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

晨更分享:約六22-40

 20200220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imanch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約六22-40

五餅二魚的神跡行完後的第二天,他們就要找耶穌了。為何這麼快就找耶穌呢?原來這個大的神跡,雖然偉大,但卻只能供應他們一餐的食用。雖然他們那天晚上是吃飽了,都有剩下十二籃子的零碎,表示大家都是飽的;然而,凡喝這水的,還要再渴(13)。不是五餅二魚的食物,可以讓人飽足,乃是要得到從天上降下的糧,就是耶穌(32-33),然後才可以永遠不渴的。然而,他們經歷了神跡後,他們只看見吃餅得飽,卻不能看見神跡(26)。他們只要吃餅得飽,但卻不要行神跡的耶穌,看不見神跡背後的神;於是他們只是注重屬世的食物,卻不能看見屬靈的需要。他們是面對面看見耶穌,但他們得到的,不是耶穌的這位神,乃是耶穌給他們的屬世益處而已。今天我們敬拜神,是要得著耶穌呢?還是要得著神賜的福而已呢?同時,雖然得到神賜的福,但卻還是只要屬世的福,而不要屬靈的福,這是因為猶太人的眼瞎,看不見屬靈的需要,只看見屬世的需要。

他們看見了第一個神跡,就是五餅二魚的神跡,但他們看不見另一個神跡,就是耶穌履海的神跡。這個履海的神跡是接連五餅二魚的第二個神跡,這個神跡只是顯給門徒看,只是讓門徒經歷,猶太人卻沒有經歷過。也就是說,他們只看見第一個神跡,沒有看見第二個神跡。於是他們不知道耶穌覆海,就用人間的方法去尋找耶穌,以為耶穌要渡到海那邊去,必定是要坐船的(22)。但他們用人間的想法,怎樣想也不會想到耶穌已經履海過到對岸的。原來用人間的方法,是不能找得到耶穌的,一定要跳出人間的智慧,進到神的智慧中,才可以找得到耶穌的。他們後來是找耶穌的門徒,才找到耶穌的(24)

由於他們只看見第一個神跡,沒有看見第二個神跡,他們就只能看見吃餅得飽,而看不見神跡神跡背後的神(26)。這是甚麼意思呢?甚麼是吃餅得飽呢?甚麼是看見神跡呢?吃餅得飽是第一個神跡所代表的,但第一神跡為何會發生呢?解答的答案,是在第二個神跡。第二個神跡是告訴門徒,耶穌是神的兒子(太十四33),因此才會有第一個五餅二魚的神跡發生。原來第一個神跡若只看見吃餅得飽,那是神跡的結果;但第二個神跡是告訴我們神跡的原因。神跡的原因,不是有五餅及二魚,乃是因為有耶穌、有神的兒子。有神就有神跡,得到神就得到神跡,這是第二個神跡履海的神跡所啟示的。

猶太人只看見第一個神跡,看不見履海的第二個神跡,於是他們只看見神跡的結果,但看不到神跡的原因。這就是為何耶穌說,他們找耶穌,不是因為看見神跡,乃是因為吃餅得飽(26)。也就是說,他們只看見神跡的結果,沒有看見神跡的原因。如此,雖然有神跡,但卻沒有完整的看見神跡的原因,只看見神跡的結果。今天我們是否也是如此呢?我們只會享受神跡的結果,卻沒有知道神跡背後的神,也沒有珍惜行神跡的神,而只要得到神跡的好處而已呢!

他們找耶穌,就表示一餐的食物,是沒有用的;但他們找耶穌,不是為了要得著耶穌,乃是為了再要一兩餐的食物而已。雖然是找耶穌,但不是要耶穌,乃是要耶穌所賜的福而已。今天我們的追求,到底是為些甚麼呢?是為了得神的福呢、還是為了得神的自己呢?耶穌沒有回答他們問的問題(25),一下子就指出他們的真正問題(26)。而他們的問題,是因為只注重屬世的食物,而不知道屬靈的食物,就是永生的食物(27)。耶穌指出有兩種食物,一是必朽壞的、二是存到永生的。然而,他們是聽不懂的。由於聽不懂,他們就插嘴問耶穌,要作甚麼才是作神的工(28)。這是轉移話題,因為被耶穌指出他們的問題後,不想面對問題,就躲到另外的話題中。這是否也是我們的問題呢?是否我們對某些聖經的話語是難明白的,或是聖經指出我們的問題時,我們不願意面對,就避開這問題,跳過這問題呢?

