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1104 mercredi 利廿三23-44
這一段繼續說到耶和華要他們守的節期,最後就是逾越節的出來。這是神的整個救贖計劃,用一些節期及節期的次序,把神的心意說出來。神的計劃是從逾越節開始,這是神的救贖,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地救出來;這代表神把我們從世界救出來,然後我們馬上要守的,乃是無酵節,就是代表神已經赦免我們的罪,那我們就應過一個無罪的生活。之後就是初熟節,這代表神供應我們的飲食,我們是不必擔心的。然後就是七七節,就是五旬節,就是預表聖靈降臨的日子。神不只是照顧我們的生活,而且是關顧我們的靈命。祂要賜下的,不只是屬世的生活,而且是屬靈生命的成長。聖靈把基督在十字架上已完成的雛形,變成實際的、我們的生命,這是聖靈的使命,因為耶穌說,聖靈來的目的,是要榮耀基督。如何榮耀基督呢?就是要把基督的工作,具體地作在基督徒的身上,使基督十字架的工作,可以完全地成就在人的身上,如此基督就可以得榮耀。
之後,就是七月一日的吹角日,吹角是提醒之用,也是預備心之用。原來當神要做一件事時,我們是要先預備我們的心的,如此神才可以真正把祂的工作作在我們的身上的。吹角日也是民間曆一年的開始,這代表新的生活,是屬世的生活,而屬世的生活,要連於屬靈的生活,若屬世的開始,不是以屬靈的生命開始的話,那就是白白過日子了。我們過的日子,不應是白白過的,若只是白白的過日子,那代表我們是老了一年,而不是成熟了一年。今天我們每過一天的日子,從屬世來說,是老了一天;每過一年,是老了一年。然而,若我們的生活,是以神為主的,我們每過一天,不是屬世的老了一天,乃是屬靈的成熟了一天。也就是說,這時是屬靈的生命,又成熟了一天;我們又多一天可以認識神,可以榮耀神,這就是吹角節的提醒,是要我們把生活獻給神,過一個以神為首的生活,如此我們所過的日子,就不會只是一年比一年老而已,乃是一年比一年成熟呢!這就是肉體雖然朽壞,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之意。
吹角節若是提醒,那贖罪日就是罪的大掃除,那就是有行動的出來。贖罪日也可以代表更徹底的脫去,要脫去後,才可以穿上。贖罪日有一句話是只出現在這節期中的,就是「要刻苦己心」。為何說這話呢?這代表不只是贖罪,更是要捨己、除己。原來不只是要我們脫離以,更是要我們脫離己。因為之後就是住棚節,住棚節就是神與我們同在,這是大大的穿上。原來在大大的穿上之前,我們要大大的脫去;也就是說,若要穿上,就必須要先脫去,這次序是不能倒轉過來的。
今天我們的問題,是沒有脫去、在沒有徹底的脫去之前,我們就急著穿上,如此的穿上,是沒有用的。若最後的住棚節,是神最後的心意、或是神最後的目標,那這個目標達成之前,就要有一個動作,那就是贖罪日,那就是罪的大掃除。罪的大掃除,在舊約時是預表性的,新約時,是基督擔當了我們的罪,聖靈幫助我們脫去肉體、脫去己,使我們與基督同釘十字架,並且有復活的生命,這就是罪性及罪行的脫去,這才是徹底的不犯罪。
故此,贖罪日就是說到徹底的脫去,就是為了預備要穿上神,代表神要與我們同在。不只是口頭的提醒(吹角日),而且是行動上的脫去,是知道後再以行動來遵行。這就如耶穌所說,有了我的命令就遵守的,這人就是愛我的。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,我也要愛他,並且要向他顯現。我們不只是有神的命令,而且還要加上行動上的遵守,如此才可以得到神的愛。住棚節就是神向我們顯現,就是神把祂的愛大大的、毫無保留的給了我們。
這裡都是說到刻苦己心,都是說到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以做。這就是完全的安息,這就是完全的脫去。脫去不是目的,脫去是過程,也是手續,是必須的手續。然而脫去的目的,是為了穿上,原來穿上才是真正的目的。雖然脫去不是目的,但若不脫去,就不能穿上;或說若不脫去而穿上,那穿上是沒有用的。這裡說的安息日不能作工,那是脫去的作用;但不作工不是目的,不作工的目的是要讓神作工,這才是真正的目的。
最後的一個節期,就是住棚節。住棚節就是啟示錄最後的目標,那就是神的帳幕在人間,神要與人同在。住棚節後,有半年左右的時間,都再沒有節期,這代表第一,這是神最後的心意,不再有其他的節期或計劃。第二,所有的節期,幾乎都集中在上半年,到了下半年的日子,就是住棚節,可見神希望我們更多的日子,是與神同在的。這時是神與我們同在,是神主動的愛、主動的憐憫臨到我們,也是神創世之前所定下的計劃。
然而有兩個住棚,一是出埃及的時間的住棚(43),二是每年七月的住棚,這兩個住棚,各有何意義呢?第一個住棚,是代表他們已經被救贖,他們就不再住在世界,乃是要住在基督裡。也代表他們不再留戀世界,他們要過一種新生活,不是住在埃及,乃是住在棚裡;乃是在世界寄居的生活。這也代表他們是住在基督裡,而不再在世界中,這就是以弗所書第一章所說的,要我們住在基督裡,是神把我們放在基督裡,在祂裡面得到豐盛。
第二個住棚呢,那就是住棚節。住棚節是耶和華住在我們中間,是神與我們同在的預表。那就不只是我們在基督裡,而且是基督在我們裡面。我們剛信主時,是被動的放在基督裡,但我們信主後,就要主動地讓基督在我們裡面活著,讓基督的一切工作,都可以成就在我們的身上。這就是第二個住棚的意義,不只有第一次的住棚,也應有另一個住棚。不只是被動的被放在基督裡,而且是主動的讓基督活在我們裡面,把神的義活出來,這就是神的計劃、神的目的。此外,第二次住棚,也代表我們還是寄居在世上的,但我們卻有一個盼望,是盼望將來在天上的「寄居」,是永遠與神同在的「寄居」,而不是世上的寄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