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伯三

 

20250126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dimanche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伯三

經過了七天七夜後(17),約伯開始說話了;這一章中約伯的說話,幾乎全都是咒詛自己的生日的話(1)。他希望那日子不存在,他不希望自己生在世上;他用很多的形容詞來否定那日子。他也向天詢問,為何那日子存在,為何不出胎而死,為何不出母腹絕氣(11),為何有膝接收他,為何有奶哺養他等話(12)。這麼多的「為何」,是代表他不明白十字架的道路;也代表他是痛不欲生,是生不如死的光景,才會說出這些話來的。

人一般是不會尋死的,因為生命是人人珍惜的,而死亡是人人害怕的。然而,現在有一個人卻去尋死,這代表甚麼呢?這代表他就是一個比死還不如的活人,這是一個活著的死人而已。他一方面是活的,但另一方面也是死的;他希望死亡重於盼望生命,表示他已經在世上找不到更好的路,情願死亡還勝過他的存活呢!這樣的一個光景,代表約伯所受的苦難,是死亡的苦難,是要讓他死亡的苦難,這就是十字架的苦難。十字架看起來前面是死亡的路,是找不到活路的;然而約伯經過這死亡的浪潮後,神最後還是讓他復活的。然而在這個時候,他是找不到活路,才會有這樣的表現的。

十字架的痛苦是大的,約伯情願死亡還比活著好,這是他的感覺,我們可以從他的描寫及訴苦而看得出來。然而,神還是要把這樣的苦難加給他,目的不是叫他死亡,乃是要叫他的肉體死去,最後是得到復活的生命。十字架要對付的,不是身體的死亡,因為神不准撒但傷害他的性命(6)。也就是說,神不是要他的性命死亡,乃是要他的己死去,這是十字架的工作。然而,約伯這時是不明白的,他情願選擇身體的死亡,因為他認為前面的路走起來,是比死亡更可怕的。

神作在約伯身上的工作,是希望他的肉體死亡,以及他的己完全捨去;但人看不到這一點,以為神的工作,是要讓人的身體死亡。這就是約伯在這裡的表現,當他無路可走時,他惟一要選擇的,是身體的死亡,如此就可以避免身體的受苦。但神沒有叫他身體死亡,這是神最後的底線,神不要他死亡,目的是要藉著苦難,讓他的己完全死亡,這才是神的目的。然而一般的人,是情願身體死亡,也不要讓他的己死亡的;這就是約拿的情況,也是很多人的情況。

當約拿接到神的命令,叫他往尼尼微去傳神的話時,他卻不願意遵行神的話,而要反方向逃往他施去的(拿一1-3)。然而當他登上往他施去的船上時,神卻興起風浪來,阻止他前往他施去(拿一4)。當船上的人知悉引起這風浪的原因,是約拿逃避耶和華時,約拿沒有悔改,反而要他們把他丟下海去,風浪就可以止息(12)。這樣的說話,代表甚麼呢?這是代表約拿情願死亡,也不願意順服神去尼尼微傳講神的訊息。約拿選擇身體的死亡,也不願意選擇己的捨去,這就是約拿的問題,也是大多數人的問題。

約伯當然不是不願意己的死亡,只是這時他看不到前面的路,就告訴自己,有一條路比起活著還好,那就是死亡的路。他不敢向神埋怨,也不會不順服神的安排,這時他的路在那裡呢?十字架的路是難走的,沒有幾個人可以走下去,但神又不是想藉著十字架要人死,神是要藉著十字架讓人得復活的生命。這時的約伯是不明白神的旨意的,於是他想到的只有一條路,就是十字架帶來的死亡路。

然而十字架的路表面看來雖然是死亡,但若靠神走下去,那就是復活的路;這是約伯後來所得到的,就是一個全新的生命,是十字架最後的目的。然而,這時的約伯,不懂甚麼是十字架,以為十字架只是要人死,卻不知道十字架是要人復活的。這也是彼得當時的情形:當他第一次聽到耶穌要往耶路撒冷受死,第三日復活時,他不能接受;甚至責備耶穌說:絕不可以如此(太十六21-22,和合本譯為勸耶穌,原文是責備這個字)。彼得說的萬不可如此,是看到十字架的死亡,就不要耶穌死亡而說的話。然而,彼得看不到十字架後的復活,他說的「萬不可如此」,就不是說「萬不可復活」,而是「萬不可以死亡」。

同樣地,約伯現正接受十字架的苦難,他是看不到復活的。因此,他以為他要得的是死亡,以為十字架的路只有死亡;他這時是看不到十字架的復活的。然而,他的路不是死亡,而是抓住神自己;當他抓住神、倚靠神加給他力量時,他就可以看見十字架的復活,而不是十字架的死亡。然而,約伯時代神的啟示還沒有明顯,救恩也不是如此清楚;因此,約伯雖然是倚靠神的人,但他也是不知道十字架的道路是甚麼的。在新約時代,我們知道,十字架的道路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得復活的生命、豐富的生命,而不是死亡。

雖然約伯看不見前面的路,只看見死亡等著他,但他仍然沒有離棄神。這時神似乎離開了他,但他沒有離棄神;也因著他沒有離棄神,至終他還是走完這條十字架的道路,他得到的不是他想到的死亡,而是復活的生命;是神把他從地上的完全,帶到天上的完全去,是得到復活的生命。

原來十字架的路有兩種表現,一是約伯在這裡所表現的,就是死亡與絕望;但另一個更真實的表現,卻是復活的生命。神藉著十字架的目的,是要人得復活的生命,而不是死亡。但由於人看不到復活,只看到死亡,就覺得只有死亡才是惟一道路。這就是為何約伯在這裡一直不希望自己存活的原因,因為他只看到十字架的一面,看不到十字架真實的另一面。十字架難走的原因,原來也是因為人看不到復活,只看到死亡;然而若人在苦難中仍能緊緊抓住神,那復活是一定會出來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