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615 dimanche 鴻三
這一章主要是說到尼尼微所受到的報應。因為他們不斷行惡,害過不少的人(19),故此,神就把他們施於別人的惡,歸還到他們的身上。這是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的典型懲罰。神所做的事,都是根據祂的公義及慈愛而做的,神斷不會以有罪的為無罪,但祂也是不輕易發怒的神(一2);因此,祂所做的,都是按人所行的而給予當得的報應的。人種的是甚麼,收的也是甚麼;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待人。未信神的人,雖然沒有神的律法,但神也把良心放在他們心裡,他們是知道律法的(羅二14-15)。因此,神是按尼尼微所做的,報應在他們身上。
神對基督徒更是如此,我們所行所做的,全都記在天上的冊子上,神將來的審判,也是按我們在地上所行的,報應在我們身上的。神希望我們是忠心的管家,為天上的事工努力;因為天上的事,才是永恆的。世界的路,只是一日的虛榮而已,最終是只有一個墳墓。我們在地上所種的,一般有兩個可能的地方收割,一是在地上收割,二是在天上收割。每個人在世上都會種的,有些人是在地上種,其所種的就只能在地上收割。例如在地上努力讀書,就有好的學校可以考上;在地上努力工作,就有好的職位為報酬。然而,這都只是地上的種植,收的也只是地上的果實。有智慧的基督徒,要衡量自己在地上所種的,是在天上收果實呢、還是只能在地上收而已呢!若我們在地上能按神的命令,而為神的國度擺上,這時我們在地上的努力,才可以在天上收割的。
尼尼微是一個殘忍的城市,亞述是一個兇狠的國家,不斷行惡(19)。他們是殘暴的,雖然聖經形容不多,但在歷史上也知道他們是殺人無數,手上沾滿人的血跡的(1)。在2-3節所形容的情景,到底是說到亞述的殘忍呢、還是說到他們被攻擊時的情景呢,似乎是兩者都可以的。因為他們在攻擊別人時,就是這種情景,但在他們被巴比倫滅掉時,同樣也是這樣的情景。這就證明一件事,你是如何待人的,人也必怎樣待你;神是公義的,我們所行的,必然會按各人的行為得報應的。
他們曾把挪亞們滅掉,挪亞們位於尼羅河流域,周圍有水環繞,海是她的屏障,水作她的牆垣(8)。當他們滅掉挪亞們時,他們一定以為自己是強盛的,因為雖然挪亞們有不少的屏障及保護,也有結盟的人(9),但也被亞述滅掉。於是亞述一定覺得自己是戰無不勝,因而引發他的驕傲的。然而,還是同樣的一句話,當他用殘暴的方法對待別人時(10),也將被神用同樣的方法待他們的;神是輕漫不得的。
當亞述不斷的得勝,也不斷地用殘暴的方法對待敵人時,他就結下不少的怨;別人雖然沒有能力打他,但也是很想把他吃掉的(12)。這就是當我們不以愛心待人時,我們增加的是敵人,而不是朋友;當我們增加的敵人愈多時,神的報應有一天是會臨到的。同時,當他覺得自己力量大,以為不怕別人的攻擊時,他就陷入在驕傲的陶醉中,就如酒醉一樣(11)。酒醉的人是沒有判斷能力的,一個以為自己了不起的人,就是酒醉的人。
今天我們每一個人看自己,都是容易把自己看高的;我們看別人的錯是容易的,看自己的錯是難的。我們看自己都是瞎眼的,看不出自己的問題,只是看到別人的問題而已,這是很危險的。尼尼微就是這樣,他們看自己,就是一個永不會失敗的強國;然而,世上不會有永不失敗的國,以及永不會失敗的人的。我們應該謙卑地看自己,也求神給我們屬靈的眼,能看到自己的不足;如此才會懂得倚靠神,不至於陷在自戀的境界中。
一個驕傲的人,就是一個瞎眼的人。若要知道自己是否瞎眼,只要知道自己是否是一個謙卑的人、還是一個驕傲的人就可以。當然這可能要別人來告訴你,才會知道真實的光景的。為何一個驕傲的人,就是一個瞎眼的人呢?因為驕傲的人,就是一個己很大的人;當他的己很大時,一定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的。這就是一個屬靈瞎眼的人,這種人是會失去很多屬靈的福分的。我們應求神給我們一個謙卑的心,並且能看得見我們真實的我,是有多麼的缺乏,如此才可以有長進的機會。因為我們是赤身出於母胎,本就是一無所有的人;我們所有的都是領受的,是沒有可誇口的。能明白這個基本的不變的事實,我們才會謙卑下來,才不會被陶醉於自我酒醉的環境中。
尼尼微的確是強盛的,也是有財寶的,他的領袖多如蝗蟲,他的軍長像一群群的螞蚱(17上)。可惜這都不是永遠的,因為地上的一切,不可能是永存的;當太陽一出時,這些就都不見、就都飛走了(17下)。我們應知道,我們在世上只是寄居的,沒有甚麼世上的財物是可以帶走的、或是可倚靠的。若只是追求世界的繁華,那只是捕風捉影而已,最終是人財兩失,兩手空空見天父的。從尼尼微的例子中,我們應汲取教訓,要追求永恆的生命,而不是世界安逸的生活的。生命與生活雖然似乎是連在一起的,但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層次的;若不追求屬靈的生命,只有生活的豐富,那只是一場空而已。這就是尼尼微的情形,是值得我們儆醒的。
當那鴻說這預言時,尼尼微或許仍是在強盛中,因而他們認為不會有災禍臨到他們的。然而,人的武力是不可靠的,所有的軍隊及領袖,可以多如蝗蟲,但當神一出手,就會完全被消滅的(17)。尼尼微是自己建造他的居所及避難所,以為自己可以安居,也可以避免一切的災難。可惜的是世上沒有一處是安居之所的,也沒有一個最堅固的避難所(11),可以成為我們永遠的避難所的。世上的居所及避難所,是我們可以看得見的,但卻是靠不住的。只有神是我們的居所,也是我們的避難所;神這個居所也是避難所,雖然是看不見的,但卻是最可靠的,是永遠不會改變的。外面雖然有苦難,但我們在主裡面是有平安的(約十六33),這是基督徒最好的避難所,我們會找到這最好的避難所嗎?
尼尼微曾經因著約拿的傳道而悔改,那時他們是謙卑的,是知道自己的問題的。然而,這時的尼尼微,卻是驕傲的,不知悔改的。於是這時神就不能再差另一個約拿去,讓他們悔改歸向神;因為神知道人的心,知道一個人的心若硬了,就不可能再悔改的。這就是尼尼微從心軟到心硬的過程,讓他這時不能再接受約拿的信息,而只能接受那鴻的信息;因為神知道人的心,就按人的心是怎樣,就給他怎樣的回應的。
今天我們的心是如何的呢?我們是否有一個柔軟的心,可以吸收神的話、重視神的話、把神的話行出來呢?若我們的心是硬的,那即使得到神更多的話語,也不會改變我們的,這就只能落到悲慘的下場。就如法老一樣,雖然不斷有神跡出來,但神跡愈出來,他的心愈硬而已,這是很可憐的。求神給我們一顆柔軟的心,可以常有機會接受約拿的信息,而不是到了最後,只能接受拿鴻的信息,得到神的懲罰而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