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代上廿三

 20241027 dimanche 代上廿三

這一章是說到大衛臨終時所做的事,他先立他的兒子所羅門作王統治以色列,然後召集了以色列的眾領袖、祭司和利未人,安排及吩咐他們有關日後聖殿事奉的事宜(1-2)。大衛已經年紀老邁,但他關心的,卻是神的聖殿之事;他召集來的人,除了領袖外,就是祭司和利未人,都是事奉神的人。從歷代志上書寫的次序來看,從十七章開始,都隱約地把大衛建殿的心志及實務說出來;可見大衛的一生,就是為了事奉神,而且是為了建造聖殿而活的。

大衛所建造的聖殿,是預表新約的聖殿,他所安排的事奉,也是新約的事奉。他只是召集祭司及利未人,吩咐他們如何在聖殿中事奉,而這些事奉,是異於會幕的事奉的。在民數記數點利未人時,是從三十歲到五十歲的(民四3),而且他們事奉的日子,也是30-50歲。因為在摩西時代,尤其是在曠野時,利未人是要抬聖所之物,是需要力氣的;因此,他們的年歲是有限制的。現在聖殿若建成後,他們就不必抬聖物,因此,年歲就可以改變,二十歲就可以開始事奉。同時,事奉的終止期,也沒有寫出來,只是說到二十歲及以上的,都是辦理耶和華殿的事務的(24)。這表示事奉神的人,是沒有所謂退休年齡的。

因此,聖殿的事奉,與會幕的事奉是不同的,會幕的事奉,是代表舊約的事奉,是摩西訂下的條例;而聖殿的事奉,是新約的事奉,是大衛訂下的條例。舊約的事奉,利未人是要用肩抬聖物的,這代表勞力的工作;而在新約的利未人,就不必抬聖物,他們的工作就是待立稱謝和讚美耶和華(30)。舊約的事奉,是要用力氣的,注重工作的事奉;而新約的事奉,是用詩歌讚美神,代表心靈的事奉。這就是耶穌回答撒瑪利亞婦人的說話一樣:「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,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」(約四23)

舊約的事奉,主要是表現出工作的事奉,而新約的事奉,是心靈和誠實的事奉,是直接與神相交的事奉。今天在教會中的事奉,也可以分為這兩種,一是工作的事奉,二是心靈的事奉;這兩樣的事奉,都是教會需要的。然而,人的天性比較會注重工作的事奉,而容易忽略心靈的事奉。因為工作的事奉是人人看得見的,但心靈的事奉,卻不是人看得見的。然而,新約的事奉,雖然也離不開工作的事奉,但心靈的事奉,才是最要緊的。

馬大的事奉是工作的事奉,她是事奉耶穌的肉體;而馬利亞的事奉,卻是心靈的事奉,她是讓耶穌作工在她身上,是與主有心靈的默契的。教會中固然需要完成一些事工,但當我們做工時,更要加上心靈的事奉,就是加上對神的愛。我們的事奉不是為了完成一個工作,乃是為了表達對神的愛。同時,我們為神工作時,更要讓神在我們身上工作;這才是真正的事奉。因為不是我們能為神作甚麼,乃是神在我們身上作甚麼!這也是大衛在建殿的事上,我們可看到的例子:大衛以為可以為神建殿,然而神卻告訴他,不是他為神建殿,而是神在建造大衛(十七7-810)。大衛想為神建殿,但神卻為大衛建造家室(十七10,家室的原文,就是殿這個字)。原來不是我們可以服事神,乃是神給我們恩典,在我們身上工作,我們才可以服事祂。

因此,神所要的不是工作的事奉,更是心靈的事奉;神所盼望的,不是我們為神作些甚麼,乃是我們能被神做工在我們身上。當我們事奉神時,我們同時要讓神作工在我們身上,如此我們的生命,才會與神相連,才是事奉的重要目標。舊約的事奉到了最後的瑪拉基書時,他們雖然仍然有獻祭等事奉,但他們已經失去對神的愛,也忽略了對神的愛(瑪一2)。這樣的事奉,就不是神喜悅的。今天我們在教會中的事奉,也是一樣:若沒有對神的愛,沒有與神相交,那就只是完成一個工作而已;這時我們的事奉,就只是變成宗教式的事奉而已,是神所不喜悅的。

