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1220 dimanche 士廿18-48
為何神讓以色列人死了這麼多人,失敗兩次後,才再讓他們勝利呢?他們死的人數,比便雅憫人還多呢(40030:25100)!若以道理來看,應是基比亞人犯罪,應是基比亞人受到懲罰,以色列人只是希望他們對付罪而已。當初只是要他們交出匪徒而已(13),但卻演變成這場戰爭,而且是殘酷的,雙方死了共六萬五千多人呢!本來只是簡單的,希望基比亞人悔改,交出匪徒來,事情就可以止息,然而為何會演變成這個局面呢?
第一,以色列人用甚麼方法,去勸他們交出基比亞的匪徒呢?乃是用大軍壓境之方法,就是用武力之法,去威脅他們,這是在勸他們之前,就已經決定的計劃(8-9)。原來他們心中已經準備打仗,在這之先也沒有求問耶和華,就想到以世間的方法,去壓迫他們降服。雖然他們要對付罪,這是對的目標,然而方法卻是錯的。不是用世界之方法,乃是用屬靈的方法。屬靈的方法,是兼有公義與慈愛的,而且是要用神的話去勸說他們,不是用人間的道理而已。除了公義的懲罰罪外,還要加上溫柔的心,去勸說他們,而不是以武力為後盾的。應該用的後盾,乃是神的話及神的慈愛,亦即公義加慈愛,才是該有的後盾。然而他們的後盾,卻只是武力,於是就做成這場殘酷的戰爭,演變成很多無辜者死亡的結果。
第二,他們沒有檢討自己的責任,不覺得自己的罪;就像利未人一樣,明明自己也是有罪的,但卻只是看見對方的罪,卻沒有看到自己的罪或是自己的責任。若他們能先以溫柔的態度,承認自己沒有顧到便雅憫人的生活,沒有幫助他們、教導他們;先看見自己的責任,再勸說對方悔改,或許就可以避免一場戰爭。
第三,他們沒有尋求神的方法,沒有讓神來主導他們的行動,只是以眾人決定的方式(7),去處理基比亞人的罪。於是本應只是基比亞的匪徒的問題,卻演變成整個支派幾乎滅亡,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讓神出手,只是自己出手。而自己出手的結果,那就是愈處理愈會出問題。他們似乎解決了一個問題,然而結果是把問題更鬧大。不應死亡的,都一同陪葬,這是不值得的。
那便雅憫人呢?他們為何死傷這麼多呢?為何神也要給他們這麼重的懲罰呢?雙方的死亡人數,是如此的多,這應是神容許的,也是對雙方面的警戒。對便雅憫人而言,他們沒有悔改,他們自恃自己的武力不錯,於是就覺得可以不必悔改,我只要用武力打勝仗,就可以不必悔改、可以繼續犯罪。他們也是以武力為主的心態,與以色列人是一樣的。原來為何雙方死亡這麼多人呢?原因是雙方都以武力為後盾。以色列人以武力威脅他們悔改,而便雅憫人認為自己的武力,可以遮蓋他們的罪。「因為我打仗是一流的,於是我就可以任意犯罪,而不必悔改」,這或許是便雅憫人的心態。
那神為何給便雅憫人兩次勝利,殺死這麼多的以色列人呢?本來是便雅憫人的罪,但由於以色列人不會處理,結果自己也死亡多人。而第一、二次的戰爭,神讓便雅憫人殺了這麼多人,但他們反而以為自己可以因而不必悔改,於是最後的禍患就臨到他們。當他們見自己的武力,可以殺敗以色列人,可以不必悔改,也可以逃過罪惡的懲罰時,他們或許是沾沾自喜的(32,39)。然而,犯罪的人若不悔改,神的懲罰雖然似乎拖延,終必會臨到的。因為神不會以有罪的為無罪,若人不會悔改,審判是一定會臨到的。
基比亞人所犯的罪,若以外邦的所多瑪的結果來看,那是滅城之罪;當他們有機會可以悔改,可以交出罪人,並且對付罪時,他們卻沒有悔改,於是神的滅城懲罰就出來。神讓雙方人都有死亡,表示雙方都有責任,都不會檢討自己,只會看見對方的問題,而不會看到自己的問題。便雅憫人看見對方兵臨城下時,是覺得對方不對,也沒有檢討自己的罪;以色列人看見對方的罪時,也沒有覺得自己有責任。這時雖然他們還是有祭司非尼哈(27),但也沒有看到非尼哈說任何話,只是被動的問神而已(28)。故此,雙方的死亡人數都是多的,這代表神藉此告訴他們,雙方都是錯的,才會導致這樣的結局,都應有該學習的功課。
這件事上,以色列人與神的關係如何呢?以色列人的求問神,是先決定打仗後,再求問神的。他們求問神的問題,只是給神選擇題及是非題而已。這就不是與神對話的禱告,與求問外邦假神的模樣是一樣的。他們表面是求問神,卻不給神空間,只是限於神回答誰先上去,或是可以不可以。這樣的禱告,是以自己為主,神為副的;但這樣的禱告,結果就是雙方的死亡。當神回答後,反而是死亡呢!這是甚麼原因呢?因為他們不把主權給神,神就讓他們學功課,讓他們知道禱告不是為了服事自己,乃是為了走在神的道路中才對。
以色列人兩次失敗後,都會哭號(23,26),第二次還加上禁食及獻燔祭及平安祭(26)。哭號是為自己利益哀哭,但有看到自己的問題嗎?祈求神是為了自再得益處,為了勝利而已,卻不是為了走在神的道路中、尋求神的旨意。同時,他們獻上的,只是燔祭及平安祭,卻沒有贖罪祭,因為他們好像看不到自己的罪;也沒有為對方的罪承擔責任,像但以理的禱告一樣(但九)。這就是他們表面是有禱告、有獻祭,但卻只是宗教,而不是真正的心中以神為主。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求問神,卻看不到自己的罪及責任,也沒有為神的國、神的榮耀有任何的憂傷。
因此,這場戰爭的結果,我們看到的是死亡的人數很多,沒有人勝利,全部都是輸家。然而,更重要的不只是死亡,更是沒有人悔改,沒有人看到自己的問題,而且,沒有檢討為何會死亡這麼多人,為何會有基比亞人的罪,如何把問題的原因找出來,避免日後的重蹈覆轍,這才是重要的。他們死了這麼多的人,可惜的是罪惡的權勢仍在,他們還是繼續進入了士師記的混亂時代,沒法出來。犧牲了這麼多人,卻沒有因而在屬靈上學到功課,仍是找不出問題、針對問題而改過,這就是以色列人更大的悲哀,而不只是死亡的人數而已。也就是說,他們不只得不到屬世的益處,更失去屬靈的益處呢!這是更令人嘆息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