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腓利門書1-12節

 20250629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             1-12

本書是保羅在監獄中寫的一封私人的書信,是寫給腓利門及他的家人,也同時寫給他家中的教會的一封信(1-2)。本來是一封屬於私人的很短的信,卻可以把之收錄在聖經中,這是甚麼緣故呢?因為這裡說到一個好的榜樣,代表一個因信稱義的例子,是救恩帶出來的恩典,也代表救恩出來生命的改變。不只是阿尼西母的改變,也是腓利門因愛而接納阿尼西母,顯出救恩在他身上的功效。因此,這封短信雖然只是說到一個例子,但代表正常的救恩,不只是使人與神和睦,更可以使人與人和睦。

若論到地位而言,阿尼西母是奴隸的身份,可以代表當時最沒有地位的低級人物。然而只因著他接受了基督的救恩,第一,他的罪可以得到赦免,而且得到保羅接受他為兒子(10),整個身份地位都提升了。第二,他所犯的罪,都得到赦免;他曾偷了主人腓利門的財物,逃到保羅所在的地方。但當他接受基督、相信耶穌認罪悔改後,他的罪就得到赦免。不只是得到赦免,同時,保羅願意替他償還他所虧欠腓利門的一切(18),包括時間的損失及金錢的損失。這更是代表白白的救恩,耶穌已經替我們的罪付清我們一切的罪債,是救恩得到的好處。

原來阿尼西母本來是一個罪人,他所犯的罪,就是以一個奴隸的身份逃亡,當時最重的懲罰可以是死罪的。這個犯了死罪的奴隸,只因相信了耶穌,接受了神的救恩;他所犯的罪,不只對神而言是一筆勾銷,而且對他的主人而言,因為有保羅的代求,也將會是一筆勾銷的呢!這是救恩帶來的好處,是阿尼西母親身經歷的一個例子。從這個例子中,我們應要看到救恩對我們的好處,因為原來我們也同樣是這個例子中的阿尼西母呢!

我們本來也是身份卑微的人,是沒有地位的、是將要滅亡的人;然而,神把我們從罪坑中救拔出來,使我們得到兒子的尊貴地位。不是成為一般人的兒子,乃是至高神的兒子呢!這是白白的救恩,是阿尼西母親身所感受的;他從奴隸的地位,因著接受耶穌,就得成為保羅的兒子。而保羅是至高神的僕人及使徒,能成為保羅的兒子,並且可以由保羅親自替他求情,之後再得到他主人的赦免,這就是救恩帶來真實的益處。神讓我們從阿尼西母的身上,看到我們今天也是同樣得到神極大恩典的人,但我們的感受,是否沒有如阿尼西母的切身呢!

原來這是一個麻雀變鳳凰的故事,為何可以有這個改變呢?因為是神的恩典,而且是白白的恩典;因著相信耶穌,一切都改變了。不只是這個故事,同樣的事情,發生在千千萬萬悔改的人中,也包括我們;只是我們不覺得有這麼戲劇性的改變而已。救恩的真實情況,就是如這個故事中的改變一樣真實的,但我們卻沒有如此感覺,原因是甚麼呢?第一,我們不覺得自己的身份是有如阿尼西母一樣的卑賤,我們以為自己還不錯,沒有這麼卑賤,於是我們感恩的心就減少了。第二,我們不知道我們所犯的罪是死罪,是沒人可以替我們代贖的;我們以為我們的罪不至於死,於是感恩的心就減少了。第三,我們不覺得神兒子的地位是至高的,我們忽略了救恩使我們的身份,從比天使卑微,變成比天使高貴呢(來二5-8)。然而,從阿尼西母的例子中,就把這些救恩的恩典及好處,都顯明出來,讓我們知道,我們每一個得到救恩的人,原來都是得蒙神如此極大的恩典的。

從這個故事中,我們看見保羅主動的為阿尼西母向腓利門祈求,盼望腓利門能赦免阿尼西母的罪;而我們也知道,後來腓利門也確是赦免了阿尼西母的罪。這也反映出一幅圖畫,耶穌已經為我們付上了最大的代價,就是罪債的代價,因此祂就可以向神祈求,求神赦免我們的罪,而神也就必然會答應耶穌的祈求的。我們每一個接受救恩、悔改的罪人,因著耶穌的捨命、犧牲及代求,我們的罪都蒙神赦免,這是極大的恩典。阿尼西母並沒有做些甚麼,他只是悔改接受基督而言,之後這麼大的恩典就可以臨到他的身上,可能是他想都沒有想過的呢!今天我們也是一樣,如這阿尼西母一樣,本來是定了死罪的我們,可以得到神的赦免,這是第一個大恩。不但如此,還可以成為至高神的兒子,這是第二個大恩。當然信主後還會繼續得到神的恩典的,我們是否能感受到神這麼大的恩典呢?

保羅之所以願意為神犧牲性命,受苦而到處傳揚福音,是因為他體會到神的大恩典,就以他整個生命來報答神。我們若沒能體會神對我們的大恩,那我們是不會如保羅一樣,願意捨命而一生服事神的。求神讓我們從這個故事中,體會到我們得到神的恩典,是何等的大呢!也讓我們覺得慚愧,因為我們得到這麼大的恩典,卻常常是忽略而不會感恩的呢!

當保羅願意為阿尼西母祈求腓利門赦免他的罪前,保羅是先把腓利門的信心及愛心都研究過後(6-7),才會向他發出祈求的邀請的。這代表甚麼呢?代表我們向人祈求時,若沒有很大的把握,一般是不會開口的。例如我們若缺乏衣食所需,而要向人借錢時,我們是不會向不太熟識的人借的,一定會向比較有機會答應的人,才敢開口向他借的。保羅也是一樣,他覺得腓利門是一個可以赦免人的人,他才會開口向他祈求的。而後來的腓利門也果然是答應了保羅的祈求,這也代表腓利門也是在福音中得到成熟生命的人。

要赦免一個逃跑的奴隸,而且是偷了自己的錢的奴隸,一般人是不容易的;若沒有愛的生命、包容的性格,是沒有人可以做得到的。然而腓利門卻做到了,這就說明原來福音不只是讓人與神和好,更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變得更好的。我們今天在教會中,是否有人心存懷恨的心,或是對某人看不順眼呢?若我們不能饒恕人,就表示我們得到的福音,沒有讓我們的屬靈生命長進,我們仍活在屬世的生活中。而屬世生活的特徵,就是勾心鬥角,容易憎恨人。但一個成熟生命的基督徒,心中應是沒有任何人,是不能容納在他心裡的。

腓利門的好榜樣,也應成為我們學習及效法的對象。對一個得罪他的奴隸,對一個沒有身份地位的人,本來是可以把他處死的人;因著基督之故,可以寬恕他,這是沒有基督生命的人是做不到的。今天我們亦應如保羅一樣,為那些願意來到基督面前的人求恩典,也應如腓利門一樣,有寬敞的心接納得罪我們的人,這是我們要從腓利門書中學到的功課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