大衛在這一章中臨終的吩咐,只是著重於聖殿的事奉,可見他所看重的,不是世界的事務,乃是屬靈的事務。那他可以不顧國家的大事嗎?大衛所走的路,是先求神的國、神的義的路,而當他這樣行時,神必會加給他其他所需要的東西的。當他先顧神的家時,神也必顧他的家的,這是大衛的理念,是我們該學效的;我們的人生,也該先把神放首位,其他生活所需的一切,神就必然會供應的。

這裡又提到利未人的家譜,我們看見的這家譜中事奉神的人,大多是世襲的,亦即是說,只要你是利未人的後裔,你就是被揀選事奉神的人。因此,亞倫的子孫,就是成為祭司的家族,而利未的子孫,就成為事奉神的利未人。這是世襲的事奉,是按律例的事奉。然而,還有一種事奉,那就是摩西的事奉。摩西是與神面對面說話的人,他是一位大的先知;他告訴以色列人,之後,會興起一位先知像他(申十八15),這就是基督自己。也就是說,摩西的工作,是先知的工作,他雖然也是利未人,但卻是被神揀選成為先知的人。當摩西死後,聖經說以後再沒有興起一位先知像他的,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(申卅四10)。這代表除了利未人的世襲性事奉外,神更會在利未人中揀選如摩西的這種人,這種人就不是世襲的,乃是神特別揀選的。同時,摩西死後,也不是他的後裔可以接替他的工作的,他是另一種事奉的人,是被神揀選,不是世襲所可以做成的。

今天我們在教會中的事奉,有些工作或是例行性的,或是必須要做的;這些事工,就像是利未人的世襲性事奉一樣。然而,除了例行性的事奉外,我們是否更要不斷尋求神的啟示,做一些神要我們做的事呢?有些事奉工作,是我們必須做的,如主日崇拜司會、司事、及講員等的安排,是必須的安排。然而,除了這些例行性的事奉工作外,神還要我們做些甚麼呢?摩西是利未支派的人,但卻是被神揀選成為先知,他做的工作,就不是事務性的祭司工作,乃是先知的工作。我們事奉神,要被神揀選成為一個做神喜悅及需要的事之人,這是更加重要的。

舊約的事奉,表面上比較注重儀式,其實神是希望我們從儀式開始,可以進入到心靈的事奉。可惜人的天性,比較容易以儀式取代心靈,於是就變成只有儀式,而失去心靈的敬拜,漸漸地就失去對神的愛。而從大衛安排詩歌班的事奉來看,新約的事奉,是注重我們與神的關係,而沒有太多的儀式的。有時儀式的出來,是容易取代了心靈的事奉的,這是我們在事奉中,要特別注意反省的。




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代上十六

 20241020 dimanche 代上十六

這一章是更詳細地說到大衛的另一種事奉,主要是歌頌耶和華的事奉;是心靈的事奉,是預表新約的事奉。上一章我們看到大衛把約櫃抬進耶路撒冷,他是從上次抬約櫃的失敗而學到功課。他學到的功課,不只是看到舊約律法的嚴謹,而且更學到律法中的自由。因此,他就創立了另一種事奉,那就是心靈的事奉,是按新約的條例的事奉。大衛本身是君王,但神在舊約時就揀選了他,作為祭司的職分。他可以穿上以弗得(十五27),他可以獻祭給神,而且可以給以色列人祝福(1-2)。他不是利未支派的人,但神讓他可以用祭司的身份獻祭,這是預表另一祭司的等次,與利未人的祭司等次是不同的。就如基督是麥基洗德的等次一樣,大衛是神特別給他祭司的職份的。原來大衛是活在舊約中的新約人,他是預表基督的,他兼有君王、祭司及先知的身份;他所作的,是預表基督所作的,是新約的事奉。

