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代下35:20-27

2009/12/24 jeudi 代下35:20-27


這一段是描述約西亞死亡的事,他因為要去與埃及打仗,結果便死了,這死是死得冤枉,因為埃及本來不是要想與他打仗的,埃及王尼哥是要北上,與新興的巴比倫打仗的。(王下23:29是說亞述王,但亞述王是可以代表新興的巴比倫,取代了舊的亞述王,把亞述取而代之)。然而在這件事上,聖經說約西亞沒有聽耶和華藉尼哥所說的話(22),也就是說,尼哥勸約西亞不要沾這趟渾水,是出於耶和華的。然而,可能約西亞不懂得分辨,那些話是出於耶和華的,於是他就在這件事上失敗了,而這件事的失敗,是關乎他的生命的。可惜的是這個王,如此的順服神,但在聽神的話上,卻沒有警覺之心,導致他的死亡,不只使他早死(39歲),而且使猶大國損失了一個好的君王,這是很可惜的事。

約西亞為何會不能分辨耶和華的話呢?他本是一個願意聽神的話的王,但在這事上,他卻忽略了神的話。他可能以為,神是與我同在的,因此,我應該有神的話,而神的話,也不會給一個外邦人的。然而尼哥的勸告本身,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,那是最後的階段的表現而已。可能是在這件事上,約西亞從頭到尾,都沒有尋求神,他可能是自己想要打埃及,不願意埃及幫亞述,或是他覺得亞述是滅了以色列的,因此,他希望亞述可以敗在巴比倫的手中。真正的原因,我們不知道,然而打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他應該不能執意而行,他應該要先求問國中的先知。這時的先知,應有耶利米,有戶勒大,也有西番雅等。以前他得到了律法書時,他就馬上找戶勒大(34:22),這表示他懂得找先知。然而在打仗的事上,他可能自己覺得應該去打,便不再求問神了。

打仗的事是很重要的,是關乎一個國家的存亡、以及自己的性命的。因此,如此重要的事,他應該要去尋求神的。可是在這裡沒有看到他尋求神,這麼大的事,他忽略了問神的旨意,可能表示他執意要作,故意不聽神的話也。一個人作何事,若是很客觀的把之放在神的面前,他是應該知道神的心意的,尤其是那麼重要的事,他自己也應知道,可以打及不可以打的。因此,他的這次打仗,可能沒有求問神,或是不敢及不願求問神,故意把神跳過去;也有可能是明知故犯,才會引起這次的失敗的。

然而,神在最後的關頭,仍是差一個外邦人,說出神的心意。神不願他滅亡,他既然不找自己國中的先知,神就只好讓外邦人說出神的話。外邦人也出來說話了,這應是代表了約西亞的沒有尋求神,沒有找先知,但神為了憐憫他,還是在他沒有尋找的狀態中,藉著外邦人的口,而說出神的心意。因此,這是不正常的,是反常的。正常時,神是藉著先知說話,不是藉著外邦人一個王說話的。只是當人不要神時,只想照自己的方法行事時,神才會藉著反常的事,來提醒人。例如巴蘭不聽神的話,執意要去見巴勒時,神就藉著驢子說話了。這不是一般正常的狀況,是人不聽神的話時,神才作的事。而這次尼哥說出神的話,亦有點與巴蘭時的狀況類似。因此,尼哥的說話,其實已經不是正常的情形了,這是代表約西亞沒有求問神在先,而神為了要憐憫他,便藉著尼哥說話了。

可惜約西亞聽不進去這話。我們如何分辨一句話,是出於神不是呢?神可以藉外邦人說話嗎?神是可以藉著任何事物及環境來說話的。然而我們必須對神保持一個警覺及開放的心,我們才得以明白神的話的。若一個人只堅持自己的想法,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事,那即使神直接向我們說話,我們也是聽不進去的。巴蘭就是這個例子,神直接向他說了,他卻仍是蠢蠢慾動,於是他就聽不懂神的話了。若我們有一個尋求神的旨意的心,也保持一個客觀的態度,神的話是不難聽得懂的。

一個好的王,可惜因為一時的堅持己見,便毀了他的生命,這給我們一個警惕,我們凡事都要謹慎,不要以為因為我們凡事都已遵行神的旨意,那麼,只有一件事不遵行神的旨意,是沒有關係的。這樣就使我們失去了神的同在,甚至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了。這就是約西亞的例子,這也就是耶利米為他作哀歌的原因(25),的確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。我們也應從他得到教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