因為本地人要全部都信基督,應是不容易的事。因為神沒有應許過某地的人,一定會百分百接受福音的。因此,我們的任務是傳福音,而對象不是我們自己選的,乃是神要選的。我們只當順服神的命令,照著神的安排去作就是了。

保羅傳福音給猶太人的信息,大都與彼得所傳講的相似。然而,有一點是保羅有提到,而彼得似乎是沒有提到的,就是保羅強調猶太人靠摩西的律法,是不能得到稱義的;惟有信靠基督,才可以得稱義(39)。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,也是保羅對因信稱義的認識。是保羅把猶太人守律法的問題點出,也把因信稱義的真理說明。而這個因信稱義的問題,直到使徒行傳第十五章時,耶路撒冷的教會,還是攪不清楚的(15:1)。這就是為何耶路撒冷教會,到了徒21章時,人數雖然已有數萬人了,但他們卻還是為律法熱心(21:20)。他們或以為基督來了,是要改善律法;他們不知道基督是要取代律法,靠著基督,我們才可以完成律法。律法是在基督內完成的,而不是在我們的力量下完成的。然而猶太人的信徒,卻以為一方面要信基督,但另一方面卻仍是要行律法。也就是說,他們的信仰是律法加上基督,如此才可以得救。這就是保羅寫加拉太書中,所描述的信主的猶太人的光景,這不是福音的真義。

因此,保羅雖然是傳福音給猶太人聽,但他提到的一點,就是基督把我們在律法上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,因著信靠基督,就可以得稱義了(39)。這就是保羅的重點,要把人從律法中挽回來,不是靠遵行律法,乃是靠信靠基督,才可以完成律法的要求。這一點是猶太人信主者所必須知道的,否則猶太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,常是攔阻他們可以信主的原因。當他們有了神的約、神的應許、神的話語、神的律法後,現在要他們把這些丟掉,再單單的倚靠基督,並且與外邦人一樣,沒有分別;也沒有比外邦人高一等,他們就不願意了。當一個尊貴的人,信了耶穌後,與一個卑賤的人一樣同等時,很多尊貴的人就不願意丟棄他的尊貴身份了。這就是猶太人的情形,他們的律法、他們的身份、他們的被揀選,竟然成為他們得福音的攔阻呢!

當這些身份及地位,使猶太人得到尊貴的地位,而且得到人尊敬時,他們聽到保羅的道,要把這些律法等尊貴的東西丟棄後,他們當然是不願意的。他們的妒忌,是因著自己的地位及利益而產生的(45)。他們想到自己的利益失去了,就不願意接受這信仰,就用人的方法,去抵擋這信仰,這就是當時不信的猶太人的作法。然而,問題不是抵擋與否的問題,乃是這是不是真理的問題。若這是真理,而我們用人的方法去抵抗,那只是螳臂擋車而已,不只沒有功效,而最後只會導致死亡而已。人若只是把利益放在心上,而且只是屬世的利益,而不是屬靈的利益時,那人是短視及短見,是會反而失去更長久、更有益處的永恆利益的。

為何保羅所講的道,如此吸引他們呢(44)?為何幾乎合城的人,都出來聽卜氃的道呢?我想,這幾乎合城的人,可能是代表除了固執的猶太教的人外,全都出來聽道了。保羅所講的道,照字面來看,也是一篇普通的道而已,但卻吸引許多人出來。這是因為聖靈自己作工,是神自己親自作拯救的工作。我們傳福音時,不是我們能作些甚麼,也不是我們自己的言語,可以吸引人,乃是神自己的靈作工,就使人對神的真理渴慕,就使人明白神的話語的力量,而被吸引去讀及聽神的話了。

(51)這些教會,是剛建立而已,為何保羅不停留久一點,以造就他們呢?第一,保羅對神有信心,他認為把人交在神的手裡,比交在自己的手中更有幫助。當人完全倚靠神,而不是倚靠牧者時,人自然會追求神,自然會靠神的恩典而長進,這是保羅的信心。第二,保羅的使命,是1:8的使命,他不只是要建造一個教會,更是要把福音藉著建立教會,而不斷的傳出去。福音的傳播,才是保羅的使命,才是他主要的工作。因此,他沒有因建立一個教會而停止;他乃是不斷的建立教會,也不斷的為教會禱告,這是他的使命。而後來他更寫很多的書信,利用文字工作,而堅固教會,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,是不可缺少的。