在和合本的譯本中,本章有兩個翻成「帳幕」的字:一是在耶路撒冷的帳幕(1),二是在基遍的帳幕(39)。這兩個帳幕在原文是兩個不同的字,大衛做的帳幕(1הָאֹ֔הֶל),新譯本譯為會幕;而安放在基遍中摩西的帳幕(39מִשְׁכַּ֣ן),新譯本譯為帳幕,這是要顯出兩個不同的字。為何會有兩個帳幕呢?為何神又容許大衛作另一個帳幕呢?這是要突顯出舊約的敬拜及新約的敬拜;基遍的帳幕代表舊約的敬拜,而大衛的帳幕,代表新約的敬拜。舊約的敬拜是預表性的,神所要的不是舊約的儀式,乃是新約中心靈的敬拜;而在這章中,大衛就把這敬拜的精華顯出來。

大衛把音樂及歌唱加入敬拜中,是代表與神的相交,是心靈的敬拜,而不只是儀式的敬拜;神要的不是儀式的敬拜,乃是心靈的敬拜,加上愛的敬拜。大衛蒙聖靈的啟示,他把聖殿的敬拜,加入了詩班的行列(廿五1,廿八11,12,19);這是異於摩西山上的樣式的。原來在舊約時,就已經有兩個樣式,一是摩西山上的樣式(出廿五40),二是大衛的樣式,也是神指示給他的樣式(廿八29)。我們一般只注意摩西的樣式,卻少提到大衛的樣式的。摩西的樣式預表舊約的律法,大衛的樣式,代表新約的敬拜,是以心靈來敬拜神的。摩西的樣式中,沒有詩歌及音樂的,但大衛把這加入去,這代表甚麼呢?

若從廿五章1節來看,唱歌原文是「說預言」的意思,這些音樂的出來,原來是從說預言出來的。甚麼是說預言呢?那就是從神領受了神的話語後,就說出來。而若要從神得到神的話,就必須是與神相交,聽得到神的說話,並照著神的旨意而行出合神心意的事。因此,大衛的敬拜,是注重以心靈誠實的敬拜,而不是儀式的敬拜。舊約的敬拜,可以是心靈的敬拜,也可以只是儀式的敬拜;但神要的不是儀式的敬拜,乃是心靈的敬拜。這是大衛的敬拜中的特徵,是今天我們新約的人,要有的敬拜。

大衛在對神的歌頌敬拜時,是有內容的;因著他所唱的詩歌,就把感恩的層次提升,這是詩歌的作用。從8節開始,大衛就說出神的揀選(12-13)、神的作為(9)、神的救恩(16);然後又說這救恩要傳到列國中(24),讓世人都知道神的救恩,都可以敬拜耶和華(29)。同時也說到神的審判(33),神的拯救(35)。從整個的歌頌過程中,就把神的作為、神的本質、神的恩典等,全都整理一遍。如此會加深我們對神真實的認識,使我們對神的認識,不是理論上的認識,而是經歷上的認識。這是大衛加入詩班的作用,目的是要我們把愛獻上給神,而不只是儀式的敬拜。

在舊約時,神的律法是寫在石版上,到了新約時,神把祂的話寫在我們的心版上(林後三3)。大衛所設立的詩班,目的就是要把神的話寫在我們的心版上,而不只是寫在石版上而已。這章中大衛所用的讚美詞,主要出於詩篇一○五篇、九十六篇及一○六篇。在這些詩篇中,大衛把神的揀選、神的救恩先寫出;然後又告訴我們,救恩不只是停在以色列人身上,更是要傳到萬邦萬民中,讓人可以認識這位獨一的真神。而救恩的最終結果,是耶和華作王了(31),祂來要審判全地(33);這就要我們存敬畏的心敬拜祂。

在詩篇中有不少的詩,都是我們可以用以稱頌神的詩;而這些詩當初寫出來時,是出於內心的感動,是真實的經歷。因此,當我們用詩篇的歌來稱頌神時,更應先體會每一首詩中詩人的心情,進入他的心境中,與他們一同敬拜神。讓詩篇的歌,把我們帶進深入的敬拜中,這就是大衛把詩歌帶入敬拜的目的。今天我們的詩班、或是崇拜前的詩歌敬拜,是否能有這樣的目標,是否能把我們帶到真實的敬拜中,這是我們應看重的。

