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28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撒上十七31-54

 20240728 dimanche 撒上十七31-54

經過了四十天之久,以色列人中沒有一個人敢出來應戰,因為他們沒有一個人在說話中,能說出神的名字,把神加入去這場戰爭中。直到大衛出現,他才說出神的名字(26);之前的人的說話,無論是非利士人說的話(10),與以色列人說的話(25),都沒有把耶和華的名字說出來的。然而當大衛出現,以及聽了以色列人的話後,他就把耶和華的名加入去(比較2526),可見大衛的觀念,與以色列人的觀念是不同的。大衛看得見以色列人是有神的,是永活的神的軍隊,而不是一般的軍隊而已。因著大衛有屬靈的眼,看見屬靈的實況,他就把這場戰爭扭轉過來,這就是戰爭的真正轉捩點。

原來還不需要等到戰爭開始,當大衛說出不一樣的話來時(26),就已經分出勝負了:當以色列人沒有把神加入時,四十天之久他們是不敢出去迎戰的。但當大衛把耶和華加入後,勝利就已經開始了。因此,問題就這麼簡單,當歌利亞站在以色列人的面前時,就像一座大山一樣,用人的方法是不能挪開的。因為就著以色列人的力量,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歌利亞;即使掃羅高人一個頭,也比不上歌利亞的身高的。然而,當一個人靠著耶和華而有從神來的信心時,即使是再高的大山,還是可以挪開的;但不是人的力量可以挪開,而是神的力量把它挪開的。這個從失敗到勝利的轉變,原來是當大衛在聽了以色列人的話後,把神加入去以色列人的話中時,勝利的凱歌就已經可以奏起了。這就告訴我們,當我們遇到難處時,真正解決的辦法,不是屬世的辦法,乃是屬靈的辦法;我們若能把萬事交在神的手中,勝利是屬於我們的。

大衛被引見到掃羅面前(31),掃羅先是用屬世的眼光去看他,覺得他年紀太輕,不能出去作戰(33);這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,是世界的道理。然而大衛雖然沒有受過軍事的訓練,神給他的訓練是另一種訓練,是屬靈的訓練(34-37)。這怎麼說呢?牧羊是大衛的生活(34),在這生活中,神讓他經歷到神跡的恩典,讓他知道靠神就可以有神跡出現。獅子與熊是一般人不能勝過的,能夠把獅子及熊打死,不是大衛的能力,而是神的幫助,是神跡的出現。大衛可以從他的日常生活中,看見背後神的手的幫助,於是他就知道神是與他同在的。他又知道若神與他同在,他就會有神跡;而他能得勝獅子及熊,不是因為他的力量,乃是因為神的力量。他可以從日常生活中,看到神的手在他身上的恩典,這就是他的屬靈訓練,是比屬世的軍事訓練更有用的。

當掃羅聽到大衛倚靠神的經歷,並且大衛把他的經歷的結論說出來:就是這一切是神的恩典,是神的保護;再加上大衛把神的名說出來後(37),就使掃羅也想到神,也把耶和華的名字說出來(37);可見大衛的經歷及說話,確是把掃羅的觀念扭轉,開了掃羅的眼界的。於是掃羅就答應大衛的要求,同意讓他出去。然而掃羅雖然同意大衛出去,也知道神與大衛同在,他還是想用人的方法,去武裝起大衛來:他要把他的軍裝給他穿,讓他得到保護,免受敵人的殺害。然而屬世的軍裝,大衛是不適應的,因為穿上後反而不能行動,沒有行動的自由,就不能攻擊敵人(39)。原來屬世的東西,看起來是保護,卻是不能殺敵的,因為如此反會使大衛不能走動,是沒有攻敵的作用的。

