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詩一四六



2019040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medi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詩一四六

這是最後五篇詩篇的開始,也是哈利路亞詩篇的開始,每一篇的前後都以哈利路亞為首及結束,目的是要我們讚美耶和華,也是教導我們如何讚美耶和華、如何可以默想耶和華的作為,以及為何要讚美祂。讀這些詩篇,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神的作為,可以使我們更多的認識耶和華。這一篇詩篇,說到神的本性神的信實、神的慈愛、神的創造等。內容比較多說神的慈愛,而少說神的公義,其中以耶和華喜愛義人(8),代表神是公義的,因為一個公義的人,才會喜歡義人的。義就是對的意思,就是好的行為。還有,耶和華使惡人的道路彎曲(9),這也是說到耶和華的公義,他還是會賞善罰惡的。同時,這詩也說到神的權柄,祂要作王,直到永遠(10),這都是說到祂的特性。因此,這詩篇簡單把神的性格說明,把祂的權柄也說出來,而祂的能力、祂的幫助,也是明顯的。

當詩人說到神的特性,神所做的一切時,他是說到神單方面的愛,例如祂為受屈的伸冤、賜食物與飢餓的,釋放被囚的,開了瞎子的眼睛,扶起被壓下的人,保護寄居的,扶持孤兒和寡婦等,這都代表耶和華的慈愛。同時,這裡說到的幫助,似乎是無條件的,是神主動做的。這表示甚麼呢?這表示我們不必做甚麼嗎?這表示對惡人也是這樣嗎?好像不是,因為這篇詩有說,耶和華喜愛義人,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(8-9),這就暗示了一個條件,就是神原來還是要人行義的,祂一方面是無條件的施行祂的慈愛,但另一方面也是盼望人能行善,以及回應神的愛的。祂不喜歡人行惡,不希望人在神的恩典下放縱,祂希望人可以自動回應神的慈愛,這就需要人認識耶和華,了解神的作為,以及親近神,多多來到祂的面前,與祂建立好一個關係了。

神在創造後,就給人很多的恩惠,我們能活在世上,完全都是神的恩典;我們能享受這世界所有的,都是神所安排的。就如我們今天可以享受網路之方便,這不是我們的努力,乃是前人的努力一樣。我們應存感恩之心,知道每一件我們可以享用的,包括天、地海和其中的萬物,都是神為了我們而創造的,是為了給我們恩典而造的。然而,當我們有了這一切,一出母胎就享受這些時,我們知道這都不是我們所創造的嗎?這都是神為了我們的生存而給我們的嗎?我們今天能夠生存,是神給的恩典,空氣、陽光、雨水等,都是為了我們的生活,我們還活的時候,要歌頌我的神(2),這是因為能活著,就是神的創造的恩典,但我們知道嗎?因此,我們活著的每一刻,就都要歌頌神;我們的生命,就是歌頌神的見證。原來我們能活著的每一刻,都表示是神的恩典,是神給的慈愛,我們有如此感受嗎?

不只如此,神還給我們另一個生命,這個生命,是要我們主動去得、去享受的。屬世的生命,當我們出生時,我們就已經有了,不是我們主動的,是神主動給的;然而屬靈的生命,是要我們去得、去倚靠的,如此我們的屬靈生命,才可以得以成長。屬世的生命是神為每一個人預備的,不必我們主動,神已經把世界創造好,讓我們活著就能享受。然而屬靈的生命,卻不是神主動給的,神雖然預備了一個環境,是每個人都可以得的,但神不勉強人去得,乃是人主動去得的;不只去得,而且還要去享受,就如我們屬世的生命一樣,不只得,而且還可以享受這世界的一切,享受神的慈愛,就是6-8節的慈愛,這些慈愛是沒有條件的,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的。例如神叫大自然運行,可以種出食物來,又叫人可以吃動物,成為人的食物等,這都是神給人的恩典。這是屬世生命的恩典,是神照顧人所出來的結果。

不只是屬世的生命,同時屬靈的生命,神也一樣照顧的。這裡有一般的人(7-8),也有義人(8),就是認識神的人;後者是神喜愛的,也是神希望人選擇的。當我們有了屬世的生命後,我們才可以再選擇屬靈的生命,而屬靈的生命,就是來到神面前,要一生讚美耶和華,要活在神的裡面、活在歌頌神的生活中;他的生活,就成為歌頌神的生活,他的生活本身就成為一首詩歌,是歌頌神的詩歌!今天我們不只有屬世的生命,而且神還希望我們更進一步,可以得著屬靈的生命,這個生命,不只是得到了,而且還要不斷的成長,不斷的選擇倚靠神,而不是倚靠世人。這就是詩人所勸我們的:以雅各的神為幫助、仰望耶和華他神的,這人便為有福(5)。這是我們的道路,是我們應選擇的道路,如此才可以進入一個更好的福氣中。
當神創造了生命後,我們得到肉體的生命,我們注意的焦點,常只是肉體的生命,但屬靈的生命是少澆灌的。當人有肉體的生命時,他就會倚靠君王及世人(3),因為這些都是現實的、但這些人一點也不能幫助(3),不只對屬靈的生命無助,而且對屬世的生命也無助的。我們是否如瞎子一樣,看不見真正我們需要的是甚麼呢?屬世的君王,雖然似乎是有權,但他另一個身分,也是世人(3),他是會過去的,而且可以一時之間就過去、就煙消雲散的。我們要看的,不是他的君王身分,而是他的世人身分。惟有神是萬王之王,是永遠作王的(10),這是我們倚靠的對象。

因此,這首詩有說出兩種生命,一種是一般的生命,是神創造了天、地、海和其中的萬物所帶出來的恩典。另一種是屬靈的生命,是要我們選擇的,不是神主動給的;若我們不要,神是沒有辦法強迫我們的。然而屬靈的生命,是要我們學習,不要倚靠君王、不要倚靠世人,這是我們一輩子都要學習的,因為人的性格是喜歡倚靠這些,我們的眼睛是喜歡看現實的,然而真正的現實,是在神那裡的。今天我們有兩種生命,一種是屬世的生命,另一種是屬靈的生命,然而我們常是被屬世生命所捆綁,我們常是被它所誘導,只顧到屬世的生命,而少顧到屬靈的生命。因此,我們要學習一樣功課,就是不要被屬世的生活所捆綁,而要追求屬靈的生命的成長。屬世的生命,讓他自然被神帶領即可;因為神已經給了很多恩典,而且是主動的給的(6-8);但屬靈的生命,卻是神等著我們要及追求的。若我們追求、努力的要得,那神就會給我們屬靈生命,並且無條件地照顧我們屬世的生命的。

此外,詩人的讚美神,是從生命出來的,不是從嘴巴出來而已;因為他說,只要他還活著的時候,就要歌頌神,這就是生命出來的讚美,是生活出來的見證。今天我們是否能在行動及生命、生活中讚美神呢?是用生命及生活而不只是用嘴巴的。若能如此,那才是出於心裡的讚美,才可以使人感受到您不一樣的生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