8節開始到36節,都是大衛從心裡發出的讚美,我們覺得大衛是隨時都可以讚美神的。他作的詩歌在詩篇中是多的,他只要抽出任何一兩篇,都是感恩讚美的詩。這代表他的內心是充滿對神的認識,充滿對神的感恩,也充滿喜樂的讚美的。我們是否可以有內心的感恩,因著神的作為、神的救恩而充滿喜樂,充滿感恩呢?當我們能多多默想神的作為時,我們對神的恩典慈愛,就會愈來愈有感受的。歌唱是把我們帶入更多對神作為的思想,使我們對神的慈愛及公義有更深的認識,然後自然發出內心的讚美。

大衛雖然作了不少的詩篇,也把我們帶到新約的敬拜中,但若我們要使用這些詩篇來讚美神;也必須先要藉著這些詩篇默想神,讓我們也可以得到與詩人相同的靈,如此才會有真實的讚美。否則雖然我們也讀詩篇,也按著詩篇來唱詩,但若沒有相同的靈,也只是一種儀式而已。人是很容易把心靈的敬拜,變成儀式的敬拜的,我們應求神讓我們每次歌頌時,都能有一個謙卑的心靈,把愛獻上給我們的神。


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代上十章全

 20241013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代上十

本章結束了前面九章的家譜,開始述說神在以色列國的作為。然而,若按歷史的程序來看,應是從掃羅作王開始說,才是以色列國的開始;但現在卻不是從掃羅的生開始說,乃是從掃羅的死開始說的。掃羅是以色列國的第一個王,若是民間一般的敘述,至少也應是從這王開始即位時說起的;但神所寫的歷史(歷代志上下),卻是從他死亡開始,這代表甚麼呢?這表示神的工作,要等到掃羅死後,才可以正式開始;若掃羅仍然在位,那神的工作就不能開始。前面九章的家譜主要是說到神的揀選,神在歷史的人物中,揀選了一些人,要在他們身上,完成神的救贖工作。神也揀選了一個屬神的國度,就是以色列國,讓她成為列國的見證,宣揚神的救恩。

然而神所揀選的第一個王,卻不走神的路,而是走自己的路。他在被膏立作王前是謙卑的,他對撒母耳說: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憫人麼、我家不是便雅憫支派中至小的家麼、你為何對我說這樣的話呢(撒上九21)?然而,當他被膏立為王後,他的己就出來,他就愈來愈驕傲。他沒有盡他作王的本分,去追殺非利士人;卻用他的王權去追殺神所膏立的另一個王大衛。這代表他用他的王權去抵擋神的權柄,是與神為敵的人。因此,他不是神所喜悅的人,他貪愛自己的王位,用自己的王權去抵抗神的神權,結果就死於自己的手下(4下,原文這句話放在第4節;和合本為第5)

神膏立掃羅為王的目的,本來要掃羅去追殺非利士人,救以色列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(撒上九16);然而他不但沒有追殺非利士人,卻追殺神所膏立的大衛王,就是他的同胞。因著他的作為與神所要他行的路相反,他最終是被非利士人所殺,而不是他可以殺死非利士人。同時,他的整個表現,代表他的肉體出來,因此,神就不能在他身上工作,要等到他死後,神的工作才可以開始。因此,當神準備要寫歷代志的記錄時,不是從掃羅的生開始寫,乃是從他的死開炲寫。因為神的工作,不能在人的肉體中成就,必須等人的肉體死後,神才可以開始工作。

掃羅一直走肉體的路,他以他的己抵抗神,於是這條路最終的結局就是死路一條而已。掃羅是怎樣死的呢?他的死分為兩個階段,一是被弓箭手射傷甚重(3),二是自殺而死。這兩個階段,正是代表他死亡的程序:他先是被婦女的一句話射中,之後,就被這句話一直傷害;他的己被這句話所捆綁,就走在自殺的死路中而亡。婦女說甚麼話呢?就是「掃羅殺死千千,大衛殺死萬萬」,掃羅聽後就發怒,覺得他的王位不保,就開始怒視大衛(撒上十八7-9)。原來一句流言出來,言者或者無心,但聽者有意,於是這句話就如利箭一樣,把他傷害而不能自拔,他就陷在這句無形的利箭中,最後只能走向自殺的路。

