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0409 dimanche 賽七
這一章是說到以賽亞在亞哈斯王時的事奉,對亞哈斯王的幫助,及所啟示的話。以賽亞的事奉,應是從烏西雅王就開始的(一1),但對烏西雅王及約坦的時期,記載以賽亞的事奉是相對少的,大概第一至第五章,應是在烏西雅王時期的事奉。但在約坦王時期,雖然以賽亞已經開始事奉,但沒有記載他對約坦王的說話。現在開始記載的,是對亞哈斯王的說話,而亞哈斯王是一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之王(王下十六1-4)。
這時是北國及亞蘭準備要攻打耶路撒冷,亞哈斯就害怕(2),想法去應付。他的方法是先到上池的水溝頭(3),目的是看看是否有足夠的水源,當敵人圍攻時,不致有水源的中斷。此外,他另外的方法,就是求救於亞述王(王下十六7-9),這都是用屬世的一般方法,去應付敵人的攻打。可見他是一個沒有屬靈的看見的人,也是沒有靈性的君王。
然而,神叫以賽亞去告訴他,叫他不要害怕,若是他倚靠神,神可以幫助他,就可以脫離這些災難(3-9)。亞哈斯不會主動尋求神的幫助,但神還是憐憫他,主動要幫助他。因為他是大衛家的後裔(2,13),而敵人要立的王,卻不是大衛家的人(6);因此,這不合神的旨意,事情就必不會成就的。神是因為大衛的緣故,就主動幫助他,然而,他卻不要神的幫助。亞哈斯所看到的幫助,全都是世上的幫助,例如他上去看看水源夠不夠,他用金銀求亞述的幫助(王下十六8),這都是他看得到的具體幫助。然而,對耶和華而言,他是沒有經歷的,是看不見的,於是他就不會求助於神。
一個平時不會親近神的人、看不到神同在,不知道神的恩典的人,是不會在急難中主動尋求神的。平時不會與神相交,到了危難時,是不懂得求問神,也沒有管道的。因此,神就主動差以賽亞來幫助他,這是神給他的恩典,因為神憐憫大衛家的人,才會如此幫助他的。然而,當神主動告訴他敵人的結果(7-8),也怕他不相信,就容許他求一個兆頭,就是一個從神來的印證。甚麼印證呢?以賽亞說,或求顯在深處,或求顯在高處都可以(11)。這代表他可以求一些超自然的事,就如希西家求日影向後退十度一樣(卅八8;王下廿10);這是神特別對一個軟弱的人的恩典,可惜他似乎沒有接受的容量。原來有時神給人恩典,若他不是一個有生命的人,他也是不能接受神的恩典的。
亞哈斯心中已有他的計劃,他的計劃是用金銀去解決問題(王下十六8),他就看不起神的幫助。同時,他拒絕神的說話,似乎是很屬靈的,他說:我不求、我不試探耶和華(12)!這不是很屬靈嗎?這不是出於聖經的吩咐嗎(申六16)?然而,這時以賽亞不是要他試探耶和華,那是耶和華吩咐要他做的,是耶和華主動給他的機會。試探耶和華的意思,是人自己想要,但不是耶和華的旨意,那才是試探耶和華。就好像撒但引誘耶穌,要從聖殿的殿頂跳下去時,耶穌拒絕了;因為神沒有吩咐祂,祂就不能自己跳下去,如此就是試探神,要神聽祂的(太四6-7)。
然而,這時是神要亞哈斯做的,是吩咐他可以求神一個兆頭的,那他就不能用「我不試探神」這句話,作為他的藉口。這時,他要做的,就是遵照耶和華的吩咐,求一個兆頭;即使是超自然的兆頭,神也會為他成就的。然而,他不聽神的話,還用屬靈的言語去拒絕神,這就犯了另一個錯,就是不順服神。若神沒有吩咐,而他按己意亂求,那是試探神;但若神吩咐了,他卻不聽,那是不順服神,違背神的命令。這是要分清楚的,不能亂用聖經的話,用一個真理去抵擋另一個真理的。原來我們有了真理後,還需要懂得如何應用真理,才是行在真理中的。若我們不會用真理,就會用一個真理,去抵擋另一個真理;如此反而使我們同樣陷在罪惡中的。
當我們得到真理後,第一還要加上平衡的真理,因為真理不會互相抵擋的,而是互相平衡的。第二,我們要懂得適時、適切地使用真理,而不是亂用真理。撒但也會用聖經的話,來引誘耶穌的(太四6),原因是他不懂真理的平衡,也不會正確使用真理的。因此,原來不只是明白真理,還要懂得如何使用真理,行在真理當中,而不是使用真理去抵擋神呢!
因著亞哈斯自己不聽神的吩咐,不去求一個兆頭,那神就主動給他們一個兆頭。這個兆頭是甚麼呢?那就是必有童女懷孕生子,她要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(14)。那這兆頭是甚麼意思呢?這個兆頭,我們都知道,最後是馬太引用在耶穌身上的(太一23)。然而,這時的兆頭,就是說到耶穌嗎?若再看15-16節,似乎是指當時的情形,是指亞蘭王及以色列王之地,在這孩子懂得棄惡擇善之先,就被棄絕(16)。因此,若只是指耶穌,似乎是有點遠。那是甚麼意思呢?
原來預言的應驗,有時是多樣性的,一方面可以指現在,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將來的。現在或許是指有一個女子懷孕生子,但卻沒有指出誰是這女子。而這裡的「童女」這個字,希伯來文不只可指童貞女,也可以指一般女子;也是多樣性的。因此,這預言可以是指當時的情形,而到了新約時,馬太就告訴我們,這預言也是指耶穌的出生的。
若是如此,我們就可以看到神的心意,神把一個兆頭主動顯出來,這個兆頭在這時代表一個女子生產,而兒子未長大之時,這兩個王之地必被棄絕(16);這事是必然會發生的。然而,馬太又告訴我們,原來神說這句話,祂主動要給人一個兆頭,原來不只是要給亞哈斯,更有一個深意,是要給所有的世人的。這代表神有一個計劃,這計劃不只是拯救亞哈斯,讓他不必怕這兩個王的攻擊;更是要告訴世人,神有一個更大的計劃,是要拯救全人類的。不只是要拯救人類,而且神要與人同在,這是神的心意。神要與人同在,早就是神在創世前的心意,也是要啟示給亞哈斯,讓他知道神會與他同在的。
神早就預備基督的救贖,要救軟弱犯罪的人類,而不只是想拯救亞哈斯而已。神的更大計劃,不只是在以色列人身上,更是在全人類身上呢!然而,當神說這句話時,又有誰可以明白神的心意呢!亞哈斯是拒絕了神的拯救,但神豈是只想拯救亞哈斯呢,祂更是要拯救全世界的人類,我們了解神的心意、知道祂的奇妙大恩大愛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