(52)這裡所說的門徒,是彼西底的安提阿之信徒,而不是保羅及巴拿巴兩人。從這裡可以看出,雖然保羅他們兩人是要走了,然而,聖靈的工作是沒有停止的。當人離開時,只要聖靈沒有離開,人就可以喜樂,就可以被建造,就可以得幫助的。因此,保羅有信心,繼續他的工作,也將剛信主的人,交在神的手中,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有時我們留在一個地方太久了,反而是使信徒有太多的倚賴,從另一方面來看,或會防礙了他們的長進,以及他們自己與神的關係呢!若我們相信神自己會保守祂的工作,我們是可以嘗試以信心交託神,常為他們禱告,如此就可以看到神直接的工作的。

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徒十二:1-12

2014/5/1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erc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徒十二1-12

這是希律插手了。聖經沒有說出特別的原因,為何希律要插手這些事,但卻說了一句話,就是因著猶太人的喜歡,他就更放膽去作這事了(3)。雅各是第一個殉道的使徒,而司提反是第一個殉道的門徒。司提反的死,若是神的安排,把保羅帶出來,以及讓教會因而開始被逼迫,那雅各的殉道有何目的呢?到底神的旨意為何呢?雅各的殉道,似乎看不出有特別的結果,然而,第一,神的安排一定是有意義的。雖然我們不一定看得出來,但神一般是讓每一個信徒,活著是為主而活,死也是為主而死的。若我們的生命,是掌握在神的手中,而且是順服神、而活出我們的每一天的話,那我們的死,就一定也是為主的榮耀而死的。

第二,殉道本身的影響,常是默默的,而且是影響深遠的。一個人能為主而殉道,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見證,就可以影響很多人,使人看到神的榮耀。一篇美好的講道,或可以帶領多人信主,這是明顯及看得出的效果,是眾人都看得到的。然而,看不到的不代表沒有。殉道的效果,雖不如講道的看得見效果;然而,它的效果是隱藏的、是直接在人的心中發生的;我們要相信它的效果一定是影響深遠的,有時可能在若干年後,才會看得出來的。就司提反的殉道,不是馬上帶出了保羅,卻是經過一段時間後,才帶出他來的。

第三,雅各殉道後,希律以為他所作的事,就可以隨心所欲,他就把彼得也下了監。然而,人的掌權不如神的權柄,神若插手,人的插手是完全沒有功效的。因此,神藉著雅各的殉道,以及對彼得的拯救,就讓門徒們知道,一切權柄是在神的手中。我們不必怕希律,因為神的手大於希律的手。神若不喜歡,沒有人可以動門徒的一根毫毛的。因此,神讓一個人殉道,另一個人得救,是代表希律的手,是不能作用在神不許可的事上的。不是希律能把雅各處死,是神的計劃要作成,神才讓希律把雅各殺了。

我們每一個基督徒,都活在神的手中,都是為主而活、為主而死。我們沒有一個人是為自己而活的,我們或活或死、都是主的人。因此,一般人是有生及死的分界,而這分界在未信主的人中,是很清楚的。人不能跨越死亡的界限,但基督徒卻是勝過死亡,可以把生死的界限跨越的。一個真信主的人,是不會在乎生死的,因為在他而言,無論是生、是死,總是叫基督在他的身上顯為大。正常的基督徒,生及死在他裡面已經沒有界限了,這才是正常的。可惜我們大多數的基督徒,還是對生死的界限清楚劃分,而不覺得基督已勝過死亡,死亡在我們身上,就是沒有權柄的了。

在未信的人而言,一個人死了,就一了百了了;然而在信的人而言,死後是到主那裡去,是比活著更幸福、更喜樂的。我們不是自己求死,但我們不必怕死,因為死亡的權勢,已經被主打碎了。在基督徒的眼中,我們不應該再懼怕死亡了,因為死亡與活著,對基督徒而言,是沒有分別的。我們必須清楚這觀念,然後我們的整個人生,就不一樣了。若基督已跨越了死亡的界線,那我們與世人最大的一個不同點,就是在我們裡面,應該沒有死亡的陰影才對的。若我們仍是懼怕死亡的話,那基督在我們身上所作的工作,就沒有發生效果在我們身上了。