掃羅因為沒有屬靈的細胞,因此,他所走的路,都是肉體的路,他就不能被神作工。同時,他死時也沒有悔改,他不會來到神的面前,承認他的罪;他死時只是想到不要被那些未受割禮的人來凌辱他(4),卻沒有想到他的靈魂已被撒但凌辱。他應在最後一刻悔改,再次來到神面前,如此他就可以得救。參孫也是一個走自己道路的人,他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,平時沒有同工,也不會想到要與神親近。只有在生命遭到危險時,才會求問神,神也答應了他(士十五18-19)。同時,在參孫快死亡前,他也會求告神,神就讓他在死亡時把非利士人殺死,且死時所殺的,比活時所殺的還多(士十六27-30)。這代表參孫還是會在死亡前悔改,但掃羅只求生前外表的不受凌辱(4),卻不知他死後受的凌辱是更大的(9-10)

掃羅只注重生前,卻完全忽視死後;他的死後是屍骨不全的,而更重要的,是他死後的靈魂會到哪裡,這才是更重要的。掃羅只注重他在地上的王位,卻不注重將來是否能在神的國度上有分。他在地上是作王的,但在天上呢?他應是沒有資格到天上的。一個只注重地上享受的人,卻忽略天上的位份,是可憐的人。我們是否也會這樣:只注重地上的榮華,忽略天上的位份呢?

掃羅在世時只注重他的王位,並且以他的王權抵擋神的神權,結果他所得到的,只是一座墳墓。能夠得到一座墳墓已是萬幸了,因為本來他是屍骨不全,死無葬身之地的。只因他生前立了一個功,幫助基列雅比人擊敗亞捫人,救了基列雅比人(撒上十一章);於是雅比人這時就將掃羅和他兒子的屍身,送到雅比,將他們的屍骨葬於雅比的橡樹下(12),如此才勉強讓他及兒子可以安葬。這就告訴我們,世界的結局,只是一座墳墓,甚至連墳墓也可能得不到的。若一個人不走神的路,世界的結局就是一座墳墓;即使在世貴為君王,結局也是一樣的。

掃羅在世時曾幫助基列雅比人,因此,他就得到雅比人的幫助,讓他不致於屍骨不全。然而,這只是屬世的恩典,同時,這恩典只是讓他死時得到,卻不是生前得到、這也不是永恆的恩典。我們要得的不是暫時的恩典,不是地上的恩惠,乃是天上的永恆恩典,就是神要給我們的。人間所能給我們的,只是死亡時的恩典,這預表世界的恩典,最終還是死亡而已。我們要追求的,乃是天上永恆的恩典,而不是死亡後的恩典。

這一章中的1-12節,其內容大致上與撒下卅一章全章一樣;但這章中加上兩節的評語,就是13-14節。這兩節是說到掃羅死亡的原因,是因為他悖逆耶和華,沒有聽從祂的話。也因為他去求問那交鬼的,沒有求問耶和華,所以耶和華把他殺死了,把國位轉給耶西的兒子大衛。因為掃羅的肉體一直為大,沒有悔改,也不願意對付他的肉體;既然肉體不願意死,那神就只好讓他的身體死,如此可以讓神繼續工作。因為一個人的肉體若然不死,神是無法工作的。

這裡說掃羅沒有求問耶和華(14),然而撒上廿八6節卻說掃羅求問耶和華,耶和華卻不回答他。掃羅不是有求告耶和華嗎?為何這裡說沒有呢?那到底甚麼叫做求問耶和華呢?掃羅的求問耶和華,原來在神來看,是不算為求問的,這是甚麼原因呢?因為他與神是沒有關係的,他沒有悔改,只是利用神為他成事;同時,他是用他的權柄抵擋神的權柄的。他殺害神的祭司,也追殺神所膏立的大衛,這是與神為敵的人。

若他沒有徹底悔改,他的求問只是為他的利益,這樣的求問,神是不算為求問的。同時,當神沒有回答他時,他亦沒有反省自己的罪,卻轉向求問交鬼的婦人,表示他是無心向神的。他的心目中,不是尊重神,只是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已。今天我們與神的關係,是利益關係呢、還是愛的關係呢?若我們與神是沒有愛的關係,只有利益的關係,那我們的求問神,神是不算為求問的;這是我們該反省的地方。


