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1205 dimanche 詩七十七
這是一篇向神禱告的詩,詩人遭遇患難,就尋求主(2)。至於是甚麼患難,聖經沒有說出來,但似乎是很大的患難,因為影響詩人不能合眼、不想睡覺(2,4)。那詩人怎樣禱告呢?最先的禱告,是向神發聲呼求,覺得神必留心聽他(1)。然而,他似乎得不到神的應允,故此,他煩躁不安,連禱告的話也說不出來(4)。這代表他已經無言,已經無法祈求,因為似乎神離他很遠,他找不到神。這是1-4節所代表的。原來當他遭到患難,他懂得來到神的面前(1),因為他知道惟有神可以解決他的問題。然而,他似乎失望而回,他似乎得不到神的答允。這與他的想法不同,因為他以為,當他向神發聲祈求時,祂必留心聽他(1),必然會解決他的問題的。然而,若神不回應他,他怎辦呢?神為何不回應他呢?
原來他來到神的面前,最先是祈求患難的解決,他覺得患難來到,最優先的次序,就是得到神把患難去除,這是最好的答案。一般人遇到患難時,都認為把患難除去,是解決的方法;然而,這時神沒有馬上回答他的祈求,似乎沒有把患難除去。神為何沒有把患難除去呢?若神不馬上把患難除去,一定有神的意思、有神更美的旨意的。那神的目的是甚麼呢?神故意不馬上回答他,是要把更好的答案給他,就是要他轉念不去思想事情的解決,乃是思想如何把他這個人改變,讓他得到另一個答案,神是得到神成為他的答案。這就是讓他從第5節開始的轉變,讓他開始學習思想神的作為,思想神的性情、神的大能、神的慈愛;目的是讓他得著神自己。
因此,詩人在1-4節時,是為著苦難祈求神,他認為神一定聽他的祈求的。然而神似乎沒有馬上答應他,於是從第5節開始,他就轉向,他的禱告就懂得轉到默想神的本性及神的作為;直到了詩的最後,都只是默想神而已。原來這是禱告的另一條路及方法,就是不只是為事情祈求,更要為得著神而禱告。這就如哈巴谷先知一樣,他最先的禱告,是祈求的禱告。但神似乎沒有如他所願,答應他的祈求(哈一)。因為神的方法,與他所想的不同,他就愈禱告愈迷惑;於是最後他的禱告就轉向神,他就默想神的作為,最終他就得到神自己,成為他最佳的答案(哈三)。無論是這裡的詩人亞薩、或是哈巴谷,他們的禱告,最先都是為事情禱告。但後來他們都明白到,若為事情禱告,並且得到答案,這可能是人認為最好的;但這真的是最好的嗎?神有時是即時回應人的禱告,把所求的給人,這是人認為是好的。然而,神有時要訓練人,不把事情的解決答案給人,而是要人得到另類的答案,那就是讓人默想神,得著神自己。當人得到神自己時,事情就自然解決,這是神給人的更好答案。
然而,人一般不會如此想,也不會如此求。當困難臨到人時,人只是想到要把困難拿去,因為對人而言,這是最好的方法。但人不知道還有一個更好的答案,就是繞過事情的本身,來到默想神的作為、神的本性;如此人就會得著神的自己。而當我們得著神時,那就不再有外面的困難;因為神就是我們的避難所,神就是我們的居所。
詩人最先的祈求,得不到答案,這似乎是增加他的煩惱;但他因而懂得轉到另一個方法,就是默想神在以色列身上的作為,這就是神要他學的功課。原來有一個必然會有答案的禱告,就是默想神,讓神成為我們的答案。一般而言,我們的禱告,都只有一個方法,這個方法就是求神給我們東西,求神解決我們的問題;這是每一個人都會的禱告,但這種禱告,有時不一定馬上會有答案。在這篇詩篇中,神教導亞薩另一種禱告方法,就是從第5節開始,直到20節的方法,這個方法是默想神、得著神。那這個方法的結果呢?為何沒有寫出來呢?這結果不是得到事情的解決,乃是得到神自己。那為何到這篇詩的末了,沒有寫出這個答案呢?
因為神要告訴我們,第一、默想是可以一直維持下去,可以沒結束的。因此,這就沒有寫出結尾,表示默想是享受,結尾就是不斷的默想,是沒有窮盡的;也是不會覺得煩厭的,是可以樂而忘返的。第二,結局不是理性的答案,乃是必然會得到神的。因為不斷的默想,結局一定是得著神,而沒有其他的可能的。第三,沒有寫出結尾,代表詩人已經沒有當初的問題,因為他一直思想神,那困難的問題就不知不覺消失,直到結尾時,已經看不見問題的再出現。這就表示這問題已經不存在,因為這時詩人所思想的,全都是神的作為,他腦中充滿神,就不再看得見世上的問題了。
原來這種禱告是我們很少使用的。我們習慣的方法,是1-4節的方法,但到了第4節時,結果只是煩躁不安,連話也說不出來而已。這也是沒有結局,因為沒有解決事情的答案故也。然而,從5節開始,詩人開始轉向,思想神的作為、神的大能、神過去的恩典;在這詩中的祈求經節共有4節,而默想神的經文,則有16節之多,而且似乎沒有結尾,似乎是默想不完的。雖然後者也是沒有答案,但與前面第4節的結果是不同的。若是以祈求事情為禱告,結果有時可能是煩躁不安(4);但以默想神為禱告,結果是持續的享受神,而不是煩躁不安。因此,禱告若能默想神、得著神的自己,那是任何事情的最佳答案,是我們要學習的禱告。
神在以色列人有很多的作為,因此是值得詩人思想的。然而,今天神在我們身上呢?是否也有很多奇妙的作為,可以讓我們思想的呢?神在我們身上一定是有作為的,只是我們是否把之忽略而已。若我們默想神時,願意多思想神在我身上的作為,也是愈想愈多的。神在我們身上的救贖作為,在我們生活上的恩典,這些都是我們常忽略的。但神不只是作工在以色列人身上,給他們多的恩典,也一定在每個人的身上,都有恩典的。同時,若我們知道,神所做的事,都不會是錯的,那我們就放心來到神的面前,相信祂的一切作為都是為我們的益處,那我們必然會更多看見神的慈愛,常常顯在我們身上的。這就是詩人默想的必然結果,是沒有止境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