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徒廿1-16

 20240526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 徒廿1-16

這一段都是說到保羅的行程,這時保羅覺得是時候離開他們,要趕到耶路撒冷去,把捐款帶到耶路撒冷去。我們看到的是保羅一站一站的經過,有時是坐船(6),有時又是別人坐船,保羅自己走陸路(13)。同時,他在希臘時,又住了三個月(2-3),在特羅亞又住了七天(6),之後又要趕路。在路程中又繞過以弗所,不想耽擱時間,因為他希望能在五旬節趕到耶路撒冷(16)。也就是說,他有時停留較久,有時又趕路;有時走陸路,有時又坐船;有時是單獨一人行,有時又是與同工同行,但都沒有說出原因。表面上是保羅決定的行程,但為何這麼多的變化呢?

聖經沒有描寫其原因為何,但我們知道只有一個原因,就是保羅按聖靈的指引而行。表面我們看到的,整個行程是用不同的方法,但裡面卻是按聖靈的引領而行。然而,聖靈是如何帶領的呢?我們在這段中,看不見有描寫聖靈的禁止、或是正面的帶領;似乎看見的,只是保羅個人的決定,這是真的聖靈帶領嗎?若是有這麼多的變化,有時停留較久,有時又趕路;有時走陸路,有時又坐船,這麼多的花樣變化,就與一般人的行程是不同的。這樣的行程,保羅不是為了觀光,乃是按聖靈的指引而行的。

那聖靈如何指引保羅的行程呢?在保羅第二次的旅程時,聖靈的引領是明顯的:有時是直接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(十六6),有時是不許他們往東行到庇推尼去(十六7),有時又用異象指引他到馬其頓去(十六9)、或是用異象告知可以留在當地一段長的時間(十八9-11);這些都是明顯的帶領,是我們看得見的。然而,聖靈的帶領有時是藉著一些環境,例如逼迫的來到,他們就只能離開當地(十四6);有時是順利的環境,沒有太大的逼迫,而且信主的人多時,他就留在當地較長的時間(十九10);這些是代表環境的帶領。

除了直接及間接的帶領外,在不違背真理的情況下,保羅也可以隨自己的感動,而作自己的選擇。無論是聖靈直接的帶領,或是環境的帶領,或是自由意志的決定,背後也全是聖靈的帶領。因此,一個宣教士到外面去傳道,一定要學會聽聖靈的聲音,按聖靈的帶領而行。

保羅不只是行程上常有不同的變化,他在傳道的路上,也不斷得到新的同工,例如在第二次宣教的行程中,他得到了提摩太、亞居拉及百基拉、路加等,也間接得到亞波羅。這一次又多得了不少的同工(4),這一方面是福音的果子,另一方面也是生命的吸引,讓同工得到造就,服事的團隊就增加了。由此我們看到,保羅的宣教行程中,不只是得到信主的人,而且是得到得力的同工,讓他們加入宣教的行列中;這是保羅與一般宣教士不一樣的地方。還有,他的佈道行程中,是不斷向外擴張的,是沒有停止在一處地方的;同時,他不只是引人信主,而且是建立教會的。他不只是建立教會,而且是繼續造就他們的。保羅可以成為一個宣教士的好榜樣,我們可以如此嗎?

保羅的行程是多變的,也是不斷擴張的,這就需要一個柔軟的、能屈能伸的性格。他可以過一個簡單的生活,可以活在不同的文化中,這樣的本領是要訓練的。作為一個宣教士,若是生活習慣不能隨時改變,是很難在多個不同地方作主工的。此外,從保羅在特羅亞臨走前一晚,他可以講道到天亮來看,他一定需要有好的體格、健康的身體,才可以應付的。此外,也可以看到保羅是一個善於利用時間的人,他是不會浪費一分一秒的。他的生命,似乎是點燃出去,是為主而活、也為福音而盡力的人。我們可以有這樣的性格嗎?不只是傳福音時需要這樣的性格,一個服事主的人,也需要這樣的性格的。我們要學會利用時間搶救靈魂,也要有健康的身體,才可以盡力為主而用。

通常一般人在出遠門之前一晚,一定會選擇有一個好的睡眠,以應付日後的舟車勞頓的。而且,保羅之後不是坐船,乃是選擇走陸路呢(13)。然而,保羅選擇的,卻是通宵講道,這就與常人不一樣;他是為道而拼命的人,珍惜時間、每一分一秒都不會放過的。這樣的人,一定要有好的精神、健康的身體,才可以應付的。一個服事主的人,應在平時鍛鍊好身體,以使服事主的機會不會中斷的。此外,保羅在夜半講道時,卻發生一件意外,就是有一個少年人猶推古,他因困倦沉睡,就從三樓掉下去死了。這是一件突發事件,其他的人都會發慌,他卻處變不驚,把這人治好,讓他死裡復活(9-10)。這個處變不驚的能力,一定是從神來的,不是從自己的天性來的;因為突發的死亡,沒有人不驚慌的。然而,有聖靈同在的保羅,卻可以應付突發的事件,因為他是把自己交在神手中,與神是常有交通的。因為有神在他裡面,他就得到神賜的信心,就把猶推古治好了。他能說猶推古沒有死(10),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聖靈給他的信心,才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來的。

感謝神,神是把一件看似悲哀的事件,用神跡把之變成得安慰的事件(12)。我們在宣教的歷程中,是需要神跡的幫助的,否則我們雖然是好意,要爭取時間通宵講道;也會出問題的。然而,神可以把不好的環境,變成使人得安慰的環境,這是宣教中我們需要的神跡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