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5/14 dimanche 王上19:9-14
這一段是說到以利亞這時逃命了,而他為何要逃到何烈山、為何住在洞中,聖經都沒有特別的解釋。只是當他住進了山洞後,神就對他說:你在這裡作甚麼(9,13)?這句「你在這裡作甚麼」,說了兩次,就代表這條路不是耶和華叫他走的,是他自己走的路。也就是說,當耶洗別要殺他的時候,他沒有求問神,沒有問神是正面面對耶洗別呢?還是逃走呢?還是有其他的使命!他沒有問神,只是按自己的自然反應,只是按自己的想法、按人的一般道理去逃而已。作為一個先知,當患難臨到時,我們該怎樣辦呢?患難來到了,我們是逃避患難呢?還是問神如何可以在患難中得勝,可以藉患難而成為神的大工呢?
耶洗別是一個喜歡殺神先知的人,其實那850個被殺的先知,都是與耶洗別有關的,她才是這些先知的頭。當這些下面的先知都死了,但首領沒有死,這表示以利亞應該還有一個任務,這個任務是把850先知的首領也殺掉才對的。可惜的是當耶洗別說了一句話時,以利亞沒有求問神該怎辦,也沒有求問神是否還要面對耶洗別,或是殺了耶洗別,或是對耶洗別有何懲罰、教訓等。他只想到要逃走,沒有想到原來他還有一個巴力先知的禍首沒有解決,他就逃走了。他是完成了一個使命,但還不是完成了所有的命令,也不是解決了所有的問題。
然而他兩次說了同樣一句話:「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,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,毀壞了你的壇,用刀殺了你的先知,只剩下我一個人,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(10,14)」。這是事實(其實有些是他看不到的,例如不是只剩下他一個人),但為何這句話說了兩次呢?是因為他認為他已完成了使命,他已經做完了他的本分了。但當別人還要用力殺他、要尋索他的命時,這就表示他還有使命未完成,他還要被神使用,要讓尋索他命的人悔改,而不是逃跑,這才是真的完成使命的。
當然,他確是已經完成了大半的任務,但對整個以色列國度而言,只要亞哈沒有悔改,只要亞哈聽從耶洗別的話,只要耶洗別沒有除去;那850個先知,是會捲土重來、而以色列人也會重新拜巴力的。因此,他的逃命是忽略了神繼續要他作的使命,忽略了繼續尋求神的話的機會,也忽略了要解決耶洗別及亞哈拜外邦神的問題。這就是神兩次問他,說:「以利亞阿,你在這裡作甚麼」之意。這代表他現在所從的路,不是神叫他走的路,但他卻走在自己的路中,忽略了神的使命,這是很可惜的。
當我們完成一件重大任務時,或許我們就以為可以稍為鬆懈一下,或許就以為沒有進一步的使命了。然而,使命是我們活著時每天都會存在的,只要神能使用我們,我們就每天都會有使命的。以利亞這麼大的先知,能為神使用的先知,他的使命是沒有完的。我們不能因為為神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後,就覺得責任完了,就可以休息,就可以走自己的路了。他走了這條四十畫夜的路,原來不是神的本意,原來是自己的路。因此,這四十天的路,是冤枉路,是走在自己旨意中的路。這與耶穌四十天受試探,及摩西四十天在西乃山(何烈山)聽神的話是不同的。雖然都是四十天,雖然與摩西一樣,都是在何烈山,但若不是出於神的指引,那神是不會背書的。這就是神問他為何在這裡的意思,是提醒他沒有走在神的道路中,而只走在自己的路中。
以利亞所走的路,從道理上、從人的角度上去看,或許都是可以的。因為他可能是想要在何烈山尋求神的話,或許他也想在何烈山上有屬靈的休息。然而他若要聽神的話,就不能先跑一步,然後再聽神的話。如此他所跑的步,就會攔阻了神的旨意的。他應在耶洗別要追殺他之時,就求問神該如何辦,該走甚麼的路,而不一定要到何烈山,才可以聽到神的話的。當然,在何烈山他果然聽到神的話了,然而這時的聽到,與當初的聽到是不同的;或許神的某些旨意是不能達成了。因為神所說的話中,就沒有叫他如何對付耶洗別,只是給他其他的使命了。故此可能因著他走得比神快,就因而不能在逃走前,完成更重要的使命了;因為神是按我們的時間點、按我們的屬靈及屬世環境的不同,而給我們不同的使命的。
因此,以利亞其實只是差一步,他不應馬上逃走,而應先求問神。若是神叫他逃走,就如17:3-4所吩咐的,那他就沒有問題;若是自己逃命,然後才要聽神的聲音,就會錯過了當時的機會,就不能回頭了。因此,我們所走的每一步,都應是帶有使命的,都應是求問神而來的。如此我們才不會錯過每一個神給我們的機會,才可以不漏掉神每一個使命。這只是先後的問題而已,我們永不要走在神的前面,而要走在神的路中。雖然以利亞到何烈山,也可能是為了尋求神的話,他的心也是對的,但可惜時間點是不對的;他應先尋求神的話,再按神的話去行事才合乎神的心意的。
他現在躲在(住在)山洞中,神叫他出來(11),但以利亞似乎不是馬上出來,而是稍後才出來(13)。這可能代表他這次的逃走,仍是只有一個重要的目的,是逃命、是以山洞作為避難所,而不是以神的話作為避難所。然而神叫他出來的目的,是告訴他不是山洞是避難所,乃是神是我們的避難所。若他躲在山洞中,就無法以神為避難所了。當山洞成為我們的倚靠時,我們就不會倚靠神,就只會倚靠人的堡壘了。然而,當我們有神的同在、有神的話時,我們還要躲在山洞中,還要尋求人的幫助嗎?
以利亞兩次說了同樣的話(10,14),這代表他覺得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使命,但卻還是沒有好的結果,他就覺得有點委屈了。或許他覺得神為何不插手,神為何不幫他忙:因為他是最後一個先知了,難道自己這個碩果僅存的先知,還要被殺嗎?這樣神揀選的國豈不是失去了嗎?這是他的懷疑,他的看見。但他不知道神為自己的名所留下的人,以及所留下的先知。他看不見神的工作,就只看見自己的工作成果。原來我們工作的成果,雖然是似乎看得到的,但其實有些隱藏的部分,我們還是看不見的。我們作主的工時,雖然都似乎是自己作的,但還是有很多神已經作的工,是我們看不到的。我們應謙卑下來,只當照著神要我們走的路去行,就可以把成果完全交給神,而不是斤斤計較那成果了;因為成果方面,神自己會負責的。
當以利亞躲在山洞時,他是聽不到神的聲音的;他可以看得到不好的環境,就如烈風、就如碎石及山崩、就如地震、就如火焰。然而,他若要聽到神的聲音,就必須出來,就必須放棄人的保障,人的屏風。若有了人的倚靠,我們就聽不到神的聲音的,但當他願意站出來時,他才聽到真正的聲音。12節下半節說到有聲音了,但這聲音是甚麼呢?因為是微小的聲音,他在裡面是聽不到的,他就必須站出來(13上),然後才聽得到這聲音是甚麼(13下,15-18)。若我們躲在山洞中時,我們只能看見恐佈的山崩地震、烈風及烈火而已。這是不好的環境,但其實這環境中,有神的聲音,但不是大聲的,乃是微小的。我們若不能有心中的安靜,若不能出了世上的屏障,我們是聽不到神的聲音的。但當我們聽到神的聲音後,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的使命,才能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