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代上四

 20241006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代上四

這一章再補述猶大的後裔(1-23),並且也說到西緬的後裔(24-43)。其中猶大的後裔,主要說到法勒斯的後裔(1-20)、以及示拉的後裔(21-23);法勒斯是猶大媳婦他瑪所生的長子(4),因此,他應是代替猶大的長子珥所生的兒子,算是猶大的長子。而示拉是猶大的三子(3),他的後裔只在這裡用3節聖經提到(21-23)。至於西緬,他們是分散在猶大中的一個支派,因此,通常算是與猶大連在一起的,故此就在說到猶大時,也說到他們的後裔。西緬之所以分居於猶大地中,是因為當初西緬與利未在怒中殺了示劍人,因而被懲罰要分散在雅各家(創四十九5-7)

由於神揀選了猶大支派,作為屬靈的長子,因此,最先描寫的,是猶大支派。而法勒斯雖然不是猶大的長子,但因為他是忠心的媳婦他瑪,願意捨命去為長子珥所生的;因此他算是猶大復活的長子,取代長子珥的地位。在以色列的十二個兒子中,若按出生的次序而言,那流便算是長子,這是屬世的長子。然而,由於他犯了淫亂的罪,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(1)。故約瑟是取代流便成為屬世的長子,因此他地上的產業是分得兩份的。除了屬世的長子外,還有屬靈長子,就是神所揀選的猶大支派;這支派是代表因信稱義以及基督作王的支派,是得到更多屬靈的福的支派。

從這支派中最先說的是大衛,這是代表以色列的君王,是合乎神心意的王。之後再出來真正的王,就是基督。因此,猶大是代表因信稱義的人:他雖然沒有義,但卻因著他瑪的義,就遮蓋了他的不義,成為因信稱義的預表。之後,從因信稱義的猶大支派中,再出來一位真正的君王,就是基督。這是預表因信稱義後,還要讓基督作王,使我們成為真正的義人,這才是神的最終心意。因此,在這個家譜中,最先描寫的是猶大,不是流便、不是約瑟、也不是利未。可見這就已經說明了神的心意,祂的救贖計劃是以因信稱義及讓基督掌權為主,而不是其他。

約瑟及利未,各代表一個近乎完全的義人,以及執行律法的祭司系統,但這都不是主要的救恩計劃。因為沒有一個義人,人的義只是破爛的衣服;我們需要的是神的義,不是人的義,就是因信稱義以及因信成義的義。同時,祭司及律法的體系,只是輔助的性質,不是讓人得救的條件。律法只是使人知罪,讓人可以到基督面前得著救恩。從這個家譜排列的次序,這就可以看到神的心意及神的計劃。

這個家譜中大都是人的名字,其中有記述他們的事跡的,都只是簡略地敘述而已。例如出來一個雅比斯,說到他的生活及禱告(9-10);雖然只有兩節聖經,也算是在家譜中描述較多的人。此外,有些是說到織造細麻布的家族(21),統治摩押地的人(22)、作陶匠的人(23);也有說到尋到生活的草場(39-40),擊殺米烏尼人(41),以及擊殺亞瑪力人的事等。當然也有說到娶妻生子的事(17-18),以及有多少兒子及女兒的事(27)。這些記載,大都是與生活有關,算是人為謀生而做的事;只有雅比斯所做的比較特別,因為他懂得求告以色列的神(10),求神賜福給他。因此,雅比斯算是不只為生活而行事,同時也懂得在生活中加入神,與他一同面對生活的困難。

有一陣子有人把雅比斯的禱告,特別放大來看,覺得他的禱告是值得我們學習的。到底對雅比斯這個禱告,我們應怎樣看呢?讓我們來分析一下。首先我們先要了解,雅比斯是一個怎樣的人,因為只有兩節聖經的描寫,我們就不能完全了解他的實況。同時,在以後的聖經中,也沒有再出現他的事跡,故此,要全面了解他這個人是不容易的。然而,既然在猶大的後裔中出現這個人,並且把他的禱告提出來,我們就應分析他這個人,有甚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功課。

