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但九1-17

 20220717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但九1-17

原來但以理的角色是多樣的,不只是先知,而且是中保,是代求者,是切合神心意的人。原來他心中知道了整個以色列人敗壞的原因,他把神的計劃,神的心意都清楚了解;而且按照神的心意而禱告、認罪、悔改,如此就可以滿足神的心。他知道神的慈愛、神的憐憫,也知道猶大人的敗壞和罪惡。他知道猶大人所做的,都是傷神的心的。以色列人很少有人明白神的心的,但這裡有一個人,他明白神的心,他知道神的慈愛、神的盼望;因此就以這個悔改的禱告,回應神的愛。當眾人都不知道神的計劃,神的恩典時;這裡有一個在外邦的猶大人,他知道神的心,他知道神需要安慰;就用禱告認罪的方式,滿足神的心。

他的禱告是回應神的恩典,回應神的憐憫而出來的;他不是為了求些甚麼,乃是為了讓神的心得安慰。我們的禱告,是為了甚麼呢?是為了自己的利益,還是為了滿足神的心呢?他的禱告,完全是站在神的立場,以神的需要為禱告的內容。他認識人的軟弱,也認識神的慈愛,他為了神的作為而感恩;想到人的罪性而認罪悔改。這就是但以理擔代的禱告,是為了眾人的罪孽向神認罪的禱告。

但以理對神的認識,以及對人的罪惡的了解是深切的。他禱告的特點,是深深知道整個事情的原因,知識神的悲傷,知道神的慈愛,也知道人的敗壞。而在人的敗壞之中,又看見了神的大恩典。他的禱告沒有任何埋怨,因為是人的不對,是神的公義;因此,他知道七十年的被擄,是神的管教,不只不會埋怨,而且還要認罪呢!今天若是我們遭遇到苦難,例如新冠病毒,我們的想法是甚麼呢?或許我們會埋怨,會問神為甚麼!或許我們看不見神的公義,看不見自己的罪;我們只有屬世的眼,所看見的,都是我們的方便,我們的利益而已。然而,但以理第一沒有埋怨,第二是認罪禱告,第三是看見神的憐憫、神的慈愛;第四是為眾人認罪代求,成為中保、滿足神的心。我們是否可以在苦難中,多想到神的需要,知道苦難的原因,不是神的問題,而是人的問題呢?

事出必有因,若神容許猶大人被擄七十年,那一定是猶大人的問題,而不是神的問題的。但當神容許苦難臨到時,神的心不是喜樂的,乃是傷心的。因為眾人都不明白神的心,也不聽神的話;同時,雖然苦難臨到,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原因,懂得認罪呢?惟有但以理看到神的計劃、看到神的心、看到人的光景、人的罪;然後就按神的需要,獻上他的禱告。因此,原來每一次的禱告,都應該是先有看見神的慈愛、神的恩典、神的需要後才獻上的;目的是為了神的需要,而不是為了我們的利益。

但以理為何這時要認罪悔改呢?以色列人及猶大人被擄後,是否他們會悔改呢?若是沒有,神的心會滿足嗎?這時是但以理從經書上看到了耶利米的話,知道神在耶路撒冷荒廢七十年後會施恩(2),就作出這個認罪的禱告。既然耶和華會施恩,似乎但以理禱告與否,神還是會施恩的;那但以理的禱告,就不是為了神要施恩而作的,那他的禱告,是為了甚麼呢?這禱告不是因為要讓神施恩,因為神已經準備要施恩,有沒有但以理的禱告,神都會施恩的。那但以理的禱告,是甚麼意義呢?

但以理這個禱告,是為了感恩、為了滿足神的心。因為猶大人被擄七十年後,又準備歸回,這個恩典,不是因為猶大人的好,乃是因為神的憐憫。但以理看見的,乃是神的憐憫,是神的大恩,是無條件的恩典。因此,但以理這個禱告,是為了感恩而作的。這是一個感恩的禱告,而不是一個普通的祈求禱告呢!他禱告的內容,除了認罪外,更看見他認識神的整個計劃,他知道前因後果,知道為何會有被擄、又有被擄歸回的原因。他知道人的罪,也知道神的恩典,因此,他為人的罪認罪悔改,也為神的恩典大大感恩。

當一個人與神親近,知道神的性情,知道神做事的原則,也知道人的軟弱時,他的禱告,才是貼近神的心的禱告,才是滿足神的心的禱告。神做了不少的事在猶大人的中間,但猶大人沒有幾人明白神的心,這是令神傷心的。人做自己的事,不理會神所做的事;人沒有屬靈的眼,看不到神的作為及神的計劃。然而,但以理是從神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地領出來開始看的(15)。他把神的作為數算出來,包括領他們出埃及,包括差遣先知向他們說話(6);從這些作為中就知道神的心意、神的計劃。他一方面知道神的計劃,另一方面也看到人的敗壞,不能滿足神的心;於是他的禱告就為此而認罪。他自己雖然與他列祖的作為無關,但他既是猶大人的一分子,他就有責任為此而認罪。他的認罪是擔代的禱告,目的除了求神赦免罪惡外,更是為了滿足神的心。這裡有一個人,了解神的心、深知道神的作為;他所獻上的禱告,必能滿足神的心。

但以理的禱告,與我們一般的禱告是不同的。我們的禱告,比較上是不太理會神的感受,只顧自己的益處的。我們也不太了解神的旨意,神的計劃,只顧我們自己的計劃的。若我們的計劃不能滿足時,我們就會埋怨神,就想神把我們要作的計劃滿足之。我們是想求自己的滿足,但以理卻是想求神的滿足,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目標。今天我們的禱告,是否可以學但以理,一個完全無己、只以神的滿足為主的禱告呢?他自己沒有牽涉到先祖的罪,但他的認罪是發自內心的;他沒有埋怨神,只有感謝神的恩典,就滿足神的心。他看見了七十年後的施恩,就知道他們欠神一個感恩:神在猶大人身上,做了這麼多的事,給了他們這麼多恩典,仍沒有幾人懂得感恩;這就是但以理要補足的地方。今天神做了很多事在我們身上,給了我們很多恩典,我們是以為理所當然的嗎?我們以為是我們的功勞嗎?我們曉得回到神的面前感恩嗎?這是值得我們反省的。

但以理不只是有神給的異象,那代表神即時的說話;他雖然有這大恩賜及能力,但他沒有忽視耶利米先知的話,那就是神的話。原來他不只是重視聖靈即時的啟示,他對先知的話就是神的話,亦同樣重視的。今天有些人以為他被聖靈充滿,隨時可以聽到聖靈的話,或許就會忽視聖經的話;那是不完全的。但以理自己是先知,而且或許算是「大」先知之一。然而,他沒有忽視神藉別的先知說的話;他不是惟我獨尊的人,他是一個謙卑的人。他知道神的旨意後,就以禱告迎合神的旨意,讓神的旨意更容易順暢地進行。原來他的禱告是配合神的作為而出來的,因為他懂得神的心意,就把猶大人沒有做的事完成,就是認罪及感恩;於是神的旨意就順利完成。神找到一個人,可以滿足神的心,可以配合神的旨意而行事的,這就是但以理。因著但以理的謙卑、認罪、感恩,就滿足神的心;神就把祂更長遠的旨意,啟示出來。那就是不只是七十年,而且是七十個七年的事,也都啟示出來(24)。這是因為神找到一個合乎神所用的器皿,就把神的心意都啟示出來。我們是否可以是神的器皿,把神的心意都能說出來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