因此,大衛要的保護,不是屬世的保護,乃是從神來的保護。他出去作戰,是把生命交給神,有神的保護,是最安全的。同時,神給他的軍裝,不只可以保護他,而且更可以攻擊敵人的。因此,穿戴神給的軍裝,是最安全及最能殺敵的。然而,一般人是看不到的,只看到屬世的裝備,屬世的方法,那是有副作用的。若一個屬靈的人,穿上屬世的軍裝,他是連行走都不能的。屬靈的戰爭,要用屬靈軍裝,而不是穿上屬世的軍裝的。

因此,大衛沒有穿屬世的軍裝,卻穿上無形的屬靈軍裝,那是別人看不到,只有大衛憑信心穿上去迎敵的。不只是穿上屬靈的軍裝,他還要預備攻擊敵人的石子,而他把五塊光滑的石子裝在口袋裡(40),這就是他的武器。每一個步驟都是有意義的,例如他要挑選的是光滑的石子,而不是尖銳的石頭;因為若是尖銳的石頭,還未殺敵前就可能把他的機弦弄破,就沒有辦法殺敵。而光滑的石子之所以可以被人使用,是因為它已經過磨練,就可以被神使用。彼得說我們基督徒來到主面前,就像活石,是可以被建造成為靈宮的(彼前二5)。若一塊石頭是尖的,代表還未被神雕削過,是不能被神使用的。

同時,為何他要挑五塊呢?不是一塊就可以把敵人打倒嗎?一塊是神的恩典,是神的工作,但我們從人的立場來看,是要有人的預備;我們要有足夠的預備,讓神可以自由使用我們。雖然神會用神跡幫助我們,但我們仍要站在人的角度上,有足夠的預備;就可以隨時被神使用。神若給我們諸般的恩賜,我們被神使用的機會就多。因此,雖然神可以只用一塊石頭,就可以把敵人殺敗;但我們預備更多的恩賜時,神就可以更容易使用我們的。

此外,大衛不用屬世的刀,因為用刀是要埋身攻擊敵人才可以殺死敵人的;而用甩石的方法,就不必近身即可以殺敵。這也是神給大衛的方法,這種方法不只可以殺敵,原來還隱藏著保護大衛,免被歌利亞埋身把他殺死呢!同時,對於高大的歌利亞而言,這石剛好落在他的額頭上,這代表甚麼意義呢?若他長得矮小一點,那石頭就從他頭頂飛過,他就不會被石頭擊中;當然這只是從人的角度去看,但也代表他的屬世優點,卻成為他死亡的原因呢!還有一點也是他的高大引起死亡的:因著他長得高大,而幫他拿盾牌的人應是比他矮的(7),那這塊打在他額頭上的小石頭,拿盾牌的人是沒有辦法擋下去的。因為他沒有歌利亞的高,他的盾牌是沒法擋到歌利亞的額頭的。

原來這一切都是神的設計,從頭到尾都是神作導演,然而,為何四十天沒有人敢配合神,演活這場戲呢?神已經把劇本寫好,就欠一個主角出場,去完成神導演的這場戲,我們可以成為神導演的戲中之主角嗎?


2024年7月21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撒上十三16~十四23

 20240721 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撒上十三16~十四23

撒上十三16-23

當撒母耳宣告了掃羅的問題後,撒母耳並沒有教導掃羅如何應付非利士人;似乎只是任由他失敗的感覺。這時聖經描寫了以色列人的貧乏,他們連像樣的兵器都沒有(22),如何打仗呢?可見掃羅發起的這場戰爭,似乎是沒有勝算的希望的。他們境內連一個鐵匠都沒有,就不會有刀劍或是槍矛的(19)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從人的角度來看,是不可能打仗的,掃羅靠甚麼而打呢?

當一個人沒有的時候,他就應是學習倚靠耶和華的時候,本來掃羅以為可以倚靠撒母耳;但撒母耳來到後,只是宣布他的王位被廢,只是說出他的罪行而已,沒有給他幫助。這時應是掃羅學習倚靠神的時候,然而,他還是不會倚靠神;最後是他的兒子出來,完全倚靠神,把這個不可能得勝的仗打完,而且是可以大勝非利士人的。這就證明一點,得勝不是在乎兵器的多少,而是在乎是否有耶和華的幫助。這是掃羅學不到的功課,但他兒子約拿單學到了。可惜的是掃羅看到了活的見證,仍然不會學習過倚靠神的生活;這是掃羅的問題,是很可憐的,我們也會如此嗎?

