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民27



2013/9/2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dimanch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7

這一章中的第一件事,是說到瑪拿西支派中,西羅非哈的五個女兒,就是瑪拉、挪阿、曷拉、密迦、得撒等,她們因為父親沒有兒子,而來到摩西的面前。因為按以色列人的條例,父親的產業,只能留下給兒子,而不能留下給女兒。因此,若父親沒有兒子,將來父親死後,他的產業就沒有人承繼了,那產業就會流失去。於是她們為了保存祖宗的產業,免得以後所分之地,沒有人承受,就來到摩西的面前,求摩西處理這件事。因為她們認為,若是父親因為犯罪而產業被奪,那是無話可說;但她們的父親,沒有在可拉的事上背叛,只是因為上一代的人的軟弱,所犯的罪而已。因而,他們還是可以與其他的人一樣,得到產業的。

西羅非哈的五個女兒所說的,確是一個問題,因為雖然她們是沒有先例,但她們看得到日後將要發生的事,而預先提出,這就是把一些問題點出,使不只她們受惠,也使日後同類的事情發生後,得到解決。因此,這是一個好的問題,是摩西在離世之前要解決的,是為了日後以色列人的產業不致減少,而解決之問題。由此可見,其實一般的條例,不一定可以涵蓋所有的細節,而遇到問題時,有時是需要特殊的條例去解決的。當我們發現問題時,是需要來到神的面前,求問祂解決之道的。這就是西羅非哈的女兒所作的,她們不只是為了解決自家的問題,而且也是對整個以色列民族解決日後的問題的。

這一個問題,表面上是單一家庭的問題,但若沒有發現這問題,到了後來,以色列人的產業,就會在各支派中轉移,就不能永守地業了。不只如此,日後這人的名,就從他族中除掉了(4)。而這種除名的原因,不是因為他的罪,只是因為他生不出兒子而已,這就不是他所能承受的了。西羅非哈女兒們的爭地,雖然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本族,其實也是對所有的以色列人的益處的,這就是後來神答應了她們的祈求的原因。因此神說,她們說的有理,她們該得地業(7),並把這條例,推到所有的以色列人之上(8)。不只如此,神更把之推到最近的親屬,目的是要使以色列人的家業,不致外流出去,也使人的名字,可以不致除名也。

因著五個女子的申訴,以色列人因而得到更完全的條例,若不是五個女子的申訴,有些問題是不知道的。而她們的申訴,就把將來預見的這一類問題解決了,使他們的制度更加完全,這是一件好事,也為整個民族帶來更完全的條例。今天我們若遇到與我們利益有關的事時,我們的處理態度是如何的呢?當然,若只是與個人的利益有關,那就不一定是最重要的,但這一件事是與整個民族以後的事、以後的利益有關的,這事就不能不提出了。因此,雖然我們一般不要為己爭取利益,但若這利益是牽涉到整體的利益的話,那就應為了整體的益處,而把這問題提出來了。我們應有這觀念,就是個人的利益不重要,整體的利益,是最重要的,是必須爭取的。

這一章中的第二件事,是說到有關摩西不能進迦南的事;也因著他不能進迦南,他就求神另立一個領袖,以使以色列人就夠進入迦南。摩西的不能進迦南,從人來看是很可惜的,因為他是一個與神面對面說話的人,是神揀選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人,但卻只因為一件事,就因而不能進迦南,這對摩西似乎是很不公平的。

為何人們會覺得不公平呢?因為人是從人的功勞去看的。人覺得摩西的功勞是大的,他是忠心的,他是謙卑的…等等。無論從那一角度去看,他都是配得入迦南的。然而,神所看的,不是人的功勞,而是人的信心,以及神的恩典。若神只從律法去看,那沒有一個人可以得救的。摩西雖然只犯了一次罪,但犯了一條就等於犯了全部;這就是神公義的一面,是不能改變的。因此,若神要以公義面來面對我們,那我們是沒有一個人可以得救的,這是摩西不能進迦南的預表性榜樣。

那能進入迦南的以色列人,是比摩西好嗎?是比摩西不犯罪嗎?不是的!但神因著人不能全守律法,就另立救恩,就是因信稱義之路。使人可以因相信神,就可以稱義,這就是神給人的恩典。今天我們之所以得到救恩,不是因為我們的功勞,也不是因為我們的忠心、屬靈,其實乃是因為神的恩典。若神的恩典臨到,那第二代的以色列人,就可以進入迦南;這不是因為他們從不會犯罪,而是因為他們蒙神的恩典。

若摩西都不能進迦南,那應是沒有人可以進迦南的了;然而,神卻還是讓60萬以上的人進得迦南,這個對比,就是神要啟示我們救恩之路的。救恩之路,不是靠人的功勞,不是靠人的努力,乃是靠神的恩典,是神白白給人的。而人只要接受及相信,就可以得到;這是另一條路,是恩典的路,而不是靠律法得救的路。因為若靠律法,連摩西都不能進迦南的。我們能得到神的救恩,完全是神的恩典,而不是我們的行為。

當摩西知道他將要死時,這一段中,我們看得到摩西所關心的,不是他是否可以進迦南的事,乃是所有的以色列人是否可以進迦南的事。因為若摩西死了,那以色列人如何可以進迦南呢?若沒有一個領導他們的人,他們豈不是也不能進迦南嗎?一個人不能進迦南事小,若全體的人都不能進迦南,那就事大了。因此,摩西所看到的,不是一個人的問題,乃是全體的人的問題。他所關心的,不是自己的不能進迦南,乃是全體的不能進迦南。可見摩西的心,不是以己為重,乃是以神的心意為重。若神的旨意是要以色列人進迦南的,那他的不能進迦南不要緊,但不能影響到全以色列人就可以了。這就是摩西的忠心,摩西的尊主為大的表現了,這是很難得的。他沒有為自己的生死而求,而只為了以色列人的利益而求,結果神就立了約書亞(22-23),在摩西死亡之前,使他成為可以繼續神的事業的人。

若我們為神作工,自己是不能進迦南的,而別人卻因著我們的事奉,都可以入迦南,我們的心會如何呢?是高興嗎?是埋怨嗎?是會爭利益嗎?這都是一個領袖不易對付的問題。然而,摩西卻成功地作到了「祂必興旺,我必衰微」的這一句話。他只是為神的興旺而活,即使他是必定要衰微的,他也不會計較,他也會甘之如飴的,這就是摩西的服事。我們是否也可以如此呢?

這一章中所提到的兩件事,都是從個人而到整體的事。個人的事不重要,但若牽涉到整體,就是要緊的事了。我們能從個人的事,而看得到整體的事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