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結十八1-20

 20231112 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 結十八1-20

這一章是耶和華更正他們中間一句錯誤的俗語,而告訴他們真正的真理,並不是如他們俗語所說的。他們的俗語是說:父親吃了酸葡萄,兒子的牙酸倒了(2);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?他們對這句話的解讀,是兒子因為父親犯了罪,就只能擔當父親的罪;也就是說,他們覺得他們之所以淪落到如今的地步,不是因為自己的罪,乃是因為他們祖先的罪之故。原來他們到了如今,還是自以為義,還是認為自己是無罪的;他們被擄是因為替祖先擔罪而已。

從他們的思想,我們就知道,人只會看到別人的罪,但對自己的罪常是無感的。人總是認為自己是不錯的,這就是人的自義,是一種普遍的現象。若不是從神的光去看自己,而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自己,都是覺得自己不錯的。因此,我們應謙卑自己,常常在神的光中看自己,才會看見自己隱而未現的罪的(詩十九12)

人活在世上,是會產生不少的所謂俗語的;俗語是怎樣來的呢?就是人從經歷或是從人的角度,收集一些事情的結論後,判斷事情而出來的。人因為有罪性,也因為有盲點,不能全知事情的真相,也沒有辦法看到全部的事實;就出來一些結論,久而久之,就成為俗語。俗語不是真理,或許可以用於某些情況,但不能如真理般用於任何時間或環境的。俗語不是真理,然而這世界充滿人的經驗所出來的俗語,若我們沒有以真理來衡量,就很易接受了不完全的俗語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有時俗語不是全錯,在某些場合或許是可以應用的,但因著它不是真理,雖然或有部分是對的,但部分的真理就不是真理。世界有不少的俗語,當我們聽到某些俗語,我們不要全盤接受,而應以聖經的真理衡量之;惟有聖經的真理,才是永遠不變的。若我們能熟讀聖經,就不會被世上的道理所迷惑,就可以按真理而活,而不是按俗語而活的。

以色列人用這句俗語,是因為覺得自己無辜,是祖先犯了罪,不是他們的問題。因為這句俗語對自己有利,就會使用之;若某句俗語對自己沒有利,就不使用之。有時世上的道理是會互相矛盾的,但人會取其有利的,而不取其無益的,這也是人的詭詐。然而,真理是不會矛盾的,我們依據全面的真理去活,那才是我們應做的事。當然我們取真理為自己辯護時,同樣也會斷章取義的,這也是我們應該注意避免的。

當人把父子的關係說出,說明兒子要擔當父親的罪時(2),神卻把另一種父子的關係說出來:那就是我們都是神的兒女(4),這關係才是最重要的。原來不是地上的父子關係重要,而是天上的父子關係更重要;我們不是只面對地上的父子關係,更是要面對天上的父子關係。每一個人所做的,都要向天上的神負責,因為地上的每一個人,都是屬天父的。在地上有父子關係,但地上每一個人,都是屬天上的神的;因此,地上有父子關係,地上每一個個體,都獨立地與神有父子關係,這關係是更重要的。人只會看地上的父子關係,卻忽略每個人都是向天上的神負責的,若有這種觀念,就不會有這俗語的產生。

今天人的俗語發生,因為看不到天上的更高層次的關係,人只看見地上的邏輯、地上的關係;卻看不到天上的掌權者,於是就會出來一些錯謬的結論。若以天上的角度來看,地上每一個人都是屬神的兒女,那代表不是向地上的父子關係負責,乃是向天上的父子關係負責。每一個人所做的,都要直接向神負責,而不是以地上的父子關係負責而已。因此,若人的眼可以看到天上,人對真理的認識,就會更容易明白,而不會作出不對的結論。

5-9節與第14-17節所說的義人,都是很不容易的義人。第5-9節說的義人,雖然沒有說出背景,但因為人人都犯了罪,在這樣的環境中,竟然還有一些能超越環境,逆流而上的人,那是不可多得的。雖然在拜偶像淫亂的環境中,但還是有這種人,他還是可以不拜偶像,不行淫亂之道(6,15);並且在行為上合乎神的誡命,這是不容易的。今天在這個世上,是一個已經被罪污染得一塌糊塗的環境,我們是否可以有迦勒的心志,專一的跟從神呢?

14-17節所說的義人,與前面5-9節所說的義人,他們的表現是大同小異的。然而,14-17節的義人,除了世界所給的罪惡環境外,他還看見了家庭中父親的壞榜樣,他竟然還可以脫頴而出(14),不只是逆流而上,而且還要抵抗更大的家庭壞環境的壓力的。在雙重的不好環境中,他仍是可以行出義來,這是我們要效法的。今天我們活著的環境確是不好的,然而,在這不好的環境中,若我們靠神的恩典及能力,求神給我們迦勒的心志,我們還是可以脫頴而出,遠離罪惡的捆綁的。因此,我們不要埋怨環境的不好,也不要覺得無力復興;若我們有不一樣的心志,還是可以在苦境中行出神要我們行的道出來,如但以理一樣的。

然而,為何在義人的家庭中,還會產生惡人呢(10)?第一,這代表義人不是遺傳的,不是義人就一定會生下義人,惡人就必然會生下惡人的;那是個人的選擇問題。第二,這是因為義人沒有負責,在這個好的家庭環境中,把兒子教養成一個敬畏神的人;或是雖然有教導,仍然不接受。第三,義人與惡人的生成,與個人的心志有關:有時同樣受教導,有人很易受教,有人卻仍是走入迷途的。今天我們若是要成為一個愛神的人,就要有不一樣的心志,並且要立志行出神要我們行的每一個命令,才可以成為神所喜悅的義人。若只是接受一些條例的教訓,那只是增加知識,而不會產生生命的。因此,還不只是教導的問題,還要加上被教導的人,是否願意立志遵守神的吩咐,這才是更重要的一步。今天能有迦勒專一心志的人是不多的,因此,我們應求神興起更多有心跟從神的人,這是我們禱告的責任。

我們驚嘆義人的父親,會產生惡人的兒子;或是惡人的父親,也可以生出義人的兒子,原因是甚麼呢?除了與教導有關外,或許也與個人對神的敬畏有關的。若是義人的父親,就應不只有言語的教導,還會有榜樣的擺出,在這樣的環境中,還是產生惡人的兒子,就較難理解的。然而,人的罪性是很深的,若這個人的心沒有向著神,或是沒有靈性,是不容易把屬神的生命,加到他的身上的。我們應認知人的本性,謙卑地追求神,立下心志尋求神,才有機會成為義人的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