第十二章1-23

當眾人看似沒有辦法得救的時候,神還是憐憫以色列人,祂自己作了一件事,就是找到一個合神心意的人,讓他把神的恩典帶到全以色列人中。在掃羅不會倚靠神,而且還發動了這場戰爭後,神卻找到一個願意倚靠祂的人,就是掃羅的兒子約拿單。神感動約拿單,他與拿他兵器的僕人,一同過到非利士人的駐軍那裡去(1),就開始了得勝的第一步。為何約拿單會這樣做呢?在戰爭的兵法上,是沒有可能兩個人去送死的。第一,他只是兩個人,同時,他們的兵器比不上敵人的兵器。無論是人數、是兵器,都是與非利士人差太多的。第二,他們不是用偷襲的方法,若用偷襲的方法,或許可以僥倖得勝。他們卻是故意把自己的身份及地點暴露,讓非利士人知道他們已經來到(8)。這樣的作戰,完全只是兒戲而已,怎會可能得勝呢?

為何約拿單敢如此做呢?我們好像沒有看到神有對他說話,若是神叫他如此做的,他去做是沒有問題的。但聖經沒有說是神叫他的,那他為何如此做,而結果神還是幫助他,藉他的手去拯救了以色列人呢(23)?因著他這一個動作的開始,一個小小的動作,就可以拯救了這次看起來必然失敗的戰爭,這是不容易的一個動作呢!原來神找到了一個人,這人是與神有好的關係的,是與掃羅不一樣的人。他對神是充滿信心的,他願意開始這個危險的動作,是因為他以神的榮耀為主,他站在神的一邊,這怎麼說呢?他說了一句話,就是「我們過到這些未受割禮的人的駐軍那裡去,也許耶和華會為我們動工,因為不論人多或人少,都不能妨礙耶和華施行拯救(6)」。

他說的這句話,第一是看不慣那些不相信真神的人,竟然要來攻擊耶和華的子民,這是有虧神的榮耀的。第二他看到的不是自己的人數或是兵器,乃是耶和華的能力。他相信只要神出手,那有沒有兵器都不是重要的因素,因為耶和華出手就必然會得勝的。第三,他說也許耶和華會為我們動手,這代表可能是他憑信心,而把神從天上請下來;是他主動開始第一步,而深信神會跟著他開始神的第一步的。

一般而言,我們行事為人,是跟著神的旨意而行的。就是神有說話,我們就照著神的說話而行,那這一次約拿單是因為神的話語,就開始行動的嗎?好像不是這樣的,因為他說的話中,是說「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」。這似乎是說他是希望神幫助他得勝,而不是相信神一定會幫助他。若他是聽到神的話而行,他應有信心說:因為是神叫我行的,故此我們必然會得勝。然而他不是這樣說,乃是說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,那就暗示這次的發動,是約拿單憑信心開始的。而因著他的信心,他就把神的能力從天上拉下來,讓他可以在沒有條件得勝下,還是可以得勝了。

