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209 dimanche 伯十七
約伯繼續說話,一方面從他的口中,看到三個朋友的光景,他們是瞎眼的,因為自以為自己是有智慧的(10);他們只看見約伯的受苦,就說他是有罪的。另一方面,也看到約伯的苦惱,他是義人受苦,是因義而受苦。但他也看不到神的計劃,他也不知道他正在受的,不是懲罰,而是賞賜。他極力要抓住神,但這時他找不到;因此,約伯所代表的是一個沒有盼望的人生。一般而言,沒有盼望的人生,是落在罪人的身上,怎會落在義人的身上呢?
若是罪人遭遇到苦難,或是神的懲罰,他還有一條路可行,那就是認罪悔改,去懇求神的憐憫。然而對於約伯而言,他是一個義人,他就無罪可認。因著無罪可認,他就找不到路,可以得到神的憐憫。因為他落在這樣的光景中,他是叫天不應、叫地不聞的情形下,他也看不到神的計劃,就是要把天上的完全給他;要把他得到的人的義,變成神的義。因為他看不到天上的一幕,他也算是瞎眼的人。於是兩個(兩種)瞎眼的人,互相說話,但都尋不到答案。從約伯記中我們看到,原來不只是罪人找不到路,若是沒有救恩,連義人也是找不到路的。
三個朋友是把問題只放在約伯身上,覺得自己沒有問題;他們看到的是約伯的苦難,但他們自己沒有苦難嗎?若是義人受苦,若是義人也找不到答案,罪人會有路嗎?約伯因為有苦難,才讓他積極去找人生的答案,而三個朋友沒有遭遇苦難,就不覺得自己有問題,也就不會去尋找人生的答案。然而,他們真的沒有問題、真的有路嗎?好像問題都只是出在約伯身上,只因為約伯受苦而已。約伯的受苦,是要告訴我們,人即使如何努力,如何要用人的方法成為義人;若沒有神的救恩,人還是落在痛苦死亡中而已。
約伯的受苦,是提醒我們,即使義如約伯,地上再沒有一個人比他更完全的約伯(一8);若沒有救恩,他還是會滅亡的。對於沒有苦難臨到的三個朋友,他們不會比約伯好,若沒有救恩,人的義及人的惡,都是要滅亡的。約伯一直呼求神,但神暫時不理會他,是要啟示給我們知道,若沒有神主動給予拯救,那約伯的光景及希望,就只是陰間的門閂而已(16)。也就是說,人的努力是完全達不到神的標準的,若不是神從天上開了一扇門,人在地上的路,就只是到陰間而已。感謝神,神是為我們開了一扇天上的門,祂賜下救恩,我們才可以得到不一樣的生命、不一樣的盼望,這真是極大的恩典,是我們要感激流涕的!
三個朋友是要在約伯身上找答案,他們找的答案是錯的,因為他們不比約伯有智慧(10);約伯要找答案,但他在自己身上也是找不到答案的。因為從人的角度來看,他知道自己不是罪人,因此,在他自己身上,是找不到答案的。約伯知道答案在天上,於是他一直呼求神,只是神這時沒有啟示,沒有說話,於是約伯的痛苦,也是找不到答案。而三個朋友以為找到答案,但他們的答案是錯的。於是他們的說話及辯論,從某方面來看,只是兩個瞎子而已。一個是把黑暗變成光明,以為在黑暗中可以看到光明(12);一個知道要往天上找,但天上沒有回應,於是也是另一個瞎子。當我們沒有神的話,而活在自己的道路中時,我們就都是瞎子,都是在黑暗中以為看見光明而已。
基督徒也是一樣,若我們不懂得與神相交,聽不到神的指示,我們就只能走自己自以為是的道路。若只是走自己的路,那這時基督徒還可以活嗎?或許我們認為我也是活得好好的,似乎也沒有大的苦難臨到呢!這就是三個朋友的光景,自以為看見光明,其實是活在黑暗無望中而已(12)。約伯的苦難揭開了人生的問題,而三個朋友的順境,卻蒙閉了他們的眼睛,使他們看不到人類的問題。約伯因為有苦難,就知道人需要救恩,若沒有救恩,人就只能等待陰間作他的家,在黑暗中鋪張他的床榻而已(13)。
原來約伯與三個朋友的說話,只是從道理及理智方面去尋求答案,然而真正的答案,不是道理或人的聰明,而是生命。他們那時由於啟示並不清楚,不知道生命才是一切的答案,而這生命,是神的生命、不是人的生命。耶穌說: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這才是人真正需要的。若得不到神的人,就只有死亡,這是沒有中間路線的。
約伯是一個敬畏神的人,他雖然受這麼大的苦難,但他沒有離棄神,他不只守住自己的道路,而且更加出力守住他的清潔(9)。因此經過這苦難的磨練後,我們就知道,他的敬畏神不是為了福,也不是為了得賞賜,乃是為了得著神。雖然找不到任何受苦的道理,他還是敬畏神,持守他對神敬畏的心,這是約伯在這場苦難中的表現。他表現出一個事實,就是苦難打不倒他敬畏神的心,外面的環境是順是逆,他只有一條路,就是行在神的道中,那就是他的一切。我們可以如此嗎?或許我們只要受了一點點的苦,或許只是約伯的百分之一的苦,我們就會叫苦連天,不是怨天就是尤人呢!因此,約伯這個義人,是如假包換的義人;可惜若沒有救恩,他還是要到陰間去而已(13)。
約伯受到三個朋友的攻擊,受了莫須有的罪名,他是怎樣看這些攻擊的呢?他覺得是神蒙蔽了他們的心,不讓他們明白(4)。這代表甚麼呢?代表他知道一切都是出於神的,是神主導他的這場災難,也主導三個朋友來攻擊他。若這事是出於神,他就坦然接受。這是他的反應,是在苦難中很難得的一種態度,是尊重神的主權,服在神的權柄下。這是一種己必衰微的表現,也表示約伯的己被神對付後,仍是願意順服神的。一般而言,我們要順服一個人是有很多條件的,其中一個就是對方說出正確的真理,我們就接受、就順服。然而,這時對方說的不是真理,是讓約伯含冤莫白的。但他仍然知道是神蒙蔽了他們的心,且願意接受神的安排,這就是一種捨己的表現,是很難得的。
謝謝分享嘉言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