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0923 mercredi 羅十一11-36
保羅在九至十一章中,把神的整個計劃說完了。他為何可以說出神的整個救贖計劃呢?他在這三章中,引用了不少的舊約聖經,就可以說出神的整個計劃;他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結論,這是甚麼原因呢?別人讀聖經,他也讀聖經,他卻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;他可以看到神的奧秘(25),原因在那裡呢?原因是聖靈的啟示。他告訴我們,神的知識及智慧是豐富的,神的判斷是難測的;神的蹤跡是難尋的(33)。若是這樣,誰可以明白神的心意呢?沒有人!但聖靈可以,因為聖靈知道神的事,連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(林前二10)。故此,我們讀經要明白神的心事,還不只是黑紙白字,更是要參透神的心意,如保羅一樣。
保羅在這三章中,用了很多舊約的聖經,寫成神的計劃,這是我們看得到的。不只如此,保羅讀了舊約聖經後,經過聖靈的啟示,就寫出了十三卷新約聖經,可見舊約聖經是新約的根基,也可見會讀聖經、會解聖經是何等的重要。這就是這裡說的根的問題,橄欖樹的根基仍在,那就是整個神工作的根基,就是整本舊約聖經的根基。我們不能忽略舊約聖經中,神的話語及神的作為,這些都是外邦人接在橄欖樹上的根基,是永不會改變的。
保羅在這裡說到神的計劃,是神在整個人類中的計劃,是從以色列人開始,一直到所有的外邦人。從表面來看,神似乎在以色列人身上所做的工作,是前功盡棄,似乎是失敗的樣子;然而,神可以在似乎失敗的工作中,反而製造了成功。以色列人目前是失腳,但不是要他們跌倒(11),乃是為了要將救恩臨到外邦人,並要激起他們的發奮圖強。原來這有兩個目的,一是要以色列人學功課,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問題後,就懂得悔改,就可以再得神的恩典,此其一。另外也是讓他們的失敗,可以使世人、使外邦人富足,此其二。也就是說,他們現在似乎是神暫時不理他們,但有兩個目的,一是救恩臨到外邦人,二是讓他們可以因而激起他們的發憤(11)。
保羅在這裡用了兩次激起他們的「發憤」這個字(11,14)。那甚麼是發憤呢(或譯妒忌),而且是要激動他們發憤的。這就是要讓他們看到外邦人的得益,而他們正在被棄時,就可以讓他們的自由意志有所醒悟,讓他們可以再次思想是否要再來到神的面前接受神。原來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自由意志,這方面神是不會干涉的,是讓人自由的選擇。然而,當人選擇不要神時,神不能替人再選擇,於是神就利用苦難、利用不好的環境,讓人可以覺醒,讓人可以思想神的福氣,從而再次調整其自由意志的選擇,再次歸回神。這就是神的工作,這也是苦難的用處。
當神用祂的話語去勸說人,人有自由選擇的機會,但當他不聽神的話時,神不能替人選擇。雖然神知道選擇神是對人最有益處的,而且神也多次告訴人這個結果;然而神不能替人選擇,是要人親自選擇。神在何西阿書最後一章中,都把禱告的詞句都撰好稿了,就等人從心裡唸出這禱告,向神呼求就可以(何十四2-3)。這就是神要藉著苦難及難處,使人的自由意志醒悟過來,就可以選擇接受神。因此,神藉著外邦人的得救,讓他們發現,原來他們自以為神的選民,自以為是的態度,都是不可靠的。他們要選擇神自己,要得到神的自己,才是有用的。
原來神所做的工作,都是為了人的益處。神使風調雨順、使好的環境臨到人,是要讓人領受神的恩典,並存感恩的心事奉神。神若使苦難來到,一定要我們學一個功課,就是更緊緊地倚靠神。神在以色列人身上所做的,不只是順境會帶給他們福氣,而且逆境亦是福氣。神所做的工作,一切都是為了人的益處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(八28)。故此,以色列人的暫時被棄,目的是為了以色列人的益處,也是為了外邦人的益處;這是保羅的看見。
從我們的角度來看,似乎神在以色列人身上的工作是失敗的,但保羅用比喻告訴我們,神不是把以色列人整顆樹砍下來,神只是把幾根樹枝折下來而已。樹根仍然存在,而且,這樹根反而支撐著被接上去的外邦人呢(野橄欖枝)!這就代表,神的工作仍然有效,而且以色列人的根仍然存在,這代表神生命的工作,仍然是在以色列人身上作成的。那甚麼是以色列人的根呢?今天我們接在以色列人的根上,我們應注意些甚麼呢?
原來一切的根基,都已經在以色列人身上,在整個以色列的歷史上,我們是可以找到所有神的原則、神的心意、以及神的計劃的。今天我們讀聖經,有舊約及新約,我們以為舊約已經過時,這是不對的。我們看到保羅的解經,在說到以色列的問題時,他是用很多舊約的經文,來解釋以色列人的現象的。這表示舊約是新約的根基,一個會解經的人,他經過聖靈的啟示後,就把舊約聖經解釋得如此好用,把以色列人的問題都指了出來。而且更進一步,因著保羅對舊約的認識,他就寫了十三卷新約聖經出來,這就代表今天我們不能只要新約聖經,更要讀舊約聖經,知道神如何在以色列人身上的工作,如何可以應用在我們的身上。這都是需要的,因為以色列人的根基仍在,我們只是接在這個根基上的野橄欖枝而已。
當我們看到以色列的整個歷史時,似乎是失敗的歷史,這不是神的失敗,乃是人的失敗。因為人是軟弱的,是容易失敗的;即使神已經把如此多的恩典了以色列人,他們還是失敗了。因此,從以色列人的整部歷史來看,就更應讓我們懂得謙卑(18,20),也更應讓我們看清人的軟弱,也看清自己的面貌。神願意把一部失敗的歷史擺在我們的面前,目的是要讓我們更謙卑,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。
保羅說完了神的計劃後,我們就發現,原來神可以在任何的情況下,都可以完成祂的工作。不只是人的順服時,可以完成神的工作,即使在人的悖逆時,神還是可以撥亂反正,仍然可以完成祂的工作的。這當然不代表我們可以不順服神,因為神的工作一定會完成的,但一個不順服神的人,他是會受虧損的。當保羅寫完神的整個福音的計劃後,他心中自然興起一個感恩的讚嘆,他心中自然就湧起一首讚美的詩,這是他看到了神的偉大計劃,看到了我們這些卑微的人,仍然可以得到神的恩典後,所寫出來的讚美詩。這首詩說到神的智慧和知識,說到神的判斷,說到神的道路。他問誰可以知道主的心,誰可以知道他的計謀呢?我們若要認識神,除非是得到聖靈的啟示,謙卑地尋求祂的旨意,否則我們受造物是不能明白神的心意的。
故此,我們若要明白神的心意,若要讀得懂聖經,只有一條路,就是謙卑地來到神的面前,求聖靈的啟示。得到聖靈的啟示後,我們才能稍懂神的心意,才能找到祂給我們的道路,才可以走得上去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