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詩廿八

20250706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 詩廿八

這一首詩也是大衛的詩,若與前面兩首詩作比較,三首詩都有不同的背景,都是教導我們如何處在不同的環境中的詩。詩廿六篇是說到大衛遭遇冤屈時的禱告,是告訴我們大衛如何整理冤屈的方法。詩廿七篇則說到大衛遭遇性命交關、遭遇危險時的禱告,是教導我們如何在危急時的處理方法。那詩篇廿八篇的背景又是如何呢?我們在這裡所看到的,第一不是受冤屈之背景,第二也不是性命危急時的背景,乃是一個罪惡的背景(3)。也就是說,這詩既沒有說到被冤枉,也沒有說到性命危急,乃是一個普通的環境。

甚麼是普通的環境呢?普通的環境,就是世界的環境、就是罪惡充滿的環境,是世界所擁有的環境。這時似乎是無風無浪,沒有受冤屈,也沒有性命的危險,是一個平靜的環境。然而所謂平靜的環境,卻並不是無害的,乃是一個罪惡的環境(3-5)。原來這個世界雖然或許無風無浪,或許沒有人逼迫我們,也沒有遭到性命的威脅;當我們以為是安全的環境時,它卻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環境呢!雖然目前似乎平靜,但由於這世界是充滿罪惡的,因此,我們處於這樣的一個環境中,是要作預防的工作的。

耶穌向天父禱告時,曾說到一句話,就是「我不求祢叫他們離開世界,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(約十七15)」。原來我們所處的世界,是一個被惡者盤踞的地方,雖然暫時無風無浪,但不代表它是安全的;這就是這首詩寫作時的背景。那大衛如何應付這樣的環境呢?

雖然目前似乎沒有危險,也沒有逼迫,但因為這世界是有罪人、也有罪惡的存在,大衛就要預防不要被罪惡侵蝕;那大衛怎樣做呢?他的方法就是與神相交,就是親近神,讓神成為他的居所。若第廿七篇是大衛在危急時、他要找避難所,那這一篇是大衛在平時就建立好一個安全的居所;如此他就可以應付一切不同的環境。無論是順境、或是逆境,他都是居住在神的殿中,是與神同在的。如此他的居所就是他的避難所,可以應付一切突然發生的變化的。

今天我們處的環境,或許是沒有逼迫的存在,我們不覺得有即時的危險,於是我們就不覺得要找避難所。然而,我們要知道的是這世界是不會有好環境的:雖然表面或許是平靜,或許沒有逼迫;但因為世界的背後是撒但掌權,若我們不學會平時就與神親近,我們是不能得勝撒但的。因為撒但的攻擊是隨時會出現的,我們若不倚靠神,是沒有辦法可以戰勝撒但的。

同時,世界表面的繁華、表現的五光十色又是另一種誘惑,若我們不是與神同行的人,是很難勝得過這種隱藏的危險的。就如但以理時代一樣,當尼布甲尼撒提供他三年的美食時,這不是很好的環境嗎?若不是與神親近的人,就會欣然接受,沒有考慮到其中的屬靈危機的。然而但以理卻不接受這樣的引誘,他知道這是從撒但來的引誘,就斷然拒絕(但一8);我們可以如此嗎?

因此,這篇詩是教導我們如何應付世界的罪惡,如何可以勝過隱藏的撒但挑戰;方法就是與神相交,不斷地與神親近,住在神的殿中。這就是與神同在、與神同行及與神同心的操練,就是讓神進入我們的生活中,如此才是處於這罪惡環境中、我們要做的事。可惜的是在安逸的環境中,我們察覺不到隱藏的危險,也看不到撒但的作為,於是我們就會走在自己的道路中,不懂得操練與神同行的功課,就容易在世界的引誘中跌倒,這是很可惜的。

大衛是如何與神相交的呢?他是主動向神呼求,並且若得不到神的回應,是不會罷休的(1)。原來不只是在危險中我們需要神,在順境中也是需要神的,因為若這世界的背後是撒但掌權,那我們可以說:世界是沒有順境的。我們要做好預防工作,那就是只有一條路,就是建立與神的關係,就是在神裡面建立一個居所;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,是不能疏忽的。

當大衛向神呼求、準備要與神親近時,他就體會到原來這世界是充滿罪惡的(3-4);同時這些罪人也不關心神的作為,只顧自己們的惡事(5)。因著大衛親近神,他的屬靈眼睛就得以開啟,就看到世界的真面目,那就是罪惡的存在、罪人的可怕;並了解他們所做的,是耶和華所憎惡的(5)。平時當我們用屬世的眼去看這世界時,或許是看到世界的可愛面,但當我們親近神時,就會看到世界的罪惡。不但如此,若一個人愈親近神時,他自己對罪的敏感性也會增加,就知道自己要遠離罪惡,不能和罪人同夥的(3)。原來一個親近神的人,一方面看到這世界的醜惡,另一方面也看到自己的罪,並因而遠離罪惡的環境,這是親近神所產生的結果。

大衛開始時是向神呼求(1),這是人的主動;而當人向神主動呼求時,神是會回應的(6),而大衛就是要等到神的回應,否則他是不會停止向神呼求的。那甚麼是呼求呢?呼求與祈求有甚麼不同呢?祈求是為了達成某件事的成就,而呼求卻是為了得著神自己,為了親近神而向神主動發出的呼聲。通常我們是有事時才會向神祈求,若是沒有特別的事時,人是不會向神祈求的。然而,雖然沒有特別的事,但我們還是要向神呼求的;呼求神的目的不是為了成就某件事,乃是為了得著神自己。

這就是大衛在這裡的禱告,他的禱告不是為了某件事,因為他目前不是處在困苦中。他的呼求乃是為了與神親近,為了與神相交,為了建立一個屬靈的居所,就是得著神自己。我們也應學習大衛的禱告,他不是為了事情而禱告,乃是為了得著神而禱告。他的禱告也不是單向的禱告,乃是得著神回應的禱告(6)。思想我們今天的禱告,大多是為了某些事情的成就而禱告,很少是為了與神親近而禱告的。同時,我們的禱告也大多只是單方面的禱告,沒有與神雙向的交流的。因此,我們要學習大衛的禱告,目的是與神相親,目的是建立平時的居所,使我們在患難臨到時,也可以讓神成為我們的避難所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