因此,我們雖然不明白雅各殉道的原因,但殉道與否不重要,只要是出於神的手所作的,我們就是喜樂的。無論是為主而活、或是為主而死,這都是為了主。我們的生命,只要是為主而活的,我們的死亡,也就是為主而死的了。一個基督徒應該求神的,就是讓我們的活是為主而活,每一天都是為主而活的。也要求主讓我們的死,更是能榮耀神的,更是能見證神,帶出隱藏的生命的。如此我們就不枉我們此生,就可以被神使用到最好的效果;使我們因著信,死了仍舊可以說話,這就是殉道者常會表現出來的結果。因此,有時神要我們活著為祂說話;但有時又可以叫我們死了也為祂說話的。

雅各的死,使希律誤以為他也可以把彼得治死,然而神卻不讓彼得死。因此,希律以為他是萬能的,但神告訴他,神才是萬能的。在這一段中,我們一方面看到了雅各的死,另一方面又看到了彼得的活。原先是希律以為雅各的死,博得猶太人的喜歡,他就可以同樣把彼得殺死。然而神插手了,使他不能再殺死彼得。因此,雅各的死,本使希律以為彼得也要被殺死(因看到猶太人的喜歡);但神卻因著雅各的死,而使彼得活了。若從這角度來看,是雅各的死,導致彼得的活的;是雅各的死,導致神插手管這事,而不再讓希律稱霸的。

因著雅各的死,以及彼得的被囚,就使教會為他們切切的禱告神(5),而且是徹夜的禱告(12)。教會有甚麼力量呢?若從人的角度來看,這時教會只能被動的受逼迫,一個一個的使徒會接著被殺,因為希律好像是針對使徒而下手的。可能希律所想的,是擒賊先擒王也,這是在上面的人常會使用的原則。希律有的是權柄,而教會呢?沒有權柄,也沒有武力,但他們有的武器,卻是禱告。禱告使天上的神插手,就攔阻了希律的插手了。希律不知何時想到要插手的,但當他插手而神又讓他殺了一個使徒後,因著教會的禱告,神也插手了。神的插手是比希律的插手更重要及更有功效的。今天我們教會有甚麼武器呢?看起來是沒有屬世的武器,但我們卻有最大的武器,那就是禱告。禱告可以使神插手,禱告的力量,是比希律的力量大的。我們基督徒不要忽略這最大的武器,隨時來到神的面前,只要祂插手,一切問題就可以解決了。

彼得的被救出來,是戲劇性的。神在最後一晚才工作,這似乎也是神的常態。神為何最後才出手呢?有一個重要的目的,是要讓人學功課,就是信心的功課,就是讓我們在忍耐中得到信心,而使我們的生命可以成長。救我們出來雖然重要,但生命的成長,更是重要。對於救我們出來而言,神是輕而易舉的,沒有一點難處。然而,神不只要救我們出來,而且更要我們藉著苦難,而學會信心的功課,這就是更是重要了。彼得及教會,在苦難中一同學功課。教會是徹夜禱告,但彼得呢?卻是徹夜睡覺!那代表甚麼呢?徹夜禱告是表示逼切代求,是表示付代價;而徹夜睡覺是代表信心的行動;是把一切交主手,我們就再沒有擔憂的了。一切的主權都在主手中,我們只要安穩在祂的懷中,就能在任何可怕的環境中,安然睡覺了。

因此,教會及彼得的表現,正是說明兩方面的真理,第一是我們要切切禱告,仰望神來作工。我們不知道神的心意,故此也要藉著禱告,知道神的心意,求祂按祂的旨意而行。第二,當我們禱告把主權交給神後,我們就不再掛心,就安然躺臥在神的懷中,這就是更大的信心。


(9)在事件發生中間,彼得不知道這是真的,還以為是異象、是作夢而已。有時當神正在作一件事時,我們也是如同夢中的人一樣,等到事情過後時,我們才會完全明白,原來這是神奇妙的作為的。彼得被釋放後,他不是到自己的家,乃是到教會處,因為他知道教會正在作甚麼,他也知道教會一定有聚會,也會為他禱告的。這就是默契,也可以見到他們的交心,以及彼得相信這個功效,是教會禱告所產生的。因此,他想了一想後(12),就到教會去,用行動宣告這好消息了。

