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徒十二:1-12

2014/5/1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erc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徒十二1-12

這是希律插手了。聖經沒有說出特別的原因,為何希律要插手這些事,但卻說了一句話,就是因著猶太人的喜歡,他就更放膽去作這事了(3)。雅各是第一個殉道的使徒,而司提反是第一個殉道的門徒。司提反的死,若是神的安排,把保羅帶出來,以及讓教會因而開始被逼迫,那雅各的殉道有何目的呢?到底神的旨意為何呢?雅各的殉道,似乎看不出有特別的結果,然而,第一,神的安排一定是有意義的。雖然我們不一定看得出來,但神一般是讓每一個信徒,活著是為主而活,死也是為主而死的。若我們的生命,是掌握在神的手中,而且是順服神、而活出我們的每一天的話,那我們的死,就一定也是為主的榮耀而死的。

第二,殉道本身的影響,常是默默的,而且是影響深遠的。一個人能為主而殉道,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見證,就可以影響很多人,使人看到神的榮耀。一篇美好的講道,或可以帶領多人信主,這是明顯及看得出的效果,是眾人都看得到的。然而,看不到的不代表沒有。殉道的效果,雖不如講道的看得見效果;然而,它的效果是隱藏的、是直接在人的心中發生的;我們要相信它的效果一定是影響深遠的,有時可能在若干年後,才會看得出來的。就司提反的殉道,不是馬上帶出了保羅,卻是經過一段時間後,才帶出他來的。

第三,雅各殉道後,希律以為他所作的事,就可以隨心所欲,他就把彼得也下了監。然而,人的掌權不如神的權柄,神若插手,人的插手是完全沒有功效的。因此,神藉著雅各的殉道,以及對彼得的拯救,就讓門徒們知道,一切權柄是在神的手中。我們不必怕希律,因為神的手大於希律的手。神若不喜歡,沒有人可以動門徒的一根毫毛的。因此,神讓一個人殉道,另一個人得救,是代表希律的手,是不能作用在神不許可的事上的。不是希律能把雅各處死,是神的計劃要作成,神才讓希律把雅各殺了。

我們每一個基督徒,都活在神的手中,都是為主而活、為主而死。我們沒有一個人是為自己而活的,我們或活或死、都是主的人。因此,一般人是有生及死的分界,而這分界在未信主的人中,是很清楚的。人不能跨越死亡的界限,但基督徒卻是勝過死亡,可以把生死的界限跨越的。一個真信主的人,是不會在乎生死的,因為在他而言,無論是生、是死,總是叫基督在他的身上顯為大。正常的基督徒,生及死在他裡面已經沒有界限了,這才是正常的。可惜我們大多數的基督徒,還是對生死的界限清楚劃分,而不覺得基督已勝過死亡,死亡在我們身上,就是沒有權柄的了。

在未信的人而言,一個人死了,就一了百了了;然而在信的人而言,死後是到主那裡去,是比活著更幸福、更喜樂的。我們不是自己求死,但我們不必怕死,因為死亡的權勢,已經被主打碎了。在基督徒的眼中,我們不應該再懼怕死亡了,因為死亡與活著,對基督徒而言,是沒有分別的。我們必須清楚這觀念,然後我們的整個人生,就不一樣了。若基督已跨越了死亡的界線,那我們與世人最大的一個不同點,就是在我們裡面,應該沒有死亡的陰影才對的。若我們仍是懼怕死亡的話,那基督在我們身上所作的工作,就沒有發生效果在我們身上了。

因此,我們雖然不明白雅各殉道的原因,但殉道與否不重要,只要是出於神的手所作的,我們就是喜樂的。無論是為主而活、或是為主而死,這都是為了主。我們的生命,只要是為主而活的,我們的死亡,也就是為主而死的了。一個基督徒應該求神的,就是讓我們的活是為主而活,每一天都是為主而活的。也要求主讓我們的死,更是能榮耀神的,更是能見證神,帶出隱藏的生命的。如此我們就不枉我們此生,就可以被神使用到最好的效果;使我們因著信,死了仍舊可以說話,這就是殉道者常會表現出來的結果。因此,有時神要我們活著為祂說話;但有時又可以叫我們死了也為祂說話的。

