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5/4 dimanche 徒七1-45
這一章主要是司提反的講道內容。他為甚麼講這篇如此長的道呢?那背景是因為有人指控他,作假見證陷害他,因而說出來的話。一般而言,當一些人陷害自己時,每一個人都會先為自己辯護的。然而,當眾人指控他不住的蹧踐聖所之時(6:13),他卻不為這件事辯護,而卻說了一些聖經的話語。他的目的是見證神,讓他們知道,他們就是那些不接受神的人;並使他們有機會因著認識自己,而可以再接受神。因此,司提反的講道,就證明他是一個忠心於神的人,他不為自己著想,他只想到要高舉神,只想到要把人帶到基督裡面,而不顧自己的安危。這樣的一個人,就不是一個只管理飯食的材料,而是一個能殉道的人。一個能殉道的人,是一個最偉大的人,因為他不顧自己的生命,他只顧神的使命。他心中所想的,乃是如何把神的福音傳出去。他要維護真理,但卻是維護神的真理,而且目的是拯救人,而不是拯救自己。他是為了神的榮耀、為了別人的得救而說話;他不是為了救自己的命而辯護,這就很了不起了。也因為如此,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,而這正是神要使用他死亡的見證,來帶出保羅這個人,也帶出了教會的逼迫。
司提反說了這一篇如此長的道,但卻沒有帶出一個人悔改歸主;也沒有讓得救的人增加,那他所說的,是否就白費了呢?他說的道,是按照聖經而說的,他很明白聖經,也知道聖經的整體思想,他不只是說一個故事而已,他更知道這段歷史,對人類整個的意義。不只是對以色列人的意義,而且是對整個人類有意義。神不只是要拯救以色列人,而且還要拯救世人。因此,他不只是說故事,乃是說出神在歷史中的作為,而且說出神在歷史中的作為的目的。今天一個讀聖經的人,他不只是讀聖經,知道了整個歷史的來龍去脈,而且還要從歷史中看得到神的心意;知道的計劃,知道神的心意,這才是一個真正讀聖經的人。
司提反不只熟讀聖經,他更明白神的心意,知道神的計劃。對比法利賽人,雖然熟讀聖經,但卻完全不懂神的心意,他們只是讀出條文,但卻讀不出神的心意。於是他們最後就把基督殺了。他們聖經可能很熟,但卻需要司提反的解釋,他們才知道神的心意。當然他們經過了司提反的解釋後,他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,因為他們不能明白神的心意,就把司提反殺了。因此,熟讀聖經的人,不一定是明白神的心意的人,他可能是把另一個熟讀聖經的人殺掉的人而已。我們不只要熟讀聖經,而且還要明白神的心意,還要知道神在歷史中的作為,這才是熟讀聖經的目的之一。
司提反沒有帶出一個人信主,然而,他所帶出的,卻是神要他帶出的。對於一群硬心想要殺他的人,怎樣好的講道,對他們也是沒有用的。然而,雖然沒有帶出一個人信主,但卻可以帶出日後的保羅來,也可以帶出教會的逼迫來,而這兩個果效,才更是神所要作成的工。帶出得救的人來固然是好,但能夠帶出一個保羅來,那可能比帶出100個信主的人來得好。當然我們不知道,也不能只以數目來作比較。問題不是帶出多少人來,乃是我們是否成就神的工作及計劃,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。因為神的計劃,不是我們所可以預測出結果的,但神的計劃,一定比我們的計劃來得好的。因此,當我們講了一篇福音性的道後,若沒有人信主,也不必灰心。司提反直到死的時候,他仍看不到他殉道的果效,當然也看不到他講道的果效,然而,雖然看不到,但神卻作到了祂偉大的工作了。這個偉大的工作,不是短時所可以看得到的,也不是人的有限所可能知道的。殉道時沒有看得到果效,但殉道後卻不斷的發生果效,這才是更重要的。當我們看不到果效時,我們不要灰心,也不要以為沒有價值,因為神的話語發出,就必有功效的,這是我們要認知的。
從司提反的講道中,我們發現他至少有兩點是很重要的。第一他很熟聖經,第二,他明白神在歷史中的作為。關於這兩點,也應是我們讀經的人所要有的。說到第一點有關熟讀聖經的事,在整個講道中,好像有些地方不是如此準確,例如16節所說的亞伯拉罕在示劍用銀子從哈抹子孫買來的墳墓,似乎創世記中的記載不盡是如此(參創23)。這有兩個解釋,一是他把事件簡化了,把之綜合來說;或是亞伯拉罕果然又在示劍用銀子買了第二個墓地。另一個原因是他果然說錯了;因為有時講道的人,也不一定完全對的,有時是口誤,有時是在特殊的環境中弄錯了;而他可能心中是了解的。若是第一個原因,我們就知道,有時一個人讀聖經,可能不能把全部的細節都記得清楚,但細節不是最重要的,例如地名記錯了,人名記錯了,或許不是問題。當然能全部記對是好的,但偶然有些枝節中記錯了,也不會防礙真理的。而更重要的,更是要從聖經中,看得到神的心意、神的計劃,那是更重要的。
因此,在聖經中要明白神的作為,更是我們讀經的人所要追求的。若我們不明白神的心意,即使我們讀的聖經是百分之百準確的,那或許只能像法利賽人一樣而已,他們是熟讀聖經,但卻是不懂神的心的人。一個只熟讀聖經,而不懂神的心意的人,是一個很有可能反抗神的人。因為他們自以為衛道,其實是殺害先知的人。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今天我們是否只是讀聖經,熟讀聖經,而不懂神的心意呢?若是如此,我們只是一個會批評人的人而已,我們很會批評講道的人,但卻不一定明白神的心意的。
當司提反所講的,與創世記所記載有一些出入時,有兩個可能,一是他更能讀得出詳細的聖經,例如這裡說的75個人(14),就代表他把人數算得更準確,把瑪拿西、以法蓮的子孫加進去等。而我們覺得他讀錯的地方,也可能是他讀得更對的地方,這也是我們要考慮的。第二個可能,他果然是記錯了。雖然如此,若他的記錯,有時是疏忽的,但卻不影響整個真理,而且能夠明白神的整個心意的話,那偶然的疏忽,也是可以原諒的。
司提反所讀的聖經,不只是讀出亞伯拉罕、約瑟、摩西、大衛等人,而且能從他們這些人物中,讀出基督來,這就是他的讀經深入之處。他的方向是對的,他對神的心意是認識的,這樣的一個人,就是我們的榜樣,就是我們要學習的。我們讀經的方向,也應是如此才對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