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徒七:1-45

2014/5/4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徒七1-45

這一章主要是司提反的講道內容。他為甚麼講這篇如此長的道呢?那背景是因為有人指控他,作假見證陷害他,因而說出來的話。一般而言,當一些人陷害自己時,每一個人都會先為自己辯護的。然而,當眾人指控他不住的蹧踐聖所之時(6:13),他卻不為這件事辯護,而卻說了一些聖經的話語。他的目的是見證神,讓他們知道,他們就是那些不接受神的人;並使他們有機會因著認識自己,而可以再接受神。因此,司提反的講道,就證明他是一個忠心於神的人,他不為自己著想,他只想到要高舉神,只想到要把人帶到基督裡面,而不顧自己的安危。這樣的一個人,就不是一個只管理飯食的材料,而是一個能殉道的人。一個能殉道的人,是一個最偉大的人,因為他不顧自己的生命,他只顧神的使命。他心中所想的,乃是如何把神的福音傳出去。他要維護真理,但卻是維護神的真理,而且目的是拯救人,而不是拯救自己。他是為了神的榮耀、為了別人的得救而說話;他不是為了救自己的命而辯護,這就很了不起了。也因為如此,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,而這正是神要使用他死亡的見證,來帶出保羅這個人,也帶出了教會的逼迫。

司提反說了這一篇如此長的道,但卻沒有帶出一個人悔改歸主;也沒有讓得救的人增加,那他所說的,是否就白費了呢?他說的道,是按照聖經而說的,他很明白聖經,也知道聖經的整體思想,他不只是說一個故事而已,他更知道這段歷史,對人類整個的意義。不只是對以色列人的意義,而且是對整個人類有意義。神不只是要拯救以色列人,而且還要拯救世人。因此,他不只是說故事,乃是說出神在歷史中的作為,而且說出神在歷史中的作為的目的。今天一個讀聖經的人,他不只是讀聖經,知道了整個歷史的來龍去脈,而且還要從歷史中看得到神的心意;知道的計劃,知道神的心意,這才是一個真正讀聖經的人。

司提反不只熟讀聖經,他更明白神的心意,知道神的計劃。對比法利賽人,雖然熟讀聖經,但卻完全不懂神的心意,他們只是讀出條文,但卻讀不出神的心意。於是他們最後就把基督殺了。他們聖經可能很熟,但卻需要司提反的解釋,他們才知道神的心意。當然他們經過了司提反的解釋後,他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,因為他們不能明白神的心意,就把司提反殺了。因此,熟讀聖經的人,不一定是明白神的心意的人,他可能是把另一個熟讀聖經的人殺掉的人而已。我們不只要熟讀聖經,而且還要明白神的心意,還要知道神在歷史中的作為,這才是熟讀聖經的目的之一。

司提反沒有帶出一個人信主,然而,他所帶出的,卻是神要他帶出的。對於一群硬心想要殺他的人,怎樣好的講道,對他們也是沒有用的。然而,雖然沒有帶出一個人信主,但卻可以帶出日後的保羅來,也可以帶出教會的逼迫來,而這兩個果效,才更是神所要作成的工。帶出得救的人來固然是好,但能夠帶出一個保羅來,那可能比帶出100個信主的人來得好。當然我們不知道,也不能只以數目來作比較。問題不是帶出多少人來,乃是我們是否成就神的工作及計劃,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。因為神的計劃,不是我們所可以預測出結果的,但神的計劃,一定比我們的計劃來得好的。因此,當我們講了一篇福音性的道後,若沒有人信主,也不必灰心。司提反直到死的時候,他仍看不到他殉道的果效,當然也看不到他講道的果效,然而,雖然看不到,但神卻作到了祂偉大的工作了。這個偉大的工作,不是短時所可以看得到的,也不是人的有限所可能知道的。殉道時沒有看得到果效,但殉道後卻不斷的發生果效,這才是更重要的。當我們看不到果效時,我們不要灰心,也不要以為沒有價值,因為神的話語發出,就必有功效的,這是我們要認知的。