一般而言,不正常的基督徒,是不會留心神的聲音,只是按自己的心意而行事的;掃羅就是這樣的人,只是按他的想法去行事而已。但有生命的基督徒,是會聽到神的聲音,並且會按神的指示而行事的;這是正常有生命的基督徒,會有如此的表現的。但還有一種大信心的基督徒,他與神的關係是密切的,他可以因著相信神,而發動一些他認為合乎神心意的行動,而神也會跟著他的行動而行的。約拿單就是這樣的人,他知道神討厭非利士人,神是一定要擊敗這些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的;神要找到可用的人,而約拿單願意成為這樣的人,可以被神使用。這是他深深明白神的心意後,作出的舉動;而這個舉動,的確把神的恩典引發出來,就在不可能得勝的情況下,他們得勝了;這是因為神出手之故。而能夠引發神的出手,掃羅是不行的,只有與神親近的約拿單,才可以如此行。而掃羅或許也希望神出手幫助他,但他想到的辦法,卻是把約櫃抬出來(18)。這個辦法是不能因而強迫神出來的,以前已經有過失敗的例子,也是對付非利士人時,把約櫃抬出來,結果約櫃就被擄了(1-10)。然而,掃羅還是學不到功課,以為抬約櫃就可以有神的同在;但這不是真正的辦法。

那神怎樣可以出來,與人同在呢?就是約拿單的方法。約拿單似乎也有一點迫神出來的味道,但他的方法是謙卑加上信心,是按著神一般的原則而為的。於是神就樂意出手,去幫助他完成他的任務。原來當我們了解神的心意,並且從神得到信心時,神是可以讓我們先發動,然後神會跟著我們行的。例如但以理就是這樣,他拒絕尼布甲尼撒王的膳食(但一8),情願行在神的律例中。這時他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去行的,因著他是按神的原則行事,神就從天上出手幫助他;讓他不只不會死亡,反而成為活出神跡的見證呢!

同樣地,在約翰福音第二章中,當馬利亞告訴耶穌,「他們沒有酒了」之時,耶穌卻回答說:我的時候還沒有到!這不是耶穌明明拒絕了馬利亞嗎?然而馬利亞卻還是對僕人說:祂告訴你們甚麼,你們就作甚麼!這不是明顯違背耶穌的話嗎?她不是違背耶穌的話,乃是明白耶穌更深層的話中的意思,她就發動了第一步,讓耶穌可以行出第二步。這都是由人發動,而神跟著人去行的例子,這是與神很親密的人,才可以做的事。

但以理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,這是為了遵守神的吩咐,而把命擺上去的;因此,神就不得不出手,而約拿單呢?他也是為了消滅這些未受割禮、不被神喜悅的非利士人,他也是把命擺上去的。因為他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(8),若神不出手,他是沒有命的。因此,他的這種信心,不是普通的信心,乃是捨命的信心,如但以理一樣的信心。今天我們有的信心,會是捨命的信心嗎?或許只是求一些事情的信心,是可有可無的信心而已;若我們行在神的旨意中而出來捨命的信心,那才是寶貴的。

約拿單不只自己有信心,他還可以找到一個同心的同工,就是那個拿兵器的人。當約拿單對他說話,要他一同到非利士人那邊去時,這換一句話來說,就是要他的命的呢!然而,這個拿兵器的人,卻可以與約單同心(7),這是不簡單的。自己有信心已經不容易了,能夠找到另一個人與你一樣有信心、與你同心、一同願意犧牲性命的跟隨,是更難的。然而約拿單找到了這個人,他為何可以找得到呢?聖經也沒有說出原因,我們想可能的原因,一是他本來就有這樣的信心,因此約拿單一找就可以找到。二是他是受約拿單的大信心影響,因而也有信心。三是或許兩者都有,於是信心就互相影響,使他們兩人一同憑信心到非利士人那裡,就取得勝利而回。

其次就是掃羅的表現,他是倚靠屬世的能力的,然而在屬世方面,他只有六百人(2);因此,他是不可能得勝的。那他怎麼辦呢?他想到的方法,似乎也是要神幫忙,故此他就對亞希亞說,要將的約櫃抬來(18)。然而,要請出耶和華,不是用抬約櫃的方法,乃是要用約拿單的方法。他不會用屬靈的方法去做屬靈的事,只會用屬世的方法,去做屬靈的事,於是他就不會成功的。同時,他也是看環境決定如何行事的人;當環境不是很好時,他就想把約櫃抬出來(18);但當環境變得愈來愈好時,他就覺得不必抬約櫃了(19)。一個看環境而行事,不是尋求神的旨意的人,是不懂屬靈的法則,只是行在屬世的原則下,是不會有真正的成功的。