雅各的死,使希律誤以為他也可以把彼得治死,然而神卻不讓彼得死。因此,希律以為他是萬能的,但神告訴他,神才是萬能的。在這一段中,我們一方面看到了雅各的死,另一方面又看到了彼得的活。原先是希律以為雅各的死,博得猶太人的喜歡,他就可以同樣把彼得殺死。然而神插手了,使他不能再殺死彼得。因此,雅各的死,本使希律以為彼得也要被殺死(因看到猶太人的喜歡);但神卻因著雅各的死,而使彼得活了。若從這角度來看,是雅各的死,導致彼得的活的;是雅各的死,導致神插手管這事,而不再讓希律稱霸的。

因著雅各的死,以及彼得的被囚,就使教會為他們切切的禱告神(5),而且是徹夜的禱告(12)。教會有甚麼力量呢?若從人的角度來看,這時教會只能被動的受逼迫,一個一個的使徒會接著被殺,因為希律好像是針對使徒而下手的。可能希律所想的,是擒賊先擒王也,這是在上面的人常會使用的原則。希律有的是權柄,而教會呢?沒有權柄,也沒有武力,但他們有的武器,卻是禱告。禱告使天上的神插手,就攔阻了希律的插手了。希律不知何時想到要插手的,但當他插手而神又讓他殺了一個使徒後,因著教會的禱告,神也插手了。神的插手是比希律的插手更重要及更有功效的。今天我們教會有甚麼武器呢?看起來是沒有屬世的武器,但我們卻有最大的武器,那就是禱告。禱告可以使神插手,禱告的力量,是比希律的力量大的。我們基督徒不要忽略這最大的武器,隨時來到神的面前,只要祂插手,一切問題就可以解決了。

彼得的被救出來,是戲劇性的。神在最後一晚才工作,這似乎也是神的常態。神為何最後才出手呢?有一個重要的目的,是要讓人學功課,就是信心的功課,就是讓我們在忍耐中得到信心,而使我們的生命可以成長。救我們出來雖然重要,但生命的成長,更是重要。對於救我們出來而言,神是輕而易舉的,沒有一點難處。然而,神不只要救我們出來,而且更要我們藉著苦難,而學會信心的功課,這就是更是重要了。彼得及教會,在苦難中一同學功課。教會是徹夜禱告,但彼得呢?卻是徹夜睡覺!那代表甚麼呢?徹夜禱告是表示逼切代求,是表示付代價;而徹夜睡覺是代表信心的行動;是把一切交主手,我們就再沒有擔憂的了。一切的主權都在主手中,我們只要安穩在祂的懷中,就能在任何可怕的環境中,安然睡覺了。

因此,教會及彼得的表現,正是說明兩方面的真理,第一是我們要切切禱告,仰望神來作工。我們不知道神的心意,故此也要藉著禱告,知道神的心意,求祂按祂的旨意而行。第二,當我們禱告把主權交給神後,我們就不再掛心,就安然躺臥在神的懷中,這就是更大的信心。


(9)在事件發生中間,彼得不知道這是真的,還以為是異象、是作夢而已。有時當神正在作一件事時,我們也是如同夢中的人一樣,等到事情過後時,我們才會完全明白,原來這是神奇妙的作為的。彼得被釋放後,他不是到自己的家,乃是到教會處,因為他知道教會正在作甚麼,他也知道教會一定有聚會,也會為他禱告的。這就是默契,也可以見到他們的交心,以及彼得相信這個功效,是教會禱告所產生的。因此,他想了一想後(12),就到教會去,用行動宣告這好消息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