他們問的問題,或許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要如此問的,他們要問作工的問題,就是勞力的問題。是否他們覺得,若我要得食物,是否就要付上勞力為代價呢?是否作了神的工,就可以換取神的食物呢?然而,耶穌如何回答呢?耶穌說,信神所差來的,這就是神的工(28,原文直譯)。原文的意思,不是譯為「神的工」,而應譯為「神的工」,沒有字。那這有何分別呢?這代表不是我們作工,乃是讓神作工。原來信耶穌就是讓神作工,不是我們作工給神,更是讓神作工。這就是馬利亞與馬大的分別:馬大是自己作工,不讓耶穌作工;馬利亞是安靜在主面前,讓主作工。於是馬利亞就可以享受耶穌給她的屬靈食物,就有生命的成長。

原來猶太人想得到屬世的食物(34),但耶穌的說話中,是把屬世的食物,變為屬靈的食物。耶穌要賜的,不是屬世的五餅二魚,乃是屬靈的糧,可以餵飽屬靈生命的(32)。我們發現,猶太人求的及說的,都只是「糧」(31,34),但耶穌要賜的食物,不只是糧,更是「真糧(32)。原來耶穌在回答他們時,是把這個糧字加上一個「」字(在原文中看得特別明顯);多了一個字,就是重點。他們說的是一般的糧,耶穌說的是天上的糧,是屬靈的糧,是供應屬靈生命的糧。然而,當耶穌加了一個字,改變了整個意思後,他們是不會知道及明白的。一字之差,就是屬世與屬靈的不同,但誰又知道呢!他們只會想到摩西在曠野的事,卻不知道真正的糧,不是餅及魚,乃是這位真神耶穌是一個人(),而不是一些物件。

原來第二個神跡履海的神跡,就是要門徒認出祂是神的兒子,或是要門徒知道,行五餅二魚神跡的原因,是因為有耶穌這位神存在,才有這神跡。若猶太人看不見耶穌是神的兒子,他們的問題,就只能繞在第一個神跡的思想中,所求的都只是屬世的食物而已。耶穌想把他們的問題提升,但他們還是聽不懂的。耶穌接下來的話,是說到屬靈的生命,是要來到耶穌面前得永恆的生命,那才是真正的永生的糧的得到(40)。然而,猶太人是不懂的,因為他們不懂,就得不到耶穌希望行在他們身上的神跡,那就是第三個神跡。這怎麼說呢?

第三個神跡,是希望猶太人可以信耶穌,就是信神所差來的(29),這就是神的工,就是讓神作工在他們身上。無論是第一個神跡、或是第二個神跡,都只是作在大自然之上,這種神跡對神而言是容易的。然而,還有一種神跡,是要作在人身上的,這才是「約拿的神跡」,是生命的神跡,是改變人心的神跡。然而猶太人卻不能產生這神跡,因為這神跡,不是只有神作就好,還要加上人願意讓神作的。耶穌說了這麼多的話,是希望他們被神作工、得到這個神跡,就是要他們接受基督,成為他們生命的糧。可惜他們聽不懂,也不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(因為看不到第二個神跡),於是就沒有辦法在他們身上作第三個神跡。

原來神要作的神跡,不只是五餅二魚的神跡,也不只是履海的神跡,這兩個神跡都是容易的。神要作的神跡是第三個神跡,就是作在人身上的生命神跡;而第三個神跡要達成,是先有第一第二神跡,讓人明白行神跡的是神,認識耶穌是神的兒子後,才可以得到第三個生命的神跡。這就是神準備這兩個神跡的目的,是盼望人人都可以進入第三個神跡中,得到屬靈的生命。您我是否已經讓神把第三個神跡,作在我們身上呢?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