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撒上九1-17

 20240714 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撒上九1-17

這一章把以色列人將來的第一個王的家族,及他個人的性格,藉著他所經歷的一件事描寫出來。他是便雅憫人,名叫掃羅(1-2),神藉著他家走失了幾頭母驢,把掃羅從便雅憫帶到撒母耳前面,讓撒母耳把他膏立為王。這表示神親自揀選的人,他是躲不過撒母耳的;雖然他不太認識撒母耳(6),但神還是會把他帶到撒母耳的跟前的。因著聖經在這裡,描寫了一段掃羅的經歷後,我們就大概知道掃羅是一個怎樣的人了。

掃羅有一些特質,他是年輕英俊,在以色列人中沒有一個能比他更英俊的;他比別人高出一個頭(2),這是屬世的條件,令人容易接納他作王。他也是願意聽他父親的話的、是一個孝順的人:雖然只有幾頭母驢走失,但當父親命他去尋找時,他就與僕人動身;從便雅憫地走到以法蓮山地,又走遍沙利沙地去找。這代表他不辭勞苦,也是順服他的父親的。同時,當他找了一段時間,也找不著驢時,他就想到父親的掛心,覺得應該回家去了(5)。這時他認為情願犧牲母驢,也不要令父親擔心,這代表他會站在別人立場去想,會想到別人的需要,而不是自己的需要而已。

因此,從整件事情來看,掃羅在屬世方面的表現,算是不錯的;他是年輕貌美的人,同時又比別人高出一個頭,這都是好的條件。然而,這只是屬世的優點,那他屬靈方面呢?是否也有不錯的優點呢?在這整件事情中,我們看見的是他很努力地找驢,這代表他能盡責任,是不錯的。然而,他最後還是徒勞無功,他用人工的方法,只能靠碰運氣才可以找得到;因為這就如大海撈針一樣,是不容易找到的。在整個尋找的過程中,他確是做足功夫,但卻沒有問一下別人,希望能找到線索,他就更容易找得到。同時,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想到要問先知,沒有想到要求問神;似乎他只懂人的方法,不懂神的方法。這就是外邦人作事的方式,因著外邦人沒有神,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,這是會事倍功半,無功而返的。

同時,撒母耳這位先知,是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的(20);但這個眾人都知道的先知,掃羅卻似乎不太知道,他的僕人比他更清楚,也知道要尋找撒母耳(6)。由此可見他對屬靈的事是不敏感的,第一他不會主動想到要求問神或是神的先知,第二他不知道國中有一位神賜下的先知;可見他對神的認識是膚淺的。還有一點,他不知道求問神是神給的恩典,他是覺得要用屬世的方法,才可以得到神的回答的。這是因為他覺得要送一些禮物,才可以找到神人,才可以求問他的(7)。這是用屬世的方法,去做屬靈的事,因為屬世的人,是用送禮物的方法,去得到別人的答應的。但屬靈的路卻不是這樣的,這是不明白屬靈的路的人,才會如此行的。

掃羅是有外形的俊美,這是神的恩賜,但不能以外表的俊美為滿足,還要繼續在屬靈上求「俊美」,這才是他要做的事。聖經中描寫外表俊美的人有不少,例如摩西(出二2)、以斯帖(斯二7)、但以理及其三友(但一3-6)、大衛等(撒上十七42)。然而,上述的這些人,不只是屬世的容貌俊美,而且他們屬靈上也是「俊美」的呢!外面的容貌俊美,是神給的恩典,是「天生」的、不必人努力就可以得到的。然而,當我們得到這外面的恩典時,就更要努力追求神,以得到屬靈的「俊美」,這才是我們的責任。神既賜下容貌俊美給掃羅,他就應把握這恩典,要恩上加恩、更進一步,加上屬靈的俊美,如此才是完全的。就如上述的人物中,無論是摩西、是大衛、是但以理及其三友,是以斯帖;他們都是從屬世的容貌俊美,達到屬靈的俊美的。他們就沒有辜負神給的初步恩典,這初步恩典是必需的,否則就沒有下一步。然而,當我們得到這必需的恩典後,就更要存感恩的心,繼續靠神的恩典追求神,以得到屬靈的俊美為目標,這才是我們該做的事。可惜掃羅在屬靈的生命上,看不出有甚麼特別之處,這就是他的弱點。

