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詩一一九153-176

 20230205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詩一一九153-176

這是這篇字母詩中,最後的三個字母,亦即是最後的三段。在這裡詩人仍然說到他的苦難仍然存在(153-154,157-158,161),表示一方面他的苦難是沒有盡頭的,是不會過去的;但他雖然仍遭遇苦難,第一,他卻不會離開神的話語,苦難反而讓他更緊緊的捉住神,並不偏離神的道。第二,他因著苦難,經歷神的話,因而得到很多的擄物(162,或譯戰利品),就是讓他得到生命的成長。原來到了最後時,詩人一方面似乎仍是有苦難的存在,苦難似乎是永遠跟著他的;但另一方面,他不會因苦難而放棄遵守神的話,反而愈加渴慕神的話。也就是說,從一一九篇所描述的,我們知道詩人是一個持續遵守神話語的人。因著他遵守神的話,伴隨著詩人一生的,一是苦難的存在,二是生命的成長。似乎苦難的存在,反而是促成他生命成長的,二者是連在一起的。

由此我們就知道,一個遵守神話語的人,第一是必然會遭遇苦難的,尤其是如詩人這種如痴如醉地渴慕神話語之人,更是如此。第二,若他能勝過苦難,那苦難是他的筵席,助長他生命成長的。這就如以斯帖記所記載的一樣,神表面是給猶大人苦難,然而,這苦難原來只是筵席的化身而已;因為神是可以把苦難變筵席的。一個能持守神話語的人,已經是不簡單的;而一個因持守神的話,經歷苦難而不跌倒的人,更是難得的。而詩人能走到這地步,是值得我們敬佩與效法的。

162節中詩人提到一個字,就是擄物、就是戰利品,這是甚麼意思呢?擄物代表甚麼呢?詩人如何可以把神的話作為擄物呢?擄物是戰爭時因著勝利而得到的戰利品;那詩人有經歷甚麼戰爭呢?原來遵守神的話,從某一個角度來看,那是要爭戰的。因為當您遵守神的話時,因著世界不是走這條路的,就會遭遇別人的妒忌、就是從撒但來的攻擊。這時,惡人會攻擊你,苦難會臨到您,而這背後就是撒但要把我們置於死地。

因此,當一個人要遵守神的話時,尤其是如詩人這樣堅持地守神話語的人,撒但是一定要攻擊他的。然而,詩人這時仍然靠神的恩典,藉著神的話而抵擋撒但。到了最後,他靠著神而得勝撒但,於是他就得到戰利品;就是經歷到神話語的力量,得到生命的成長。這就是為何詩人在這篇詩的最後,說到戰利品這個字的意思。這是他因著遵守神的話而遭受攻擊,但也因著持續遵守神的話,而得勝撒但的攻擊,最後產生的結果:就是得到因著神話語所給他的戰利品。這就是他描述神的話是他的擄物之意。若以一句簡單的話來形容,就是當一個人經歷神話語的信實後,他在生命中得到神的話,使他的生命成長後,那神的話就成為他的擄物,是他得到的珍貴寶物。這是屬靈的擄物,是他得到了屬靈的寶貴生命,這樣神的話語就是他的擄物。

詩人在詩一一九篇中,用很多不同的形容詞說到神的話,這代表甚麼呢?代表他用不同的方式去經歷過神的話,他就發現神的話是一個極大的寶藏,用盡了所有的言語(22個希伯來字母都用盡出來,代表所有的言語),才勉強可以描寫神話語的豐富,寫成這首詩的。然而這不是詩人的理論,乃是他經歷過神話語後,所活出來的詩篇;那是真實的經歷,而不是虛空的理論。不只是寫出來,而且更是活出來的生命。今天我們即使是說到理論,也不能夠如詩人一樣,如此詳盡地描寫神的話的;何況詩人不是理論地說出神的話,而是在生命的經歷上說出神話語的豐富的呢!當我們讀完這詩篇時,我們應作何感想呢?我們對神的話是如何的一種態度呢?是否可以改變我們的觀念及行動,並求神讓我們可以達到詩人的光景呢?

因此,在這詩中最後一段(169-176),就是詩人自己的願望及祈求。這一段中和合本有七個願字(175節中,和合本有兩個願),新譯本則有六個(175節中,其中一個願,新譯本用「求」代替「願」);不只有願,而且有求。願是他的心願,也是他立志後盼望得到的;而求是他的謙卑,知道自己沒有能力,而需要神的幫助。因此,這最後一段,可以代表這詩的總結,代表詩人知道自己是沒有能力的,只是如亡羊一樣走迷了路而已,是需要神尋找他、幫助他的(176)

在整篇詩中,大都是詩人尋求神的記錄,為何到了最後一節,詩人卻要求神尋找他、這是甚麼意思呢?這代表詩人知道,不只是人的努力,而且更要加上神的恩典;不只是人的立志要尋找神,更是神尋找我們、揀選我們。若不是神加力給我們,我們雖然要尋找神,但也不一定尋找得到的。另外,詩人說自己只是如亡羊一樣走迷了路,這代表他認識自己,所走的路若不是神的路,那就是迷失的路;也代表人很容易走迷了路,需要神的指示的。因此,他明白常常需要神的扶正,讓他這亡羊可以被神尋回。

當我們讀到前面詩人所述的一切話時,會覺得詩人能堅守神的話,是很了不起的。然而到了最後一節時,我們才發現,原來這全是神的恩典;若不是神尋找他、揀選他,他還是迷失的羊而已。因此,到了詩的最後,詩人這句話至少代表兩種意思,一是感謝讚美神,二是謙卑自己。他知道一切都是神的恩典,不是他的功勞,這樣的謙卑態度,就代表生命的成熟。因為一個生命成熟的人,一定是一個謙卑及無己的人;而詩人就是這樣的人。可見他走在神話語之道中時,他的生命是成熟的,這在最後一節中,就可以看見他遵守神話語的成果,就是生命的成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