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1124 dimanche 代下十八1-11
這一章一開始,就說到約沙法的財富很多,極有尊榮(1),這是因為他遵守耶和華的道,神就賜福給他的緣故(十七5-6)。然而當他極有尊榮時,他做了一件事,這件事卻不是神所喜悅的(十九2),就是與亞哈結親。亞哈是北國一個極壞的王,他娶了外邦女子西頓王的女兒耶洗別為妻,他是一個殺害先知,又把巴力偶像帶入國中的人(王上十六30-31;十八3-4)。這樣的一個人,約沙法竟把他的兒子約蘭,與耶洗別的女兒亞他利雅成婚(廿一5-6),聖經沒有說他的理由是甚麼!耶洗別的女兒亞他利雅,是後來起來剿滅猶大王室的人(廿二10),若不是神的保守,大衛的燈火就會因而滅絕了(廿二11)。因此,這樣一個愛神的約沙法,他不知不覺就做了一件錯事,就是與亞哈結親;就是這一件事,卻差點把大衛的家毀了呢!
約沙法是不知道這件事的可怕的,因為他的媳婦亞他利雅要起來毀滅猶大的王室時,他已經死了,他是不知道的。結親本來不是很高興很喜樂的事嗎?豈不知這樣的結親,卻是一個最大的後患,而約沙法怎樣也想不到的呢!他為何要與北國的亞哈結親呢?他不是只尋求神、遵行他的誡命、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為嗎(十七4)?為何卻在這件事上,行了愚妄的行為呢?結親本是一件喜事,但與惡名昭彰的亞哈結親,就種下日後的禍患而不自知呢!
聖經沒有解釋為何約沙法會與亞哈結親,若他是一個遵行神的話語,切切尋求神的王,就應該知道亞哈的惡行;他就不能與他結親的。因為結親的結果,就是他所說的:「你我不分彼此,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」(3);這就不是等於同流合污了嗎?聖經沒有解釋他的原因,或許他認為他可以藉著結親而勸服亞哈,讓他可以離棄偶像吧!勸服亞哈離棄偶像應是對的,是好的動機、也可以是他的責任。然而,一定要用結親的方法嗎?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行的,例如他可以用生命來吸引亞哈,如他的父親吸引了不少的以色列人歸降他一樣(十五9)。若想用結親的方法勸服亞哈歸順耶和華,動機是好的,但方法是錯的;因為其中的危險性是大的,他失敗的機會遠大於成功的機會的。結果不是他可以讓亞哈聽他的話,而是他聽了亞哈的話呢!
當亞哈想攻打基列的拉末,而要求他一同去攻打時,他不假思索地就馬上答應了(3)。這樣的答應是對的嗎?他還沒有得到神的啟示之前,他就答應了,這是因為親情的緣故,就勝過神的啟示。雖然事後他覺得應該先求問神(4),而且當他聽了米該雅先知的話後,他應可以判斷,神是不讓亞哈去打仗的。因為若亞哈要打仗,他是會死亡的(16-22);但最後他還是因著親情之故,就與亞哈一同去打這場神說不可以打的仗呢!這時的約沙法,他是有屬靈的判斷力的:因為他聽了四百先知的說話後,他是覺得不對勁,他的靈中覺得他們不是真先知的;因此,他就問亞哈,要求耶和華的先知出來,而不是亞哈養大的假先知出來說話的(6)。
若是約沙法仍有屬靈的判斷力,他應知道米該雅的話是真的,而四百先知的話,雖然他們人多勢眾,但卻是假的。然而,知道了之後,為何約沙法仍然要與亞哈一同出去作戰呢(29)?這就是因為結親之故,就讓親情大於神的話,就把神放在一邊,不以神為首了。這次事件,約沙法因為不聽神的話,卻以親情為重,就幾乎因而死亡;若不是耶和華憐憫他,他就死了(31-32)。因此,想用婚姻的方法,去改變對方,常常是失敗的。不只不能把對方改變,而且還更容易把自己也拖下水,使自己的靈命與對方一同死亡呢!
至於亞哈為何會有這麼多先知呢、他不是把耶和華的先知都殺光了嗎(王上十八4上)?真的先知大都死了,或是被藏在洞中(王上十八4下),剩下的就是被亞哈養的假先知了。因此,這四百先知不是先知,只是代表亞哈的安慰劑(pacebo);是當亞哈有需要時,就問他們的意見,而得到亞哈想要聽的話而已。他們因為善於揣摩亞哈的意思,按亞哈的想法而說出迎合亞哈的吉語,就可以存活至今。因此,這些先知不是說出神的話,而是說出亞哈想聽的話,只是被亞哈養大的假先知而已。
原來亞哈有一群被他養大的先知,成為他的安慰劑,讓他作起事來,好像有先知的話支持,就更會肆無忌憚,讓他安心而已。亞哈要聽的不是真話,乃是吉語(7);當他聽到一些不合他胃口的話時,他就覺得是凶言,他就把之篩檢出去,留下他喜愛的話而已。這就是這四百先知的作用,是幫亞哈取得他想要的吉語而已。今天我們讀聖經時,是要真理呢、還是要好聽的話呢?當聖經的話與我們的思想不符合時,我們是否就用類似四百先知的方法,把這些不想聽的話,用我們的方法把之去除呢?聖經說的都是真話,但常常不是我們想要的吉語,但亞哈想要聽的吉語,原來是導致他死亡的話呢!
我們今天要聽的話是甚麼呢?聖經的真言,是引導我們得生命的,世界的吉語,原來是指引我們一條死路的;這就是亞哈的情況。四百先知說的話,亞哈認為是吉語,是迎合他的胃口的話,但卻是引領他到死亡之處的話。我們讀聖經時,會否只接受我們喜歡的吉語,或是不知不覺把聖經的真理改變一下,以為如此才是吉語,結果是引導我們進入死亡的呢?
亞哈為何會相信這四百先知呢?因為他們是人數眾多,而米該雅只有一個人!世上的人所認為的真理,是眾人都說好的就是真理,這真是對的嗎?真理常常只是少數人知道的,同時,真理只是在聖經中才有,世界是沒有真理的。然而,世界會給我們一個觀念,就是人人都做的事,就是真理。這是一個錯誤的思想,因為聖經說,進入天國的路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著的人也少。真理是小數人找得到的,我們不要以為人人都說的就是真理。亞哈覺得四百先知都說這樣的話,而米該雅只有一人,那當然是接受四百先知的話啊!於是當他接受了假先知的話後,他就步向死亡之路,這是可惜的。而約沙法呢?若不是神的憐憫及恩待,約沙法也會與亞哈一同陪葬的;原來結親在某些情況來說,就等同陪葬呢,這是我們要警惕的地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