掃羅是認不出撒母耳的,他不只認不出,似乎他連聽也未聽過有撒母耳的存在。當神把一個如此忠心的先知放在以色列人中間時,他竟然懵然不知,失去這麼重要的資源,忽略了神的恩典,這是不應該的。神賜給他屬世的俊美,他不會繼續追求屬靈的俊美;神賜給他們一個先知,他不懂得去尋求神的話語,只是按他的方法去活,這就失去神給的更大的福了。今天我們呢?是否知道要尋求屬靈的俊美,要尋求神的話語、按神的話語而走我們前面的路呢?

掃羅不認識撒母耳,是不應該的,因為撒母耳是當時的「名人」,應是眾人皆知的。反之,撒母耳會認識掃羅嗎?掃羅不是甚麼大人物,撒母耳不認識他是合理的。然而,反而撒母耳因著神的啟示,就知道掃羅是神要膏立的人。因此,掃羅不認識撒母耳,是因為他不注意屬靈的事,也聽不到神的啟示;但撒母耳認得掃羅,是因為有神的話的啟示,就清楚他要做的事是甚麼。今天同樣地,若我們沒有神的話,我們的生活就只能像掃羅找驢一樣,只是如盲頭蒼蠅一樣,付出勞力卻得不到甚麼的。若掃羅懂得求問神,他就知道原來這驢早就已經找到呢(20)。若我們沒有神的話,就只是白忙一頓,耗費時間、精力而已。一個有神的人與沒有神的人,其差別是何等的大呢!

我們要問的是,既然掃羅沒有甚麼靈性,為何神還要選他呢?原來神要給人的禮物,是按人是否配得這禮物而決定的。這時的以色列民,他們的屬靈程度,只能配得如掃羅這樣的人而已,神就只能給他們這樣的人。神給一個高過眾人一個頭的掃羅,正是他們覺得可以接受的;因為他們只能從屬世的角度看事,神就只能揀選一個屬世算是可以的人給他們。您的程度是甚麼,神就給您甚麼,您在甚麼的地步上追求,神就按您這時的地步給您甚麼的!

此外,神給他們掃羅,也是要他們學功課,讓他們經歷一個屬血氣的人作王後,就發現會有問題的。當他們經歷過屬血氣的人的統治後,就可以比較出屬靈的大衛統治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因此,神讓掃羅先作王,是肉體的在先,屬靈的在後,也是讓人學屬靈功課的一個方法。



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撒上四

 20240707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撒上四

這一章的結局是悲慘的,因為神的約櫃被擄走,而且神的榮耀已經離開了以色列(23)。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?神為何讓祂的約櫃被搶去、又為何讓祂的榮耀離開以色列呢?不是神的問題,是以色列人的問題,是他們不行在神的道中;以為有一些宗教的儀式,把約櫃抬出去作戰,神就一定與他們同在,就一定會得勝。他們是有撒母耳的話的(1,新譯本),而撒母耳是有神的話的(21);但他們忽略了尋求耶和華,也不想聽神的話,就自作主張,把約櫃抬出來(3),就被搶去了。雖然有撒母耳,但撒母耳的名字只提到一下(1,新譯本),就不再出現。這表示他們沒有想到要求問先知,只會自己亂出主意(3),於是就慘敗於非利士人的手中。