從司提反的講道中,我們發現他至少有兩點是很重要的。第一他很熟聖經,第二,他明白神在歷史中的作為。關於這兩點,也應是我們讀經的人所要有的。說到第一點有關熟讀聖經的事,在整個講道中,好像有些地方不是如此準確,例如16節所說的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,似乎創世記中的記載不盡是如此(參創23)。這有兩個解釋,一是他把事件簡化了,把之綜合來說;或是亞伯拉罕果然又在示劍用銀子買了第二個墓地。另一個原因是他果然說錯了;因為有時講道的人,也不一定完全對的,有時是口誤,有時是在特殊的環境中弄錯了;而他可能心中是了解的。若是第一個原因,我們就知道,有時一個人讀聖經,可能不能把全部的細節都記得清楚,但細節不是最重要的,例如地名記錯了,人名記錯了,或許不是問題。當然能全部記對是好的,但偶然有些枝節中記錯了,也不會防礙真理的。而更重要的,更是要從聖經中,看得到神的心意、神的計劃,那是更重要的。

因此,在聖經中要明白神的作為,更是我們讀經的人所要追求的。若我們不明白神的心意,即使我們讀的聖經是百分之百準確的,那或許只能像法利賽人一樣而已,他們是熟讀聖經,但卻是不懂神的心的人。一個只熟讀聖經,而不懂神的心意的人,是一個很有可能反抗神的人。因為他們自以為衛道,其實是殺害先知的人。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今天我們是否只是讀聖經,熟讀聖經,而不懂神的心意呢?若是如此,我們只是一個會批評人的人而已,我們很會批評講道的人,但卻不一定明白神的心意的。

當司提反所講的,與創世記所記載有一些出入時,有兩個可能,一是他更能讀得出詳細的聖經,例如這裡說的75個人(14),就代表他把人數算得更準確,把瑪拿西、以法蓮的子孫加進去等。而我們覺得他讀錯的地方,也可能是他讀得更對的地方,這也是我們要考慮的。第二個可能,他果然是記錯了。雖然如此,若他的記錯,有時是疏忽的,但卻不影響整個真理,而且能夠明白神的整個心意的話,那偶然的疏忽,也是可以原諒的。


司提反所讀的聖經,不只是讀出亞伯拉罕、約瑟、摩西、大衛等人,而且能從他們這些人物中,讀出基督來,這就是他的讀經深入之處。他的方向是對的,他對神的心意是認識的,這樣的一個人,就是我們的榜樣,就是我們要學習的。我們讀經的方向,也應是如此才對的。

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

晨更分享:徒五:29-42

2014/5/2             vendre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5:29-42

彼得說: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(29)。這是彼得的原則,也應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原則。然而,這些大祭司等人,是如何作的呢?我們一般的人,又是如何的作的呢?一般而言,我們是順從人而不順從神,為了怕人而不怕神。我們的次序是倒過來的,我們是把人及利益放第一,我們是把自己的利益放第一,把人放第一,而神是放第二的。一個基督徒,若只走利益為先的路,而不走神為先的路,那就一定會出問題,就如大祭司一樣。到了後來,他們是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顛倒真理的。大祭司等人就是這樣,他們不是以順從神為先,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先。雖然他們也是信神的,但他們卻不懂神的真理,為何他們不懂呢?因為他們把自己放第一時,很多與他們利益衝突的事,他們就不作了。明明耶穌是神的兒子,他們也看過了很多的神跡,也看到耶穌的屍體不見了…,但他們還不願意相信耶穌已經復活了,因為他們認為,若相信耶穌復活了,那他們的罪就被定了。他們關心罪的問題,他們怕他們的罪被揭發,但他們不知道,若他們信耶穌復活了,他們的罪反而會得到赦免。他們因著怕罪被發現,因而否定耶穌的復活;然而當他們如此作時,他們的罪反而不只不能掩蓋,而且還加深了他們的罪了。

