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彼後1:12-21

2009/12/27 dimanche 彼後1:12-21


這一段的重點,是彼得知道他快將要離開世界了,因此,趁著他在世的時候,利用機會提醒眾門徒,使他們能把神的話話放在心中,不斷的思想。並可以用神的話語,來衡量他們的經歷,使他們的經歷,是與神的話語相合的。也就是說,我們的一切屬靈的經歷,都應是合乎聖經的,是在真理中的,這才是經得起考驗的經歷。

彼得為何知道他快將要離開世界呢?他把主耶穌離世前所啟示他的話,放在心中、存到現在(14),這表示他有神的話在心中,這是第一要緊的。不只如此,他對於周遭所發生的事,也有聖靈的指引,使他能明察環境,知道他即將離世了。不只彼得可以知道他快將離世,保羅也是如此,保羅在快將離世時,他也可以預知(提後4:6)。這是代表一個服事主的人、一個為主為用的人,他裡面有神的啟示,他會知道他何時離世的。他知道在主的工作未完成前,他是不會離世的。每一個屬靈的主僕,他都有從神來的任務,而這任務沒有完成前,神是不會讓他去世的。一個忠於神的人,他在世上活是為神而活的,因此,他的死也不會突然的,是有計劃的。若我們的死是在神的計劃中,則何時會死亡,也應是會知道的。這是彼得及保羅的例子,我們若是一個忠於神的僕人,我們也當知道自己何時會死,而在未完成神所給的任務前,也是不會死的。觀察一些屬靈的人的死亡,也都是如此的。

同時,這些屬靈的偉人,他們在死前,也都會顧念神的家,及只顧神的家。他們是盡力地把神的話提醒下一代,使後代在他們去世後,仍得以繼續在神的國中,走得穩健。這些屬靈的僕人,都不是為自己而活的,乃是為神的國而活的。他們的生命,不是為自己的,乃是為神、為眾人的。因此,一方面他們知道自己何時會離世,另一方面,他不是關心自己的死亡,而是關心神的教會。他們不會如希西家一樣,只關心自己的壽命、不關心下一代;他們是關心神延續的教會。因此,一個真為神而活的生命,他是知道自己何時而終,但也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多久,只在乎神的家的狀況,及神的家的豐盛延續而已。

(12)雖然曉得,還要題醒。神的話是不會嫌多的,我們愈有神的話,愈應渴慕神的話的。一個人若是因為有了神的話,便覺得足夠了,這不是真的有。真的有的人,是愈有愈渴的。不如我們吃飯,吃飯是吃飽了便不想吃了;但吃神的話,是愈吃愈想吃的。這是屬靈的原則及情況。一個人不想吃神的話,一定是他沒有嘗過神的話的甘美,若是一個嘗過神的話的甘美的人,他一定是喜歡神的話的。

此外,彼得的提醒,是要把神的話放在他們的經歷中。這一章前面一段所說的,是有關信心所產生的美德,主要是信心所產生的行為方面。這比較是表現,是經歷。然而這些經歷及表現,是應以神的話為基礎的。一切的經歷,都應建立在神的話語中,也應以神的話為準繩。我們的經歷,是不能離開神的話的。經歷是真的,但不一定是真理,因為這經歷用在一個人身上,不一定可以用在別人身上。但聖經的話語,則是可以應用在任何人身上的。

彼得是有經歷(16-17),但他也有眾先知所說的神的話的印證(19),也有神的話的直接印證(17下,18)。這是神的話的印證,是表示這是真的,是眾先知所預言的。而先知的預言,就是神的話,因為先知不是用自己的意思說的,乃是聖靈感動他而說出神的話來的(21)。因此,我們行事為人的一切根基,是神的話,不是我們的經歷而已。神的話是一切的根基,是我們行事為人的標準。若我們的經歷,合乎神的教導,這才是對的,否則,那只是個人的經歷,是不能推廣成絕對的真理的。

(20-21)解經的原則,不是隨私意解,乃是隨聖靈解。甚麼是私意呢?私意就是人的意思。在每一個人的背景(個人的環境)、及文化(眾人的環境)中,都會影響我們,使我們產生一些既成的觀念。這些觀念潛在人的想法中,不一定是對的,但卻很易在解經時,把之搬出而不自知。我們的經歷及環境,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,這也就會影響我們解經的結果了。因此,要正確的解釋一段經文,有時是不易的,因為潛在於我們裡面的觀念,不小心就出來了。我們要能完全以神的思想,神的整體經文的原則,去解釋一段聖經,是需要神的幫助的。我們要能謙卑在神的面前,讓祂光照我們,除去我們既有的不對的觀念,單以神整體聖經的觀念去解經,才可以有正確的結論的,這也是我們應學習的地方。

隨自己的私意而解的聖經,叫私意解經,這是不對的;但靠著聖靈而解的,我們可以叫做「靈意」解經,這是正確的名詞,而靈意解經是對的。只是我們常把靈意解經,誤以為就是私意解經,其實那是不同的。靈意解意是出於神,私意解經是出於人。我們要分辨何者是私意解經,何者是出於聖靈的解經,我們應羨慕聖靈啟示的靈意解經,應向神求解經的恩賜。不要因為怕變成私意解經,而不敢解經,或是不敢隨意解經,如此,反而使我們對聖經不求甚解,這也是另一個極端呢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