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約廿一15-25

 20220410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約廿一15-25

他們吃了早飯,耶穌才開始呼召彼得(15);這代表耶穌是先供應我們的飲食,注意我們所需後,才會呼召我們的。這是一項保證,耶穌先把屬靈的生命、把平安、把聖靈、把屬靈的權柄等,先給了他們(廿19-23),讓他們有了屬靈的裝備後,才呼召他們的。不只屬靈的需要,耶穌也知道我們會顧念屬世的飲食,祂也都先給了我們,然後才呼召我們的。原來神是為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切,只要我們肯踏上神為我們預備好的道路,就不會有問題的。這是神已經鋪好了一條道路,才讓我們行上去的。雖然似乎是一條十字架的道路(19),但第一,主已經鋪好路,是容易走上去的,是甘心樂意、喜樂地走上去的。第二,不只是十字架的死亡,而且是一條得生命的復活之路。我們要看見的,不是死亡,乃是死亡後的復活。

就如十二探子窺探迦南地時(民十三、十四),雖然他們都看見這地是流奶與蜜之地,但他們卻看見了亞納族的巨人。這是一方面是恩典(流奶與蜜之地),另外也有一個十字架擺在前面。十個探子中,就只是看見十字架的死亡,惟有迦勒率先說話,他看見的不是死亡,乃是復活,乃是神的同在,神的恩典。神若要我們走上一條十字架的道路,祂一定先預備好一切的。同時,祂也會與我們同在,讓我們不是看見死亡,乃是看見復活的。這是神的原則,也是我們要相信的;否則我們就走不了屬靈的道路的。

耶穌三次的呼召彼得,每次的呼召,都是包括了生命的呼召、及使命的呼召。生命是要他愛耶穌,因為耶穌愛我們是肯定的,是不會改變的。然而,耶穌要呼召我們愛祂,這就是屬靈的生命,對耶穌愛的回應。耶穌愛我們是無可爭議的,但我們是否對主的愛有回應呢?彼得不是不想愛主,但人是沒有力量愛主的;他雖然想與耶穌同死(十三37),但他還是三次不認主的。因此,當耶穌三次問彼得時,他這時的回答,全都加上一句「你知道」我愛你,以及「你是無所不知的,你知道我愛你」。這時的彼得,不敢自誇,以為靠己就可以愛主,他懂得把自己交在主手中。原來我們的愛,也是主所給的。我們是沒有力量自己去愛主的,惟有謙卑在主的面前,求祂不斷的幫助我們,才可以愛主、甚至可以為主捨命的。若不能愛主的人,是不會為主捨命的;不只不會為主捨命,而且不會事奉主的。原來主呼召我們要事奉主、要愛主,這種愛是要捨命的愛,才可以事奉主的。原來事奉主與愛主,兩者是連在一起的。我們不能不愛主,卻可以事奉主的;而且神要求的愛,是捨命的愛呢!雖然不一定都要捨命,就如約翰就不要他殉道而死(22),但我們卻一定都要預備可以為主捨命的愛。

當耶穌呼召彼得愛祂時,這就表示神會把愛的力量加給他,這呼召就代表是恩典,而不是不能達成的任務呢!主呼召彼得愛主,是讓他甘願的,不是強逼的,是問他願不願意的。這與下面的使命不同,使命是直接用命令式的吩咐,是必須接受的。然而,若我們肯愛主,主就會把愛主的力量加給我們的;也就是說,若我們的自由意志願意愛主,就可以倚靠主而愛祂的。

耶穌這三次的問答,前兩次用「捨命的愛」來問彼得,最後一次用「朋友的愛」問彼得,都是有不同的意義的。三次的重點,第一次是要彼得用信心仰望神,用信心去愛主,不必顧慮飲食的問題。第二次是要彼得用盼望來愛主,因為有永恆的盼望,就可以為主捨命。第三次是以朋友的愛來愛主,因為從今以後,主把我們當作朋友(十五15),我們就可以用愛與主相交。因此,三次的呼召,是告訴彼得及啟示彼得,要用信心、盼望、及愛心去發展與耶穌的愛。這就是在不同的領域上,都能全方位的愛主。

當耶穌問彼得是否愛主,彼得回答願意後,主就托付他使命,那就是牧養及餵養的使命。教會中有小羊、有壯羊、也有老的羊。小羊是要他們長大,故此就要用餵養的方法,因為牠們小不更事,就要用餵的。壯的羊就不必餵,因為牠們長大了,但這時就要牧養。牧養是帶領牠們走前面的路,讓牠們有屬靈的經歷,讓牠們不只長大,而且強壯,可以承擔大事。至於老的羊,還是要餵養,因為牠們年老力衰,不能自己吃食,就要回復當初年幼時的餵食。這三個階段,同樣需要信心、盼望及愛心去餵養及牧養的。對小羊而言,是相信他們會長大;對壯羊而言,是盼望他們可以成為日後的領導者。對老羊而言,則應以愛心扶持他們,是不求回報的愛心,因為牠們已老邁,就幫助他們安享晚年。

原來生命是相對於使命的,當我們用信心愛主,相信神會供應、會預備一切時,我們的使命,就有信心餵養小羊。當我們用盼望去愛主時,我們就會對壯羊牧養,相信他們能成為下一代的接棒者。當我們用相交之愛去愛主時,我們就可以對老年的人,不求回報地用愛心幫助他們走最後一里路。這就是信望愛三者,所表現出來的愛,是在生命及使命上的表現。

當耶穌對彼得先有生命的呼召後,再給他使命的吩咐,這就代表原來我們的使命,是要用生命來完成的。而生命的內容,就是愛的內容;因此,使命的完成,是要用愛來完成的。生命的主要內容,就是愛,離了愛,就不能成就任何事的。離了愛,就沒有辦法成全使命。同時,離了愛,就會敗壞使命的。因此,這就是耶穌為何要對彼得先有生命的呼召,再有對應式的使命呼召。每一次的愛的呼召,都是對應式的使命呼召的。若前面是以信心愛主,那接下來的,就以信心餵養小羊;若前面是以盼望愛主,那接下來的,就以盼望牧養壯羊。若前面是以愛心愛主,那接下來的就以愛心餵養老的羊。這代表你有多少的愛心,就可以有多少的事奉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
主給每一個人的使命都有相同的,也有不同的(22)。相同的是都要有生命及使命,生命要愛主,使命要用愛完成福音的使命。然而,每一個人生命的結局都不同,都在神的計劃中。我們不必看其他人怎樣走,只要看主要我們如何走。有些人是早早殉道,有些人是活到快一百歲,這都是不同的。重要的不是我們的生命長短,乃是我們對主的心,是否有愛,對使命是否用愛來完成,這才是重要的。

 (25)我們的容器,是不夠盛載主的恩典的,就如彼得的魚網,本不夠盛載153條魚的;只是神的恩典,讓網沒有破而已(11)。世界所預備的器皿,都是不夠裝主的恩典的;因為主所行的事,就是恩典的事,這些恩典的事,若用全世界的器皿,都是裝不下的。這就是主的豐富,是我們所不能想像的。約翰福音沒有說到主的升天,因為主是從天降下,仍舊在天的人子(約三13),祂還是在天的。此外,因為聖靈要永遠與我們同在,那就取代耶穌的同在,就等同耶穌仍在地上的實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