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王上十九3-21

 20220515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王上十九3-21

以利亞聽了耶洗別的話後,他如何反應呢?這時,他不是求問耶和華,他竟然是自己走自己的路,逃命去了(3)。上一次他對亞哈說,「這幾年我若不禱告,必不降露不下雨」(十七1);說了這話後,是耶和華的話臨到他,要他離開,藏在約但河東的基立溪的(十七2-3)。這代表上次的逃走,是走神的路,而不是走自己的路的。然而,這一次他沒有聽神的聲音,只是隨自己的想法,走自己的路。

當一個人與神同在、聽神的話時,他是大有能力的。然而,當一個人只走自己的路,用自己的辦法處理問題時,他馬上變成一個軟弱的人。原來人的本質是軟弱的,離開神的人,就不能作甚麼!若是離開神,他就比一個婦人還軟弱,亦即是一個婦人所說的話,就等同把他殺死了呢(4)!然而,耶洗別的話,只是一個假議題,因為之後我們看不見她有甚麼大動作,也沒有再看得到所謂的「神明重重的降罰與她」(2)。原來當一個人走自己的路時,只要撒但稍為虛張聲勢一下,人就敵擋不了,可見人是軟弱的。

在另一方面,為何以利亞要逃走呢?從他說的話中,或許他是覺得有點灰心,因為當他在迦密山上作了這麼大的一個神跡後,但亞哈沒有改變;且耶洗別不只沒有改變,更要追殺他、要他的命。因此,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可用之處,就只能有一條路,就是求死(4)。一個人要死,那是代表他的灰心,代表他覺得自己在世上已沒有使命、沒有可用之處。之後,他又覺得以色列人背棄神的約,毀壞了神的壇,用刀殺了神的先知,只剩下他一個人(10,14);但現在連他也要追殺。這個屬靈的光景如此可悲,但他使不上力;他不願意看到這個離棄神的光景,就想逃避,就想求死。或許這時他也是為神的榮耀而憂傷,或許覺得多他一個人也是沒有用;如此就會灰心喪志。他的軟弱,雖然是出於己,但多多少少還是與神的榮耀有關的:他氣別人不認識神,不知道敬拜神,因而生氣及氣餒呢!

當他說「我已經夠了,求你取我的性命吧」之時(4,原文直譯),就表示他的灰心,並認為自己已經無能為力;再活下去,也不能替神做更多的事的。又當他與他的眾列祖比較時(4),就表示人的己出來,也表示血氣的出來。當人的己出來時,就會走自己的路,就會失去謙卑及順服的心的。以利亞的軟弱,可以讓我們服事主的人,作為一個鑑戒:讓我們知道,一切服事的能力,都是從神來的;我們一離開神,就完全變成軟弱失敗的人。因此,我們服事神時,是更應謹慎自己,絕不能走自己的路,否則會從最高之處,馬上跌到最低之處的。

然而,我們看到神的恩典,神知道人的軟弱,神沒有馬上責備以利亞,也沒有用嚴厲的話責備他。神反而用溫馨的動作,兩次先供應他身體所需的食物及水,讓他先吃及喝(6-8),然後才慢慢開導他。神知道人的本質,也知道以利亞不是不要神,只是一時的軟弱;他心裡還是為人民不要神而嘆息的,他還是希望工作有果效的。當一個人的心情跌到谷底時,惟有神知道如何安慰人,再把他扶起來,再次使用他完成三個使命的(15-16)。原來最寶貴的不是完成一個偉大的神跡、也不是完成一個大的使命,而是得著神的自己。神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出的,乃是祂的慈愛及醫治。神不在人的傷口上撒鹽,卻是幫助以利亞裹傷的神,我們對這位慈愛的神,是更應獻上我們的感恩的。

以利亞來到何烈山(8),聖經沒有說是神的吩咐,但神沒有禁止他。有時雖然是人的道路,神還是讓他自己走下去,因為至終神還是會挽回他的。人走自己的道路固然不好,但慈愛的神有時讓我們走下去,因為雖然是人的路,神還是可以讓人學到另外的功課而得益的。神可以使人走在神的路中得益,神也可以讓以利亞走自己的路,也同樣可以學功課的。以利亞到何烈山,那是以前耶和華頒布律法的地方,或許他想親近神,如摩西四十天在山上一樣吧;也或許他想聽到神的聲音,與神面對面親近神吧。摩西以前在山上是面對面與神說話的,以利亞來到何烈山,神也讓他聽到神的聲音;他還算不旺此行呢!

他在何烈山先進了一個洞(9),至於為何進洞,聖經沒有解說;或許他認為在洞中可以躲避耶洗別吧。然而,山洞不是避難所,神自己才是。因此,神是叫他出來的(11),但似乎他不是馬上出來,在聽到微細的聲音後,才出來站在洞口的(13)。或許以利亞認為山洞是最好的避難所,但真正的避難所,不是山洞,是神的自己(詩四六11;詩六二8etc)。在洞內他可以看見外面的烈風、山崩碎石、感到地震及看到火;但卻聽不到微小的聲音(11-13)。他必須出來到洞口,才能聽清楚這是甚麼聲音(13)。原來當我們以屬世的山洞作我們的保護時,我們只是聽到及看到恐佈的環境,卻是聽不到神的聲音的。惟有把從世界來的保護捨棄,而以神作為我們的保護時,才可以聽到神的聲音的。

當以利亞聽到神微小的聲音,當他把屬世的屏障拆掉,而從山洞中出來後,神就可以再使用他,給他三個使命(15-16)。原來神還是要使用他的,不似他所想的,他已經窮途末路,再沒有可用之處的。當他再承受使命時,他就可以離開山洞(19),因為有神成為他的避難所,他就不再怕耶洗別了。神這時沒有提耶洗別,因為耶洗別在神眼中不算甚麼;神只要安慰以利亞,再把使命給他,以利亞就可以從跌倒中站起來。原來神在這裡做一個工作,就是醫治跌倒的以利亞,就是把軟弱的以利亞再次扶起來。當我們看見一個軟弱的弟兄跌倒時,我們懂得用這種方法,把他再扶起來嗎?一般我們是用責備的方式,但這只是傷口撒鹽而已,是沒有用的。

神給他三個使命,而且其中一個使命,神也讓他遇見好機會,就是讓他很快就遇到以利沙;於是他就馬上完成這個使命。原來神為了安慰軟弱的他,除了給他使命外,還讓他有機會完成其中的一個使命呢!這也應成為以利亞的安慰,讓他知道自己還是有可用之處的。那以利沙為何要先與父母親嘴,然後才跟隨以利亞呢(20)?耶穌不是要人馬上跟隨祂,不必回去埋葬他的父親的嗎(太八21-22)?耶穌要人馬上跟隨祂,除了那時是耶穌快釘十架之時,就要抓緊機會外;還有一個含義,是要把神放在第一位,不必因俗世的事,攔阻了屬靈的事。這時的以利沙,他的心志是預備好的,他不是推辭,而是盡了人間一些他還未盡的義務。這代表有兩方面的考量,一是神的方面,二是人的方面。神這方面,當然要把神的事擺第一,但我們也不能因著服事神,而丟棄世上未完成的任務的。筆者曾見過有一個人欠了別人的債,但因為神要她全時間服事神,她就不理這個債務而服事神。這是沒有見證,是不能服事神的。

因此,一方面是把神擺第一,但另一方面,也不能不顧世間我們應盡的責任;兩者是要有平衡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