這事發生在非利士人與以色列的戰爭中(1),在士師時代,以色列人時常被外敵欺負,這些戰爭是時常發生的。在這章的第一次戰爭中,以色列人失敗了,死了約四千人(2),以色列人如何反應呢?他們不會反省、不會檢討自己的問題,卻把責任推給耶和華,覺得這是耶和華的錯(3),而不知道是因為他們沒有尋求耶和華的幫助。他們有撒母耳為先知(20),卻不求問先知以得到神的指示,乃自作主張用最便宜的方法,就是把神的約櫃抬出去,以為如此就可以戰勝敵人。卻不知道這第二次抬出約櫃的戰爭,反而死得更多人,有三萬人死了(10)、且約櫃也被擄去呢(11)

以色列人有約櫃是神給的恩典,但他們卻不尊重神的約櫃,以為把約櫃抬出去,神就被迫要與他們同在,那戰爭就必然得勝。他們不知道神同在的條件是甚麼,他們是應該來到神的面前悔改,反省自己的罪,求神赦免;如此才可以得到神的恩典,才可以幫助他們爭戰的。他們有撒母耳作先知,也有神的約櫃,但他們卻把這些恩典都糟蹋了;因為他們有的只是宗教,而沒有與神建立好的關係。他們是表面的有神,但實際上他們的行事為人是沒有神的;他們有的只是宗教的空殼子,卻沒有屬靈的生命。他們把神的約櫃抬出去,目的是強逼神要與他們同在、與他們爭戰,這都是人的想法;不只不會得到神的同在,反而受到神的懲罰,讓他們死亡的人增加,以利的兩個兒子也死了,神的約櫃也被擄去。這是神對他們的懲罰,因為他們不會按神的旨意走屬靈的路,只會用屬世的方法去走屬靈的路,必然走向敗亡之路。

約櫃的存在,是神給他們的恩典,讓他們不要忘記神是他們的神;然而他們卻以為把約櫃抬出去,就可以威脅神的參與。他們是自以為神,用抬出約櫃的方法,來命令神與他們一同作戰;於是就遭到神的懲罰,神也不顧惜祂的約櫃,目的是給以色列人一個教訓。神需要的不是表面的宗教儀式,乃是心靈的敬拜,但以色列人在這些要求上,完全是歸零的。他們是表面有神的民族,實際上是各人任意而行,不理神的想法而自以為是的。他們失敗後沒有求問神、沒有檢討失敗的原因,只把原因歸咎於神(3);他們只是利用神,而不是尊重神的。他們只是凌駕於神之上,把神作為他們利用的僕人而已。

約櫃抬出去後,他們是大聲歡呼的(5),因為他們以為這次是必勝無疑的。然而約櫃的出現,不是神的出現,也不是神的同在;他們得到屬靈的外表,但得不到神的同在。他們的歡呼只是假復興的跡象,而不是真的復興。真的復興是神的同在,而不是約櫃的同在。今天我們知道甚麼是真的復興嗎?我們尋求的是神的同在,還是屬神的事物、宗教的外殼而已呢?我們要分別甚麼是追求神、甚麼是追求屬神的事物,這兩者是不同的。

假的復興反而造成他們死傷更多,因為他們有了約櫃的同在,但沒有神的同在。而約櫃的到來,使以色列人以為復興,卻不是真的復興;反而使非利士人更害怕,而剛強起來(9)。於是約櫃的抬出,不只沒有使以色列人得幫助,反而幫助了非利士人發奮圖強;使以色列人更是慘敗收場呢!我們今天知道甚麼是屬靈的復興嗎?不是外表唱一些復興的歌,或是做一些興奮的宗教的儀式,乃是神真實的同在,才是真的復興。

