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0816 dimanche 詩六十七
這一篇詩篇,沒有說出作者是誰,也是很短的一篇詩篇,全詩充滿歡呼的聲音,不只是個人,而且是神對普世的人的一個恩典,以及普世人對神的恩典的回應。這裡說的是一個「願」字,而不是一個求字,說了很多次這個「願」字,願是代表人的心願,也更是神的心願;神的心願,是全地都知道神的道路,萬國都可以得知神的救恩。這首詩就不只是以色列人的願望,更是全世界人的願望,是說到神的榮耀、神的計劃、神的救恩等的一個整體計劃,一幅美麗的圖畫。
神創造萬物,包括人類,神在人類中間,是有計劃及有盼望的;神創造了人類,是要給人恩典,是要帶領人進入一個美好的光景中,就是讓神用臉光照世人,讓全地得知神的道路及救恩後,就可以向神稱謝,就可以讓萬族都快樂歡呼(4)。這首詩中,沒有說到罪惡,沒有說到仇敵,沒有說到壞人;只有說到神的計劃,神的恩典,這代表一個理想的結果,是神的心願,也是人可以享受的最終目的。這首詩中也說到神與人的關係,這關係就是直接的,神直接用臉光照人,直接賜福給人(1),而人就知道神的道路,就走在神的道路中(2)。由於人走在神的道路中,結果自然就是稱謝神、感謝神(3-5),並且不只得到屬靈的福,也更得到地上的福;就是地生出土產(6),就是歡樂及平安充滿地上(7)。
因為這詩沒有說到罪惡,也沒有說到以色列人,卻是說到萬民,說到一幅美麗的圖畫,那就代表這是神創世以來的目的,是神賜給世人的福。這裡的福氣,對世人而言,就是得到神的帶領,得到神的光照,得到神的救恩(1-2);這個結果,也是神與人互動的結果,好像神與人中間,是沒有攔阻的,是暢通無阻的。這又似乎回復伊甸園的光景,是人在神的道路中行,而不是人吃了禁果後,自己行在自己的道路中。當我們能完全照著神的光而行時,我們就回到神的福中,就得以與神有互動,就可以恢復與神的關係。故此這詩也說到人與神關係的恢復,因為這詩中有救恩、有道路(2),這是出於神的憐憫,是很歡樂的一首詩。
人犯罪後,就離開神,就不再照著神的指示而行,但這首詩說到恢復之路,恢復之路在這裡有兩個重點,一是神的救恩(2下),二是人行在神的道路中(2上)。神的救恩已經出來了,但我們是否得知神的救恩呢?若不知道,就不會接受救恩,故此要接受救恩的第一步,乃是先知道,然後才可以接受;當我們接受救恩後,下一步就是要行在神的道路中,按神的指示而行,如此我們就可以得到神賜的福,就可以與神互動,就可以快樂歡呼。
人犯罪後,神的計劃沒有因而改變,神還是要賜福給人,神還是要把救恩賜下來,解決人的問題,使人仍然可以與神同行,使人仍然可以得到神的恩典;這就是這首詩的景況。這首詩是最後的結果,也說到神的慈愛,因為若神不再施恩,人就沒有得救的;但因著神願意犧牲祂的愛子,把愛子賜給世人,人才可以得回這些福氣,這是我們要感謝神的地方。
這裡說的是「願」,不是「求」,願可以代表人的心願,也可以同時代表神的心願。原來神是希望人得福的,神是希望人與神互動的,神也希望人知道神的心意、知道神對人的計劃,知道神希望人得福。因此,願是神的心願,也是人的心願,不只神希望人得福,人自己當然也希望得福的。而得福的途徑,只有一個,那就是跟著神的旨意而行,行在神的道路中,那就是得福的原因。這裡沒有寫太多的條件,也沒有說出外面的環境,外面的環境,或許是好的,也或許是不好的,但這都不會影響神給的福氣。只要我們行在神的道路中,只要我們接受神的救恩,那我們就不必理外面的環境,也不必理會外面是否有惡人、是否有惡事,是否有惡者的存在的。
我們活著的環境,似乎是不好多過好的,但這裡沒有提到外面的環境,也沒有提到順境或是逆境,但原來這些都不是重點。當我們跟隨神的腳步而行時,那就不必理會外面的環境,亦不必理會是否被仇敵攻擊等發生,我們若與神有好的關係,那就可以得勝一切外面的環境。保羅說他知道怎樣處豐富、也知道怎樣處貧賤,這外面的環境,影響不了他,因為他已經進入了詩六十七篇的光景,他只要行在神的道路中,其他的一切,就都不必理會;他只要行在神的道路中,他就是喜樂的人,他就會感恩,就會歡呼歌唱。這就是神給人的恩典,可惜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這幅圖畫的福氣。然而,在世上我們或許得不到,但到了在天上時,神的心願就是這幅圖畫一樣,這時我們自然會讚美神,自然會喜樂;這時,我們自然不必顧外面的環境,因為外面的環境,都不重要,因為有神同在,那就是最美的、那就是最大的福氣。
詩人題到神按正直統管眾民,引導地上的萬族(4,新譯本),這代表神主動統管一切,也代表萬民可以行在神的道路中。當我們行在神的道路中時,那就是最幸福的,那就是一切福氣的源頭。這首詩寫的福氣不多,若從物質來說,只有一句,就是地生出土產(6上),然而,生出土產可以是普通的情形,也可以代表神管治的結果。更重要的還是神的同在,還是神要賜福給我們(6下)。神的同在,人與神的互動,那才是最甜美的福,是使人歡呼喜樂的。
當神賜下美好的福時,人也自然會稱謝神,自然會因而快樂歡呼的。又當我們與神有密切的關係時,我們就知道該如何行,我們就脫離一切的罪惡,只懂得與神同行。這就是這詩中,為何沒有說到罪惡,也沒有說到外面的環境之因。因為當我們與神同在及互動時,第一,罪惡必然會遠離我們,第二,這時我們就不必顧到外面的環境,因為與神同在就是最美的,那外面的環境,無論是美的、或是不好的,都不會影響到裡面的福氣。
外面的環境,即使是最美的,也比不上與神相連之美,故不必提外面的環境;同樣地,外面的環境,即使是最壞的,也不會破壞了裡面與神美好的關係。這美好的圖畫,是不會被外面任何的環境破壞的。這就是這詩沒有描寫罪惡、以及外面本來的環境的原因。若有說到外面的環境,就只有一句,就是「地出了土產」,但這一句不是這詩的重點,只是說到附帶的恩典而已;更重要的恩典,卻是神的同在,神與人的互動,神與人的關係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