因此,我們基督徒作事的原則,是以神的事為先;我們應當作的,乃是順從神為先。而當我們順從神時,不一定都不能順從人的;而當我們順服神,又可以順從人時,我們是樂意作的。然而當我們要順從神,就不能順從人、而且是會犧牲了我們的利益時,我們是否還是會只順從神呢?若我們順從神而不能順從人,而且會受鞭打時,我們是否還喜樂呢?這就是我們的問題了。我們是會選擇的,而我們的選擇,也是常常把利益放第一,而不是把真理放第一的,於是我們就如大祭司一樣,只是維持了外表的屬靈,但其實他們的內心是醜陋的。一個人是否真的屬靈,不是看我們所作的而已,乃是看我們的心態,是不是把神放第一,是否可以因順從神而犧牲一切的利益,這就是彼得們所作的了。
然而彼得的福音中,似乎只是想到有關猶大人的福音(30—祖宗的神;31—賜給以色列人)。因此,彼得也似乎有一個觀念,就是福音是以猶大人為主的。當然他也知道應把福音傳給外邦人,但他卻也是只把猶大人的利益放在第一。這種隱藏在文化中的觀念,就會產生偏差,使他們的教會,雖然到達了上萬人以上,但卻仍不能分散出去,把福音傳到外邦人。而只有在神興起了患難逼迫時,他們才願意分出去,也才願意在分散的地方傳福音給外邦人。
33節的想要殺他們,到了最後的把他們打了(40),這是他們因著聽了迦瑪列的話後的改變。這個改變,沒有把他們的內心改變,只是把他們的行為改變了一下,然而,他們的內心,仍是想把罪掩蓋起來的。他們用的方法,就是用暴力及武力,去把罪掩蓋起來。他們沒有想到用耶穌的血,去洗淨他們的罪。他們的方法是不承認耶穌的復活,也不承認他們釘死耶穌。他們覺得承認了耶穌復活,他們就有罪了。豈知他們若承認了耶穌復活,而接受耶穌,他們反而找到了一條罪得赦免之路呢?可惜的是,人們因著罪的產生,反而不承認耶穌的復活。人們用人的方法,用暴力武力去掩蓋罪,豈知這是罪上加罪而已。他們想把彼得等人殺了,以為如此,他們殺耶穌的罪就被掩蓋了。從這些事來看,我們就知道,人們總是以罪的方法,去掩蓋罪的。然而若用這種方法,只是罪上加罪而已,是洗不清自己的罪的。擺在他們面前,有一條可以除罪的路,這條路是神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給了以色列人的(31);尤其是給殺了耶穌的大祭司等人的。但他們不知道,他們用自己的方法,結果是得不到赦罪了。
神給了他們很多赦罪之途,神給他們看到耶穌的復活,看到了彼得等人的膽量,也看到了瘸腿的人被醫治的神跡,同時,也看到了他們監禁的使徒們,奇妙的出了監等神跡。最後,神又讓他們聽到了他們所尊敬的迦瑪列人的理智分析,但這些都不能改變了他們的心,只能改變了他們表面的行為而已。因此,他們是先入為主,被自己的主觀觀念塞住了,而不能夠改變。這是很可惜的。一個不信主的人,常是如此的,人的心若是偏向利益,不是偏向神,人若把利益放第一時,他就永遠不懂得聖經的真道的。
迦瑪列的分析,是根據歷史,也根據理智。結果是把他們想殺人的動機止住了:也就是說,他們聽從了他(40)。然而,這個聽從,卻不是完全的改變了他們的心。他們的心,仍是不信的心,仍是要用暴力去阻止門徒傳揚神的真理的心。他們的心沒有改變,因此,這個聽從,不是真的聽從,只是暫時的聽從,只是把要殺他們的心、要捉住他們的心,改變成打了他們的行為而已(雖然也是放了他們)。這樣的改變,不是真的改變,不是心態的改變。今天我們聽了道後,我們的改變是甚麼呢?只是行為上一點點的調整而已嗎?還是心態的整個改變呢?若只是行為上的改變一下,那不是真的改變,那有一天還是會再出來的。就如他們最後還是會逼迫門徒一樣,這不是真正的改變。除罪是聖靈在我們心中工作,否則人的話、理智的分析,也只是暫時改變一下我們的思想而已,但不能改變我們的心的。
原來人們是喜歡理智多於其他的:神跡改變不了他們,但理智卻改變了他們。雖然只是一些行為上的改變,但也是改變。然而,神跡卻不只不能改變大祭司他們,反而使他們更要逼迫彼得等人;可見人們是重理智而輕神跡的。神跡雖然如此明顯,但人們相信的是科學,就是理智的代表。理智是人頭腦的東西,是人們認為靠得住的東西。然而,理智卻不能真正改變人的心,只能改變人的行為;而且是短暫的。

彼得等人受了40減一下的鞭打後,反而滿心喜歡,覺得配為這名受辱(41),這不是人間所可以找得到的見證。沒有人被打後,還滿心歡喜的。這還不是裝出來的,是自然發出來的。這種見證,只有出於聖靈的感動,才會如此的。今天我們的見證,是在人間隨處可見的呢?還是人間所沒有,卻為人間所羡慕的呢?若你能把不一樣的見證擺出來,就可以使人看得到復活的基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