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詩九十九

 20230108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詩九十九

這一篇詩篇,也是從神的角度來看神的:是說到神是全地的王,祂是坐在兩個基路伯之上的神。因為耶和華的榮耀及能力,萬民都要戰抖(1),因為神是聖潔的,因此,在威嚴之神之下,萬民都要懼怕。當我們比較詩九十七篇與這篇詩時,發現這一篇詩開始時,說到耶和華作王,萬民都要戰抖;但九十七篇開始時,說到耶和華作王,願地快樂、願眾海島都歡喜(詩九十七1)。這有甚麼不同呢?

第九十七篇的內容,是針對整個宇宙說的,因為撒但把罪帶入世界,於是神要來審判罪,也要來拯救義人(詩九十七12),因此,全地都因神的作為而歡呼。這是說到神的公義彰顯,神要把罪惡除去,全地就應該為神所作的歡喜快樂。而九十九篇卻說到耶和華作王,萬民都要戰抖,是針對有罪的人。因為神作王,神要審判他們的罪,因此,萬民就會戰抖。對全地而言,耶和華作王是要歡喜的;對萬民而言,耶和華作王,是要戰抖的,這是兩個不同的角度去看耶和華作王。而這兩個角度,都是與罪有關的;全地因耶和華除罪而歡喜,萬民因耶和華要審判罪而戰抖,都是說到耶和華要把罪除去。而在九十七篇時,神明說有一些人是愛耶和華的,是恨惡罪惡的;他們是聖民,是會脫離惡人的手的(九十七10);那這一篇詩篇呢?亦是隱藏了神的作為,神的救贖,這是從第6節開始說的:神願意揀選摩西和亞倫,也揀選撒母耳,目的就是為了救贖世人,讓他們可以得到神的救恩,讓他們得以與神親近。

無論是詩九十七篇或是這一篇詩篇,都是隱藏了神的計劃、神的拯救來的。因為這世界已經被撒但把罪帶入來,神的榮耀就被虧欠(羅三23),於是神作王就有攔阻,神就要實行祂拯救的計劃。這就是九十八篇所說的拯救、以及所說的救恩(詩九十八1-2)。原來從神的角度來看,神因著撒但犯罪,人也被引誘而犯罪,神拯救的計劃就開始了。這幾篇詩篇,都說到神的計劃。九十八篇說到神的救贖計劃,是連於祂的公義的(詩九十八2);而這一篇詩篇說到神的救贖計劃,是說到赦罪的恩典(8)。因此,對宇宙而言,神的審判是要把罪除去;對人而言,神的救恩是要把人的罪除去,是要拯救世人。這就是神的計劃,祂不只要作王,而且是要把祂的榮耀發出來,祂要處理撒但所帶來的罪,讓神真正可以作王。

2節說到神崇高、超過萬民,第3節說到神的可畏及聖潔,第4節說到神的能力、公正公義,然後第5節說到人要在祂的腳凳前敬拜。這時的敬拜,是在神的威嚴下敬拜,這樣的敬拜是對神的懼怕多於愛戴。然而,神不希望人只是用懼怕的心敬拜耶和華,於是神就開始祂的拯救計劃。祂在地上開始揀選的工作,祂要找到中保,讓人可以親近神,而不只是沒有愛的關係的敬拜而已。於是從第6節開始,就說到神的計劃,神的工作,神的拯救。祂要找到一些人,成為神與人中間的中保。祂找到摩西、亞倫和撒母耳(6),祂要與人說話,也把祂的法度和律例啟示人(7),祂也赦免人的罪(8)

詩人說摩西及亞倫,是祂的祭司,撒母耳是求告神的人,神就應允他們。這是甚麼意思呢?亞倫是祭司,我們是知道的,因為他是大祭司的始祖,是獻上祭物給神的祭司。然而摩西呢?他獻甚麼給神呢?凡是祭司就要有所獻的,他獻的是把以色列人從埃及中救出來,預表從罪惡中救出來;然後把以色列人獻給神。他是獻上人給神,而不只是牛羊的祭物。原來神所要的,不是牛羊的祭物,乃是人的心,乃是人的順服。神要拯救人,人要把自己獻上給神,這是神所要的。

那撒母耳代表甚麼呢?撒母耳代表一個可以求告神的人,且神就應允他們(6)。求告神是神給人的恩典,讓人可以親近神,可以得到神的應允。這就是人可以與神相通,是神願意從基路伯中降卑,讓人可以親近神。撒母耳又立了兩個王,而神的心意是其中的大衛王;神讓大衛統治以色列民,預表神藉著大衛而施恩給人。但最後真正坐在大衛的寶座上的,不是大衛自己,乃是基督自己。

因此,無論是祭司摩西、或是祭司亞倫,他們所獻上的祭,都不是神所真正要的;最後的祭司是神揀選的大祭司,就是基督(來五5-6)。而撒母耳所立的王,也不是大衛本身而已,而是基督坐在大衛的寶座上。撒母耳所求於神的,神就應允,而基督是親自成為贖罪祭,把人的罪除去,這時神就不只是應允人所求於神的,更是讓人可以與神親近,與神相交,這才是神的真正心意。因此,第6節的人物,都只是預表基督的工作,而真正完成神的計劃的,不是摩西、亞倫或是撒母耳,而是基督。然而,他們三人卻都是神所揀選的,目的是預表基督的工作,是啟示神的救贖計劃。

這篇詩中,第5節及第9節都是類似的經節,都是要人尊崇耶和華我們的神,在祂的腳凳及聖山上敬拜,因為祂是聖潔的。然而,這兩節經文的時間點稍有不同。第5節是人對神的本質的敬拜,是因著神的威嚴,而帶有懼怕及畏懼的心敬拜的。而第9節是在神的救贖拯救後,人就可以親近神,可以與神建立愛的關係,人就可以自然以生命來敬拜神;是愛的敬拜,不是懼怕中的敬拜,是不一樣的。因此,當我們接受神的救恩後,我們的敬拜,應是愛中的敬拜,而不是畏懼中的敬拜。神拯救我們,祂是一位赦免人的神(8),這時的敬拜,就應是聖潔的敬拜,就應是因信成聖的敬拜。這也提醒我們,當我們接受神的救恩後,第一,我們要親近神,與神相交,與神有愛的關係。第二,我們不只是因信稱義,而且要成為聖潔的門徒,用聖潔的生命和愛來敬拜神;這樣的敬拜,才是神喜悅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