到底是誰同意約櫃被抬出去的呢?聖經沒有說,但以利應是守候約櫃的重要人物,他為何會答應把約櫃抬出去呢?這方面的真理,他應是知道的,因為從後來他對約櫃的關心(13),就知道他曉得約櫃是不能隨便抬出去的。同時,從他後來聽到約櫃被搶去後,他就跌倒死亡來看(18),知道他是關心神的約櫃的。因為他聽到兒子死了(17),還沒有太震驚,但聽到約櫃被搶後,才跌倒死亡的。這可能他也知道,自己的兒子有一天是會死的,因為神曾告訴過他(34);但他的責任是守住神的約櫃,這方面他做不到,於是就會驚懼而死。

誰同意約櫃被抬的呢?看起來以利應是不會同意的,但可能是他兩個兒子的堅持,而他又沒有能力阻止他們,因而釀成大禍。聖經沒有詳細描寫前因後果,但我們看到當約櫃被抬出去時,以利的兩個兒子是與約櫃一同出去的(4),或許這就暗示,這是兩個兒子同意的。若是這樣,這又再一次證明以利沒法管教好他的兒子,不斷任由他的兒子闖禍,導致神的約櫃被擄,這是可惜的。

這樣看來,以利可以教好撒母耳,卻不能教好他兩個兒子;其中一個原因,不是以利沒有真理,乃是他有親情。由於有親情的阻礙,他的真理就不能無處不通行,乃是受阻於親情的愛、姑息的愛,這是為父母的最大天然缺陷。以利勝不過這天然性情,任由兩個兒子做不應該做的事,以致神的榮耀離開了以色列(22)。表面看起來,神榮耀的離開,是以利兩個兒子的責任,但若歸究原因,以利要負的責任更大。今天我們養育兒子,若不能把神的真理從小就灌輸給他們,則我們不只不能養育出一個神國可用的兒子,還會有機會養育出一個敗壞神國的兒子呢!以利就是這樣的父親,是很可惜的。

讀到這裡,我們發現撒母耳記上描寫的兒子,有撒母耳、有以利兩個兒子何弗尼及非尼哈,還有剛生下來母親、父親、祖父親就死亡的兒子以迦博(21)。這不同的兒子,有何不同的意義呢?撒母耳是哈拿求來的兒子,目的是放在神的國中,讓他可以終生服事神。結果神就大用這個兒子,從他手中膏立了兩個王,其中的大衛王就可以改變敗亡的以色列,讓神的榮耀再次回到以色列中。一個撒母耳就可以完成復興的大業,我們可以栽培出這種神國可用的兒子嗎?

另一種兒子就是何弗尼及非尼哈,是以利縱容他們,使他們任意妄為的兒子。這兩個兒子是敗壞神家的兒子,他們是在神的家服事的人,但他們只顧自己的利益,而用屬靈的服事去得屬世的益處。他們是沒有真理的人,卻是利用神賜的職分,去滿足他們的私慾。這兩個兒子,卻是出於有真理的以利家、出於事奉神的祭司家呢!因此,兒子的教導及管教,是基督徒父母的重要責任:若教得好、管教得宜,則會出來一個撒母耳;若管教不好,則會出來一個何弗尼或非尼哈,就會敗壞神的整個家的。

最後的兒子,就是以迦博,他出生時失去父母,也失去祖父;他雖然生在祭司家,但之後也沒有說到他的事奉事跡。因此,他是一個既不像撒母耳之可以被神大用的兒子,也不像非尼哈及何弗尼的敗壞;他是一個藉藉無名的兒子,是不被記載的兒子。以迦博生下時,人們安慰他的母親,告訴她生下了兒子。生下兒子本是喜樂的事,但因神的約櫃被擄去,公公和丈夫都死了,她卻一點喜樂都沒有,因為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了。她也不稱這兒子為兒子,而只是稱為孩子而已(21)。在一個悲慘的世代中,若沒有神的榮耀,則兒子是沒有盼望的。以迦博出生時,失去父親的教導,就只能成為一個庸碌的人而已。

因此,兒子出生成為父母的責任,若能好好教養管教他,日後可以成為復興神國有用的兒子;若不能好好教養他,就有可能成為神國的敗家子呢!這是作為基督徒父母要知道的觀念,也是父母的重要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