從經文來研判,雅比斯可能是一個遺腹子,因為第一,他的名字是母親起的,不是父親起的(9)。一般而言,當時的社會是父權的文化,因此,若是母親起的名字,大概暗示父親已經死了。這就如以利的媳婦非尼哈的妻子,當她生產時,丈夫卻死了,她就自己給兒子起名叫以迦博一樣(撒上四19-21)。第二,雅比斯的母親說:我生他甚是痛苦(9)。這代表甚麼呢?應不只是生產的痛苦,更是心靈的痛苦,這應是因為他生下時,父親已先死亡,就使他母親覺得無比痛苦。第三,雅比斯這個名字,是代表憂愁、痛苦之意;若不是有大的苦難,通常生子都是喜樂的,而不會取一個痛苦的名字的。這也如以利的媳婦給他兒子起名叫以迦博一樣,那是代表榮耀離開以色列之故;因為約櫃被擄,那生了兒子也不會高興的(撒上四21-22)

若雅比斯果然是遺腹子,那他的生活一定是痛苦的。然而,又有經文說他比眾弟兄更尊貴,那又是甚麼意思呢?痛苦與尊貴連在一起,似乎是矛盾的,但只有一個可能,是當人在痛苦中找到神的同在,那他就勝過痛苦,這時痛苦與尊貴就可以並存。因此,雅比斯的這個禱告,應是在痛苦中的禱告,在痛苦中他懂得求神的同在(10),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。因著他懂得求神的同在,神就答應他的禱告,賜福給他,這是因著神的憐憫,而給他的福氣。

那雅比斯的這個禱告,可以成為我們禱告的榜樣嗎?尤其是他的禱告內容,比較是求福的,會讓我們被吸引的,我們可以如此祈求嗎?這個禱告有可以學習的地方,那就是無論遇到甚麼環境,尤其是遇到苦難時;我們一定要抓住神,一定要求神同在,要神與我們一同面對。這是我們基本的態度,求神的同在是必須的,這是一方面。然而,他的禱告中,繼續求神賜福,而且讓他不遭患難、不受艱苦,這是對的禱告嗎?

按照人的意思,這是合乎人之常情的祈求;因為人是不喜歡患難、不喜歡受艱苦的。但他不是本來在痛苦中,祈求神的同在的嗎?而若苦難可以讓他更多地親近神,現在又求神不要苦難,是否代表他不懂苦難帶來的屬靈益處呢?苦難對生活是難的,但對生命是好的;因此,在苦難中我們要求的,應是神的同在,而不必然要求苦難的離開。當然,人都是偏向生活的順利,而不是生命的成長的,故此這樣的祈求,是代表人的需要;但不一定代表是神的盼望。

因此,苦難中求神同在是應該的,但若是能有更高層的禱告,應是把其後的一切,全交神手中;由神掌管一切,那就是真正的幸福。福氣不是從外面的環境來的,乃是從神的同在來的。外面的環境雖然是苦難,但若有神的同在,那就不必理會外面的環境。外面環境的順逆,是不會給我們真正的禍福的,真正的福氣是神的同在,真正的禍患是沒有神的同在。因此,我們的禱告,應求神不斷的與我們同在,那就是真福的來源。

雅比斯的禱告中,或許更多的是祈求,而且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求,而不像耶穌教導的禱告,那是站在神的角度求的。我們的禱告,不能只關心自己的需要,更要關心神國度的需要;應學習站在神的角度去祈求,就如保羅在以弗所書一及三章的禱告,都是以天上的角度來祈求的。雅比斯在禱告中比較缺乏的是讚美及感恩,也大都只顧到自己的需要,這方面就不是我們要學習的。雖然神聽了雅比斯的禱告,但這不代表這禱告是完全的,因著神是憐憫的神,神有時也會答應人部分不合理的禱告的。但有時神答應了我們的禱告,反而會失去更多屬靈益處的。就如神聽了巴蘭第二次的禱告,容許他去赴巴勒的約時,巴蘭最後是失去了屬靈的福氣的。

這家譜中還有說到一些在神國中有貢獻的人,如迦勒及俄陀聶(13,15)。他們的名字只是在家譜中提一下,卻沒有說到他們的事跡。因為他們的事跡比較多,不容易在家譜中說明,只能在其他書卷中記載。因此,在此家譜中有些人的事跡,沒有記在此,卻記在別的書卷中;這代表有另一更重要的書卷,記載他們重要的事跡。今天我們所作所行的,若是有很多對神國的貢獻事跡,或許在天上另有一書卷在記載,而不是記載在地上的書卷中而已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